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612100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8 、訪客IP:18.225.92.78
姓名 鄭雅文(Ya-Wen Che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戰後台灣女性成長小說-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
相關論文
★ 唐青樓才女薛濤論★ 消逝中的府城文化記憶--以許地山、葉石濤和陳燁為論述場域
★ 大旨談情—瓊瑤文本與《紅樓夢》之互文★ 河東君與《柳如是別傳》──「接受觀點」的考察
★ 豔異編研究★ 世變中的記憶與編寫──以丁耀亢(1599-1669)為例的考察
★ 規訓或懲罰︰重審公案中的酷刑★ 晚清狹邪小說的人倫世界——以《品花寶鑑》為例
★ 跨 文 化 的 想 像 與 實 踐:試 探 高 羅 佩 的《狄 公 案》★ 重寫名女人:臺灣歷史小說的案例考察
★ 說部與史部的辨證與互證-史家劉知幾(661-721)之★ 從非小說到小說—「志怪」論述研究
★ 艷而人情的話本小說-一片情研究★ 台灣科幻小說的文化考察(1968-2001)
★ 亂離中的自由──五四自由傳統與台灣女性渡海書寫★ 清代台灣紅學初探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成長小說(Bildungsroman),在十八世紀德國都伯特大學教授摩根斯頓(Karl von Morgenstern)放進課程用語和文、哲學家迪爾地(Wilhelm Dithey)引為文學批評術語之後,這個次文類的概念從此鋒芒外露,廣泛被男性評論者拿來探究及歸類可能性的成長型文本。
西方成長小說在十八世紀揭開帷幕之後,隨即在歐洲、美洲,甚至俄國蔓延開來,台灣在這領域的關注卻遲至二十世紀,由文學界少數評論者展開零星的敘述。這個概念開始是以《幼獅文藝》的專輯和研討會面貌呈現在台灣讀者面前,而其中囊括幾個著名的文學評論家:廖咸浩、呂正惠、楊照在文本的外圍環境和內部觀照上各抒己見。台灣成長小說的開發在前無所承的態勢下,衍出迥異於傳統成長小說的面貌,一方面缺乏巴赫金所歸類的訓諭教育型文本,而泰半屬於廣義性涉及發展、成長因素的類型;一方面與傳統成長小說側重個人外在活動的鋪陳相左,而另外強調個人內部的心靈活動,吻合楊照所謂「戰後半世紀的文學經驗裡,以六0年代現代主義籠罩下,成長主題最有發展」一說。
從台灣主流/男性的論述中不難發現女性文本在成長主題開發的稀少,僅少數可放在嚴肅文學場域中探討的經典性文本得到正視,這一點與西方論述底下女性聲音罕見的情況不謀而合。因此,在女性文學缺乏史的敘述,被迫淪為邊緣/附庸位置的態勢下,建構戰後台灣女性成長的次文類不得不借助於已然成形的台灣(男性/主流)文學架構。首先以台灣文學主流論述之一─陳芳明的說法作為此次文類的斷代依據。戰後台灣的文學潮流依循此順序則得到反共文學─現代主義文學─鄉土文學─多元化文學的發展脈落。
接著以這些中心論述所謂的「階段性文學主潮」觀點為線索,尋繹女性在各階段文學環境的特殊表現,將反共文學至鄉土文學時期的女性成長小說予以類分,則得到以下的結果:
1.反共文學時期盛行的「大愛下的小我─家/國意識的〝反共〞名篇」
囊括當時「渡海來台」的代表性女作家作品:潘人木《蓮漪表妹》(1952)、《馬蘭的故事》(1954),張漱菡《意難忘》(1953)、《雲橋飛絮》(1969),林海音《城南舊事》(1960),華嚴《智慧的燈》(1961),郭良蕙《遙遠的路》(1962)、《心鎖》(1962),於梨華《夢回青河》(1963)、徐鍾佩《餘音》(1961),聶華苓《失去的金鈴子》(1961),繁露《夢回錢塘》(1963)、琦君的短篇小說〈琴心〉(1953)、〈長相憶〉(1953)、〈清泉曲〉(1956)、〈阿玉〉(1956)、〈清明劫〉(1956)、〈完整的愛〉(1956) 、〈三劃阿王〉(1956)、〈阿榮伯伯〉(1956)等。除了少數強調「大愛」,以國族意識呼應主導文化所倡導的「反共戰鬥」書寫,多數遷台的外省籍女作家在來台「避難」的「過客」心態下發為文章,莫不以「小我」的姿態書寫家鄉愁緒,或著眼於童年經驗,或抒發環繞其成長歷程中的故鄉人事物,文本中出現的反共、抗日圖像僅作為背景勾勒;此外,張漱菡和郭良蕙又逸出官方文藝限制,開始以定居者的姿態描繪在台灣土地上的女性生活,前者著眼於外省女性渡海登岸後在「台灣新故鄉」人生發展,後者挖掘女性成長過程中的「情慾甦醒」,為戰後台灣女性的情慾世界揭開帷幕。
2.現代文學時期的「〝小我〞怎樣長大?─身/心與家/
國的〝現代〞經典」
《現代文學》的學院型女作家在汲取西方現代主義思潮養分後,表現在其充滿現代派「風格」和「技法」的創作上,藉以推翻表象為反映現實,實質則流於虛假的反共文學,回復文學的藝術審美效果。因此這些女作家的創作路數傾於內省式的呈現,以「自我解放和探索」為標的,將家/國與身/心課題用「現代」方式演繹,其符合成長主題的作品分別有:聶華苓和於梨華的女性海外經驗題材─聶華苓《桑清與桃紅》(1970)、於梨華〈小琳達〉(1957)、〈等〉(1964)和〈雪地上的星星〉(1966),歐陽子的女性心理寫實─〈半個微笑〉(1960)、〈牆〉(1960)、〈約會〉(1964)、〈魔女〉(1967)和〈素珍表姐〉(1969),陳若曦與施叔青的鄉俗世界創作─陳若曦〈灰眼黑貓〉(1958)、〈收魂〉(1960)、施淑青〈壁虎〉(1965)、〈瓷觀音〉(1965)和〈那些不毛的日子〉(1970),李昂作品中的系列少女關注─〈花季〉(1968)、〈混聲合唱〉(1969)、「鹿城故事系列」(1974左右)及「人世間系列」(1974止)等。
