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242401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73 、訪客IP:13.58.39.23
姓名 劉昱立(Yu-Li Li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產業經濟研究所
論文名稱 從廠商角度看台灣棉紡織工業的發展
相關論文
★ 從電子商務演進-探討銀行電子金融服務創新★ 財富管理業務之探討─以花旗銀行及合作金庫商業銀行為例
★ 數位相機產業市場結構、行為與績效之研究★ 企業危機處理策略之探討─以台灣非酒精飲料業為例
★ 以軟硬整合思維重新探討智慧型手機商業模式★ 企業之開放式創新行為探討-以光寶科技為例
★ 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政策研究-以市場失靈觀點★ 全球太陽能產業分析-以德國發展為例
★ 國際貨櫃物流港區政策之研究:以鹿特丹港口計畫為核心★ 美妝產業之開放式創新─以L’Oréal與P&G公司為例
★ 快速時尚管理-找出台灣的下一個ZARA★ 台灣新藥開發T公司個案研究:開放式創新商業模式視角
★ 創投決策與高科技廠商研發行為之研究—以新竹科學園區上市上櫃公司為例★ 台灣積體電路產業人際關係網絡之分析
★ 政府研發獎助與中小企業研發創新關係之研究 ----以新竹科學園區廠商為例★ 創業育成中心之育成績效評估-以工業技術研究院創業育成中心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台灣的棉紡織業隨著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以來,發展至今已經過了將近55年,由於棉紡織業的生產時間與台灣工業化過程幾乎是同時開始的,因此其發展歷程可說是相當地完整,而棉紡織業所經過的歷程也能夠反映出當時台灣社會的經濟發展情況。本論文的研究目標是透過廠商角度,說明台灣棉紡織業的發展過程。除了直接討論產業本身的興起因素與成長歷程,並藉著分析廠商全體的產能增減以及個別棉紡織廠商在經營方向與社會經濟地位上的轉變,來呈現棉紡織產業於台灣經濟發展中其角色的變化。
文中利用文獻的搜集與資料的整理,以驗證政府的產業政策,是如何地影響產業成功的可能性並改變廠商們的經營目標。由於各棉紡織廠商進入棉紡織產業的時間不盡相同,所以本文以廠商在創立背景上的差異,將主要廠商劃分為不同類別,並觀察這些條件相異的廠商在棉紡織業發展過程中的地位變化,藉以判斷創立背景是否會影響廠商的生產表現。
研究發現:政府的介入的確讓棉紡織業不僅快速地完成供應台灣島內對棉製品的需求目標,也讓此產業可以由進口替代工業轉變為外銷出口產業。但國際間對棉製品的進口配額限制與人造纖維的開發成功,限制了棉紡織業的發展;在此之後人造纖維產業便取代棉紡織業,成為紡織業的主力產業。
就全體廠商而言,平均的生產規模有偏向大型化的趨勢;在個別廠商的部份則是:儘管廠商的成立背景不同,但因為棉紡織產業在1957年後即完全自由化,各廠商的競爭地位愈趨平等,所謂的先行者優勢在台灣的棉紡織產業中並不明顯。此外,由廠商的營業表現中還可以得知:較早創立的紡織廠商即使仍願意在紡織業中經營,其投資的重心也幾乎都由棉紡織業轉以人造纖維業為主;而營業模式更加成熟的廠商則會選擇以採取多角化的方式來擴大企業的營業收入以及增加企業的競爭能力。
關鍵字(中) ★ 紡織業
★ 產業政策
★ 多角化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4
第三節 研究架構……………………………………………….5
第二章 文獻回顧……………………………………………….6
第一節 產業發展策略………………………………………….6
第二節 廠商存續理論…………………………………………14
第三章 產業變遷………………………………………………21
第一節 工業發展與棉紡織業的歷史沿革……………………21
第二節 政府政策對紡織業與棉紡織業的影響………………29
第三節 紡織業對台灣經濟成長的貢獻………………………33
第四章 廠商變遷………………………………………………42
第一節 棉紡織廠商全體的特徵變化…………………………42
第二節 棉紡織廠商規模靜態分析……………………………48
第三節 棉紡織廠商規模動態分析……………………………52
第五章 廠商內部營業方向的變化……………………………62
第一節 多角化與廠商的累積能力……………………………62
第二節 1953年~1972年廠商領導地位變化因素之分析…… 64
第三節 1970年代~2001年廠商領導地位變化因素之分析… 66
第六章 結論.........................................75
參考文獻………………………………………………………………79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中華徵信所(1972),《台灣地區產業年報–紡織工業 民國61版》,台北市:
中華徵信所。
中華徵信所(1983),《台灣地區產業年報–紡織工業 民國72版》,台北市:
中華徵信所。
中華徵信所(1985),《台灣地區產業年報–紡織工業 民國74版》,台北市:
中華徵信所。
