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0121008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6 、訪客IP:18.226.82.220
姓名 許玉青(Yu-Ching Hs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
(The Geographic Writings of the Classic Poetry of Taiwan in Ching Dynasty)
相關論文
★ 秋瑾詩詞研究★ 香港作家鍾曉陽小說研究
★ 台灣眷村小說生命困境之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作品為例★ 施叔青長篇小說的港台書寫
★ 台灣早期幽默散文研究★ 愛亞小說研究
★ 琦君書信研究★ 華嚴小說研究
★ 蘇青文學研究★ 黃娟及其小說研究
★ 台灣當代女性傳記研究(1945~2004)★ 台灣當代海洋文學之研究
★ 「文季」文學集團研究──以系列刊物為觀察對象★ 語境的還原:北島詩歌研究
★ 米羅.卡索數位詩研究★ 華文禁令解除後印華文學的發展 — 以印華作協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十七世紀以來臺灣以特殊的地理位置崛起於東亞,地理決定了臺灣的發展性、經濟性以及國際形象和地位。地理是臺灣一重要課題,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位與價值即在於反映了自明鄭至清帝國領臺時期(1661-1895)詩人之集體空間感受,不論是遊宦、羈旅、遺民、寓賢或本土文人皆以不同的視域,將關懷展現在創作裡,由是清代古典詩之研究,有助於了解清代臺灣詩人、仕臺詩人之空間感。
在文學創作中,空間是經常出現的主題或譬喻,地理空間或地理活動不但可以成為文本的主要象徵,也可被當成角色認知的隱喻;而書寫所形成之文本空間亦具有豐富之社會意涵。文學所描述的體驗,包括人與自然或環境的關係、空間感(sense of space)、地方感(sense of place)、與鄉土愛(love for homeland)以及對自然景觀的描述等,本論文以地理書寫作為切入點,主要是以人文地理學為思考途徑,焦點在研究清代詩人地理書寫之空間意識,亦即人對於存在空間之感受,清代臺灣作為中國新入版圖之疆域,有其特殊人文、地理背景,這些人文、地理背景是詩人對臺灣空間意識之共同來源,而這些空間意識,透過地理書寫隱藏於詩篇內,詩歌的分析將使我們理解詩人之空間感受,是故筆者所要探討的是人在生活領域的精神現象。
各章之書寫以詩歌分析為主導,輔以歷史文獻,考察詩作之內、外部結構,在處理方法上,將四個主題統一於詩人對臺灣土地之「空間感受」(空間意識、精神現象);在操作程序上,採取章節分論,最後會歸於每章第四節,各章最後小節其實安排結論,不過在名目上仍以「遇/不遇」、「安/不安」、「寓/不寓」和「化/不化」以突顯出章節議題。各章考察主題分述:
(一)宦 / 遊:宦遊文人之地理書寫
以屈原之神話想像作為切入點,研究宦遊文人宦遊臺灣之空間意識,探討其「遇與不遇」之政治心理。
(二)景觀 / 觀景:臺灣府八景詩之地理書寫
由想像、聽覺描寫和視覺描寫,研究詩人觀看臺灣山水所反應之存在現象(生命感、精神現象),探討其精神現象之「安與不安」。
(三)人 / 地:五妃、寧靖王和延平郡王之地理書寫
由詩人對五妃、寧靖王和延平郡王的民族精神之闡揚,研究詩人對於臺灣土地之認同感,探討其「寓與不寓」之臺灣生活。
(四)漢 / 番:原住民之地理書寫
由詩人對原住民生活領域之空間認知,探討帝國「化與不化」之治臺心理,以研究詩人治臺心理。
在前二、三、四和五章之論述基礎下,論文第六章提出結論,達成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反應的是詩人尋求「生命安頓」的文化表現。
摘要(英) Because of its particular geographical location, Taiwan, an island in East Asia, has emerged into world history since the 17th century. The geographical setting is very important for Taiwan, because it decides the development, the economy and the international image and status of this island. And the classic poetry of Taiwan in Ching Dynasty is worth studying because it reflects the collective sense of space and geographic cognition of the poets in the Chinese Empire Taiwan-ruling period from Ming-Zheng Dynasty to Ching Dynasty (1661-1895). All of the writers of the classic poetry of Taiwan, including officers and tourists from Mainland China, remains of Ming Dynasty, inhabitants and Taiwan natives, have revealed their cares for their lives and this land in their work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erefore, studying the classic poetry of Taiwan in Ching Dynasty can help us understand the sense of space of the native and having-been-to-Taiwan Chinese poets of that period.
