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842500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6 、訪客IP:18.118.32.52
姓名 劉建法(Chien-Fa Liu )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財務管理研究所
論文名稱 國內銀行操作利率交換商品與其公司特質之實證研究
相關論文
★ 金融機構不良債權處理機制之研究★ 放款作業流程的滿意度調查研究 —以S銀行為例
★ 工業銀行持股公司多角化策略、董事會特性及經營績效之研究★ 台灣企業的大陸經營模式、治理機制與盈餘管理之研究
★ 外資進入對本國問題銀行之影響★ 銀行如何訂定建築業的授信政策
★ 台灣境外結構型商品的監理法規與行銷策略之研究★ 問題放款的解決途徑及個案分析
★ 國家風險與信用評等制度之建立★ 證券業及保險業資本適足率、公司治理與經營績效之比較
★ 商業銀行如何藉由風險中立評價法 衡量放款部位的信用風險★ 中小企業信保案件之違約機率、回收率與信用風險值的實證研究
★ 商業銀行如何建置符合新巴賽爾資本協定的信用評分制度★ 資產減損與債務協商機制對台灣上市櫃公司之衝擊
★ 檢視Basu的盈餘不對稱時效性模型在台灣金融服務業的適用性★ 商業銀行如何檢視淨值貸款與二胎房貸的地域效果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1970年代,銀行經營的重心是在負債管理上,但是到了1980年代之後,銀行轉而注重風險管理。近年來隨著各主要國家金融政策的鬆綁,資金流動逐漸跳脫國界限制,就完美市場角度來看,市場利率確實能因之而更具效率性,唯此同時亦加深了利率的劇烈變動以及利率預測的困難度,從而賦予市場參與者更高的利率風險。由於市場上利率的波動將直接影響到銀行的盈餘以及資產與負債的價值,因之,在銀行所面對的各種風險型態中,利率風險的因應與控管將極受關注。國內金融市場在迅速國際化與自由化的進程中,對國內企業與國內外金融機構而言,相信利率交換交易將是一種良好控管利率風險、降低資金成本以及規避法令管制的有效工具,可預見未來國內利率交換市場將為各界投資者所廣泛操作與運用。
本研究之主題旨在分析國內上市、上櫃銀行其利率交換商品的使用情形與各該公司利率暴險或財務特徵間的關係。我們選取了31家上市、上櫃的國內銀行為樣本,彙整其86至88年間的相關財務數據與公司特質,嘗試從利率交換最終使用者(end-user)以及中介者(intermediary)的角度,經由選取適當的變數與適切的統計方法,來對個別銀行參與IRS交易活動的量化程度進行實證分析。
整體而言,個別銀行的長期缺口比例、預期之市場利率變動量、總資產規模、員工素質水準、保證能力、其他表外工具承做規模及資本適足率等財務特徵,乃與個別銀行所承做的IRS量額呈現正向相關性。另自有資本比例、存放款利差、董監事持股比例、企業放款規模及外匯業務承做規模等公司特質則呈現負向相關性。另經檢視各模型迴歸式的變數顯著個數與一致性,我們發覺本研究所選用的變數在tobit模型下,較適合諸如舊屬銀行之類,其成立較久、經營模式與財務特徵等較穩定的金融機構,以之衡量個別銀行的公司特質與其所承做IRS交易的量化程度間之關係,其結果將極為顯著。
關鍵字(中) ★ Probit迴歸模型
★  Tobit迴歸模型
★  交易中介者
★  交易最終使用者
★  利率交換
★  衍生性商品
關鍵字(英) ★ End-user
★  Intermediary
★  IRS
★  Probit Regression Model
★  Tobit Regression Model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 ........................ 6
第四節 章節安排 ..............................10
第二章 利率交換商品介紹與文獻回顧 ..............11
第一節 利率交換交易之意義與歷史演進 ..........11
第二節 利率交換之特性與使用動因 ..............22
第三節 國內外文獻整理 ........................32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7
第一節 研究假設與變數選取 ....................37
第二節 研究方法設計 ..........................42
第四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45
第一節 國內銀行承做IRS交易之概況分析 .........45
第二節 敘述性統計資料分析 ....................48
第三節 Tobit迴歸實證結果分析 .................5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2
第一節 結論 ..................................62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64
參考文獻 ........................................67
附錄一:衍生性商品相關業務規章與揭露注意事項 ....73
附錄二:敘述性統計分析─承做IRS與未承做IRS銀行 ..79
附錄三:Probit迴歸分析 ..........................81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王光生、鄧哲夫,新台幣‧外匯,商業週刊出版社,民國87年8月, 3
版。
2.吳昆皇,上市公司董事會組成與特性對企業經營績效之關聯性研究,台
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4年6月。
3.李存修,「利率交換契約之發展與應用」,彰銀資料,第42卷第10期,
民國82年,頁1-5。
4.李麗,衍生性金融商品,三民書局,民國84年11月,初版。
5.周添城,《Bank/Finance》烽火台前話銀行,中華徵信所,民國87年3
月,初版。
