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7121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9 、訪客IP:18.219.140.227
姓名 陳政彥(Jeng-Yann Cher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蕭蕭詩學研究
相關論文
★ 秋瑾詩詞研究★ 香港作家鍾曉陽小說研究
★ 台灣眷村小說生命困境之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作品為例★ 施叔青長篇小說的港台書寫
★ 台灣早期幽默散文研究★ 愛亞小說研究
★ 琦君書信研究★ 華嚴小說研究
★ 蘇青文學研究★ 黃娟及其小說研究
★ 台灣當代女性傳記研究(1945~2004)★ 台灣當代海洋文學之研究
★ 「文季」文學集團研究──以系列刊物為觀察對象★ 語境的還原:北島詩歌研究
★ 米羅.卡索數位詩研究★ 華文禁令解除後印華文學的發展 — 以印華作協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摘要
自從1969年,蕭蕭踏入現代詩的世界開始,至今已有三十一年,其中,蕭蕭一共寫了詩集8本,散文19本,詩評論集7本,有關新詩推廣、導讀、寫作指導的作品15本,另外還參與7種詩選、14種散文選以及4本評論集的編輯。蕭蕭在現代詩評論領域中的貢獻值得肯定。本文掌握蕭蕭以中國傳統詩學批評現代詩的特色,以蕭蕭「如何」與「為何」如此批評作為問題意識。
首先是蕭蕭「為何要以中國傳統詩學進行現代詩批評」,本文通過英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1921~1988)主導文化生成的觀點,來考察中國傳統文化在四0、五0年代的臺灣所具有的主導文化地位,其形成與變遷。另外本文以法皮耶布狄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其場域(field)與習態(habitus)的觀點來思考現代詩評論此一場域與蕭蕭個人習態的互動關係。通過此兩觀點的考察,得以發現蕭蕭選取中國傳統的深層理由。
其次是蕭蕭「如何要以中國傳統詩學進行現代詩批評」,本文以重構的方式,以「理論」、「實際批評」、「現代詩史」三個部分來重新架構蕭蕭原本散落在不同篇章的文學思想。
最後歸納他人對蕭蕭的批評,以及筆者自己認為蕭蕭尚有所欠缺之處。對蕭蕭提出「批評的批評」,指出蕭蕭所遭遇的批評可分為與蕭蕭不同文化體系的外部批評,以及與蕭蕭同文化體系,指陳蕭蕭不足之處的內在批評兩種。
關鍵字(中) ★ 中國傳統詩學
★ 批評的批評
★ 臺灣文學
★ 現代詩
★ 蕭蕭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 緒 論…………………………………………【8】
第一節 論文動機………………………………………………………【8】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分析架構………………………………………【12】
一、謎困的顯題化…………………………………………【12】
二、研究方法與論述策略…………………………………【13】
(一)研究方法……………………………………………【13】
(二)論述策略……………………………………………【15】
第二章 蕭蕭的文化定位…………………………………………【17】
第一節 台灣文化環境的變遷………………………………………【17】
第二節 蕭蕭與三種現代詩詮釋社群………………………………【25】
一、三種現代詩詮釋社群…………………………………【25】
二、蕭蕭與三種現代詩詮釋社群之關係…………………【25】
第三章 蕭蕭詩學理論的重建…………………………………【30】
第一節 創作主體論……………………………………………………【30】
一、真與誠:創作者的主體修養…………………………【30】
(一)真與生命感………………………………………【31】
(二)誠與使命感………………………………………【33】
二、「詩緣情」抑或「詩言志」………………………………【36】
(一)蕭蕭詩學體系中「情、意、志」的探源………【36】
(二)意的含義……………………………………………【37】
三、觸物起情實際創作的主啟情境. ……………………【39】
(一)創作者情思與外境相遇而生的創作衝動……【39】
(二)創作衝動中情思與外境的種類與關係………【39】
第二節 詩作論………………………………………………………【42】
一、詩語言的技巧掌握………………………………………【43】
(一)意象…………………………………………………【44】
(二)音樂性………………………………………………【45】
(三)修辭…………………………………………………【48】
二、詩的理想美感與給出的方法……………………………【50】
三、幫助讀者領略言外之意的設計…………………………【55】
第三節 閱讀主體論…………………………………………………【59】