Space is a familiar theme or imagery in the literature. The geographic space or the activities and events happening in it could not only be the primary symbols in the literary texts, but also be the metaphor of the cognitive horizons of literary characters. The textual space formed by writing is hence abundant in social contextual meanings. The experience of space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includ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or their environments, human beings’ sense of space, sense of place, love for homeland, and descriptions of landscapes. Studying from the view of geographic writing and with the leading ideas of human geography, this thesis focused on the space consciousness, that is, the sense of the existing-in-space or the being-in-the-world, implied in the geographic writings of the poets in Ching Dynasty.
Taiwan is a new territory of Chinese Empire in Ching Dynasty and has its own particular human and physical geographical setting, which has formed the common source of the poets’ space consciousness of Taiwan. The space consciousness of the poets reveals or conceals itself in their geographic writings and we can understand their sense of space through analyzing these works. Therefore, the attempt of this thesis is to inquire the spiritual phenomena of the being-in-the-living-world.
The writing of the main chapters is guided by poetic analysis and assisted by referring to historical materials to study the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structure of the poems. Methodologically, the four topics of the main chapters are united in the discourses of the space consciousness (the sense of space and the spiritual phenomena) of the poets; operationally, each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 and results in the final (4th) section, which is in fact the conclusion of each chapter, but for emphasizing the topics, it bears separately the name of “to be favored or not to be favored”, “to be comfortable or not to be comfortable”, “to inhabit or not to inhabit” and “to civilize or not to civilize”.
The topics of four main chapters are as follows:
A. Take Office / Make Tour: The Geographic Writings of Having-been-to-Taiwan Chinese Poets as officers or tourists
Studying from the view of Chu Yuan’s mythological imaginations, this chapter researches the space consciousness of having-been-to-Taiwan Chinese poets as officers or tourists and inquires their political mentality of “to be favored or not to be favored”.
B. Landscapes / Sightseeing: The Geographic Writings of the Eight-landscape Poetry in Taiwan County
Through analyzing the imaginations, the auditory and optical descriptions in the poems, this chapter studies the poets’ living phenomena (the sense of living and spiritual phenomena) reflected in their viewpoints of landscapes in Taiwan County and inquires their “to be comfortable or not to be comfortable” in their consciousness.
C. Characters / Land: The Geographic Writings of Five Princesses, Price Ning-Jing and Prince of Yan-Ping
Through studying the poets’ admirations of the figures of Five Princesses, Price Ning-Jing and Prince of Yan-Ping, this chapter inquires the recognition of the land and “to inhabit or not to inhabit” of the poets.
D. Chinese / Barbarians: The Geographic Writings of the Aborigines
Through studying the poets’ geographic cognition of the living areas of the aborigines, this chapter inquires the imperial ruling attitude of “to civilize or not to civilize”.
Based on the discourses of the second, the third, the fourth and the fifth chapters, the sixth chapter arrived at the conclusion of this thesis: the geographic writings of the classic poetry of Taiwan in Ching Dynasty reflect the poets’ cultural mentality of seeking for settling themselves.
