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5120100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4 、訪客IP:13.59.218.147
姓名 黃智群(Chih-Chun Hu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南朝贈答詩與士人文化研究
(The Study on the Poems Given to Each Other in Nan Dynasty and Culture of Intellectuals)
相關論文
★ 太康英彥—三張詩文研究★ 錢起山水田園詩研究
★ 謝枋得之散文及《文章軌範》研究★ 南宋遺民道教詩歌研究
★ 宋元之際逸民畫家題畫詩研究★ 兩晉政論文研究
★ 劉辰翁《世說新語》評點研究★ 海濱鄒魯的區域印記——北宋蔡襄詩歌研究
★ 李綱詩歌研究★ 地誌與記憶:南宋地方百詠組詩之研究
★ 劉辰翁《須溪四景詩集》研究★ 胡安國《春秋傳》研究
★ 宋代女性詩歌中的禁錮與追尋★ 執志與保真:王荊公詩歌主題研究
★ 六朝哀挽詩文研究★ 謝枋得詩歌及其詩學觀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贈答詩」之立類雖源自《文選》,但其發軔可遠溯先秦,於六朝之際形成典型風貌,具備獨特的審美趣味。唐代以降,贈、答詩雖各有發展,但始終未衰絕於中國古典詩歌之林。現今研究的焦點多著重於魏晉時期,本文以「南朝贈答詩與士人文化研究」為題,將研究範疇集中於南朝,試圖從文化角度以拓展新的視野,探究南朝贈答詩歌的文學價值與意義。全文共分為六章:
  第壹章「緒論」:釐清贈答詩之定義,探索贈答詩的淵源流變,並掌握南朝士人的身分特性,具體說明本文的論述架構、取材範圍和研究方法。
  第貳章「贈答詩與士人的文學審美」:探究贈答詩多元的表現手法,以及內容風格的轉變,並且關注南朝文士創作與審美觀念的遞嬗。
  第參章「贈答詩與士人的仕隱心聲」:分析贈答詩中的仕隱觀念,反映士人面對出處進退,從抉擇的糾葛到企求歸隱的各異心態。
  第肆章「贈答詩與士人的思想風貌」:旨從贈答詩窺見南朝文士的處世哲學,就宗親倫理、儒玄兼容與仙佛信仰等為切入面向。
  第伍章「贈答詩與士人的社會交誼」:根據贈答詩所反映的交誼內涵,可分為友朋諧晤、別離懷思、規諫稱賞、譏諷嘲謔等四類,藉此察知士人交際生活的樣貌,以及交流互動過程中所展露的人生態度。
  第陸章「結論」:總結本文研究,先論南朝贈答詩的文本特點,實已兼容本色與別調,能見抒情詠懷,亦可具有實用目的,也能純為應酬、遊戲。又,藝術風格與發展脈絡富有時代特色,所反映出的不只是詩人個別的情志款曲,也牽涉到自我與社群的互動。詩中承載著當時的學術、宗教、藝術、政治、社會等議題,可視為整體六朝文化的縮影,足見南朝贈答詩歌在文學與文化上的豐富意蘊。
摘要(英) Although the classification of “Poems Given to Each Other” comes from “Article Collection”, it is however, originated far back from Pre-Chin period and formed typical look in Wei,Chin and Nan-Bei Dynasty and has unique way of seeing beauty and fun. In spite of respective development of poems giving and returning since Tang Dynasty, they never go disappear from the pool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and songs. As present researches mainly focus on Wei and Chin Dynasty, this article follows a topic of “A Study on the Poems Given to Each Other in Nan Dynasty and Culture of Intellectuals” with scope of research focused on Nan Dynasty, which aims to broaden a new horizon from culture perspective to explore the literature value and meaning of poems given to each other in Nan Dynasty, with articles divided into 6 chapters :
  Chapter I “Introduction” : clarify the definition of poems given to each other, to
explore the origin and change of poems given to each other and control the identity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in Nan Dynasty, and, to explicitly express the discussion
structure, material scope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this article.
