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213100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1 、訪客IP:3.147.68.201
姓名 游芳銘(Fang-ming Y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戒律與身體~以《南海寄歸內法傳》所記為中心
(The Buddhism discipline and the monks’ bodies)
相關論文
★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傳播活動之研究★ 元雜劇中的宗教現象─從神聖走向世俗
★ 香積敘事-漢地僧院裏的廚房與齋堂★ 冷齋夜話文藝思想之研究
★ 漢地佛經翻譯論述的建構及其轉型★ 僧傳裏的善女人 ──以釋寶唱《比丘尼傳》為中心
★ 法雲《翻譯名義集》的語言研究──以音寫語段的分析為中心★ 沉淪與解脫:《天龍八部》的悲劇意識
★ 《法句譬喻經》的敘事研究★ 《金粟山大藏經》殘卷之異體字研究 ——以上圖藏本為中心
★ 唐人小說裡的佛教寺院 --以俗眾的宗教生活為中心★ 馮夢龍作品中的姦僧淫尼──以《三言》為例的一個分析
★ 唐人小說中所反映的家庭與家庭意識★ 《紹興重雕大藏音》字樣研究
★ 上博01(2405)V《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疏》寫本殘卷書成年代考-以寫本異體字為中心★ 以筆硯作佛事:北宋文字禪運動流衍考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論文以西方身體的觀點和傅柯的規訓理論來解讀佛教戒律,希望能從中了解戒律對僧伽的規訓的權力來源、戒律規訓僧伽的方法,以及比較七世紀中國和印度對僧伽身體規訓方法的不同。所以本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先概述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目前的研究狀況。第二章,探討戒律規訓身體的權力來源。第三章,以宗教學神聖與凡俗的觀念來比較中、印出家儀軌的不同。第四章,探討戒律對僧伽的身體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規訓(住的規訓)。第五章,則探討戒律對僧伽身體的衣、食、行等規訓。第六章,結論的部份提出幾個論點:
一、戒律規訓僧伽身體的權力來自於僧團內所有的人,且其中的關係並非由上到下,而是像網絡一般相互連結。
二、戒律規訓身體的方式是落實在僧伽現實的生活層面,如食、衣、住行等層面來著手。
三、戒律規訓身體必須依據國情、風俗等實際況來調整。
摘要(英) The present research is aiming to examine The Buddhism discipline from the western viewpoints and the theory of Michel Foucault. It is my hope to understand the source of power and the methods that The Buddhism discipline has to discipline the monks. Also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methods which were used to train monks’ bodies and minds in China and India in the 7th century.
This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Chapter 1 will be outlining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my research. Chapter 2 I will be examining the power source of discipline to train monks’ bodies and minds. Chapter 3, I will be comparing the concepts of religious ceremonies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from the sacred and profane point of view. Chapter 4, I will be discussing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influences in monks’ bodies and minds when applied the Buddhism disciplines on them. Chapter 5, I will be examining the influences of disciplines on monks’ food, clothing and transportation. Chapter 6, I will be pointing out some viewpoints in my conclusion. Here are some examples:
First, the power source of disciplines is within the group of all the monks and not from the very top of the chain.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monks is spreaded out like a network.
Second, The Buddhism disciplines are carried out in Monks’ daily lives such as food, clothing, living and transportation.
Third, The Buddhism disciplines will have to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ultures and customs.
