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3141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2 、訪客IP:18.216.190.167
姓名 曾萍萍(Ping-Ping Tse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文季」文學集團研究──以系列刊物為觀察對象
(A Study on Wen-ji Literary Group: An Observation of Series Publication)
相關論文
★ 秋瑾詩詞研究★ 香港作家鍾曉陽小說研究
★ 台灣眷村小說生命困境之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作品為例★ 施叔青長篇小說的港台書寫
★ 台灣早期幽默散文研究★ 愛亞小說研究
★ 琦君書信研究★ 華嚴小說研究
★ 蘇青文學研究★ 黃娟及其小說研究
★ 台灣當代女性傳記研究(1945~2004)★ 台灣當代海洋文學之研究
★ 語境的還原:北島詩歌研究★ 米羅.卡索數位詩研究
★ 華文禁令解除後印華文學的發展 — 以印華作協為例★ 羅智成詩的空間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縱橫過一九五0年代末期到八0年代中期的「文季」系列刊物,是台灣文學的重要寶庫。這一系列刊物包括:革新號《筆匯》、《文學季刊》、《文學》雙月刊、《文季》季刊與《文季》雙月刊。「文季」系列刊物與他們的作家群所形構的「文季」文學集團,在台灣文學發展進程中,充實了現代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理論與創作,激起過兩者之間的論爭與演進,同時見證過鄉土文學與本土化意識的混沌與轉化。當中,居功厥偉的有:主編尉天驄與重要理論家王夢鷗、何欣、姚一葦、葉泥、劉國松、許常惠等人;重要作家有:陳映真、黃春明、王禎和、劉大任、七等生、葉笛、郭楓等人。從刊物的表現看,其中包容著本國文化的傳承、中西文化的交融、文化引進過程中的衝突與調和。再者,因為「文季」文學集團成員各自的養成背景別有特質,在文學創作與文化研究上,更提供過多元的啟迪與貢獻。然而,在目前的台灣文學史籍裡,「文季」文學集團及其重要文獻的歷史功績,尚未得到相應的重視。因此,本論文以檔案研究的精神,從文本原典進行研究,並秉持為「文季」的文學史地位與價值意義,作出適切的成就總結為期待與目的。
摘要(英) The series publication of wen-ji which passed through from late 1950s into mid 1980s is the important treasury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This series includes re-launch bi-hui, literature quarterly, literature bimonthly, wen-ji quarterly and wen-ji bimonthly. The writers from these are important sources to bring generous patterns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The series publication of wen-ji and their writers perform a literary group of wen-ji. They enriched theories and articles of modernism and realism, awaked the argument and progress of them in Taiwanese literature, and also attested the chaos and transformation of regional literature and localization consciousness. In particular, the great contributors of this group are the editor of chief, theorists, and writers. The editor in chief is Wei Tian-Chong; the important theorists are Wang Mong-Ou, Hoh Shin, Yau E-Wei, Yah Ney, Liu Kau-Song, Shu Chan-Hwei, etc; the important writers are Chen Yin-Jen, Huang Chwen-Ming, Wang Jan-Hoh, Liu Da-Ren, Chee Den Shen, Yah Dee, Guo Fong, etc. The kind of materials allowably include traditional inheritance of native culture, blending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conflict and reconciliation during importing other cultures. In addition, because the members of group come from different and specific background, they have plural irradiation and contribution in literature writings and culture researches. The series cease publication in mid of 1980s. But until now, Taiwanese literature researchers can’t ignore the achievements of publications and members of this series. However, merits and achievements of this group and their writings have fall on dead ears in past documents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In this article, I deal with archives research. I observe and research the original texts. The goal of this article is made a proper summary of achieve for literature position and values of wen-ji.
關鍵字(中) ★ 文學集團
★ 鄉土文學
★ 現代主義
★ 尉天驄
★ 文季
★ 文學季刊
★ 筆匯
關鍵字(英) ★ literary group.
★ regional literature
★ modernism
★ Wei Tian-Chong
★ wen-ji
★ literature quarterly
★ bi-hui
論文目次 中文提要 I
英文提要 II
誌謝 III
目錄 V
緒論 1
第一章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章 文獻考察 2
第三章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6
第一節 研究範圍 7
第二節 研究方法 10
第四章 本論文的組織架構 12
本論 16
上編‧以中西文化交流為己任:前期「文季」 16
第一章 一九五0年代末葉拔尖的革新號《筆匯》 16
第一節 從《筆匯》到革新號《筆匯》 16
第二節 革新號《筆匯》創刊沿革 18
第三節 「文季」系列刊物的起步 21
第二章 知識分子的失望與徘徊:《筆匯》內容分析 24
第一節 這個時代的證人:文化場域 25
第二節 在裸婦的背後:造型藝術 30
第三節 發現人間的信仰:表演與視聽藝術及其他 35
第四節 烏鴉像箭一般刺穿天空:文學創作 42
第五節 我的心呀在高原:文學譯介 52
第六節 我要認識生命:文藝理論與文藝批評 64
第三章 前期「文季」在文學史上的定位與意義 79
第一節 時代的壓抑與心靈的紓放 79
第二節 在藝術通路上的新舊勢力交鋒 82
第三節 安定的一粒麥子:革新號《筆匯》定位與意義 85
中編‧在困境中迎險創造:中期「文季」 92
第四章 六0到七0年代中葉開枝成蔭的「文季」三刊 92
第一節 《文學季刊》創刊沿革 92
第二節 《文學》雙月刊創刊沿革 94
第三節 《文季》季刊創刊沿革 95
第四節 賦予這世界悲憫與同情:三刊合論的意義 96
第五章 太陽兀自照耀著:《文學季刊》內容分析 99
第一節 第一件差事:大放異彩的小說創作 99
第二節 讓戰爭在雙人床外進行:現代詩及其他文類表現 116
第三節 抓住這一天:文學翻譯的拓境 126
第四節 藝術的奧祕:文藝理論與文學批評綜論 140
第五節 我們需要自己的聲音:與時代的對話 149
第六章 鬍子底下冒什麼火:《文學》雙月刊內容分析 161
第一節 兩個油漆匠:小說與詩 161
第二節 河之第三岸:文學譯介與文學創作 165
第三節 現代作家的任務:與時代的對話 168
第七章 站什麼立場說什麼話:《文季》季刊內容分析 177
第一節 我們的努力與方向:文學理論 177
第二節 誰也不能替誰濡濕一口水:文學譯介與文學創作 190
第三節 錦繡才子不是天下廢物:與時代的對話 196
第八章 中期「文季」在文學史上的定位與意義 205
第一節 生活逼迫而覺醒:《文學季刊》定位與意義 205
第二節 以文學介入淑世:《文學》雙月刊定位與意義 218
第三節 現代主義莎喲娜啦:《文季》季刊的定位與意義 223
下編‧你眼睛中看得見這場暴風雨:後期「文季」 231
第九章 一九八0年代中葉花落蓮成的《文季》雙月刊 231
第一節 創刊宗旨與發展沿革 231
第二節 以人道主義精神為名 232
第十章 Made in Taiwan:《文季》雙月刊內容分析 234
第一節 台灣製造的一條山路:「文季」老同人文學表現 234
第二節 看!這個世界:新作家文學表現 243
第三節 隔岸吶喊:提前解嚴的大陸作家人性書寫 251
第四節 論說國族:民族文化意識的論述與面向 257
第五節 眾聲喧嘩:與時代的對話 274
第十一章 後期「文季」在文學史上的定位與意義 280
第一節 縱橫兩岸三代的文學人 280
第二節 同人文學載體與轉型期新社會的對應 285
第三節 鈴璫花有餘香:《文季》雙月刊定位與意義 288
結論 296
參考書目 308
附錄 334
一、「文季」系列刊物發展沿革 334
二、「文季」系列刊物各階段內容目錄 338
三、「文季」系列刊物作品作者索引 374
四、「文季」系列刊物各階段廣告目錄 389
五、「文季」‧文壇‧社會大事紀對照一覽表 392
參考文獻 一、 專書
(以下按作者筆劃數排列;編者多人時,再以每位編者為首見之;中文譯者亦另見之)
2劃
七等生《我愛黑眼珠》台北:遠行出版社,1976年。
丁庭宇、馬康莊主編《台灣社會變遷的經驗──一個新興的工業社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6年6月。
人間編委會《清理與批判》,台北:人間出版社,1998年12月。
3劃
子于《摸索》,台北:晨鐘出版社,1970年9月。
子于《艷陽》,台北:驚聲文物公司,1971年5月。
子于《芬妮‧明德》,台北:聯合報社,1982年2月。
子于《迷茫──矬巴列傳》,台北:學英文化公司,1984年7月。
小野川秀美著、林明德、黃福慶譯《晚清政治思想研究》,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11月初版二刷。