  Chapter II “Poems Given to Each Other and Appreciation of Literature Beauty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 explore diverse expressions of poems given to each other and transition of content style,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delivery of creation and beauty concept of scholars in Nan Dynasty.
  Chapter III “Poems Given to Each Other and Voice of Hermits”: to analyze the concept of hermits of poems given to each other, and reflect their affections from entanglement of making their own choices to making their way out while making decisions to stay or quit their jobs.
  Chapter IV “Poems Given to Each Other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Mindset” : it aims to catch a glimpse of scholars’ philosophy of life in Nan Dynasty and to discuss in terms of ethics, with Confucianism and Metaphysics both covered and Buddha belief perspectives.
  Chapter V “Poems Given to Each Other & Minglement of Scholars” :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s of minglement that poems given to each other reflect on, the poems can be divided into gathering between friends, farewell & reminiscence, advice & compliment, sarcasm & ridicule 4 categories, in order to get to know the look of minglement between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the life attitude revealed through interaction or minglement.
  Chapter VI “Conclusion”: to summarize this research, we firstly discuss the features of poems given to each other in Nan Dynasty, which cover both the nature and different style, and enable sentiment feeling inside and purpose of practice and purely social engagement and game. Also, due to the art style and development pattern at that time, the poems not only reflect the personal feeling of poet, but also involve in interaction of self and the community. The poems bear academic, religious, art, political and social issues at that time, 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epitome of culture for Wei,Chin and Nan-Bei Dynasty in overall, in which poems given to each other in Nan Dynasty represent abundant meanings in terms of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spects.
關鍵字(中) ★ 贈答詩
★ 南朝
★ 士人
★ 士族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論題的提出1
    一、文獻回顧與探討1
    二、取材與研究方法8
  第二節 贈答詩類的流變9
    一、贈答詩的義界9
    二、贈答詩的溯源與發展13
  第三節 士人身分的界定與特性20
第貳章 贈答詩與士人的文學審美23
  第一節 事典繁密的博雅風貌24
  一、典雅矜重的風格24
  二、用事手法之巧變 27
    三、博學逞才的文化體現32
  第二節 情景兼容的自然感發35
    一、物色移情的表現36
     (一)情由景生36
     (二)我情注物38
     (三)以景襯情39
    二、自然意象之運用41
     (一)典型的意象41
     (二)對比的意象47
    三、雅俗並蓄的審美理想53
  第三節 文辭綺麗的豔情吟詠55
    一、摹習豔歌的男女情怨57
    二、描摹豔麗的抒情特點62
    三、淺俗浮豔的聲色追求66
第參章 贈答詩與士人的仕隱心聲69
  第一節 希求賞識的仕進心願70
    一、酬答明志70
    二、頌美求榮75
  第二節 宦途浮沉的出處嗟嘆80
    一、進退行藏之糾葛81
    二、建功立業之懸念86
    三、感士不遇之悲慨89
     (一)羈旅懷鄉90
     (二)貶謫失意93
  第三節 心存山林的隱逸情懷97
    一、隱逸文化之意涵98
     (一)權宜與適性98
     (二)自覺與變調99
    二、酬唱隱逸之心態100
     (一)高蹈塵外100
     (二)迎合時俗102
     (三)避禍求安104
     (四)進退舒卷106
     (五)野無遺賢108
第肆章 贈答詩與士人的思想風貌111
  第一節 儒玄並修的實踐111
   一、宗親倫理的奉行111
   (一)孝友敦篤112
  (二)顯親揚名116
  二、經術文教的闡揚119
  三、儒學玄理的交融122
  第二節 道教仙思的傾慕126
    一、神仙洞府的嚮往127
    二、長生延壽的追尋131
  第三節 佛理教義的虔信135
第伍章 贈答詩與士人的社會交誼141
  第一節 友朋諧晤的歡愉141
  第二節 別離遠行的眷戀148
  第三節 才能品性的稱賞154
  第四節 譏諷嘲謔的幽默160
第陸章 結論167
參考文獻資料173
  古籍專書173
  近人專著176
  單篇論文181
  學位論文183
附錄:南朝贈答詩一覽表185
參考文獻 壹、古籍專書
