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4120100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6 、訪客IP:3.137.192.3
姓名 黃瓊慧(Chiung-hui Hu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世變中的記憶與編寫──以丁耀亢(1599-1669)為例的考察
(Memory and Writing during Ming-Qing Transition:Ding Yaokang(1599-1669) as a Case Study)
相關論文
★ 唐青樓才女薛濤論★ 消逝中的府城文化記憶--以許地山、葉石濤和陳燁為論述場域
★ 大旨談情—瓊瑤文本與《紅樓夢》之互文★ 河東君與《柳如是別傳》──「接受觀點」的考察
★ 豔異編研究★ 規訓或懲罰︰重審公案中的酷刑
★ 晚清狹邪小說的人倫世界——以《品花寶鑑》為例★ 跨 文 化 的 想 像 與 實 踐:試 探 高 羅 佩 的《狄 公 案》
★ 重寫名女人:臺灣歷史小說的案例考察★ 戰後台灣女性成長小說-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
★ 說部與史部的辨證與互證-史家劉知幾(661-721)之★ 從非小說到小說—「志怪」論述研究
★ 艷而人情的話本小說-一片情研究★ 台灣科幻小說的文化考察(1968-2001)
★ 亂離中的自由──五四自由傳統與台灣女性渡海書寫★ 清代台灣紅學初探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探析前人對丁耀亢的研究取向與成果,實仍存在許多「空白」。就文類而言,學界多將焦點集中在小說《續金瓶梅》及劇作的探討,或是《醒世姻緣傳》作者問題的考證,對於丁耀亢現存的六部詩作、四部雜著論述則明顯不足。鑑於身處明清之際特殊的時代環境及士人創作大都具有跨文類的普遍現象,故對於丁耀亢研究的文本取樣,理應採「跨文類」之考察。再者,學界所熟悉的向來是入清後的丁耀亢,對他明末的生活、思想、創作實在瞭解不深,然而,丁耀亢與明清世變的歷史背景關係密切,前人只關注世變後的丁耀亢,未能參照世變前的丁耀亢,此也是一大缺漏。
是故,本文希冀從新讀丁耀亢的《天史》,探究向來在丁耀亢研究中「缺位」的明末生活、思想及創作;從新讀《出劫紀略》考察丁耀亢藉由「世變」記憶之編寫所欲流傳的「生命史」或「家族史」。再由兩書的新讀,進而重讀丁耀亢及小說《續金瓶梅》,將之回歸到丁耀亢的創作譜系並輔以「生活史」重新考察,探析世變前後的丁耀亢在記憶書寫與編寫策略的異同,以觀察世變、記憶以及編寫三者的關係。
總結此次的主要成果有:一、從《天史》拼貼出丁耀亢從明而清、世變前後,在生活、思想、創作內容與編寫策略的參照與異同。由《天史》延伸至《續金瓶梅》甚至詩作,可見丁耀亢從解釋「史變」到「世變」,始終突出的「因果論述」及「著(注)史意識」。二、由回憶錄《出劫紀略》可見丁耀亢在編寫世變的「自我記憶」,建構並詮釋並定位自我存在價值的同時,也治療了世變帶來的創傷。而丁耀亢「記憶」自我的書寫意向,也展現在他經歷世變後的各文類創作,不管是靜態描寫其個性特質、生命情調,或是紀錄動態生命事件的起迄轉折,丁耀亢都在實/虛轉化的自傳/自傳性書寫中記憶「變」或「不變」的「自我」。三、從《天史》與《出劫紀略》與《續金瓶梅》的參照,筆者發現丁耀亢在《天史》中藉由評注各朝歷史解釋「史變」,而經歷世變後,他更延續易代前即已萌芽的「史」的意識,大量運用他一向關注的「歷史」題材創作戲曲、小說,同時也轉向個人史與家族史的編寫,以戲曲以回憶錄以小說以詩歌等文類進行一系列有意識的自我記憶與自傳性之編寫,此可說是丁耀亢關乎「世變」的「著(注)史」與「記憶自我」編寫過程的轉變。
摘要(英) The thesis attempts to deal with research orientations and achievements in previous studies of Ding Yaokang (丁耀亢1599-1669) because there are still many gaps left to be inquired in this field. Generally speaking, researches so far have focused on Ding’s “Re-orienting Jing Ping Mei”(Xu Jin Ping Mei 續金瓶梅) or his play scripts, or, at most, the authorship of “The Story of a Marital Fate to Awaken the World ”(Xingshi yinyuan zhuan 醒世姻緣傳). On the contrary, there are seldom discussions referring to his poems and other essays. However, if we do not put the influence of dynastic change into account in the research of Ding Yaokang, the whole picture may not be illustrated even if we tried hard to understand more about him.
Therefore, in the present study I try to re-read “The Heaven History”(Tian Shi 天史) to probe into the ideas of absence of the life, thought, and creation in researches of Ding in the late Ming period. On the other hand, I also attempt to re-read “A Brief Record of Evading Calamity”(Chu Jie Ji Lue出劫記略) to examine Ding’s true intention of inserting the history of his personal life and family into his writing of the memory of dynastic change. Furthermore, I would like to re-interpret Xu Jin Ping Mei續金瓶梅and include it in Ding’s literary works,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his memory writing and editing strategy before and after dynastic change with the supplement of Ding’s personal history. Therefore, I am allowed to observe the relations of dynastic change, Ding’s memory, and Ding’s writings.