中華徵信所(1987),《台灣地區產業年報–紡織工業 民國76版》,台北市:
中華徵信所。
中華徵信所(1972),《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 民國61版》,台北市:中華徵信
所。
中華徵信所(1989),《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 1988/1989》,台北市:中華徵信
所。
中華徵信所(2003),《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 2003》,台北市:中華徵信所。
周文(1973),〈台灣之紡織工業〉,《台灣銀行季刊》第24卷,第1期,頁95-124。
李怡萱(2004),〈台灣棉紡織業政策之研究(1949~1953)〉,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
究所碩士論文。
林忠正(1995),〈台灣紡織工業發展政策之研究〉,國科會補助計畫研究論文。
林邦充(1969),〈台灣棉紡織工業發展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20卷,第
2期,頁76-124。
林唐裕(1992),〈台灣紡織工業產業結構、地位與政府政策成效之分析〉,《台灣
銀行季刊》第43卷,第2期,頁134-166。
黃金鳳(1999),《台灣地區紡織產業傳》,台北市:中華徵信所。
黃東之(1956),〈台灣之棉紡工業〉,《台灣研究叢刊》,第41種,台北市:台灣
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黃樹型(1965),〈台灣之紡織工業〉,《台灣銀行季刊》,第16卷,第3期,頁
150-162。
黃麗珠(1995),〈台灣紡織工業的發展歷程與特性〉,《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系地
理學報》,第18期,頁 59-89。
陳正茂(2003),《台灣經濟發展史》,台北市: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志哲、許瓊予、周樹林、童啟晟、曾曉勤(2000),《我國紡織產業資訊化程度
競爭優勢分析》,台北市: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
陳永順(1981),〈我國紡織工業現況展望暨因應之道〉,《產業金融》,第32期,頁34-49。
張道明(1994),〈台灣紡紗業概況〉,《產業經濟》,第153卷。
許惠珊(2003),〈進口替代時期台灣的棉紡織政策(1949~1958)〉,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英俊(1972),〈台灣之棉紡工業〉,《彰化銀行資料》,第21卷,第11期,頁
24-30。
游常山(2001),〈用創新為台灣賺外匯〉,《天下雜誌》,第244期,頁110-116。
趙岡、陳鍾毅(1977),《中國棉業史》,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蔡昉、林毅夫(2003),《中國經濟》,台北市: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
司 台灣分公司。
謝國興(1995),〈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 第17輯〉,《台灣光復後經濟發展研
討會論文集》,頁430-463。
瞿宛文(2000),全球化與後進國的經濟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7期,
頁91-117。
簡錦川、邱榮輝、蔡宗羲(1982),〈紡織業的現況、問題與對策〉,《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5卷,第7期,頁38-41。
政府資料:
行政院財政部統計處,歷期,《中國民國台灣地區進出口貿易統計月報》,台北:
財政部統計處。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歷期,《自由中國之工業》,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行政院經濟部工業統計調查聯繫小組,歷期,《中華民國台閩地區工業統計調查
報告》,台北:經濟部工業統計調查聯繫小組。
行政院經濟部技術處(2004),《2004紡織工業年鑑》,台北縣:中國紡織工業研
究中心。
行政院經濟部統計處,歷期,《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工業生產統計月報》,台北:經
濟部統計處。
行政院經濟部統計處,歷期,《經濟統計年報》,台北:經濟部統計處。
英文部分:
Audretsch, David B. , Prince, Yvonne M. and Thurik, A. R. (1999), Do Small Firms Compete with Large Firms, Atlantic Economic Journal, 27(2): 201-209.
