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41201008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3 、訪客IP:18.116.80.213
姓名 陳儀(Yi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聶雙江歸寂思想研究
(A Study of Nieh Shuang-chiang’s Doctrine of Returning the Stillness)
相關論文
★ 莊子<逍遙遊>篇中的寓言本旨和現代意義★ 王通經世思想之研究
★ 王船山《讀四書大全說》之孟學研究★ 黃梨洲思想與明清之際儒學焦點的轉移
★ 五峰思想研究★ 王心齋思想之形成及其發展
★ 從工夫論看羅近溪思想之特色★ 朱子對北宋四子的理解與詮釋
★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之研究★ 陳確人性論研究
★ 李翱思想研究★ 莊子應世思想研究
★ 宋明儒「以心著性」之哲學意義研究★ 陳白沙自得之學研究
★ 劉蕺山的氣論研究★ 郭象《莊子注》的思想體系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設定討論之議題為「聶雙江歸寂思想研究」,此問題之設定最初乃是希望可以對雙江歸寂思想之實際意涵,作出清楚的分析。在考察過現今對於雙江思想的各方面研究之後,筆者發現,包括晚明當時的陽明弟子,以及近代諸多學者,一般對於雙江思想之理解,特別關注於雙江區分寂感體用,未發已發,如此乃是採取分解的方式來掌握良知概念,並且,一般亦據此評斷,在其分解之思路下所建立的本體論,發生良知析二、有缺的問題;而開展的工夫論,亦有偏靜離動,及實踐動力缺無的問題。
然而筆者認為,對於雙江歸寂思想的研究,另外還必須注意到雙江學術的基本關懷。由於雙江歸寂說之提出,其本意乃是希望藉由宣揚先師之教,以對治當時的學術弊病,然雙江所謂的「宣揚」,實際上是自己對於陽明學說的「再詮釋」,與陽明原旨存在若干差距,而筆者認為,正是在此殊異處,正可展現雙江所欲反省的學術問題。因此,本文設定從「雙江對陽明學說的詮解」此一面向切入,藉由探究雙江對於「致良知」的理解,重新考慮雙江歸寂思想之實際意涵,並釐清歸寂思想下諸多概念之確實意義,架構出歸寂說的完整輪廓,進而,筆者亦將思考雙江歸寂思想是否容納於陽明義理系統,乃至於儒家心學系統當中。
通過實際的研究之後,筆者認為,在本體論方面,雙江考慮王學流弊的問題,反對以知覺為良知,故以「寂」、「中」釋「良知」,意在突顯良知的本體義,強調良知作為現實一切存有的超越主宰,不與現實意念知覺相混雜,而有異質異層之區別。在工夫論方面,雙江通過「歸寂」思想來掌握陽明的「致知」工夫,認為「致知」不同於見聞學習,亦不能即於知覺思慮來用功,而著重在對於先天立本之學的追求,彰顯了儒家成德之教的工夫本質。在此之下,一方面,雙江對於「致知」、「格物」、「誠意」皆具有不同於陽明的理解,其以「知止」釋「致知」,意在表示自覺其性的工夫意涵,通過對於內在至善之性的自覺,擺脫意欲思慮的干擾,使生命向上提升至理想之境,並且主張「誠意」為「意而無意」之境界,「格物」為「感而遂通」之效驗,二者處皆無工夫。另一方面,雙江強調「敬持存養」,體認未發之中並存養之,使之不失卻,將工夫置於長期的修養歷程中,保持工夫的無間斷;又重視「勿忘勿助」,化除意念造作,消解人心私欲的干擾,如此才能明、誠,使未發之中全然朗現,而無助長之病與預期之害。通過這兩方面的主張,歸寂工夫論得以架構完成,並給予了工夫實踐上的保證,並且通過分析與比較,雙江歸寂思想的確可歸屬於儒家心學系統之下無疑。
摘要(英) As a disciple of Wang Yang-ming, Nieh Shiang-chiang (1487-1563) is famous for introducing the doctrine of returning to stillness. This thesis aims to show in what way Nieh’s doctrine results from his re-interpretation of Wang Yang-ming’s doctrine of liang-chih. In view of the neg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of Wang Yang-ming after the master’s death, Nieh rejects the identification of liang-chih as a principle of perception. In order to counter the negative development, he also tries to explicate the concept of liang-chih in terms of the concept of “stillness” and of the “mean.” Besides, he denies the possibility of an instantious atualization of liang-chih. Finally, he eluicidates the essence of liang-chih with the help of the schema of substance-function. All this, however, gives rise to the suspicion that his doctrine is derivant from his master’s original position. In particular, his opposition to the posisilbity of an instantious actulaization of liang-chih would weaken the dynamic of moral praxis. But this thesis will argue that these differences merely indicate Nieh’s uniqueness in the theory of praxis, but his doctrine, in reality, remains consistent with Wang Yang-ming’s poisiton. In justifying such a claim, it will show that ontologically with the emphasis on returning to stillness, Nieh aims to reinforce the transcendence status of liang-chih. Further, on the level of moral praxis, its distinctive character is shown in his ideas of cultivating the mind by means of the respect for the moral laws and the sublime Heaven, and acting according to the natural Beconing. All this indicates that Nieh’s Confucian doctrine still belongs to the School of Mind.