With the comparison of Tian Shi天史, Chu Jie Ji Lue出劫記略, and, of course, Xu Jin Ping Mei續金瓶梅, we will recognize that Ding Yaokang did not only employed his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originated from his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to every dynastic change, but also made good use of different forms of literary writing. Meanwhile, Ding wrote and edited his personal and family history and weaved them into different forms of literary works such as Drama, Fiction, Reminiscences etc., and proceeded a series of writing related to his self-awareness, or to say his self-memory and autobiographical writing. The said process is what I called Ding’s transformation of compilation in his historical writing of dynastic change and self-memorizing.
關鍵字(中) ★ 《出劫紀略》
★ 丁耀亢
★ 《續金瓶梅》
★ 《天史》
★ 記憶
★ 世變
關鍵字(英) ★ Xu Jing Ping Mei
★ dynastic change
★ memory
★ Tian Shi
★ Ding Yaokang
★ Chu Jie Ji Lue
論文目次 目 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辭 iii
目錄 iv
第一章 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01
一、重/新讀丁耀亢 01
二、世變中的士人與文學 03
三、丁耀亢的「記憶」與「編寫」 05
第二節 前人研究與文獻回顧 08
一、丁耀亢及其作品研究 08
二、「記憶」研究 1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資料及架構 16
一、研究方法、資料 16
二、研究架構 18
第二章 讀史‧評史‧編史:易代前《天史》的編寫及策略 21
第一節 放言以問天:丁耀亢的仕/隱疑惑 23
一、山居志:陶令兒郎諸葛妻,妻能炊黍子蒸藜 23
二、立功志:夢裏問天空有路,愁來渡海苦無航 28
第二節 以「管」窺「天」:「管見」丁耀亢的史論基礎 32
一、追根溯源:三家因果論 33
二、俗人之言:論天、言數、談因果 36
第三節 詮史解心:丁耀亢的歷史編寫與寫作策略 44
一、俗人報應錄:懲惡勸善 44
二、亡國因果錄:解釋歷史 47
三、古今對鑑錄:見映明末 58
四、再談編寫:兼論《集古》 63
第三章 出劫‧記劫‧超劫:《出劫紀略》的記憶書寫 71
第一節 出劫:世變下的記憶現場 74
一、性命之劫 75
二、家業之劫 78
第二節 記劫:記憶與敘事的連繫 82
一、為何「記」:以示後人 82
二、如何「記」:個人記憶的編織 85
第三節 超劫:記憶書寫的作用 92
一、自我價值的建構與認同 92
二、個人記憶到家族記憶 97
三、自療:預應與書寫 100
第四章 因果‧著(注)史‧自傳性:重讀丁耀亢及其《續金瓶梅》 107
第一節 虛實交映:丁耀亢的自傳/自傳性書寫 109
一、自畫像:《續金瓶梅》的「自傳性」書寫 110
二、詩中自有年譜在:丁耀亢「以詩記史」的「自傳」書寫 115
第二節 借演因果:《天史》與《續金瓶梅》的歷史對話 124
一、著書苦心:由「止淫」而「治亂」的因果 125
二、歷史省思:前朝覆亡之因果 129
第三節 逃避/超越:丁耀亢因果書寫的「斷續」意義 137
一、再續前言:復談因果事 137
二、著(注)史依舊:易代的解釋及自我調適 141
第五章 結論 151
參考書目 155
附錄一 丁耀亢生平及著述年表 169
附錄二 記憶研究資訊舉要──以臺灣地區為主 179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依作者姓名筆畫排序)
(一) 古籍
1. ﹝漢﹞孔安國傳:《尚書注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2.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3. ﹝漢﹞于吉:《太平經‧解師策書訣》,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4. ﹝吳﹞韋昭注:《國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5. ﹝魏﹞王弼注、晉韓康伯注:《周易注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6. ﹝晉﹞陶淵明:《搜神後記》,《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89年。
7. ﹝晉﹞葛洪:《抱樸子》,臺北:世界書局,《景印四庫全書薈要》,1988年。
8.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北京:中華書局,叢書集成初編影印本,1985年。
9. ﹝南朝﹞釋僧祐:《弘明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10. ﹝明﹞丁耀亢:《續金瓶梅》,臺北:臺灣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無邪匯寶叢書》第31-33冊,據順治十七年原刻本,1995年。
11. ﹝明﹞丁耀亢:《續金瓶梅續書三種》,濟南:齊魯書社,1988年。
12. ﹝明﹞丁耀亢:《續金瓶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據順治十七年原刻本,2001年。
13. ﹝明﹞丁耀亢:《天史》,《續修四庫全書‧子部1176》,上海巿: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崇禎刻本影印,1995年。
14. ﹝明﹞丁耀亢:《逍遙遊二卷陸舫詩草五卷椒丘二卷丁野鶴先生遺稿三卷家政須知一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35》,臺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據北京圖書館清初刻丁野鶴集八種本,1997年。
15. ﹝明﹞丁耀亢;李增坡主編、張清吉點校:《丁耀亢全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
16. ﹝明﹞馮夢龍;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17. ﹝明﹞顧炎武:《亭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2002年。