一、讀者如何領略言外之意…………………………………【59】
(一)具體化………………………………………………【59】
(二)以生命驗證:全心靈、全感官之說的討論……【62】
二、隱藏讀者與真實讀者……………………………………【64】
(一)讀者的期待視野……………………………………【65】
(二)特殊的讀者:批評家………………………………【66】
第四章 蕭蕭評詩的方法及其實踐…………………………【69】
第一節 批評的理論根據…………………………………………【70】
一、中國文學理論……………………………………………【70】
(一)「託意言志」的傳統…………………………………【71】
(二)「直觀神悟」的傳統…………………………………【72】
二、新批評………………………………………………………【75】
(一)新批評對蕭蕭現代詩本體論的影響……………【76】
(二)尋求張力、有機結構的細讀式批評方法………【77】
第二節 蕭蕭的批評方法…………………………………………【80】
一、尋求作者傳遞給讀者的感動……………………………【80】
二、細部批評以求美感產生的原因…………………………【85】
三、運用傳統詩學批評現代詩的嘗試………………………【89】
第三節 蕭蕭批評實踐……………………………………………【93】
一、詩人詩作論………………………………………………【93】
(一)論洛夫………………………………………………【93】
(二)論紀弦………………………………………………【95】
(三)論席慕容……………………………………………【96】
(四)論吳晟、向陽………………………………………【98】
(五)論蘇紹連……………………………………………【99】
二、詩學現象論…………………………………………………【101】
(一)主題分析……………………………………………【101】
(二)風格呈現……………………………………………【103】
(三)類型討論……………………………………………【104】
三、賞析創作教學論…………………………………………【106】
(一)現代詩創作指導……………………………………【106】
(二)現代詩賞析說明……………………………………【108】
第五章蕭蕭的現代詩史觀及詩史重構……………………【110】
第一節 由「鄉愁」到「鄉疇」:蕭蕭現代詩史觀………………【110】
一、現代詩應歸屬於華夏文學傳統………………………【111】
二、對台灣現代詩看法由代表中國正統到肯定獨立性格【113】
第二節 蕭蕭擇定典律的根據……………………………………【118】
一、現代詩當是抒情的………………………………………【119】
二、現代詩當是純粹的………………………………………【120】
第三節 重構蕭蕭詩史……………………………………………【121】
一、傳統與現代的銜接………………………………………【121】
二、兩個球根…………………………………………………【122】
三、渡海來台的鄉愁…………………………………………【125】
四、發自本土的鄉疇…………………………………………【128】
五、發著綠光的後現代降臨…………………………………【129】
第六章 對蕭蕭詩學的批評……………………………………【132】
第一節 體系內的批評……………………………………………【133】
一 理論建構的問題…………………………………………【133】
二 批評方法的問題…………………………………………【137】
第二節 交集在蕭蕭詩學中的論爭及其深層意義….…………【143】
一 、孟樊、林燿德的批評…………………………………【143】
二 、笠詩社的批評…………………………………………【146】
三、大陸現代詩論者的批評………………………………【150】
第七章……………………………………………………………………【153】
參考書目………………………………………………………………【156】
參考附錄一、蕭蕭生平年表………………………………………………【163】
參考附錄二、蕭蕭著作書目……………………………………………【167】
參考附錄三、蕭蕭訪談記錄………………………………………………【179】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蕭蕭評論資料
蕭蕭 《鏡中鏡》 (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77.4)
蕭蕭 《燈下燈》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0.4)
蕭蕭 《現代詩學》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4)
蕭蕭 《現代詩縱橫觀》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6)
蕭蕭 《從鍾嶸詩品到司空詩品》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2)
蕭蕭 《現代詩廊廡》 (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3.6)
