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312101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6 、訪客IP:3.140.197.65
姓名 黃啟峰(Chi-feng Hu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河流裡的月印:郭松棻與李渝小說研究
(the moon , the river:Fctions study of Kuo song-fen and Li Yu)
相關論文
★ 唐青樓才女薛濤論★ 消逝中的府城文化記憶--以許地山、葉石濤和陳燁為論述場域
★ 大旨談情—瓊瑤文本與《紅樓夢》之互文★ 河東君與《柳如是別傳》──「接受觀點」的考察
★ 豔異編研究★ 世變中的記憶與編寫──以丁耀亢(1599-1669)為例的考察
★ 規訓或懲罰︰重審公案中的酷刑★ 晚清狹邪小說的人倫世界——以《品花寶鑑》為例
★ 跨 文 化 的 想 像 與 實 踐:試 探 高 羅 佩 的《狄 公 案》★ 重寫名女人:臺灣歷史小說的案例考察
★ 戰後台灣女性成長小說-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 說部與史部的辨證與互證-史家劉知幾(661-721)之
★ 從非小說到小說—「志怪」論述研究★ 艷而人情的話本小說-一片情研究
★ 台灣科幻小說的文化考察(1968-2001)★ 亂離中的自由──五四自由傳統與台灣女性渡海書寫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郭松棻、李渝生長於台灣現代主義世代,兩人的創作甚早,在大學時代便有作品發表,直至七○年代因保釣運動的投入,兩人在寫作上才進入擱置。八○年代當兩人重新回歸文學領域,其創作才開始受到矚目,兩人在八○年代以後出產的作品,在形式上直達現代主義美學的極高標的,並且在內涵上又常寓有深刻國族身份的省思,作品在「詩性文字的魅力」與「歷史社會的寫實」之間取得一個相當恰當的媒和,是八○年代以後台灣現代小說十分值得注意的對象。
將兩人置於同一研究範圍,除了夫妻身份的關係以外,兩人在背景上各具戰後本省族群與外省族群的台北地方記憶(大稻埕、溫州街),七○年代以後兩人一同出國留學、經歷保釣運動與重回文學領域,以致在生活與創作討論上有更緊密的結合。表現在文本裡,從「學院派的特質」、「現代主義」、「左翼思想」、「流離經驗」、「歷史關懷」、「藝術美感」方面都可見其兩者的共通處。另外亦可在其中挖掘出兩人「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作家、作品特質。
此本論文主要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從「作家的背景層面」作兩位作家的生平與思想的瞭解,並於「文壇」與「作家」之間,作一種屬於文本外部的「文學社會學」考察。第二部分從「文本的地理想像層面」耙梳兩位作家「原鄉書寫」背後的文學性,經由史地的探勘,配合文本的對照,再以「文化地理學」等相關論述為輔,去分析作家的創作策略與歷史背景。第三部分從「文本的歷史書寫層面」探析兩位作家在後期將書寫焦點逐漸靠向歷史題材的現象,作一「文學的歷史性」,以及「歷史的文學性」的雙重對照探究。
摘要(英) Song-fen Kuo and Yu Li were born in the Age of Modernism in Taiwan. They started to write as early as they were college students, but suspended since they joined the Defending Diao-yu-tai Movement in the year of 70s’. Both wrote again from the year of 80s’, and their creations have come into public notice since then. The creations they made after the year of 80s’ were worth paying attention to, because the forms of them reach the highest standard of Modern Aesthetics and meantime the contents usually imply the deep reflection of the nation. In other words, the fascinating wording and the profound content are quite matched in their works.
There are three reasons why I put Kuo and Li in the same research. First, they are couples; second, they have different ethnic background; third, they have the same experience after the year of 70s’, such as studied abroad together, joined the Defending Diao-yu-tai Movement and returned to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As a result, readers can find out their parallels and differences in their work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three parts in this thesis. In the first part, I try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writer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by comprehending writers’ life and thoughts. I use the theory of Sociology of Literature in this part. In the second part, I try to analyze the writers’ strategy of creating and the background when they created by comparing the text with the history thereat and using the theory of Culture Geography. In the third part, I present the writers’ inclination of focusing on the subject of history in a later period and discuss the relation between history and literature.
