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8124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9 、訪客IP:3.145.115.195
姓名 周寶玲(Pau-line Jo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哲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 從羅蘭.巴特符號學觀點論普普藝術︰以安迪.沃荷作品為例.
相關論文
★ 《道德經》「無為而治」意蘊之探析★ 《莊子》苦樂觀的現代詮釋
★ 安心之道探究--以《大乘起信論》為依據的哲學詮釋★ 論《維摩詰經》之入世精神-以現代「人間佛教」思想為說明
★ 韓非法思想研究★ 從一般知覺到審美知覺--一個現象學的進路
★ 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的空間觀之研究★ 儒學文化精神溯原 以《論語》之「孝道」、「學
★ 牟宗三對「美善衝突」的解決★ 從《精神現象學》主奴之爭一節中看欲望詮釋的可能性
★ 《莊子》主體觀探究— — 「復性」與「氣化」為核心的存有論詮釋★ 對非人類物種的倫理反思:從價值理論探討人類應有的態度
★ 探究Hans Küng之「全球倫理」的 「可普遍性」與「可實踐性」★ 從梅洛龐蒂對於「空間」的意向看其美學表現:從空間知覺到藝術表現
★ 論海德格對技術本質之反思 ——對技術本質之派生關係與其本源現象之溯源作一種詮釋之嘗試★ 對當代西方倫理學中代理孕母爭議的一個「性別倫理」之省思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 摘 要 〉
本文嘗試從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的符號學(Semiology)觀點,探討普普藝術(Pop Art)的特質。筆者主要依據羅蘭.巴特早期著作《符號學原理》,並以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作品作為例示,以符號學的角度,說明作品如何構成一個意指系統、其運作方式為何,藉以深入於普普藝術與通俗文化的交互關係。在《符號學原理》的基礎上,筆者參照巴特晚期的符號學思想,以及幾篇談論攝影及普普藝術的文章,重新思索此一藝術現象背後隱含的意義與影響。
他將藝術作品視為整個社會文化的一部份,意義是從整體文化中藉由觀者的主動參與才能汲取出來的。安迪.沃荷的作品藉著流行的元素呈顯出我們這個文化叢林的面貌,在他的作品中沒有太多的「隱喻」(metaphor)與「轉喻」(metonymy),僅以壓縮、簡化的方式將影像原本的面貌重新呈現出來。這種不加註解的態度反而凸顯出其他藝術家沒有的內涵——這個社會無所謂本質、因而也不需要過多的說明與註解。
羅蘭‧巴特從不給分析對象下一個最終的答案,因此,文中所謂的分析只是操作性質、描述性質的,而不是為普普藝術或安迪‧沃荷作一本質上的定義。這種態度也反應了一種普遍的當代思潮—崇尚意義的多元性、可能性,在這種開放性的討論中,為作品保留了更多的詮釋空間,更能展現出普普藝術背後隱含的意義與影響。這篇論文不是藝術批評的文章,筆者所關心的,是透過羅蘭‧巴特以及安迪.沃荷兩者間的激盪,為藝術的詮釋方式或理論研究尋求更多的可能性。
關鍵字(中) ★ 安迪‧沃荷
★ 羅蘭‧巴特
★ 普普藝術
★ 符號學
★ 美學
關鍵字(英) ★ Roland Barthes
★ Semiology
★ Aesthetics
★ Andy Warhol
★ Pop Art
論文目次 〈 目 錄 〉
第一章 導 論 1
第一節 前 言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 6
第四節 觀點設限 8
第五節 論述程序與各章概述 12
第二章 普普藝術的歷史與相關論述 15
第一節 普普藝術的藝術史背景 15
第二節 普普藝術的文化背景 30
第三節 「藝術世界」―分析美學的研究進路 37
第三章 普普藝術的符號學分析 42
第一節 語言結構與言語 43
第二節 記號及其值項問題 51
第三節 組合段和系統 58
第四節 直接意指與含蓄意指 66
第四章 普普藝術特質的重新審視 76
第一節 無意指的意指 76
第二節 影像及其隱含意義 82
第三節 普普藝術的實在觀 88
第五章 結 論 96
參考資料 100
參考圖片 104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
一、英文︰
Arnheim, R., 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 London: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lished, 1974.(中譯本︰滕守堯、朱疆源譯,《藝術與視知覺》,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Atkins, Robert, Art Spoke: A Guide to Modern Ideas, Movements, and Buzzwords, 1848-1944, New York: Abbeville Press, 1993.
