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042800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28 、訪客IP:18.118.126.241
姓名 吳靜怡(Ching-I W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財務金融學系
論文名稱 商業銀行如何因應總體環境建立信用計量模型
(Building CreditMetricsTM Model for Commercial Banks Regarding Macro Factors)
相關論文
★ 金融機構不良債權處理機制之研究★ 放款作業流程的滿意度調查研究 —以S銀行為例
★ 工業銀行持股公司多角化策略、董事會特性及經營績效之研究★ 台灣企業的大陸經營模式、治理機制與盈餘管理之研究
★ 外資進入對本國問題銀行之影響★ 銀行如何訂定建築業的授信政策
★ 台灣境外結構型商品的監理法規與行銷策略之研究★ 問題放款的解決途徑及個案分析
★ 國家風險與信用評等制度之建立★ 證券業及保險業資本適足率、公司治理與經營績效之比較
★ 商業銀行如何藉由風險中立評價法 衡量放款部位的信用風險★ 中小企業信保案件之違約機率、回收率與信用風險值的實證研究
★ 商業銀行如何建置符合新巴賽爾資本協定的信用評分制度★ 資產減損與債務協商機制對台灣上市櫃公司之衝擊
★ 檢視Basu的盈餘不對稱時效性模型在台灣金融服務業的適用性★ 商業銀行如何檢視淨值貸款與二胎房貸的地域效果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亞洲金融風暴爆發後,確實重創國內的經濟環境,使體質較差的企業無法按時償還貸款,導致逾放比節節升高,影響層面甚廣。國內銀行在控管信用風險時,如未能考量總體環境對放款價值的衝擊程度,將無法計提適當的經濟資本,甚至有可能誤導銀行制訂授信政策的方向。基於此,本研究參照 Kim(1999)建立總體經濟模型,即利用4個經濟指標建構一項信用循環指標Z,預測未來景氣的盛衰,並依景氣狀況調整信用轉換機率矩陣,求得考慮總體條件下的機率矩陣,並以回顧測試來驗證該模型的正確性。接著,將歷史平均、考慮總體條件下,以及實際發生的信用轉換機率矩陣代入CreditMetricsTM模型,計算銀行在三種矩陣下放款部位的信用風險值,比較其中差異,進行相關分析。
主要實證結果發現:1. 一銀、華銀、中信銀和土銀四家銀行,利用總體迴歸模型調整後求得條件機率矩陣算出的信用風險值,與實際情況有一致且接近的走勢,顯示該模型能提升銀行計提準備資本的適切性。若以兩者的誤差百分比來看,其中以中信銀的誤差幅度最小;誤差最大的是華銀。2. 由考量總體條件之信用風險值對放款總額的比率,分析各銀行貸放品質的良窳。結果顯示,四家銀行以中信銀的放款風險最低,原因可能來自於,中信銀的風險控管制度良好,能有效監測授信企業的信用品質。3. 利用K-W檢定檢驗四家銀行不同的授信產業,承擔的信用風險是否存在顯著差異。結果顯示,僅有土銀與另三家銀行存在顯著差異。原因可能是營建業之授信客戶信用品質不良,且多以投機級公司居多。
摘要(英) Credit risk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issues of the commercial banking busines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research is to provide the technique of conditional transition matrix which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credit loss simulation. This research was divided into two sections. One part based on Kim (1999) is to describe a model for estimating the conditional matrix. The main idea is to adopt an established framework with four financial parameters, which we could incorporate credit cycle dynamics into the transition matrix. To implement the technique, we first build a credit cycle index, which indicates the credit state of the financial market as a whole. Furthermore, we adjust the transition matrix in terms of the credit cycle index. Besides, we use backtesting to check out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The other part is that we employ CreditMetricsTM model to count Credit VaR on the loan posi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unconditional, conditional, and realized transition matrix.
The major empirical result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Credit VaR of these four banks (First Bank, FB; Hua Nan Commercial Bank, HNCB; Chinatrust Commercial Bank, CTCB; Land Bank, LB) are consistent and close to the trend of the reality. It indicates that the model could really improve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required capital. Second, we use the ratio (the Credit VaR to the total loans) to analyze the quality of extending credit for banks. The result shows that CTCB has the smallest risk due to well credit risk management that could supervise the credit quality of a borrowing enterprise efficiently. Third, we use K-W test to verify that four banks may take the difference degree risk owing to the different industries.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only the LB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banks. It maybe caused by the poor credit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the most companies are speculators.