小島普治、丸山松幸合著,葉寄民譯《中國近現代史》,台北:帕米爾書店,1992年。
上官予、葛賢寧編著《五十年來的中國詩歌》,台北:正中書局,1992年。
山口守、陳平原編《大眾傳媒與現代文學》,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1月。
4劃
王禎和《嫁粧一牛車》,台北:金字塔出版社,1969年。
王禎和《寂寞紅》,台北:晨鐘出版社,1970年。
王禎和《人生歌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3年7月20日。
王文興《家變》,台北:環宇出版社,1973年;新版《家變》,台北:洪範書店,2000年10月。
王文興《書和影》,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88年4月;2006年11月。
王拓〈一步一步踏進現實的世界──訪問尉天驄〉,《出版家》57期,1977年5月。
王曉波《臺灣的殖民地傷痕》,台北:帕米爾書店,1984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9月。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8年10月。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王詩琅譯《臺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台北:稻鄕出版社,1988年。
王詩琅著、張良澤編《王詩琅全集‧第九卷‧臺灣文學重建的問題》,台北:德馨室出版社,1979年。《王詩琅選集‧第五卷‧臺灣文學重建的問題》,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年5月。
王詩琅、張良澤編《臺灣文學重建的問題》,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年。
王元化〈為「五四」精神一辯〉,《五四:多元的反思》,林毓生等著,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
王育德《臺灣──苦悶的歷史》,台北:自立晚報文化部,1993年。
王浩威《台灣文化的邊緣戰鬥》,台北:聯合文學出版公司,1995年10月。
王錦厚《五四新文學與外國文學》,成都:四川大學,1996年6月。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7年4月。
王曉波《臺灣抗日五十年》,台北:正中書局,1997年7月。
王友輝、李映薔編輯、陳映真主編《暗夜中的掌燈者──姚一葦先生的人生與戲劇》,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8年11月。
王章維等《五四與中國現代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王一川《中國現代性體驗的發生:清末民初文化轉型與文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王潤華《華文後殖民文學:本土多元文化的思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
王唯、黃仁編《台灣電影百年史話》,台北:中華影評人協會,2004年12月。
王志宏《魯迅與《左聯》》,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5月。
尹章義《臺灣近代史論》,台北:自立晩報出版部,1986年。
巴爾克(Francis Barker)等編、陳引馳譯《文學‧政治與理論》,台北:駱駝出版社,1996年。
比爾‧阿希克洛夫特等《逆寫帝國──後殖民文學的理論與實踐》,台北:駱駝出版社,1998年6月。
中研院近史所《大溪檔案:台灣二二八事件》,收於中研院近史所「二二八資料選輯(二)」,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2年。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學與傳播的關係》,台北:臺灣學生書店,1995年6月。
中井政喜、張中良合著、楊義主筆《中國新文學圖志》(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
中島利郞編《一九三?年臺灣鄕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2003年。
文訊雜誌社編《光復後台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增訂本)》,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95年6月。
文訊雜誌社主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
文訊雜誌社主編《臺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
文建會《光復後台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增訂本),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95年。
文建會主辦《台灣文學中的社會──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面對台灣文學」專輯,台北:行政院文建會出版,1996年6月。
文建會主辦《台灣文學中的社會──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灣文學中的社會」專輯,台北:行政院文建會出版,1996年6月。
文建會主辦《台灣文學中的社會──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灣文學出版」專輯,台北:行政院文建會出版社,1996年6月。
文建會主辦《台灣文學中的社會──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灣文學發展現象」專輯,台北:行政院文建會出版,1996年6月。
5劃
白先勇《遊園驚夢》,台北:仙人掌出版社,1968年。
白先勇等《現文因緣》,台北:現代文學社,1991年12月。
尼采,劉崎譯《悲劇的誕生》,台北:志文出版社,1974年。
史華慈等著、周陽山等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自由主義》,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2年。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著、溫洽溢譯《追尋現代中國──最後的王朝》,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5月。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著、溫洽溢譯《追尋現代中國──革命與戰爭》,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5月。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著、溫洽溢譯《追尋現代中國──從共產主義到市場經濟》,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5月。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著、溫洽溢譯《改變中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11月。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台北:帕米爾書店,1985年。
布萊希特《布萊希特論戲劇》,上海: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年。
布迪厄著、劉暉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與結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3月。
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12月。
石元康《當代自由主義理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5年。
石曙萍《知識分子的崗位與追求──文學研究會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6月。
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10月。
布魯斯‧羅賓斯(Robbins Bruce)、徐曉雯譯《全球化中的知識左派》,北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主編《許常惠逝世周年紀念文集》,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出版,2002年。
6劃
艾曉明《中國左翼文學思潮探源》,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1年。
艾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7年11月。
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Hobsbawn)、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7年。
西蒙‧波娃著、楊翠屏譯。《第二性》第三卷:正當的主張與邁向解放,台北:志文出版社,1992年。
朱培高編著《中國古代文學流派辭典》,長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
朱耀偉《後東方主義──中西文化批評論述策略》,台北:駱駝出版社,1994年6月。
朱壽桐主編《中國現代主義文學史》(上下),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
朱壽桐《中國現代社團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2月。
向山寬夫、楊鴻儒等譯《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民族運動史・上下》,台北:福祿壽興業公司,1999年。
(美)安敏成著、姜濤譯《現實主義的限制:革命時代的中國小說》,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米爾斯著、張君玫、劉鈐佑譯《社會學的想像》,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7劃
李何林《中國新文學研究參考資料》,香港:中文大學近代史料出版組,1972年。
李牧《三十年代文藝論》,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73年。
李瑞騰《臺灣文學風貌》,台北:三民書局,1981年。
李瑞騰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評論卷(一)1970-1989》,台北:九歌出版社,1989年。