18. ﹝清﹞王士禎撰;勒斯仁點校:《池北偶談》,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19. ﹝清﹞朱彝尊:《靜志居詩話》,《明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20.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21.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孟子》,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22. ﹝清﹞岳濬等監修;杜詔等編纂:《山東通志》,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23. ﹝清﹞宮懋讓等修,李文藻等纂:《諸城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乾隆二十九年刊本影印,1976年。
24. ﹝清﹞酌元亭主人編次:《照世盃》,《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佐伯文庫叢刊本影印,1993年。
25. ﹝清﹞張廷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26. ﹝清﹞張貞:〈丁野鶴先生行歷圖記〉,《渠亭山人半部稿》,清康熙二十八年刊本。
27. ﹝清﹞黃嗣艾:《南雷學案》,《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28. ﹝清﹞葉夢珠:《閱世編》,臺北:木鐸出版社,《明清筆記叢書》,1982年。
29. ﹝清﹞劉廷璣:《在園雜志》,《近代中國史料叢刊379》,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30. ﹝清﹞醉月山人編次:《三國因》,《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二) 中文專書
1. 丁敏:《佛教譬喻文學研究》,臺北:東初出版社,2006年。
2. 牛建強:《明代中後期社會變遷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3. 王旭川:《中國小說續書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年。
4. 王汝梅:《金瓶梅探索》,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90年。
5. 王汝梅:《金瓶梅與豔情小說研究》,山東:時代文藝出版社,2003年。
6. 王彬:《清代禁書總述》,北京:中國書店,1999年。
7. 王彬:《禁書‧文字獄》,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2年。
8. 王斑:《歷史與記憶:全球現代性的質疑》,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年。
9. 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1999年。
10. 王爾敏:《明清社會文化生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11. 王爾敏:《明清時代庶民文化生活》,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
12. 王增斌:《明清世態人情小說史稿》,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8年。
13.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14.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15. 王瑾:《互文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16. 安平秋、章培恒主編:《中國禁書解題》,臺北:竹友軒出版社,1992年。
17. 安平秋、章培恒主編:《中國禁書簡史》,臺北:竹友軒出版社,1992年。
18. 安平秋、章培恒主編:《中國歷代禁書目錄》,臺北:竹友軒出版社,1992年。
19. 衣若芬、劉苑如主編:《世變與創化──漢唐、唐宋轉換期之文藝現象》,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0年。
20.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結社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
21.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年。
22. 余國藩著,李奭學譯:《重讀石頭記──《紅樓夢》裡的情慾與虛構》,臺北:麥田出版,2004年。
23. 吳光正:《中國古代小說的原型與母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24. 巫仁恕:《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年。
25. 李伯齊:《山東文學史論》,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
26. 李紀祥:《時間‧歷史‧敘事──史學傳統與歷史理論再思》,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27. 李國祥、楊昶主編:《明實錄類纂(山東史料卷)》,武漢:武漢出版社,1992年。
28. 李國祥、楊昶主編:《明實錄類纂(文教科技卷)》,武漢:武漢出版社,1992年。
29. 李國祥、楊昶主編:《明實錄類纂(宮廷史料卷)》,武漢:武漢出版社,1992年。
30. 李國祥、楊昶主編:《明實錄類纂(經濟史料卷)》,武漢:武漢出版社,1992年。
31. 李夢生:《中國禁毀小說百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32. 李增坡主編:《丁耀亢研究──海峽兩岸丁耀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33. 李豐楙主編:《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文學、文化與世變(文學組)》,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34. 車文博編:《心理學新詞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35. 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態及文學個案》,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36. 思想編委會編:《轉型正義與記憶政治》,臺北:聯經出版社,2007年。
37. 段春旭:《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續書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
38. 胡紹嘉:《敘事、自我與認同:從文本考察到課程探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8年。
39. 胡曉真:《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1年。
40. 孫江主編:《事件‧記憶‧敘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41. 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化》,臺北:東華出版社,1989年。
42. 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臺北:東華出版社,1989年。