關鍵字(中) ★ 清代
★ 空間意識
★ 地理書寫
★ 失樂園
★ 古典詩
★ 臺灣
關鍵字(英) ★ Classic Poetry
★ Ching Dynasty
★ Taiwan
★ Space Consciousness
★ Geographic Writing
★ Paradise Lost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材料使用說明 9
一、漢詩資料 9
二、清代臺灣文獻、史料及相關著述 14
三、相關研究成果之使用 15
第三節 相關研究成果說明 16
第四節 書寫策略及操作方法 18
一、書寫策略 18
二、操作方法 22
(一)宦 / 遊:宦遊文人之地理書寫 23
(二)景觀 / 觀景:臺灣府八景詩之地理書寫 24
(三)人 / 地:五妃、寧靖王和延平郡王之地理書寫 24
(四)漢 / 番:原住民族之地理書寫 25
第五節 內容、章節說明 26
第六節 回顧與展望 29
一、寫作回顧 30
二、研究成果 32
三、研究限制 33
四、未來展望 34
第二章 宦 / 遊:宦遊文人之地理書寫 37
第一節 異域神遊 38
第二節 黃金樂園 44
第三節 失樂園 56
一、修身自持 62
二、遣懷 66
三、思故都、故鄉 69
四、思君 73
五、懷志 74
第四節 遇與不遇 77
第三章 景觀 / 觀景:臺灣府八景詩之地理書寫 89
第一節 八景輿地 91
第二節 走入寂境 102
第三節 沉默畫作 111
第四節 安與不安 123
第四章 人 / 地:五妃、寧靖王、延平郡王之地理書寫 135
第一節 詠五妃 137
一、康熙時期 138
二、乾隆時期 145
三、嘉慶時期以降 151
四、小結 154
第二節 詠寧靖王 155
一、康熙時期 158
二、乾隆時期 164
三、乾隆時期以降 166
四、小結 170
第三節 詠延平郡王 172
一、康熙時期 176
二、雍正時期 182
三、雍正時期以降 183
四、小結 189
第四節 寓與不寓 190
第五章 漢 / 番:原住民之地理書寫 203
第一節 野蠻疆域 205
第二節 一邊兩國 215
第三節 文化越界 224
第四節 化與不化 233
第六章 結論 243
第七章 參考書目 247
參考文獻 壹、古籍:(依作者年代順序排列)
(周)莊周著、(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臺北市:河洛圖書,1974年。
(周)列禦寇:《列子》,臺北市:藝文出版社,1971年。
(漢)毛公傳、(唐)孔穎達等正義:《毛詩正義》,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漢)陸賈撰、(清)茆泮林輯:《楚漢春秋》,臺北:藝文出版社,1971年。
(漢)東方朔:《神異經》,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市:鼎文書局翻印,1985年。
(漢)王逸章句:《楚辭章句》,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67年。
(晉)張華:《博物志》,北京市:北京出版社,2000年。
(晉)郭璞注:《山海經》,臺北市:臺灣商務,1983年。
(晉)干寶:《搜神記》,臺北市:里仁書局,1970年。
(南朝梁)宗懍、(明)項琳之編:《荊楚歲時記》,臺北市:藝文出版社,1965年。
(唐)虞世南撰、(明)陳禹謨補註:《北堂書鈔》,臺北市:臺灣商務,1983年。
(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集注》,臺北市:臺灣商務,1983年。
(唐)杜甫著、(清)楊倫箋注:《杜詩鏡詮》,臺北市:華正書局,1986年。
(唐)李商隱:《李義山詩集》,臺北市:臺灣商務,1983年。
(五代前蜀)杜光庭:《錄異記》,臺北市:藝文出版社,1967年。
(宋)李昉等:《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宋)司馬光撰、(元)胡三省音註:《資治通鑑》,臺北市:臺灣商務,1983年。
(宋)沈括:《夢溪筆談》,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宋)朱熹注:《四書集注》,臺北市:臺灣中華,1971年。
貳、清代臺灣古典詩詩稿、詩集:(古籍依作者年代順序、近人著述依出版年月順序排列)
(南明)鄭經:《東壁樓集》,日本內閣文庫影印本。
(清)孫元衡:《赤嵌集》,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十種,1958年1月。
(清)朱仕玠:《小琉球漫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三種,1957年12月。
(清)章甫:《半崧集》,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一種,1964年8月。
(清)鄭用錫:《北郭園詩鈔》,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四一種,1959年。
(清)林占梅:《潛園琴餘草》,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二種,1964年。
(清)陳肇興:《陶村詩稿》,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四四種,1962年。
(清)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一五種,1965年11月。
(清)劉家謀:《海音詩》,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
(清)劉家謀:《觀海集》,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清)丘逢甲:《嶺雲海日樓詩鈔》,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銀行臺叢刊第七○種,1960年8月。
連橫:《臺灣詩乘》,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六四種,1960年1月。
---:《臺灣詩薈雜文鈔》,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二四種,1966年3月。
---:《臺灣詩薈》,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
彭國棟:《廣臺灣詩乘》,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6年。
王松:《臺陽詩話》,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三四種,1959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詩鈔》,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二八○種,1970年。
陳漢光編:《臺灣詩錄》,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年。
林文龍:《臺灣詩錄拾遺》,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年12月。
黃仲崙:《臺灣正氣詩選》,臺北市:正中書局,1980年。
賴子清編:《臺海詩珠》臺北市,自行出版,1982年。
陳昭瑛:《臺灣詩選注》,臺北市:正中書局,1996年。