6.林政利,銀行存續期間缺口之研究,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

國83年5月。
7.林堯琦,衍生性金融商品百科,金錢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6年
3月,初版。
8.林智清,利率交換評價模型之研究─以臺灣商業本票利率為例,交通大
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6月。
9.林雅芳,國內業界操作衍生性商品現況及其會計處理之案例研究,交通
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6月。
10.邱明志,運用利率交換避險與公司特質關係之實證研究─以美國非金
融機構為例,中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4年6月。
11.孫秀蘭,董事會制度與經營績效之研究,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

士論文,民國85年6月。
12.張晴,我國上市公司使用交換交易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民國84年6月。
13.許誠洲,衍生性金融商品徹底研究,金錢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
國88年6月,3版。
14.陳文正、李豐榮,票券百科,金錢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6年3
月,初版。
15.陳世吉,不同利率環境下,銀行的利差效果及其獲利性,流動性,安全性
之研究─以本國銀行為實證對象,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
文,民國89年6月。
16.陳佳欣,我國企業承做利率交換交易與公司特質關係之實證研究,中
央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6月。
17.陳靜修,我國上市公司衍生性金融使用及財務報導之實證研究,成功
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6月。
18.游智雄,利率交換在台灣之交易分析及相關問題研究,東華大學國際
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6月。
19.黃佩鈴,商業銀行的股權結構、核心代理問題與盈餘傳遞效果,中央
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6月。
20.黃培恩,國內銀行操作衍生性商品之相關資訊暨換利合約之會計處理
研究,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6月。
21.廖鎮國,由『銀行體系』和『市場體系』來探討商業銀行利差決定因
素之實證研究,清華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6月。
22.劉嘉瑜,利率交換合約在台灣巿場之可行性分析,中山大學財務管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年6月。
23.蔡瓊姿,「我國店頭市場(OTC)辦理涉及外幣之衍生性金融商品之發展
與管理現況」,中央銀行季刊,第19卷第1期,民國86年,頁71-87。
24.盧素珍,國內銀行操作衍生性金融商品財務報導之實證研究,成功大
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
25.蕭鵬,本國上市民營銀行個別缺口管理之探討,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
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6月。
26.賴英照,台灣金融版圖之回顧與前瞻,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86年2
月,初版。
27.錢川田,遠期利率契約、利率期貨與利率交換交易之套利與互動關
係,東吳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
28.謝麗霞,國內銀行操作衍生性金融商品現況及其內部控制之實證研
究,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6月。
29.中央銀行金融業務檢查處,「中央銀行已開放之店頭市場衍生性金融
商品業務」,金融業務參考資料,87年10月號,頁3-5。
30.中央銀行金融業務檢查處,「公開發行公司從事衍生性商品交易財務
報告應行揭露事項注意要點」,金融業務參考資料,85年7月號,頁
41-46。
31.中央銀行金融業務檢查處,「公開發行公司從事衍生性商品交易處理
要點」,金融業務參考資料,85年7月號,頁31-40。
32.中央銀行金融業務檢查處,本國銀行營運績效季報,86年9月至88年12
月。
33.中央銀行金融業務檢查處,金融機構概況年報,86至88年。
34.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中央銀行年報,87及88年。
二、英文部分
1.Arak, M., A. Estrella, L. Goodman, and A. Silver (Summer
1988) , “Interest Rate Swaps: An Alternative Explanation,”
Financial Management, Vol.17, No.2, pp.12-18 .
2.Berkman, H. and M. E. Bradbury (Summer 1996) ,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Corporate Use of Derivatives,” Financial
Management, Vol.25, No.2, pp.5-13 .