43. 孫殿起:《清代禁書知見錄》,臺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
44. 孫遜:《中國古代小說與宗教》,上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
45. 徐林:《明代中晚期江南士人社會交往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46. 徐復觀:《徐復觀雜文續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1年。
47. 馬一波、鐘華:《敘事心理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48. 高小康:《市民、士人與故事:中國近古社會文化中的敘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49. 高玉海:《古代小說續書序跋釋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50. 高玉海:《明清小說續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51. 高桂惠:《追蹤躡跡:中國小說的文化闡釋》,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
52.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編:《世變、群體與個人:第一屆全國歷史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2006年。
53. 張廷興:《中國古代艷情小說史》,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
54. 張清吉:《丁耀亢年譜》,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55. 張清吉:《醒世姻緣傳新考》,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
56. 張慧劍:《明清江蘇文人年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57. 張錯:《西洋文學術語手冊》,臺北:書林出版社,2006年。
58. 莎日娜:《明清之際章回小說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59. 郭成康、林鐵鈞:《清朝文字獄》,北京:群眾出版社,1990年。
60. 陳引馳:《佛教文學》,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年。
61. 陳平原、王德威、商偉編:《晚明與晚清:歷史傳承與文化創新》,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62. 陳恆、耿相新主編:《新史學‧第八輯‧納粹屠猶︰歷史與記憶》,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
63. 陳霞:《道教勸善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
64. 游子安:《善與人同:明清以來的慈善與教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65. 游子安:《勸化金箴:清代善書研究》,天津:天津出版社,1999年。
66. 童慶炳、陶東風主編:《文學經典的建構、解構和重構》,北京:北京大學,2007年。
67. 黃子平主編:《中國小說與宗教》,香港:中華書局,1998年。
68. 黃霖編:《二十世紀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史‧總論卷》,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
69. 黃應貴主編:《時間、歷史與記憶》,臺北:中央研究所民族學研究所,1999年。
70. 楊正潤:《傳記文學史綱》,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年。
71. 雷夢辰:《清代禁書彙考》,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年。
72. 廖卓成:《敘事論集:傳紀、故事與兒童文學》,臺北:大安出版社,2000年。
73. 廖炳惠:《臺灣與世界文學的匯流》,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6年。
74. 廖炳惠:《關鍵詞200》,臺北:麥田出版社,2008年。
75. 趙園:《制度‧言論‧心態──《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續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76.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77. 劉小楓、陳少明:《閱讀的德性》,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
78. 劉志琴:《晚明史論──重新認識末世衰變》,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
79.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臺北:麥田出版社,1995年。
80. 劉道超:《中國善惡報應習俗》,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81. 歐陽健:《古代小說禁書漫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
82. 鄧之誠:《清詩紀事初編》,《清代傳記叢刊》第20冊,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83.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
84. 盧建榮主編:《文化與權力──臺灣新文化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85. 謝國楨:《增訂晚明史籍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86. 韓進廉:《無奈的追尋:清代文人心理透視》,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
87. 羅婷:《克里斯多娃》,臺北:生智出版社,2002年。
88. 羅維揚:《回憶錄寫作》,長沙:岳麓書社,2007年。
89. 釋永祥:《佛教文學對中國小說的影響》,臺北:佛光文化出版社,1998年。
(三) 翻譯論著
1. Tim Cresswell,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社,2006年。
2. White, M. & Epston, D.,廖世德譯:《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臺北:心靈工坊,2001年。
3. William Mckinley Runyan,丁興祥、張慈宜、賴誠斌等譯:《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索》,臺北:遠流出版社,2002年。
4. 卜正民(Timothy Brook),方駿、王秀麗等譯:《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
