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112100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71 、訪客IP:18.224.68.104
姓名 陳琬菁(wan-Ching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山海經》死生觀研究
相關論文
★ 中國文學中的桃花研究★ 戒嚴時期台灣流行歌曲研究1949~1987年
★ 排灣族傳統童謠研究★ 台灣王爺故事研究
★ 臺灣地區國字「標準字體」之研究★ 元明清動物故事研究
★ 彈詞《珍珠塔》研究★ 【相聲瓦舍】及其相聲劇作品之研究
★ 中國民間蛇郎類型故事研究★ 《聊齋誌異》植物精怪故事研究
★ 《剪燈新話》人物研究★ 李漁同類型小說與戲曲比較
★ 唐代令曲研究★ 壇經版本考
★ 俞大綱劇作研究★ 《風月錦囊》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山海經》作為目前最為古老、保存最多神話資料的專書,其內容豐富多樣,足以反應遠古初民的生活狀態與普遍心理;通過對其各方面探討,可使我們一窺遠古洪荒時期,人類初始面對死亡的心態以及人和萬物間緊密又拉鋸的生命一體關係。
本文先從原始信仰中整理出與初民思維死生相關部分,進而自《山海經》內容中歸納分析出三種初民面對死亡時的心理及觀感:一為以變化流轉死亡之不變的再生人物精神、二為以動植物所顯示吉凶福禍徵兆作為死生之依憑、三為以遠方異地寄予長生不死之企盼。
通過這些類別可知,初民的死生觀是以死向生的積極態度,他們所提出的各種方法,不論是努力求生,抑或是消解、轉化死亡,都是根源於其對於生命的熱切意念,而這些意念在神話中,總是毫無保留地被各種人物與事件說明著。
關鍵字(中) ★ 山海經
★ 死生觀
★ 生死
★ 神話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01
第二節 《山海經》概述………………………………………………………03
一、《山海經》成書及性質 ……………………………………………03
二、《山海經圖》概說 …………………………………………………04
三、《山海經》死生內容 ………………………………………………06
第三節 研究概況與成果……………………………………………………07
一、《山海經》研究 ……………………………………………………07
二、死亡觀研究…………………………………………………………08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09
一、研究方法……………………………………………………………09
二、研究步驟……………………………………………………………11
三、章節安排……………………………………………………………11
第二章 原始信仰的死生觀…………………………………………………14
第一節 靈魂信仰………………………………………………………………15
一、萬物有靈論……………………………………………………………15
二、氣與魂魄………………………………………………………………16
第二節 自然信仰………………………………………………………………18
一、 日月信仰………………………………………………………………19
二、 水信仰…………………………………………………………………20
三、 土信仰…………………………………………………………………21
四、 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信仰……………………………………………22
第三節 圖騰信仰………………………………………………………………23
一、 動物……………………………………………………………………24
二、 植物……………………………………………………………………26
第四節 巫術信仰………………………………………………………………28
一、 巫覡作用………………………………………………………………28
二、 巫術效應………………………………………………………………30
第三章 死而不亡的人物精神…………………………………………… 32
第一節 人物分析………………………………………………………………33
一、夸父與蚩尤……………………………………………………………33
二、刑天……………………………………………………………………36
三、 欽?與鼓………………………………………………………………38
四、 帝女……………………………………………………………………39
五、 尸之神…………………………………………………………………40
六、 鯀(腹生禹)…………………………………………………………45
七、 顓頊……………………………………………………………………46
第二節 以「變」流轉死亡之生生不息………………………………………48
一、 變形思維之底蘊………………………………………………………49
二、 身體與自然相互通感…………………………………………………51
第四章 吉凶福禍的死生依憑 ………………………………………… …55
第一節 動植物作用分析………………………………………………………56
一、 招福示禍………………………………………………………………56
二、 疾病治療………………………………………………………………61
三、 食人致死………………………………………………………………68
四、 裨益增強………………………………………………………………69
五、 特殊功能………………………………………………………………70
第二節 以「聖」跡抵禦「俗」世之病痛……………………………………72
一、 靈物的神異形貌………………………………………………………72
二、 服佩的交感治療………………………………………………………74
第五章 長生不死之境地…………………………………………………… 78
第一節 長生地域描述…………………………………………………………80
一、 崑崙……………………………………………………………………80
二、 沃土……………………………………………………………………84
三、 長壽不死國度…………………………………………………………85
第二節 以「遠」、「異」消解死生命限………………………………………88
