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4120101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5 、訪客IP:3.136.97.64
姓名 簡瀅灧(Ying-Yen Chi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命與德:論《左傳》中的吉凶禍福
(Destiny and Virtue:Discourse of auspice,inauspiciousness, calamity and happiness in Tso-chuan)
相關論文
★ 章學誠女性史觀研究★ 梁啟超遊臺詩文與臺灣民族運動
★ 《閱微草堂筆記》之文士生活研究★ 姚鼐墓誌銘作品研究
★ 姚永樸《文學研究法》文章寫作論研究★ 以《明夷待訪錄.學校》為例——兼論知識與權力間的關係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從古至今,生命的安頓一向是人類關注的焦點,中國古代的經典也往往以生命為中心而展開記述。本論文正是基於對生命存在的關懷,重新閱讀、思索《左傳》一書對生命安頓的表現,透過對「命」與「德」觀的思考,論析《左傳》中的禍福事件,以此瞭解春秋時人對人生處境的反省思維,進而深究《左傳》所欲傳達的歷史意義。
本論文的主要內容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從歷史時代的脈絡下去考察「命」觀的起源。在商人的觀念中,禍福掌握在「帝」的手中,因此能否獲得帝命神意的支持,便成為統治者擁有政權的關鍵因素;周人雖承襲商人此一想法,卻改以「天」指稱至上神,同時提出「德」的觀念,以此作為天命轉移的依據。第二部份旨在研究《左傳》中「德」觀的內涵與影響。透過考察「德」字的起源,指出「德」具有象徵政權的原始義,並在周初開始產生具有道德的意涵;進而從《左傳》對「德」的記載中,說明春秋時人將周初「德」的觀念延續與深化,開展出以禮為依歸的道德內涵,與強調道德規範的政治思想,顯示當時重德的思想概況。第三部分意在探討《左傳》中「命」的展現形式。由於《左傳》中禍福事件的預言是其「命」觀最直接的呈現方式,因此分別從天時星象、龜卜筮占、夢境徵兆、相人之術以及言行威儀五個面向進行論述,解讀徵兆與禍福之間的關係,進而從中挖掘出春秋時期的宗教信仰與人文精神的交錯情形。第四部分則是探究《左傳》中「命」與「德」的相互關聯。首先延續第三部分以徵兆預言「命」之禍福的觀點,接續討論人的德禮行為對徵兆的影響力;其次分別就「命」與「德」一致、無關、不一的三種關係,論述其中的禍福事件,藉此梳理出春秋時人不同的思想概念;最後解析春秋時人在這三種「命」、「德」關係的影響下,所引發出的處世態度與價值判斷。
透過這些禍福事件的論析,可知《左傳》客觀地載有「命由天定」、「命隨德定」與「命德鬆動」三種思想的禍福現象。然而在這些禍福事件的敘事中,卻隱含《左傳》主觀的思想意識,傳達敬天道而重人事的觀念,同時寄託懲惡而勸善的目的,呈現《左傳》一書透視人生現象、詮釋人生態度的歷史意義,及其獨特的精神面貌。
摘要(英)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human being has been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life arrangement. Most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started with the motif of life. On the basis of concerning about life, I re-peruse Tso-chuan to explore what it wants to say about life arrangement. Via considering the concept of virtue and destiny and analyzing the calamity and happiness incidents in Tso-chuan, I intend to interpret how people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collect their thoughts when facing different situations in life. Further, to probe the historical meaning that Tso-chuan conveys.