3.鄉土文學時期的「文學行動原則下的女性鄉土描繪」
七0年代中葉到八0年代初期的鄉土文學流行期間,一支與主流國家敘述勾結的女作家與女性文學脈絡也於焉形成。就女作家而言,她們有的從張派嫡系的三三集團崛起,有的透過民間文學獎機制被挖掘成名,並普遍被歸類為「閨秀派」成員。從她們的成長文本來看,則跨越了邱貴芬所譜的「張派系譜」與「女性鄉土書寫」藩籬,作品貼和楊照所定義的「文學行動原則」:「基本上相信文學不應該錮鎖在個人經驗的描述上。同時希望以文學為中心,塑建、傳達一套社會哲學,或者說一套行動改革的意識型態。」並揉合浪漫和寫實的筆調,或勾勒女性的歷史處境,或召喚女性成長的「原鄉」,或寄寓抒情的鄉土情懷,描摹的地域和空間對象大至鄉村和城市,小至校園和眷村,擴大了傳統鄉土文學中的「鄉土」概念。代表作品的有朱天文〈喬太守新記〉(1977),朱天心《擊壤歌─北一女三年記》(1977)、《未了》(1981),愛亞《曾經》(1975),季季〈河裡的香蕉樹〉(1969)、〈異鄉之死〉(1969),蕭麗紅《桂花巷》(1977)、《千江有水千江月》(1981)以及曾心儀〈一個十九歲少女的故事b〉(1977)、〈彩鳳的心願〉(1977)等。
女性成長小說與以少女為主角的少年小說在勾陳主角人生發展過程中各種知識、經驗的啟蒙與成長的基調一致,這一點容易使人產生混淆。要區分兩者最大的不同處得從適讀者的年齡層分布來看,前者往往以成人讀者群為訴求,在敘述主角的人生發展時除了擷取其年輕時期一段成長經驗外,經常完整地交代其成長階段的起點與終點;後者則針對青少年讀者量身訂做,以生靈活現地展現一個典型的青少年成長過程為文本主軸,涉及的課題包括「辨認善惡」、「體驗愛情」、「經歷考驗」、「友情試煉」、「死亡威脅」、「歷史尋根」、「人性的折射」、「愛的尋覓」等主角在青春期各種人生經驗的閱歷。
在文本的搜索上在扣緊以各階段文學主潮與代表女作家族群為中心主軸的前提下,難免發生「顧此失彼」、「顧彼失此」的情況,對於非代表性女作家及其代表性文本或僅以純粹文學性著稱、寫實性闕如的此次文類文本,只能予以「割愛」,譬如遷台女作家畢璞的《十六歲》、康芸薇的〈十八歲的愚昧〉。另外則打破傳統對小說類型討論的分際,除大部分針對小說體裁的文本探討,少部分還納入介於小說與散文之間、具濃厚的故事性或以日記體裁表現的文本,前者如琦君的「杭州」系列創作,後者如朱天心的《擊壤歌─北一女三年記》。
總的說來,女性成長文本在主流/中心論述下稀少的窘境尚未突破之際,男性評論家以「閨秀文學」或「羅曼史脈落」來統攝、編織台灣女性文學傾向的作法,使得這個次文類的開闢再陷入困境。筆者試圖在「現有」的論述基礎上開展,從大的社會面開始著眼,在論述歷程中逐步往作家和文本面向層層剝解,以「抵中心」、「去男性化」的女性多重議題穿梭敘述,將階段性的文本表現逐一挖掘,以構築一個賦有文學社會學意義的新興次文類。這個次文類的價值不僅超越了文學層面,更進一步標幟著台灣戰後社會/文學的時空推移中女性愈趨覺醒的成長軌跡。
關鍵字(中) ★ 鄉土文學
★ 反共文學
★ 女性成長小說
★ 戰後台灣
★ 台灣文學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壹、浮出歷史地表─發現次文類裡的第二性 1
一、成長小說的成長─當然是男性中心的論述 1
(一)在西方─啟蒙運動下的新興文類 1
(二)在台灣─六0年代現代派的重點發展 4
二、成長小說的再成長─姊姊妹妹站起來 7
(一)她們都是怎樣長大的?─第三世界的第二性 7
(二)文本如何次文類?─斷代、分類及其他 9
貳、渡海登岸─江山易主下的變易之道 16
第一節 從光復到戒嚴 19
一、〝政〞變 19
(一)異國與祖國─大和殖民地 19
(二) 民國與人民共和國─國共內戰後 21
二、產業─農耕與女兒家 23
三、立法─〝女權〞的邊緣化 27
第二節 政策主導下的〝遷台〞女作家群 30
一、文學養成─五四產物的知識女性 30
二、隊伍形成─投稿、結社 34
三、機制運作─國家政策的一環 41
第三節 大愛下的小我─家/國意識的〝反共〞名篇 45
一、反共抗日─《蓮漪表妹》、《馬蘭的故事》及《餘音》 45
二、鄉愁─從林海音的北平到琦君的杭州 57
三、另類一:台灣新故鄉─《雲橋飛絮》 71
四、另類二:情慾的甦醒─《心鎖》 75
參、飄洋過海─開始出走的自我追尋 79
第一節 轉型新出路 80
一、工商職場 80
二、台北都會 83
三、海外留學 87
第二節 學院洗禮的新興族群 91
一、嬗遞中的身份 91
二、在西風裡 96
三、由留學而學留 102
第三節 〝小我〞怎樣長大?─身/心與家/國的〝現代〞經典 105
一、流浪者之歌─聶華苓和於梨華的異鄉客演繹 105
二、黑暗之心剖析─歐陽子的心理寫實 116
三、鄉俗世界的現代詮釋─陳若曦與施叔青的地域創造 122
四、從荒原走到人間世─李昂系列少女關注 131
肆、回歸鄉土─〝認同〞歷程的傳統與現代 142
第一節 鄉土文學論戰─從政治到文化的總動員 145
一、外交受挫後的內省 145
二、外貿起飛的新契機 149
三、黨外運動與婦運 154
第二節 張派與文學獎機制培植的文壇新貴 158
一、三三集團─張派嫡系 158
二、閨秀派─文學獎機制 160
第三節 文學行動原則下的女性鄉土描繪 163
一、校園的青春紀錄─小學篇到大學篇 163
二、從眷村出發的成長軌跡 170
三、鄉鎮舊式女子重塑 176
四、弱勢少女的都市職場遭遇 183