關鍵字(中) ★ 神聖與凡俗
★ 僧伽
★ 戒律
★ 身體
★ 規訓
★ 傅柯
★ 義淨
★ 權力
關鍵字(英) ★ The Buddhism discipline
★ monks 'bodies
★ the power source of discipline
★ the sacred and profane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一、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1-2 研究理論與方法 5
1-3 研究概況 12
二、 戒律對身體的規訓與懲罰 22
2-1 中西身體概述 22
2-2 戒律規訓身體的權力來源 24
2-3 戒律規訓身體的目的 28
2-4 僧團的和合與規訓 31
2-5 監視與規訓 35
2-6 規訓與懲罰 37
三、 從凡俗進入到神聖的身體 42
3-1 神聖與凡俗的藩籬 42
3-2 律典中受戒軌則的演變 44
3-3 義淨所親見印度寺院的受戒軌則 48
3-4 「神州出家,皆由公度」的問題 58
3-5 集體意識與戒律對身體的約束 63
3-6 從凡俗成為神聖後身體的改變 67
四、 戒律對身體住的規訓 71
4-1 從遊方到群居寺院 71
4-2 那爛陀寺的空間規訓 75
4-3 那爛陀寺的時間規訓--日時間表 82
4-4 那爛陀寺的時間規訓--月時間表 90
4-5 那爛陀寺的時間規訓--年時間表 94
4-6 另類住的規訓--唐後期五代宋初敦煌地區的僧尼 99
五、 戒律對身體衣、食、行的規訓 108
5-1 僧伽的身分符號 108
5-2 僧服的演變 110
5-3 戒律的淨髮規訓 112
5-4 戒律的服裝規訓 115
5-5 戒律的飲食規訓 123
5-6 戒律對行的規訓--威儀 132
六、 結論 139
參考書目 147
參考文獻 高楠順次郎(1866-1945)等編:《大正新修大藏經》(東京:大藏經刊行會,1924-35出版;台北:新文豐,1983影印)。
並參考CBETA電子佛典系列——大正藏1-55冊/卍續藏78-87冊(史傳部‧禪宗),2006。
以下依冊數次序列出:
大正藏第一冊『阿含部』:
《長阿含經》二十二卷,(後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No.1
《佛般泥洹經》二卷,(西晉 白法祖譯),No.5
《大般涅槃經》三卷,(失譯),No.7
《中阿含經》六十卷,(東晉 瞿曇僧伽提婆譯),No.26
大正藏第二冊『阿含部』:
《雜阿含經》五十卷,(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 No.99
《別譯雜阿含經》十六卷,(失譯),No.100
《增一阿含經》五十一卷,(東晉 瞿曇僧伽提婆譯),No.125
大正藏第三冊『本緣部』:
《佛本生經》一卷,失譯,No.176
《過去現在因果經》四卷,(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No.189
大正藏第十二冊『涅槃部』: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一卷,(姚秦 鳩摩羅什譯),No.389
大正藏第二十二冊『律部』: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三十卷,(劉宋 佛陀什、竹道生譯),No.1421
《彌沙塞五分戒本》一卷,(劉宋 佛陀什等譯),No.1422
《五分戒本》一卷,(劉宋 佛陀什等譯),No.1422
《彌沙塞羯磨本》一卷,(唐 愛同錄),No.1424
《摩訶僧祇律》四十卷,(東晉 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No. 1425
《摩訶僧祇律大比丘戒本》一卷,(東晉 佛陀跋陀羅譯)No.1426
《四分律》六十卷,(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No. 1428
《四分律比丘戒本》一卷,(後秦 佛陀耶舍譯),No. 1429
《四分律僧戒本》一卷,(後秦 佛陀耶舍譯),No.1430
大正藏第二十三冊『律部』:
《十誦律》六十一卷,(後秦 弗若多羅共羅什譯)No.1435
《十誦律波羅提木叉戒本》一卷,(姚秦 鳩磨羅什譯),No. 1436
《薩婆多毗尼毗婆沙》九卷,(失譯)No.1440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五十卷,(唐 義淨譯),No. 1442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出家事》四卷,(唐 義淨譯),No.1444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安居事》一卷,(唐 義淨譯),No.1445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隨意事》一卷,(唐 義淨譯),No.1446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皮革事》二卷,(唐 義淨譯),No.1447
大正藏第二十四冊『律部』: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十八卷,(唐 義淨譯),No.1448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四十卷,(唐 義淨譯),No.1451
《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十卷,(唐 義淨譯),No.1453
《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一卷,(唐 義淨譯),No.1454
大正藏第二十七冊『毗曇部二』: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二百卷,(唐 玄奘譯),No.1545
大正藏第二十九冊『毗曇部四』:
《阿毘達磨俱舍論》三十卷,(唐 玄奘譯),No.1558
