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9125015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43 、訪客IP:3.142.171.180
姓名 任鈞華(Chun-hua J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明治時期社會主義者的文化活動─以幸德秋水為中心
(The Cultural Activities of the Socialist in the Meiji Period:Focus on Kotoku Shusui)
相關論文
★ 明代通政使司之研究★ 于慎行的生平與學思之研究
★ 萬曆中後期言官派系黨爭之研究(1586-1620)★ 晚明司禮監之研究
★ 明代祭酒資歷與作為之研究(1382-1566)★ 明代王世貞宗教觀之研究
★ 晚明直臣楊漣之研究(1572-1625)★ 方震儒與晚明政局之研究
★ 抗戰建軍的新嘗試———徵集到組建:青年遠征軍人事研究★ 明中葉理學名宦項喬之研究(1493-1552)
★ 明代寡母敎子之研究★ 明代女紅─以北方婦女為中心之探討
★ 明末浙江地區僧侶對寺院經濟之經營---以雲棲袾宏、湛然圓澄、密雲圓悟為中心★ 砂拉越留台同學會之研究(1694-1996)
★ 從種族到民族: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之研究(1895-1903)★ 公廟與地方社會-以大溪鎮普濟堂為例(1902-2001)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在以往的研究裡,明治時期的社會主義者經常被視作「思想家」或「運動家」,且明治社會主義者的研究就是一種思想史取向的研究。然而,日本的民眾史家、文化史家色川大吉用更寬廣的視野,把社會主義者視為文化創造者。這樣的取徑,或許能將明治社會主義者研究從思想史研究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亦未可知。
筆者受色川的啟發,採取單一人物的個案研究,選擇的社會主義者是幸德秋水(1871-1911)。人稱「能文之士」的幸德,留下不少漢詩文、文藝評論、翻譯的作品,此外還投身言文一致運動和報紙的創辦、經營事業。作為一位社會主義者,幸德的文化活動極具代表性,適合當作研究的對象。是以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在於,經由敘述分析幸德秋水所從事的文學、文體改革、翻譯和新聞等文化活動,闡明社會主義者幸德的多重身份及其活動在文化史上的意義。
摘要(英) In the past, the Meiji Socialist is considered as“thinker”、“activist”, and the research of the Meiji Socialist is belonged to the realm of intellectual history. However, Japanese cultural historian Irokawa Daikichi consider socialist as cultural initiator by wider view. By this approach, the study of the Meiji Socialist is likely to get relief from bind of the study of intellectual history.
This article choose a case of the Meiji Socialist to study by Irokawa’’s suggest. This case is Kotoku Shusui(1871-1911). Kotoku, known as“fine writer”, has left a lot of Chinese Classics, works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translation works, and throw oneself into the Genbun Itchi movement, foundation and management of newspapers. As a Socialist, Kotoku’’s cultural activities is a representative example, that is sure to become an object of study.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analysis Kotoku Shusui’’s activities in literature, stylistic reform, translation, and journalism, explain the Meiji Socialist Kotoku’’s various positions and significances of his cultural activities in cultural history.
關鍵字(中) ★ 翻譯
★ 文體改革
★ 幸德秋水
★ 社會主義者
★ 文學
★ 新聞
關鍵字(英) ★ Kotoku Shusui
★ Socialist
★ Literature
★ Stylistic Reform
★ Translation
★ Journalism
論文目次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1
第二節 研究概況…………………………………………………………………3
第三節 研究方法和史料運用…………………………………………………..11
第四節 章節架構………………………………………………………………..13
第一章 邁向文化活動之路──學識與志向的形成……………………………..17