楊青矗編:《臺詩三百首》,臺北市:敦理出版社,2003年8月。
《全臺詩》編輯小組(施懿琳等)編撰:《全臺詩》,臺南市:國家臺灣文學館,2004年2月。
參、地理類著作:(依姓氏及字母順序筆劃順序排列)
王庸:《中國地理學史》,上海市:上海書店,1984年。
李旭旦主編:《人文地理學概說》,北京市:科學出版,1985年。
何金鑄:《人文地理學》,臺北市:自印,1987年10月。
吳必虎、劉筱娟著:《中國景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胡欣、江小群著:《中國地理學史》,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5年。
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臺北市: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1998年6月。
張文奎主編:《中國人文地理學》,長春市:東北師範大學,1991年。
葉舒憲:《山海經的文化尋蹤:「想象地理學」與東西文化碰觸》,武漢市: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2005年。
藤岡 謙二郎著、王凌云等譯:《人文地理學》,天津市:南開大學出版,1989年。
Claval, Paul(〔法〕柯拉法樂)著、鄭勝華、劉德美、劉清華、阮綺霞譯:《地理學思想史》,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2003年9月。
Crang , Mike(〔英〕克蘭)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2003年3月。
David Harvey(〔英〕大衛‧哈維)著、高永源、劉立華、蔡運龍譯:《地理學性質的透視》,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96年9月。
Demangeon,Albert(阿‧德芒戎)著、葛以德譯:《人文地理學問題》,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93年。
Edward Soja(〔美〕愛德華‧索雅):《第三空間--航向洛杉磯以及其他真實與想像地方的旅程》,臺北縣: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4月。
Hartshorne, Richard(〔美〕哈特向)著、黎樵譯:《地理學性質的透視》,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97年4月。
Joh nston, R.J.(〔英〕R.J.約翰斯頓)著、唐曉峰等譯:《地理學與地理學家:1945年以來的英美人文地理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99年。
Joh nston, R.J.(〔英〕R.J.約翰斯頓)著、蔡運龍、江濤譯:《哲學與人文地理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0年6月。
Pocock,Douglas C.D ed., Humanistic Geography and Literature:Essay on the Experience of place, London:Croon Helm, 1981。
Yi-Fu Tuan(段義孚)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98年3月。
肆、清代臺灣文獻、史料及相關著述
一、史志類:(依作者年代順序排列)
(康熙)蔣毓英:《臺灣府志》,北京市:中華書局,臺灣府志三種,1985年5月。
(康熙)高拱乾:《臺灣府志》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歷史文獻叢刊,1983年6月。
(康熙)周鍾瑄、陳夢林:《諸羅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四一種,1962年12月。
(康熙)周文元、宋永清:《重修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六六種,1960年7月。
(康熙)李丕煜、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二四種,1961年10月。
(康熙)王禮、陳文達:《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三種,1961年6月。
(乾隆)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七四種,1961年3月。
(乾隆)六十七、范咸:《重修臺灣府志》, 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五種,1961年11月。
(乾隆)王必昌、魯鼎梅:《重修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一三種,1961年11月。
(乾隆)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四六種,1962年12月。
(乾隆)胡建偉:《澎湖紀略》,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九種,1961年7月。
(乾隆)余文儀、黃佾:《續修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二一種,1962年4月。
(嘉慶)謝金鑾、鄭兼才:《續修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四○種,1962年6月。
(道光)蔣鏞:《澎湖續編》,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一五種,1961年8月。
(道光)李廷璧、周璽:《彰化縣誌》,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五六種,1962年11月。
(道光)陳淑均:《噶瑪蘭廳志續補》,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83年3月。
(道光)柯培元、李祺生:《噶瑪蘭志略》,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九二種,1961年1月。
(咸豐)陳淑均:《噶瑪蘭廳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六○種,1963年3月。
(同治)陳培桂、楊浚《淡水廳志》,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83年3月。
(光緒)林豪:《澎湖廳志稿》,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六四種,1963年6月。
(光緒)沈茂陰:《苗栗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五九種,1962年12月。
(光緒)陳朝龍《新竹縣采訪冊》,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四五種,1962年7月。
(光緒)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三七種,1959年4月。