李瑞騰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評論卷(二)1970-1989》,台北:九歌出版社,1989年。
李敖《胡適研究》,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年6月。
李敖《文化論戰的一些史料與笑料》,台北:遠流出版社,1986年。
李南衡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文獻資料選集》,台北:明潭出版社,1979年。
李南衡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詩選集》,台北:明潭出版社,1979年。
李南衡、葉榮鐘編《臺灣人物群像》,台北:帕米爾書店,1985年。
李樹青《蛻變中的中國社會》,台北:里仁書局,1982年3月15日。
李弘祺譯、狄百瑞著《中國的自由傳統》,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年。
李歐梵《中西文學的徊想》,台北:遠景出版社,1987年。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9年9月。
李雲漢《中國近代史》,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3月。
李道明主編《一個電影作家的誕生》,台北:電影資料館,1991年6月。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上)──文化發展的人類學探討》,台北:允晨出版公司,1992年1月。
李明峻譯、涂照彥著《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人間出版社,1993年。
李喬《小說入門》,台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2月。
李培元《政治商品化理論》,台北:揚智文化公司,1997年9月。
李漢偉《台灣小說的三種悲情》,台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10月。
李思孝著《從古典主義到現代主義》,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李金梅譯、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Hobsbawn)《民族與民族主義》,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7年。
李泳泉《台灣電影閱讀》,台北:玉山社出版公司,1998年9月。
李映薔、王友輝編輯、陳映真主編《暗夜中的掌燈者──姚一葦先生的人生與戲劇》,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8年11月。
余光中《文藝鐘鼓》,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76年10月。
余光中《望鄉的牧神》,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0年10月10日。
余光中《掌上雨》,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84年10月。
余光中《焚鶴人》,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5年11月。
余英時《史學與傳統》,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2年1月1日。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5年十印。
余英時等著《「五四」八十週年紀念論文集: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5年5月初版
佛羅姆(Erich Fromm)、孟森祥譯《人類的新希望:通向人道的工業社會之路》,台北:志文出版社,1978年。
佛斯特《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1984年4月。
何欣《中國現代小說的主潮》,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年。
何欣《當代台灣作家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12月。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年6月。
汪榮祖編《五四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79年。
汪曾祺《晚飯花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吳魯芹《英美十六家》,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1年9月。
吳密察《臺灣近代史硏究》,台北:稻鄕出版社,1990年。
吳叡人譯、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k Anderson)著《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8月。
吳立昌主編《文學的消解與反消解──中國現代文學派別論爭史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
狄百瑞著、李弘祺譯《中國的自由傳統》,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年。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5月。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2年12月。
呂正惠《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4月。
呂正惠、趙遐秋編《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年6月。
呂正惠《殖民地的傷痕──台灣文學問題》,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年7月19日。
呂西安‧高德曼《文學社會學方法論》,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年3月。
呂六同譯、葛蘭西(Antonio Gramsci)《論文學》,北京:北京人民文學社,1993年。
沈力譯、J. Habermas著《溝通與社會演化》,台北,結構群書店,1990年。
谷蒲孝雄編著《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台灣的工業化》,台北:人間出版社, 1992年6月。
辛恩著、許國衡譯《愛蘭島》,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4年11月。
杜素娟《沈從文與《大公報》》,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6年5月。
8劃
阿英《晚清小說史》,香港:中華書局,1973。
阿英《晚清文學叢鈔.小說戲曲研究卷》,見《中國近代文學大系.文學理論集二》,上海:上海書局,1995年。
金耀基《中國現代化與知識分子》,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77年4月。
金觀濤、劉青峰《興盛與危機──論中國封建社會的超穩定結構》,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
金理《從蘭社到《現代》──以施蟄存、戴望舒、杜衡及劉吶鷗為核心的社團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6月。
孟森祥譯、佛羅姆(Erich Fromm)《人類的新希望:通向人道的工業社會之路》,台北:志文出版社,1978年。
孟樊《後現代併發症》,台北:桂冠文化圖書公司,1989年。
孟樊、林燿德編《世紀末偏航──八?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12月。
孟樊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新詩批評》,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孟樊《文學史如何可能──台灣新文學史論》,台北:揚智文化公司,2006年1月。
周策縱等《五四與中國》,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79年。
周策縱《五四運動史》(上)全譯本,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9。此書英文原著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Harvard U. Press, 1960。
周策縱《五四運動:現代中國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
周陽山編《知識分子與中國現代化》,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79年。
周陽山等編、史華慈等著《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自由主義》,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2年。
周憲文譯、矢內原忠雄著《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台北:帕米爾書店,1985年。
周慶華《秩序的探索──當代臺灣文學論述的省察》,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
周慶華《臺灣當代文學理論》,台北:揚智文化公司,1996年。
周英雄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0年。
周有光《現代文化的衝擊波》,北京:三聯書店,2000年。
周海波、楊慶東。《傳媒與現代文學之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林毓生《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年。
林明德、黃福慶譯、(日)小野川秀美著《晚清政治思想研究》,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11月初版二刷。
林明德編《晚清小說研究》,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
林明德編《台灣現代詩經緯》,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林衡道《臺灣歷史百講》,台北:青文出版社,1985年。
林惺嶽《台灣美術風雲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1991年4月。
