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2127008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7 、訪客IP:18.218.129.100
姓名 簡幸如(Hsing-Ju Chi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 數位遊戲設計之教學模式建構
(An Instruction Model for Learning Digital-Game Design)
相關論文
★ 自我效能與STEM樂高機器人課程對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生學習成效與學習態度之影響★ 偏鄉小學學伴在英語線上課業輔導的學習滿意度、學習態度和學習成果
★ 網路同儕評量回饋功能及自我調制歷程之研究★ 樂高機器人多媒體教材設計、發展與可用性評估
★ 桃園縣青少年網路閱讀動機與網路閱讀行為之相關研究★ 專題式合作學習在教育桌上遊戲設計課程之應用-以師資培育學生為例
★ 國小學生對桌上遊戲接受度之相關分析—以大富翁遊戲為例★ 網路討論區評鑑指標發展及應用
★ 台灣青少年學習者於機器人學習活動的動機策略探究-以WRO機器人競賽為例★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實踐歷程之行動敘說--以國小低年級閱讀與寫作為例
★ 創意思考螺旋教學策略對國小學童學習效果之研究★ 一位數學家教老師 如何資訊融入專業知能發展
★ 成語教學導入桌遊對國中八年級學生之影響★ 遊戲化華語教學之研究—以創意思考螺旋融入教育桌遊為例
★ 機器人學習活動的協作歷程、情境知識之探究:以樂高機器人之分組學習課程為例★ 歌曲教學法、傳統教學法對EFL學習者 英語聽力成效差異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21世紀是數位遊戲學習的時代,隨著網路科技與多媒體的發展與進步,數位遊戲扮演的不再只是娛樂的功能,在許多研究中證實數位遊戲有許多益處,因此也逐漸受到教育界的重視。過去有關數位遊戲的教學研究,大多是將設計好的遊戲成品對學生進行教學實驗,鮮少從教學設計的角度出發探討如何引領學生學習製作數位遊戲,而良好的教學設計能導引成功的教學。數位遊戲設計是屬於特殊的學習領域,因此數位遊戲設計教學模式的發展更顯得重要。
本研究發展交替式同儕教導與漸進式專題導向學習之教學策略,將其運用於數位遊戲製作之課程設計,進行教學實驗研究。本教學實驗在某國立大學「電腦輔助教學之設計」課程中進行,研究時間為期四個月,實驗對象為修習教育學程的大學生與研究生共20名,遊戲製作工具為Game Maker遊戲製作軟體。教學歷程中收集量化及質化研究資料,量化資料包括:遊戲製作心流量表、Game Maker學習自我效能量表、教學意見調查表;質化資料包括:研究者觀察記錄、教學訪談、數位遊戲專題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等。實驗結束後將資料進行分析與討論,藉由分析結果驗證本研究所發展之教學策略,並建構數位遊戲設計之教學模式,將研究結果供未來數位遊戲教學與課程發展研究之參考。
摘要(英) 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 is the mainstream learning of 21st century.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Internet technologies and multi-media, many researches show that digital games not only provide entertainment but also have many benefits in education. Therefore, more and more educators pay attention to digital games and believe that they have great influences on learning. In previous researches of digital games in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the majority of experiments are taken the designed games on learners, but few focus on game design instruction. As we know, well-designed instruction can lead to effective learning. Digital game design is a special domain so to develop exclusive game design instruction model is important.
In order to guide students into learning game design, we develop alternative peer tutoring (APT) and the progressive project-based learning (PPBL) strategies in 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 course. The experiment worked for four months. The subjects are 20 students consisted of undergraduates and masters who tak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urses. The game design tool is “Game Maker”. We have collected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in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es. The quantitative data include self-efficacy questionnaire of “Game Maker”, game design flow questionnaire and the opinion of instruction questionnaire. The qualitative data include the observations of researchers, interview, learning portfolios, etc. After that, we analyze the data and interpret the meaning of the data.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we verify the mentioned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and construct digital game design instructional model for learning game design and hope it can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game design courses.