關鍵字(中) ★ 寂體
★ 知覺
★ 良知
★ 歸寂
★ 聶雙江
★ 未發之中
關鍵字(英) ★ stillness
★ perception
★ liang-chih
★ Returning the Stillness
★ Nieh Shuang-chiang
★ mean
論文目次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 2
一、 牟宗三、蔡仁厚先生的看法 2
二、 唐君毅先生的看法 4
三、 林月惠教授的看法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 7
一、 反對「以知覺為良知」的本體義研究 8
二、 反對「以知覺為良知」的工夫義研究 9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1
一、 研究進路與觀點 11
二、 研究步驟與章節大要 11
第二章 雙江的良知觀 13
第一節 其人及生平 13
第二節 基本立場:反對以知覺為良知 17
一、 對治王學流弊 17
二、 衍生的理論困難 21
第三節 良知本寂 26
一、 良知乃虛靈之寂體 26
二、 「以寂體釋良知」的義理意義 27
第四節 良知者未發之中 32
一、 良知乃未發之中 32
二、 「以未發之中釋良知」的義理意義 34
第五節 雙江對心的理解 43
第三章 雙江的工夫論 49
第一節 基本立場:反對即於知覺處用功 49
一、 致知工夫不同於見聞學習 49
二、 致知工夫不能用在思慮知覺 52
第二節 雙江與陽明工夫論的同異問題 54
一、 歸寂工夫的思想型態 54
二、 對「致知」、「誠意」、「格物」的理解 57
第三節 歸寂工夫的實際意涵 70
一、 先天立本之學 70
二、 敬持存養 72
三、 勿忘勿助 75
第四章 由雙江對《易》卦之詮解探其思想內蘊 80
第一節 詮解咸卦:虛寂以立感應之體 82
第二節 詮解艮卦:於止知其所止 87
第三節 詮解坤卦:直方是本體,敬義是工夫 91
第五章 結論 97
第一節 各章研究成果回顧 97
第二節 後續研究反省與展望 98
參考書目 103
參考文獻 一、原典:(依年代排列)
(宋)周敦頤:《周濂溪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程顥、程頤著:《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2004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1984年。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
(明)王龍溪:《王龍溪語錄》,台北:廣文書局,2003年再版。
(明)聶豹:《雙江聶先生文集》,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四十三年吳鳳瑞刻隆慶六年印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七十二冊,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
(明)聶豹:《聶豹集》,南京:鳳凰出版社點校本,2007年3月,一版一刷。
(明)羅洪先:《念菴先生集》,明嘉靖四十二年劉玠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八十九、九十冊,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
(明)王時槐:《塘南王先生友慶堂合稿》,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清光緒三十三年重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一百一十四冊,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
(明)黃宗羲:《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宋)朱熹:《周易兩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第一刷。
(魏)王弼注,(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第一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年6月,初版一刷。
二、近人專著:(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于化民:《明中晚期理學的對峙與合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方祖猷:《王畿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次印刷。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編著:《中國哲學史》,臺北:空大,1995年。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編著:《孟子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2004年10月,八刷。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編著:《論語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2004年1月,八版。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5月,第一版第一印。
古清美:《慧菴論學集》,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古清美譯註:《近思錄今註今譯:大學問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9月,初版第一次印刷。
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初版一刷。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七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臺北:正中書局,1999年8月,臺初版第十一次印行。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二),臺北:正中書局,2002年10月,臺初版第十二次印行。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三),臺北:正中書局,2005年3月,臺初版第十三次印行。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7月,初版。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5月,再版四刷。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4月,二刷。
牟宗三譯註:《康德:純粹理性之批判》(上)、(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8月,修訂再版三刷。
牟宗三譯註:《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5月,再版四刷。
吳震:《陽明後學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吳震:《聶豹羅洪先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一版一刷。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研究──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04年。