Barthes, Roland, Elements of Semiology, trans. by Annette Lavers and Colin Smith,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Inc. press, 1967.
-----------, “The Photographic Message”(1961), in Image / Music / Text, Essays Selected and translated by Stephen Heath, London, Fontana Press, 1977.
-----------, Criticism and Truth, Trans. & Edited by Katrine Pilcher Keunema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7.
-----------, “That Old Thing, Art…”, ed. & trans. by Taylor, Paul, Post-Pop Art,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1989.(中譯本︰徐洵蔚、鄭湛譯,《後普普藝術》,台北,遠流,1996。)
Bauman, Z., Modernity and Ambivalence, Cambridge: Polity, 1993.
David Bourdon, Warhol, New York: Harry N. Abrams, 1989.
Danto, A. C., Beyond the brillo box: the visual arts in post-histor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 Encounters & reflections: Art in the historical present, Berk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 “The Philosopher as Andy Warhol”, in Philosophizing Art: Selected essays, Lo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n Press, 1999, pp.61~83.
Dickie, George,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An Analytic Approach, New York, Oxford U., 1997.
-----------, “The Role of Theory in Aesthetics”,in A Modern Book of Esthetics, edited with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Melvin Rader,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p.434~443.
Gombrich, E. H., The Story of Art, North American edition Published by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1983.
Greenberg, C., Art and culture, Massachusetts, Beacon, 1961.
-----------, “Modernist Painting”, in Postmodern Persprctive, ed. Howard Risatti &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90, pp.12~19.
Hughes, Robert, “Culture as Nature”, in The Shock of the New,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91, pp.324~364.
Katz, Jonathan, Andy Warhol, New York, N.Y : 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 1993.
Lippard, Lucy R. ed., Pop Art, London: Thames & Hudson, 1966.
Lucie-Smith, E., Movement in art since 1945, rev. edition,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Ltd, 1984.
Mittler, Gene A., Art in Focus, New York: Macmillan McGraw-Hill, 1994.
Richter, Hans. Dada: Art and Anti-Art,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New York, McGraw Hill, 1965. (Original German edition, Cologne, DuMont Schauberg, 1964.)
Saussure, F. d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editorial by Roy Harris, 1983,授權出版︰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Stangos, Nikos(ed), Concepts of modern art: From Fauvism to Postmodernism, New York, Thames Hudson Ltd, 1994.
Swenson, R., “What is Pop Art?”, in Steven Henry Madoff(ed),. Pop art : A critical history, 1997
Warhol, A., Hackett pat., Popism: The Warhol sixties, San Diego, Harcourt Brrace, 1990.
-----------, The philosophy of Andy Warhol,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1975.
Wolfram, E., History of Collage, Massachusetts: Beacon, 1961.
Danto, A. C., “The Artworld”, The Jounal of Philosopy. Vol.61. no19. 1964, pp. 571~584.
Weitz, Morris, “The Role of Theory in Aesthetics”, in A Modern Book of Esthetics, edited with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Melvin Rader,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p.434~443.