一、 經部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
漢‧許慎著,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民文化,1988年。
宋‧朱熹,《詩經集傳》,臺北:學海出版社,1992年。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清‧方玉潤,《詩經原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
  影印清同治十年隴東分署刻本,第73冊。
清‧皮錫瑞著,周予同注釋,《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二、史部
春秋‧晏嬰著,吳則虞編,《晏子春秋》,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春秋‧左丘明,《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漢‧司馬遷著,裴駰集解,《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劉向集錄,《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漢‧班固著,顏師古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
晉‧陳壽著,劉宋‧裴松之注,《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晉‧袁宏著,周天游校注,《後漢紀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劉宋‧范曄,《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梁‧蕭子顯,《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梁‧沈約,《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隋‧姚察等著,《梁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隋‧姚察等著,《陳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李延壽,《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5年。
唐‧李延壽,《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房玄齡等著,《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唐‧魏徵等著,《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宋‧歐陽修等著,《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清‧趙翼,《二十二史劄記》,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清‧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三、子部
戰國‧荀況著,李滌生集釋,《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漢‧賈誼,《新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1年。
漢‧劉向著,盧元駿註譯,《說苑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晉‧王嘉,《拾遺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本,第348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法華經》,臺北:圓明出版社,1992年。
劉宋‧劉義慶等編撰,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年。
梁‧蕭繹,《金樓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北齊‧顏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
唐‧歐陽詢主編,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唐‧釋道宣,《淨心誡觀法》,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宋‧李昉等編,《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元‧長春真人編纂,《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
清‧何焯,《義門讀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
  書》影印清道光二十八年陸應榖刻本,第1117冊。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陳奇猷,《韓非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大藏經?行委員會編,《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年。
朱謙之,《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
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四、集部
(一)總集
梁‧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陳‧徐陵編,吳兆宜注,《玉臺新詠箋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臺北:大化書局,1985年。
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明‧馮惟訥編,《古詩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
  全書》本,第1380冊。
明‧鍾惺,《名媛詩歸》,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
  339冊。
明‧張溥編,《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
明‧張溥輯,殷孟倫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63年。
清‧沈德潛編,《古詩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清‧吳淇,《六朝選詩定論》,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
