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213101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53 、訪客IP:18.118.148.178
姓名 謝素文(Su-Wen Hsieh)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僧傳裏的善女人 ──以釋寶唱《比丘尼傳》為中心
相關論文
★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傳播活動之研究★ 元雜劇中的宗教現象─從神聖走向世俗
★ 香積敘事-漢地僧院裏的廚房與齋堂★ 冷齋夜話文藝思想之研究
★ 漢地佛經翻譯論述的建構及其轉型★ 戒律與身體~以《南海寄歸內法傳》所記為中心
★ 法雲《翻譯名義集》的語言研究──以音寫語段的分析為中心★ 沉淪與解脫:《天龍八部》的悲劇意識
★ 《法句譬喻經》的敘事研究★ 《金粟山大藏經》殘卷之異體字研究 ——以上圖藏本為中心
★ 唐人小說裡的佛教寺院 --以俗眾的宗教生活為中心★ 馮夢龍作品中的姦僧淫尼──以《三言》為例的一個分析
★ 唐人小說中所反映的家庭與家庭意識★ 《紹興重雕大藏音》字樣研究
★ 上博01(2405)V《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疏》寫本殘卷書成年代考-以寫本異體字為中心★ 以筆硯作佛事:北宋文字禪運動流衍考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佛教東傳為中國婦女帶來思想與生活型態的衝擊,女性集體出家可視為一種社會現象。藉由目前唯一入藏,記錄著早期女性出家眾的尼傳──梁釋寶唱《比丘尼傳》為中心,以比較觀點的研究方法於既有的文獻考證、尼史的研究基礎上,對於中國史書「以史為鑑」、以明「教化」的傳統,先以劉向《列女傳》為對照,分析儒佛「女性」觀的對辯與合流。再與原始佛教經典《長老尼偈》探討:中、印不同社會文化下入傳尼師的出家因緣。其次,從出自沙門律師修史的佛史傳統於文本形塑的聖尼形象和「以戒為師」的修行重點,觀看中土婦女由儒家進入佛門後,在社會與宗教不同身份的「才德觀」。同時,傳統性別文化的視野下,性別上的「尊卑」可因身份與地位而改變,而傳記書寫則以佛法眾生平等精神為基本,強調「人」的自覺優先於對「性別」的關注,並營造屬於宗教信仰的世界圖象、生活世界與具美感的淨土想像。最後則以「權力/身體」的理論,將「身體」視為有機的載體,從傳統以「禮」為倫常尊卑標準的道德身體或後世以國土為「身體」的隱喻,深化「貞潔」為女體的神聖性。佛教經典中女身等同於情慾,為男僧、女尼共同凝視的客體;然而心靈「修行」的成就所呈現出的「理想身體」是如同佛陀莊嚴的男性聖體想像。於是「男淨女垢」的宗教身體,遂也隱含「去女性化」、「男尊女卑」的性別預設立場。在由男性主筆的傳本中,尼師抱持「厭惡此身」力行齋戒、素食、苦行的修行,在戒除「不淨」的同時成就「貞定」聖體。是故藉由「修身」,俗家女子得以進入到神聖的形式而為佛教史傳中的典範。
摘要(英) Pi-ch’iu-ni chuan, written by Shih Pao-ch’ang in the Liang Dynasty, is a precious historical record related to Chinese Buddhist nuns in the early periods and the only collection of Buddhism “大正藏” for the time being. This biography helps people to realize the beginning, development and life pattern of Chinese Buddhist nuns more concretely. Nowadays, studies on Buddhist nuns are focused on the viewpoint towards female in a religion, while studies on Buddhist nuns’ biography were focused on Buddhist nuns’ history. However, how do traditional Chinese females can be superior to saint position and be put down in Buddhism sage records under the concept of “Men esteemed women humble”? This thesis is an observation, from a feminine-focus perspective, about the impact, effect and image of what the Buddhism as an external belief and life style has made on traditional Chinese females.
