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6130502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63 、訪客IP:3.15.25.44
姓名 胡秀雯(Hsiu-Wen H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改革開放與傷痕文學興衰之研究(1977-1979)
(Research for the Prosper and Downward of Hurts Generations and the Open Reform Policy (1976-1979))
相關論文
★ 陸軍第一士官學校教育之研究—以常備士官班為例(1965-1985年)★ 李國鼎與台灣產業經濟
★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研究★ 中共經濟特區之研究(1980-1992)
★ 中共十一大及其後續發展之研究★ 毛澤東人口政策之研究
★ 毛澤東時期陳雲角色之研究★ 華國鋒之研究
★ 抗戰前期廖承志與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之研究(1938-1941)★ 張聞天與中共早期黨內鬥爭之研究(1925-1945)
★ 中共建國初期治理西藏之研究(1949-1959)★ 王稼祥與中共早期黨內鬥爭(1931-1945)
★ 中共治理新疆與生產建設兵團前期發展之研究(1949-1966)★ 「文革」時期樣板戲之研究
★ 「農業學大寨」運動之研究(1964-1980)★ 中共建國初期的「東北王」-高崗的崛起與沒落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毛澤東去世以後,中國政治發生了重大轉折,在華國鋒和鄧小平兩股政治勢力的較量下,政治上對於文學的干涉,突然出現了一段真空期,控訴「四人幫」在「文革」時期造成人民傷害的官辦「傷痕文學」應運而起;能發表自己觀點的「民主牆」使文學干涉政治留下了空間,民辦刊物「傷痕文學」同期產生。
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動亂,讓苦於生活匱乏的中國大陸人民在肉體和心靈上留下了深深的傷痕,厭倦無休無止的階級鬥爭運動,強烈地期待著改變,「撥亂反正」使文藝解禁。「傷痕文學」在華國鋒要求揭批「四人幫」罪行的鬥爭中興起,又在鄧小平要求平反冤、假、錯案運動中,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形成文藝新潮流。但是「傷痕文學」所反應的社會陰暗現實面,與人民對民主的渴望,令中共高層難堪,甚至可能危及中共政權的存亡。鄧小平在取得最高權力後,於1979年3 月提出所謂的〈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為新興的思想解放運動劃下底限,文藝政策也由「放」到「收」。
「傷痕文學」在反左中興起,又在反右中漸趨式微,足見中共「文藝為政治服務」的方針始終沒變,本論文「傷痕文學」的 政治意義大於文學意義。
摘要(英) There was a huge change in Chinese Politics after Mao’s Last Pevolution. The Politic intervention on literature suddenly became little, while two new political leaders, Hua Guo Feng and Deng Xiao Pin, were busying for power struggling. The hurts generations in both official and civil periodicals within topic focus on accusing the harm of people caused by the “Four People Group” during the culture revolution had thus raised to the public, and the "Wall of democracy" had also given hurts generations a space to intervene politics as well.
The 10-yeal-long culture revolution had left a deep scar on those life exhausted Chinese people, both mentally and physically. People were tired of the endless class struggle and were expecting for a new change. "Guide to the right from chaos" deliberated literature. The hurts generations rose by a movement, asked by Hue Guo Feng, of unveiling the sin and crime made from the“Four People Group”. It developed even further when Deng Xiao Pin demand to appeals to cases miss judged before, and that eventually formed a new stream of literature.
The hurts generations reflected a dark side of real society and a hope of democracy though, and that embarrassed the Chinese Communist’s Paramount, for it might endanger the Chinese Communist’s Regume. After Deng Xiao Pin was in power, he raised so called "Insistence of four basic principles". That marked a limited line for the new idea deliberated movement. The policy of the art of literature was then drawn back.
The hurts generations became prosper by Deng’’s anti-left movement and then went downward by Den’’s anti-right policy. It is quiet obvious that the Chinese Communist’’s policy of “Literature serves for Politic" has never changed. The hurts generations of this article means more in politic than in literature itself.