清‧嚴可均輯校,《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臺北:學海出版社,1984年。
(二)別集
劉宋‧鮑照著,錢仲聯集注,《鮑參軍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南齊‧謝朓,《謝宣城詩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四部叢刊》影
  印上海涵芬樓明依宋鈔本。
郝立權,《謝宣城詩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俞紹初、張亞新校注,《江淹集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顧紹柏校注,《謝靈運集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三)詩文評
梁‧劉勰著,范文瀾註,《文心雕龍註》,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
梁‧鍾嶸著,陳延傑注,《詩品注》,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8年。
宋‧張戒著,陳應鸞箋注,《歲寒堂詩話箋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0
  年。
明‧王夫之,《古詩評選》,臺北:自由出版社,1972年。
清‧沈德潛,《說詩晬語》,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
清‧方東樹,《昭昧詹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
清‧朱庭珍,《筱園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四)其他   
漢‧王逸章句,洪興祖補注,《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五、叢部
晉‧劉欣期,《交州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貳、近人專著
一、文學
(一)文學史
王鍾陵,《中國中古詩歌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88年。
曹道衡、沈玉成編著,《南北朝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
葛曉音,《八代詩史》,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劉躍進,《永明文學硏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二)詩歌研究
王力堅,《由山水到宮體:南朝的唯美詩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王文進,《南朝邊塞詩新論》,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王次澄,《南朝詩研究》,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84
年。
王延蕙,《六朝詩歌中之佛教風貌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3年。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王靜芝,《詩經通釋》,臺北:輔仁大學文學院,1995年。
吳小如等,《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
林文月,《山水與古典》,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林文月,《澄輝集》,臺北:洪範書店,1983年。
林嵩山,《鮑照詩彙解》,臺北:真義出版社,1991年。
姚振黎,《沈約及其學術探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洪順隆,《六朝詩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78年。
洪順隆,《由隱逸到宮體》,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胡大雷,《宮體詩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馬海英,《陳代詩歌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年。
高莉芬,《元嘉詩人用典研究》,永和: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
康正果,《風騷與豔情:中國古典詩詞的女性硏究》,臺北:雲龍出版社,1991
  年。
曹融南,《謝宣城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陳僑生,《劉宋詩歌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程章燦,《世族與六朝文學》,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76年。
葉嘉瑩,《葉嘉瑩說漢魏六朝詩》,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裴普賢,《詩經評註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
劉暢、劉國珺注,《何遜集注陰鏗集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顏進雄,《六朝服食風氣與詩歌》,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三)文選研究
王令樾,《文選詩部探析》,臺北:國立編譯館,1996年。
江雅玲,《文選贈答詩流變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周啟成等,《新譯昭明文選》,臺北:三民書局出版社,1997年。
胡大雷,《文選詩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陳宏天等編撰,《昭明文選譯注》,中和:建宏出版社,1994年。
(四)論文集
王力堅,《中古文學的文化思考》,新加坡:新社出版,2003年。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年。
李豐楙,《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
  年。
李豐楙、劉苑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下
  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2002年。
李豐楙主編,《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文學、文化與世變》,臺北:中央
