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313100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0 、訪客IP:18.219.20.239
姓名 林美伶(Mei-ling Li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消逝中的府城文化記憶--以許地山、葉石濤和陳燁為論述場域
(The disappearing cultural memory of Tainan City)
相關論文
★ 唐青樓才女薛濤論★ 大旨談情—瓊瑤文本與《紅樓夢》之互文
★ 河東君與《柳如是別傳》──「接受觀點」的考察★ 豔異編研究
★ 世變中的記憶與編寫──以丁耀亢(1599-1669)為例的考察★ 規訓或懲罰︰重審公案中的酷刑
★ 晚清狹邪小說的人倫世界——以《品花寶鑑》為例★ 跨 文 化 的 想 像 與 實 踐:試 探 高 羅 佩 的《狄 公 案》
★ 重寫名女人:臺灣歷史小說的案例考察★ 戰後台灣女性成長小說-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
★ 說部與史部的辨證與互證-史家劉知幾(661-721)之★ 從非小說到小說—「志怪」論述研究
★ 艷而人情的話本小說-一片情研究★ 台灣科幻小說的文化考察(1968-2001)
★ 亂離中的自由──五四自由傳統與台灣女性渡海書寫★ 清代台灣紅學初探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本論文欲以台南府城為地域,探討城市如何滋養作家,作家又如何書寫形塑一地的文化記憶,如何藉由文本展現他們的空間經驗、空間寫照及自我主體的建立到國族認同。
以出生府城的作家──許地山(1893-1941)、葉石濤(1925-)、陳燁(1959-)三人為研究對象,選取他們三人作品作為研究文本。
先探討書寫者與府城(是出生地,也是生長情境)的關聯,描繪書寫者在城市的流動與定位,如何透過書寫表達他們的地方感,他們對於地方的主觀和情感上的依附,於是地方成為有意義的空間,府城不再只是一個地名,和書寫者、有過府城記憶的人有了情感的聯繫。
許地山的府城印象,是父親許南英的愛國愛鄉情懷的延續,家族女性長輩在民俗活動背後默默操勞的身影,及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景仰,化成對家國的感時憂國及為救國圖存而奔走,成了許地山的府城想像與書寫。世居府城的葉石濤,生於斯,長於斯,從「大觀園」內的富裕生活,從文學世界的浪漫遐想,走到現實社會,遭逢政權轉換、家族沒落,自己被牽扯於政治事件而遭遇牢獄之災,只有書寫歷史,才能找到臺灣/自己的定位;只有記錄古老府城的面貌、家族的情事,才能定義臺灣卅府城氣質。陳燁一出生的怪相,就附會過多的傳說與陰影,加上家族沒落,陳燁一生莫可奈何背上莫須有的罪與家族仇恨,只有書寫才能得到救贖。青春的失落與哀愁,家族斑糝的血淚,在陳家大厝、西來庵、風化場所及運河一一開展來,交匯成陳燁深刻又特有的府城記憶。第五章則是本論文的研究總結說明。
摘要(英)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er takes the Tainan City as a research region. She discusses how the city nourished the writers, and explores how the writers wrote and formed their cultural memory of Tainan City. Through the texts, the writers unfolds their spatial experience, spatial portrayal, self-consciousness and their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to their readers.
The objects of the study are the three writers who were born in Tainan City -- Sheu Dih-shan (1893-1941 ), Ye Shi-tao ( 1925-) and Chen Ye ( 1959-) .Their works are the research text.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study, the researcher discusses the connection of the writers and the birth place, Tainan City. She depicts the writers’ movement and position in the city. They wrote to express their sense of place and their subjective and emotional dependency on the city. Therefore, "Tainan City" is no longer just a geographic name but a significant place. The writers also have the emotional relation with the people who have memory of Tainan City.
Sheu Dih-shan’s impressions of Tainan city are that his father, Sheu Nan- ying, loved his motherland and homeland, and the female elders in his family worked hard and silently in the folk custom activities. His admiration of national hero Zheng Cheng-gong turned into the concern about trend of time and destiny of the century.