Refer to the research category, the comparative and analysis method was adopted in this thesis, dividing into five parts:
1. Compared with “Lives of Illustrios Women” written by Liu Hsiang in the Han Dynasty, discuss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of viewpoints towards female between the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2. Compared with the Buddhist scripture “Theigatha”, analyzing the motives of females decide to be Buddhist nuns under different cultures of China and India.
3. The characteristic and image of nuns were in the biography.
4. The tactic of the biography was written.
5. Making use of the Foucault’s idea of power to discuss the “Body” and “Buddhist practice” in the metaphor of the viewpoints towards gender of Buddhism.
How much does it change in the social position for females once they devoted themselves to religion? As a matter of fact, the roles the females play of and sexual relationships are essential parts in history developing process. Rather than females’ lives themselves, what editors concern about is that people, males in particular, are encouraged to do what is right influenced by good deeds of the females have done. There is no exception for Buddhist nuns, the identification with religious discipline and complete sincerity are the reasons why those Buddhist nuns could be put down in Pi-ch’iu-ni chuan. The representation on character is the rigid confidence of the moral virtue, also the representation on behavior is the widespread of Buddhism’s career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politics society. Pi-ch’iu-ni, as a religious, is able to endow the female social position from a humble one to a superior level and good reputation. Under the concept of “Men clean women dirty” in the religion, feminine body is equivalent to sexual desire. Therefore, “Body” becomes the field for Buddhist practice, it helps people to picture the image of holy nuns by means of practicing moral culture and obeying religious discipline.
關鍵字(中) ★ 典範
★ 傳記
★ 比丘尼傳
★ 修身
★ 性別文化
關鍵字(英) ★ moral culture practice
★ paragon
★ biography
★ Pi-ch’iu-ni chuan
★ gender civilization
論文目次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目次…………………………………………………………………………… Ⅳ
表目次………………………………………………………………………… Ⅶ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前言:佛教比丘尼的「台灣經驗」…………………………… 1
第二節 研究概況………………………………………………………… 10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大綱…………………………………………… 24
第二章 「婦德」與「名尼」──德操典範……………………………… 27
第一節 前言:「性 / 別」社會與迷思………………………………… 27
第二節 「婦德」與「名尼」…………………………………………… 29
第三節 從俗「家」到釋「門」………………………………………… 32
一、佛教功德現報下的社經地位……………………………………… 35
二、宣揚佛教大愛下的孝親顯家……………………………………… 36