蕭蕭 《雲端之美,人間之真》 (臺北:駱駝出版社,1997.3)
蕭蕭 《青紅皂白-中國古典詩中的色彩》(臺北:月房子出版社,1994.1)
蕭蕭 《現代詩導讀-導讀篇1》 (臺北:故鄉出版社,1979.11)
蕭蕭 《現代詩導讀-導讀篇2》 (臺北:故鄉出版社,1979.11)
蕭蕭 《現代詩導讀-導讀篇3》 (臺北:故鄉出版社,1979.11)
蕭蕭 《現代詩導讀-理論篇》 (臺北:故鄉出版社,1979.11)
蕭蕭 《現代詩導讀-批評篇》 (臺北:故鄉出版社,1979.11)
蕭蕭 《中學白話詩選》 (臺北:故鄉出版社,1980.4)
蕭蕭 《現代詩入門》 (臺北:故鄉出版社,1982.2)
蕭蕭 《感人的詩》 (臺北:希代出版社,1984.12)
蕭蕭 《青少年詩話》 (臺北:爾雅出版社,1989.1)
蕭蕭 《現代詩創作演練》 (臺北:爾雅出版社,1991.7)
蕭蕭 《現代詩遊戲》 (臺北:爾雅出版社, 1997.11)
蕭蕭 《詩從趣味始》 (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97.8)
蕭蕭 《世紀詩選》 (臺北:爾雅出版社,2000.5)
二、專著(依照著者姓名筆畫遞增排列)
王國維 《人間詞話》 (台北:里仁書局,1986)
王浩威 《台灣文化的邊緣戰鬥》 (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
王志健 《現代中國詩史》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
王潤華 《中西文學關係研究》 (臺北市:東大圖書,1978)
王夢鷗 《文藝美學》 (臺北市:新風出版社,1971)
王夢鷗編《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論爭集》(台北:天視出版公司,1981)
古繼堂 《台灣新詩發展史》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
白萩 《現代詩散論》 (台北:三民書局,1983)
艾略特撰,杜國清(譯)《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 (臺北市:田園,1969)
艾柯(Umberto Eco)著,黃寤蘭譯《悠遊小說林》(台北:時報文化,2000/11/13)
扥多洛夫著《批評的批評》 (台北,桂冠出版社,1997.9)
呂與昌(編) 《林亨泰研究資料立編》 (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4)
呂興昌 《台灣詩人研究論集》 (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5)
呂正惠 《戰後臺灣文學經驗》 (臺北市:新地文學,1992 )
呂正惠 《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 (臺北市:九歌,1995)
呂正惠 《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 (台北,大安,1989.9)
李魁賢 《詩的反抗》 (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2)
李敏勇 《戰後台灣文學反思》 (台北:自立晚報社,1994.6)
李瑞騰 《新詩學》 (台北:駱駝出版社,1997)
《台灣文學風貌》:43)
李元洛 《詩美學》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2)
李正治主編《政府遷臺以來文學研究理論及方法之探究》(台北:學生書局,1988年11月初版。)
李歐梵 《現代性的追求》 (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6)
沃夫岡伊瑟爾(Wolfgang Iser)著,張廷琛編譯《接受理論》(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9.5)
沈奇 《台灣詩人散論》 (臺北:爾雅出版社,1996)
沈奇 《拒絕與再造—兩岸現代漢詩論評》(臺北:三民書局,2001)
林燿德、孟樊(編) 《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 (時報出版公司,1994)
林燿德 《觀念對話》 (台北:漢光文化公司,1989)
林燿德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現象》(台北,1993)
林燿德 《一九四九以後》 (台北市:爾雅,1986)
邵伯周 《中國現代文學思潮研究》 (上海:學林出版社,1993)
封德屏(主編)《台灣現代詩史論》 (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
孟樊 《當代台灣新詩理論》 (台北:揚智文化公司,1995)