岑溢成:《大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1997年3月,六版。
李明輝:《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6月,初版。
李明輝:《儒學與康德》,臺北:聯經出版,1997年9月初版第二刷。
李秋零主編:《純然理性界限內的宗教、道德形而上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2月,第一次印刷。
周志文:《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9月,初版。
金景芳、呂紹綱等:《周易全解》,臺北:韜略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0月,二版二刷。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宋明理學史》(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
南懷謹、徐芹庭註譯:《周易今註今譯》,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4月,二刷。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學生書局,1991年,全集校定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二刷。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臺北:開明書店,1978年。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陳 來:《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陳 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陳 來:《宋明理學》,臺北:洪葉文化,1993年。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2月,修訂版三刷。
陳榮捷:《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上),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8月,八版。
嵇文甫:《左派王學》,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4月,初版。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臺北:學生書局,2003年6月。
曾春海:〈易經的天人觀〉、〈易經哲學的時中理念〉,收在《儒家哲學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5月。
黃信二:《王陽明「致良知」方法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10月,初版。
黃慶萱:《新譯乾坤經傳通釋》,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8月,初版一刷。
馮耀明:《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臺北:允晨文化出版,1989年。
楊伯峻譯注:《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楊祖陶、鄭曉芒:《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指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二次印刷。
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2002年8月,修訂四版。
楊祖漢:《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重要論爭》,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8月,初版。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6月,初版。
楊祖漢:《儒家與康德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3月,初版。
楊國榮:《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臺北:五南,1997年。
劉述先:《黃宗羲心學的定位》,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
蔡仁厚:《王陽明哲學》,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1月,二版一刷。
蔡仁厚:《王學流衍》,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次印刷。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7月。
錢 明:《陽明學的形成與發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9月。
顏國明:《易傳與儒道關係論衡》,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三月,初版。
鐘彩鈞:《王陽明思想之進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3月,初版二刷。
三、學位期刊論文:
王財貴:〈王龍溪良知四無說析論〉,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
王湘齡:〈許敬菴、周海門「九諦九解」義理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呂妙芬:〈陽明學派的建構與發展〉,清華學報,頁167-203,1999年6月。
呂政倚:〈王陽明「致良知」教之繼承與發展──王龍溪先天正心學之衡定〉,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李明輝:〈康德哲學中道德情感問題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6月。
卓平治:〈聶雙江對良知的體認及其論辯〉,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6月。
林月惠:〈聶雙江「歸寂說」之衡定─以王陽明思想為理論判準的說明〉,嘉義師院學報,1992年11月。
彭仰琪:〈良知學的兩個路向:王龍溪、聶雙江「致知議辯」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楊祖漢:〈王龍溪對王陽明哲學的繼承與發展〉,《鵝湖學誌》第十一期,1993年12月。
楊祖漢:〈朱子「中和說」中的工夫論新詮〉,《朱子學刊》創刊號,頁14-25,馬來西亞朱子學術研究會,吉隆坡,2004年11月。
楊祖漢:〈從王學的流弊看康德道德哲學作為居間型態的意義〉,《鵝湖學誌》第三十三期,頁1-56,2004年12月。
溫愛玲:〈從聶雙江到羅念菴良知學之研究──以王門諸子「以知覺為良知」與「分裂體用」的論題為脈絡〉,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劉桂光:〈王龍溪與聶雙江、羅念菴論辯之研究──以陽明學為判準〉,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鍾彩鈞:〈聶雙江《困辯錄》的詮釋〉,發表於「兩岸三地『詮釋學與經典解釋』學術研討會」, 2007年5月4日。
指導教授 楊祖漢(Cho-hon Yang) 審核日期 2008-7-2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