三、佛道爭鬥下「衛教」的宗教身份………………………………… 38
四、儒佛共通的守貞德操……………………………………………… 39
第四節 佛制與家法……………………………………………………… 41
第五節 小結──以「戒」為師………………………………………… 42
第三章 信仰 / 救贖──出家因緣……………………………………… 45
第一節 前言:法輪初轉………………………………………………… 45
第二節 外緣之社會脈絡與文化容受…………………………………… 49
第三節 內因之「人的覺醒」與「業」的宿緣………………………… 54
一、晉-認同期………………………………………………………… 55
二、宋-開展期………………………………………………………… 56
三、齊、梁-成熟期…………………………………………………… 57
第四節 小結──佛渡「有緣」人……………………………………… 58
第四章 修行與形象──超凡入聖………………………………………… 68
第一節 前言:傳統女性才德觀………………………………………… 68
第二節 《比丘尼傳》尼師形象與特質………………………………… 70
一、持戒守律、立志貞固……………………………………………… 78
二、習禪神異、誦經感應……………………………………………… 79
三、法師義解、才辯夙慧……………………………………………… 83
四、苦節遺身,建寺興福……………………………………………… 84
第三節 小結──戒、定、慧…………………………………………… 91
第五章 性別文化與書寫觀點──尼傳中的性別意識………………… 93
第一節 前言:君權神授、菩薩皇帝…………………………………… 93
第二節 大小傳統下的女性地位………………………………………… 95
第三節 傳統女神崇拜到母儀天下……………………………………… 100
第四節 尼傳中的性別書寫……………………………………………… 102
一、 「世界圖像」的敘事觀──天命與業力……………………… 102
二、 「涅槃境界」的敘事模式──封閉與開放…………………… 106
三、 「同一性」的生活世界──高僧與名尼……………………… 111
第五節 小結──在敘事中佛性平等…………………………………… 116
第六章 身體與權力──「宗教女性」的修行場域…………………… 119
第一節 前言:理想身體………………………………………………… 119
第二節 身體宗教化……………………………………………………… 125
第三節 宗教的身體……………………………………………………… 131
第四節 小結──凝視下的女性身體…………………………………… 137
第七章 總結………………………………………………………………… 139
參考書目……………………………………………………………………… 144
表目次
表一:《比丘尼傳》出家因緣簡表…………………………………………… 60
表二:《比丘尼傳》修行入道簡表…………………………………………… 70
參考文獻 一、 佛典
參引版本: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編輯《大正新脩大藏經》CBETA 電子佛典 Big5 App 版http://www.cbeta.org
(依譯出先後)
後漢‧安世高譯《佛說阿難同學經》,冊2經號149。
吳‧支謙譯《佛說老女人經》,冊14經號559。
吳‧支謙譯《佛說龍施女經》,冊14經號557。
吳‧支謙譯《佛說七女經》,冊14經號556。
晉‧竺法護譯《佛說無垢賢女經》,冊14經號562。
晉‧法炬共法立譯《法句譬喻經》,冊4經號211。
晉‧道安撰《增壹阿含經》 ,冊2經號125。
失譯人名附西晉錄《佛說玉耶女經》,冊2經號142。
東晉‧法顯譯《大般涅槃經》卷十四),冊12經號375。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福田經》,冊1經號26
東晉‧佛陀跋陀羅所譯《四分律》,冊22經號1428。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馬血天子問八政品》,冊2經號125。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觀佛三昧海經》,冊15經號643。
東晉‧法顯自記遊天竺事《法顯傳》,冊51經號2085。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瞿曇彌經》《阿含部.佛說瞿曇彌記果經》,冊1經號60。
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四分律》,冊22經號1428。
姚秦‧鳩摩羅什譯《法華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3。
龍樹菩薩造論、鳩摩羅什翻譯《大智度論》卷四),冊25經號1509。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佛說長阿含經》卷六,冊1經號1。
劉宋‧曇摩蜜多譯《佛說轉女身經》,冊14經號564。
劉宋‧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譯《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冊22經號1421。
劉宋‧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大般涅槃經.瞿曇經》,冊12經號375。
梁‧僧伽婆羅譯《大育王經》,冊50經號2059。
梁‧釋寶唱《比丘尼傳》,冊50經號2063。
梁‧僧祐撰《弘明集》卷12,冊52經號2102。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無想經》六卷,冊12經號387。
北涼失譯經《大愛道比丘尼經》,冊24經號1478。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卷四「法雲寺」條,冊51經號2092。