孟樊(編) 《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新詩批評》(台北:正中書局,1993)
周慶華 《台灣當代文學理論》 (臺北:揚智文化,1996.8)
佛克馬、蟻布思合著;袁鶴翔等譯《二十世紀文學理論》(台北:書林,1987)
洛夫 《詩人之鏡》 (高雄:大業書店,1969)
洛夫 《詩的邊緣》 (台北:漢光文化公司,1986)
柯慶明 《中國文學的美感》 (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
韋勒克、華倫著;王夢鷗等譯《文學論》 (台北市:志文,1976.10)
馬悅然、奚密、向陽(編)《二十世紀台灣詩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1989.3)
奚密 《現當代詩文錄》 (台北:聯合文學出版,1989年3月)
孫玉石 《中國現代詩歌及其他》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99)
高上秦(編)《中國現代詩評論》 (台北:林白出版社,1972)
高準《文學與社會改造》 (台北:德華出版社,1978)
高辛勇 《形名學與敘事理論》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
亞里斯多德著;姚一葦譯《詩學箋註》(臺北市:國立編譯館出版,1986)
姚一葦 《藝術批評》 (台北:三民書局,1996.6)
唐文標 《天國不是我們的》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
徐復觀 《中國藝術精神》 (北京:中國文聯出版,1988.10)
徐復觀 《中國文學論集》 (台北:學生書局,1990年,頁96)
H.R.姚斯、R.C.霍拉勃著《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遼寧:新華書店,1987.9)
陳鵬翔、張靜二(合編)《從影響研究到中國文學》(台北:書林圖書公司,1992)
陳芳明 《鏡子與影子》 (台北:志文出版社,1973)
陳芳明 《詩與真實》 (台北:洪範書店,1977)
陳炳良(編)《中國現當代文學探研》 (台北:書林出版社,1994)
陳明台 《台灣文學研究論集》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
陳義芝(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9)
黃維樑 《中國詩學縱橫論》 (台北:洪範書店,1977.12)
葉長海 《中國藝術虛實論》 (台北:學海出版社,1997.12)
葉嘉瑩 《迦陵談詩二集》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5)
張默 《台灣現代詩概觀》 (台北:爾雅出版社,1997)
張漢良 《現代詩論衡》 (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81)
張誦聖 《文學場域的變遷》 (台北:聯合文學,2001.6)
張京媛主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張漢良 《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
張錯 《從莎士比亞到上田秋成》 (臺北市:聯經出版,1989)
童慶炳 《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 (台北:萬卷樓圖書,1994.8)
渡也 《渡也論新詩》 (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9)
焦桐 《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 (台北:時報,1998/11)
楊牧 《文學的源流》 (台北,洪範書局,1984)
鄭明俐主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4)
劉紀蕙 《孤兒.女神.負面書寫》 (台北:立緒文化公司,2000)
劉若愚《中國文學理論》(台北:聯經,1981)
潘麗珠《台灣現代詩教學研究》(臺北市:五南,1999)
魯道夫.阿恩海姆著,郭小平等譯《藝術心理學新論》(台北:台灣商務,1992.12)
顏崑陽 《六朝文學觀念叢論》 (台北:正中書局,1993.2)
羅青 《從徐志摩到余光中》 (台北:爾雅出版社,1978.12)
羅青 《詩人之燈》 (台北:光復書局,1988)
羅曼.英加登著《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北京:中國文聯出版,1988.10)
龔鵬程 《文學散步》 (台北:漢光文化,1979.12)
龔鵬程 《文學批評的視野》 (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1)
三、期刊論文(依照成篇年代遞減排列)