3.Bicksler, J. and A. H. Chen (Jul. 1986) ,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Interest Rate Swaps,” Journal of Finance,
Vol.41, pp.645-655 .
4.BIS (1998) , The Global OTC Derivatives Market at End-June
1998 .
5.BIS (Jun. 1999) , The Global OTC Derivatives Market at End-
December 1998 .
6.BIS (Nov. 2000) , The Global OTC Derivatives Market Continues
to Grow .
7.Block, S. B. and T. J. Gallagher (Autumn 1986) , “The Use of
Interest Rate Futures and Options by Corporate Financial
Managers,” Financial Management, Vol.15, No.3, pp.73-78 .“
8.Booth, J. R., R. L. Smith, and R. W. Stulz (1984) , “The Use
of Interest Rate Futures b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Journal
of Bank Research, Vol.15, pp.15-20 .
9.Cunningham, R. L. (1994) , “Risks and Reporting of Off-
Balance-Sheet Activities in Commercial Banking,” Gerald
Publishing Incorporated, New York & London .
10.Harper, J. T. and J. R. Wingender (Sep. 2000) , “An
empirical test of agency cost reduction using interest rate
swaps.”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Vol.24, No.9, pp.1419-
1431 .
11.IMF (Sep. 2000) ,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s
Developments, Prospects, and Key Policy Issues .
12.Jensen, M. C. and W. H. Meckling (Oct. 1976) , “Theory of
the Firm :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3, pp.305-
360 .
13.Kim, Sung-Hwa and G. D. Koppenhaver (1992) ,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Bank Interest Rate Swaps,”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pp.57-72 .
14.Loeys, J. G. (May./Jun. 1985) , “Interest Rate Swaps: A New
Tool for Managing Risk,” Business Review -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Philadelphia, pp.17-25 .
15.Mayers, D. and C. W. Smith (Apr. 1982) , “On the Corporate
Demand for Insurance,”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Vol.55,
No.2, pp.281-296 .
16.Mian, S. L. (Sep. 1996) , “Evidence on corporate hedging
policy,”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Vol.31, No.3, pp.419-437 .
17.Myers, S. C.(1977) ,“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Borrowing,”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5, pp.147-176 .
18.Nance, D.R., C. W. Smith , and C.W. Smithson (Mar. 1993) ,
“On the 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Hedging, ”Journal of
Finance, Vol.48, No.1, pp.267-284 .
19.Samant, A. (1996) , “An Empirical Study of Interest Rate
Swap Usage by Nonfinancial Corporate Business,”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Vol.10, pp.43-57 .
20.Saunders, A. (1997) , Financial Institutions Management ─ A
Modern Perspective, 2nd ed. Irwin McGraw-Hill, pp.557-582 .
21.Saunders, K. T. (Mar. 1999) , “The interest rate swap:
Theory and evidence,”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Vol.5,
No.1, pp.55-78 .
22.Smith, C. W. and R. M. Stulz (Dec. 1985) , “The
Determinants of Firms' Hedging Policies,” Journal of Financ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Vol.20, No.4, pp.391-405 .
23.Smith, C. W., C.W. Smithson, and L. K. Wakeman (Winter
1986) , “The Evolving Market for Swaps,” Midland Corporate
Finance Journal, Vol.3, No.4, pp.20-32 .
24.Smith, C. W., C.W. Smithson, and L. K. Wakeman (Winter
1988) , “The Market for Interest Rate Swaps,” Financial
Management, Vol.17, No.4, pp.34-44 .
25.Sun, T., S. Sundaresan, and C. Wang (1993) , “Interest Rate
Swaps :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34, pp.77-99 .
26.Titman, S. (1992) , “Interest Rate Swaps and Corporate
Financing Choices,” Journal of Finance, Vol.47, pp.1503-
1516 .
27.Turnbull, S. M. (Spring 1987) , “Swaps: A Zero Sum Game?,”
Financial Management, Vol.16, No.1, pp.15-21 .
28.Wall, L. D. (1989) , “Interest Rate Swaps in An Agency
Theoretic Model with Uncertain Interest Rate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Vol.13, pp.261-270 .
29.Wall, L. D., and J. J. Pringle (Summer 1989) ,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 of Interest Rate Swaps: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Financial Management, Vol.18, No.2,
pp.59-73 .
指導教授 陳錦村(Jing-Twen Chen) 審核日期 2001-7-7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