博碩士論文 8842700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3 、訪客IP:3.133.12.172
姓名 林宜怡(Yi-Yi Lin )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論文名稱 組織生涯發展之程度對工作態度影響之探討
相關論文
★ 航空運輸業之空服人員甄選成績與工作績效之探討★ 業務人員職能量表之建立-以某電子科技公司為例
★ 導入目標管理於中高階主管績效考核過程探討之研究-以某化工公司為例★ 人力資源管理措施變革規劃與實施成效評估
★ 人力資源管理措施與工作態度之相關性研究-以城邦出版控股集團為例★ 績效衡量指標變革對組織績效之影響探討--以某快餐連鎖企業為例
★ 新創事業產品策略、組織發展與組織能力探討-以A公司為例★ 資材組織之整合過程與效益評析-以某高科技研究機構為例
★ 壽險業務員人格特質與工作績效之關聯性研究-以國內個案壽險公司為例★ 業務人員職能與業務績效相關性之研究-以M公司為例
★ 核心職能對工作績效之影響-以C證券公司營業員為例★ 影響壽險業務員工作投入與工作績效因素之探討
★ 人力資源管理活動規劃與實施方式及成效評估 —以大東紡織組織變革探討為例★ 管理控制系統與組織績效之關連性分析─以某軟體資訊公司為例
★ 領導力才能評鑑360度回饋制度推動之探討-以某國際運輸公司為例★ 企業績效管理制度之成效與因素探討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組織生涯發展中的個人生涯規劃了解程度與組織生涯管理制度實施程度的不同,是否會影響員工的工作態度,包括工作滿意、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亦探討人口特徵不同與個人生涯規劃的了解是否具有顯著差異,以及組織特性不同與生涯管理實施程度是否具有顯著差異。
本研究使用量化之問卷調查法,以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第一到第七屆畢業生為研究對象,回收之有效問卷為215份,回收率為11.03%。本研究採用因素分析法將個人生涯規劃了解程度、組織生涯管理制度實行程度以及工作態度等問卷萃取出適當的因素,之後以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與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一步探討之。研究結果分述如下:
O受測者大多對自己各方面與未來發展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其中應加強的是組織應充分給予員工公司相關的發展機會與資訊。另外,目前台灣大多企業在生涯管理制度之實行仍不完整,其中應加強提供專人協助員工生涯諮商。
O人口特徵中性別、年齡、婚姻、職別、月平均收入不同,對個人生涯規劃之了解具有顯著影響,亦即男性、年齡較大、主管職、已婚與月平均收入較高者,較了解自己的生涯規劃。再者,組織特性中之大型公司(1000人以上)、工業、中年(10-30年)或悠久型公司(30年以上)、美商公司、發放股票的公司,具有較佳的生涯管理制度。
O組織生涯發展之程度對員工的工作態度具有顯著影響。研究發現當員工愈了解組織發展機會,並且企業組織生涯管理活動中,主管若能扮演好其角色,而組織也能提供完善的升遷發展管道,則可以有效提升員工的工作滿意、組織承諾與留職傾向。本研究結果對於企業規劃有效之員工生涯管理制度及員工個人生涯規劃具有重要之參考價值。
關鍵字(中) ★ 工作滿意
★  生涯發展
★  生涯管理
★  生涯規劃
★  組織承諾
★  離職傾向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1
第二節研究目的…………………………………………………………4
第二章文獻探討……………………………………………………….5
第一節生涯與生涯發展………………………………………………5
第二節生涯發展制度………………………………………………..15
第三節工作態度……………………………………………………..24
第四節組織特性與生涯發展制度之關係…………………………..26
第五節生涯發展制度與工作態度之關係…………………………..27
第三章研究方法…………………………………………………29
第一節研究架構……………………………………………………..29
第二節研究假設……………………………………………………..31
第三節研究對象……………………………………………………..32
第四節研究工具……………………………………………………..33
第五節資料分析方法………………………………………………..36
第四章組織生涯發展現況分析…………………………….……..38
第一節回收樣本特性分析…………………………………………..38
第二節組織生涯發展現況…………………………………………..43
第三節因素分析……………………………………………………..46
第四節人口特徵對個人生涯規劃完整度之差異分析……………..53
第五節組織特性對生涯管理制度完整度之差異分析……………..58
第六節人口特徵在工作態度上之差異分析………………………..64
第五章組織生涯發展與工作態度之關係………………………...68
第一節變數間之關係分析………………………………….…….69
第二節生涯發展對工作態度之迴歸分析…………………….….70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81
第一節結論……………………………………………………….…81
第二節研究限制………………………………………………….…85
第三節建議……………………………………………………….…86
參考文獻………………………………………………………….….89
附錄:本研究問卷………………………………………………………93
表 目 錄
表2-1-1 狹義之生涯定義彙總表…………………………………….6
表2-1-2 廣義之生涯定義彙總表……………………………………….7
表2-1-3 生涯發展模式………………………………………………..9
表2-1-4 傳統與多變的生涯比較表………………………………….10
表2-1-5 生涯發展定義彙總表……………………………………….12
表2-2-1 員工生涯規劃的步驟……………………………………….17
表2-2-2 Gutteridge所提出的組織生涯發展活動…………………18
表2-2-3 生涯發展制度歸納表…………………………………….19
表2-2-4 主管在生涯發展制度中的角色………………………….23
表3-4-1 組織特性項目表………………………………………….34
表3-4-2 人口特徵項目表……………………………………………….35
表4-1-1 樣本回收狀況表……………………………………………….38
表4-1-2 受測者個人資料統計表……………………………………….40
表4-1-3 受測者公司基本資料統計表………………………………….42
表4-2-1 個人生涯規劃一覽表………………………………………….43
表4-2-2 生涯發展制度現況一覽表………………………………….…45
表4-3-1 個人生涯規劃量表之因素分析結果…………………………47
表4-3-2 個人生涯規劃之信度測試…………………………………….47
表4-3-3 生涯發展制度量表之因素分析結果………………………..49
表4-3-4 生涯發展制度之因素構……………………………………….50
表4-3-5 工作滿意量表之因素分析彙總表…………………………….50
表4-3-6 組織承諾量表之因素分析彙總表…………………………….51