Ye Shi-tao, a native of Tainan City, started from depicting the affluent life in "Grand View Garden" and romantic reverie in the literary world, but his writing changed into the description of the real world. He was hit by power conversion and the decline of his family. He was involved in political events and even sent to prison. By means of writing history, he found the position of Taiwan and himself. He defined Taiwan and Tainan through recording the appearance of old Tainan City.
Chen Ye , who was born with a deformed look, is added too many legends and suffers the decline of her family. She endures false accusation and family hatred all her life. Only through writing can she obtain redemption. Loss and sadness of youth and the heart-rending history of her family, were depicted and spread over her works. Chen Ye’s memory of Chen family’s residence, Shi Lai Buddhist nunnery, bawdyhouse and the Tainan Canal was profound and unique.
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in the final part of this study.
關鍵字(中) ★ 葉石濤
★ 陳燁
★ 許地山
★ 台南府城
★ 文化記憶
關鍵字(英) ★ Ye Shi-tao
★ Sheu Dih-shan
★ Tainan City
★ cultural memory
★ Chen Ye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一、城市與文學………………………………………………… 1
二、範圍界定 ………………………………………………… 4
1、府城的歷史………………………………………………… 4
2、作家的地方感……………………………………………… 6
第二節 文獻分析與研究方法…………………………………… 7
第三節 本文架構 ……………………………………………… 12
第二章 印象.府城──隔海相思、隔代想像……………………15
第一節 台灣淵源與台灣經驗 ………………………………… 15
一、臺灣血緣與地緣 ………………………………………… 15
二、親身經歷──足履故土 是故鄉還是異鄉……………… 19
三、作品風格──臺灣風味的書寫 ………………………… 20
第二節 浮出地表的女性 ……………………………………… 24
一、童年憶往──母親………………………………………… 24
二、喫齋祖母的故事…………………………………………… 29
第三節 國族認同與國族救亡 ………………………………… 37
一、窺園外 …………………………………………………… 37
二、窺園內 …………………………………………………… 40
三、走出「窺園」……………………………………………… 44
第三章 跨世代的文化˙歷史見證人──葉石濤 …………… 51
第一節 府城淵源 ……………………………………………… 51
一、府城、世家、地主之子 ………………………………… 51
二、府城對葉石濤的意義 …………………………………… 55
(一) 生長的時空場域 ……………………………………… 55
(二) 文學原鄉 ……………………………………………… 63
第二節 歷史卅文化古都………………………………………… 68
一、歷史書寫的紀實與想像…………………………………… 69
二、文化生活卅生活文化 …………………………………… 74
第三節 政治空間卅空間政治 ………………………………… 87
一、地景──權力的書寫……………………………………… 87
二、去殖民化卅主體的建立 ………………………………… 95
三、台灣意識 ………………………………………………… 101
第四章 封印赤城──陳燁的終生創作志業 ………………… 107
第一節 府城女兒 …………………………………………… 107
一、無光的所在──家世與家族 …………………………… 108
二、「怪相」的臉龐卅淤青的靈魂 ………………………… 109
三、創作──復仇與救贖 …………………………………… 110
第二節 青春的失落與哀愁──《半臉女兒》………………… 113
一、暗夜裡找出口 …………………………………………… 113
(一)魅影幢幢西來奄 ………………………………………… 113
(二)晦暗幽魅陳氏大厝 ……………………………………… 119
二、變調的童年──風化場所 ……………………………… 122
(一)新町 ……………………………………………………… 122
(二)環球戲院 ………………………………………………… 125