大正藏第四十冊『律疏部』: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十二卷,(唐 道宣撰),No. 1804 No.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十六卷,(宋 元照撰),No.1805
《四分律比丘含註戒本》三卷,(唐 道宣述),No.1806
大正藏第五十冊『史傳部』:
《高僧傳》十四卷,(梁 慧皎撰),No.2059
《續高僧傳》三十卷,(唐 道宣撰)No.2060
《宋高僧傳》三十卷,(宋 贊寧等撰),No.2061
大正藏第五十一冊『史傳部二』: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二卷,(唐 義淨撰),No.2066
《高僧法顯傳》一卷,(東晉 法顯)No.2085
《大唐西域記》十二卷,(唐 玄奘),No.2087
大正藏第五十四冊『事彙部』:
《南海寄歸內法傳》四卷,(唐 義淨撰),No.2125
《翻譯名義集》七卷,(宋 法雲編),No.2131
古籍:
(南宋)朱熹:《點校新編四書章句集註》(台北:鵝湖出版社,1984)。
(清)郭慶藩編、王笑魚整理:《莊子集釋.人間世第四》(台北:萬卷樓,1993)。
現代書籍:
印順: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出版社,1981)。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台北:正聞出版社,1994修訂三版)。
《妙雲集》(台北:正聞出版社,1987)。
《佛法概論》(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
韋伯著,康樂、簡惠美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與佛教》(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6)。
聖嚴:
《戒律學綱要》(台北:法鼓文化,1999)。
《佛教制度與生活》(台北:東初出版社,1991)。
方立天:
《中國佛教研究》(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印行,1993)。
《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中國佛教散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于凌波:《釋迦牟尼與原始佛教》(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研史》(北京:中國社會佛學出版社,1988)。
呂澂:
《中國佛教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社,1982)。
《印度佛教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社,1982)。
郭朋:
《中國佛教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隋唐佛教》(濟南:齊魯書社,1979)。
冉雲華:《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台北:東大圖書,1995)。
(日)平川彰著;莊崑木譯:《印度佛教史》,(臺北:商周出版社,2002)。
(日)平川彰等著;許明銀譯:《佛學研究入門》,(臺北:法爾出版社,1990)。
(日)中村元著,釋見憨、陳信憲譯:《原始佛教:其思想與生活》,(嘉義:香光書鄉,1995) 。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上下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1)。
《隋唐佛教史稿》(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
楊惠男:《佛教思想發展史論》,(台北:東大圖書,1993)。
藍吉富著:《佛教史料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
歐東明著:《佛地梵天-印度宗教文明》(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4)。
唐君毅:<宗教精神與現代人類>,《唐君毅全集》第五卷(臺北:學生書局,1988)。
李斌城主編:《隋唐五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孫尚揚:《宗教社會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唐)義淨,王邦維校注:《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二刷)。
(唐)義淨,華濤釋譯:《南海寄歸內法傳》(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
(唐)義淨,王邦維校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二刷)。
王邦維著:《唐高僧義淨生平及其著作論考》,(重慶,重慶出版社,1996)。
(唐)玄奘、辯機等著,季羨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
(東晉)法顯,吳玉貴釋譯:《佛國記》(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溫金玉釋譯:《四分律》(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王永會:《中國佛教僧團發展及其管理研究》(成都:巴蜀書社出版,2003)。
張曼濤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佛教經濟研究論集》第九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佛教與中國思想及社會》第九十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弘一:《戒律學要略》(台北:世界佛教出版社,1995)。