隋‧吉藏撰《金光明經》卷四,冊16經號663。
唐‧慧詳撰《弘贊法華傳》,冊51經號2067。
唐‧道宣《續高僧傳》,冊50經號2060。
宋‧贊寧《宋高僧傳》,臺北 : 文津, 1990。
二、 專書(依朝代先後)
漢‧范曄撰、李賢等注《後漢書》,台北:鼎文,1975。
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1962。
漢‧劉向撰、張敬註譯《列女傳》,臺北 : 臺灣商務, 1994。
漢‧鄭玄、唐‧賈公彥疏、李學勒主編《周禮注疏》,台北:台灣古籍,2002。
晉‧郭璞注、清‧畢沅校《山海經.大荒西經》,台北:啟業,1977。
梁‧沈約《宋書》,台北:鼎文書局,1993。
梁‧慧皎撰、湯用彤校注、湯一玄整理《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
梁‧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卷二,<曲禮>上,台北:中華書局,2001。
唐‧法藏《梵網經.菩薩成本疏》,台北:新文豐,1977。
唐‧長孫無忌等撰《隋書.經籍志》,北京:中華,1985。
唐‧姚思廉《梁書》收錄在《新校本二十五史》,台北:鼎文書局,1975。
唐‧劉知幾《史通》收錄在《四部叢刊》,台北:商務,1975。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卷78,台北:商務,1967。
宋‧贊寧《大宋僧史略》,上海:上海古籍,1995。
宋‧贊寧《宋高僧傳》,台北:文津,1991。
清‧阮元校堪《十三經注疏》本,台北:新文豐,1977。
清‧趙翼《二十二史札記》,台北:洪氏,1978。
(依姓氏筆劃)
王治河《福柯》,湖南:湖南教育出版,1999。
王儒童校註《比丘尼傳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
王錦貴《中國記傳體文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1996。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第二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1988。
吉兒‧法瑞—霍爾斯(Gill Farrer-Halls)著、周和君譯《女性寧靜的變革》,台北:法鼓文化,2005。
朱大渭、劉馳、陳勇等著《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梁釋寶唱撰,朱志良、詹緒左釋譯《比丘尼傳》,高雄:佛光出版,1996。
艾美‧史密特(Amy Schmidt)著、周和君譯《佛陀的女兒:南傳佛教大修行人的傳奇心靈》,台北:橡樹林文化出版,2003。
衣俊卿《回歸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學》,哈爾濱市: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
克莉絲蒂娃(Lulia Kristeva)著、彭仁郁譯、劉紀蕙導讀《恐怖的力量》,台北縣:桂冠出版,2003。
李玉珍、林美玫合編《婦女與宗教:跨領域的視野》,台北:里仁, 2003。
李玉珍《唐代的比丘尼》,台北:學生書局,1989。
李貞德、梁其姿主編《婦女與社會》,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
李哲良《中國女尼》,中國: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李素平《女神.女丹.女道》,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李富華《中國古代僧人生活》,台北:台灣商務,1998。
李豐懋等主編,《性別、神格與台灣宗教論述》,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7。
汪建達《在敘事中成就德性──哈弗羅斯思想導讀》,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周姚萍《第一位比丘尼──大愛道》,台北:法鼓文化,1996。
周與沉《身體:思想與修行:以中國經典為中心的跨文化觀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5。
周慶華《中國符號學》,台北:揚智文化,2000。
岩本裕著;劉欣如譯《佛教與女性》,台北:大展,1998。
林芳玫等作《女性主義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2000。
林富士主編《禮俗與宗教》,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
星雲大師《宗教與體驗.修證篇》,台北:香海文化,2005。
洪丕謨、姜玉珍《佛教生活風情》,台北:大展,1994。
洪丕謨《中國名尼》,大陸:上海人民出版,1995。
洪修平《中國佛教文化歷程》,南京:江蘇教育出版,2005。
韋伯著,劉援、王予文譯《宗教社會學》,台北:桂冠,1997。
韋伯著康樂・簡惠美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與佛教Ⅱ》,台北:遠流出版社,1996。
孫雄《聖俗之間:宗教與社會發展互動關係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
郝春文《唐後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會生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98。
高小康《中國古代敘事觀念與意識形態》,中國:北京大學出版,2005。