三、童年創傷 ………………………………………………… 126
第三節 《烈愛真華》的定點時空……………………………… 129
一、運河 ……………………………………………………… 130
(一)霧濃河岸──真華的記憶圖騰 ………………………… 130
(二)明日在大河彼岸──炳城的記憶原鄉 ………………… 133
(三)身陷「泥河」的正森 …………………………………… 135
二、「家族黯史」和「府城淪落史」 ………………………… 136
三、二二八歷史記憶的封固與重構 …………………………… 138
第五章 結論……………………………………………………… 143
參考書目 ………………………………………………………… 147
參考文獻 一、許地山、葉石濤、陳燁著作
1、許地山,《當代世界小說家讀本42:許地山》,台北:光復書局,76年11月。
2、楊牧編,《許地山小說選》,臺北:洪範,民73[1984]。
3、楊牧編,《許地山散文選》,臺北:洪範,民74。
4、范銘如主編,賴芳伶編著,《許地山》,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5月。
5、許地山,《空山靈雨》,臺北,漢藝色硏發行,民79年。
6、許地山,《國粹與國學》,臺北:河洛,民67年。
7、葉石濤,《紅鞋子》,台北:自立晚報社,民國78年5月。
8、葉石濤,《台灣男子簡阿淘》,台北:前衛出版社,1990年5月。
9、葉石濤,《府城瑣憶》,高雄縣:派色文化,1996年。
10、葉石濤,《葉石濤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7月。
11、葉石濤,《從府城到舊城--葉石濤回憶錄》,台北:翰音文化,1999年9月。
12、葉石濤,《葉石濤全集》小說卷5卷,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06年12月。
13、葉石濤,《三月的媽祖--一九四〇年代葉石濤小說集著》,高雄市:春暉,2004年。
14、葉石濤,《賺食世家--葉石濤黑色幽默小說選著》,臺北市:圓神,2001年。
15、葉石濤,《西拉雅末裔潘銀花》,臺北:草根出版,2000年。
16、 葉石濤,《一個臺灣老朽作家的五○年代》臺北:前衛,1992年。
17、葉石濤,《不完美的旅程》,臺北:皇冠,1993年。
18、葉石濤,《姻緣》,臺北:新地出版,1987年。
19、葉石濤,《鸚鵡和豎琴》,高雄:三信出版,1973年。
20、葉石濤,《靑春》,臺北:桂冠,民90年。
21、葉石濤,《異族的婚禮》,臺北:皇冠,民83年。
22、葉石濤,《卡薩爾斯之琴》,臺北:東大圖書,民69年。
23、葉石濤《舊城瑣記》高雄:春暉,2000年9月。
24、陳燁,《烈愛真華》,台北:聯經,2002年。
25、陳燁,《泥河》,台北:自立晚報,1989年。
26、陳燁,《半臉女兒》,台北:平安文化,2001年。
27、陳燁,《姑娘小夜夜》,台北:麥田,2006年。
二、其他專著:
1、周俟松、杜汝淼編,《許地山研究集》,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2、陳平原編,《許地山散文全編》,浙江文藝出版社,1992年。
3、任偉光,《現代閩籍作家散論》〈探索社會人生奧秘的許地山小說〉,廈門大學出版社,民國78年2月。
4、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縣:龍文出版社,1992年。
5、顧毓琇撰,《顧一樵全集》,臺灣商務,民50年。
6、夏志清,《新文學的傳統》,台北:時報文化,68年。
7、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台北:時報文化,1993年。
8、林海音,《中國近代作家與作品》,純文學,74年。
9、路易斯.羅賓遜著,傅光明、梁剛譯,《兩刃之劍—基督教與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台北:業強出版社,1992年。
10、陳昭瑛,《臺灣與傳統文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11、陳秀琍,《紅城戀影—老台南歷史散步》,台北:人人出版公司,2002年11月。
12、葉石濤,《臺灣鄉土作家論集》,台北:遠景,1979年3月。
13、葉石濤,〈台灣文學本土化是必然的途徑〉,《展望台灣文學》,臺北:九歌,民83。
14、葉石濤,《走向台灣文學》,台北:自立晚報社,1990年3月。
15、葉石濤,《沒有土地,哪有文學》,遠景,1985年6月。
16、葉石濤,《追憶文學歲月》,臺北:九歌,1999年。
17、葉石濤,《臺灣文學入門》,高雄:春暉,1997年。
18、鄭炯明,《點亮臺灣文學的火炬 葉石濤文學國際學術硏討會論文集編》,高雄:春暉,1999年。
19、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出版,1996。
20、葉石濤,《臺灣文學的困境》,臺北:派色文化,1992年。
21、葉石濤,《臺灣文學的悲情》,臺北:派色文化,1990年。
22、葉石濤,《展望臺灣文學》,臺北:九歌,民83年。
23、彭瑞金計畫主持,《《葉石濤全集》蒐集、整理、編輯計劃第三年度期末報告》,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2年。
24、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200年。
25、林書揚,《從二・二八到五○年代白色恐怖》,台北:時報文化,1992年9月。
26、陳孔立編,《台灣研究十年》,台北:博遠出版公司,80年11月。