關鍵字(中) ★ 文化地理學
★ 歷史書寫
★ 李渝
★ 現代主義
★ 郭松棻
關鍵字(英) ★ Modernism
★ Culture Geography
★ Historiography
★ Yu Li
★ Song-fen Kuo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0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00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回顧………………………………………006
第三節 研究方法……………………………………………...012
第四節 研究架構……………………………………………...015
第二章 作家論:重要的他者,志業的共體…………….…….017
第一節 月光下的大稻埕:郭松棻生平與思想概述…………..017
一、 郭松棻生平概述…………………………………………017
二、 郭松棻的哲學觀與相關論述……………………………026
第二節 河流過的溫州街:李渝生平與藝術觀概述……………036
一、 李渝生平概述……………………………………………036
二、 李渝的藝術觀與相關論述………………………………043
第三節 文學夫妻檔與台灣文學界的互動………………………050
一、 重要的他者:文學夫妻檔的意義與影響………………050
二、 作家與文學界的互動……………………………………056
第四節 結語…………………………………………………….062
第三章 作品論(一):空間與記憶的辯證……………………064
第一節 城市地景的重構…………………………………………064
一、 大稻埕之於郭松棻………………………………………064
二、 溫州街之於李渝…………………………………………066
三、 文學地理書寫……………………………………………068
四、 擬象化的地方……………………………………………074
第二節 夢境、記憶與空間的交會………………………………080
一、 夢境的意象表現…………………………………………080
二、 現實景物對記憶的召喚…………………………………084
三、 從家庭到國族的集體記憶………………………………092
第三節 特定空間的權力結構……………………………………097
一、 家園書寫的性別與空間…………………………………097
二、 文本空間的權力宰制關係………………………………100
三、 溫州街中舊勢力的權力消耗……………………………104
第四節 由流離經驗到想像原鄉…………………………………107
一、 知識份子的流亡特質……………………………………107
二、 文化祖國的重新審視……………………………………110
三、 從家鄉到異鄉的空間……………………………………114
第五節 結語…………………………………………………….119
第四章 作品論(二):歷史碎片中的文學意義………………121
第一節 文學文本與歷史素材……………………………………121
一、 從國史到私史:論〈今夜星光燦爛〉…………………121
二、 歷史與性別:論〈落九花〉……………………………129
三、 敘事手法與隱喻意涵……………………………………136
第二節 歷史人物的意義符碼……………………………………143
一、 自由主義的知識份子:殷海光…………………………143
二、 遲到的藝術家:余承堯…………………………………147
三、 「軍官」的人物形象摹寫………………………………151
第三節 故事新編與文本改寫的文化價值………………………155
一、 經典故事的新詮…………………………………………155
二、 自我文本的重寫…………………………………………164
第四節 結語…………………………………………………….173
第五章 結論………………………………………………………175
參考書目…………………………………………………………….180
參考文獻 【郭松棻、李渝著作】
一、郭松棻小說著作(依照發表年代編排順序)
郭松芬(郭松棻原名):〈王懷和他的女人〉,《大學時代》10(1958.04)。
羅安達(郭松棻筆名):〈青石的守望〉,《文季》1:2,(1983.08)。
羅安達(郭松棻筆名):〈三個小短篇〉,《文季》1:3,(1983.08)。
郭松棻:〈母與子〉,《九十年代》172(1984.05)。
郭松棻:《郭松棻集》,台北:前衛,1993。
郭松棻:《雙月記》,台北:草根,2001。
郭松棻:《奔跑的母親》,台北:麥田,2002。
郭松棻:〈落九花〉,《印刻文學生活誌》1:11(2005.07)。
二、李渝小說著作(依照發表年代編排順序)
李渝:《溫州街的故事》,台北:洪範,1991。
李渝:《應答的鄉岸》,台北:洪範,1999。
李渝:《金絲猿的故事》,台北:聯合文學,2000。
李渝:《夏日踟躇》,台北:麥田,2002。
李渝:《賢明時代》,台北:麥田,2005。
三、郭松棻非小說著作(依照發表年代編排順序)
郭松芬:〈沙特存在主義的自我毀滅〉《現代文學》9,(1961.7.20),頁5~27。
郭松芬:〈這一代法國的聲音—沙特〉《文星》76,(1964.2),頁16~18。