關鍵字(中) ★ 文藝為政治服務
★ 民主牆
★ 傷痕文學
★ 撥亂反正
關鍵字(英) ★ Hurts generations
★ Guide to the right from chaos
論文目次 目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 iii
目錄 …………………………………………………………………………………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傷痕文學興起的歷史背景 ………………………………………………11
第一節 傷痕文學與中共文藝路線…………………………………………11
第二節 中共權力中心的移轉 ……………………………………………28
第三節 社會生活的寫實 …………………………………………………39
第三章 官辦刊物的傷痕文學 …………………………………………………47
第一節 官辦刊物的傷痕文學之發展 ……………………………………48
第二節 官辦刊物的傷痕文學之分類 ……………………………………67
第四章 地下刊物的傷痕文學 …………………………………………………93
第一節 地下刊物的傷痕文學之發展 ……………………………………93
第二節 地下刊物的傷痕文學之分類 ……………………………………105
第五章 傷痕文學的沒落 ………………………………………………………124
第一節 中共政策由「放」轉「收」…………………………………………124
第二節 傷痕文學的危機 …………………………………………………137
第六章 結論 ……………………………………………………………………151
徵引書目 …………………………………………………………………………156
參考文獻 (一)史料選輯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會編》,上冊(北京:人民出版
社,1982年8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彙編》,下冊(北京:人民出版
社,1982年8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黨史黨建政工教研室,《文化大革命研究資料》下冊(北
京:國防大學,1988年10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一冊(北京:中央文獻出
版社,1992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五冊(北京:中央文獻出
版社,1993年11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九冊(北京:中央文獻出
版社,1994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冊(北京:中央文獻出
版社,1994年9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一冊(北京:中央文獻
出版社,1995年1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五冊(北京:中央文獻
出版社,1997年1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二十冊(北京:中央文獻
出版社,1998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六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
社,1992年1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九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
社,1996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十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
社,1996年8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十一冊(北京:中央文獻出
版社,1996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十三冊(北京:中央文獻出
版社,1998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檔匯編》(天津:天津市革命委員會辦公廳,
1977年11月)。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一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月) 。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
毛澤東,《毛澤東思想萬歲》,第一輯(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陳雲年譜(1905-1995)》,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
社,2000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冊(北京:中央文獻出
版社,2004 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鄧小平思想年譜(1975-1997)》(北京:中央文獻出版
社,2004 年)。
列寧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列寧選集》,第一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
宋永毅主編,《中國文化大革命文庫》光碟(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
2002年)。
李怡編,《中國新寫實主義文藝作品選(一編)》(香港::七十年代雜誌,1981年)。
周恩來,《周恩來選集》,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
林也牧編,《大陸地下刊物小說選(在廢墟上)》(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
公司,1982年)。
周野編註,《大陸傷痕文學選集之一(疙瘩媽告狀)》(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
有限公司,1982年)。
周野編註,《大陸傷痕文學選集之二(醉入花叢)》(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
限公司,1982年)。
周野編註,《大陸傷痕文學選集之三(苦戀)》(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
司,1982年)。
國防部情報局編,《大陸地下刊物彙編》,第一輯(臺北:國防部情報局,1980
年)。
國防部情報局編,《大陸地下刊物彙編》,第五輯(臺北:國防部情報局,1981
年)。
第四次文代會籌備組起草組、文化部文藝研究院理論政策研究室編,《六十年文
藝大事記(1919-1979)》(澳門: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心,1979年)。