The thesis contains four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the origin of concepts of destiny will be inspected by the historical sequence. Ancient Chinese businessman thought that calamity and happiness were controlled by Divinity. One who supported by Divinity became the ruler. People in Zhou Dynasty followed this idea, but called the supreme deity ”sky” instead of “Divinity”, and brought out the concept of virtue on which the transfer of providence rested. The purpose of second part is to study the connotation and influence of “virtue”. By inspecting the origin of “virtue”, I found that the primal meaning of “virtue” signifies “political power” and the implication of moral was developed at the beginning of Zhou Dynasty. From the record of “virtue” in Tso-chuan, the people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continued and deepened the concept of virtue, launched the connotation of virtue in accordance with courtesy, and emphasized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which should be regulated by moral. It showed that people respect for virtue at that time generally. The third part of the thesis is to explore the form of Destiny emerged in Tso-chuan. Because the prediction of “calamity” or “happiness” incident is the direct presentation of “destiny” in Tso-chuan, I will expound in five directions: observing weather and horoscope, divining by means of the stalks of the milfoil and tortoise-shell, interpreting signs in dream, physiognomy reading and ones words and deeds to explain the relation between omen and “calamity” and “happiness” of destiny. Further, I will dig out the interlace situation between religious belief and humane spirit. The forth part is to discus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estiny” and “Virtue” in Tso-chuan. Following by the viewpoint that the omen could be used to predict the “calamity” or “happiness” of “destiny”, first, I would like to study how human being’s moral and courtesy affect omen; secondly, to study the “calamity” or “happiness” incidents in Tso-chuan to figure out the relations between “Destiny” and “Virtue”-consistent, inconsistent or irrelevant, then to comb out the thought of people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finally to explain the philosophy of life and values caused by three kinds of relation mentioned above.
Via analyzing the incidents in Tso-chuan, it’s found that there are three thoughts describing “calamity” or “happiness” phenomenon: “Destiny decided by sky”, “Destiny decided by virtue” and “Destiny and virtue are irrelevant”. However, the pectoral idea of the incidents is to convey the concept of respecting nature law and making what is humanly possible, deliver the purpose of punishing evil and encouraging good and show out Tso-chuan’s typical idea and its historical meaning which is to see through life, interpret attitude toward human life.
關鍵字(中) ★ 左傳
★ 命
★ 德
★ 禍福
關鍵字(英) ★ Destiny
★ Virtue
★ Calamity and happiness
★ Tso-chuan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致謝 V
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概況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8
第四節 論文架構分析 10
第二章 從殷商至西周的「命」觀與「德」觀的興起 13
第一節 殷商時代帝命神意的宗教政治 15
一、殷商時代的多神崇拜 15
(一)自然神 16
(二)祖先神 18
(三)帝 22
二、命運之神——上帝 25
(一)支配自然現象的威權 25
(二)降臨禍福於人的威權 26
三、神意政治的開展 29
(一)神人關係 29
(二)帝命神意下的政權 32
(三)天命思維的起源 35
第二節 西周時代依從德行的天命轉移 37
一、天命思維的開展 37
(一)西周時代的「天」 37
(二)天命觀的確立 39
二、天命轉移的依據 41
(一)敬德以受命 41
(二)保民而永命 44
(三)「天命靡常」與「祈天永命」 46
三、西周末年對德命思想的質疑 49
(一)動盪的社會 49
(二)怨天與疑天 51
小結 54
第三章 《左傳》中「德」觀的延續與深化 55
第一節 「德」的原始義與起源 55
一、象徵政權的社會義涵 55
二、道德義涵的文字演變 58
第二節 以禮為依歸的道德內涵 62
一、《左傳》中「德」的釋義與依據 62
二、社會倫理的道德規範 63
三、人格品行的道德規範 66
第三節 道德規範的政治思想 68
一、以民為本的道德政治 69
二、昭德塞違的治國之道 70
三、以德懷遠的稱霸之道 72
小結 74
第四章 《左傳》中「命」觀的展現形式 75
第一節 天時星象與人事的對應 78
一、天時星象的理論依據 78
二、對應人事的禍福預兆 82
(一)歲星為祥,熒惑為災 82
(二)異星的不祥說 84
(三)日蝕的天譴說 87
第二節 龜卜筮占與人事的對應 88
一、龜卜筮占的理論依據 88
二、對應人事的禍福預兆 91
(一)龜卜:兆象繇辭的解說 91
(二)筮占:卦辭爻辭的詮釋 93
第三節 夢境徵兆與人事的對應 97
一、夢境徵兆的理論依據 97
二、對應人事的禍福預兆 100
(一)夢境的「直解」 101
(二)夢境的「轉釋」 102
(三)夢境的「反說」 104
第四節 相人之術與人事的對應 106
一、相人之術的理論依據 106
二、對應人事的禍福預兆 107