第一節 土佐的精神風土………………………………………………………..18
第二節 漢學塾教育……………………………………………………………..25
第三節 入兆民門下……………………………………………………………..30
第二章 「汝為文學之人」──文藝評論和詩文創作……………………………34
第一節 文藝評論………………………………………………………………..35
第二節 漢文和漢詩……………………………………………………………..42
第三章 「和」、「漢」、「洋」之間──語文的表現與改革………………………52
第一節 言文一致的實驗………………………………………………………..53
第二節 翻譯的作為……………………………………………………………..57
第四章 無冠之帝王──從記者到辦報者………………………………………..66
第一節 明治時期的報紙和報界………………………………………………..66
第二節 記者生活………………………………………………………………..73
第三節 週刊《平民新聞》的創辦與經營……………………………………..76
結論…………………………………………………………………………………..86
參考書目……………………………………………………………………………..89
參考文獻 一、史料
(一)全集、著作集、回憶錄
二葉亭四迷,《平凡‧私は懷疑派だ》,東京:講談社,1997。
川口武彥編,《堺利彥全集》六卷,京都:法律文化社,1970-1971。
山川菊榮、向坂逸郎,《山川均自傳》,東京:岩波書店,1961。
大杉榮,《自敘傳、日本脫出記》,東京:岩波書店,1971。
大杉榮、伊藤野枝,《大杉榮、伊藤野枝選集》卷三,東京:黑色戰線社,1988。
片山潛,《自傳》,東京:岩波書店,1954。
片山潛,《わが回想》上卷,東京:德間書店,1967。
片山潛,《片山潛──步いてきた道》,東京:日本圖書センター,2000。
片山潛生誕百年記念會編,《片山潛著作集》卷一,東京:河出書房新社,1959。
石川啄木,《時代閉塞の現狀‧食うべき詩》,東京:岩波書店,1978。
松本三之介等編,《中江兆民全集》十八卷,東京:岩波書店,1983-1986。
幸德秋水全集編輯委員會編,《幸德秋水全集》十二卷,東京:日本圖書センター,1968-1973。
荒畑寒村,《寒村自傳》,東京:岩波書店,1975。
荒畑寒村,《荒畑寒村著作集》十卷,東京:平凡社,1976-1977。
荒畑寒村,《平民社時代》,東京:中央公論社,1977。
清水卯之助編,《管野須賀子全集》三卷,東京:弘隆社,1984。
飛鳥井雅道編,《大杉榮評論集》,東京:岩波書店,1996。
鹽田庄兵衛編,《幸德秋水の日記と書簡》,東京:未來社,1990。
(二)報刊、資料集
太田雅夫編,《明治社會主義資料叢書》七卷,東京:新泉社,1972-1978。
林茂、西田長壽編,《平民新聞論說集》,東京:岩波書店,1961。
服部之總、小西四郎監修,《週刊平民新聞》四卷,大阪:創元社,1953-1958。
二、專書
(一)中文專書
Martin Bernal著,丘權政、符致興譯,《一九○七年以前中國的社會主義思潮》,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山本文雄等著,諸葛蔚東譯,《日本大眾傳媒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石田一良著,王勇譯,《文化史學──理論與方法》,台北:淑馨出版社,1994。
李永熾,《日本式心靈》,台北:三民書局,1991。
李永熾,《日本近代史研究》,台北:稻禾出版社,1992。
李永熾,《日本近代思想論文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8。
和辻哲郎著,陳力衛譯,《風土》,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馬歌東,《日本漢詩溯源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高增傑,《東亞文明撞擊──日本文化的歷史與特徵》,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
葉渭渠,《日本文化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張寶三、楊儒賓編,《日本漢學研究初探》,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
鈴木修次著,吉林大學日本研究所文學研究室譯,《中國文學與日本文學》,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1989。
劉岳兵編,《明治儒學與近代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二)日文專書
Marius B. Jansen著,平尾道雄、濱田龜吉譯,《坂本龍馬と明治維新》,東京:時事通信社,1965。
Hyman Kublin著,辻野功、高井壽美子、鈴木則子譯,《アジアの革命家片山潛》,東京:合同出版,1973。
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著,大內兵衛、向坂逸郎譯,《共產黨宣言》,東京:岩波書店,1951。
Fred G. Notehelfer著,竹山護夫譯,《幸德秋水──日本の急進主義者の肖像》東京:福村出版,1980。
山本正秀,《近代文體發生の史的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65。
山本正秀,《言文一致の歷史論考》,東京:櫻楓社,1971。
子安宣邦監修,桂島宣弘等編,《日本思想史辭典》,東京:ぺりかん社,2001。
大河内一男,《幸德秋水と片山潛──明治の社會主義》,東京:講談社,1972。
山泉進編,《社會主義事始──「明治」における直譯と自生》,東京:社會評論社,1990。
山泉進,《平民社の時代──非戰の源流》,東京:論創社,2003。