關鍵字(中) ★ 數位遊戲
★ 範例學習
★ 交替式同儕教導
★ 漸進式專題導向學習
關鍵字(英) ★ learning by example
★ progressive project-based learning
★ alternative peer tutoring
★ Digital game
論文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
致謝辭 III
目錄 V
圖目錄 IX
表目錄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一、 數位遊戲世代的來臨 1
二、 數位遊戲教學設計之重要性 2
三、 數位遊戲與教學設計的結合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方向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4
一、 數位遊戲 4
二、 教學設計 4
三、 交替式同儕教導 4
四、 漸進式專題導向學習 5
五、 效果值 5
第五節 論文架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數位遊戲 8
一、 非數位化遊戲 8
二、 數位遊戲 10
三、 數位遊戲教與學之相關研究 12
第二節 專題導向學習 19
一、 專題導向學習的興起---學習者為中心的建構式學習 19
二、 專題導向式學習之定義 20
三、 專題式學習之目標 20
四、 多媒體式的專題導向學習教學設計 22
第三節 範例學習 24
第四節 同儕教導 25
第五節 鷹架學習理論 26
第六節 研究工具與方法之相關理論 27
一、 三角檢證法 27
二、 量化問卷相關理論 29
三、 質化研究相關理論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4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4
一、 量化問卷資料 35
二、 質化資料 35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場域 35
一、 研究對象 35
二、 研究場域 36
第四節 研究設計 36
一、 交替式同儕教導 37
二、 「漸進式專題導向學習」教學策略 38
三、 運用PPBL教學策略於數位遊戲製作教學 40
第五節 研究問題 46
第六節 研究工具 47
一、 Game Maker 教學遊戲設計軟體 47
二、 課程論壇 52
三、 研究之量化問卷 54
四、 質性資料 60
第七節 資料分析 6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62
第一節 學習者的背景資料分析 62
一、 「學習者背景資料問卷」分析 62
二、 學習者的「電腦自我效能問卷」分析 63
三、 學習者的修課動機 63
四、 小結 65
第二節 「漸進式專題導向學習教學策略」之研究結果分析 65
一、 學習者數位遊戲製作之認知、情意、技能的學習經驗感受 65
二、 學習者對於漸進式專題導向學習的教學方式滿意度 82
第三節 其他影響學習者學習數位遊戲製作的重要因素 102
一、 教學者的特質 103
二、 教學內容 104
三、 課堂氣氛 105
四、 網路課程論壇 106
第四節 數位遊戲設計之教學模式建構 108
一、 數位遊戲設計之教學要素 108
二、 數位遊戲設計教學模式之設計 11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6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16
一、 研究分析結果 116
二、 小結 119
第二節 未來研究之建議 119
一、 研究對象 119
二、 研究工具 120
三、 研究場域 121
四、 研究方法 121
五、 未來研究方向 121
第六章 參考文獻 126
一、 中文部分 126
二、 英文部分 128
附錄 i
附錄一:學習者背景資料問卷 i
附錄二:數位遊戲成品評鑑量表 iii
附錄三:電腦自我效能量表 v
附錄四:數位遊戲製作心流經驗量表 vi
附錄五:Game Maker遊戲軟體操作自我效能量表 vii
附錄六:教學意見調查問卷 ix
附錄七:期末訪談稿 xi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吳鐵雄(民77)。電腦軟體遊戲帶來的影響。第三波,66期,64-71頁。
郭生玉(民80)。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書局。
吳芝儀、李奉儒等譯(Michael Quinn patton 著)(民84)。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圖書。
張霄亭(民87)。教學媒體與教學新科技。台北:心理。
張靜嚳(民84)。何謂建構主義?。建構與教學,第三期。
陳秀娟(民87)。生命的心流:追求忘我專注的圓融生活 (譯自 Finding Flow: The psychology of engagement with everyday life by Mihaly Csikszentmihalyi)。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發行。
黃瓊慧(民89)。從沉浸理論探討台灣大專學生之網路使用行為。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旨峰、周倩、林珊如(民90)。以網路心流理論為基礎探討台灣大學生網路沉迷之相關因素。中正大學:2001年台灣區學術網路研討會暨網路學習與繼續專業教育國際會議(TANet 2001 & ELCPE 2001)。
徐新逸(民90)。如何利用網路幫助孩子成為研究高手?網路專題導向學習與教學創新。台灣教育,607期,25-34。
黃明信(民91)。國小網路專題式教學模式之設計。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系碩士論文。
洪蘭(民91)。講理就好.Ⅲ, 知書達理。台北:遠流。
遊戲為何重要?(民91)。中國網友報。http://www.cnii.com.cn/20020808/ca81216.htm
謝國忠(民92)。認知型態與訓練方法對電腦態度、電腦自我效能 與學習績效之影響。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
洪國勳(民92)。線上遊戲式學習系統之建置─以科技學習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東和(民93)。遊戲製作—使用Game Maker(系列書籍)。台北:碁峰資訊。
許晉龍(民93)。線上遊戲使用者行為研究。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博士論文。
簡幸如、劉旨峰(民93)。從網路心流理論探討電腦遊戲教學。第八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香港。
簡幸如、劉旨峰(民93)。國中生網路遊戲與心流經驗相關因素之初探。台東大學:2004年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
簡幸如、劉旨峰(民94)。網路遊戲心流經驗問卷與心理模式建構之初探:以大專校園學生為例。2005電子商務與數位生活研討會。
簡幸如、劉旨峰(民94)。漸進式專題導向學習教學模式之建構---以遊戲製作為例。第九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夏威夷。
二、 英文部分
Bandura, A. (1973). Aggression: A social learning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Crawford, C. (1982). The Art of Computer Game Design, Peabody, S. 1997
Cohen, J. (1988).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2nd ed.) Hillsdale, NJ: Erlbaum.