華達(Claude Widor)編,《中國民辦刊物彙編(1978-1980)》,第一卷(巴黎:法
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香港:香港《觀察家》出版社聯合出版,1980年)。
彭真,《論新中國的政法工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
鄧小平,《關於整風運動的報告》(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57年)。
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魏京生等,《北京之春詩文選–「民主牆」往何處去》(臺北:縱橫出版社,1980
年)。
黎明文化公司編輯委員會編,《大陸傷痕文學選集報導類之二(悲憤與吶喊)》(臺
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8年)。
(二)專書
于光遠等著,《改變中國命運的41天:中央工作會議、十一屆三中全會親歷記》
(深圳: 海天出版社,1998年11月)。
毛毛,《我的父親鄧小平文革歲月》(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
王俊義、丁冬主編,《口述歷史》,第一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年)。
王洪模等,《改革開放的歷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王紹光,《理性與瘋狂》(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3年)。
王章陵,《中共的文藝整風》(臺北:國際關係研究所,1973年)。
王章陵,《白樺的路》(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2年)。
王蒙,《重放的鮮花》(上海:文藝出版社,1979年)。
王瑤,《中國新文學史稿》,下冊(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
中共黨史出版社編,《周恩來和他的事業:研究選萃》(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1990年)。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記1919.5-1987.12》(北京:人民
出版社,1989年)。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記(1919.5-2005.12)》(北京:中
央黨史出版社,2006年7月)。
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知識分子問題文獻選編》(北京:人
民出版社,198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鄧小平思想年譜(1975-1997)》(北京:中央文獻出版
社,1998年)。
孔範今等主編,《中國新時期文學思潮研究資料(上)》(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
2006年4月)。
孔範今等主編,《中國新時期文學思潮研究資料(中)》(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
2006年4月)。
巴金,《中國現代作家選集》(香港:三聯書店香港分店,1986年12月)。
巴金,《隨想錄》(北京:三聯書店,1987年)
方厚樞,《中國出版史話》(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包德甫(Fox Butterfield)著,續伯雄譯,《苦海餘生》(臺北:臺報出版社,1982
年)。
石中玉、王莉莉合編,《劉賓雁》(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甘陽編選,《中國當代文化意識》(臺北:風雲時代,1989年)。
朱棟霖等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
向大鯤,《大陸人民生活與台彭地區人民生活的比較》(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77年)。
巫寧坤,《一滴淚——從肅反到文革的回憶》(臺北:允晨文化,2007年)。
李銳,《李銳論說文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李志綏,《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臺北:時報文化;1994年10月17日)初版。
李洪林,《中國思想運動史(1949-1989)》(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
宋如珊,《從傷痕文學到尋根文學》(臺北: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
冷溶、汪作玲主編,《鄧小平年譜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上冊(北京:中央文獻
出版社,2004年)。
吳江,《十年的路——和胡耀邦相處的日子》(香港:鏡報有限公司,1995年)。
吳祖光,《往事隨想.吳祖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阮銘,《歷史轉折點上的胡耀邦》(美國:八方文化公司,1994年)。
阮銘,《鄧小平帝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2 年)。
宋任窮,《宋任窮回憶錄(續集)》(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6年)。
周揚,《周揚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
金春明,《文化大革命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年9 月)。
金沖,《周恩來傳》(北京: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8年)。
周揚,《周揚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
周玉山,《大陸文藝論衡》(臺北:東大出版社,1990年)。
周玉山,《大陸文藝新探》(臺北:東大出版社,1990年)。
周玉山,《大陸文學與歷史》(臺北:東大出版社,2004年)。
沈寶祥,《真理標準問題討論始末》〈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年〉。
沈寶祥,《胡耀邦與真理標準問題討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姚辛,《左聯史》(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6年11月)。
馬良春、張大明,《三十年代左翼文翼資料選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
胡福明編,《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