伍、未完的結語─仍在繼續成長的土地、女性與文學 189
一、第三世界第二性的升級 190
二、多元共生的文學新世紀 191
附錄 195
參考書目 210
參考文獻 壹、中文參考書目
王甫昌〈光復後台灣族群意識的形成〉,《歷史月刊》131期,1998年12月
王溢嘉《精神分析與文學》,台北:野鵝出版社,1994年3月8版
王鼎鈞〈冤親嗔癡說曾經〉,愛亞《曾經》,台北:爾雅出版社,1999年7月32印
王鼎鈞〈關於「彩鳳的心願」〉,《小說新潮》1卷2號,1977年10月
王德威〈五十年代反共小說新論─一種逝去的文學?〉,邵玉銘、張寶琴、?弦合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經出版社,1995年6月初版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6月初版3刷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10月初版
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3月初版2刷
司馬桑敦〈訪於梨華〉,《純文學》10卷2期,1971年8月
尼洛〈馬蘭的故事〉,《聯合報》,1988年1月26日,21版
田毓英〈評華嚴女士「智慧的燈」〉,《文壇》137期,1971年11月
白先勇「序」,歐陽子《秋葉》,台北:爾雅出版社,1985年10月5版
白先勇《明星咖啡屋─白先勇論文雜文集》,台北:皇冠出版社,1984年6月初版
白先勇〈施叔青的「約伯的末裔」〉,葉維廉編《中國現代作家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76年10月初版
白先勇《第六隻手指》,台北:爾雅出版社,1996年3月2印
石弘毅〈從宋澤萊的《打牛湳村系列》看七0年代台灣農村的變遷〉,《書評》18期,1995年10月
任一鳴《中國女性文學的現代衍進》,香港:青文書屋,1997年6月出版
向陽〈洶湧著的噴泉─讀聶華苓小說《失去的金鈴子》〉,《自立晚報》,1987年4月25日,11版
向陽〈副刊學的理論基礎建構─以台灣報紙副刊之發展過程及其時代背景為場域〉,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編《文學與傳播的關係》,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5年6月初版
朱天心《未了》,台北:聯合報社 1986年7月第4次印行
朱天心《擊壤歌─北一女三年記》,台北:遠流出版社,1998年10月2版6刷
朱天文《喬太守新記》,台北:皇冠出版社,1977年7月初版
朱光潛編著《變態心理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7月2版1刷
朱岑樓《婚姻研究》,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1991年2月初版
江寶釵〈台灣現代派女性小說的創作特色〉,《台灣文學發展現象─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二)》,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96年出版
江寶釵《論《現代文學》女性小說家:從一個女性主題出發》,台灣師大國研所博士論文,1994年6月出版
西蒙‧波娃著、陶鐵柱譯《第二性》,台北:城邦文化出版社,1999年10月初版
何欣〈歐陽子說了些甚麼〉,葉維廉編《中國現代作家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76年10月初版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圖書,1989年年8月初版
余德慧、顧瑜〈台灣留學生適應的類型〉,余德慧策劃《中國人的海外心結》,台北:張老師出版社,1991年3月初版
吳忻怡〈昨日的喧嘩今安在?─從《小五的時代》談眷村少年及其相關之文學書寫〉,《聯合文學》12卷11期,1996年9月
吳若〈讀「蓮漪表妹」〉,《文藝創作》20期,1952年12月
吳琬瑜《台灣父權家庭制度下女性處境之解析》,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社會理論組碩論,1992年6月出版
吳錦發〈略論李昂小說中的性反抗─「愛情試驗」的探討〉,李昂《李昂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4月初版
吳錦發〈論季季小說中的男女關係〉,林瑞明編《季季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6月初版2刷
吳璧雍〈矯飾的古典情懷─論蕭麗紅的《千江有水千江月》〉,《文星》110期,1987年8月
呂正惠〈七、八十年代台灣鄉土文學的源流與變遷〉,張寶琴、邵玉銘、?弦合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6月初版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社,1992年4月第2次印行
呂正惠〈社會與個人─現代中國的成長小說〉,《幼獅文藝》第80卷第6期,1994年12月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第2刷
