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
一、中文
(一)檔案資料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臺北:維新書局,1972年3月,再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代檔案史料叢編》,第一、三、六、九、十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初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譯編.順治朝》,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譯注,《滿文老檔》,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合編,《清代農民戰爭史資料選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3年。
故宮博物院文獻館編,《文獻叢編》,臺北:台聯國風出版社影印本,1964年。故宮博物院掌故部編,《掌故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吳世拱輯,〈洪承疇章奏文冊彙輯〉,收入《清史資料》,第三輯(開國史料三),臺北:台聯國風出版社,1970年。
李光濤編,《明清檔案存真選輯》,初集、三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9年。
張偉仁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現存清代內閣大庫原藏明清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聯經印行,1986年。
謝國楨編,《清初農民起義資料輯錄》,上海:新知識出版社,1956年。
(二)官書典籍
《清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實錄.世祖章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實錄.世宗憲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實錄.高宗純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多爾袞攝政日記》,臺北:廣文書局,1976年。
《大清十朝聖訓》,臺北:文海出版社,1965年。
清世祖御製,《御定資政要覽》,四卷,《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248冊,臺北:世界書局,1986年。
清高宗敕纂,《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八十卷,《文淵閣四庫全書》455-45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王永吉奉敕纂,《御定人臣儆心錄》,一卷,《文淵閣四庫全書》60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伊桑阿等纂修,《大清會典》(康熙朝),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72、73輯,711-730冊,1993年。
(清)素爾納等纂修,《欽定學政全書》,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30輯,293冊,1968年。
(清)葉方藹、張英、韓菼等奉敕編,《御定孝經衍義》,一百卷,《文淵閣四庫全書》718-71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鄂爾泰等修;李洵、趙德貴主點,《八旗通志初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年。
(清)蔣良騏撰;金韶華、鍾志誠、西原點校,《東華錄》,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
(清)鄂爾泰、張廷玉等編纂;左步青校點,《國朝宮史》,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
(清)嵇璜等奉敕纂,《清朝文獻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吳 晗輯,《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王鍾翰點校,《清史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吳忠匡總校訂,《滿漢名臣傳》,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清國史館編;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三)文集筆記
文集
(清)王 熙,《王文靖公集》,二十四卷,年譜一卷,附錄一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14冊,臺南:莊嚴,1997年。
(清)王 鐸,《擬山園選集》,八十二卷,《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87-88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王命岳,《恥躬堂文集》,二十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24冊,臺南:莊嚴,1997年。
(清)王崇簡,《青箱堂文集》,十二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03冊,臺南:莊嚴,1997年。
(清)朱彝尊,《曝書亭集》,八十卷,《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1317-131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李元鼎,《石園全集》,三十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96冊,臺南:莊嚴,1997年。
(清)李呈祥,《東村集》,十卷,附刊一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03冊,臺南:莊嚴,1997年。
(清)李昌祚,《定園文集》,文二卷,《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七輯,23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清)宋徵輿,《林屋文稿》,十六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15冊,臺南:莊嚴,1997年。
(清)金之俊,《金文通公集》,二十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56冊,濟南:齊魯出版社,2001年。