5. 卜正民(Timothy Brook),張華譯:《為權力祈禱──佛教與晚明中國士紳社會的形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6. 三島憲一,賈諒譯:《本雅明:破壞‧收藏‧記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7. 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8. 川合康三,蔡毅譯:《中國的自傳文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
9. 丹尼爾‧夏克特(Daniel L. Schacter )著,高申春譯:《找尋逝去的自我:大腦、心靈和往事的記憶》,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0. 司徒琳(Lynn A. Struve),李榮慶、郭孟良等譯:《南明史:1644-1662》,上海:上海書店,2007年。
11.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陳恒、梅義征譯:《利瑪竇的記憶之宮》,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5年。
12.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
13. 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肖聿譯:《材料與記憶》,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年。
14. 沙克特(Daniel L. Schacter),李明譯:《記憶七罪》,臺北:大塊文化出版社,2002年。
15. 里德伯斯(K.Ridderbos K.)編,章邵增譯:《劍橋年度主題講座:時間》,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
16. 尚‧勒狄克(Jean Leduc)著,林錚譯:《史家與時間》,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17. 法拉、派特森(Patricia Fara)編,盧曉輝譯:《劍橋年度主題講座:記憶》,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
18. 法蘭西絲‧葉茲(Frances A. Yates),薛絢譯:《記憶之術》,臺北:大塊文化出版社,2007年。
19. 阿爾維托‧曼古埃爾(Alberto Manguel),吳昌杰譯:《閱讀地圖:一部人類閱讀的歷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20. 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陳廣興、南治國譯:《身分的焦慮》,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
21. 保羅‧康納頓(Paul Connerton),納日碧力戈譯:《社會如何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2. 哈拉爾德‧韋爾策(Harald Welzer)編,季斌、王立君、白錫堃譯:《社會記憶:歷史、回憶、傳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
23. 哈羅德‧布魯姆(Harold Bloom),徐文博譯:《影響的焦慮:詩歌理論》,臺北:久大出版社,1990年。
24. 哈羅德‧布魯姆(Harold Bloom),朱立元、陳克明譯:《比較文學影響論:誤讀圖示》,臺北:駱駝出版社,1992年。
25. 浦安迪(Andrew H. Plaks)演講:《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26. 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7. 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林志明譯:《說故事的人》,臺北:臺灣攝影工作室,1998年。
28. 華萊士‧馬丁(Wallace Martin),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29. 費修珊(Shoshana Felman)、勞德瑞(Dori Laub)著,劉裘蒂譯:《見證的危機:文學‧歷史與心理分析》,臺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
30. 雅克‧德里達(Jacques Derrida);張寧譯:《書寫與差異》,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31. 愛莉絲‧摩根 (Alice Morgan),陳阿月譯:《從故事到療癒──敘事治療入門》,臺北:心靈工坊,2008年。
32. 愛德華‧哈萊特‧卡耳(Edward Hallet Carr)著,王任光譯:《歷史論集》,臺北:幼獅出版社,1977年。
33. 蒂費納‧薩莫瓦約(Tiphaine Samoyault),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34. 邁可‧潘恩(Michael Payne),李奭學譯:《閱讀理論──拉康、達希德與克麗絲蒂娃導讀》,臺北:書林出版社,2005年。
35. 羅洛‧梅(Rollo May)著,朱侃如譯:《焦慮的意義》,臺北:立緒出版社,2004年。
36.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屠友祥譯:《S/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37. 蘿普(Rebecca Rupp)著,洪蘭譯:《記憶的秘密》,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6年。
(四) 專書論文
1. 王汝梅:〈丁耀亢的《續金瓶梅》創作及其小說觀念〉,《丁耀亢研究──海峽兩岸丁耀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頁157-163。
2. 王璦玲:〈明末清初歷史劇之歷史意識與視界呈現〉,《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1年,頁189-300。
3. 王璦玲:〈私情化公:清代劇作家之自我敘寫與其戲劇展演〉,《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私情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3年,頁81-158。
4. 王璦玲:〈桃花扇底送南朝──論孔尚任劇作中之記憶編織與末世想像〉,《清代文學與學術:近世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之三》,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7年,頁267-351。
5. 王璦玲:〈「用當世手筆,譜當前情事」──論明末清初時事劇中之現實意識與歷史書寫〉,《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紀念牟復禮教授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年,頁263-303。
6. 石玲:〈《續金瓶梅》的作期及其他〉,《金瓶梅藝術世界》,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1年,頁333-337。