呂秀蓮《新女性主義》,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4月4版2刷
呂錦花〈展望台灣省保護養女運動的前途〉,《婦友》9期,1955年7月
宋澤萊〈從仿古的鄉土到實在的鄉土─特論蕭麗紅台語小說的高度成就〉,《台灣新文學》1999冬季號
李小江《夏娃的探索》,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李元貞《婦女開步走》,台北:婦女新知基金會出版部,1990年1月2版
李行〈台北影話〉,吳秋華主編《台北記憶》,台北:台北市政府新聞處,1997年7月出版
李昂〈人間世〉,《李昂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4月初版
李昂《非小說的關懷》,台北:社會大學出版社,1990年6月初版
李昂《花季》,台北:洪範書店,1988年9月8版
李昂〈假期〉,《殺夫》,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2月初版18

李昂〈混聲合唱〉,《花季》,台北:洪範書店,1988年9月8版
李昂〈暮春〉,《她們的眼淚》,台北:洪範書店,1988年8月14

李昂〈蔡官〉,《殺夫》,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2月初版18

李昂〈辭鄉〉,《殺夫》,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2月初版18

李牧〈新文學運動歷程中的關鍵時代─試探五0年代自由中國文學創作的思路及其所產生的影響〉,《文訊》9期,1984年3月
李祖琛〈對舊有的典範提出質疑,向既有的理念提出對抗〉,《文訊》28期,1987年2月
李國鼎〈台灣婦女人力在經濟發展中的貢獻〉,《婦女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的角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1985年7月
李瑞騰〈始終維護文學的尊嚴─李瑞騰訪問朱天心〉,《文訊》總號92,1993年6月
李廣均〈從過客到定居者─戰後台灣「外省族群」形成與轉變的境況分析〉,《國立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3期,1996年5月
李歐梵〈四十年來的海外文學〉,張寶琴、邵玉銘、?弦合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6月初版
李歐梵〈重劃《桑青與桃紅》的地圖〉,收入《桑青與桃紅》(台北:時報文化, 1997年5月初版一刷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9月初版
沈珊珊《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1998年2月初版一刷
沈謙〈立足本土,胸懷傳統,放眼天下─二十世紀台灣文學批評的考察〉,《文訊》總號170,1999年12月
沈謙〈懷念《文學雜誌》〉,《書評與文評》,台北:書評書目出版社,1975年5月初版
汪慧瑜〈戀愛路兒長,戀愛滋味多─愛情滋長的心路歷程〉,張春興主編《年輕人感情世界》,台北:桂冠圖書,1982年12月初版
辛旗〈台灣社會的三階段變化時期─四十年來的社會結構與文化價值體系〉,《中國論壇》31卷第3期,1990年12月
阮美慧〈禁錮與出路─試論朱天心的三篇「女性」小說〉,吳達芸編《台灣當代小說評論》,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年1月初版
阮新邦、羅沛霖、賀玉英《婚姻、性別與性─一個當代中國農村的考察》,台北:八方文化,1998年5月
卓美幸〈戰後台灣留學教育概況〉,《文大日研學報》2期,1997年12月
周芬伶《憤怒的白鴿─走過台灣百年歷史的女性》,台北:元尊文化出版社,1998年6月初版
周慶華〈《文學雜誌》的成就〉,《台灣文學觀察雜誌(季刊)》3期,1991年1月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年9月初版
孟樊〈要拚才會贏─檢視一九八八年的台灣社會〉,《1988台灣年度評論》,台北:圓神出版社,1989年3月初版
季季〈河裡的香蕉樹〉,《異鄉之死》,台北:大地出版社,1987年7月再版
於梨華〈小琳達〉,《文學雜誌》2卷5期,1957年7月
於梨華《雪地上的星星》,台北:皇冠出版社,1976年12月初版
於梨華《夢回青河》,台北:皇冠出版社,1996年1月4刷
東年〈鄉土文學意識型態的虛實〉,《聯合文學》160期,1998年2月
林文月〈不見?公圳〉,吳秋華主編《台北記憶》,台北:台北市政府新聞處,1997年7月出版林鐘雄《台灣經濟發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9年11月
林以青〈文學經驗中的台北─五、六0年代都市情境的變遷〉,《聯合文學》115期,1994年5月
林依潔〈叛逆與救贖─李昂歸來的訊息〉,李昂《她們的眼淚》,台北:洪範書店,1988年8月14版
林幸謙〈流亡的悲愴─白先勇小說中的放逐主題〉,《國文天地》9卷5期,1993年10月