27、彭瑞金,《葉石濤評傳》,高雄:春暉出版,民88年。
28、林瑞明《臺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2001年5月。
29、連橫,《台灣通史》,台北:大通書局,民76年。
30、張守真訪問,臧紫騏紀錄,《口述歷史 台灣文學耆碩-葉石濤先生訪問紀錄》高雄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民91年
31、《葉石濤全集蒐集、整理、編輯計畫期未報告》,國立台灣文學館,民92年。
32、鄭炯明編,《越浪前行的一代—葉石濤及其同時代作家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市:春輝,2002年。
33、陳明柔,《我的勞動是寫作:葉石濤傳》台北:時報文化,2004年。
34、《福爾摩莎的瑰寶—葉石濤文學會議論文集》,私立淡水工商管理學院台灣文學系編,1998年。
35、鄭炯明編,《點亮台灣文學的火炬:葉石濤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市:春輝,1999年。
36、楊澤主編,《從四0年代到九0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時報文化,1994年。
37、約翰•伯格(John Berger),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2005年。
38、《文化研究 Router: a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臺北:遠流,2005年。
39、李敏勇,《戰後台灣文學反思》,台北:自立晚報社,1994年。
40、陳芳明,《二二八事件學術文集》,台北:前衛,1989年。
41、彭瑞金,《台灣文學探索》,台北:前衛,1995年。
42、東海大學中文系編,《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論文》,台北:文津,2005年。
43、鄭明俐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1994年。
44、鄭明俐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1993年。
45、邱貴芬,《(不)同國女人聒噪》,台北:元尊文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3月。
46、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 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1997。
47、毛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臺北:臺灣學生 2001年。
48、楊翠,《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台北:時報文化,1993年。
49、詹伯望,《半月沉江話府城:一個關於臺灣府城的故事》,台南:臺灣建築文化,2006年。
50、廖冰凌,《尋覓「新男性」:論五四女性小說中的男性形象書寫》,台北:文史哲,95年。
51、吳潛誠,《島嶼巡航:黑倪和台灣作家的介入詩學》,台北縣:立緒文化,民88年。
52、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91年。
53、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1997年4月。
54、王斑,《歷史與記憶──全球現代性的質疑》,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年。
55、伊莉莎白‧羅芙特斯(Elizabeth Loftus)、凱薩琳‧凱遜(Katherine Ketcham)著,洪蘭譯,《記憶vs.創憶 : 尋找迷失的真相》,臺北:遠流,1998年。
56、許慶復主編,《邁向21世紀的臺灣》,臺北:正中書局,民83年。
57、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 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臺北:麥田出版 城邦文化發行,2003年 。
58、文訊雜誌社主編,《鄉土與文學--臺灣地區區域文學會議實錄》,民83年。
59、段義孚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60、林美容,《台灣文化與歷史的重構》,頁40。臺北:前衛,1996年。
61、李豐楙,辛晚教編,《藝文資源調查作業參考手冊1—信仰節俗類》,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87年。
62、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民82年。
63、西美爾(Georg Simmel)著,林榮遠譯,《社會學—關於社會化形式的研究》,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年10月。
64、孟悅、戴錦華著,《浮出歷史地表》,台北:時報,1993年9月。
65、梅家玲編,《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台北:麥田,2000年10月。