7. 石玲:〈丁耀亢〉,《中國古代戲曲家評傳》,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頁488-497。
8. 石玲:〈丁耀亢劇作論〉,《丁耀亢研究──海峽兩岸丁耀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頁219-252。
9. 朱眉叔:〈論《續金瓶梅》及其刪改本《隔簾花影》和《金屋夢》〉,《明清小說論叢》第一輯,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4年,頁250-279。
10. 余嘉錫:〈王覺斯題丁野鶴陸舫齋詩卷子跋〉,《余嘉錫論學雜著》,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6年,頁631-635。
11. 李豐楙:〈道教劫論與當代度劫之說──一個跨越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的宗教觀察〉,《性別、神格與臺灣宗教論述》,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7年,頁303-332。
12. 胡曉真:〈女作家與傳世欲望──清代女性彈詞小說中的自傳性問題〉,《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1996年,頁1-37。
13. 孫玉明:〈丁耀亢其人其事〉,《金瓶梅藝術世界》,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1年,頁307-318。
14. 孫言誠:〈《續金瓶梅》的刻本、抄本和改寫本〉,《金瓶梅藝術世界》,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1年,頁319-332。
15. 徐志平:〈明遺民與清初通俗小說關係初探〉,《第一屆中國小說與戲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2002年,頁241-259。
16. 陳美林、吳秀華:〈試論丁耀亢的戲劇創作〉,《丁耀亢研究──海峽兩岸丁耀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頁183-195。
17. 陳慶浩:〈「海內焚書禁識丁」──丁耀亢生平及其著作〉,《文學、文化與世變──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文學組》,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頁351-394。
18. 湯用彤:〈讀〈太平經〉書所見〉,《湯用彤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19. 黃霖:〈略談丁耀亢的戲劇觀〉,《丁耀亢研究──海峽兩岸丁耀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頁196-202。
20. 陳弱水:〈中國歷史上「公」的觀念及其現代變形──一個類型與整體的考察〉,收於劉擎主編:《公共性與公民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頁3-39。
21. 黃克武:〈從追求正道到認同國族──明末至清末中國公私觀念的重整〉,收於劉擎主編:《公共性與公民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40-79。
22. 張維華:〈跋丁耀亢的《出劫紀略》和《問天亭放言》〉,《晚學齋論文集》,濟南:齊魯書社,1986年。
23. 林麗月:〈《蒹葭堂稿》與陸楫「反禁奢」思想之傳衍〉,《明人文集與明代研究》,臺北:中國明代研究學會,2001年,頁121-134。
24. 陳國棟:〈經濟發展、奢侈風氣與傳統手工藝的發展──以明代為中心的例證〉,收入曹添旺、賴景昌、楊建成主編:《經濟成長、所得分配與制度演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9年,頁43-77。
(五) 期刊會議論文
1. 方立天:〈中國佛教的因果報應論〉,《中國文化月刊》,第7期,1992年11月。
2. 方立天:〈因果報應論述〉(上),《哲學與文化》,第20卷第7期,1993年7月,頁702-713。
3. 方立天:〈因果報應論述〉(下),《哲學與文化》,第20卷第8期,1993年8月,頁784-794。
4. 王成勉:〈再論明末士人的抉擇──近二十年的研究與創新〉,發表於桃園:國立中央大學「第二屆兩岸三地人文社會科學論壇─典範轉移:學科的互動與整合」研討會,2008年10月17-18日。
5. 王汎森:〈「人間腹笥多藏草,隔代安知悔立言」──丁野鶴與《續金瓶梅》〉,《中國文化》,第12期,1995年12月,頁220-223。
6. 王猛:〈略論中國古代小說和戲曲中的因果報應觀念〉,《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頁57-60。
7. 王慧:〈山左詩人丁耀亢〉,《文史雜誌》,2001年第5期,2001年9月,頁50-52。
8. 王瑾:〈論《醒世姻緣傳》非丁耀亢所著〉,《廣州大學學報》,第1卷第10期,2002年10月,頁30-35。
9. 王瑾:〈丁耀亢思想略論〉,《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卷第5期,2003年5月,頁20-23。
10. 王瑾:〈試論《續金瓶梅》的創作年代〉,《廣州大學學報》,第2卷第9期,2003年9月,頁38-39、47。
11. 王瑾:〈論《天史》的獨特意義〉,《湖北社會科學》,2007年第4期,頁138-140。
12. 王瑾:〈丁耀亢交游考略〉,《理論界》,2007年第7期,頁144-146。
13. 王學玲:〈不可侵犯的懺語──明清之際自敘傳文的諧謔與悔愧〉,《淡江中文學報》,第13期,2005年12月,頁71-112。
14. 王璦玲:〈記憶與敘事:清初劇作家之前朝意識與其易代感懷之戲劇轉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4期,2004年3月,頁39-103。
15. 王璦玲:〈亂離與歸屬:清初文人劇作家之意識變遷與跨界想像〉,發表於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跨界想像與文化書寫:近代文人生活的道與藝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年10月30-31日。
16. 王薇棻:〈從書寫治療淺談部落格之網路書寫〉,《全球心理衛生E學刊》(臺灣心理諮商資訊網),試刊號第3期。
17. 司徒琳著,王成勉譯:〈儒者的創傷──《餘生錄》的閱讀〉,《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9期,2008年6月,頁1-16。
18. 安雙成:〈順康年間《續金瓶梅》作者丁耀亢受審案〉,《歷史檔案》,2000年第2期,頁29-32。
19. 朱萍:〈丁耀亢研究小史述略〉,《江淮論壇》,2001年第1期,2001年2月,頁99-105。
20. 吳波:〈論因果觀念與明清小說的創作〉,《松遼學刊》,1995年第3期,頁32-37。
21. 吳燕娜:〈《醒世姻緣傳》及其因果報應思想的彈性運用〉,《大陸雜誌》,第98卷第3期,1999年3月,頁32-42。
22. 李有成:〈論自傳(上)〉,《當代》,第55期,1990年11月,頁20-29。
23. 李有成:〈論自傳(下)〉,《當代》,第56期,1990年12月,頁56-63。
24. 李增波:〈「海峽兩岸丁耀亢學術研討會」綜述〉,《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5期,頁106-108。