林海音《孟珠的旅程》,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67年11月初版
林海音《城南舊事》,台北:爾雅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林海音《剪影話文壇》,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4年12月初版
林海音〈聽歌有感─「孟珠的旅程」自序〉,《孟珠的旅程》,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67年11月初版
林瑞明〈尋找一條可以逆流的河─季季集序〉,《季季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6月初版
林懷民〈金魚缸裡的愛情─試論「喬太守新記」〉,《聯合報》1976年10月2日,12版
林懷民〈「第一朵夕顏」的作者〉,《自由青年》33卷3期,1965年2月
林耀德〈所謂「校園文學」介於存在與不存在間的集合名詞〉,《聯合文學》5卷5期,1989年3月
林顯宗《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85年8月初版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台北:元尊出版社,1997年9月初版
邱貴芬《殖民經驗與台灣(女性)小說史方法初探》,台中靜宜大學「第一屆台杏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殖民地經驗與台灣文學」單篇論文,1998年8月
施叔青《那些不毛的日子》,台北:洪範書店,1988年10月初版
施叔青〈追逐成長〉,《中國時報》,1993年7月30日,35版
施叔青〈瓷觀音〉,《現代文學》25期,1965年7月
施叔青〈壁虎〉,《現代文學》23期,1965年2月
施淑〈論施叔青早期小說的禁錮與顛覆意識〉,陳萬益編《施叔青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6月初版2刷
施淑〈鹽屋─代序〉,李昂《花季》,台北:洪範書店,1988年9月8版
秋堇〈織錦的鶴─訪蕭麗紅〉,《書評書目》58期,1978年2月
胡為美〈誰是蕭麗紅小說裡的女主角?〉,《婦女雜誌》104期,1977年5月
胡衍南〈捨棄原鄉鄉愁的兩個模式─談朱天心、張大春的小說創作〉,《台灣文學觀察雜誌》7期,1993年6月
范銘如〈台灣新故鄉─五十年代女性小說〉,《中外文學》,28卷第4期,1999年9月
埃斯卡皮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出版社,1952年2月初版2刷
夏安〈季季的昨日、今日與明日〉,《書評書目》35期,1976年3

夏志清《新文學的傳統》,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79年10月
夏祖麗〈季季的昨日、今日與明日〉,《年輕》,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1年9月七版
夏祖麗〈移植的櫻花─歐陽子訪問記〉,《書評書目》55期,1977年11月
夏祖麗〈繁露談寫作〉,《她們的世界》,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4年7月初版第10次印刷
徐正光〈中產階級興起的政治經濟學〉,蕭新煌主編《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徐佳士〈談呂秀蓮「新女性主義」〉,《書評書目》13期,1974年5月
徐訏〈夢回青河序〉,於梨華《夢回青河》,台北:皇冠出版社,1996年1月4刷階級》,台北:巨流圖書,1989年9月初版
徐鍾佩〈記得當年重慶─再序「餘音」〉,《餘音》,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1年11月6版
徐鍾佩《餘音》,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1年11月6版
桂文亞〈象牙塔外─叢甦訪問記〉,《聯合報》,1977年9月13日,12版
班克斯著、林清江譯《教育社會學》,台北:復文圖書出版社,1981年6月2版
馬以工〈女性與環境保護運動〉,《女性知識分子與台灣發展》,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6月初版馬森《燦爛的星空─當代小說的主潮》,台北:聯經出版社,1997年11月初版
馬星野〈恩難酹白骨,淚可到黃泉〉,徐鍾佩《餘音》,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1年11月6版
馬風〈繁露的「向日葵」〉,《新文藝》103期,1964年10月
高承恕〈對當前台灣「中產階級」的幾點觀察〉,蕭新煌主編《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台北:巨流圖書,1989年9月初版
高陽〈向日葵的女主角〉,《中央日報》,1963 年8月30日,6版
康來新《知情更淫─小說史觀下的女性情慾》,台北:中國婦女寫作協會,1997年11月出版
張大春《文學不安─張大春的小說意見》,台北:聯經出版社,1999年3月初版2刷