(清)孟喬芳,《孟忠毅公奏議》,二卷,《四庫未收書輯刊》第四輯,19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清)范承謨,《范忠貞集》,十卷,《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131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侯方域,《壯悔堂文集》,十卷,《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5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高爾儼,《古處堂集》,四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99冊,臺南:莊嚴,1997年。
(清)唐邦治,《清皇室四譜》,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8輯,71冊,1967年。
(清)陳名夏,《石雲居文集》,十五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55冊,濟南:齊魯出版社,2001年。
(清)陳之遴,《浮雲集》,十一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97冊,臺南:莊嚴,1997年。
(清)程正揆,《青溪遺稿》,二十八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97冊,臺南:莊嚴,1997年。
(清)張縉彥,《菉居封事》,鄭州:中州古籍,1987年。
(清)傅維鱗,《四思堂文集》,八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13-214冊,臺南:莊嚴,1997年。
(清)薛所蘊,《澹友軒文集》,十六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97冊,臺南:莊嚴,1997年。
(清)熊文舉,《雪堂先生文集》,二十八卷,《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集部112冊,北京市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
(清)蔡士英,《撫江集》,十五卷,《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七輯,2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清)戴明說,《定園文集》,一卷,《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七輯,18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清)魏裔介,《兼濟堂文集》,二十卷,《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131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魏象樞、崔凡芝校點,《寒松堂全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清)顧如華,《西臺奏疏》,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46輯,452-453策,1988年。
筆記
(清)王應奎,《柳南隨筆》,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王士禛,《池北偶談》,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全祖望,《鮚埼亭集》,臺北:華世出版,1977年。
(清)李光地,《榕村語錄》,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清)吳振棫,《養吉齋叢錄》,臺北:文海出版,1968年。
(清)周壽昌,《思益堂日札》,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昭 槤,《嘯亭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真 樸,《弘覺忞禪師北遊集》,臺北:漢聲出版,1987年。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四筆》,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葉夢珠,《閱世編》,臺北:木鐸出版,1982年。
(清)震 鈞,《天咫偶聞》,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
(清)談 遷,《北遊錄》,臺北:文海出版,1971年。
(清)趙 翼,《簷曝雜記》,臺北:文海出版,1973年。
(四)專書著作
王成勉主編,《明清文化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王戎笙主編,《清代全史》第二卷,瀋陽:遼寧,1991年。
王鍾翰,《王鍾翰學術論著自選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檔案概述》,北京:檔案出版,1985年。
札奇斯欽,《北亞遊牧民族與中原農業民族間的和平戰爭與貿易之關係》,臺北:正中書局,1972年。
李光濤,《明清檔案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
李新達,《洪承疇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李鴻彬,《滿族崛起與清帝國建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
宋 晞,《史學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中國文化大學,1996年。
宋德宣,《康熙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宋德宣,《滿族哲學思想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1994年。
杜家驥,《清皇族與國政關係研究》,臺北:五南,1998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1995年增訂版。
林嘉誠、朱浤源,《政治學辭典》,臺北:五南出版,1990年。
孟 森,《明清史論著集刊》,臺北:世界書局,1980年。
孟 森,《明清史講義》,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孟 森,《明清史論著集刊續編》,臺北:南天書局,1987年
周遠廉,《清朝開國史研究》,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1年。