  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曹道衡,《中古文學史論文集續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梅家玲,《漢魏六朝文學新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葛曉音,《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蔡英俊主編,《中國文化新論(文學篇)》,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五)其他
王文進,《仕隱與中國文學¬¬──六朝篇》,臺北:臺灣書店,1999年。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王能憲,《世說新語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杜志強,《蘭陵蕭氏家族及其文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林童照,《六朝人才觀念與文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洪順隆,《中外六朝文學研究文獻目錄》,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2年。
徐芹庭,《修辭學發微》,臺北:中華書局,1974年。
張朝富,《漢末魏晉文人群落與文學變遷》,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陳向春,《中國古典詩歌主題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普慧,《南朝佛教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詹福瑞,《中古文學理論範疇》,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雷淑娟,《文學語言美學修辭》,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年。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二、史學
毛漢光,《兩晉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6
  年。
王伊同,《五朝門第》,成都: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943年。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
吳正嵐,《六朝江東士族的家學門風》,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杜正勝主編,《中國文化新論(社會篇)》,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臺北:帛書出版社,1985年。
陳長琦,《兩晉南朝政治史稿》,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上海:商務印書館,1946年。
劉淑芬,《六朝的城市與社會》,臺北:學生書局,1992年。
蕭華榮,《華麗家族:六朝陳郡謝氏家傳》,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
蕭華榮,《簪纓世家:六朝琅邪王氏家傳》,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
錢穆,《國史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年。
閻步克,《察舉制度變遷史稿》,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年。
顏尚文,《梁武帝》,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
蘇紹興,《兩晉南朝的士族》,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
顧頡剛主編,《古史辨》,臺北:蘭燈文化公司,1987年。
三、宗教
方立天,《魏晉南北朝佛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呂大吉,《宗教學通論》,臺北:博遠出版公司,1993年。
李豐楙,《探求不死》,臺北:久大文化公司,1987年。
湯用彤,《湯用彤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三重:佛光文化,2001年。
四、哲學、文化
尤雅姿,《魏晉士人之思想與文化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吳先寧,《北朝文化特質與文學進程》,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李天石、來琳玲,《南朝文化》,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
李宗桂,《中國文化概論》,臺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1991年。
孫立群,《中國古代的士人生活》,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徐復觀等,《知識份子與中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
秦躍宇,《六朝士大夫玄儒兼治研究》,揚州:廣陵書社,2008年。
郝耀南,《道的承擔與逃逸》,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張蓓蓓,《中古學術論略》,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
張蓓蓓,《魏晉學術人物新研》,臺北:大安出版社,2001年。
許輝等主編,《六朝文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陳明,《中古士族現象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文化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7年。
趙輝,《六朝社會文化心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魯迅,《而已集》,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89年。
錢仲聯,《夢苕盦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 年。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臺北:蘭臺出版社,2000年。
錢鍾書,《管錐篇(一)》,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0年。
鍾國發,《陶弘景評傳》,南京:南京大?出版社,2004年。