林崇安著:《佛教的生命觀與宇宙論》(臺北:慧炬出版社,1994)。
明復:《中國僧官制度研究》(台北:明文書局,1981)。
孫昌武著:《佛教與中國文學》(台北:東華書局,1989)。
佐藤玄達著,釋見憨、鍾修三、歐先足、林正昭等譯:《戒律在中國佛教的發展》(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1997)。
Erich Frauwallner著,郭忠生譯:《原始律典<犍度篇>之研究》,(南投縣:正觀出版社,1992)。
勞政武:《戒律學原理》(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
釋昭慧彙編:
《四分比丘尼戒經——依戒法內容而作彙編》(台北:法界出版社,1996)。
《律學今詮》(台北:法界出版社,1999)。
《佛教規範倫理學》(台北:法界出版社,2003)。
郭慧珍著:《漢族佛教僧伽服裝之研究》(台北:法鼓文化,2001)。
釋祥雲著:《佛教常用唄器、器物、服裝簡述》(台北:善導寺,1990)。
涂爾幹(Emile Durkheim)著,芮傳明、趙學元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台北:桂冠圖書,1992)。
米爾恰.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晏可佳、吳曉群、姚蓓琴譯:《宗教思想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斯特倫(Fredericj J.Streng)著,金澤、何其敏譯:《人與神,宗教生活的理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二刷)。
(德)馬克斯.舍勒著,陳澤環、沈國慶譯,《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
(德)M.蘭德曼著,閻嘉譯,《哲學人類學》,(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
E.C.Cuff.W.W.Sharrock.D.W.Francis著,林秀麗、林庭瑤、洪惠芬譯:《社會學理論的觀點》(台北:韋柏文化出版社,2006)。
米爾恰.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王建光譯,《神聖與世俗》(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一刷)。
(德)魯道夫.奧托著,周邦憲譯:《論神聖:對神聖觀念中的非理性因素及其與理性關係之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傅柯著,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產生》(台北:桂冠,1992)。
傅柯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1998)。
牟宗三著,《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95)。
楊儒賓主編:
《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文哲研究所,1996)。
黃俊傑主編《天道與人道》,(臺北:聯經出版事業,1982)。
蔡璧名著,《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臺北:臺大文學院,1997)。
錢穆著,《靈魂與心》,(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
周慶華著:《身體權力學》(台北:弘智出版社,2005)。
陶馥蘭著,《身體書》,(臺北:萬象圖書,1996)。
Sarah Grogan 著、黎士鳴譯:《身體意象》(台北:弘智出版社,2001.8)。
Bonnewitz, Patrice著,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台北:麥田出版2002)。
約翰.歐尼爾(John O’Neill)著、張旭春譯:《五種身體》(台北:弘智出版社,2001)。
安德魯•斯特拉桑(Andrew J. Strathern)著,王業偉、趙國新譯,《身體思想(Body Thoughts)》,(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
(英)布萊恩•特納(Bryan S.Turner)著,馬海良、趙國新譯,《身體與社會(The Body and Society)》(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0)。
余蓮(Francois Jullien)著、林志明、張婉真譯《本質或裸體(De L’essence ou du nu)》,(新店市:桂冠出版社,2004)。
法斯特(Julius Fast)著、戚辛夫譯《身體語言學(Body language)》,(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哈定(Jennifer Harding)著、林秀麗譯,《性與身體的解構(Sex acts : practices femininity and masculinity)》(臺北:韋伯文化,2000)。
Woodward, Kathryn編著,林文琪譯:《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台北:韋伯文化出版公司,2004)。
米德( Mead,G .)著、霍桂桓譯,《心靈、自我與社會(Mind,Self, & Society)》(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
栗山茂久著、陳信宏譯,《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body and the divergence of Greek and Chinese medicine)》(臺北:究竟出版社,2001)。