周遠廉,《清朝興起史》,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
周遠廉,《皇父攝政王多爾袞》,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周遠廉,《順治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吳正龍,《鄭成功與清政府間的談判》,臺北:文津書局,2000年。
南炳文,《南明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2年。
高 翔,《康雍乾三帝統治思想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
莊吉發,《清代史料論述》,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
莊吉發,《故宮檔案述要》,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3年。
莊吉發,《從北亞草原族群薩滿信仰的變遷看儒釋道思想的普及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3年。
孫文良,《滿族崛起與明清興亡》,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2年。
陳文石,《明清政治社會史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陳振漢等著,《清實錄經濟史資料‧順治-嘉慶朝(一六四四-一八二0)農業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陳捷先,《滿文清實錄研究》,臺北:大化書局,1978年。
陳捷先,《滿文清本紀研究》,臺北:明文書局,1981年。
陳捷先,《明清史》,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
葉高樹,《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年。
康 樂,《從西郊到南郊》,臺北:稻香,1995年。
黃進興,《優入聖域 : 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文化,1994年。
馮爾康,《清史史料學》,臺北:臺灣商務書局,1993年。
單士元,《我在故宮七十年》,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張玉興,《南明諸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
張晉藩、郭成康,《清入關前國家法律制度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年。
費孝通主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年。
楊學琛、周遠廉,《清代八旗王公貴族興衰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6年。
楊學琛,《清代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
鄭天挺,《清史探微》,台北:雲龍出版社,2002。
鄭欽仁、李明仁譯著,《征服王朝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年。
滕紹箴,《滿族發展史初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
蕭一山,《清代通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27年。
謝國楨,《南明史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戴逸主編,《簡明清史》,北京:人民,1980年。
魏特著、楊丙辰譯,《湯若望傳》,台北:台灣商務,1949年2月。
劉家駒著,《清初政治發展史論集》,台北:台灣商務,1978年10月。
蘇雙碧主編,《洪承疇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6年。
顧 誠,《南明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年。
(五)期刊論文
期刊論文
王成勉,〈明末士人之抉擇-論近年明清轉接時期之研究〉,《食貨月刊》,15卷9、10期合刊,1986年4月。
王成勉,〈殉義與變節間的餘地-論洪承疇的降清〉,收入國立中央大學共同學科主編,《第二屆明清之際中國文化的轉變與延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1993年。
王守文,〈孫可望佔據滇黔始末〉,《貴州文史叢刊》,1993年1期。
王廷元、魏鑑勛,〈試論皇太極重用漢官的政策〉,《遼寧大學學報》,1979年4期。
王廷元,〈順治帝與清初的“法明”政策〉,《社會科學輯刊》,1984年5期。
王俊才,〈論清初統治思想的演變〉,《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1期。
王思治,〈清承明制說內閣〉,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論叢》,2000年號,北京市:中華出版,2000年。
王洪源,〈清世祖福臨及其書畫藝術〉,《滿族研究》,1995年1期。
王輔仁,〈達賴五世朝清考〉,《西藏研究》,1982年3期。
王爾敏,〈滿清入主華夏及其文化承緒之統一政術〉,收入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
術研討會籌備會編,《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5年。
王鍾翰,〈清軍入關與滿族的政治思想文化〉,《社會科學輯刊》,1995年1期。
方甦生,〈清實錄修改問題〉,《輔仁學誌》,8卷2期,1939年12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清初編審八旗男丁滿文檔案選譯〉,《歷史檔案》,1988年4期。
左步青,〈滿族入關和漢族文化的影響〉,《故宮博物院院刊》,1987年3期。
江 橋,〈從清代題本、奏摺的統計與分析看清代的中央決策〉,收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檔案曆史研究》,北京:中華出版,1988年。
朱金甫,〈明清內閣票擬制度的來歷與演變〉,《歷史檔案》,1981年1期。
朱創平,〈檔案匯編是檔案充分發揮作用的一個有效途徑〉,收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檔案曆史研究》,北京:中華出版,1988年。
朱鴻林,〈明太祖的孔子崇拜〉,《中央研究院歷使語言研究所集刊》,70本2分,1999年6月。
呂士朋,〈清代的崇儒與漢化〉,收入中央研究院編,《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考古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1981年。