(一)面相容貌的特徵 107
(二)形體聲音的特性 109
三、命名的理論依據與禍福預兆 111
(一)申繻論名的依據 111
(二)聯想字義,解讀禍福 112
第五節 言行威儀與人事的對應 114
一、言行威儀的理論依據 114
二、對應人事的禍福預兆 115
(一)行為舉止的外現 116
(二)言談話語的表露 121
小結 124
第五章 《左傳》中「命」與「德」的相互關聯 127
第一節 命定徵兆下的道德解釋 129
一、福仁禍淫的賞罰原則 129
二、道德禮法的理性思維 132
三、禍福由人的道德決定論 135
第二節 命德一致的賞善罰惡 137
一、天命有德的眷佑 138
(一)勤德而受命 138
(二)因德而免禍 139
(三)先德的福澤 141
二、無德而禍的報應 142
(一)暴虐無道,失民墜命 142
(二)弒君犯上,罪有應得 144
(三)貪求私欲,自招災禍 145
(四)譖言誣陷,自食惡果 147
(五)私通放縱,招引禍患 148
(六)驕侈自敗,愎戾取禍 150
(七)違背禮法,自取敗亡 152
第三節 命德無關的天之所為 153
一、道德原則的暫時失衡 154
二、命由天定的天之威權 155
(一)有命在天 155
(二)得天之助 157
(三)為天所棄 159
第四節 命德不一的現實困境 160
一、作惡無報的衝突 161
(一)無德而無懲 161
(二)無德而有命 163
二、有德無命的矛盾 166
(一)依禮而行的安分守己 166
(二)承載先人的功過善惡 168
(三)政治環境的外在影響 169
三、德者的多重形象 171
(一)道德形象的不完美 171
(二)道德缺陷的悲劇人物 173
第五節 命德開展下的處世態度 177
一、歸咎於天的天禍觀 177
二、修德俟命的人生觀 179
三、捨生取義的道德精神 182
小結 184
第六章 結論 187
第一節 論文的回顧 187
一、「命由天定」的思想與發展 187
二、「命隨德定」的思想與發展 189
三、「命德鬆動」的思想與發展 190
第二節 《左傳》敘事禍福的歷史意義 191
一、「敬天道而重人事」的觀念 192
二、「懲惡而勸善」的目的 193
第三節 論文的成果與展望 195
參考書目 197
參考文獻 一、《左傳》注解與《左傳》相關論著(注解依注者年代為序,論著依作者姓氏筆畫為序)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收入李學勤主編,浦衛忠等整理:《十三經注疏整理本》,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1月初版二刷。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2001年12月初版十四刷。
〔宋〕呂祖謙:《東萊左氏博議》,臺北:廣文書局,1973年6月初版。
〔清〕高士奇:《左傳紀事本末》,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3月。
〔日〕竹添光鴻:《左氏會箋》,收入《漢文大系》(第十、十一冊),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1月再版。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5月初版一刷。
方朝暉:《春秋左傳人物譜》,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8月第一次印刷。
沈玉成譯:《左傳譯文》,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1月初版一刷。
沈玉成、劉寧:《春秋左傳學史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1月第二次印刷。
孫綠怡:《左傳與中國古典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4月第一版。
張高評:《左傳之文學價值》,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8月再版。
張高評:《左傳之文韜》,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0月初版一刷。
張高評:《左傳導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10月再版。
張高評:《左傳文章義法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10月再版二刷。
張端穗:《左傳思想探微》,臺北:學海出版社,1987年1月初版。
童書業著,童教英校訂:《春秋左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8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劉瑛:《《左傳》、《國語》方術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次印刷。
潘萬木:《《左傳》敘述模式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次印刷。
二、古籍與原典注解(依《四庫全書》分類方式)
(一)經部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收入李學勤主編,盧光明、李申整理:《十三經注疏整理本》,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9月初版一刷。
〔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周易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2001年12月初版十四刷。
高亨:《周易古經今注》,收入董治安編:《高亨著作集林》,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次印刷。
屈萬里:《尚書釋義》,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4年11月修訂。
屈萬里:《詩經詮釋》,收入《屈萬里先生全集》(第五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10月初版第十三刷。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收入李學勤主編,趙伯雄整理:《十三經注疏整理本》,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10月初版一刷。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2001年12月初版十四刷。
〔清〕孫詒讓著,王文錦、陳玉霞點校:《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2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清〕孫希旦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2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清〕王聘珍,王文錦點校:《大戴禮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3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漢〕公羊壽,〔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收入李學勤主編,浦衛忠整理:《十三經注疏整理本》,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10月初版一刷。
〔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2001年12月初版十四刷。
〔晉〕范甯集解,〔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收入李學勤主編,夏先培整理:《十三經注疏整理本》,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11月初版一刷。