關鍵字(中) ★ Kruskal-Wallis 檢定
★ 歷史平均機率矩陣
★ 總體條件下的機率矩陣
★ 總體經濟模型
★ 信用風險值
關鍵字(英) ★ Unconditional transition matrix
★ Conditional transition matrix
★ Credit VaR
★ Macro factors model
★ Kruskal-Wallis test
論文目次 目錄
摘要…………………………………………………………………………………Ⅲ
致謝辭………………………………………………………………………………Ⅴ
目錄…………………………………………………………………………………Ⅵ
表目錄………………………………………………………………………………Ⅷ
圖目錄………………………………………………………………………………Ⅸ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 3
第四節 研究限制 4
一、研究樣本的限制 4
二、研究變數的限制 4
三、研究方法的限制 5
第五節 研究架構 6
第二章 信用風險的發展過程與文獻回顧 9
第一節 信用風險的發展過程 9
第二節 景氣循環影響信用風險之文獻探討 10
一、國外文獻 11
二、國內文獻 14
第三節 退票率與經濟景氣之相關研究 15
第三章 著名的風險評價模型 17
第一節 信用風險值之意義與應用 17
第二節 信用風險值的計算方法 18
一、信用轉移方法(credit migration approach):信用計量法 19
二、選擇權評價方法(option pricing approach):KMV模型 32
三、精算方法(actuarial approach):信用風險加成法 35
四、總體因子模型(macro factor model):信用投資組合觀點法 39
第三節 四大信用風險模型之彙總與比較 41
第四章 研究設計 46
第一節 選樣設計 46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9
一、CreditMetricsTM之修正模型 50
二、建立涵蓋總體經濟指標之多變量迴歸模型 53
第三節 變數整理 60
一、信用計量法的修正與變數說明 60
二、總體經濟模型的變數說明 64
第四節 研究分析流程與架構 67
第五章 實證分析 78
第一節 樣本分析 78
第二節 總體經濟模型之建立 84
一、多變量迴歸模型 84
二、建立信用循環指標 87
三、調整信用轉換矩陣 89
四、回顧測試 91
五、模擬不同的 值 91
第三節 信用計量模型的實證結果 92
一、建構遠期零息殖利率曲線 92
二、銀行不同年度信用風險值之比較 95
第四節 產業別放款部位之信用風險值 10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3
第一節 結論 103
第二節 給後續研究者之建議 105
參考文獻 107
書籍部分 107
期刊部分 107
網路部分 108
英文部分 108
附錄 110
表目錄
表3-1 S&P一年期之信用等級轉換矩陣 20
表3-2 各順位類別之回復率 21
表3-3 依信用等級列示未來一年的遠期零息殖利率曲線 21
表3-4 等級為BBB的債券,一年後移轉至其他等級的新價值 22
表3-5 信用品質改變計算而得的價值波動性 23
表3-6 債券組合之聯合轉換機率(相關係數為0.3) 28
表3-7 兩種債券構成之所有可能組合的價值大小 29
表3-8 四大模型特徵之彙總與比較 45
表4-1 選取的樣本銀行 48
表4-2 金融業隔夜拆款平均利率 52
表4-3 不同信用等級的信用價差 52
表4-4 TCRI一年後的信用轉換矩陣-1997年 56
表4-5 研究變數之定義與衡量 62
表4-6 經濟指標與企業退票比率之預期正負向關係 67
表5-1 產業集中度 80
表5-2 客戶等級之集中度 81
表5-3 多變量迴歸係數的估計 85
表5-4 經濟金融變數與退票比率之關係 86
表5-5 變異數膨脹因子檢定87
表5-6 預期之退票比率與實際的退票比率之關係 87
表5-7 信用循環指標 88
表5-8 不同年度之L和 的相關性 89
表5-9 未考慮總體環境之歷史平均的機率轉換矩陣(1997年) 90
表5-10 考量景氣狀況之機率轉換矩陣(1997年) 91
表5-11 回顧測試 91
表5-12 到期期限在2年以內的公債資訊 93
表5-13 一銀放款部位在1998年之信用風險值 95
表5-15 華銀放款組合之信用風險值 97
表5-16 中信銀放款組合之信用風險值 98
表5-17 土銀放款組合之信用風險值 98
表5-18 條件機率矩陣下之信用風險值對總放款的比率 100
表5-19 歷史平均機率矩陣下之信用風險值對總放款的比率 100
表5-20 Kruskal-Wallis檢定101
表5-21 Wilcoxon等級和檢定101
表5-22 營建業之信用風險值對該產業放款總額的比率 102
圖目錄
圖1-1 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分數與逾放比之關係1
圖1-2 本研究之基本架構 8
圖2-1 信用風險模型之分類 10
圖3-1 風險值基本概念 17
圖3-2 信用計量法的評估流程 31
圖3-3 違約距離 34
圖3-4 違約事件的機率分配 36
圖3-5 如何提撥信用風險的損失準備 38
圖3-6 風險貢獻效果 39
圖4-1 轉移機率表示圖 57
圖4-2 對應機率值與門檻值的表示圖 69
圖5-1 退票比率與信用循環指標之關係 89
圖5-2 零息債券之遠期殖利率曲線 94
圖5-3 一銀放款部位在1997年至2001年之信用風險值 97
圖5-4 華銀放款部位在1997年至2001年之信用風險值 97
圖5-5 中信銀放款部位在1997年至2001年之信用風險值 98
圖5-6 土銀放款部位在1997年至2001年之信用風險值 99
參考文獻 書籍部分
1. 周大慶、沈大白等人(民91),風險管理新標竿—風險值理論與應用,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 孫丕垣(民89),企業信用風險與國家貨幣風險之關係,東吳大學經濟學系89年碩士論文。
3. 郭素綾(民91),本國銀行信用評等實證模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 郭敏華(民89),債信評等,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5. 陳順宇(民86),迴歸分析,華泰書局。
6. 陳木在、陳錦村(民90),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新陸書局。
7. 陳浩誠(民91),選擇權架構下公司債信用風險溢酬之探討,輔仁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期刊部分