沈定平,〈洪承疇的招撫與孫可望的降清〉,《社會科學研究》,1981年3期。
何 平,〈孫李交惡與西南抗清敗局的形成〉,《貴州社會科學》,1994年1期。
何曉芳,〈清初漢儒臣對滿族軍事謀略的影響及作用〉,《滿族研究》,1998年3期。
李 格,〈多爾袞與清朝統治的建立〉,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論叢》,第三輯,北京市:中華出版,1979年。
李世愉,〈科舉制度與清代文化〉,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論叢》,2000年號,北京市:中華出版,2000年。
李光濤,〈李定國與南明-兼論洪承疇之經略南疆〉,收入李光濤著《明清史論集》,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李光濤,〈明清史料編刊的經過〉收入《明清史料》序,臺北:維新書局,1972年3月,再版。
李光濤,〈明清檔案〉,收入中華學術院編《史學論集》,臺北:中華學術院,1977年。
李宗侗,〈清代中央政權型態的轉變〉,《史語所集刊》,37卷1期,1967年3月。
李宗侗,〈清代對於年輕翰林習滿文的辦法〉,《中華文化復興月刊》,5卷11期,1972年11月。
李景屏,〈試論順治與清初中國的統一〉,《史學月刊》,1984年2期。
李景屏,〈清初民族政策初探〉,收入盧明輝編,《北方民族關係史論叢》,第一輯,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年。
李景屏,〈略論滿族漢化及其對清初的影響〉,《史學月刊》,1986年4期。
李景屏,〈順治與清初滿漢關係的調節〉,《滿族研究》,1991年2期。
李春光,〈論清朝統治者對漢文化的吸收及其社會影響〉,《社會科學輯刊》,2002年3期。
李俊甲,〈順治年間清朝的湖廣剿撫和軍餉供給〉,《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2年2期。
李新達,〈關於孫可望降清問題〉,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論叢》,第三輯,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79年。
李鴻彬,〈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孝莊文皇后〉,《滿族研究》,1998年2期。
李學智,〈滿人稱謂漢人為「尼堪」意義之臆測〉,收入慶祝朱家驊先生七十歲論文集編委會編,《慶祝朱家驊先生七十歲論文集》(大陸雜誌特刊 第2輯),臺北:大陸雜誌社,1962年。
李學智,〈談談清朝的檔案-內閣大庫檔劫餘秘辛〉,《出版與研究》,40期,1979年2月。
冷華民,〈八旗兵與綠營兵述要〉,《歷史教學問題》,1987年1期。
佟永功、關嘉錄,〈論滿文的使用及其歷史作用〉,《滿族研究》,1987年3期。
杜家驥,〈對清代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某些考察〉,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論叢》,第七輯,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79年。
沈定平,〈洪承疇的招撫與孫可望的降清〉,《社會科學研究》,1981年3期。
知 光,〈漢官范文程對清初滿族吸收漢文化的促進作用〉,《黑龍江民族叢刊》,1995年4期。
孟昭信,〈試論清初的江南政策〉,《吉林大學社會學學報》,1990年3期。
孟昭信,〈試評康熙初年的四大臣輔政體制〉,《史學集刊》,1985年3期。
孟慶芬,〈第五輩達賴喇嘛朝清述論〉,《民族研究》,1985年3期。
吳仁安,〈清代的翰林院和翰林〉,《歷史教學》,1981年2期。
林澤富等合譯、王成勉校訂,〈清代總督和巡撫的種族成分之分析〉,《史化》,15期,1986年8月。
周遠廉、趙世瑜,〈論鰲拜輔政〉,《民族研究》,1984年6期。
吳賢哲,〈治人之道 莫重於祭-論儒學的祭孔及其對傳統文化的影響〉,《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8卷5期。
姚樂野,〈明清科舉制與中央集權的專制主義〉,《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1期。
胡 凡,〈儒教與明初宮廷祭祀禮制〉,《齊魯學刊》,1999年6期。
胡建國,〈清代滿漢任職文官之比較〉,《中山學術文化集刊》,15期,1975年3月。
高 平,〈清初的文治方略〉,《北京教育學院學報》,15卷4期,2001年12月。
高 翔,〈清初滿漢衝突與北方區域文化之變遷〉,《清史研究》,1994年2期。
莊吉發,〈詔書-多爾袞母子撤出廟享詔〉,《故宮文物月刊》,17卷8期。
扆曉紅、閻春霞,〈順治帝歷史作用淺析〉,《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3
卷3期。
翁福祥,〈清世祖福臨與祖制〉,收入支運亭主編,《清前歷史文化:清前期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8年。
徐中舒,〈再述內閣大庫檔案之由來及其整理〉,收入徐中舒,《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徐恆晉,〈八旗督統在清朝政治機構中的地位和作用〉,《滿族研究》,1985年2期。
徐杰舜,〈從秦人漢人唐人到漢族族稱的確定〉,收入徐杰舜,《漢民族發展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
秦國經,〈清代的奏摺〉,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論叢》,2000年號,北京市:中華出版,2000年。
章小朝,〈試論范文程在清立國過程中的作用〉,《明清史》,1986年11期。
商鴻逵,〈論清代的尊孔和崇奉喇嘛教〉,《社會科學輯刊》,1982年5期。
商鴻逵,〈清孝莊文皇后小記〉,收入《清史論叢》第三輯,頁276。
商鴻逵,〈清代孝莊孝侵兩太后比評〉,《故宮博物院院刊》,1982年3期,頁24。
張玉興,〈試論順治時期對漢族地主階級的政策及其作用〉,收入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編,《清史研究集》,第二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0年。
張正明,〈論清朝統治在中國的建立〉,《晉陽學刊》,1986年3期。
常書紅,〈清代滿族的根本地位與角色〉,《滿族研究》,2002年4期。
陳 垣,〈順治皇帝出家〉,收入陳垣,《陳垣史學論著選》,臺北:木鐸出版社印行,1982年。
陳作榮,〈試論清初統一的歷史條件與政策的兩重性〉,《社會科學輯刊》,1987年2期。
陳祖武,〈論清初文化政策〉,《中國史研究》,1991年3期。
陳捷先,〈多爾袞稱「皇父攝政王」研究〉,《故宮文獻》,1卷2期,1970年3月。
陳捷先,〈從清初中央建置看滿洲漢化〉,收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年。
陳捷先,〈清朝入關前後的滿漢融合政策〉,《歷史月刊》,94期,1995年11月。
葉高樹,〈滿文繙譯儒家典籍的探討〉,《輔仁歷史學報》,10期,1999年6月。