(光緒)林豪、薛紹元:《澎湖廳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六四種,1963年6月。
(光緒)屠繼善:《恆春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七五種,1960年5月。
(光緒)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七三種,1960年8月。
(光緒)鄭鵬雲、曾逢辰:《新竹縣志初稿》,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六一種,1959年11月。
二、古籍:(依作者年代順序排列)
(明)沈有容:《閩海贈言》,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五六種,1959年10月。
(永曆)鄭成功、鄭經:《延平二王遺集》,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
(永曆)楊英:《從征實錄》,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三二種,1958年11月。
(康熙)黃宗羲《賜姓始末》,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二十五種,1958年9月。
(康熙)陳璸:《陳清端公文選》,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一六種,1961年9月。
(康熙)施琅:《靖海紀事》,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三種,1958年2月。
(康熙)郁永河:《裨海紀遊》,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四四種,1959年4月。
(康熙)郁永河著、王德毅主編:《裨海紀遊》,臺北市:新文豐,1989年。
(康熙)郁永河:《裨海紀遊》,南投縣: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年。
(康熙)郁永河:《番境補遺》,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四四種,1959年。
(康熙)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六○種,1960年5月。
(康熙)藍鼎元:《東征集》,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十二種,1958年2月。
(康熙)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四種,1957年11月。
(乾隆)六十七:《使署閒情》,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二二種,1961年10月。
(乾隆)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十九種,1958年5月。
(道光)沈雲:《臺灣鄭氏始末》,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十五種,1958年6月。
(道光)姚瑩:《東槎紀略》,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七種,1957年11月。
(咸豐)徐鼒:《小腆紀年》,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三四種,1962年11月。
(同治)丁日健:《治臺必告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四種,1959年7月。
(同治)林豪:《東瀛紀事》,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八種,1957年12月。
(同治)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八四種,1960年8月。
(同治)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二種,1957年9月。
(同治)羅大春:《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三○八種,1972年12月。
(光緒)黃逢昶:《臺灣生孰番記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五一種,1960年4月。
(光緒)蔣師轍:《臺游日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六種,1957年12月。
(光緒)吳子光:《臺灣紀事》,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三六種,1959年2月。
(光緒)唐贊袞:《臺陽見聞錄》,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三○種,1958年11月。
(光緒)沈葆楨:《福建臺灣奏摺》,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九種,1959年2月。
(光緒)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七種,1958年10月。
(不詳)夏琳:《閩海紀要》,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一種,1958年4月。
(日治)連橫:《雅堂文集》,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二○八種,1964年12月。
---:《臺灣通史》,臺北市:黎明文化公司,1985年1月。
(民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平臺紀事本末》,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六種,1958年5月。
(民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聖祖實錄選輯》,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六五種,1963年。
(民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旅行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一一種,1965年7月。
(民國)黃典權:《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一八種,1966年3月。
三、外國文獻著述:(依出版年月順序排列)
伊能嘉矩、江慶林等譯《臺灣文化誌》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5年。
鈴木質著、林川夫審定:《臺灣番人風俗志》,臺北市﹕武陵出版社,1991年。
馬淵東一:《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東京都:凱風社,1988年。
Pickering W. A. 著,陳逸君譯《發現老臺灣》(Pioneering In Formosa),臺北市﹕臺原出版社,1994年。