〔晉〕范甯注,〔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2001年12月初版十四刷。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收入李學勤主編,朱漢民整理:《十三經注疏整理本》,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11月初版一刷。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2001年12月初版十四刷。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收入李學勤主編,廖名春、劉佑平整理:《十三經注疏整理本》,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11月初版一刷。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2001年12月初版十四刷。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收入李學勤主編,李傳書整理:《十三經注疏整理本》,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11月初版一刷。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2001年12月初版十四刷。
〔清〕孫詒讓:《契文舉例》,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九○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辭書出版社圖書館藏民國六年《吉石盫叢書》影印稿本影印原書,2002年3月第一次印刷。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10月增修一版二刷。
〔清〕吳大澂:《說文古籀補》,收入王雲五主編:《國學基本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2月臺一版。
〔明〕顧炎武撰,〔清〕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11月七版。
任繼昉:《釋名匯校》,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11月第一次印刷。
(二)史部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三家注點校本,1997年10月十版。
〔漢〕班固:《漢書》,臺北:鼎文書局,顏師古注點校本,1991年9月七版。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李賢注點校本,1994年3月七版。
〔清〕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4月北京第二次印刷。
〔清〕章學誠著,徐修良編:《文史通義新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7月第一次印刷。
(三)子部
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8年8月初版。
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6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2月初版。
黃暉撰:《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5月北京第二次印刷。
袁珂:《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8月。
(四)集部
〔清〕劉熙載著,薛正興點校:《劉熙載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清〕汪中著,田漢雲點校:《新編汪中集》,揚州:廣陵書社,2005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清〕王國維:《觀堂集林》,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3月臺景印初版。
三、近人專著(中文書籍依作者姓氏筆畫為序,翻譯書籍依作者名的字母為序,並排列在該類書籍之最後)
(一)語言文字類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編纂:《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二次印刷。
李孝定編述:《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5年6月。
吳浩坤、潘悠:《中國甲骨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次印刷。
宋鎮豪、劉源著:《甲骨學殷商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次印刷。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臺北:大通書局,1972年10月初版。
朱歧祥:《甲骨文讀本》,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11月初版。
張日昇等編纂,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74年。
姚孝遂按語編撰,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5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高鴻縉:《中國字例》,臺北:三民書局,1976年1月五版。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7月北京第二次印刷。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臺北:民文出版社,1952年。
康殷:《文字源流淺說》,北京:國際文化,1992年1月第一次印刷。
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2月修訂版第一次印刷。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次印刷。
趙誠:《甲骨文與商代文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第二次印刷。
﹝日﹞白川靜著,溫天河譯:《甲骨文的世界——古殷王朝的締構》,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77年9月初版。
〔日〕島邦男,濮茅左、顧偉良譯:《殷墟卜辭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次印刷。
(二)歷史類
王美鳳等著,李學勤主編:《中國古代歷史與文明——春秋史與春秋文明》,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次印刷。
呂文郁:《春秋戰國文化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7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李弘祺:《史學與史學方法論集》,臺北:食貨出版社,1980年9月初版。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7年6月四版。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1987年9月九版。
杜維運:《與西方史家論中國史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1月再版。
徐鴻修:《先秦史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第二次印刷。
晁福林:《先秦民俗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次印刷。
許倬雲:《西周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10月初版。
許倬雲著,鄒水杰譯:《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流動》,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5月第二次印刷。
陳紹棣:《中國風俗通史:兩周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年3月第二次印刷。
康樂、黃進興主編:《歷史學與社會科學》,臺北:華世出版社,1981年12月初版。
張廣志著,李學勤主編:《中國古代歷史與文明——西周史與西周文明》,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次印刷。
黃俊傑:《史學方法論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10月增訂再版。