林燿德、鄭明娳編著《時代之風──當代文學入門》,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7月。
林燿德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現象》,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林燿德《敏感地帶──探索小說的意識真象》,台北:駱駝出版社,1996年9月。
林載爵《台灣文學的兩種精神》,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6年5月。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6年7月。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本土觀察》,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6年7月。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1年10月。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臺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1年。
林麗如《走訪文學僧──資深作家訪問錄》台北:文訊雜誌社,2004年10月。
卓別林,鍾玉澄譯《卓別林自傳》,台北:志文出版社,1990年。
岡崎郁子《台灣文學──異端的系譜》,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1月。
邵玉銘、張寶琴、瘂弦主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年1月。
雨云譯、E. H. Gombrich《藝術的故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年。
季季《行走的樹──向傷痕告別》台北:印刻出版公司,2006年11月。
9劃
姚一葦《藝術的奧祕》,台北:臺灣開明書店,1959年3月。
姚一葦《戲劇論集》,台北:臺灣開明書店,1969年12月。
姚一葦《文學論集》,台北:書評書目出版社,1974年。
姚一葦《姚一葦文錄》,台北:洪範書店,1975年12月。
姚一葦《欣賞與批評》,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年11月。
姚一葦《姚一葦戲劇六種》,台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1982年。
姚一葦《欣賞與批評》,台北:聯經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姚一葦《戲劇與文學》,台北:聯經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洛夫、張默、瘂弦合編《中國現代詩論選》,高雄:大業書店,1969年。
殷海光著、陳鼓應編《春蠶吐絲》,台北:遠景出版社,1978年4月。
胡秋原《文學藝術論集》,台北:學術出版社,1979年11月。
胡秋原《西方文化危機與二十世紀思潮》,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81年7月。
胡適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台北:業強出版社,1990年。
胡偉希等《十字街頭與塔:中國近代自由主義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0年。
施淑女《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出版社,1997年。
施正鋒《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7月。
前衛編輯部《二二八學術論文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1月。
封德屏主編《鄉土與文學──台灣地區區域文學會議實錄》,台北:文訊雜誌社,1994年3月。
洪銘水《臺灣文學散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迪特馬‧羅特蒙特《殖民統治的結束》,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0年1月。
音樂之友社編《德布西》,台北:美樂出版社,2000年3月。
范希周主編《台灣研究論文集》,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2000年。
范銘如《眾裏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2年。
姜義華《理性缺位的啓蒙》,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
(美)安敏成著、姜濤譯《現實主義的限制:革命時代的中國小說》,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5年再版。
咸立強《尋找歸宿的流浪者──創造社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6月。
10劃
夏濟安《詩與詩人》,台北:文學雜誌社,1959年。
夏志清《夏志清文學評論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87年8月。
夏志清〈新小說的提倡者:嚴復與梁啟超〉,林明德編。《晚清小說研究》,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
夏志清著、劉紹銘編譯《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11月。
夏曉虹《覺世與傳世──梁啟超的文學道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高上秦編《中國現代詩評論》,台北:林白出版社,1973年。
高天安譯、Moelwyn Merchant著《論喜劇》,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73年。
高天生《台灣小說與小說家》,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12月。
高準《文學與社會──一九七二─一九八一》,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10月。
高棣民《從國家與社會的角度觀察──臺灣奇蹟》,台北:洞察出版社,1987年。
高全之《王禎和的小說世界》,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2月。
高全之《王禎和的小說世界》,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
唐文標《唐文標碎雜》,台北:遠行出版社,1976年。
唐文標《天國不是我們的》,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年。
唐文標《唐文標散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84年6月。
孫萬國(以「趙知悌」行)編選《文學,休走──現代文學的考察》,台北:遠行出版社,1976年。
馬孟若(Raman H. Myer著、陳其南、陳秋坤編譯《臺灣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台北:牧童出版社,1979年。
馬康莊、丁庭宇主編《台灣社會變遷的經驗──一個新興的工業社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6年6月。
馬森《西潮下的中國現代戲劇》,台北:書林出版社,1994年。
馬森《燦爛的星空:現當代小說的主潮》,台北:聯合文學出版公司,1997年。
馬森《臺灣戲劇──從現代到後現代》,宜蘭:佛光大學出版部,2002年。
馬良春等編《中國現代文學思潮史》,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4年。
馬寶珠《中國新文化運動史》,台北:文津出版社公司,1996年。
馬以鑫《中國現代文學接受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馬永強《文化傳播與現代中國文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年2月。
徐復觀《論戰與譯述》,台北:志文出版社,1982年6月。
徐訏《現代中國文學過眼錄》,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
徐宗懋《海角新樂園》,台北:平氏出版公司,1994年2月。
徐學《近二十年台灣文學流脈》,廈門:廈門大學,1999年。
徐曉雯譯、布魯斯‧羅賓斯(Robbins Bruce)《全球化中的知識左派》,北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徐玫玲、顏綠芬《台灣的音樂》,台北:李登輝學校,2006年1月。
孫廣德《晚清傳統與西化的爭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
孫隆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台北:唐山出版社,1990年6月。
孫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上下冊)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3年。
孫之梅《南社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9月。
袁可嘉等編選《現代主義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部,1989年。
埃斯卡皮《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0年12月。
旅人編著《中國新詩論史》,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1年。
殷允芃《發現臺灣》,台北:天下文化出版部,1993年。
涂照彥著、李明峻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人間出版社,1993年。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k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8月。
11劃
張默、洛夫、瘂弦合編《中國現代詩論選》,高雄:大業書店,1969年。
張默、瘂弦主編《六十年代詩選》,高雄:大業書店,1961年。
張賢亮等《靈與肉》,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89年2月。
張炎憲等《台灣近代名人誌》,台北:自立晚報出版部,1990年。
張果為《台灣經濟發展》,台北:正中書局,1970年。
張京媛主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1月。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8年3月。