龔鵬程,《大俠》,臺北:錦冠出版社,1987年。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中國社會的肌理與文化法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年。
五、批評、理論
司馬雲杰,《文化社會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朱立元,《接受美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85年。
佴榮本,《笑與喜劇美學》,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年。
馬以鑫,《接受美學新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年。
潘智彪,《喜劇心理學》,廣州:三環出版社,1989年。
蕭颯、王文欽等,《幽默心理學》,臺北:智慧大學出版社,1993年。
六、外文譯著
〔日〕山崎正和著,周保雄譯,《社交的人》,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年。
〔日〕松浦友久著,劉維治譯,《李白詩歌抒情藝術硏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96年。
〔韓〕崔宇錫,《魏晉四言詩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
〔美〕高友工著,黃寶華譯,《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出版中心,2004年。
〔美〕孫康宜著,鍾振振譯,《抒情與描寫:六朝詩歌概論》,上海:上海三聯書
  店,2006年。
〔美〕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南京:鳳凰出版公司,2006年。
〔美〕馬塞勒(Massella Anthony J.)等著,任鷹等譯,《文化與自我》,臺北:
  遠流出版社,1990年。
〔美〕查爾斯‧霍頓‧庫利(Charles Horton Cooley)著,包凡一、王湲譯,《人
  類本性與社會秩序》,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3年。
〔美〕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著,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臺北:
  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年。
〔美〕特納(Turner, Jonathan H)著,張君玫譯,《社會學:概念與應用》,臺北:
  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
〔美〕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胡榮、王小章譯,《心靈、自我與社會:從
  社會行為主義者的觀點出發》,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5年。
〔英〕泰瑞‧伊格頓(Terry Eagleton)著,林志忠譯,《文化的理念》,臺北:巨
  流出版社,2002年。
〔英〕愛德華‧泰勒(Tylor Edward Burnett Sir)著,連樹聲譯,《原始文化》,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法〕柏格森(Bergson Henri Louis)著,徐繼曾譯:《笑──論滑稽的意義》,
  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2 年。
〔法〕牟斯(Marcel Mauss)著,何翠萍、汪珍宜著,《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
  形式與功能》,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
〔德〕黑格爾(Hegel George)著,朱光潛譯,《美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年。
〔德〕姚斯(Jauss Hans Robert)、〔美〕霍拉勃(Holub Robert C.)著,周寧、金
  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三、單篇論文
王莉,〈論魏晉贈答詩之嬗變〉,《巢湖學院學報》卷6期1,2004年,頁65-70。
王夢鷗,〈魏晉南北朝文學之發展(中)〉,《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卷14期8,1981
  年8月,頁9-16。
王曉衛,〈魏晉贈答詩的興盛及當時詩人的交流心態〉,《貴州大學學報》卷20
  期6,2002年6月,頁48-54。
王麗珍,〈試論曹植贈答詩的思想意蘊〉,《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期6,2007年,頁100-103。
付軍龍,〈比德於眾禽¬¬──也論中國古代的「比德」觀〉,《北方論叢》期4,2007
  年,頁21-24。
吳小平,〈論秦嘉、徐淑的五言贈答詩〉,《蘇州大學學報》期2,1999年,頁48-53。
吳元嘉,〈張九齡贈答詩與興、觀、群、怨之詩教〉,《吳鳳學報》卷15,2007
  年12月,頁149-161。 
呂菊,〈從贈答詩看陶淵明的社交心理及社交關係〉,《蘭州學刊》期6,2007年,
  頁135-137。
宋恪震,〈贈答詩的勃興¬¬──讀《文選》隨札一則〉,《黃河科技大學學報》卷5
期2,2003年6月,頁76-81。
李紹華,〈兩種玄學人生觀的碰撞——讀嵇康嵇喜的贈答詩〉,《南寧職業技術學
  院學報》卷5期3,2000年3月,頁37-39。
李連霞、王加鑫,〈解讀隱逸〉,《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卷7期4,
  2007 年11月,頁74-77。
李劍清,〈從「贈答詩」看西晉時人對陸機的認同〉,《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
  社會科學版)》期6,2008年,頁86-88。
周唯一,〈南朝贈答詩對魏晉詩歌的繼承與發展〉,《衡陽師範學院學報》卷19
  期1,1998年,頁37-41。
周唯一,〈魏晉贈答詩的基本模式及藝術文化特徵〉,《衡陽師範學院學報》卷16
  期4,1995年,頁8-13。
施永慶,〈吳均行年著述考略〉,《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期5,1999年,
  頁78-82。
洪順隆,〈六朝祖餞、贈答詩論略〉,《第三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彰化:彰化
  師範大學國文系,1996年5月,頁63-104。
洪順隆,〈六朝贈答詩對文類學原理的背離〉,《魏晉南北朝學術國際研討會發表
  論文彙編》(未出版),1998年12月,頁1-38。
洪順隆,〈論六朝祖餞詩群對文類學原理的背離〉,《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國際