伍、近人專著:(依字母順序及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中研院近史所,1986年。
王人英:《臺灣高山族的人口變遷》,臺北市: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1966年。
王元化:《文心雕龍講疏》,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7月。
王存立、胡文青:《臺灣的古地圖--明清時期》,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1月。
王希杰:《漢語修辭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10月。
王德華:《屈騷精神及其文化背景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9月。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市:聯經事業公司,1989年。
方豪:《臺灣早期史綱》,臺北市:學生書局,1994年。
田哲益:《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臺北市:武陵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4月。
伍蠡甫:《山水與美學》,臺北市: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1月。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市:臺灣開明書局,1994年12月。
---:《談美》,臺北市:臺灣開明書局,1997年7月。
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3月。
李元洛:《詩美學》,臺北市:東大圖書,1980年2月。
李壬癸:《宜蘭縣南島民族與語言》,宜蘭市:宜蘭縣政府,1996年。
---:《臺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臺北市:常民文化,1997年。
李亦園:《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1982年。
李春青:《詩與意識型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
李瑞騰:《臺灣文學風貌》,臺北市:三民書局,1991年。
---:《寂寞之旅》,臺北市:時報文化,1982年6月。
---:《詩心與國魂》,臺北市:漢光出版公司,1984年。
李豐楙:《小說戲曲研究》,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88年。
李豐楙、劉苑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臺北市: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12月。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89年9月。
何敬群:《楚辭精注》,臺北縣:漢京文化,1998年11月。
阮昌銳:《臺灣土著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市﹕臺灣省博物館,1994年。
---:《臺灣的原住民》,臺北市:臺灣省博物館,1996年。
杜正勝:《番社采風圖題解─以臺灣歷史初期平埔族之社會文化為中心》,臺北市: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年。
吳幅員:《臺灣文獻叢刊提要》,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7年。
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年1月。
林政華:《臺灣文學汲探》,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3月。
林淑慧:《臺灣文化采風-黃叔璥《臺海使槎錄》研究》,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年。
東海大學中文系編《臺灣古典文學與文獻》,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年1月。
周宗賢:《逆子孤軍鄭成功》,臺北市: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6月。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市: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2003年11月。
胡萬川:《真實與想像神話傳說探微》,新竹縣:國立清華大學,2004年7月。
郁永河著、楊龢之譯注:《遇見300年前的臺灣--裨海紀遊》,臺北市:圓神出版社,2004年6月。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市:春暉出版社,2000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市:臺灣學生,1979年9月。
---:《中國人之思維方法》,臺北市:臺灣學生,1995年3月。
---:《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市:臺灣商務,1999年9月。
袁珂:《神話論文集》,臺北縣:漢京文化,1987年1月。
---:《中國神話傳說》,臺北市:里仁書局,1990年8月。
翁聖峰:《清代臺灣竹枝詞之研究》,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6年。
馬積高、黃鈞:《中國古代文學史》,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1998年7月。
許俊雅主編:《講座FORMOSA》,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年11月。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1979年7月。
陳水源:《臺灣歷史的軌跡》,臺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12月。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市:允晨文化,1997年10月。
陳捷先:《清代臺灣方志研究》,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8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編:《認識臺灣歷史論文集》,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1996年6月。
郭廷以:《臺灣史事概說》,臺北市:正中書局,1954年。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1979年。
曹永和:《台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2000年。