三浦葉,《明治漢文學史》,東京:汲古書院,1998。
大原慧,《幸德秋水の思想と大逆事件》,東京:青木書店,1977。
大原慧,《片山潛の思想と大逆事件》,東京:論創社,1995。
丸山真男,《忠誠と反逆──轉形期日本の精神史的位相》,東京:筑摩書房,1992。
丸山真男、加藤周一,《翻譯と日本の近代》,東京:岩波書店,1998。
井上清,《自由民權》,東京:岩波書店,2003。
井田進也,《二○○一年の中江兆民──憲法から義大夫節まで》,東京:光芒社,2001。
中村文雄,《大逆事件と知識人》,東京:三一書房,1981。
木村林吉,《眼のない自畫像──畫家幸德幸衛の生涯》,松戶:三好企劃,2001。
中村雄二郎,《明治國家の秋と思想の結實》,東京:青木書店,1971。
石川禎浩,《中國共產黨成立史》,東京:岩波書店,2001。
田中惣五郎,《幸德秋水──一革命家の思想と生涯》,東京:理論社,1955。
生馬寬信編,《幕末維新期漢學塾の研究》,廣島:溪水社,2003。
外崎光廣,《土佐の自由民權》,高知:高知市民圖書館,1984。
永嶺重敏,《「讀書國民」の誕生──明治30年代の活字メディアと讀書文化》,東京:日本エディタースクール出版部,2004。
加藤徹,《漢文の素養──誰が日本文化をつくったのか?》,東京:光文社,2006。
色川大吉,《自由民權》,東京:岩波書店,1981。
色川大吉,《新編明治精神史》,東京:筑摩書房,1995。
色川大吉,《明治の文化》,東京:岩波書店,1997。
安丸良夫,《近代天皇像の形成》,東京:岩波書店,1992。
竹內洋,《立身出世主義──近代日本のロマンと欲望》,東京:日本放送出版協會,1997。
西田長壽,《明治時代の新聞と雜誌》,東京:至文堂,1966。
吉田精一,《近代文藝評論史‧明治篇》,東京:至文堂,1975。
吉田精一,《明治大正文學史》,東京:櫻楓社,1980。
吉田精一,《日本文學の理論》,東京:櫻楓社,1981。
吉田精一,《近代文學の諸相》,東京:櫻楓社,1981。
西尾陽太郎,《幸德秋水》,東京:吉川弘文館,1959。
糸屋壽雄,《幸德秋水》,東京:清水書院,1973。
糸屋壽雄,《幸德秋水研究(增訂版)》,東京:日本圖書センター,1987。
米原謙,《兆民とその時代》,東京:昭和堂,1989。
杉本つとむ,《日本翻譯語史の研究》,東京:八坂書房,1998。
坂本多加雄,《市場、道德、秩序》,東京:創文社,1991。
坂本武人,《幸德秋水──明治社會主義の一等星》,東京:清水書院,1984。
赤松克麿,《日本社會運動史》,東京:岩波書店,1952。
尾藤正英,《日本文化の歷史》,東京:岩波書店,2000。
松本三之介,《明治精神の構造》,東京:日本放送出版協會,1981。
松本三之介,《明治思想における傳統と現代》,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6。
松本三之介,《明治思想史》,東京:新曜社,2000。
岡本宏,《日本社會主義史研究》,東京:成文堂,1988。
松永昌三,《自由平等をめざして──中江兆民と植木枝盛》,東京:清水書院,1984。
武田清子編,《思想史の方法と對象──日本と西歐》,東京:創文社,1961。
松田道雄,《日本知識人の思想》,東京:筑摩書房,1965。
松田道雄,《在野の思想家たち──日本近代思想の一考察》,東京:岩波書店,1977。
林尚男,《平民社の人びと──秋水、枯川、尚江、榮》,東京:朝日新聞社,1990。
林茂,《近代日本の思想家たち──中江兆民、幸德秋水、吉野作造》,東京:岩波書店,1958。
岩城之德著,進藤典彥編,《石川啄木と幸德秋水事件》,東京:吉川弘文館,1996。
松浦友久,《漢詩──美の在りか》,東京:岩波書店,2002。
前田愛,《近代讀者の成立》,東京:岩波書店,2001。
神崎清,《實錄幸德秋水》,東京:讀賣新聞社,1971。
桑原武夫編,《中江兆民の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66。
高須梅溪,《近代文藝史論》,東京:日本圖書センター,1982。
飛鳥井雅道,《幸德秋水──直接行動論の源流》,東京:中央公論社,1969。
飛鳥井雅道,《文明開化》,東京:岩波書店,1985。
飛鳥井雅道,《天皇と近代日本精神史》,東京:三一書房,1989。
梅森直之,《帝國を擊て──平民社100年國際シンポジウム》,東京:論創社,2005。
朝尾直弘教授退官記念會編,《日本國家の史的特質(近世、近代)》,京都:思文閣出版,1995。
遠山茂樹,《自由民權と現代》,東京:筑摩書房,1985。
樋口清之,《出身縣別日本人の性格と行動パターン──同じ日本人でもこんなに違う!》,東京:講談社,2003。
豬飼隆明,《西鄉隆盛──西南戰爭への道》,東京:岩波書店,1992。
歷史學研究會、日本史研究會編集,《講座日本歷史8:近代2》,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5。
齋藤希史,《漢文脈の近代──清末=明治の文學圈》,東京:岩波書店,2005。
齋藤希史,《漢文脈と近代日本──もう一つのことばの世界》,東京:日本放送出版協會,2007。
齋藤毅,《明治のことば──文明開化と日本語》,東京:講談社,2005。
藤田省三,《天皇制國家の支配原理》,東京:みずず書房,1998。
鹽田庄兵衛,《日本社會運動史》,東京:岩波書店,1982。
鹽田庄兵衛,《幸德秋水》,東京:新日本出版社,1993。
(三)英文專書
Huffman, James L., Creating a Public: People and Press in Meiji Japa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Keene, Donald. Modern Japanese Diaries: The Japanese at Home and Abroad as Revealed through Their Diaries,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 1995.