高世瑜《中國古代婦女生活》,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
高壽仙《中國宗教禮俗》,台北:百觀出版,1994。
曼素恩《蘭閨寶錄:晚明至盛清時的中國婦女》,台北左岸出版,2005。
曹仕邦《中國佛教史學史──東晉到五代》,台北:法鼓文化,1999。
梁慶寅釋譯《牟子理惑論》高雄縣 : 佛光, 1996。
梅里.E.威斯納-漢克斯著;何開松譯《歷史中的性別》,北京:東方,2003。
許理和著、李四龍、裴勇譯《佛教征服中國-佛教在中國早期的傳播與適應》,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上海 :上海書店, 1990。
章學誠《文史通義》,臺北: 臺灣商務, 1969。
淥欽立《逯書.梁詩卷二十四》《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
堪布卡塔仁波切著;何文心譯《證悟的女性》,台北:眾生文化出版,1995。
普慧《南朝佛教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2。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
湯用彤校注《高僧傳.緒論》,北京:中華書局,1992。
隋.費長房《歷代三寶記》,上海:上海古籍,1995。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9。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臺北 : 巨流, 1993。
聖嚴法師《律制生活》,台北:法鼓文化,1996。
聖嚴法師《學佛群疑》,台北:法鼓文化,1999。
葛兆光《古代中國社會與文化十講》,北京:清華大學出版,2002。
葛洪《抱朴子》卷六<微旨>《四部備要.子部》,北京:中華書局,1998。
蒲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1996
劉詠聰《德才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臺北:麥田出版,1998。
德吉卓瑪《藏傳佛教出家女性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2003。
摩奴一世著、迭朗善譯、馬香雪轉譯《摩奴法典》,台北:台灣商務,1998。
樂蘅軍《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台北:大安出版社2003。
蔡鴻生《尼姑譚》,中國:中山大學出版社1996。
鄧殿臣先生所譯《長老偈、長老尼偈》《南傳佛教小部經典之第八》,北平: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盧蕙馨,陳德光,林長寬主編《宗教神聖:現象與詮釋》,台北:五南,2003。
蕭虹著、張威譯《陰之德──中國婦女研究論文集》,北京:新世界出版,1999。
錢中文主編《巴赫金全集》,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戴錦華著、王德威主編《性別中國》,台北:麥田,2006。
謝和耐著;何高濟譯《中國人的智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謝和耐著耿昇譯《中國5-10世紀的寺院經濟》,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2004。
魏道儒《佛教史話》,台北:國家,2004。
釋永明《佛教的女性觀》,台北:佛光文化事業,1990。
釋見曄編著《走過台灣佛教轉型期的比丘尼──釋天乙》序文,台北:中天,1999。
釋恆清《菩提道上的善女人》,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釋昭慧《千載沉吟-新世紀佛教女性思惟》:台北,法界出版,2002。
釋聖嚴等作、釋惠敏主編《佛教與二十一世紀:第四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中文論文集》,台北:法鼓文化,2005。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台北:女書文化,1999。
奧托著、成窮、周邦憲譯:《論神聖(the Idea of the Holy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Annette Simmons著、陳智文譯《說故事的力量》,台北:臉譜出版,2004。
Sandy Boucher著、葉文可譯《法輪常轉:女性靈修之路》,台北縣:立緒文化,1997。
Tsai, Kathryn A. [Kathryn A. Cissell] trans.:《 Lives of the nuns: Biographies of Chinese Buddhist Nuns from the 4th-6th Centuries》, Honolulu: University Hawaii Press,1994。
三、 期刊論文
于君方<台灣尼僧史研究方法──以香光尼僧團為例>《青松萌芽》第四期,1997。
元弼聖<原始佛教的佛陀觀>《圓光佛學學報》第五期,2002。
方立天<中國佛教倫理及現代意義>收錄在《1996年佛學論文集三──當代宗教的發展驅勢》,1996。
王小明<「尼傳」與「尼史」──《比丘尼傳》淺論>《法音》,2000。
王雅各<男性研究──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1期,1996。
王行<回家的路也太長──「男性研究」雜感>《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1期,1996。
古正美<佛教與女性歧視>《當代雜誌》第十一期,1987。