郭松芬:〈大台北畫派1966秋展〉《劇場》7~8合期,(1966.12.15),頁23~31。
羅龍邁(郭松芬筆名):〈『五四』運動的意義〉《春雷聲聲》,林國炯等編,台北:人間,2001年,初版。
羅龍邁(郭松棻筆名):〈打倒博士買辦集團〉《春雷聲聲》,林國炯等編,台北:人間,2001年,初版。
羅隆邁(郭松棻筆名):〈談談台灣的文學〉香港《抖擻》創刊號,(1974.1),頁48~56。
羅安達(郭松棻筆名):〈戰後西方自由主義的分化—談卡謬和沙特的思想論戰〉香港《抖擻》2,(1974.3),頁1~10。
張澍(郭松棻筆名):〈蓋世比—美國七十年代的英雄典型〉香港《抖擻》5,(1974.9),頁12~17。
李寬木(郭松棻筆名):〈從「荒謬」到「反叛」--談卡謬的思想概念(一)〉《夏潮》,2:5,(1977.5.1),頁15~18。
李寬木(郭松棻筆名):〈自由主義的解體—談卡謬的思想概念(二)〉《夏潮》2:6,(1977.6.1),頁15~20。
李寬木(郭松棻筆名):〈冷戰年代中西歐知識人的窘境—談卡謬的思想概念(三)〉《夏潮》3:1,(1977.7.1),頁7~10。
羅安達(郭松棻筆名):〈戰後西方自由主義的分化—談卡謬和沙特的思想論戰〉香港《抖擻》23,(1977.9),頁1~10。
羅安達(郭松棻筆名):〈戰後西方自由主義的分化—談卡謬和沙特的思想論戰(現代宗教法庭和新教義)〉香港《抖擻》24,(1977.11),頁1~6。
羅安達(郭松棻筆名):〈戰後西方自由主義的分化—談卡謬和沙特的思想論戰(替無產階級規定歷史任務)〉香港《抖擻》26,(1978.3),頁1~10。
羅安達(郭松棻筆名):〈戰後西方自由主義的分化—談卡謬和沙特的思想論戰(行動中的列寧主義)〉香港《抖擻》27,(1978.5),頁1~17。
郭松棻:〈一個創作的起點〉《當代》第42期,(1989.10.1),頁84~89。
四、李渝非小說著作(依照發表年代編排順序)
李渝:《任伯年》,台北:雄獅,1978。
李渝:《族群意識和卓越風格》,台北:雄獅,2001。
李渝:〈被遺忘的族類〉《聯合文學》216,(2002.10)。
李渝:〈光陰憂鬱:趙無極作品一九六○至一九七二〉《藝術家》57:1,2003。
李渝:〈日光女子〉《印刻文學生活誌》10,(2004.6)。
李渝:〈美人和野獸:張學良的幽禁卅悠靜生活〉《明報月刊》39:6,2004。
【專書】(依照作者姓名筆畫編排順序)
下村作次郎著,邱振瑞譯:《從文學讀台灣》,台北:前衛,1997。
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輯組編:《陳儀生平及被害內幕》,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7。
片倉佳史著,姚巧梅譯:《台灣土地‧日本表情:日治時代遺跡紀行》,台北:玉山社,2004。
王岳川:《後殖民主義與新歷史主義文論》,山東:山東教育,1999。
王溢嘉編著:《精神分析與文學》,台北:野鵝,1989。
王鈺婷等著:《2006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台灣作家的地理書寫與文學體驗》,台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7。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1998。
王德威編:《典律的生成:「年度小說選」三十年精編》第一集,台北:爾雅,1998。
王德威編:《典律的生成:「年度小說選」三十年精編》第二集,台北:爾雅,1998。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2001。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台北:麥田,2002。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台北:麥田,2004。
王德威編選‧導讀:《台灣:從文學看歷史》,台北:麥田,2005。
卡謬(Albert Camus)著,柔之譯:《異鄉人》,台北:小知堂,2000。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著,王才勇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白先勇:《第六隻手指》,台北:爾雅,1995。
白先勇:《驀然回首》,台北:爾雅,1990。
皮埃爾‧布迪厄(Pierre,Bourdieu)著,劉暉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北京:中央編譯,2001。
朱立立:《知識人的精神私史:台灣現代派小說的一種解讀》,上海:上海三聯,2004。
米克.巴爾著(Mieke Bal),譚君強譯:《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艾德華‧薩依德(Edward W.)著,單德興譯:《知識份子論》,台北:麥田,2004,二版。