一、 他方之遙:以距離感放逐死亡………………………………………88
二、 人物之異:對比於「常」的突破點…………………………………91
第六章 結論……………………………………………………………………97
參考書目…………………………………………………………………………100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文獻書目
(一)中文著作
葉舒憲、鄭在書、蕭兵著:《山海經的文化尋蹤─「想像地理學」與東西文化碰觸》(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鄧啟耀:《中國神話思維結構》(四川:重慶出版社,2004年)
吳天明:《中國神話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年)
尉遲淦編:《生死學概論》(台北:五南書局,2003年)
邱宜文:《山海經的神話思維》(台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
王德保:《神話的意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聞一多:《神話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高福進:《太陽崇拜與太陽神話─一種原始文化的世界性透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鹿憶鹿:《洪水神話》(台北:里仁書局,2002年)
戶曉輝:《地母之歌─中國彩陶與岩畫的生死母題》(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呂微:《神話何為─神聖敘事的傳承與闡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馬昌儀:《古本山海經圖說》(濟南:山東畫報,2001年)
蕭兵:《太陽英雄神話之五:靈智英雄故事》(台北:桂冠出版社,2000年)
許志偉、徐宗良:《中西文化中的生死觀》(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2000年)
賀學君、櫻井龍彥:《中日學者中國神話研究論著目錄總匯》(日本名古屋大學大學院國際開發研究科,1999年)
馬昌儀:《中國靈魂信仰》(台北:雲龍出版社,1999年)
張岩:《山海經與古代社會》(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年)
向伯松:《中國水崇拜》(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
李豐楙:《神話的故鄉─山海經》(台北:時報出版社,1998年)
李向平:《死亡與超越》(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7年)
鄭曉江:《生死智慧:中國人對人生觀及死亡觀的看法》(台北:漢欣文化出版社,1997年)
(周)莊周著,郭慶藩輯:《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周)管仲:《管子》(台北:黎明文化出版社,1996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潛明茲:《中國神話學》(寧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
蕭兵、葉舒憲:《老子的文化解讀─性與神話學之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陳建憲:《神祇與英雄──中國古代神話的母題》(北京:三聯書店,1994年)
印順:《中國古代民族神話與文化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1994年)
馬昌儀編:《中國神話學文論選萃(上)(下)》(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年)
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4年)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何星亮:《中國自然神與自然崇拜》(上海:三聯書局,1992年)
王孝廉:《水與水神》(台北:三民書局,1992年)
荊學民:《人類信仰論》(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
涂爾幹著,芮傳明、趙學元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台北:桂冠出版社,1992)
袁珂:《中國神話通論》(成都:巴蜀書社,1991年)
王貴生:《女巫與巫術》(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漢)王充著,黃暉校釋、劉盼遂集解:《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劉大基:《人類文化及生命形式》(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四庫備要本)
宋兆麟:《巫與巫術》(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
王小盾:《原始信仰和中國古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袁珂:《中國神話史》(上海:上海古籍,1988年)
(周)列禦寇著,楊伯峻撰:《列子集釋‧湯問篇》(台北:華正出版社,1987
年)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王孝廉:《中原民族的神話與信仰》(台北:桂冠出版社,1987年)
王孝廉《中國神話世界一各民族的創世神話與信仰》(台北:時報出版社,1987年)
何新:《諸神的起源》(台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