  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12月,頁453-489。
胡秋銀,〈南朝士人隱逸觀〉,《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卷28期1,
  2004年1月,頁139-143。
唐燮軍,〈詩人之外的沈約:對沈約思想與生平的文化考察〉,《文學遺產》期4,
  2006年,頁37-45。
孫亞軍,〈嵇康與嵇喜贈答詩質疑〉,《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卷8期1,
  2008年3月,頁24-26。
孫明君,〈二陸贈答詩中的東南士族〉,《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卷
  44期5,2007年9月,頁46-52。
徐書奇,〈古代貶謫文學探析〉,《文學研究》期9,2005年,頁21-24。
馬寶記,〈南朝彭城劉氏家族文學研究(下)〉,《許昌師專學報》卷19期3,2000
  年,頁52-55。
馬寶記,〈南朝彭城劉氏家族文學研究(上)〉,《許昌師專學報》卷18期4,1999
  年,頁35-38。
高文強,〈南朝士人群體與佛教關係演化之特徵〉,《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卷59期6,2006年11月,頁747-751。
張明明,〈從劉琨盧諶二人的贈答之作分析劉琨其人的人格魅力〉,《語文學刊》
  期8,2007年,頁89-90。
梁祖蘋,〈曹植贈答詩主體意識的呈示〉,《寧夏大學學報》卷22期2,2000年2
  月,頁20-23。
陳冰,〈論六朝七夕詩的主題層面〉,《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卷21期1,1999年,
  頁57-61。
陳孝英,〈試為「幽默」正名〉,《文藝研究》期6,1989年。
陳秀美,〈郭璞「贈答詩」析論〉,《中國語文》卷93期5,2003年11月,頁83-88。
陳昌明,〈遊於物¬¬──論六朝詠物詩之「觀象」特質〉,《中外文學》卷15期5,
  1986年10月,頁139-160。
陳慶元,〈大明泰始詩論〉,《文學遺產》期1,2003年,頁11-21。
喻斌,〈劉琨盧諶贈答詩考辨〉,《海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期2,1995年,
  頁68-70。
黃偉倫,〈六朝隱逸文化的新轉向──一個「隱逸自覺論」的提出〉,《成大中文
  學報》期19,2007 年12月,頁1-26。
趙輝,〈從「致意性」看贈、送、和、答類詩歌的實用性──以六朝唐代詩歌為例〉,
  《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卷27期2,2007年,頁29-33。
趙輝,〈禮與贈送酬答詩的起源和本質〉,《江漢論壇》期4,2008年。
劉全志,〈論曹植的贈答詩〉,《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期3,
  2007年,頁68-76。
劉見成,〈形神與生死──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形神之爭〉,《中國文化月刊》期
  208,1997年7月,頁24-50。
劉周堂,〈論文士不遇〉,《中國文學研究》期1,1997年,頁7-12。
劉海風,〈才秀人微與體廣身賤¬¬──鮑照與吳均詩文創作比較談〉,《哈爾濱學院
學報》卷27期5,2006年5月,頁57-60。
衛曉輝,〈從擬代到贈答:魏晉文學空間的拓展〉,《寧夏大學學報》卷29期4,
  2007年4月,頁43-46。
鄭納新,〈送別詩略論〉,《學術論壇》期3,1997年。
鄭雅如,〈寄意一言外,茲契誰能別?¬¬──陶淵明的贈答詩〉,《漢學研究》卷22
  期2,2004年12月,頁35-59。
鄧心強,〈論人物品評與魏晉六朝文學創作〉,《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卷5期5,2006年9月。
鞏本棟,〈關於唱和詩詞研究的幾個問題〉,《江海學刊》期3,2006年,頁161-170。
諶東?,〈顏詩用典與詩的律化〉,《求索》期6,1994年,頁94-97。
韓蓉,〈六朝贈答詩的類型研究〉,《晉中學院學報》卷24期5,2007年10月,
  頁38-42。
韓蓉,〈論建安贈答詩的典範意義〉,《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卷37期3,2008年5月,頁96-102。
韓蓉、韓芬,〈論六朝文學集團與贈答詩的關係〉,《合肥師範學院學報》卷26
  期1,2008年1月,頁20-23。
?海德,〈試論道教「三清」信仰的宗教內涵及其歷史演變〉,《世界宗教研究》
  期2,2004年,頁72-79。
〔日〕上田武文,李寅生譯,〈從贈答詩的世界看陶淵明與青年友人的關係〉,《九
  江師專學報》期3,2001年3月,頁33-39;
〔美〕梅祖麟、高友工著,黃宣範譯,〈論唐詩的語法、用字與意象(上)〉,《中
  外文學》卷1期10,1973年3月,頁30-63。
〔美〕梅祖麟、高友工著,黃宣範譯,〈論唐詩的語法、用字與意象(中)〉,《中
  外文學》卷1期11,1973年4月,頁100-114。
〔美〕梅祖麟、高友工著,黃宣範譯,〈論唐詩的語法、用字與意象(下)〉,《中
  外文學》卷1期12,1973年5月,頁152-169。
肆、學位論文
王玉萍,《魏晉贈答詩與士人心態》,濟南: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呂光華,《南朝貴遊文學集團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文所論文,1991年。
李欣倫,《東晉世族文學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沈宗霖,《芝蘭玉樹生階庭:南朝家學現象之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文所
  碩士論文,2006年。
林育信,《製作隱士:六朝隱逸史傳之歷史敘事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文所博
  士論文,2007年。
金南喜,《魏晉交誼詩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3年。
范玉君,《江淹詩歌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年。
涂佩鈴,《何遜詩歌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0年。
陳金松,《謝朓唱和詩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
陳恬儀,《謝靈運仕隱曲折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7年。
薛幼萍,《南朝贈答詩研究》,貴陽:貴州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指導教授 王次澄(Tzi-Cheng Wang) 審核日期 2009-6-2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