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著,賴其萬、符傳孝譯:《夢的解析》,台北:志文,1988。
何卓恩:《殷海光與近代中國自由主義》,上海:上海三聯,2004。
巫永福:《巫永福全集評論卷2》,台北:傳神福音,1995。
克瑞茲威爾 (Cresswell, Tim) 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2006。
克蘭(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2003。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1995。
李瑞騰主編:《沿波討源,雖幽必顯:認識台灣作家的十二堂課》,桃園:中央大學,2005。
李歐梵口述,陳建華訪談,《徘徊在現代和後現代之間》,台北:正中,1996,初版。
杜聲鋒:《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香港:三聯書局,1988。
沙特(Jean-Paul Sartre)著,陳宜良等譯:《存在與虛無(下)》,台北:桂冠,2002。
沙特(Jean-Paul Sartre)著,陳宜良等譯:《存在與虛無(上)》,台北:桂冠,2002。
季季:《七十五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1987。
周芬伶、彭錦堂等編:《台灣後現代小說選》,台北:二魚文化,2004。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台北:麥田,1995。
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著,洪凌譯:《擬仿物與擬像》,台北:時報,1998。
易竹賢:《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武漢:武漢大學,2005。
林德龍輯註:《二二八官方機密史料》,台北:自立晚報,1992。
林國炯等編:《春雷聲聲:保釣運動三十週年文獻選輯》,台北:人間,2001。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2003,初版。
保羅‧利科(Ricceur,P.)著,姜志輝譯:《歷史與真理》,上海:上海譯文,2004。
封德屏主編:《比翼雙飛:二十三對文學夫妻》,台北:文訊,1988。
思想編委會:《思想4:台灣的七十年代》,台北:聯經,2007。
柯慶明:《臺灣現代文學的視野》,台北:麥田,2006。
約翰‧列區(John Lechte)著,王志弘、劉亞蘭、郭貞伶譯:《當代五十大師》,台北:巨流,2002。
范銘如:《像一盒巧克力:當代文學文化評論》,台北:印刻,2005。
唐文標編:《一九八四台灣小說選》,台北:前衛,1985。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2002,
時報文化,1994。
桑柔編著:《鶼鰈情深》,台北:希代,1985。
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陳新譯:《元史學: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想像》,南京:譯林,2004。
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董立河譯:《形式的內容:敘事話語與歷史再現》,北京,文津,2005。
班納迪克‧安德森(Anderson,benedick)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1999。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林志明譯:《說故事的人》,台北:台灣攝影,1998。
郝譽翔:《情慾世紀末:當代台灣女性小說論》,台北:聯合文學,2002。
尉天驄編:《燃燒的年代—唐文標懷念集》,台北:帕米爾,1986,初版。
張系國:《昨日之怒》,台北:洪範,1988,26版。
張京媛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1997。
張忠棟:《自由主義人物》,台北:允晨,1998。
張惠菁:《楊牧》,台北:聯合文學,2002年,初版。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
張錯:《西洋文學術與手冊》,台北:書林,2005。
梁景峰:《鄉土與現代:台灣文學的片段》,台中:中縣文化,1995,初版。
梅家玲主編:《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麥田:台北,2006。
梅家玲編:《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台北:麥田,2000。