1. 白鎮維、趙令斌(民90),「信用風險之評估-介紹KMV之EDF及若干國內實證」,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頁131-146。
2. 沈大白、蔡嘉倩(民91),「TCRI與累積倒帳機率之關係」,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頁127-135。
3. 葉金江(民87),「退票率與經濟景氣之關係-影響退票率因素之實證分析」,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第十一期,頁78-85。
4. 賴柏志(民91),「台灣地區信用循環指標的建立」,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頁123-127。
5. 賴柏志、白鎮維、張嘉娥(民91),「信用循環指標應用於信用風險修正之研究」,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頁123-127。
網路部分
1. 中央銀行網站:http://www.cbc.gov.tw/
2. 中國民國證券櫃臺買賣中心網站:http://www.otc.org.tw/c_index.htm
3. 台灣經濟新報網站:http:/ www.tej.com.tw/
4. 央行:國銀應加強風險模型研究,中時電子報,91/08/25,http://news.sina.com.tw/sinaNews/chinatimes/twHeadline/2002/0825/10624853.html.
5. 行政院主計處網站:http://www.dgbasey.gov.tw/
6.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網站:http://www.cepd.gov.tw/index.jsp
7. 財政部金融局網站:http://www.boma.gov.tw/
8. 網址:http://www.tytrust.com.tw/report9011_2.html.
9. 蘇金祥,「利率模型參數估計:利率期間結構之估計」,http://www.bondnet.com.tw/doc/parestimate.htm.
英文部分
1. Allen, L.(2002), “A survey of cyclical effects in credit risk measurement models, ” Working Paper.
2. Altman, Edward. I. (1968), “ 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 Journal of Finance, 23(4), pp. 589-609.
3. Belkin, B., Stephan J. Suchower, and Lawrence R. Forest (1998), “The effect of systematic credit risk on loan portfolio value-at-risk and loan pricing, ” CreditMetrics Monitor.
4. Belkin, B., Stephan J. Suchower, and Lawrence R. Forest (1998), “A one-parameter representation of credit risk and transition matrices, ” CreditMetricsTM Monitor, Third Quarter, JP Morgan, New York, pp.46-56.
5. Carty, L. and D. Lieberman (1996) “Defaulted bank loan recoveries,” Moody’s Global Credit Research, Special Report.
6. Credit Suisse(1997), CreditRisk+:A credit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 Credit Suisse Financial Products.
7. Crosbie, Peter J. and Jeffrey R. Bohn(2002), “Modeling default risk, ” Moody’s KMV.
8. Crouhy, M., Galai, D., and Robert Mark(2000),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urrent credit risk models, ”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pp. 59-117.
9. Finger, Christopher C. (1999), “Conditional approaches for credit metrics portfolio distributions, ” CreditMetrics Monitor, 2(1), pp.14-33.
10. Gupton, Greg M., Finger, Christopher C. and Mickey Bhatia(1997), CreditMetrics™ - Technical document, New York: Morgan Guaranty Trust Company.
11. Kim, J.(1999), “A way to condition the transition matrix on wind, ” Credit Risk Supplement, pp.1-12.
12. Marrison, C.(2002), The fundamentals of risk measurement,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13. Merton, Robert C. (1974), “On the pricing of corporate debt: The risk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 Journal of Finance, 28, pp. 449-470.
14. Wilson, Thomas C.(1997), “Credit portfolio risk Ⅰ, ” Risk Magazine October .
15. Wilson, Thomas C.(1997), “Credit portfolio risk Ⅱ, ” Risk Magazine November.
指導教授 陳錦村(Jing-Twen Chen) 審核日期 2003-7-1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