Compeau, D., & Higgins, C. A. (1995). Computer self-efficacy: 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and initial test, MIS Quarterly, 19, 189-211.
Dempsey, J. V., Lucassen, B., Haynes, L., & Casey M. (1996). Instructional applications of computer gam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94500).
Ghani, J. A., & Deshpande, S. P. (1994). “Task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xperience of optimal flow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28(4). pp. 381-391.
Gray, T., & Halbert, S. (1998). Team teach with a student: New approach to collaborative teaching. College Teaching, 46(4), 150-153.
Jones, K. (1998). What happens when students design and run their own simulations? Simulation and Gaming, 29(3), 342-347.
Kafai, Y. B., Ching, C. C., & Marshall, S. (1997). Children as Designers of Educational Multimedia Software. Computers and Education, 29(2-3), 117-126.
Levin, T. & Donitsa-Schmidt, S. (1998). Computer Use, Confidence, Attitudes, and Knowledge: A Causal Analysi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4(1), 125-146.
Lieberman, J. N. (1977). Playfulness: Its relationship to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New York, NY: Academic Press.Mager, R. (1968). Developing attitudes toward learning. Palo Alto, CA: Fearon.
McKenna, K., & Lee, S. (1996). “A Love Affair with MUDs:Flow and Social Interaction in Multi-User Dungeons”. http://www.uni-koeln.de/~am040/muds/ipages/mud.htm
Moursund, D. (1999). Project-based learning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R: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Books and Courseware Department.
Nanjappa, A. (2001). Educational games: learners as creators. The University of Memphis.
Novak, T. P., and Hoffman, D. L. (1997). Measuring the Flow Experience Among Web Users. Project 2000 Working Paper.
http://elab.vanderbilt.edu/research/papers/pdf/manuscripts/Flow-MeasuringFlowExpJul1997-pdf.pdf
Olmscheid, C. (1998). The effectiveness of peer tutoring in the elementary grad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30 959)
Prensky, M. (2001). 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 New York: McGraw-Hill.
Reigeluth, C. (1983). Instructional-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A New Paradigm of Instructional Theory (Volume I).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Rosas, R., Nussbaum, M., Cumsille, P., Marianov, V., Correa, M., et al. (2003). Beyond Nintendo: design and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video games for first and second grade students. Computers & Education, 40 , 71-94.
Salomon, G., & Globerson, T. (19 87). Skill is not enough: The role of mindfulness in learning and transf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1, .623-637
Seidman, I.E. (1998).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 A Guide for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s(2nd ed ). New York :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imon, H. (1998). What We Know About Learning.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87(4), 343-349.
SRI International (2000). The Challenge 2000 Multimedia Project. http://pblmm.k12.ca.us/index.html
Thiagarajan, S. (1994). How I Designed a Game - And Discovered the Meaning of Life. Simulation & Gaming, 25(4), 529-537.
Thomsen, S. R., Straubhaar, J. D. and Bolyard, D. M. (1998). Ethnomethodology and the study of online communities: exploring the cyberstreets. Information Research, 4(1).
http://www.shef.ac.uk/~is/publications
Thomas, J. (2000).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project-based learning. http://www.bie.org/tmp/research/researchreviewPBL
Vygotsky, L.S. (1978). Mind in a socie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ebster, K. L. Trevino, & Ryan, L. ( 1993). “The dimensionality and correlates of flow in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s”. 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 9(4), 411-426.
指導教授 劉旨峯(Zhi-Feng Liu) 審核日期 2005-7-1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