66、黃靜宜、王明雪編,《臺南歷史散步》,臺北:遠流,1995年5月。
67、戴月芳、羅吉甫,《臺灣全記錄》,台北:錦繡出版社,1990年5月。
68、Time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2006年。
69、Paul Cloke、Philip Crang、Mark Goodwin著,王志弘、李延輝、余佳玲、方淑惠、石尚久、陳毅峰、趙綺芳譯,《人文地理概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出版,2006年。
70、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2003年。
71、加斯東‧巴舍拉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2003 年8月。
72、張瑞芬,《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台北:麥田,2006年。
73、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台北:麥田,
74、台南市政府,《台南市志》,69年1月。
75、花松村,《臺灣鄉土全誌 第七冊(臺南來、臺南縣)》,台北:中一出版,85年5月。
76、伊塔羅˙卡爾維諾,王志弘譯,《看不見的城市》,台北:時報,1993年11月。
77、童慶炳,《藝術創作與審美心理》,天津市:百花文藝出版,1999年9 月。
78、陳錦昌,《鄭成功的臺灣時代》,臺北縣:向日葵文化出版,2004年。
79、雍叔,〈開山王廟〉,《鄭成功復台三百週年紀念專輯》,臺北:海內外鄭氏宗親會,1962 年4 月。
三、學位論文
1、王韻如,《許地山其人其文──一個臺灣觀點的考察》,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84
2、張惠珍,《許地山文學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87年。
3、陳鈺淩,《宿命與淑世間的調和--許地山人生哲學析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專班91碩士論文,91年。
4、楊明珠,《許南英及其詩詞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87年。
5、賴筱萍,《許南英及其窺園留草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90年。
6、許玉青,《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 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3年。
7、施懿琳《清代臺灣漢詩所反應的漢人社會》
8、卓意雯,《清代台灣婦女的生活》,台北:台大歷史研究所論文,
9、江仁傑,《日本殖民下歷史解釋的競爭——以鄭成功的形象為例》,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88年。
10、余昭玟,《葉石濤及其小說研究》,成大史研所碩士論文,78 年。
11、余昭玫,《戰後跨語一代小說家及其作品研究》成大博士論文,91年1月。
12、蔡芬芬,《葉石濤小說人物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民國91年。
13、張文豐,《解嚴後葉石濤文學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
14、黃馨嬋,《葉石濤文學思想與戰後臺灣文學發展之關係》,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95年。
15、鄭景文,《Path--一種閱讀台南城市的方法與角度》,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94年。
16、楊翠《鄉土與記憶--七0年代以來台灣女性小說的時間意識與空間語境》,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91年。
17、楊心怡,《九○年代以降台灣女性小說的家族書寫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4年。
18、翁繪棻,《台灣當代女作家鄉土書寫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4年。
19、吳芷維,《交纏與共生:九○年代以來女性小說中的母女關係》,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3年。
20、李麗華,《再現的自我與自我的再現—台灣解嚴後的女性自傳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95年。
21、胡紹嘉,《書寫與行動-九0年代後期,女性私我敘事的態度轉折及其意義》,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90年。
22、范宜如,《明代中期吳中文壇研究----一個地域文學的考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89年。 
四、學術研討會論文
1、范宜如,《發現一座城市:大一國文教學的「空間詩學」》,銘傳大學2006國際學術研討會--國文教材教法之學理與應用。