理查‧桑內特(Richard Sennett)著,黃煜文譯:《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人類身體與城市》,台北:麥田,2003。
莫里斯‧哈布瓦赫(Halbwachs,M.)著,華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2002。
莊永明:《台北老街》,台北:時報文化,1991。
釣統運文獻編委會編:《春雷之後——保釣運動三十五週年文獻選輯》第一卷,台北:人間,2006。
釣統運文獻編委會編:《春雷之後——保釣運動三十五週年文獻選輯》第二卷,台北:人間,2006。
釣統運文獻編委會編:《春雷之後——保釣運動三十五週年文獻選輯》第三卷,台北:人間,2006。
陳芳明:《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1998。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2002。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2004。
陳昭瑛:《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1998。
陳義芝編:《八十二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1993。
陳義芝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1998。
陳錫璋:《細說北洋》,台北:傳記文學,1982。
章羣:《唐史》,台北:華岡,1958年,四版。
許俊雅編:《無語的春天:二二八小說選》,台北:玉山社,2003。
許俊雅:《見樹又見林:文學看台灣》,台北:渤海堂,2005。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1998,再版二刷。
惠妮特‧契德威克(Whitney Chadwick)、伊莎貝兒‧顧爾帝夫隆(Isabelle de Courtivron)著,許邏灣譯:《愛人,同志:情欲與創作的激盪》,台北:允晨,1997。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前衛,1997。
琳達‧麥道威爾(Linda Mcdowell)著,王志弘、徐苔玲譯:《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台北:群學,2006。
黃錦樹:《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台北:麥田,2006。
黑格爾(G.W.F.Hegel)著,王造時譯:《歷史哲學》,上海:上海書店,2001。
楊匡漢:《中國文化中的台灣文學》,武漢:長江文藝,2002。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1995。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1998。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台北:三民,1988,四版。
楊澤主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楊澤編:《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台北:時報,1994。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1998年,再版。
廖玉蕙:《打開作家的瓶中稿:再訪捕蝶人》,台北:九歌,2004。
廖咸浩:《愛與解構—當代台灣文學評論與文化觀察》,台北:聯合文學,1995。
廖炳惠:《關鍵詞200》,台北:麥田,2003。
廖瑾媛:《四季、彩妍、郭雪湖》,台北:雄師,2001。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臺北市史畫集》,台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0。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封域篇》,台北:臺北市政府,1988。
臺北市政府新聞處編:《台北記憶》,台北:臺北市政府新聞處,1997。
舞鶴訪談,李渝整理:〈不為何為誰而寫:在紐約訪談郭松棻〉《印刻文學生活誌二00五年七月號》,台北:印刻,2005。
劉大任:《我的中國》,台北:皇冠,2000,初版一刷。
劉大任:《空望》,台北:印刻,2003。
劉大任:《紐約眼》,台北:印刻,2002。
劉大任:《晚晴》,台北,印刻,2007。
劉洪一:《走向文化詩學:美國猶太小說研究》,北京:北京大學,2002。