梅奎爾(Merquior,J.G)著、陳瑞麟譯,《傅柯(Foucault)》(臺北:桂冠出版社,1998)。
茍志孝,陳創生著:《從符號的觀點看-種關於社會文化現象的符號學闡示》(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8)。
汪民安編:
《身體的文化政治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二刷)。
《後身體:文化、權力和生命政治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福柯的界限(The Limits of Michel Foucault)》(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2)。
《福柯的面孔(The Faces of Foucault)》(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
李似珍著:《形神•心性•情志—中國古代心身觀述評》(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周與沉著:《身體:思想與修行—以中國經典為中心的跨文化觀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黃海鳴著:《從身體到城市的閱讀》(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0)。
華梅著,《服飾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趙聯賞著,《服飾史話》(台北:國家出版社,2003)。
酉代錫、陳曉紅著:《古印度》(香港:三聯書店,2004.4)
李應強著:《中國服裝色彩史論》(台北:南天書局,1993)。
作者不詳:《袈裟圖》,大藏經圖像卷10(台北:中華佛教文化館引印大藏經委員會,1956),頁122~1240。
作者不詳:《大唐袈裟圖》,大藏經圖像卷10(台北:中華佛教文化館引印大藏經委員會,1956),頁1217~1221。
段文傑:《段文傑敦煌藝術論文集》(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4)。
敦煌研究院編:《敦煌石窟內容總錄》(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法)戴密微著,耿昇譯:《吐蕃僧諍記》(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4)。
鄭炳林主編:《敦煌歸義軍專題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7)。
郝春文:《唐後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會生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12)。
楊富學著:《西域敦煌宗教論稿》(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8,6)。
任繼愈主編:《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第1~30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傅謹、沈冬梅著:《中國寺觀》(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林許文二、陳師蘭著:《佛陀的故鄉》,(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
許紀霖主編:《帝國、都市與現代性》(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7)。
Mumford, Lewis著,宋俊嶺、倪文彥譯:《歷史中的城市/起源、演變與展望》(台北:建築與文化,1994)。
理查•桑內特(Richard Sennett)著、黃煜文譯,《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人類身體與城市(Flesh and Stone:The Body and the City in Western Civilization)》,(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
白化文:《漢化佛教與寺院生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
釋明復:《中國僧官制度研究》,(台北:明文書局,1981)。
姜淑惠:《這樣吃最健康》,(台北:圓神出版社,1999)。
雷恩.貝瑞著,鍾沛君譯:《與神共餐》,(台北:柿子文化,2004)。
Sidney W. Mintz著,林為正譯《吃:漫談飲食行為、文化與歷史的金三角地帶》,(台北:藍鯨,2001)。
天華編輯部編:《新編素食、健康、長壽》,(台北市:天華出版社,1986)。
張弓:《漢唐佛寺文化史》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張運華:《中國傳統佛教儀軌》,(台北縣新店:立緒文化,1998)。
南懷瑾:《禪宗叢林與中國社會》,(台北市:老古文化,1994)。
賴永海主編:《中國佛教百科全書》歷史卷、儀軌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萬金川著:《中觀思想講錄》(嘉義市:香光書鄉,1998)。
工具書: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4)
望月信亨:《望月佛教大辭典》(台北:地平線出版社,1979.12二版)
星雲大師監修‧慈怡主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編輯:《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1994)。
星雲大師監修‧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8)。
