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林佳樺(JIA-HUA LIN)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歷史研究所 |
論文名稱 |
「戰時兒童保育會」之研究(1938~1946) (A study on 〝Nursing Institute for War Orphans 〞, 1938~1946)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
摘要(中) |
「戰時兒童保育會」是1938~1946年,由宋美齡主導的一個集合各界女性從事兒童救濟的組織。中國自古以來,對社會救濟多是抱持著布施的心態,並未積極推行救濟制度,當天災人禍發生時,多是急就章的進行撫慰工作。對於婦女的態度,基於中國千年來的傳統,多將女人放於附庸的地位;雖清末民初婦女地位已有小幅提升,但根深蒂固的觀念難以改變。民國以來,西方思想日漸東傳,改變人民對慈善的態度,加以連年的災禍,迫使政府對慈善事業的重視。本研究即以戰時兒童保育會為主體,將其置於對日抗戰的政局中進行討論,研究其籌備經過與組織運作、保育人員之建置、兒童教與養的問題,並從兒童參與宣傳與慰勞工作,來看兒童自主獨立的生長過程。透過對戰時兒童保育之研究,釐清戰時兒童保育會在歷史的地位,進而瞭解女性在時代的意義及貢獻,並完整呈現抗戰時期的另一歷史面相。
1937年七七事變的爆發,加速中國人民陷入水深火熱的環境中。這樣的條件與環境下,賦予女性奉獻自我,積極投入救國救民之管道(從事保育兒童、撫慰傷兵之工作),實質的提昇婦女的價值。也因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有識之士認為——國家要建設,是需要人才來支持,若幼小的兒童不被照顧,抗戰勝利後中國還有希望嗎?有鑑於此,婦女界便計畫籌設兒童保育院,於此「戰時兒童保育會」便在1938年3月10日正式成立,並於各地廣設分會及保育院,搶救受難兒童。
保育會是基於慈愛的態度,以「愛兒童如愛子女」的心情,努力去教導、養育兒童。當時的抗戰的環境是相當惡劣,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認為環境是會影響人格發展,尤其針對思想尚未成熟的兒童,心理傷害的程度更是難以估計,所以保育會除予以生理疾病治療、營養補給外,亦著重「兒童心理衛生」之輔導,因為認為兒童的心理有問題,就難以培育身心健全的兒童。不僅對日後課業學習有一定的阻礙,在社會生存上,也難以獨立自主;亦因這樣的時機,讓兒童心理學家發展出以「兒童本位為主的教育」,即以兒童身心發展的實際情況,為兒童教育的依據。除設置專門研究小組,研究相關問題外,也積極培育與招募相關人員,從事兒童保育事業,並予以訓練,讓保育工作人員的水準,維持在一定程度。
其實,保育會並非僅是收養難童的機關,為了培育兒童的知能,保育會也予以適當的教養,內容含括「德、智、體、群、美」五個部分,欲孕育兒童成為優秀青年。此外,更依據兒童的興趣,輔助其升學或就業,讓兒童的人生之途,走的更順遂。 |
關鍵字(中) |
★ 難童教養 ★ 抗戰時期 ★ 兒童保育 ★ 戰時兒童保育會 ★ 難童救濟 |
關鍵字(英) |
★ wartime ★ institute ★ nuring ★ orphans ★ children |
論文目次 |
緒論 1
第一章 戰時兒童保育會的建立與組織運作 11
第一節 時代背景 11
第二節 籌備經過 21
第三節 組織運作 30
第二章 戰時兒童保育會之人員建置與工作方針 43
第一節 保育人員之建置與培訓 43
第二節 保育工作的教與養 57
第三節 環境視察與評量 74
第三章 戰時兒童保育會之兒童教養 87
第一節 來源與限制 87
第二節 生理與心理之發展 100
第三節 升學與就業之培育 113