《胡喬木傳》編寫組編,《胡喬木書信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范培松編,《報告文學春秋》(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3月)。
徐慶全,《文壇撥亂反正實錄》(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
秦家懿,《上下求索中國魂》(臺北:允晨文化,1992年)。
高上秦主編,《中國大陸抗議文學》(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79年)。
高皋,《後文革史—中國自由化潮流》,上卷(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年)。
高華,《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7年)。
高文謙,《晚年周恩來》(香港:明鏡出版社,2008年12月)。
孫啟泰、熊志勇,《大寨紅旗的昇起與墜落》(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書韜、陳小曼,《父親矛盾的晚年》(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年)。
淩志軍,《歷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國的興起和失敗》(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年)。
陳一諮,《中國十年改革與八九民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
陳子明,《陳子明反思十年改革》(香港:當代月刊出版社,1992年)。
陳白塵,《牛棚日記》(北京:三聯書店,1995年),頁98。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臺北:聯經出版社,2008年6 月)。
陳明顯,《晚年毛澤東》(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
陳清泉、宋廣渭,《陸定一傳》(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9年)。
陳淑渝、高玉琨編,《中國當代著名作家文庫--劉心武代表作》(鄭州:河南人
民出版社,1989年8月)。
陳敬之,《三十年代文壇與左翼作家聯盟》(臺北:成文出版社,1980年)。
張子樟,《走出傷痕—大陸新時期小說探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
年)。
張光年,《文壇回春紀事》,上冊(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
張放,《荒草枯木滿山愁》(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6月)。
張樂天,《告別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8年)。
張黎群等主編,《懷念耀邦》,第一至二集(香港:淩天出版社,1999年)。
張黎群等主編,《懷念耀邦》,第三至四集(香港:亞太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1
年)。
張樹軍,《大轉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實錄》﹙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張穎主編,《周恩來與文化名人》(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
張鍾等編,《當代中國文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張顯揚、史義軍、王銥,《胡耀邦年譜長編》,中冊(香港:世界科學教育出版社,
2005年)。
郭華倫,《中共史論》,第四冊(臺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78年)。
馮驥才,《一百個人的十年》,首卷(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1年)。
莫里斯.邁斯納(Maurice Meisner)著、杜蒲譯,《毛澤東的中國及其後:中華人
民共和國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5年)。
曹植芳、任敏,《解凍時節》(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0年)。
陸鏗,《鄧小平最後的機會》(香港:百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
章銘,《魏京生和民主運動》(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2年6月)。
黃崢,《王光美訪談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
華民,《中國大逆轉-「反右」運動史》(香港:明鏡出版社,1996年),頁147。
費正清主編、薛絢譯,《費正清論中國:中國新史》(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
新華月報社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2004)》,(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8月)。
楊繼繩,《鄧小平時代》(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葉永烈,《反右派始末》(四川: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趙生暉,《中國共產黨組織史綱要》(蕪湖: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
翟作君等編,《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始研究薈萃(1949-1987)》(上海:新華
書店,1989年),頁321。
滿妹,《思念依然無盡:回憶父親胡耀邦》(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韓文甫,《鄧小平傳–治國篇》(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3年)。
齊茂吉,《毛澤東和彭德懷、林彪的合作與衝突》(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
限公司,1997 年1 月)。
劉賓雁,《劉賓雁自傳》(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9年)。
劉勝驥,《中國大陸地下刊物研究》﹙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年﹚。
劉祖熙、劉邦義,《波蘭戰後的三次危機》(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2年)。
鄭學稼,《由文學革命到革文學的命》﹙臺北:亞洲出版社,1970﹚,頁113 。
鄭學稼,《從文革到十一大》(臺北 : 黎明文化,1978年),頁333。