25. 汪維真:〈明代善惡報應觀念的強化與社會調控〉,《江漢論壇》,2005年1月,頁106-109。
26. 周洪才:〈丁耀亢及其著作考論〉,《齊魯學刊》,1996年第5期,頁17-19。
27. 周洪才:〈關於丁耀亢佚詩集《問天亭放言》的幾個問題〉,《濟寧師專學報》,第22卷第1期,2001年2月,頁27-28。
28. 林芳玫:〈地表的圖紋與身體的圖紋──《行過洛津》的身份地理學〉,《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5期,2007年10月,頁259-288。
29. 林津羽:〈易代創傷的見證與修補:以丁耀亢《西湖扇》書寫為例〉,《中極學刊》,第7期,2008年6月,頁217-235。
30. 邵來文:〈試論《續金瓶梅》的哲學機鋒〉,《中國文學研究》,1997年第2期,頁64-66。
31. 約翰‧金‧羅斯:〈上帝的沉默:對「大屠殺」的哲學和宗教反省〉,專輯:「大屠殺」(HOLOCAUST)與歷史記憶,《傾向文學人文雜誌》,總第11期,1998年,頁53-96。
32. 胡衍南:〈「世情小說」大不同──論《續金瓶梅》對原書的悖離〉,《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15期,2003年6月,頁1-26。
33. 胡紹嘉:〈於秘密之所探光:遭遇的書寫與描繪的自我〉,《應用心理研究》,第25期,2005年,頁29-54。
34. 胡曉真:〈《續金瓶梅》──丁耀亢閱讀《金瓶梅》〉,《中外文學》,第23卷第10期,1995年3月,頁84-101。
35. 胡曉真:〈世變之亟──由中研院文哲所「世變中的文學世界」主題計畫談晚明晚清研究〉,《漢學研究通訊》總78期,2001年5月,頁27-34。
36. 埃利‧威塞爾:〈作一個猶太人〉,專輯:「大屠殺」(HOLOCAUST)與歷史記憶,《傾向文學人文雜誌》,總第11期,1998年,頁263。
37. 孫永和:〈清代戲劇家丁耀亢及其創作〉,《戲劇叢刊》,1988年第6期,頁77-78。
38. 孫玉明:〈《續金瓶梅》成書年代考〉,《社會科學輯刊》,1996年第5期,頁131-135。
39. 秦海鷹:〈互文性理論的緣起與流變〉,《外國文學評論》,2004年第3期,頁19-30。
40. 郝詩仙、郭英德:〈丁耀亢生平及其劇作〉,《齊魯學刊》,1989年第6期,頁55-61。
41. 高桂惠:〈情慾變色──試論丁耀亢《續金瓶梅》的德色問題〉,《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1期,1996年6月,頁163-184。
42. 張兵:〈丁耀亢研究的回顧與思考〉,《中國文學研究》,1997年第4期,1997年10月,頁53-57。
43. 張弦生:〈從丁耀亢到丁惟寧──評《金瓶梅奧秘探索》〉,《東嶽論叢》,2001年第4期,2001年7月,頁144。
44. 張崇琛:〈丁耀亢佚詩《問天亭放言》考論〉,《濟寧師專學報》,第21卷第1期,2000年2月,頁32-36。
45. 張鎮、張建新:〈自我、文化與記憶:自傳體記憶的跨文化研究〉,《心理科學進展》,第16期,2008年2月,頁306-314。
46. 張麗珠:〈從史家論贊看我國之史學精神〉,《中國國學》,第21期,1993年11月,頁203-222。
47. 陳小林:〈論《續金瓶梅》之文化整合及其敘事特色之生成〉,《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4期,2008年7月,頁57-61。
48. 陳金陵:〈丁耀亢與《出劫紀略》〉,《文獻》1980年第1輯,1980年5月,頁166-171。
49. 普里莫‧萊維:〈灰色地帶〉,專輯:「大屠殺」(HOLOCAUST)與歷史記憶,《傾向文學人文雜誌》,總第11期,1998年,頁97-262。
50. 馮春田:〈西周生即丁耀亢──《醒世姻緣傳》輯著者證〉,《書目季刊》第32卷第2期,1998年9月,頁38-44。
51. 黃念然:〈當代西方文論中的互文性理論〉,《外國文學研究》,1999年第1期,頁15-21。
52. 黃霖:〈丁耀亢及其《續金瓶梅》〉,《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4期,頁55-60。
53. 楊小濱、羅選民:〈杰弗里‧哈特曼教授訪談錄〉,專輯:「大屠殺」(HOLOCAUST)與歷史記憶,《傾向文學人文雜誌》,總第11期,1998年,頁131-141。
54. 楊庭曦:〈影響的焦慮與互文性〉,《現代語文》,2008年6月,頁121-122。
55. 詹姆斯‧克萊恩:〈歷史不會重演嗎?〉,專輯:「大屠殺」(HOLOCAUST)與歷史記憶,《傾向文學人文雜誌》,總第11期,1998年,頁122-130。
56. 廖朝陽等:族群、記憶、主體性:王童《紅柿子》專輯,《中外文學》,第31卷第11期, 2003年4月,頁11-185。
57. 趙華錫:〈談《續金瓶梅》作者丁耀亢〉,《濱州師專學報》,第18卷第3期,2002年9月,頁29-30。
58. 趙新:〈野火吹不盡,春風吹又生──寫在《丁耀亢全集》出版發行之前〉,《明清小說研究》,1999年第4期,頁246-252。
59. 趙新:〈《丁耀亢全集》評介〉,《東嶽論叢》,1999年第5期,1999年5月,頁143。
60. 劉洪強:〈《續金瓶梅》成書年代新考〉,《東岳論叢》,第29卷第3期,2008年5月,頁105-109。
61. 歐陽健:〈陳忱、丁耀亢小說合論〉,《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2期,2004年3月,頁63-71。
62. 蔣宜芳紀錄:〈「世變中的文學世界」系列座談會之五:晚明與晚清文化景觀再探──歷史現實與文學想像〉,《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9卷第4期,1999年12月,頁3-31。
63. 蔣宜芳紀錄:〈「世變中的文學世界」系列座談會之六:世變中的雅俗與雅道──再思晚明與晚清的文化與社會〉,《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2000年9月,頁3-29。
64. 蔣宜芳紀錄:〈「世變中的文學世界」系列座談會之七:「世變中的文學世界」計畫總結討論會──世變‧宗教‧中國文學〉,《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2000年9月,頁31-60。
65. 鄭騫:〈善本傳奇十種提要〉,《燕京學報》,第24期,1938年12月。
66. 魯海:〈丁耀亢著述考〉,《山東圖書館季刊》,1991年第1期,頁61-62。
67. 謝思煒:〈論自傳詩人杜甫──兼論中國和西方的自傳詩傳統〉,《文學遺產》,1990年第3期,頁70-71。
68. 魏紅梅:〈簡析丁耀亢詩集《問天亭放言》〉,《文藝理論與批評》,2007年第5期,頁135-137。
69. 魏紅梅:〈丁耀亢和他的《自述年譜以代挽歌》〉,《山東文學》,2008年第12期,頁98-99。
70. 簡怡人、詹美涓、呂旭亞:〈書寫治療的應用及其療效〉,《諮商與輔導》,第239期,2005年,頁22-25。
71. 羅婷:〈論克里斯多娃的互文性理論〉,《國外文學(季刊)》,2001年第4期,頁9-14。
72. 羅德榮:〈別一種審美意趣的追求──《續金瓶梅》審美價值探究〉,《南開學報》1997年第6期,頁36-42。
73. 嚴志雄:〈體物、記憶與遺民情境──屈大均一六五九年詠梅詩探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1期,2002年9月,頁43-88。
74. 嚴志雄:〈吳兆騫流放初期的創傷記憶與文學、宗教的追求〉,《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7期,2005年9月,頁123-165。
75. 顧彬:〈錦瑟無端知幾弦──論唐代的記憶與追憶〉,《傾向文學人文雜誌》,總第11期,1998年,頁154-164。
76. 楊翠蘭:〈中國17世紀前後公私觀念的新變化〉,《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1期,2001年3月,頁73-76。