康培德:《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臺北市:稻鄉出版,1999年。
張炎憲等編:《臺灣史論文精選》,臺北市:玉山社出版事業,1996年。
張前、王次炤《音樂美學基礎》,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年6月
張勝彥:《臺灣開發史》,臺北市:國立空中大學,1996年。
張勝彥、吳文星、溫振華、戴寶村:《臺灣開發史》,臺北市:國立空中大學,1998年8月。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論文集》,臺北市:九思出版社,1977年。
陳怡良:《屈原文學論集》,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2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鑑賞篇》,臺北市:巨流出版社,1996年12月。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市:巨流出版社,1999年9月。
黃典權:《鄭成功傳》,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六七種,1960年。
黃應貴編:《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臺北市: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1997年。
童慶炳:《藝術創作與審美心理》,天津市:百花文藝,1999年9月。
葉啟政:《社會、文化知識份子》,臺北市:東大圖書,1984年3月。
詹素娟、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市: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2001年。
楊雲萍:《臺灣歷史上的人物》,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81年。
楊熙:《清代臺灣﹕政策與社會變遷》,臺北市:天工書局,1983年。
楊宗翰主編:《文學經典與臺灣文學》,臺北縣永和市:富春文化,2001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中部碑文集成》,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五一種,1962年。
廖雪蘭:《臺灣詩史》,台北市:武陵出版社,1989年。
劉麗卿:《清代臺灣八景與八景詩》,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02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市:華正書局,1998年8月。
蔡作孚:《民族正氣》,臺北市:作者自印,1972年8月。
潘英:《臺灣平埔族史》,臺北市:南天書局,1996年。
蔣君章:《民族精神在臺灣》,臺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1970年6月。
鄭志明:《中國社會的神話思維》,臺北縣:谷風出版社,1993年6月。
蕭兵:《楚辭與美學》,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00年1月。
錢穆:《宋代三書隨劄‧中國文化傳統中之士》,臺北市:東大圖書,1986年2月。
謝崇耀:《清代臺灣宦遊文學研究》,臺北市:蘭臺出版社、臺北縣中和市:成信文化總經銷,2002年。
簡炯仁:《臺灣開發與族群》,臺北市:前衛出版社,1995年。
簡恩定、沈謙、吳永猛:《中國詩書畫》,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1991年6月。
廚川白村著、林文瑞譯:《苦悶的象徵》,臺北市:志文出版社,1999年8月。
Bachelard, Gaston(〔法〕巴舍拉)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臺北市:張老師文化,2003年8月。
Benedict Richard O’Gorman Anderson(〔英〕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臺北市:時報文化,1999年4月。
Carl Gust Jung(〔瑞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著、馮川、蘇克編譯:《心理學與文學》,臺北市:九大文化,1994年5月。
Denis Wood(丹尼斯‧渥德)著、王志弘等合譯:《地圖權力學》,臺北市:時報文化,,1996年。
Eliade, Mircea(〔美〕伊利亞德)著、楊素娥譯、胡國楨校閱:《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市:桂冠圖書,2001年1月。
Kant, Immanuel(〔德〕康德)著、牟宗三譯註:《判斷力之批判》,臺北市:臺灣學生,1992年10月。
Heidegger, Martin(〔德〕海德格爾)著、郜元寶譯、張汝倫校:《人,詩意地安居》,山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
Maurice Merleau-Ponty(〔法〕莫里斯‧梅落-龐蒂)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1年2月。
Said, Edward W.(薩依德)著、王志弘等譯:《東方主義》,臺北縣:立緒文化公司,2001年2月。
Said, Edward W.(薩依德)著、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縣:立緒文化公司,2004年1月。
陸、論文(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一、學位論文:
李宜涯:《晚唐詠史詩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卓淑娟:《清代臺灣中部漢番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周滿枝:《清代臺灣流寓詩人及其詩之研究》,政大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施懿琳:《清代臺灣漢詩所反映的漢人社會》,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
張隆志:《清代臺灣平埔族群史的重建和理解》,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9年。
陳虹如:《郁永河《裨海紀遊》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9年。
陳雯宜:《清康熙年間臺灣土地利用的研究》,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4年。
莊雅仲:《文化、書寫與差異:三個有關異己論述的分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郭侑欣:《憂鬱的亞熱帶:郁永河《裨海紀遊》中的台灣圖像及其衍異》,靜宜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許淑媛《《清乾隆內府輿圖》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1999年。