任繼愈主編:《宗教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7五刷)
季羨林主編:《敦煌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12初版)。
期刊論文
湛如:
<敦煌布薩文與布薩次第新探>,《敦煌研究》第1期(蘭州:1999),頁120~132
<敦煌結夏安居考察>,《法源》第16期(北京:1998),頁72-87。
樊錦詩、趙青蘭:<吐蕃佔領時期莫高窟洞窟的分期研究>,《敦煌研究》第4期(蘭州:1994年)。
魏迎春:《晚唐五代敦煌僧尼守戒問題初探》(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2年)。
陳海濤:《吐蕃時期的河西佛教》(蘭州: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5年。)
劉再聰:<吐蕃佔領時期的敦煌宗教文明>,《絲綢之路》,1998年第5期。
(日)藤枝晃,劉豫川譯:<吐蕃統治時期的敦煌>,《外國藏學動態》,1988年第4期。
陸離《唐五代敦煌寺戶制度源流辨析》,《敦煌吐魯番研究》第六卷(北京:2002),頁283~295。
謝重光<吐蕃佔領時期與歸義軍時期的敦煌僧官制度>,《敦煌研究》第3期(蘭州:1991年),頁52~61。
楊富學:<1998-1999年大陸地區唐代學術研究概況>,《中國唐代學會會刊》第10期(臺北:1999)。
李正宇:<唐宋敦煌世俗佛教的經典及其功用>,《蘭州教育學院學報》(蘭州:1999),頁9~15。
馬德:<試論唐代敦煌石窟佛教的社會化>,《法門寺文化研究通訊》第11期(陜西:1998),頁76~84。
金瀅坤:<吐蕃統治敦煌的社會基層組織>,《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第4期(北京:1998),頁27~35。
王韓繼:<敦煌近代民間飲食風俗>,《敦煌文史資料選輯第4輯》(敦煌市:1997.6),頁171~181。
高啟安:<唐五代敦煌人的飲食品種研究>,《敦煌研究》(蘭州:1999.2)頁60~71。
平川彰:<從戒律所見的佛教真理觀>,《法光學壇》創刊號,(台北:1996),頁42~63。
曹仕邦:
<從歷史與文化背景看佛教戒律在華消沈的原因>,《中華佛學學報》第5期(台北:1993.3)頁55~56。
<關於僧家的水田衣>,《香港佛教》第282期(香港:1983)。
淨心:<出家戒律面面觀之四:戒律生活與日常生活>,《中國佛教月刊》第36期 (台北:1992),頁12~14。
溫金玉:<中國律學源流>,《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二期(台北:1999.7),頁131~144。
羅顥:〈論僧官制度的產生〉,《內明》(香港:1996、4),頁25~42。
黃運喜:<國法與戒律之間──唐代僧團律令分析>,《元培學報》第三期(新竹市:1996.12),頁241~252。
黃夏年:<僧官制度研究與《中國僧官制度史》>,《世界宗教研究》總第46期(北京:1991.12),頁130~132。
釋惠敏:<漢傳「受戒法」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九期(台北:1996.7),頁65~82。
杜正勝,<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新史學》(台北:1991.5)。
赫.施勒德爾巴赫著,<哲學與人的科學>,錄在張世英、朱正琳編《哲學與人》(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
伍振勳,<荀子的「身、禮一體」觀—從「自然的身體」到「禮義的身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9期(台北:2001.9),頁317-344。
何乏筆(Fabian Heubel),
<修身•個人•身體—對楊儒賓「儒家身體觀」之反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台北:2000.),頁293-308。
<精微之身體:從批判理論到身體現象學>,《哲學雜誌》 第29期夏季號(新店市:1999),頁162-175。
Turner, B. S.著,汪民安譯:<身體問題:社會理論的新近發展>《美術館》第9期(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頁52~74。
葛紅兵,<中國思想的一個原初立場—公元3世紀前中國思想中「身」的觀念>,《探索與爭鳴》(上海:2004.12),頁2-5。
張再林,<作為「身體哲學」的中國古代哲學>,《人文雜志》第2期(陜西:2005),頁28-31。
王明珂:<食物、身體與族群邊界>,《第6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2000.9)頁47-67。
張文喜,<論笛卡爾與胡塞爾的身體觀及其實踐意義>,《社會科學輯刊》第3期(瀋陽市:2002)。
尉遲淦:《論梅洛-龐蒂「身體主體」觀念—「知覺現象學」一書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0)。
李彩燕:《初期佛教飲食觀之研究--以阿含經為主》(輔仁大學宗教系碩士學位論文,2005)。
賴麗美:《佛陀時代的社會風俗探討》(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4)。
林易芝:《初期佛教的宇宙觀 : 以《長阿含.世記經》為主的初探》,(新竹: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佛學組碩士論文,2004)。
星雲:<我對僧服統一的愚見>,《覺世》第282期(台北:1965),頁1。
印順:<僧衣染色的研究>,《佛教教典與建制》,妙雲集下篇之八,(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頁61~80。
指導教授 萬金川(Jin-chuan Wan) 審核日期 2007-7-13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