77. 王世光:〈清代公私觀的嬗變〉,《廣東社會科學》,2008年第2期,頁122-127。
78. 吳根友:〈試論明清之際「求真」與「重公」價值理想對近世中國的影響〉,《江漢論壇》,1997年第6期,頁12-16。
79. 王中江:〈中國哲學中的「公私之辨」〉,《哲學與文化》,第27卷第5期,2000年5月,頁467-478。
80. 林麗月:〈晚明「崇奢」思想隅論〉,《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19期,1991年,頁215-234。
81. 林麗月,〈衣裳與風教──晚明的服飾風尚與「服妖」議論〉,《新史學》,第10卷第3期,1999年,頁111-157。
82. 林麗月:〈陸楫(1515-1552)崇奢思想再探──兼論近年明清思想史研究的幾個問題〉,《新史學》,第5卷第1期,1994年,頁131-153。
83. 陳國棟:〈有關陸楫「禁奢辨」之研究所涉及的學理問題──跨學門的意見〉,《新史學》,第5卷第2期,1994年,頁 159-179。
84. 常建華:〈論明代社會生活性消費風俗的變遷〉,《南開學報》第4期(1994年),頁 60-63。
(六) 學位論文
1. 林雅鈴:《《續金瓶梅》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1年。
2. 咸恩仙:《話本小說果報觀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89年。
3. 張振國:《傷時勸世,生新續奇──《續金瓶梅》價值重估》,濟南:山東師範大學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3年。
4. 張慈莉:《生命主題的敘說與理解》,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5. 張瑞芬:《佛教因緣文學與中國古典小說》,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4年。
6. 陳小林:《《續金瓶梅》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5年。
7. 劉雯鵑:《歷代筆記小說中因果報應故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
8. 劉滌凡:《唐前果報系統的建構與融合》,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8年。
9. 劉靜貞:《宋人的果報觀念》,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81年。
10. 賴慧娟:《丁耀亢戲曲傳承與創新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11. 吳美琪:〈流行與世變:明代江南士人的服飾風尚及其社會心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七)外文著作
1. Assmann, Jan. Moses the Egyptian: The Memory of Egypt in Western Monotheis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 Brokaw, Cynthia J. The Ledgers of Merit and Demerit: Social Change and Moral Ord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3. Carr, Edward Hallet. What is History? Liondon: Penguin, 1990.
4. Caruth, Cathy. Undaimed Experience: Trauma, Narrative, and History.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
5. Croce, Benedetto. History as the Story of Liberty.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1941.
6. Halbwachs, Maurice. On Collective Memor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7. Huang, Martin W. “Author(ity) and Reader in Traditional Chinese Xiaoshua Commentary,”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 Ariticles, Review, vol. 16(Dec., 1994), pp. 41-67.
8. Huang, Martin W. “Karmic Retribution and the Didactic Dilemma in the Xingshi yinyuan zhuan,” Chinese Studies, vol. 15, no.1(1997), pp. 397-440.
9. Huang, Martin W. Snakes' Legs: Sequels, Continuations, Rewritings, and Chinese Fictio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4.
10. Hutton, Partick H. History as an Art of Memory. Hanover, NH: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1993.
11. Idema, Wilt L. Li Wai-yee. and Ellen Widmer (eds.) Trauma and Transcendence in Early Qing Literatur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12. LaCapra, Dominick. History and Memory After Auschwitz.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8.
13. Livingstone, Rodney. Religion and Culture Memory.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14. Olney, James. Memory & Narrative: The Weave of Life-Writing.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9.
15. Struve, Lynn A. “Confucian PTSD: Reading Trauma in a Chinese Youngster’s Memoir of 1653,” History & Memory vol16, no2(2004), pp. 14-31.
16. Struve, Lynn A. The Qing Formation in World-Historical Tim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2004.
(八) 網路資源
中國歷史記事 http://www.gg-art.com/history/index_b.php
指導教授 康來新 審核日期 2009-7-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