張京媛主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
張茂桂等《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2月。
張文智《當代文學的臺灣意識》,台北:自立晚報社,1993年6月。
張恒豪編《認識七等生》,苗栗:苗栗縣文化立文化中心,1993年。
張健編著《中國現代詩》,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4年。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1994年。
張大春《文學不安──張大春的小說意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公司,1995年10月。
張寶琴等主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公司,1995年。
張寶琴、邵玉銘、瘂弦主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年1月。
張中良、中井政喜合著、楊義主筆《中國新文學圖志》(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
張小虹《性帝國主義》,台北:聯合文學出版公司,1998年11月。
張明貴《自由論:西方自由主義的發展》,台北:臺灣書店,1998年。
張明貴《當代政治思潮》,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98年。
張雙英、羅宗濤《臺灣當代文學硏究之探討》,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9年。
張忠棟等編《現代中國自由主義資料選編:什麼是自由主義》,台北:唐山出版社,1999年。
張秀亞譯、維金尼亞‧吳爾芙著《自己的房間》,台北:天培出版社,2000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台灣小說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公司,2001年6月。
張君玫、劉鈐佑譯、米爾斯著《社會學的想像》,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張良澤編、王詩琅著《王詩琅全集‧第九卷‧臺灣文學重建的問題》,台北:德馨室出版社,1979年。《王詩琅選集‧第五卷‧臺灣文學重建的問題》,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年5月。
張良澤編、王詩琅《臺灣文學重建的問題》,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年。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華正書局,1988年。
許國衡譯《現代獨幕劇選》,台南:新風出版社,1972年1月。
許國衡譯、辛恩著《愛蘭島》,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4年11月。
許國衡譯《奧尼爾‧瓊斯皇帝》,鄭樹森主編「世界文學大師《隨身讀》第一輯(1-20)」,台北:洪範書店,2006年7月。
許介鱗《戰後台灣史記》,台北:文英堂,1996年9月。
許俊雅《黑暗中的追尋──櫟社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6月。
陳曉南譯、廚川白村著《西洋近代文藝思潮》,台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
陳映真《第一件差事》,台北:遠景出版社,1975年。
陳映真《將軍族》,台北:遠景出版社,1975年。
陳映真《夜行貨車》,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年。
陳映真主編、李映薔、王友輝編輯《暗夜中的掌燈者──姚一葦先生的人生與戲劇》,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8年11月。
陳映真等編《1947~1949台灣文學問題議論集》,台北:人間出版社,1999年。
陳芳明《詩與現實》,台北:洪範出版社,1977年2月。
陳芳明編《楊逵的文學生涯》,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年。
陳芳明《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8年10月1日。
陳芳明《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8年10月1日。
陳芳明《深山夜讀》,台北:聯合文學出版公司,2001年3月。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2年4月。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4年。
陳芳明《孤夜獨書》,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5年9月。
陳少廷編《臺灣新文學運動簡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7年。
陳文雄譯、褚威格《巴爾扎克傳》,台北:志文出版社,1977年。
陳其南、陳秋坤編譯,Raman H. Myer(馬孟若)著《臺灣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台北:牧童出版社,1979年。
陳小凌《抽象世界的獨裁者》,台北:皇冠出版社,1980年2月。
陳銘磻《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0年4月。
陳永興《拯救台灣人的心靈》,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年2月。
陳鼓應等著《這樣的詩人余光中》,台北:台笠出版社,1989年9月。
陳思和《中國新文學整體觀》,台北:業强出版社,1990年。
陳玉璽《台灣的依附型發展》,台北:人間出版社,1992年7月。
陳儒修《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市,萬象,1993年初版。
陳坤宏《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文化公司,1996年3月。
陳引馳譯、巴爾克(Francis Barker)等編《文學‧政治與理論》,台北:駱駝出版社,1996年。
陳明台《臺灣文學硏究論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陳安湖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社團流派史》,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12月。
陳萬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
陳昭瑛《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1998年4月。
陳義芝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年12月。
陳義芝主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6月。
陳信元總編輯《台灣文壇大事紀要(民國81-84年)》,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99年9月。
陳平原《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0年。
陳平原、山口守編《大眾傳媒與現代文學》,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1月。
陳平原《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台北:二魚文化公司,2003年3月。
陳平原主講,梅家玲編訂《晚清文學教室──從北大到台大》,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5年5月。
陳紅民主編《中華民國史新論》,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8月。
陳永森《告別臣民的嘗試──清末民初的公民意識與公民行為》,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1月。
陳國球《文學史書寫型態與文化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
陳霖《文學空間的裂變與轉型》,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
陳離《在「我」與「世界」之間──語絲社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6月。
Michael Gurevitch著、陳光興等譯《文化,社會與媒體》,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2年5月。
尉天驄《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78年。
尉天驄《民族與鄉土》台北:遠景出版公司,1981年。
尉天驄《天窗集》,台北:藍燈文化公司,1976年。帕米爾書店,1985年。
尉天驄《棗與石榴》,台北:印刻出版公司,2006年12月。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1980年。
郭紹虞、羅根澤主編《中國近代文論選》,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郭繼生《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圖書公司,1991年9月。
郭楓《美麗島文學評論集》,板橋:台北縣文化局,2001年12月。
郭楓《老憨大傳》,台北:印刻出版公司,2006年12月。
郭楓《郭楓詩選》,板橋: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6年12月。
莊本立、鄧昌國主編《中華學術與現代文化叢書第六冊:音樂影劇論集》,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1年9月。
莊淑芝《臺灣新文學觀念的萌芽與實踐》,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4年。
莊森《飛揚跋扈為誰雄──作為文學社團的新青年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6月。
許志英《五四文學精神》,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1年。
許志英等《五四:人的文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許南村編《反對言偽而辯──陳芳明台灣文學論、後現代論、後殖民論的批判》,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年8月。