表4-3-7 留職傾向量表之因素分析彙總表…………………………….52
表4-4-1 人口特徵對生涯規劃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56
表4-5-1 公司員工總數對生涯發展制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59
表4-5-2 行業別對生涯發展制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60
表4-5-3 公司成立時間對生涯發展制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60
表4-5-4 投資商國籍對生涯發展制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61
表4-5-5 股票發放對對生涯發展制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62
表4-6-1 人口特徵對工作態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67
表5-1 迴歸方程式內容………………………………………………69
表5-1-1 基本資料、生涯發展各構面及工作態度之關係矩陣………76
表5-2-1 解釋變數與工作滿意之迴歸分析表…………………………77
表5-2-2 解釋變數與組織承諾之迴歸分析表………………………….78
表5-2-3 解釋變數與留職傾向之迴歸分析表…………………… ….79
表6-1-1 本研究之假設驗證結果彙整表……………………………….84
圖 目 錄
圖2-1-1 生涯發展系統─連結組織需求與個人生涯需求……………13
圖2-1-2 組織生涯發展模……………………………………………14
圖2-2-1 人力資源規劃與發展:基本模式……………………………15
圖2-2-2 事業生涯發展計劃中員工與組織的媒合關係………………16
圖3-1-1 本研究之架構…………………………………………………29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石銳(民81),「企業生涯管理制度的內涵─患難與共同步成長」,管理雜誌,七月份,pp.7
方世榮譯(民88),「基礎管理學」,台北: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白景文(民86),「企業如何運用工作滿意度至人力資源的管理」,人力資源發展月刊,第118,pp.1-9
辛秋菊(民 82),「生涯發展、離職傾向及其關係之研究─以製造業及服務業為研究對象」,淡江大學管科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李隆盛、黃同圳主編(民89),「人力資源發展」,台北:師苑圖書出版部
李肇平(民84),「生涯發展方案與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以員工生涯發展需求為干擾變項」,淡江大學管科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李聲吼(民 87),「工作生涯發展」,人力資源發展月刊,第58期,pp.19-32
吳宜文(民78),「資訊產品製造業實施前程發展方案之現況與成效」,中原大學企研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卓文記(民84),「研發人員之生涯發展與人事政策之研究」,政治大學企研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張火燦(民87),「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揚智文化事業
張紹勳(民88),「企業員工生涯定位、工作滿意與組織效能之研究─以資訊電腦業為參考組」,管理評論,第十八期,第二期
張添洲(民82),「生涯發展與規劃」,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天中(民85),「生涯規劃概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黃同圳(民87),「國軍幹部生涯規劃之研究」,國防部八十七年度委託研究報告
黃英忠、吳融枚(民89),「從企業與員工雙贏的角度談教育訓練的重要性」,就業與訓練,五月份,pp.6-9
陳兆慶(民87),「企業續承計畫與組織特性及管理績效關係之研究」,中央大學人資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陳裕棋(民 86),「薪酬公平與工作態度關係之探討」,中央大學人資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彭昶裕(民83),「員工生涯管理不是夢」,管理雜誌,243期,pp.100,102
游源能(民80),「生涯發展方案對促進生涯前期人員生涯成熟度及工作滿足之效果研究」,淡江大學管科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葉鳴美(民84),「我國銀行業從業人員教育訓練與生涯發展之研究」,政治大學勞研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齊思賢譯(民89),「知識經濟時代」,台北:時報文化
鄭文俊(民84),「工作壓力、工作滿足、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民營公車駕駛員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勞研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蔡明田,余明助(民89),「企業文化、組織生涯管理與組織績效之關係研究─以台灣高科技產業為例」,管理評論,第十九卷,第三期,pp.51-75
劉怡媛(民77),「科技人員的事業前程策略」,政治大學企研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劉念琪(民80),「高科技公司研究發展人員生涯導向與個人績效之關聯」,台灣大學商研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劉碧琴(民87),「個人創造、企業文化對組織創新的影響」,中央大學人資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盧信昌(民84),「離職與工作異動前後薪資變化之成因探討─以高科技產業技術研發人員為例」,台灣大學國貿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盧偉斯(民88),「事業生涯發展系統的規劃與管理」,中國文化大學行政管理學報,二期,Pp.145-162
謝安田(民80),「人事管理」,台北:自行出版,第六版
羅文基(民80),「生涯規劃與發展」,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蘭堉生(民85),「員工生涯發展制度建立模式之個案研究」,中央大學人資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二、英文文獻
Anfuso , D.(1995). “Colgate’s Global HR Unites Under One Strategy”, Personnel Journal, pp.44-54.