Keene, Donald. Dawn to the West: Japanese Literature of the Modern Era, Poetry, Drama, Critic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Mehl, Margaret. Private Academies of Chinese Learning in Meiji Japan: The Decline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Kangku Juku, Copenhagen: NIAS Press, 2003.
三、期刊、專書論文
(一)中文論文
任鈞華,〈明治時期的社會主義者與漢學塾教育──以片山潛和幸德秋水為中心〉,《日本研究論集2007》,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頁265-276。
劉民山,〈李大釗與幸德秋水〉,《近代史研究》,12號(1995.08),頁253-261。
(二)日文論文
Ben D. Middleton著,梅森直之譯,〈幸德秋水と帝國主義の根元的批判〉,《初期社會主義研究》,12號(1999.12),頁134-193。
山口一之,〈時事論の難易──義和團事變までの幸德秋水〉,《史觀》,86、87號(1973.03),頁86-97。
川上哲正,〈幸德秋水のみた中國〉,《初期社會主義研究》,12號(1999.12),頁64-82。
山地悠一郎,〈幸德秋水は本當に南朝びいきであったか〉,《歷史研究》,463號(1999.12),頁36-41。
山泉進,〈幸德秋水の大逆事件‧獄中書翰〉,《東京經大學會誌》,144號(1986.01),頁29-50。
大澤正道,〈直訴狀をめぐる幸德秋水と田中正造〉,《初期社會主義研究》,12號(1999.12),頁15-22。
中瀨壽一,〈初期社會主義者の天皇觀、普選觀、議會觀──"明治デモクラシー"の分化〉,《歷史評論》,148號(1962.12),頁58-73。
白仁成昭,〈秋水その人〉,《初期社會主義研究》,12號(1999.12),頁226-234。
石田善人,〈幸德秋水の手紙とノート〉,《史林》,63卷4號(1980.07),頁593-643。
石坂浩一,〈朝鮮認識における幸德秋水〉,《史苑》,46卷1、2號(1987.05),頁137-156。
吉川榮一,〈何震と幸德秋水〉,《文學部論叢》,79號(2003.03),頁9-27。
吉田精一,〈評論の本質〉,《國文學:解釋と教材の研究》,5卷10號(1960.08),頁2-6。
伊多波英夫,〈秋水と銀月〉,《初期社會主義研究》,12號(1999.12),頁194-200。
糸屋壽雄,〈戰後における幸德秋水研究の歷史〉,《歷史評論》,375號(1981.07),頁43-48。
佐伯有清,〈內藤湖南と幸德秋水の《萬朝報》時代──その交友と五言律詩の贈答〉,《成城文藝》,186號(2004.03),頁24-47。
沈國威,〈明治の學問の用語〉,《日本語學》,22卷12號(2003.12),頁34-44。
近藤典彥,〈幸德秋水の日記──立志、立身そして「大逆」へ〉,《國文學》,41卷2號(1996.02),頁60-65。
松尾貞子,〈幸德秋水と地方自治〉,《初期社會主義研究》,12號(1999.12),頁46-63。
岡崎精郎,〈幸德秋水における東方問題〉,《歷史學研究》,145號(1950.05),頁35-43。
林彰,〈幸德秋水のみた長谷川泰と濟生學舍〉,《初期社會主義研究》,12號(1999.12),頁23-28。
荒木傳,〈幸德秋水と"流亡の畫家"幸德幸衛〉,《初期社會主義研究》,12號(1999.12),頁206-220。
家永三郎,〈日本近代思想における外來要素と自生要素〉,《思想》,391號(1957.01),頁1-11。
高榮蘭,〈非戰卅反戰論の遠近法──幸德秋水《廿世紀之怪物帝國主義》と「平和主義」の表象〉,《文學》,4卷5號(2003.9),頁139-158。
梅森直之,〈讀書という病、魔醉する文──幸德秋水文體論ノート〉,《初期社會主義研究》,12號(1999.12),頁29-45。
張傑,〈幸德秋水の中國認識〉,《日本學研究》,15期(2005.10),頁209-220。
四、學位論文
洪維揚,〈日本明治時代自由民權運動之研究──成長到衰落的過程〉,私立輔仁大學日本研究所碩論,2001。
陳正育,〈東洋盧梭─中江兆民之研究─以其政治思想為中心〉,私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論,1992。
指導教授 朱德蘭、吳振漢
(Te-Lan Chu、Cheng-Han Wu)
審核日期 2008-1-2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