馮翰士、廖炳惠主編《文學‧認同‧主體性──第二十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外文學月刊社,1998年5月。
現代文學社編《《現代文學雜誌研究資料彙編》,台北:現代文學社,1991年12月。
陶東風《後殖民主義》,台北:揚智出版公司,2000年。
章清《「胡適派學人群」與現代中國自由主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
章樂天譯、羅納德‧阿隆森著《加謬與薩特──一段傳奇友誼及其崩解》,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
梅家玲編訂、陳平原主講《晚清文學教室──從北大到台大》,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5年5月。
12劃
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台北:遠景出版社,1969年。
黃春明《鑼》,台北:遠景出版社,1974年。
黃春明《莎喲娜啦,再見》,台北:遠景出版社,1974年。
黃維樑編《火浴的鳳凰──余光中作品評論集》,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2年。
黃維樑主編《璀璨的五采筆》,台北:九歌出版社,1994年10月13日。
黃美序《幕前幕後台上台下》,台中:學人文化事業公司,1980年。
黃福慶、林明德譯、(日)小野川秀美著《晚清政治思想研究》,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11月初版二刷。
黃瑞祺《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0年。
黃重添等《台灣新文學概觀》,廈門:鷺江出版社,1991年6月。
黃惠禎《楊逵及其作品硏究》,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4年。
黃俊傑《戰後台灣的轉型及其展望》,台北:正中書局,1995年8月。
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主編《香港文學資料冊(1948-1969)》,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6年。
黃書泉《文學轉型與小說嬗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
黃建業總編輯《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1964》上中下,台北:行政院文建會,2005年5月。
黃仁、王唯編《台灣電影百年史話》,台北:中華影評人協會,2004年12月。
彭歌《當前文學問題總批判》,台北:中華民國青溪文藝學會,1977年。
彭瑞金《臺灣文學探索》,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初版,1998再版。
程錫麟等譯《女性的奧祕》,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程光煒主編。《大眾傳媒與中國現當代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1月。
程光煒主編《都市文化與中國現當代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1月。
程光煒主編《文人集團與中國現當代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1月。
傅柯著、劉北成等譯《規訓與懲罰》,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3年。
湯林森《文化帝國主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5月。
曾慶元《西方現代主義文藝思潮述評》,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
曾慶元《外國文化與中國社會主義文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
曾健民編《噤啞的論爭》,台北:人間出版社,1999年9月。
曾萍萍《噤啞的他者──陳映真小說與後殖民論述》,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3年12月。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6月。
單德興譯、艾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7年11月。
單德興《對話與交流:當代中外作家訪談錄》,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1年。
焦桐《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一九七七─世紀末)》,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8年11月。
舒蘭《中國新詩史話》一至四冊,台北:渤海堂文化公司,1998年。
13劃
瘂弦、洛夫、張默合編《中國現代詩論選》,高雄:大業書店,1969年。
瘂弦、張默主編《六十年代詩選》,高雄:大業書店,1961年。
瘂弦主編《風格之誕生》,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70年;1984年7月。
瘂弦編《散文的創造》,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4年7月。
瘂弦等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4年。
瘂弦、邵玉銘、張寶琴主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年1月。
葉維廉《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台北:晨鐘出版社,1970年;台北:四季出版公司,1977年9月20日。
葉榮鐘《臺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1971年9月。
葉榮鐘、李南衡編《臺灣人物群像》,台北:帕米爾書店,1985年。
葉石濤《台灣鄉土作家論》,台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3月。
葉石濤《文學回憶錄》,台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4月。
葉石濤《走向臺灣文學》,台北:自立晩報社,1990年。
葉石濤《臺灣文學的悲情》,台北:派色文化公司,1990年。
葉石濤《一個台灣老朽作家的五?年代》,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6月。
葉石濤《展望臺灣文學》,台北:九歌出版社,1994年。
葉石濤《臺灣文學入門》,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1987初版,1999再版。
葉啟政〈三十年來台灣地區中國文化發展的檢討〉,朱岑樓主編《我國社會的變遷與發展》,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1年。
葉笛《地獄變》,台北:水牛圖書公司,1988年1月15日。
葉寄民(葉笛)譯、小島普治、丸山松幸合著《中國近現代史》,台北:帕米爾書店,1992年。
楊牧《傳統的與現代的》,台北:志文出版社,1977年8月。
楊渡《強控制解體》,台北:遠流出版社,1988年3月。
楊照《流離觀點》,台北:自立晚報出版部,1991年11月12日。
楊照《臨界點上的思索》,台北,自立晚報出版部,1993年9月。
楊照《文學的原像》,台北:聯合文學出版公司,1995年5月。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公司,1995年10月。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公司,1998年4月。
楊國樞《開放的多元社會》,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5年2月。
楊翠屏譯、西蒙‧波娃著《第二性》第三卷:正當的主張與邁向解放,台北:志文出版社,1992年。
楊義《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與文化》,台北:業强出版社,1993年。
楊義主筆、中井政喜、張中良合著《中國新文學圖志》(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
楊洪承《文學社群文化形態論》,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年4月。
楊鴻儒、向山寬夫等譯《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民族運動史・上下》,台北:福祿壽興業公司,1999年。
楊沛仁《音樂史與欣賞》,台北:美樂出版社,2001年11月。
楊聯芬《晚清至五四:中國文學現代性的發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楊慶東、周海波《傳媒與現代文學之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褚威格,陳文雄譯《巴爾扎克傳》,台北:志文出版社,1977年。
董保中《文學‧政治‧自由》,台北:爾雅出版社,1978年4月。
葛賢寧、上官予編著《五十年來的中國詩歌》,台北:正中書局,1992年。
葛蘭西(Antonio Gramsci)、呂六同譯《論文學》,北京:北京人民文學社,1993年。
葛羅斯主編、齊若蘭譯《編輯人的世界》,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1998年6月。
楚戈《咖啡館裡的流浪民族》,台北:九歌出版社,2005年4月。
14劃
趙知悌(孫萬國)編選《文學,休走──現代文學的考察》,台北:遠行出版社,1976年;《現代文學的考察》,台北:遠景出版社,1978年12月。
趙遐秋、呂正惠編《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年6月。
趙琴主編《許常惠──那一顆星在東方》,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年12月20日。
趙琴主編《史惟亮──紅塵中的苦行僧》,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年12月20日。
臺灣文學硏究會《先人之血‧土地之花》,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年。
廖仁義譯《郭德曼的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0年。
廖超慧《中國現代文學思潮爭論史》,武漢:武漢出版社,1997年。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8年4月。
廖炳惠、馮翰士主編《文學‧認同‧主體性──第二十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外文學月刊社,1998年5月。