詹素娟:《清代臺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蔡淵洯:《清代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賴弘文:《清代方志地圖的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1997年。
盧胡彬:《清代臺灣方志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戴雅芬:《臺灣天然災害類古典詩歌研究-清代至日據時代》,國立政治大學,中等學校教師在職進修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2002年。
二、期刊論文
王幼華:〈清代臺灣「自然災變」詩文初探〉,《臺灣史料研究》第二十號,2003年3月。
王志恆:〈延平郡王鄭成功的軼事與他的詩〉,《中正學刊》第二十一期, 1997年10月。
王樾:〈道德實踐過程中的價值衝突及抉擇--對鄭成功「移孝作忠」歷史典範的省思〉,《淡江史學》第九期,1998年9月。
衣若芬:〈「瀟湘」山水畫詩之文學意象情境探微〉,《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二十期,2002年3月。
---:〈漂流與回歸--宋代題「瀟湘」山水畫詩之抒情底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二十一期,2002年9月。
---:〈「江山如畫」與「畫裏江山」--宋元題「瀟湘」山水畫詩之比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二十三期,2003年9月。
任葵:〈臺灣八景以及高拱乾的題詠〉,《文史知識》第五期,1990年
池永歆:〈清初詩文所描述的臺灣地理景觀(上)--以《諸羅縣志》阮蔡文詩為例〉,《鵝湖月刊》,總號二八六,1999年4月。
杜淑珠:〈臺灣早期詠花詩〉,《史聯雜誌》第十四期,1986年。
李三榮:〈秋聲賦的音韻成就〉,《聲韻論叢》第一期,1994年5月。
何培夫:〈臺灣碑碣概覽(上)〉,《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第八卷第二期,2002年6月。
杜正勝:〈臺灣民番界址圖說略〉,《古今論衡》第八期,2002年7月。
邱燮友〈神話是民族的夢〉,《中國語文》511期,2000年1月。
林道生:〈鄭成功治臺期的原住民政策〉,《山海文化雙月刊》第十一期,1996年1月。
紀少陵:〈試論山水詩作為文人心靈內療圖式與苦悶的象徵〉,《中縣文藝》第十期,1996年12月。
施添福:〈歷史地理學與臺灣史的研究〉,《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十四期,1980年3月。
---:〈地理學中的空間觀點〉,《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16期,1980年3月。
---:〈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
69期,1990年6月。
---:〈紅線與藍線--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十九期,1991年6月。
施懿琳、許俊雅:〈臺灣古典詩歌系譜的想像:評陳昭瑛《臺灣詩選注》〉,《中外文學》第288期,1996年5月。
施懿琳:〈後殖民史觀詮釋台灣古典文學的一個嘗試——以明鄭時期為分析對象〉
《臺灣文學史書寫》國際研討會單篇論文,台南:成大台文所,2002年11
月。
---:〈假面英雄鄭成功--從鄭清往來書信談起〉,《島語》第三期:《古典文
學新視界》專輯,2003年。
徐麗霞:〈寧靖王與五妃〉(一),《中國語文》551期,2003年5月。
---:〈寧靖王與五妃〉(二),《中國語文》552期,2003年6月。
---:〈寧靖王與五妃〉(三),《中國語文》553期,2003年7月。
---:〈寧靖王與五妃〉(四),《中國語文》554期,2003年8月。
翁佳音:〈諸神讓位:鄭成功多廟現象之探究〉《歷史月刊》179期,2002年12月。
張谷良:〈鄉愁路上的一次頓挫--試論〈桃花源詩并記〉中神話情節所透顯的意涵〉,《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第1期,2004年3月。
陳井三:〈赤手擎天,柱撐半壁河山--淺談臺灣對鄭成功的看法和評價〉,《國文天地》5卷11期,1990年4月。
陳定山:〈雞籠積雪〉,《臺南文化》,1952年9月。
陳龍廷:〈帝國觀點下的文學想像—清代臺灣原住民的妖魔化書寫〉,《臺灣文獻》第五十五卷第四期,2004年12月。
張菼:〈鄭成功詩文箋註〉,《臺灣文獻》34卷3期,1983年9月。
郭果六:〈漫談延平郡王祠〉,《歷史月刊》132期,1999年1月。
莊金德:〈清初嚴禁沿海人民偷渡來臺始末〉,《臺灣文獻》,十四卷三期,1964年。
莊雅仲:〈裨海紀遊:徘徊於自我與異己之間〉,《新史學》4卷3期,1993年9月。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臺灣文學學報》第一期,2000年6月。
---:〈臺灣古典文學史概說(一六五一~一九四五)〉,《臺北文獻》第一五一期,2005年3月。
黃雅淳:〈屈原悲情意識之文化意義初探〉,《弘光學報》第三十八期,2001年11月。
黃憲作:〈天真與野蠻--論清代臺灣原住民形象的塑造〉,《大漢學報》第十九期,2004年11月。
黃麗貞:〈「象徵」修辭法〉,《中國語文》523期,2001年1月。
傅朝卿:〈臺灣祭祀鄭成功廟宇的調查研究〉,《臺灣文獻》51卷2期,2000年9月。
愛德華‧索雅(Edward Soja):〈後現代地理學和歷史主義批判〉《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十九期,1995年6月。
齊益壽:〈談六朝詠史詩的類型〉《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0卷第4期,66年4月。
楊仁江:〈古蹟之旅--明寧靖王墓〉,《公務人員月刊》43期,2000年1月。
楊儒賓:〈離體遠遊與永恆的回歸--屈原作品反應出的思想型態〉,《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1期第1卷,1993年6月。
廖志超:〈「文賦雙璧」--歐陽修「秋聲賦」與蘇軾「赤壁賦」之比較研究〉,《興大中文學報》14期,2002年2月。
劉秋固:〈莊子的神話思維及其自我超越的文化心理與民俗信仰〉,《哲學與文化》,廿五卷第五期,1998年5月。
鄭國瑞〈屈原〈遠遊〉中的精氣思想與神仙思想的連繫〉,《中山中文學刊》第1期,1995年6月。
蔡相煇:〈二王廟與鄭成功父子陵寢〉,《文藝復興》158期,1984年12月。
---:〈清代臺灣之鄭成功祠祀考〉,《臺灣文獻》35卷3期,1984年9月。
潘英:〈臺灣原住民族的族群分類〉,《臺灣文獻》第46卷第4期,1995年12月。
盧明瑜:〈李白神話詩歌自我象徵之探討〉,《德明學報》,第十四期,1999年1月。
---:〈李商隱神話詩歌原型初探〉,《國立編譯館館刊》第二十八卷第二期,1999年12月。
嚴章炮:〈大陸學者如何評價鄭成功〉,《國文天地》5卷11期,1990年4月。
指導教授 李瑞騰(Jui-Teng Li) 審核日期 2005-7-2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