2、〈台灣光復對葉石濤小說的影響〉,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主辦「當代中國文學國際學術會議」1990年6月12日。
3、〈論葉石濤小說中的象徵〉,高雄縣政府主辦「南台灣文學景觀」研討會,1994年7月16-17日。
4、張靜茹〈重繪心靈地圖:陳燁《半臉女兒》的生命史書寫〉,《女性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年9月30至10月2日。
5、應鳳凰編,《漫遊與獨舞:九O年代臺灣女性散文論集》,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2007年。
五、期刊論文:
1、龔顯宗,〈許地山筆下的臺灣風土與人物〉,《國文天地》三十期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
2、陳文采,〈臺籍作家在大陸--論許地山的故鄉情結與多元文化思考〉,《 臺北文獻直字》,92年09月。
3、林瑞民,〈沒落世家的回憶—小談葉石濤《府城瑣憶》〉,《聯合文學》,85年6月。
4、葉石濤,〈發現平埔族—我為什麼寫《西拉雅末裔潘銀花》〉,《文訊》,2000年8月。
5、葉石濤,〈新文學作家的民族認同和階級意識〉,《文學台灣》,84年01月。
6、鍾肇政,〈台灣文學的坎坷歲月—從葉石濤的榮耀說起〉,《國文天地》,89年10月。
7、賴美惠,〈台灣文學的點燈人—葉石濤先生專訪〉,《國文天地》,91年7月-8月。
8、應鳳凰,〈葉石濤的台灣意識與文學論述〉,《文學台灣》,84年10月。
9、葉瓊霞,〈葉石濤小說中的台南老街〉,《中國時報》,85年9月23日—24日。
10、江中明,〈葉石濤抄紅樓夢學中文〉,《聯合報》,87年9月20日。
11、吳錦發,〈兀自汩汩流血的傷口—簡評葉石濤的《紅鞋子》〉,《自立晚報》,78年2月23日。
12、吳達芸,〈台灣阿嬤的典型—潘銀花〉,《小說與戲劇》第九期,1997年。
13、江世芳,〈半臉女兒陳燁剖白〉中國時報第13版,2001年10月25日。
14、葉瓊霞,〈身世的多重書寫──陳燁《半臉女兒》及其他〉,《台灣日報》,2002年1月3日至4日,第25版。
15、邱瑞鑾,〈陳燁的黝暗與華彩〉,《誠品閱讀》,頁117-121,1994年10月。
16、東年,〈一個書名兩種副標題意的曖昧—評陳燁《泥河》〉,《聯合文學》5卷8期,1989年6月。頁195-198。
17、葉石濤,〈從泥河到燃燒的天〉,《聯合文學》7卷7期,頁168-1169。
18、彭瑞金,〈從變臉到靈修──讀陳燁《半臉的女兒》〉,《台灣日報》,2002年4月17日至18日,第25版。
19、劉亮雅,〈九0年代女性創傷記憶小說中的重新記憶政治:以陳燁《泥河》、李昂《迷園》與朱天心〈古都〉為例〉,《中外文學》第31卷第6期,2002年11月,頁133-157。
20、黃錦珠,〈愛/恨是無限對話--讀陳燁《烈愛真華》〉,《文訊》,91年9月。
21、張瑞芬,〈青春的美麗與哀愁--張曼娟<青春>、陳燁<半臉女兒>、蔡智恒<檞寄生>三書評論 〉, 《明道文藝》,90年12月。
22、林怡翠,〈陳燁「泥河」之女性卅文本卅政治 〉,《文學前瞻:南華大學文學所研究生學刊》,89年。
23、簡素琤,〈二二八小說中的女性、省籍與歷史〉,《中外文學》,第27卷,第10期,1999年3月。
24、郭仲,<析論台灣五○年代的白色恐怖-意義與實態>,《民眾日報》,1990年3月2日。
25、楊照(李明駿),<失語震撼後的掙扎、尋覓-論葉石濤的文學觀>,《自立晚報》,1994年8月24日。
26、陳芳明,<白色歷史與白色文學--葉石濤與藍博洲筆下的台灣五○年代>,《文學台灣》4期,81年9月。
27、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期,1993年11月。頁6-19。
28、柯塞,邱澎生譯,<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當代》,91期,1993年11月。頁20-48。
29、陳其南,〈土著化與內地化—論清代台灣漢人的發展模式〉,《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 ,1984年。
30、王明珂,〈過去的結構—關於族群本質與認同變遷的探討〉,《新史學》五卷三期,1994年9月。頁119-137。
31、張小虹,〈城市是件花衣裳〉,《中外文學》,34卷,第10期,2006年3月。
32、國家台灣文學館,《台灣文學館通訊》,創刊號--,92年9月--。
33、林裕凱,〈望山記事—專訪葉石濤〉《台灣文學館通訊》,頁54-59,13期,95年11月。
34、邱貴芬,柳書琴主編,《臺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東亞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報》,第三期,臺北:文建會,2007年。
六、網路資源:
1、政治大學台灣文學部落格 http://140.119.61.161/blog/index.php
2、台北二二八紀念館 http://228.culture.gov.tw/web/link.asp
3、文化研究學會 CSA, Taiwan hermes.hrc.ntu.edu.tw/csa/
4、台南市政府文化觀光處 http://culture.tncg.gov.tw/
指導教授 康來新(Lai-Shin Kong) 審核日期 2008-7-1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