楊宗翰:〈詩藝之外一詩人席慕容與「席慕容現象」〉,《竹塹文獻)
(2001年1月18期)
金榮華:〈「情節單元」釋義〉,《華岡文科學報》(2001年3月24期)
翁文嫻:〈論台灣新一代詩人的變形模式〉,《中山人文學報》13期2001)
王月華:〈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含蓄論〉,《文藻學報》(2000年3月14期)
王秀雄:〈藝術的相對論一作品解釋與價值判斷的新視界〉,《視覺藝術》
(2000年5月3期)
蕭義玲:〈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東華人文學報)
(1999年7月1期)
蕭蕭:〈國中現代詩教學設計「習作篇」〉,《國文天地》(1999年14卷11期)
蕭蕭:〈蘇紹連研究目錄(初編)〉,《臺灣詩學季刊》(1999年27期)
蕭蕭:〈「禪與詩的對話」參考書目(補)〉,《臺灣詩學季刊》(1999年28期)
施懿琳:〈稻作文化蘊育下的農民詩人(下)〉,《臺灣新文藝)
(1998年6月第10期)
劉建基:〈對話想像:意識型態與批評史— 一個方法論的課題〉,《政大學報)
(1998年11月77期)
賴欣陽:〈文章的生命力〉,《鵝湖》(1998年24卷1期)
游 喚:〈經典詩的確立〉,《臺灣詩學季刊》(1998年25期)
蕭 蕭:〈臺灣散文詩美學(上)〉,《臺灣詩學季刊》(1997年20期)
蕭 蕭:〈臺灣散文詩美學(下)〉,《臺灣詩學季刊》(1997年21期)
蕭 蕭:〈回首,日月在我的眉睫間舞踴 — 張默的詩生活探微〉,《聯合文學》
(1997年13卷11期)
蕭 蕭:〈情采鄭愁予〉,《國文天地》(1997年13卷1期)
謝輝煌:〈熾烈的火花過後〉,《臺灣詩學季刊》(1997年21期)
古繼堂:〈回答蕭蕭兼談「新詩三百首」〉,《臺灣詩學季刊》(1997年20期)
蕭 蕭:〈大陸學者拼貼的「臺灣新詩理論批評」圖〉,《臺灣詩學季刊》
(1996年14期)
楊文雄:〈中國新詩創作方法論之歷史與方法初探〉,《成大中文學報》
(1996年4期)
古添洪:〈評《新詩三百首》〉,《中外文學》(1996年期)
蕭 蕭:〈實現與現實-為「新詩三百首」敬答張雙英教授〉,《文訊月刊》
(1995年122期)
蕭蕭:〈世紀之選?略評「新詩三百首」,《文訊月刊》(1995年)
沈奇:〈評《新詩三百首》〉,《自由時報》(1995/11/23)
孟樊:〈台灣新生代評論家風起雲湧〉,《文訊》(一百期1994年)
李正治:〈開出「生命美學」的領域〉,《國文天地》(1994年2月9卷9期)
蕭振邦:〈中國美學的儒道釋側面解讀〉,《國文天地》(1994年2月9卷9期)
汪寶釵:〈從「辨騷」到「變乎騷」—朝向一個文學史觀的建立〉,
《中國學術年刊》(1994年3月15期)
翁文嫻:〈「興」之涵義在現代詩創作上的思考〉,《台灣詩學季刊》
(1994年6月七期)
張高評:〈談詩歌語言與言外之意(上)〉,《國文天地》(1993年9月9卷4期)
蕭蕭:〈覃子豪的詩風與詩觀〉,《文訊月刊》(1993年58卷97期)
蕭蕭:〈臺灣高中國文教科書的「現代文學」教學內容檢討〉,《聯合文學》
(1993年9卷11期)
張致宓:〈論孟子的「以意逆志」與「知人論世」說〉,《台中商專學報》
(1993年25期)
孟樊:〈書寫台灣詩史的問題〉,《中國論壇》(1992年32卷第9期)
李正治:〈四十年來文學研究理論之探討〉《文訊》(79期1992年
蕭蕭:〈文藝本身是一種設計〉,《文訊月刊》(1992年45卷84期)
游喚:〈新世代詩學批判(上)〉,《當代青年》(1991年10月號)
游喚:〈新世代詩學批判(下)〉,《當代青年》(1991年12月號)
蕭蕭:〈臺灣海洋詩的美學特質〉,《臺灣詩學季刊》(1991年月號)
向陽:〈打開意識型態地圖〉,《聯合文學》(1991年月10卷6期)
張默:〈我吞食被決定後的意義〉,《聯合文學》(1991年月12卷12期)
游喚:〈「現代詩導讀」導讀些什麼?〉,《臺灣文學觀察雜誌》(1991年3期)
羅青:〈從「現代詩學」看現代詩學〉,《臺北評論》(1988年)
許悔之:〈讓詩停止流浪一一蕭蕭「現代詩學」讀後〉,《文訊》(1987年8月)
郭成義:〈都是語言惹的禍-評蕭蕭「現代詩七十年」一文〉,《笠》(198
李瑞騰:〈「鏡中鏡」話〉〉,《創世紀》(1977年46期)
岩上:〈溪底的亂石「辭尚體要論碧果」讀後〉,《笠》(1972/04/15)
四、學位論文(依照出版年代遞減排列)
劉正忠《軍旅詩人的異端性格》國立臺灣大學博士論文2001
陳巍仁《台灣現代散文詩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98
黃郁婷《現代詩論中「詩語言」的探討》私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1995
鄭慧如《現代詩的古典觀照》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1994
指導教授 李瑞騰(Jui-teng Lee) 審核日期 2002-7-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