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齊若蘭譯、葛羅斯主編《編輯人的世界》,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1998年6月。
維金尼亞‧吳爾芙著、張秀亞譯《自己的房間》,台北:天培出版社,2000年。
15劃
劉崎譯,尼采《悲劇的誕生》,台北:志文出版社,1974年。
劉國松《中國現代畫的路》,台北:文星書店,1965年4月。
劉心皇《現代中國文學史話》,台北:正中書局,1971年。
劉心皇編《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台北:天視出版公司,1981年。
劉守宜《中國文學評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77年。
劉紹銘《涕淚交零的近代中國文學》,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年。
劉大任《杜鵑啼血》,台北:遠景出版社,1984年10月。
劉大任《浮游群落》,台北:遠景出版社,1985年。
劉紹銘《小說與戲劇》,台北:洪範書店,1986年。
劉紹銘編譯、夏志清著、《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11月。
劉青峰、金觀濤《興盛與危機──論中國封建社會的超穩定結構》,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
劉青峰編《胡適與現代中國文化轉型》,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4年。
劉春城《台灣文學的兩個世界》,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年7月。
劉登瀚《台灣新文學概觀》,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3年。
劉登翰等編《台灣文學史》二冊,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3年。
劉北成等譯、傅柯著《規訓與懲罰》,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3年。
劉現成《台灣電影、社會與國家》,台北:揚智文化公司,1997年10月。
劉川鄂《中國自由主義文學論稿》,湖北:武漢出版社,2000年。
劉暉譯、布迪厄著《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與結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3月。
劉鈐佑、張君玫譯、米爾斯著《社會學的想像》,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蔣君章《臺灣歷史概要》,台北:中外圖書公司,1974年。
蔣勳《藝術手記》,台北:雄詩圖書公司,1992年3月。
蔣英豪《近代文學的世界化──從龔自珍到王國維》,台北:臺灣書店,1998年。
蔣曉麗《中國近代大眾傳媒與中國近代文學》,四川:巴蜀書社,2005年6月。
廚川白村著、陳曉南譯《西洋近代文藝思潮》,台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
歐陽子《現代文學小說選集》台北:爾雅出版社,1977年。
歐陽子《秋葉》,台北:晨鐘出版社,1979年3月30日六版。
鄧昌國、莊本立主編《中華學術與現代文化叢書第六冊:音樂影劇論集》,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1年9月。
鄧麗蘭《域外觀念與本土政制變遷──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知識界的政制設計與參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蔡國榮《中國近代文藝電影研究》,台北:中華民國電影圖書館,1985年9月。
蔡源煌《當代文學論集》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86年8月。
蔡源煌《海峽兩岸小說的風貌》,台北:雅典出版社,1989年4月。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出版社,1992年。
蔡詩萍《騷動島嶼的論述反抗》,台北:聯合文學出版公司,1995年10月。
蔡明璋《台灣的貧窮──下層階級的結構分析》,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8月。
鄭振鐸編《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論爭集》,台北:業強出版社,1990年。
鄭明娳、林燿德編著《時代之風──當代文學入門》,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7月。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5月。
鄭明琍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小說批評》,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鄭明娳《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4年。
鄭樹森、黃繼持、盧瑋鑾主編《香港文學資料冊(1948-1969)》,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6年。
黎湘萍《台灣的憂鬱──論陳映真的寫作與台灣的文學精神》,北京:三聯書店,1994年10月。台北:人間出版社,2005年。
黎仁凱《近代中國社會思潮》,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廖咸浩《愛與解構──當代台灣文學評論與文化觀察》,台北:聯合文學出版公司,1995年10月。
魯迅《魯迅小說集》,台北:里仁書局,1997年10月。
16劃
盧雲昆編選《社會劇變與規範重建──嚴復文選》,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
盧瑋鑾、黃繼持、鄭樹森主編《香港文學資料冊(1948-1969)》,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6年。
盧非易《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出版社,1998年;2002年10月。
盧建榮《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9年2月。
《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評論卷3現代文學論》,1981年12月。
聯合副刊編輯《台彎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年12月。
17劃
戴國煇《台灣總體相──住民‧歷史‧心性》,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年9月16日。
戴維‧赫爾德《民主的模式》,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2月。
戴燕《文學史的權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3;2004年6月。
戴文鋒主編《葉笛全集》凡十五冊,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7年5月。
鍾玉澄譯、卓別林《卓別林自傳》,台北:志文出版社,1990年。
錢鍾書〈林紓的翻譯〉,見氏著《七綴集》(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謝俊美《政治制度與近代中國》(增補本),上海:上海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謝泳《儲安平與《觀察》》,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5年9月。
薛月順等主編《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一):從戒嚴到解嚴》,台北:國史館印行,2000年。
18劃
顔元叔《談民族文學》,台北:學生書局,1973年。
顏綠芬、徐玫玲《台灣的音樂》,台北:李登輝學校,2006年1月。
蕭瓊瑞《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台灣之發展》,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關爰和《19-20世紀中國文學思潮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
19劃
羅根澤、郭紹虞主編《中國近代文論選》,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羅青《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台北:學生書局,1983年。
羅曉南《當代中國文化轉型與認同》,台北:生智文化公司,1997年11月。
羅宗濤、張雙英《臺灣當代文學硏究之探討》,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9年。
羅納德‧阿隆森著、章樂天譯《加謬與薩特──一段傳奇友誼及其崩解》,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
警察沿革誌出版委員會《臺灣社會運動史》(全5冊),台北:創造出版社,1989年。
譚好哲《文藝與意識形態》,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8年。
22劃
龔鵬程《臺灣文學在臺灣》,台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3月。
23劃
欒梅健《民間的文人雅集──南社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6月。
二、期刊論文
(以下按作者筆劃數排列;編者多人時,再以每位編者為首見之;中文譯者亦另見之)
(一)、雜誌報紙期刊論文
3劃
文星雜誌編輯委員會主編《文星》全98期,台北:文星雜誌社,1957年11月至1965年12月。
上官予〈五十年代的新詩〉,《文訊》9期,1984年3月。
4劃
王錦江〈臺灣新文學運動史料〉,《新生報‧文藝》9期,1947年7月。
王潤華〈解構《現代文學》與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神話〉,《台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聯合報‧副刊》企劃編輯,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出版,2004年12月。
文訊雜誌社「文學雜誌特輯」,《文訊》27期,1986年12月。
方榕之記錄〈現階段文學雜誌的經營〉座談,《文訊》27期,1986年12月。
5劃
司徒衛〈五十年代自由中國的新文學〉,《文訊》9期,1984年3月。
幼獅文藝採訪小組〈訪高信疆談文藝雜誌、報紙副刊和讀者的三角習題〉,《幼獅文藝》71卷5期,1990年5月。