張子樟《少年小說大家讀─啟蒙與成長的探索》,台北: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8月初版
張典婉《福爾摩沙的女兒》,台北:張老師出版社,1993年8月初

張忠瑜〈台灣婦女社會、經濟地位在家提庭與社會中的改變〉,《勞工行政》,14期,1989年6月
張昭仁、謝立信編《噤聲五十年─台灣人民口述歷史》,台北:海洋國家文化出版社,1996年2月初版
張素貞〈五十年代小說管窺〉,《文訊》9期,1984年3月
張素貞《續讀現代小說》,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1993年3月初

張惠娟〈直道相思了無益─當代台灣女性小說的覺醒與徬徨〉,鄭明娳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
年5月初版一刷
張道藩〈戰鬥文藝新展望〉,《文藝創作》57期,1956年1月
張漱菡《雲橋飛絮》,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0年6月初版
張漱菡《意難忘》,台北:皇冠出版社,1978年10月出版
張藹珠〈海外中國人的心結〉,余德慧策劃《中國人的海外心結》,台北:張老師出版社,1991年3月初版
教育部統計處《中華民國教育統計》,台北:教育部,1996年出版
曹讓庭《歐洲近代文學論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3月初版
梁雙蓮、顧燕翎〈台灣婦女的政治參與─體制內與體制外的觀察〉,劉毓秀主編《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8年3月初版五刷
梁雙蓮《婦女政治與參與》,台北:婦女新知,1989年11月初版
畢璞〈我的筆墨生涯─三種境界〉,《文訊》23期,1986年4月
翎翔〈文壇上的常青樹─訪小說家孟瑤女士〉,《幼獅文藝》44卷3期,1976年9月
莊宜文《《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小說獎研究》,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莊宜文〈在君父的城邦─三三文學集團研究(上)〉,《國文天地》13卷8期, 1998年1月
莊宜文〈歌頌,在文曲星內閃爍的夜空─台灣文學獎縱橫談〉,《文訊》總號136,1983年7月
莊美華〈千樹萬樹梨花開─於梨華的寫作世界〉,《皇冠》,72卷3期,1989年11月
荻宜〈變革的副刊〉,《文訊》總號82,1992年8月
許俊雅《從現代到當代─台灣文學論叢》,台北:南天出版社,1997年10月初版
許家猷〈台灣中產階級的估計及其社會經濟性〉,蕭新煌主編《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台北:巨流圖書,1989年9月初版
許家猷《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9月
許德賢〈季季的創作生活〉,《書評書目》35期,1976年3月
郭良蕙《心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6年6月初版
郭良蕙《遙遠的路》,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1年8月初版
郭嗣汾〈從創作的觀點看「新」與「心鎖」〉,《作品》4卷8期
陳一山〈從反叛到自我實現─剖析「向日葵」人物性格與思想的表現〉,《青年戰士報》1967年9月25日,6版
陳秀芳〈如是我寫─與施叔青一席談〉,《幼獅文藝》41卷4期,1975年4月
陳芳明〈台灣文學史分期的一個檢討〉,《台灣文學發展現象─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二)》,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96年6月初版
陳芳明《現代學術研究》,台北:財團法人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1991年5月初版戰士報》,1967年9月25日,6版
陳長房〈西方成長/教育小說的模式與演變〉,《幼獅文藝》弟80卷6期,1994年12月
陳秋坤〈「桂花巷」的世界〉,《婦女雜誌》104期,1977年5月
陳若曦〈收魂〉,《陳若曦自選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3月7次印行
陳若曦〈灰眼黑貓〉,《陳若曦自選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3月7印行
陳若曦〈柳綠鵑紅?公圳〉,吳秋華主編《台北記憶》,台北:台北市政府新聞處,1997年7月出版
陳若曦《陳若曦自選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3月第7次印行
陳國祥、祝萍《台灣報業演進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87年10月初版
陳舜芬《高等教育研究論文集》,台北:師大書苑,1993年3月初版
陳萬益〈是顛覆?還是追逐?─施叔青集序〉,《施叔青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6月初版2刷