劉小清,《紅色狂飆:左聯實錄》(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
鄧瑞全主編,《名士自白─我在文革中》,上冊(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
出版社,1999年)。
黎宗華編,《大陸同胞的吼聲》(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
曉峰、明軍,《毛澤東「九.九」之謎》(臺北:新潮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
年)。
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下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年)。
蕭冬連,《歷史的轉軌—從撥亂反正到改革開放(1979-1981)》(香港:香港中
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2008年)。
蕭乾,《這十年》(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年)。
戴煌,《九死一生——我的右派經驗》(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戴月芳主編,《20世紀中國全紀錄》(臺北: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年)。
嚴家其、高皋合著,《文化大革命十年史》,下冊(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0
年)。
譚宗級、葉心瑜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錄》,第四卷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4年)。
羅德里克.麥克法誇爾(Roderick MacFarquhar)、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主編,
金光耀等譯、王建朗校,《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66-1982﹚》,下冊(上
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羅德里克.麥克法誇爾(Roderick MacFarquhar)、沈邁克(Michael Schoenhals) 著,
關心譯、唐少傑校,《毛澤東最後的革命》(臺北:左岸文化出版,2009
年6月)。
(三)期刊報紙
《人民日報》,1972-1979年
《文匯報》,1979年
《光明日報》,1978-1980年
《解放軍報》,1979-1981年
王一川,〈“傷痕文學”的三種體驗類型〉,《文藝研究》,期1(2005年),頁12-17。
王友琴,〈1966:學生打老師的革命〉,《二十一世紀雙月刊》,8月號(1995年),
頁34-40。
王燁,〈黨的文藝路線調整與傷痕文學的生成〉,《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 22卷期1(2009年2月),頁142-146。
本刊記者,〈美國愛荷華舉行的「中國文學創作的前途」討論會〉,《七十年代》,
10月號(1979年),頁6-9。
白樺,〈關於《苦戀》的通信-致《解放軍報》、《文藝報》編輯部〉,《文藝報》,
期1(1982年),頁29-31。
汪建強,〈“傷痕文學”第一人盧新華〉《檔案春秋》,期 6 (2008年),頁10-12。
牧夫,〈一場代價高昂的表演—白樺事件回顧〉,《七十年代》,2月號(1982年),
頁12-14。
李怡,〈中國民辦刊物及其他〉,《七十年代》,138 期(1981年),頁14-22。
李怡,〈劉賓雁和他的時代〉,《七十年代》,12月號(1982年),頁64-76。
沙汀,〈祝賀與希望〉,《人民文學》,期235(1979年4月),頁8。
http://156.csis.com.tw.ezproxy.lib.ncu.edu.tw/kns50/detail.aspx?QueryID=4&CurRec=157
沙葉新等,〈假如我是真的〉,《七十年代》,1月號(1980年),頁76-96。
李尋,〈反右派鬥爭的歷史定位〉,《二十一世紀雙月刊》,6月號(1993年),頁
23-32。
吳家安,〈鄧小平復出的經過及影響〉,《中國大陸研究》,期8(1988年)。
宏欣,〈北京的民辦刊物〉,《爭鳴》,期19(1979年5月),頁29。
周玉山,〈中共的文藝政策溯源〉,《中國大陸研究》,41卷期7(1998年7月),
頁21-31。
徐慶全,〈《苦戀》風波始末〉,《南方文壇》,期5(2005年),頁42-55。
徐慶全,〈胡耀邦對兩次文藝風波的關注〉,《百年潮》,期4(2002年),收錄於
楊天石主編,《文壇與文人》(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頁106-113。
張光年,〈1981年批判《苦戀》的前前後後—張光年日記選〉,《百年潮》,期1
(1998年),收錄於《文壇與文人》(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頁
114-129。
程光煒,〈傷痕文學”的歷史記憶〉,《天涯》,期3(2008年5月),頁 178-188 。
程光煒,〈“傷痕文學”的歷史局限性〉,《文藝研究》,期1(2005年),頁18-23。
葉佐錟,〈中共改革開放的背景研究〉,《共黨問題研究》,卷18期5(1993年),
頁34。
裴毅然,〈文革狂濤中的知識份子〉,《二十一世紀》網路版,期50(2006年5月),
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512019.htm
齊辛,〈從鄧小平關於特權問題的講話談起〉,《七十年代》,一月號(1980年),
頁74-76。
劉心武,《劉心武,〈《班主任》的前前後後〉,《天涯》,期3(2008年),頁189-192。
劉賓雁,〈人妖之間〉,《七十年代》,期12(1979年),頁22-38。
鄧利,〈再論傷痕文學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當代文壇》,5月號(2008年),
頁17-37。
盧新華,〈《傷痕》得以問世的幾個特別的因緣〉,《天涯》,期3(2008年),頁195-198。
(四)學位論文
吳豐興 ,〈「文革」後中國大陸「傷痕文學」之初探〉,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
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慎錫讚,〈中國大陸「傷痕文學」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1994年。
(五)網路資源
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2/05/content_2549765.htm(1979年9月29
日)。〈中國作家協會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http://www.360doc.com/content/060415/09/5633_98661.html(2009年7月21日)
指導教授 齊茂吉(Mao-Chi Chi) 審核日期 2010-1-13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