葉高樹,〈清初諸帝「繼前統,受新命」的歷史觀〉,收入馮明珠主編,《文獻與史學-恭賀陳捷先教授七十嵩壽論文集》,臺北:遠流出版,2002年。
常曉輝,〈清初的皇族教育〉,《滿族研究》,1999年2期。
馮元魁,〈清朝的議政大臣制〉,《歷史教學》,1987年4期。
程玉鳳,〈早期滿洲社會中的漢人集團〉,《史學會刊》(師大),14期,1975年6月。
程玉鳳,〈清初順康兩朝對於知識份子的籠絡政策〉,《史學會刊》(師大),15期,1976年2月。
郭成康,〈試析清王朝入關前對漢族的政策〉,《民族研究》,1983年3期。
郭成康,〈也談滿族漢化〉,《清史研究》,2000年2期。
郭美蘭,〈五世達賴喇嘛入覲述論〉,《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7年2期。
郭劍化,〈亢得時生平考略〉,《清史研究》,2004年1期。
喬治忠、侯德仁,〈《清世祖實錄》的纂修及康熙初期的政治鬥爭〉,《清史研究》,2000年4期。
傅宗懋,〈清初統治型態之演化〉,《國立政治大學學報》,9期,1964年5月。
傅宗懋,〈清初議政體制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11期,1965年5月。
賈敬顏,〈“漢人”考〉,《中國社會科學》,1985年6期。
楊海英,〈清初“故國之思”現象解讀〉,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論叢》,2000年號,北京市:中華出版,2000年。
楊學琛,〈關於清初的 “逃人法”〉,《歷史研究》,1979年10期
楊學琛,〈略論清代滿漢關係的發展和變化〉,收入王鍾翰主編,《滿族史研究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
雷學華,〈試論中國封建社會的忠君思想〉,《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6卷16期。
趙 展、趙爾勁,〈滿族祭祖與薩滿教形似而質異〉,《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3期。
趙志強,〈論議政處與清代前期之決策〉,《歷史檔案》,1992年4期。
趙希鼎,〈清代總督與巡撫〉,《歷史教學》,19963年10期。
趙秉忠、白新良,〈經筵日講與康熙政治〉,《社會科學集刊》,1990年1期。
滕紹箴,〈試論滿漢文化認同的幾個問題〉,《承德民族師專學報》,1994年3期。
管東貴,〈滿族入關前的文化發展對他們後來漢化的影響〉,《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0本上冊,1968年10月。
管東貴,〈關於滿族漢化問題的意見的討論〉,《大陸雜誌》,40卷3期,1970年2月。
管東貴,〈滿族的入關與漢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3本第3分,1971年11月。
管東貴,〈滿族漢化問題新解〉,收入李岩等編,《中華文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中華書局成立八十週年紀念論文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92年。
鄧中綿,〈論清初的政治改革〉,《北方論叢》,1986年5期。
劉 潞,〈康熙的文化政策〉,《故宮博物院院刊》,1984年1期。
劉 潞,〈論清前期冬至祭天的政治內容〉,《故宮博物院院刊》,1998年1期。
劉小萌,〈清皇室與三藩「額駙」〉,《滿族研究》,2002年3期。
劉志揚,〈從滿族傳統觀念的轉變看漢文化的影響〉,《民族研究》,1992年6期。
劉家駒,〈順治年間的逃人問題〉,收入《慶祝李濟先生七十論文集》下,1967年1月。
劉家駒,〈康熙皇帝幼年所受的教育及其影響〉,《東吳文史學報》,9期,1991年3月。
劉家駒,〈經筵日講-康熙皇帝青年時期所受的公開教育〉,《東吳文史學報》,10期,1992年3月。
劉家駒,〈經筵日講-康熙皇帝所受四書五經的教育〉,《故宮文物月刊》,10卷12期,1993年3月。
劉詠梅,〈試析清初漢軍旗人的特點-兼論清初重用漢軍旗人的原因〉,《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8卷4期,2000年11月。
劉詠梅,〈論清初漢軍旗人督撫的歷史作用〉,《海淀走讀大學學報》,4期,2001年12月。
劉錚雲,〈舊檔案、新材料-中研院史語所藏內閣大庫檔案現狀〉,《新史學》,9卷3期,1998年9月。
鄭云波,〈論洪承疇在清初歷史上的作用〉,《求是學刊》,1999年4期。
鄭克晟,〈試論多爾袞在清初統一中國過程中的歷史作用〉,《歷史教學》,1980年6期。
鄭克晟,〈試論多爾袞對滿族漢化的推動〉,收入鄭克晟著,《明清史探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盧民輝,〈試論清初滿族統治者對蒙、漢的政策〉,《民族研究》,1985年3期。
謝景芳,〈清初八旗漢軍的地位和作用-兼論清初政權性質〉,《求是學刊》,1986年3期。
謝景芳,〈八旗漢軍的建立及其歷史作用〉,《社會科學輯刊》,1987年3期。
謝景芳,〈八旗漢軍的名稱及涵義沿革考釋〉,《北方文物》,1991年3期。
謝景芳,〈「三王」、續順公所部「隸旗」考辨〉,《北方論叢》,1996年6期。
謝國楨,〈清初利用漢族地主集團所施行的統治政策〉,收入明清史國際學術討論會秘書處論文組編,《明清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天津市: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
謝長法,〈清代中前期的尊孔崇儒策略〉,《孔孟月刊》,34卷12期,1996年8月。
嚴文郁,〈清代翰林和翰林院〉,《東方雜誌》,13卷10期,1980年4月。
碩士論文
吳志鏗,〈清初法令與滿洲本位政策互動關係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
唐啟華,〈明臣仕清及對清初建國的影響〉,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張睿娟,〈清代滿人的漢化問題--以清代滿文滿語的使用為例〉,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黃色芬,〈華北仕清漢官與明遺民的出處〉,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葉其忠,〈明鄭降清叛清官兵研究(1646-1683)〉,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葉高樹,〈降清明將研究(一六一八~一六八三)〉,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二、外文
(一) 英文
Elliott, Mark C. The Manchu Way: 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Ho, Ping-Ti.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26, No. 2 (1967), pp. 189-195.