陳瑤華《王文興與七等生的成長小說比較》,清華大學文學所碩論,1994年1月出版
陶百川《最新六法全書》,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1月出版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8月初版
彭瑞金〈現代主義陰影下的鹿城故事〉,《書評書目》54期,1977年10月
彭懷恩《台灣政治變遷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7年10月初版
曾心儀〈一年的回顧─「彩鳳的心願」自序〉,《彩鳳的心願》,台北:遠景出版社,1978年9月初版
曾心儀〈一個十九歲少女的故事〉,《我愛博士》,台北:遠景出版社,1977年9月初版
曾心儀〈我的寫作過程─「我愛博士」自序〉,《我愛博士》,台北:遠景出版社,1977年9月初版
曾心儀《我愛博士》,台北:遠景出版社,1977年9月初版
曾心儀《彩鳳的心願》,台北:遠景出版社,1978年9月初版
曾意晶《族裔女作家文本中的空間經驗─以李昂、朱天心、利格拉樂‧阿?、利玉芳為例》,台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論,1999年6月
琦君《菁姐》,台北:今日婦女半月刊,1956年1月初版
童真〈穿過荒野的女人〉,《黑煙》,台北:明華書局,1960年8月
華嚴《智慧的燈》,台北:躍昇文化出版社,1990年2月初版
馮季眉〈對美及藝術的永恆追求─專訪郭良蕙女士〉,《文訊》總號140,1997年6月
馮品佳〈蜜雪‧克莉芙的成長二重奏:《響螺》與《天堂無線可通》的認同政治〉,《中外文學》25卷9期,1997年2月
馮品佳撰、齊敏記錄整理〈華美成長小說〉,《幼獅文藝》84卷1期,1996年7月
黃武忠《台灣作家印象記》,台北:眾文圖書出版社,1984年5月
黃俊傑《台灣農村的黃昏》,台北:自立報系出版社,1988年3月
黃秋芳〈在文學之外─朱天文走過「炎夏之都」〉,《自由青年》79卷1期,1988年1月出版
黃重添《台灣長篇小說論》,台北:稻禾出版社,1992年8月初版
黃重添《台灣新文學概觀》,廈門:鷺江出版社,1991年6月初版
黃喬彬〈朱天心這個人〉,《東海文藝季刊》21期,1986年9月
黃靜宜〈朱天文短篇小說中幾個重要主題探討〉,《書評》24期,1996年10月
愛亞〈永遠偕行〉,吳秋華編《台北記憶》,台北:台北市新聞處,1997年7月出版
愛亞《曾經》,台北:爾雅出版社,1999年7月32印
楊明〈繁露創作生涯四十年〉,《文訊》63期,1991年1月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台灣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55年初版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台灣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4月初版
楊碧川《台灣現代史年表》,台北:一橋出版社,1996年4月初版
楊翠著《日據時期台灣婦女解放運動─以台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0)》,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年5月初版
楊瑩《台灣地區教育擴展過程中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受教機會差異之研究》, 1988年7月出版
楊懋春《近代中國社會之演變》,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0年12月初版
葉少嫻〈沈從文的《邊城》─一部中國成長小說〉,陳炳良編《中國現代文學新貌》,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10月初版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出版社,1996年9月再版
葉龍彥《台灣西門町電影史(1896~1997)》,台北:旭昇圖書出版社,1997年6月初版
葉蟬貞〈三十年來,台灣社會變遷對婦女的影響〉,《勞工行政》14期,1989年6月
董保中〈郭良蕙的「心鎖」〉,《中外文學》4卷7期,1975年12月
董保中〈郭良蕙的台北人世界〉,郭良蕙《遙遠的路》,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1年8月初版
廖正宏、黃俊傑、蕭新煌合著《光復後台灣農業政策的演變》,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6年8月初版
廖咸浩〈宛如青春的朝聖者〉,《幼獅文藝》80卷6期,1994年12月
趙文藝《我國近二十年來女子高等教育發展之研究》,台北:集成圖書出版社,1974年4月初版
齊邦媛《千年之淚》,台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7月初版
齊邦媛〈烽火邊緣的青春〉,《聯合報》1988年7月7日,21版
齊邦媛《當霧漸漸散的時候》,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10月
出版