第四章 戰時兒童保育會之宣慰活動 128
第一節 籌備工作 128
第二節 展演訓練 138
結論 148
參考書目 155
附錄
附錄一:戰時兒童保育會教職員履歷報告表 170
附錄二:戰時兒童保育會兒童調查表 171
附錄三:戰時兒童保育會總會組織規程 172
附錄四:戰時兒童保育會各地分會章程 175 |
參考文獻 |
一、檔案:
(一)、 國史館檔案:
A、國民政府檔:
1.《中國婦女慰勞自衛團結援助款保育戰區兒童案》,檔號262-2019(微捲)。
2.《兒童年案》,檔號133-1715(微捲)。
3.《收復區兒童教養辦法》,檔號262-1892(微捲)。
4.《英國華僑捐款》,檔號221-2311。
5.《戰區兒童保育教養》,檔號262-2013(微捲)。
B、行政院
1.《善後救濟總署工作工作報告案》,檔號63-1532。
2.《戰時教職員待遇辦法案》,檔號15-0941。
C、抗戰史料
1.《文教—教育概況》,檔號10-1035(微捲)。
2.《社會‧公務員生活》,檔號160.52-3480.61。
(二)、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檔案:
A、《行政院檔案》,全宗號2。
1.《社會行政統計》,檔號2-6531。
2.《傷殘救濟及兒童教養問題各方建議》,檔號2-6549。
B、社會、賑濟機構檔案,全宗號11。
1.《兒童保育會所屬各院改建工程》,檔號11-528。
2.《歌樂山兒童保育院改建圖》,檔號11-528。
3.《戰時兒童保育及所屬各院生志願參軍》,檔號11-529。
4.《戰時兒童保育會社工人員申請補助金》,檔號11-530。
5.《戰時兒童保育會查核會計帳目證明書及審定規則》,檔號11-531。
6.《戰時兒童保育會向各機關商借援用院址及用器》,檔號11-532。
7.《戰時兒童保育會為介紹工作》,檔號11-535。
8.《戰時兒童保育會及所屬有關社教生活運動案》,檔號11-536。
9.《戰時兒童保育會為保育生結婚專卷》,檔號11-540。
10.《戰時兒童保育會所屬各院歸併及遷移事項》,檔號11-544。
11.《戰時兒童保育會人事任免卷》,檔號11-547。
12.《戰時兒童保育會的勝利勞軍及獻機運動卷》,檔號11-549。
13.《戰時兒童保育會保育生會籍》,檔號11-550。
14.《戰時兒童保育會為兒童心理測驗》,檔號11-551。
15.《戰時兒童保育會與各機關團商借撥讓房屋收容難童》,檔號11-554。
16.《戰時兒童保育會全國內外捐贈案》,檔號11-555。
17.《戰時兒童保育會各區視察報告》,檔號11-556。
18.《戰時兒童保育會常務理事視察理事或各保育院名單》,檔號11-556。
19.《戰時兒童保育會作人員服務獎狀》,檔號11-556。
20.《戰時兒童保育會統計資料及報表》,檔號11-559。
21.《戰時兒童保育會事業行政預算》,檔號11-560。
22.《戰時兒童保育所屬工作計劃》,檔號11-561。
23.《戰時兒童保育會為收容兒童 報告近況》,檔號11-563。
24.《戰時兒童保育會醫藥衛生卷》,檔號11-565。
25.《戰時兒童保育會校請求高校提高教職員待遇》,檔號11-570。
26.《戰時兒童保育會休假及請假規則》,檔號11-570。
27.《戰時兒童保育會與工合協會擬定合辦培新學園辦法》,檔號11-572。
28.《戰時兒童保育會補發職員服務証明書》,檔號11-580。
29.《戰時兒童保育會及所屬偷竊卷》,檔號11-581。
30.《戰時兒童保育會為急救西南區兒童事件》,檔號11-583。
31.《戰時兒童保育會合約專卷》,檔號11-585。
32.《戰時兒童保育會及屬院各項經費及支款報告》,檔號11-591。
33.《戰時兒童保育會及所屬各院運送兒童還鄉》,檔號11-594。
34.《戰時兒童保育會及各院工作人員考績》,檔號11-599。