向陽〈微弱但是有力的堅持:七?年代台灣現代詩壇本土論述初探〉,台北:文訊雜誌社編《台灣現代詩史論》,1996年。
6劃
任卓宣〈文藝政策論〉,《文壇》季刊4期,1959年5月。
自由中國雜誌社編《自由中國》全23卷,台北:自由中國社,1949年11月20日至1960年9月1日。
江宜樺〈自由主義哲學傳統之回顧〉,《當代》127期,1998年3月。
7劃
余光中〈迎中國的文藝復興〉,《文星》58期,1962年8月1日。
李敏勇〈期待一個豐收的季節──「文季」創刊號讀後〉,《笠》57期,1973年10月。
李瑞騰〈影響文學創作的因素〉,《商工日報》副刊,1984年2月7日。
李瑞騰〈後期《文季》研究〉,《台灣文學觀察雜誌》6期,1992年9月。
李瑞騰〈台北:一個文學中心的形成〉,《台灣文學觀察雜誌》8期,1993年9月。
李瑞騰〈文藝雜誌學導論〉,《文訊》「台灣文學雜誌專號」,2003年7月。
吳浩(李瑞騰)〈《文季》研究資料〉,《台灣文學觀察雜誌》1期,1990年6月。
李祖琛〈文學作為一種志業〉,《中國論壇》267期,1986年11月。
吳魯芹〈瑣憶「文學雜誌」的創刊和夭折〉,《傳記文學》36卷6期,1977年6月。
吳東權〈從反共文藝到文藝反共〉,《國魂》398期,1979年1月。
何欣〈七?年代的使命文學──論楊青矗和王拓〉,《中外文學》6卷11期。
何欣〈六?年代文學理論簡介〉,《文訊》13期,1984年8月。
何欣〈六十年代的文學理論簡介〉,《文訊》13期,1984年8月。
何春蕤〈對批評「新批評」的批評──一個歷史主義的觀點〉,《海峽雜誌》5期,1987年4月。
何雅雯〈學院之樹──《文學雜誌》、《現代文學》與《中外文學》雜談〉,《文訊》「台灣文學雜誌專號」,2003年7月。
呂正惠〈荒謬的滑稽戲──王禎和的人生圖像〉,《文星》,1987年7月。
呂正惠〈文學「小雜誌」與六十年代的台灣文學〉,《幼獅文藝》71卷5期,1990年5月。
呂正惠〈台灣文學研究在台灣〉,《文訊》革新號40期,79期,1992年5月。
呂正惠〈從《筆匯》到《文季》〉,《文訊》「台灣文學雜誌專號」,2003年7月。
呂興昌、陳萬益〈臺灣文學硏究的新面向──「日據時期臺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後語〉,《臺灣史料硏究》5期,1995年2月。
沈謙〈立足本土,胸懷傳統,放眼天下──二十世紀台灣文學批評的考察〉,《文訊雜誌》,1999年12月。
沈芳序、陳建忠合編〈台灣新文學雜誌年表初編〉,《文訊》「台灣文學雜誌專號」,2003年7月。
宋雅姿〈一生為文學拼搏──郭楓的冷路與熱情〉,《文訊》256期,2007年2月。
8劃
周棄子〈腳踏實地說老實話:讀「文學雜誌」創刊號〉,《自由中國》15卷7期,1956年10月。
周伯乃〈西方文藝思潮對我國六十年代文學的影響〉,《文訊》13期,1984年8月。
白荻〈從新詩閒話到新詩餘談〉,《創世紀》14期,1960年2月。
林載爵〈台灣文學的兩種精神:楊逵與鍾理和的比較〉,《中外文學》2卷7期,1973年12月。
林載爵〈本土之前的鄉土:談一種思想的可能性的中挫〉,《聯合文學》二卷十四期,1997年。
林毓生〈黃春明底小說在思想上的意義〉,《聯合報》副刊,1980年12月5日。
林惺嶽〈咖啡館裡的繪畫運動家──從李仲生之死回溯繪畫現代化運動〉,《雄獅美術》,1984年10月。
林瑞明〈鄉土的聲音──《台灣文藝》與《笠》〉,《幼獅文藝》71卷5期,1990年5月。
林瑞明〈目的與手段之別——試論黃春明與陳映真〉,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成大歷史學報》25號,1999年12月。
林瑞明〈《筆匯》的創刊、變革及其影響〉,發表於東海大學主辦「戰後初期臺灣文學與思潮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3年11月29、30日。
林柏燕〈吳濁流的大陸經驗〉,封德屏主編《鄉土與文學》,《文訊》雜誌社,1994年3月20日。
林淇瀁〈長廊與地圖──台灣新詩風潮的溯源與鳥瞰〉,彰化:彰化師範大學「第四屆現代詩學研討會」,1999年。
青春譯、凱文.巴斯略特(Kevin Bartlett)〈七等生早期短篇小說中的哲學神學與文學理論〉(Literary Theory, Philosophy and Theology in Chi-teng Sheng's Early Short Stories),原刊《台灣文藝》96期,收入張恒豪編《認識七等生》,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
河原功〈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上中下)〉,《文學臺灣》1、2、3,1991年12月、1992年3月、6月。
邵冰如〈陳映真北京病危──這十年並不快樂〉,《聯合報》,2006年10月16日。
9劃
紀弦主編《現代詩》季刊全45期,台北:現代詩社,1953年2月至1964年2月。
思兼(沈謙)〈文化沙漠中的綠草──記筆匯月刊〉,《青溪》54期,1971年12月。
思兼(沈謙)〈悼「文學季刊」〉,《青溪》56期,1972年2月。
侯立朝〈七十年代鄉土文學的新理解〉,《國魂》384期,1977年11月。
封德屏〈精神與風格的展現──文學雜誌的專題設計〉,《文訊》27期,1986年12月。
胡衍南〈戰後台灣文學史上第一次橫的移植──新的文學史分期法之實驗〉,《台灣文學觀察雜誌》6期,1992年9月。
南方朔〈踽踽的老靈魂──陳映真〉,《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1年11月20日。
10劃
夏濟安主編《文學雜誌》全8卷,台北:文學雜誌社,1956年9月至1960年8月。
徐瑜〈思欲無邪心欲正──談任卓宣先生的文學主張〉,《文訊》27期,1986年12月。
馬森〈台灣現代戲劇五十年〉,《聯合文學》11卷12期,1995年10月。
11劃
張道藩〈論當前自由中國文藝發展的方向〉,《文藝創作》21期,1953年1月。
張良澤〈葉榮鐘先生作品槪述〉,《臺灣文藝》62期,1979年。
張素貞〈五十年代小說管窺〉,《文訊》9期,1984年3月。
張素貞〈五?年代台灣新文學運動〉,《中外文學》14卷1期,1985年6月。
張默〈從繁富到清明──六十年代的新詩〉,《文訊》13期,1984年8月。
張默〈風雨前夕訪馬朗──從《文藝新潮》談起〉,《文訊》20期,1985年10月。
張健〈六十年代的散文──民國五十年到五十九年〉,《文訊》13期,1984年8月。
張建隆整理〈從李仲生到異度空間展──談中國現代繪畫的拓展〉,《雄獅美術》,1984年10月。
張玉法〈二十世紀中國的自由主義〉,《近代史學會通訊》5期,1997年6月。
陳慧樺〈真摯性、多樣性〉,《現代文學》49期,1973年2月。
陳映真〈回憶「劇場」雜誌〉,《幼獅文藝》71卷5期,1990年5月。
陳映真〈楊逵和平宣言的歷史背景〉,《中國時報》37版,1999年4月7至9日。
陳映真〈深刻教育我的一本書〉,《聯合報》副刊,2004年11月18日。
陳昭瑛〈啓蒙、解放與傳統:論20年代臺灣份子的文化省思〉,跨世紀臺灣的文化發展學術硏討會發表論文,1998年10月22至23日。
陳玉玲〈紀弦與「現代詩」詩刊之研究〉,《台灣文學觀察雜誌》4期,1991年11月。
陳芳明〈王禎和小說中的個人與國家〉,《現代學術研究季刊》,1993年5月。
陳芳明〈百年來的臺灣文學與臺灣風格──臺灣新文學運動史論〉,《中外文學》23卷9期,1995年2月。
陳芳明〈放膽文章拼命酒──論楊逵作品的反殖民精神〉,《臺灣文藝》154期,1996年4月。
陳芳明〈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聯合文學》199期,2001年5月。
陳芳明〈五?年代的文學侷限與突破〉,《聯合文學》200期,2001年6月。
陳芳明〈橫的移植與現代主義之濫觴〉,《聯合文學》202期,2001年8月。
陳芳明〈臺灣現代文學與50年代自由主義傳統的關係──以文學雜誌爲中心〉,現代主義與臺灣文學硏討會,2001年。
陳芳明〈現代主義文學的擴張與深化〉,《聯合文學》207期,2002年1月。
陳儀深〈國共鬥爭下的自由主義〉,《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3期,1994年6月。
陳萬益、呂興昌〈臺灣文學硏究的新面向──「日據時期臺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後語〉,《臺灣史料硏究》5期,1995年2月。
陳建忠、沈芳序合編〈台灣新文學雜誌年表初編〉,《文訊》「台灣文學雜誌專號」,2003年7月。
陳國球〈香港五、六十年代現代主義運動與李英豪的文學批評〉,《中外文學》34卷10期,2006年3月。
唐文標〈僵斃的現代詩〉,《中外文學》2卷3期,1973年8月。
尉天驄〈由飄泊到尋根──工業文明下的臺灣新文學〉,《中國論壇》,1985年10月。
尉天驄〈姚一葦先生與五?年代的台灣文學批評〉,國立藝術大學舉辦:姚一葦先生逝世週年紀念研討會論文,1998年4月11日。
尉天驄〈在那樣的日子,大家不斷地追尋!──懷念《筆匯》歲月〉,《文訊》240期,2005年10月。
尉天驄〈遣懷──贈尤彌〉,《聯合報》副刊,2006年2月21日。
尉天驄〈土地的守護者──憶楊逵〉,《印刻文學生活誌》,2007年4月。
尉天驄〈找回失去的星光──懷念子于〉,《印刻文學生活誌》,2007年5月。
尉天驄〈悲憫的笑紋──記王禎和〉,《印刻文學生活誌》,2007年6月。
尉天驄〈燃燒的靈魂──懷念唐文標〉,《印刻文學生活誌》,2007年7月。
尉天驄〈府城的李白──懷念葉笛〉,《印刻文學生活誌》,2007年8月。
《新地文學》季刊1期,2007年9月。
尉天驄〈獨步的狼──記詩人紀弦〉,《印刻文學生活誌》,2007年10月。
尉天驄〈孤寂的旅程──懷念何欣先生〉,《印刻文學生活誌》,2007年11月。
尉天驄〈理想主義者的蘋果樹──陳映真的旅程〉《印刻文學生活誌》,2007年12月。
尉天驄〈詩的必然──對古月的詩的補註〉,《聯合報》副刊,2007年12月10日。
《新地文學》季刊3期,2008年3月。
現代文學社編《現代文學》全51期重刊本,台北:現文出版社,1991年12月。
許國衡〈那年,我給了沈老一隻筆──紀念從文姑父逝世二十周年〉,《印刻文學生活誌》,2007年5月。
郭楓主編《新地文學》季刊2期,2007年12月。
12劃
彭歌〈當前文藝發展方向的檢討〉,《文藝創作》22期,1953年2月。
黃維君〈從「文季」的風格談「唯美文學」〉,《書評書目》8期,1973年11月。
黃克全〈恐懼與顫怖──論七等生〈我愛黑眼珠〉中李龍第生命信仰之辯證性〉,《中外文學》,1979年7月。
黃克全〈七等生小說中的自然、自由、神〉,《文訊》30期,1987年6月。
黃克全〈黃春明小說的人文精神〉,《文訊》34期,1988年2月。
黃美序〈民國五?─六?年之台灣舞台劇初探〉,《文訊》13期,1984年8月。
凱文.巴斯略特(Kevin Bartlett)、青春譯〈七等生早期短篇小說中的哲學神學與文學理論〉(Literary Theory, Philosophy and Theology in Chi-teng Sheng's Early Short Stories),原刊《台灣文藝》96期,收入張恒豪編《認識七等生》,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
游勝冠〈戰後臺灣的反殖民文學〉,《臺灣史料硏究》3期,1994年。
曾萍萍〈打開窗子,讓陽光進來──探觸知識寬度的《筆匯》〉,徐照華主編《台灣文學傳播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中興大學台文所出版,2006年8月。
曾萍萍〈戰城南──分說景美、木柵的《文季》、《三三集刊》、《神州詩刊》〉,《文
指導教授 李瑞騰(Jui-Teng Lee) 審核日期 2008-7-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