童書業著,童教英校訂:《春秋史》,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8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楊希牧:《先秦文化史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8月第一次印刷。
楊寬:《西周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4月初版一刷。
魯迅:《魯迅中國小說史論文集——中國小說史略和其他》,臺北:里仁書局,1992年9月第一刷。
韓維志:《上古文學中君臣事象的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次印刷。
顧詰剛:《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10月初版一刷。
〔英〕William Walsh(沃爾什)著,何兆武、張文杰譯:《歷史哲學——導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1年11月第一次印刷。
(三)敘事類
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第二次印刷。
高小康:《中國古代敘事觀念與意識型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次印刷。
董小英:《敘述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次印刷。
傅修延:《先秦敘事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年12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熊元義:《回到中國悲劇》,北京:華文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次印刷。
〔美〕Andrew Plaks(浦安迪)著:《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3月第一次印刷。
〔古希臘〕Aristotle(亞里士多德)著,姚一葦譯註:《詩學箋註》,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9年1月十版。
〔英〕Edward Forster(佛斯特)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Aspects of the Novel),臺北:志文出版社,1974年5月再版。
〔荷〕Mieke Bal(米克‧巴爾)著,譚君強譯:《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Narratology: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ative),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5月第二次印刷。
(四)哲學思想類
牟宗三主講,林清臣記錄:《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3月二刷。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8月第九次印刷。
李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9月。
林玫玲:《先秦哲學的「命論」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12月一刷。
唐文明:《與命與仁:原始儒家倫理精神與現代性問題》,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第二次印刷。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唐君毅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9月。
徐克謙:《先秦思想文化論札》,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5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2月第三次印刷。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10月初版第十三次印刷。
張岱年:《中國倫理思想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次印刷。
孫熙國:《先秦哲學的意蘊——中國哲學早期重要概念研究》,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5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4月增訂臺一版第一次印刷。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9月重印三版一刷。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11月初版。
鄭淑媛:《先秦儒家的精神修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一)》,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76年6月初版。
錢鍾書:《管錐編》,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8月。
龔鵬程:《漢代思潮》,嘉義:南華大學,1999年8月初版。
龔鵬程:《中國傳統文化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二次印刷。
龔鵬程:《國學入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6月初版。
(五)宗教信仰類
王祥齡:《中國古代崇祖敬天思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2月初版。
王維堤:《神游華胥──中國夢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次印刷。
朱天順:《中國古代宗教初探》,臺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10月。
李零:《中國方術正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5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袁珂:《中國神話傳說》,臺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8月。
張榮明:《相術集成》,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次印刷。
張榮明:《殷周政治與宗教》,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5月初版一刷。
張踐、齊經軒著:《中國歷代民族宗教政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次印刷。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初版。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月初版。
陳寧:《中國古代命運觀的現代詮釋》,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陳興仁:《神秘的相術──中國古代體相法研究與批判》,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次印刷。
陳錫勇:《宗法天命與春秋思想初探》,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8月初版。
黃開國、唐赤蓉:《諸子百家興起的前奏──春秋時期的思想文化》,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4年11月第一次印刷。
詹鄞鑫:《神靈與祭祀——中國傳統宗教綜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熊道麟:《先秦夢文化探微》,臺北:學海出版社,2004年3月一版。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10月初版一刷。