Ho, Ping-Ti. “In Defense of Sinicization: A Rebuttal of Evelyn Rawski’s‘Reenvisioning the Qing’”,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57, No. 1
(1998), pp. 123-155. 何炳棣著、張勉勵譯,〈捍衛漢化:駁伊芙琳.羅斯基之“再觀清代”(上)(下)〉,《清史研究》,2000年1、3期。
Lui, Adam Yuen-chung. Corruption in China during the Early Ch’ing Period,1644-1660, Hong Kong: Centre of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79.
Oxnam, Robert B. Ruling from Horseback: Manchu Politics in the Oboi Regency, 1661-1669,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5.
Rawski, Evelyn S. “Presidential Address: Reenvisioning the Q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 Studies, Vol. 55, No. 4(1996), pp. 829-850. 羅友枝著、張勉勵譯,〈再觀清代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介紹一篇西方研究清史問題的論文〉,《清史研究》,1999年2期。
Spence, Jonathan D. Emperor of China: Self Portrait of Kang Hi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75. 史景遷著、吳根友譯,《中國皇帝:康熙自畫像》,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1年。
Spence, Jonathan D. and Wills, John E., eds. From Ming to Ch’ing: Conquest, Region, and Continuity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9.
Struve, Lynn A. The Southern Ming, 1644-1662,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4. 司徒琳著、李榮慶等譯,《南明史(1644-166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Wang, Chen-main. The Life and Career of Hung Ch’eng-ch’ou (1593-1665): Public Service in a Time of Dynastic Change, Michigan: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1999.
Wakeman, Frederic Jr. The Great Enterprise: the Manchu Reconstruction of Imperial order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魏斐德著、陳蘇鎮等譯,《洪業:清朝開國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
(二)日文
小野和子,〈清初の思想統治〉,《東洋史研究》,18卷3號,1959年12月。
片岡一忠,〈夢見皇帝:入關前清朝皇帝の夢と順治朝の政治〉,《社會文化史學》,40期,1999年10月。
石橋秀雄編,《清代中國の諸問題》,東京都:山川出版社,1995年。
安部健夫,〈八旗滿洲ニルの研究〉,《東亞人文學報》,1卷4號,1942年2月。
谷井俊仁,〈順治時代政治史試論〉,《史林》,77卷4期,1994年2月。
神田信夫,〈清初貝勒について〉,《東洋學報》,40卷4期,1958年3月。
神田信夫,〈清初の議政大臣について〉,收入《東洋史論叢‧和田博士還曆紀念》,東洋史論叢編輯委員會編,東京:講談社,1951年。
楢木野宣,〈清代漢軍督撫〉,收入山崎先生退官記念會編,《山崎先生退官紀念東洋史學論集》,京都:該會,1967年。
楢木野宣,《清代重要職官の研究:滿漢併用の全貌》,東京都:風間書房,1975年。
遠藤隆俊,〈范文程時代〉,《東北大學東洋史論集》,6期,1995年。
鴛淵一,〈清初の八固額真に就いて〉,收入《東洋史論文集‧山下先生還曆紀念》,鴛淵一編,東京:六盟館,193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