成令方<女性主義歷史的挑戰:概念與理論-二十年來英美女性歷史學者關注的議題¬->《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993。
衣若蘭<「後漢書」的書寫女性:兼論傳統中國女性史之建構>《暨大學報》,2000。
何乏筆<修身‧個人‧身體──對楊儒賓《儒家身體觀》之反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卷‧第三期,1996。
何乏筆<修身與身體(一)心靈的系譜與身體的規訓──試論阿多諾與傅柯>《文明探索叢刊》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996。
吳季霏<《比丘尼傳》研究>《法光學壇》第四卷,2000。
李玉珍<《長老尼偈》的修辭敘事──兼以對照《長老偈》>《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九期,2004。
李玉珍<比丘尼研究──佛教與性別研究的交涉>,《法光雜誌》第148期,2002。
李玉珍<出家入世:戰後台灣佛教女性僧侶生涯之變遷>,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系主辦、文獻會主編《回顧老台灣、展望新故鄉-台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獻會, 2000。
李玉珍<佛教的女性,女性的佛教-近二十年來中英文的佛教婦女研究>《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002。
李玉珍<佛教譬喻文學(Adavana)中的男女美色與情慾──追求美麗的宗教意涵>《新史學》第十卷第四期1999。
李玉珍:<佛學之女性研究──近二十年英文著作簡介>《新史學》第七卷第四期1996。
李玉珍<評The Eminent Monk:Buddhist Ideals in Medieval Chinese Hagiography,by John Kieschnick>《新史學》第九卷第二期,1998。
李貞德〈最近中國宗教史研究中的女性問題〉《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994。
李傳軍<從比丘尼律看兩晉南北朝時期比丘尼的信仰與生活──以梁釋寶唱撰《比丘尼傳》為中心>《徐州師範大學學報》第三十二卷,第一期,2006。
李輝:<男性視角下的傳統女性形象分析>《河南師範大學學報》第33卷第3期2006。
卓玫君<理想的身體:傳統戲曲中的身體政治>《戲劇學刊》第三期,2006。
周次吉<尼師成道典型之研究──讀漢譯巴利文原典《長老尼偈》>《朝陽學報》第6期,2001。
周金言<佛教與社會讀後感>《佛教圖書館訊》第38期,2004。
林素玟<人間佛教的女性觀--以星雲大師為主的考察>《普門學報》,2001。
林惠勝<燃指焚身──中國中世法華信仰之一面向>《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一期,2001。
顏尚文<梁武帝「皇帝菩薩」形成基礎的理念及政策之形成基礎>,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17 期,1989。
昭慧法師〈台灣比丘尼僧團〉《自立早報》第五版,1993。
洪修平<論漢地佛教的方術靈神化、儒學化與老莊玄學化──從思想理論的層面看佛教的中國化>《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十二期,1999。
孫燕<女性的文化心理分析>,《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期,2005。
祝平次<從禮的觀點論先秦儒道身體/主體觀念的差異>收錄在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1933。
馬洪良,周海燕<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比丘尼>《平頂山學院學報》第20卷第6期,2005。
張美櫻<《金蓮正宗記》的敘述結構分析>《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
曹仕邦<中國佛教史傳與目錄源出律學沙門之探討>,上,中篇,《新亞學報》六卷一期1964;七卷一期,1965。
曹仕邦<從歷史與文化背景看佛教戒律在華消沉的原因>《中華佛學學報》第六期,1993。
陳美華<另類典範:當代台灣比丘尼的社會實踐>《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七期,2002。
陳美華<解讀「比丘尼」在西方人眼中的隱含>收錄在李玉珍、林美玫合編,《婦女與宗教:跨領域的視野》台北:里仁書局,2003。
陳靜容<「觀看自我」的藝術──試論魏晉時人「身體思維」的釋放與轉向>《東華人文學報》第九期,2006。
彭樹欣<論佛經中的女性觀──從女性主義角度看佛經>,江西:《紅河學院學報》第四卷第四期,2006。
湯用彤<康復劄記四則>《湯用彤學術論文集》,北京 : 中華書局出版 , 1983。
黃俊傑<中國思想史中「身體觀」研究的新視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二十期,2002。
黃俊儒<傅柯「權力/知識/主體性」與多重課程論述>《教育研究月刊》,2003。
逯耀東<漢晉間史學思想變遷的痕跡>《台大歷史學報》22期,1998。
楊莉<「女冠芻議」:一種宗教、性別與象徵的解讀>《漢學研究》第十九卷,第一期,2001。
劉苑如<眾生入佛國 神靈降人間──《冥祥記》的空間與慾望詮釋>,《政大中文學報》第二期,2004。
劉婉俐<智慧的女性:藏傳佛教上師傳記與佛教女性身份認同議題>《中外文學》第二十八卷,第四期,1999。
劉增貴《門戶與中國古代社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8本第4份,199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1999。