朱天順:《中國古代宗教初探》(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
張福三、傅光宇《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
杜而未:《崑崙文化與不死觀念》(台北:學生書局,頁1985年)
(周)左丘明撰,韋昭注:《國語》(台北:漢京出版社,1983年)
玄珠、袁珂、譚達先:《中國古代神話甲編三種》(台北:里仁書局,1982年)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2年)
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編譯:《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上冊)》(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1982年)
(唐)孔穎達撰:《禮記注疏》(台北:藝文出版社,1981年)
(唐)孔穎達撰:《春秋左傳正義》(台北:藝文出版社,1981年)
朱天順:《原始宗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與傳說》(台北:聯經出版社,1977年)
杜而未:《山海經神話系統》(台北:學生書局,1976年)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台北:世界書局,1973年)
(周)屈原著,洪興祖注:《楚辭》(台北:廣文出版社,1962年)
(清)畢沅:《山海經新校正》(台北:新興出局,1962年)
(清)郝懿行:《山海經箋疏》(台北:漢京文化出版社,1938年)
林惠祥:《文化人類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34年)
(明)吳琯校:《山海經》(微卷,明萬曆十三年,新安吳氏刊山水經合刻本,中圖館藏)
(二)翻譯著作
路先‧列維─布留爾著,丁由譯:《原始思維》(台北:商務出版社,2001年)
伊利亞德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出版社,2001年)
梅洛‧龐蒂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出版社,2000年)
段義孚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恩斯特‧卡西爾著,甘陽譯:《人論》(台北:桂冠出版社,1994年)
弗雷澤著,李新萍、郭于華、王彪譯:《永生的信仰與死者的崇拜》(北京:中國文聯,1992年)
愛德華‧泰勒著、連樹聲譯:《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
艾瑟‧哈婷著、蒙子,龍天,芝子譯:《月亮神話─女性的神話》(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
恩斯特‧卡西爾著,黃龍保,周振選譯:《神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92年)
弗雷澤著,汪培基譯:《金枝》(台北:桂冠出版社,1991年)
伊藤清司著、劉曄原譯:《山海經的鬼神世界》(北京:中國民間文學出版社,1990年)
埃利亞德著,宋立道、魯奇譯:《神秘主義、巫術與文化風尚》(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0年)
克勞德‧列維‧斯特勞斯著,陸曉禾等譯《結構人類學─巫術、宗教、藝術、神話》(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9年)
馬凌諾斯基著,朱岑樓譯:《巫術、科學與宗教》(台北:協志工業叢書,1989年)
恩斯特‧卡西勒著,黃漢青、陳衡平譯:《國家神話》(台北:成均出版社1983年)
Yi-Fu Tuan(1977)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Minneapolis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二、期刊論文
徐軍義:〈山海經的生命意識〉《渭南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7月,第19卷第4期。
李炳海:〈三層九重、上與天通的崑崙〉(《山西師大學報》2004年,第3期。
張勤:〈西王母原型:生與死的統一〉《貴州文史叢刊》2004年,第2期。
李炳海:〈蛇:參與神靈形象整合的活性因子─珥蛇、操蛇、踐蛇之神的文化意蘊〉《文藝研究》2004年,第1期。
王貴生:〈刑天精神本源新探〉《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9卷,第1期。
李炳海:〈古代的水火崇拜與神話中的珠玉意象〉《中國文化研究》2003年,秋之卷。
張月:〈觀看與想像─關於形象學和異國形象〉《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5月,第35卷,第3期。
劉錫誠:〈神話崑崙與西王母原相〉《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王貴生:〈論《山海經》中的神靈復活機制〉《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
李炳海:〈洋溢著生命活力的潤澤之美─古代水崇拜與“沃”字美學內涵〉《文藝理論研究》2002年,第1期。
韓光蘭:〈顓頊、后稷死而復蘇神話解──兼論巫、魚與生命永恆信仰的關係〉雲南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第6期。
顧希佳:〈從鳥崇拜到鳥神話〉《浙江學刊》2001年,第1期。
李道和、韓光蘭:〈生命樹、不死藥與巫的關係〉《楚雄師專學報》2001年,第1期。
朱迪光:〈古代中國人的夢想與抗爭─論古代文學中的再生與還魂〉《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11月,第15卷第4期。