A. W.(1999). “What Causes IT Workers to Leave”, Management Review, October, pp.8.
Baumann, B., Duncan , J., Forrer , S. E., & Leibowitz, Z. (1996).“Amoco Primes the Talent Pump”, Personnel Journal, February, pp.79,81,82,84.
Cole-Comolski, R.(1998). “Study:Money Can’t Buy IT Loyalty”, Compute World, August, pp.4.
Daft, R. L.(1998),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Design”, Cincinnati, Ohio: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Dash, J.(2000). “Coaching to Aid IT Careers, Retention, Computer World, March 20, pp.52.
Elsdon, R. & Iyer, S.(2000). “Keeping the workers at Sun Microsystem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Digest, V. 8, pp.13-14.
Epperheimer, J.(1997). “Benchmarking Career Management”, HRFocus, pp.9-10.
Gutteridge, T. G., Leibowitz, Z. B. & Shore, J. E.(1993). “Organiz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Inc,. P2.
Hall, D. T. and Associates(1988), “Career Development In Organizations”, Jossey-Base, P54.
Harrington, L. J. & Shepard, M.(1996). “Career Stragegies for Turbulent Times”, Internal Auditor, pp.48-52.
Haywood, B. G.(1993), “Career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Hosp Materiel Manage Q, V. 14, pp.42-48.
Hoske, M. T.(1998). “Career Update:Make a Career Plan to Reduce Stress”, Control Engineering, pp.21.
Huang, T. C.(1999). “Who Shall Follow?Factors affecting the Adoption of Succession Plans in Taiwan”, Long Range Planning, V. 32, pp. 609-616.
Kaufmann , Amanda J.S. (1998). “Helping to Build Careers”, Infoworld, pp.99-100.
Kennedy, M. M.(1995). “What Are Your Plans For Me?”, Across The Board, pp.13-14
Leibowitz,, Z. B., Feldman, B. H. & Mosley, S. H.(1990). “Career Development Works Overtime At Corning, Inc.”, Personnel Journal, pp.38-45.
Marlow, N. D., Marlow, E. K. & Arnold, V. A.(1995). “Career Development and Women Managers:Does “One Size Fit All”?”,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pp.38-49.
Mason, Julie Cohen(1993). “Women at Work:Knocking on the Glass Ceiling”, Management Review, 82(July), p.5.
Mobley, W. H., Horner, & Hollingworth, (1978). “An Evaluation of Precursors of Hospital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3, pp. 408-414.
Mobley, W. H., (1977). ”Intermediate linka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Psychology, 62, pp. 237-240.
Morrow, P. C.(1983). “Concept Redundancy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The Case of Work Commit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 8, No. 3, p.486.
Noe, R. A.(1998). ”Employee Training & Development”, New York:McGraw-Hill, p.285-308.
Noe, R. A.(1996). “Is Career Management Related to Employee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V.17, pp.119-133.
Nunn, J.(2000). “Career Planning Key to Employee Retention”, Journal of Property Management, V.65, No.5, pp.20-21.
Porter, L. W., Steers, R.M., Mowday, R. T. & Boulian, P. V. (1974).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among Psychiatric Technicia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Vol.59.No.5.pp.603-609.
Schein, E. H. (1978). “Career Dynamic:Matching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 Needs”, Reading, Massachusetts: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Schultz , B. (1999). “Redefining IT Careers”, Network World , October 4, pp.77.
Warner, J. & Keagy, J. (1997).“Creating a Virtual Career Development Center”, HR Focus, pp.11-12.
Vroom, V. H.,(1964), “Work and Motivation”, N.Y.:John Wiley & Sons, Inc
指導教授 黃同圳(Tung-Chun Huang) 審核日期 2001-7-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