蔡文婷<菩提道上女兒多>《光華雜誌》第二十二卷第一期1998。
盧建榮<從男行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26期1998。
盧蕙馨<現代佛教女性的身體語言與性別重建:以慈濟功德會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000。
簡吟慧<從《比丘尼傳》看東晉南朝比丘尼所從事之社會活動>《如學禪師紀念論文集》1982。
薩孟武<南北朝佛教流行的原因>《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五冊,大乘文化基金會出版1980。
藍吉富:<大乘經典中之在家佛教徒的地位及角色功能>《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圖書,1990。
藍吉富:<傳燈的人──中國歷代僧侶的分類考察>《聽雨僧廬佛學雜集》台北:現代禪出版社,2003。
顏尚文<梁武帝「皇帝菩薩」形成基礎的理念及政策之形成基礎>,《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17 期,1989。
羅傳紅<宗教與婦女的心理需求>,《婦女研究論叢》,第二期,1997。
嚴琬宜,曹大為:<傳統文化與中國婦女>《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第四期,1994。
覺啟法師<佛教的自我教育與生活實踐──以天台宗二十五方便為例>《普門學報》第六期,2001。
釋能融<早期佛教僧眾教育略談>《中華佛學研究》第四期 ,2000。
釋惠敏<中土比丘尼傳承與西藏比丘尼僧團之重建>《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三期,1998。
龔雋<唐宋佛教史傳中的禪師想像──比較僧傳與燈錄有關禪師傳的書寫>《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十期,2005。
四、 研究論文
周次吉《比丘尼傳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經號SC89-2411-H-324-006),2000。
楊孝容《中國歷史上的比丘尼》,中國:四川聯合大學宗教學碩士學位論文,1998。收錄在《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五輯,高雄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
王志宏《梁‧《高僧傳》福慧觀之分析與省思-興福篇「論」之研究》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江美玲《從《長老尼偈》看小乘佛教的女性觀》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
陳岳玲《皈依的敘說式探究──以比丘尼與優婆夷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論文2005。
姚海燕《非自主的存在:中國古代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
李興寧《魏晉時期別傳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
侯旭東《五六世紀北方民眾佛教信仰──以造像記為中心的考察》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學位論文,1996。
曾美雲《六朝女教問題研究--以才性、南北、妒教為中心》台灣大學博士論文2000。
五、 網路文章
吳秀瑾<傅科和布爾厄身體觀之比較>《文化研究學會2002年會》(重返東亞:全球、區域、國家、公民)
http://140.112.191.178/csa/year2002/papers/Foucault4_2.doc
顏尚文<梁武帝「皇帝菩薩」理念形成的時代背景>《佛教的思想與文化──印順導師八秩晉六壽慶論文集》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AN/an007_07.htm
德吉卓瑪<婦女與宗教研究>中國藏學網
www.tibetology.ac.cn
汪民安<尼采、德勒茲、福柯:身體和主權>網路文章http://www.zisi.net/htm/ztlw2/xfzx/2005-
鄭萍<村落視野中的大傳統與小傳統>儒學聯合論壇
http://www.yuandao.com/dispbbs.asp?boardID=20472&page=2
張子開<《比丘尼傳》所見蜀地尼僧傳記及其語言學價值>
http://www.taoism.org.hk/religious-studies/9902/gb/art11.htm
黃俊傑:<東亞儒家思想傳統中的四種「身體」:類型與議題>http://homepage.ntu.edu.tw/~philo/Chinese/conference/200607korea/pp/301.htm
六、工具書
大藏經刊行會編《大藏經》台北:大藏經刊行會出版 新文豐發行,1983-1988。
丁福保編纂《佛學大辭典》台北:天華,1982。
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編修委員會,1988。
藍吉富主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台北: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編委會,1994。
指導教授 萬金川(Jin-Chuan Wan) 審核日期 2007-7-17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