張春生:〈夸父神話和逐日巫術〉《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7卷,第4期。
董韶華:〈我國古代神話特點〉《山東檔案》2000年3月。
駱水玉:〈聖域與沃土─《山海經》中的樂土神話〉《漢學研究》1999年6月,第17卷第1期。
邱宜文:〈從九歌之草木試論香草與巫術〉《社會科學戰線》1999年5月,第5期。
沈懷靈:〈從上古文化看“夸父追日”神話的原始內涵〉《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30卷。
張啟成:〈山海經‧夸父逐日的本義〉《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3期。
王昆吾:〈論古神話中的黑水、崑崙與蓬萊〉《中國早期藝術與宗教》(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8年)
彭毅:〈諸神示象─山海經神話資料中的萬物靈跡〉《文史哲學報》1997年6月,第46期。
葉舒憲:〈中國上古地母神話發掘─兼論華夏「神」概念的產生〉《民族藝術》1997年,第3期。
許兆昌:〈先秦社會的巫、巫術與祭祀〉《史學集刊》1997年,第3期。
楊東晨:〈原始社會的圖騰崇拜與龍的形成〉《衡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1996年,第17卷。
程地宇:〈魚的主題二重奏,生命的禮讚與祖靈的復活〉《重慶三峽學院學報》1996年,第3期。
張曉芒:〈上古神話中的思維法則觀念〉《普陽月刊》1996年,第3期。
劉黎明:〈刑天神話‧獵首習俗‧頭骨崇拜〉《四川大學學報》1996年,第3期。
胡萬川:〈失樂園─中國樂園神話探討之一〉《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漢學研究中心叢刊,1996年)
李豐楙:〈不死的探求─從變化神話到神仙變化傳說〉〉《中國神話學文論選萃》(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年)
蔡永貴:〈夸父逐日的文化意蘊新解〉《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17卷,第4期。
李豐楙:〈先秦變化神話的結構性意義──一個「常與非常」觀點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94年3月,第4期。
寧稼雨:〈山海經與中國奇幻思維〉《南開學報》1994年3月,第3期。
王鍾陵:〈神話中的生死觀〉《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3年,第9卷,第2期。
楊義:〈山海經的神話思維〉《中國歷朝小說與文化》(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
蕭兵:〈火鳳凰:它的來源、意義和影響〉《黑馬─中國民俗神話學文集》(台北:時報文化,1991年)
李炳海:〈日月神話與先民的時間、生命意識〉《北方論叢》1990年,第5期。
羅永麟:〈論山海經的巫覡思想〉《民間文藝集刊》1990年,第3期。
張福三:〈原始人類對生命意識的反思──死亡、復活再生神話研究〉《思想戰線》1989年,第6期。
呂微:〈崑崙神話中的二分世界〉《民間文學論壇》1989年,第2期。
彭兆榮:〈「變形」考辨〉《民間文學論壇》1986年,第5期。
趙璞珊:〈山海經所記載的藥物、疾病和巫醫─兼論山海經的著作時代〉《山海經新探》(四川:四川省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
蕭兵:〈自然美的兩種型態〉《山水與美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年)
樂蘅軍:〈中國原始變形神話試探〉《古典小說散論》(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4年)
顧頡剛:〈山海經中的崑崙區〉《中國社會科學》1982年,第1期。
柯慶明:〈論「悲劇英雄」—一個比較文學的觀念之思索〉《境界的探求》(台北:聯經出版社,1977年)
樂蘅軍:〈悲劇英雄在中國古神話中的造象〉《古典小說散論》(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6年)
三、學位論文
陳連山撰:《山海經學術史考論》(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
蘇曼如:《山海經時空觀探索》(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器文先生指導,2003年)
陳怡芬:《山海經的旅行記錄》(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潘麗珠先生指導,2003年)
鍾勝珍:《山海經女性神祇研究》(台北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浦忠成先生指導,2003年)
陳逸根:《山海經中之原始信仰研究》(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器文先生指導,2002年)
邱宜文:《山海經的神話思維》(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傅錫壬先生指導,2001年)
羅相珍《山海經自然神話分類及原始思維初探》(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樂蘅軍先生指導,1992年)
楊儒賓:《中國古代天人鬼神交通之四種類型及意義》(台灣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張亨先生指導,1986年)
指導教授 李國俊(Kuo-Chun Lee) 審核日期 2005-7-1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