二、中文︰
Barthes, Roland著,李幼蒸譯,《寫作的零度》,台北,時報,1991。
-----------,董學文、王葵譯,《符號學美學》,台北,商鼎,1992。
-----------,許薔薔,許綺玲譯,《神話學》,台北,桂冠,1997。
-----------,敖軍譯,《流行體系(I):符號學與服飾符號》,台北,桂冠,1998。
-----------,敖軍譯,《流行體系(II):流行的神話學》,台北,桂冠,1998。
-----------,溫晉儀譯,《批評與真實》,台北,桂冠,1997。
-----------,許綺玲譯,《明室‧攝影札記》,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出版,1997。
Danto, Arthur C.著,歐陽英譯,《藝術的終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譯自:The Philosophical Disenfranchisement of Art, Copyright © 1986 by Arthur C. Danto,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Gehlen著,何照武、何冰譯,《科技時代的心靈—工業社會的心理問題》,台北,巨流,1994。
Greenberg, C.著,張心龍譯,《藝術與文化》,台北,遠流,1993。
Honnef, Klaus著,李宏、滕衛東譯,《當代藝術》,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1995。
Langer, S. K.著,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1991。
Marcuse, H.著,劉繼譯,《單向度的人》,台北,遠流,1990。
Rotzler, W.著,吳瑪俐譯,《物體藝術》,台北,遠流,1991。
Rosenberg, H.著,陳香君譯,《「新」的傳統》,台北,遠流,1997。
-----------,錢正珠、謝東山譯,《藝術品與包裝》,台北,遠流,1998。
方 生著,《後結構主義文論》,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王岳川、尚水 編,《後現代主義文化與美學》,1992年,初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幼蒸編譯,《結構的時代—結構主義論析》,新店,谷風,1988。
李幼蒸著,《理論符號學導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何政廣主編,李家祺撰文,《安迪.沃荷》,台北,藝術家,2002。
林信華著,《符號與社會》,台北,唐山,1999。
高宣揚著,《後現代論》,台北,五南出版社,1999。
黃文叡著,《現代藝術啟示錄》,台北,藝術家,2002。
許綺玲,〈一段引言的祕密〉,收錄於《糖衣與木乃伊》,台北,美學書房,2001。
謝東山著,《當代藝術批評的疆界》,台北,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1995。
劉創楚著,《工業社會學》,台北,巨流,1998。
陳學明著,《文化工業》,台北,揚智,1996。
《西洋美術辭典》,台北,雄獅。
陳學聖著,〈從羅蘭巴特看作者的存在〉,攝影天地,第250期,頁59~62,1997年,2月。
陳學聖著,〈從羅蘭巴特看攝影本質的追尋〉,攝影天地,第251期,頁13~15,1997年,3月。
鄭惠文著,《安迪.沃荷藝術的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參考圖片
圖 錄︰
圖1. 漢彌爾頓︰《是什麼使得今日的家停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Richard Hamiltom: Just What is that Makes Today’s Home so Different, so Appealing),1956。
圖2. 安迪.沃荷︰《可口可樂》(Andy Warhol: Five Coke Bottles),1962。
圖3. 安迪.沃荷︰《康寶湯罐》(Andy Warhol: Campbell’’s Soup 1),1968。
圖4. 安迪.沃荷︰《Brillo肥皂盒》(Andy Warhol: Brillo Box),1964。
圖5. 安迪.沃荷︰《200個康寶湯罐》(Andy Warhol: Two Hundred Campbell’’s Soup Cans),1962。
圖6. 安迪.沃荷︰《210個可口可樂》(Andy Warhol: 210 Coca-Cola Bottles),1962。
圖7. 安迪.沃荷︰《瑪麗蓮夢露》(Andy Warhol: Marilyn),1967。
圖8. 安迪.沃荷︰《貓王》(Andy Warhol: Elvis I and II),1964。
圖9. 畢卡索的︰《藤椅和靜物》(Pablo Picasso: Still Life with Chair Caning),1912。
圖10. 杜象︰《晾瓶架》(Marcel Duchamp: Egouttoir),1914。
圖11. 杜象︰《噴泉》(Marcel Duchamp: Fontaine),1917。
圖12. 史維塔斯︰《美而滋231》(Kurt Schwitters: Merz231.Miss Blanche),1923。
圖13. 安迪.沃荷︰《蒙娜麗莎》(Andy Warhol: Mona Lisa),1963。
圖14. 杜象︰《L. H. O. O. Q.》(Marcel Duchamp: L. H. O. O. Q.),1919。
圖15. 寇辛︰《沃荷傑作,1986》(Maria Kozic: Masterpieces [Warhol]1986),1986。
指導教授 蕭振邦、廖仁義
(Jenn-Bang Shiau、Jen-I Liao)
審核日期 2002-7-1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