劉紀蕙編:《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台北:麥田,2001,初版。
劉紹唐編:《民國人物小傳:第三冊》,台北:傳記文學,1987。
劉紹唐編:《民國大事日誌:第一冊》,台北:傳記文學,1989。
樓成宏主編:《歐美現代主義文學簡編》,上海:百家,2006。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1987。
鄭鴻生:《青春之歌:追憶1970年代台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台北:聯經,2001年12月,初版。
魯迅:《魯迅小說合集》,台北:里仁,1997。
學,2005。
盧卡奇(Georg.Lkacs)著,楊恆達譯:《小說理論》,台北:唐山,1997。
謝里法:《台灣出土人物誌:被埋沒的台灣文藝作家》,台北:前衛,1988。
謝里法:《我的畫家朋友們》,台北:自立晚報,1988。
謝里法:《我所看到的上一代》,台北:望春風文化,1999。
邁克爾.伍德(Michael Wood)著,顧鈞譯:《沉默之子:論當代小說》,北京:三聯書店,2003。
顏元叔:《離台百日》,洪範,1978年4月,三版。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屠友翔譯:《S卅Z》,台北:桂冠,2004。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台北:左岸文化,2005。
【學位論文】(依照發表年代編排順序)
謝春馨:《八○年代「臺灣文學」正名論》,中央中文系碩士論文,1995。
朱芳玲:《論六、七○年代台灣留學生文學的原型》,中正中文系碩士論文,1996。
陳明柔:《典範的更替╱消解與臺灣八0年代小說的感覺結構》,東海中文系博士論文,1998。
林燕珠:《劉大任小說中的家族與國族》,中興中文系碩士論文,2000。
蔡雅薰:《台灣旅美作家之留學生小說及移民小說研究(1960~1999)》,高師大國文系博士論文,2002。
周慶塘:《八○年代台灣政治小說研究》,臺大中文系博士論文,2003。
李欣倫:《戰後台灣疾病書寫研究》,中央中文系碩士論文,2003。
侯作珍:《自由主義傳統與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崛起》,文化中文系博士論文,2003。
魏偉莉:《異鄉與夢土:郭松棻思想與文學研究》,成大台文所碩士論文,2003。
莊永同:《長廊杜鵑望鄉關:劉大任小說研究》,文化中文系碩士論文,2003。
黃小民:《郭松棻小說研究》,文化中文系碩士論文,2004。
楊佳嫻:《論戰後台灣外省籍小說家作品中的「台北/人」》,台大中文系碩士論文, 2004。
吳靜儀:《文學的寂寞單音:郭松棻小說研究》,中山中文系碩士論文,2006。
【報紙、期刊論文】(依照發表年代編排順序)
張文翊:〈回到廣闊的文學天地裡:訪李渝〉《中國時報》(1983.10.02)。
黃碧端:〈在迷津中造境:評李渝的《溫州街的故事》〉《聯合文學》8:4:88,1992。
張恆豪:〈二二八的文學詮釋:比較月印和泰姆山記〉,第二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1995。
羊子喬:〈橫切現實面,探索內心世界:郭松棻〉《神秘的觸鬚》台笠(1996.6)。
黃碧端:〈敘事的矛盾和失落的號聲:我看〈號手〉〉《中外文學》25:10(1997.3)。
南方朔:〈廢墟中的陳儀〉,《中外文學》25:10(1997.3)。
張殿:〈郭松棻三度中風〉《聯合報》46(1997.8.10)。
李桂芳:〈終戰後的胎變:從女性、歷史想像與國族記憶閱讀郭松棻〉,《水筆仔》3(1997.9)。
張嚴:〈郭松棻病況好轉〉《聯合報》46(1997.9.22)。
李進:〈李渝出版小說集《應答的鄉岸》越過生命暗流遠航泊岸〉《聯合報》41(1999.4.12)。
張殿:〈回家——訪小說家李渝〉《聯合報》41(1999.4.19)。
許素蘭:〈流亡的父親,奔跑的母親:郭松棻小說中性/別烏托邦的矛盾與背離〉《文學台灣》32,(1999.10)。
林文義:〈看那篇冷清的潮汐—讀《郭松棻集》〉《文訊》177(2000.7)。
吳達芸:〈聽李渝說金絲猿的故事〉《中央日報》21(2000.10.26)。
王順興:〈追憶似月年華〉《中國時報》39〈人間副刊〉,(2001.3.4)。
徐淑卿:〈郭松棻藉小說重回台灣故土〉《中國時報》(2001.3.10)。
宇文正:〈郭松棻獲巫永福文學獎〉《聯合報》37(2001.6.16)。
陳建忠:〈月之暗面〉《自由時報》副刊 ,(2001.11.29)。
陳文芬:〈郭松棻、王文興、周夢蝶 文壇潔癖作家新作誕生〉《中國時報》14(2002.8.15)。
范銘如:〈亞細亞的新孤兒〉《聯合報》(2002.10.20.)。
陳明柔:〈當代台灣小說中歷史記憶的書寫——以郭松棻為觀察主軸〉,「台灣文學史書寫研討會」,成大台灣文學所,(2002.11.20)。
梅家玲:〈月印萬川,星光燦爛〉《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2.12.08)。