劉人鵬《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2月初版
劉心皇〈關於「心鎖」─美麗的動物所著唯美的書〉,《自由談》29卷9期,1978年9月劉光能〈法國─「公眾的」和「私人的」文學團體〉,《文訊》28期,1987年2月
劉玉蘭《台灣地區婦女人力運用情形之分析》,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1984年6月出版
劉紹銘〈與陳若曦聊天─有關陳若曦的一些參考資料〉,《現代文學》復刊號第一期
劉登翰〈在兩種文化的衝擊之中〉,施叔青《那些不毛的日子》,台北:洪範書店,1988年10月初版
劉毓秀〈男人的法律,男人的「國」「家」:〈民法親屬編〉的意識型態分析〉,《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8年3月初版5刷
劉鳳學〈終生起舞〉,吳秋華主編《台北記憶》,台北:台北市政府新聞處,1997年7月出版
歐陽子〈半個微笑〉,《現代文學》2期,1960年5月
歐陽子《秋葉》,台北:爾雅出版社,1985年10月5版
歐陽子〈素珍表姐〉,《現代文學》36期,1969年元月
歐陽子〈牆〉,《秋葉》,台北:爾雅出版社,1985年10月5版
歐陽子〈魔女〉,《現代文學》33期,1967年12月
歐陽子、方美芬編〈歐陽子生平寫作年表〉,陳萬益編《歐陽子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6月初版2刷
潘人木〈我控訴〉,《蓮漪表妹》,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93年9月2版8刷
潘人木《馬蘭的故事》,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7年12月初版
潘人木〈當圍巾也嗚咽〉,《馬蘭的故事》,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7年12月初版
潘人木《蓮漪表妹》,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93年9月第2版第
8刷
鄭明娳〈一花一木耐溫存〉,隱地編《琦君的世界》,台北:爾雅出版社,1980年11月初版
鄭牧心《台灣議會政治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7年10月初版
鄭為元、賴榮利《蛻變中的台灣婦女》,台北:大洋出版社, 1985年3月初版
蕭新煌〈百年來台灣社會力的浮沈與轉型〉,台灣研究基金會編《百年來的台灣》,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6月初版
蕭麗紅《千江有水千江月》,台北:聯合報社,1991年2月第44次印行
蕭麗紅《桂花巷》,台北:聯合報社,1992年第27次印行
蕭麗紅〈剔紅是我─「桂花巷」後記〉,《桂花巷》,台北:聯合報社,1992年第27次印行
賴素玲〈朱天心不願噤聲的老靈魂〉,《民生報》,1999年4月8日,34版
錢中文主編《巴赫金全集─第三卷小說理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初版
應大偉《台灣真女人─半世紀的影像與回憶》,台北:田野影像出版社,1996年7月初版
繁露〈讀「雲橋飛絮」〉,《中華日報》,1980年10月21日,10版
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 編輯委員會〈風雲三十年來中國文學之發展與聯副〉,《風雲三十》,台北:聯合報,1982年出版
薛茂松〈五十年代文學雜誌〉,《文訊》9期,1984年3月
薛茂松〈近四十年來台灣地區文學社團基本資料〉,《文訊》28期,1987年2月
薛甯今〈宿命與掌控的消長與平衡─談《桂花巷》,吳達芸編《台灣當代小說評論》,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年1月初版
鍾梅音〈論華嚴女士「智慧的燈」〉,《中央日報》,1969年4月13日,9版
鍾麗慧〈民國三十八年以後台灣地區的文學社團〉,《文訊》28期,1987年2月
聶華苓〈苓子是我嗎?〉,《失去的金鈴子》,台北:大林初版社,1977年12月再版
聶華苓《失去的金鈴子》,台北:大林出版社 1977年12月再版
聶華苓《桑青與桃紅》,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7年5月初版
蘇玄玄〈季季的田畝〉,《幼獅文藝》188期,1969年8月
蘇雪林〈我在抗戰時期的文學活動〉,《文訊》7、8期,1984年2

顧燕翎〈女性意識與婦女運動的發展〉,《女性知識分子與台灣發展》,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6月初版
儻隱〈一篇描寫性格的傑作─「蓮漪表妹」的讀後感〉,《文藝創作》14期,1952年6月
貳、英文書目
Pin-chia Feng,The Female Bildungsroma by Toni Morrison and Maxine Hong Kingston, New York.Washington,D.C,1997
指導教授 康來新(Lai-shin Kong) 審核日期 2000-6-1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