Boubakri, N. , Cosset, Jean-Claude and Guedhami, O. (2004), Privatizatio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Firm-Level Evidence from Asia, Pacific-BasinFinance Journal, 12(1): 65-90.
Brown, John C. (1992), Market Organization, Protection,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 German Cotton Textiles before 1914,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52(2): 339-351.
Chandler, A. D. (1990), Scale and Scope, Chapter 2: Scale, Scope, and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P: 3-46.
Colpan, Asli M. (2004), Diversified Expansion and Different Business Models In The Japanese Textile Industry, Journal of Textile and Appare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3(4): 1-13.
Edward, P. , Gilman, M. , Ram, M. and Arrowsmith, J. (2002), Public Policy, the Performance of Firms, and the “Missing Middle”: The Case of the Employment Regulations, and a Role for Local Business Networks, Policy Studies, 23(1): 5-20.
Evans, P. B. (1992), The State as Problem and Solution: Predation, Embedded Autonomy, and Structural Change, 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Adjustment, Princeton UP: 139-181.
Fu, T. W. , Ke, M. C. and Huang, Y. S. (2002), Capital Growth, Financing Source and Profitability of Small Businesses: Evidence from Taiwan Small Enterprises,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18: 257-267.
Haskel, J. (2001), Productivity policy in the UK: A focus on making markets work, New Economy, 8(3): 144-147.
Huergo, E. and Jaumandreu, J. (2004), Firms' Age, Process 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2(4): 541-559.
Jones, S. R. H. (1999), Government Policy and Industry Structure in New Zealand 1900-1970, Australian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39(3): 191-212.
Kogut, B. and Zander, U. (1992), Knowledge of The Firm, Combinative Capabilities, and The Replication of Technology, Organization Science, 3(3): 383-397.
Li, W.L. and Weinberg, J. (2003), Firm-Specific Learning and The Investment Behavior of Large and Small Firm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44(2): 599-625.
Mata, L. (1994), Firm Growth During Infancy,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6(1): 27-39.
Mazumdar, D. (1991), Import-Substituting Industria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Small-Scale: The Indian Experience in the Textile Industry, World Development, 19(9): 1197-1213.
Michie, J. and Prendergast, R. (1998),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A Dynamic Economy, New Political Economy, 3(3): 391-406.
Ohyama, A. , Braguinsky, S. and Murphy, Kevin. M. (2004),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and Market Selection in an Infant Industry: Evidence from the Japanese Cotton Spinning Industry,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7(2): 354-381.
Osterloh, M. , Frost, J. and Frey, Bruno S. (2002), The Dynamics of Motivation in New Organizational For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Economics of Business, 9(1): 61-77.
Reuven, G. and Ramon, M. (1997), The East Asian Miracle: Growth Because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Protectionism or in spite of it, Business Economics, 32(2): 20-25.
Rondi, L. and Sembenelli, A. (1991), Tes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owth of Firms and the Growth of the Econom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9(2): 251-259.
Root, Hilton L. (2001), Do Strong Governments Produce Strong Economies, Independent Review, 5(4): 565-573.
Shapiro, H. and Taylor, L. (1990), The State and Industrial Strategy, World Development, 18(6):861-878.
Wang, Eric C. (2002), Public Infra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A New Approach Applied to East Asian Economies,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24(5): 411-435.
Yu, Tony F.-L. (2000),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Coordination Under Uncertain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 27(7/8/9/10): 994-1012.
指導教授 瞿宛文、王弓
(Wan-Wen Chu、Kung Wang)
審核日期 2005-12-2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