楊美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郭松棻小說創作與美學世界〉《自由時報》(2003.4.6)。
林佩瑾:〈無聲的初雪:由複調理論看李渝的「江行初雪」《興大中文研究生論文集》8,(2003.5)。
陳明柔:〈郭松棻小說中的漂流與記憶〉,「靜宜中文系教師學術論文發表會」,靜宜中文系主辦,(2003.5.20)。
楊佳嫻:〈記憶˙啟蒙˙溫州街——論李渝的「台北人」書寫〉《中國文學研究》第17期,2003。
廖玉蕙:〈生命裡的暫時停格:小說家郭松棻、李渝訪談錄〉《聯合文學》19:9=225,(2003.7)。
黃錦樹:〈即將過去的未來〉《聯合文學》19:9(2003.07)。
魏偉莉:〈論郭松棻文化身份的思索〉,第九屆《府城文學獎得獎作品專集》,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03.11)。
何雅雯,〈震耳欲聾的寂靜——讀郭松棻,想像台灣〉,「現代文學的歷史迷魅——第一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2003.11.13-15)。
王德威:〈冷酷異境裡的火種:郭松棻的創作美學〉《聯合文學》210(2004.4)。
黃錦樹:〈詩,歷史病體與母性:論郭松棻〉《中外文學》33:1=385,(2004.6)。
黃錦樹:〈詩,歷史病體與母性:論郭松棻〉《中外文學》33:1(2004.6)。
王韶君:〈想像、象徵與真實——釋郭松棻作品中的母親形象〉,《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期刊》6(2004.07),頁83~104。
楊佳嫻:〈離/返鄉旅行:以李渝、朱天文、朱天心和駱以軍描寫台北的小說為例〉《中外文學》34卷第二期,2005。
鄭穎:〈由「多重引渡」論李渝小說中的現代性與歷史書寫〉《2005海峽兩岸華文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現代文學學會,2005。
鍾玲:〈霧中花:李渝〈朵雲〉的敘事方式〉《文學世紀》5:7=52,(2005.7)。
林幸謙:〈敘事主體的在場與不在場:李渝〈朵雲〉的「雙重渡引」空間〉《文學世紀》5:7=52,(2005.7)。
陳希林:〈知名小說家郭松棻病危〉《中國時報》(2005.7.8)。
陳希林:〈郭松棻最後時刻 文壇友人關切〉《中國時報》(2005.7.9)。
藍麗娟:〈甦醒吧,郭松棻〉《中國時報》E7(2005.7.11)。
丁文玲:〈郭松棻和李渝、李銳和蔣韻以文學相許〉《中國時報》(2005.7.17)。
陳建忠:〈流亡者的思想病歷 郭松棻的文學道路〉《中國時報》(2005.7.17)。
林文義:〈孤挺花:小說家郭松棻的最後一程〉《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5.07.18)。
林衡哲:〈懷念郭松棻:一位永遠望鄉的理想主義臺灣作家〉,《自由時報》副刊(2005.08.08)。
黃錦樹:〈未竟的書寫—閱讀郭松棻〉《自由時報》副刊,(2005.08.08)。
邱立本:〈郭松棻雜憶〉《世界日報》,(2005.8.15)。
謝朝宗:〈悼念作家郭松棻之逝〉紐約《明報》日報,(2005.9.16)。
李歐梵:〈悼念我的老同學郭松棻〉紐約《明報》日報,(2005.9.16)。
林文義:〈作家永別:黃國峻、袁哲生、黃武忠、郭松棻〉《聯合文學》258,2006。
謝里法:〈二○○五年,飄的聯想:追念陳其茂、蔡瑞月、郭松棻〉《文學台灣》57,(2006.1)。
劉雪貞:〈在歷史的想像中重生:以「新歷史主義」觀點解讀郭松棻〈今夜星光燦爛〉〉《南榮學報》9期(2006.3)。
黃啟峰:〈集體記憶的書寫:論《溫州街的故事》的時間、空間與敘事〉《2006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台灣作家的地理書寫與文學體驗》,台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7。
李娜:〈「美國」與郭松棻的文學/思想旅程:以《論寫作》為中心的考察〉《2006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台灣作家的地理書寫與文學體驗》,台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7。
鄭穎:〈凝視與回望:李渝的現代主義小說實踐〉《2007海峽兩岸華文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現代文學學會,2007。
林文義:〈簡報如葉:追記‧郭松棻〉《鹽分地帶文學》雙月刊9,(2007.4.10)。
邱瑞鑾〈時光、記憶與郭松棻〉《自由時報》副刊,(2007.6.26)。
指導教授 康來新(Lai-shin Kong) 審核日期 2007-7-2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