劉文英:《夢的迷信與夢的探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8月第一次印刷。
劉滌凡:《唐前果報系統的建構與融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8月初版。
朱鳳瀚:〈商人諸神之權能與其類型〉,收入吳榮曾等著:《盡心集:張政烺八十慶壽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次印刷。
〔德〕Feuerbach Ludwig(費兒巴赫)著,林伊文譯:《宗教本質講演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10月臺二版。
〔奧〕Sigmund Freud(佛洛伊德),賴其萬、符傳孝譯:《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臺北:志文出版社,2005年7月重排版。
〔日〕池田末利:〈「天道」與「天命」:理神論的發生〉,收入張岱年等著,苑淑婭編:《中國觀念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次印刷。
(六)社會文化類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6月初版。
王暉:《商周文化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北京第二次印刷。
史昌友編著:《燦爛的殷商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次印刷。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6月初版。
宋光宇編譯:《人類學導論》,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0月增訂六版。
李景源:《史前認識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何曉明:《姓名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林惠祥:《文化人類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4月臺一版第八次印刷。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10月第二次印行。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二次印刷。
〔美〕Abraham Maslow(馬斯洛)著,許金聲等譯:《動機與人格》(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年11月第一次印刷。
〔德〕Ernst Cassirer(恩斯特‧卡西爾)著,甘陽譯:《人論》(An Essay on Man),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4月第四次印刷。
(七)天文曆法類
丁緜孫:《中國古代天文曆法基礎知識》,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星象編》(第二冊),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5月初版。
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天文測算編》(第四冊),臺北:明文書局,1987年6月初版。
江曉原:《天學真原》,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第二次印刷。
鄭文光著,丁原植主編:《中國天文學源流》,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3月初版。
四、碩博士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為序)
陳致宏:《《左傳》之敘事與歷史解釋》,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張高評教授指導,2006年7月,355頁。
陳熾彬:《左傳中巫術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李威熊教授指導,1988年6月,433頁。
黃瑞珍:《周初宗教的人文轉向——「天命觀」與「敬德」價值理性的形成、關連與作用》,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曾春海教授指導,2002年7月,90頁。
五、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為序)
(一)臺灣期刊
王仁祥:〈先秦威儀觀探論〉,《興大歷史學報》,第17期,2006年6月,261-292頁。
李亦園:〈說占卜──一個民族學的考察〉,《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1卷第6期,1978年6月,40-48頁。
胡厚宣:〈殷卜辭中的上帝與王帝〉(上),《歷史研究》,第9期,1959年,23-50頁。
胡厚宣:〈殷卜辭中的上帝與王帝〉(下),《歷史研究》,第10期,1959年,89-110頁。
張高評:〈《春秋》經傳研究之未來展望〉,《文與哲》,第3期,2003年12月,65-88頁。
張高評:〈臺灣五十年來《春秋》經傳研究綜述〉,《漢學研究通訊》,第23卷第3期,2004年8月,1-18頁。
裘錫圭:〈關於商代的宗族組織與貴族和平民兩個階級的初步研究〉,《文史》,第17輯,1983年6月,1-26頁。
杜正勝:〈傳統家族試論〉(上),《大陸雜誌》,第65卷第2期,1982年8月,7-34頁。
杜勇:〈淺談周人的天命思想〉,《孔孟月刊》,第36卷第5期,1998年1月,35-46頁。
辛明芳:〈《左傳》「災」預言中的天人關係〉,《中文研究學報》,第3期,2000年6月,15-25頁。
佐藤將之:〈國家社稷存亡之道德:春秋、戰國早期「忠」和「忠信」概念之意義〉,《清華學報》,新37卷第1期,2007年6月,1-33頁。
林啓屏:〈古代文獻中的「德」及其分化——以先秦儒學為討論中心〉,《清華學報》,新35卷第1期,2005年6月,103-129頁。
林慧婉:〈春秋時代的生死觀〉,《黃埔學報》,第45輯,2004年10月,39-50頁。
洪瓊芳:〈左傳作者在原始宗教與人文精神中的遊移——從其敘寫「夢」的角度切入〉,《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研究生論文集刊》,第6期,2004年5月,47-61頁。
梁國真:〈試論商代宗教信仰型態的演變〉,《中國歷史學會集刊》,第30期,1998年10月,1-17頁。
傅佩榮:〈宗教哲學‧天‧聖‧古典儒家〉,《哲學雜誌》,第26期,1998年10月,4-23頁。
莊雅州:〈《左傳》天文史料析論〉,《國立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3期,2000年9月,115-163頁。
鄭曉江:〈試析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價值之源的「天」〉,《孔孟月刊》第36卷第5期,1998年1月,27-34頁。
鄺芷人:〈先秦華夏民族的宗教信仰〉,《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44卷,2003年7月,1-35頁。
饒宗頤:〈天神觀與道德思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9本第1分,1978年3月,77-100頁。
(二)大陸期刊
巴新生:〈試論先秦「德」的起源與流變〉,《中國史研究》,1997年第3期,31-42頁。
郭杰:〈從《詩經》看周代天命觀念之興衰〉,《江海學刊》,1999年第2期,161-166頁。
張純純:〈論《左傳》的「天德合一」觀〉,《岳陽職工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第4期,39-42頁。
陳筱芳:〈從《左傳》看春秋時期的神正論〉,《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3年1月,152-156頁。
劉麗文:〈論《左傳》「天德合一」的天命觀〉,《求是學刊》,2000年第5期,99-106頁。
劉麗文:〈論《左傳》的歷史觀——兼論《左傳》神夢巫卜及以成敗論人的本質〉,《求是學刊》,2001年第6期,103-109頁。
潘萬木、黃永林:〈《左傳》之預言敘述模式〉,《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第43卷第5期,2004年9月,83-106頁。
指導教授 丁亞傑(Ya-Chieh Ting) 審核日期 2009-1-1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