35.《戰時兒童保育會教職員履歷報告表》,檔號11-599。
36.《戰時兒童保育會會議記錄》,檔號11-602。
37.《戰時兒童保育會成立經過概況》,檔號11-603。
38.《戰時兒童保育會組織規程》,檔號11-604。
39.《戰時兒童保育會收養收領辦法》,檔號11-607。
40.《戰時兒童保育會保育生離會辦法要則》,檔號11-609。
41.《戰時兒童保育會休假及請假規則》,檔號11-610。
42.《戰時兒童保育會辦事細則》,檔號11-618。
43.《戰時兒童保育會醫藥衛生股》,檔號11-618。
44.《戰時兒童保育問題兒童保證院計劃大綱》,檔號11-618。
45.《第一保育院及保育分會療養院心理衛生調查報告》,檔號11-618。
46.《戰時兒童保育會習藝生須知》,檔號11-622。
47.《戰時兒童保育會升學習藝保育生衣物補助標準》,檔號11-623。
48.《戰時兒童保育會各銀行捐款通知》,檔號11-794。
49.《戰時兒童保育會各銀行存款要金》,檔號11-795。
50.《戰時兒童保育會中英文資產負債》,檔號11-796。
51.《戰時兒童保育會為習藝生近況動態報告》,檔號11-804。
52.《戰時兒童保育會組織及管理》,檔號11-805。
53.《戰時兒童保育會為移廠人事動態》,檔號11-806。
54.《戰時兒童保育會經費開支報表》,檔號11-807。
55.《戰時兒童保育會兒童升學習藝統計報表》,檔號11-815。
56.《戰時兒童保育會申請領回兒童登記表》,檔號11-816。
57.《戰時兒童保育會兒童死亡統計表》,檔號11-817。
58.《戰時兒童保育會兒童逃走統計表》,檔號11-818。
59.《戰時兒童保育會家長查詢兒童往來函件》,檔號11-820。
60.《戰時兒童保育會兒童調查表》,檔號11-820。
61.《兒童保育會兒童收教育實施辦法大綱草案》,檔號11-3492。
62.《戰時兒童保育會經費支出預算表》,檔號11-6774。
C、振濟委員會檔案,全宗號116。
1.《各方關於難童收容教養》,檔號116-1287。
2.《各方請求收容難童文書》,檔號116-1299。
3.《振濟委員會組織系統及主管人員隸屬圖》,檔號116-1649。
(三)、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檔案:
A、會議記錄
1.《中央社會部視察員案》,檔號5.3-78.25。
2.《中央婦女部組織條例案》,檔號5.3-156.23。
3.《中央社會部致中央秘書處函》,檔號5.3-131.9。
4.《加強社會團體內黨的組織及活動案》,檔號5.2-60.2。
5.《全國婦女實施訓練案》,檔號5.2-16.56。
6.《恢復設置婦女部以利婦女運動案》,檔號5.2-49.27。
7.《振濟委員會三十年度工作成績考察報告》,檔號5.2-183.9。
8.《振濟委員會三十一年度工作成績考察報告》,檔號5.2-184.14。
9.《增強戰時難童救濟工作》,檔號5.2-105.53。
10.《黨的戰時社會政策及經濟政策》,檔號5.2-49.7
二、史料:
(一)、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藏(一般史料):
1.《中國婦女慰勞會陝西分會 陝西省新運會婦女工作委員會 三十年 一至六月份工作報告》,檔號507-343。
2.《自貢市保育院概況》,檔號507-189。
3.《西安孤兒教養院報告書》,檔號507-54。
4.《抗戰童謠》,檔號506-133。
5.《河南臨時災童收容所紀念冊》,檔號507-385。
6.《陝西省婦運工作報告書》,檔號507-337。
7.《振濟委員會組織法》,檔號507-180。
8.《振濟委員會職員錄》,檔號507-180。
9.《振濟委員會工作簡報》,檔號507-371。
10.《華北慈善聯合會陝西災童教養院自抗戰起至三十年底工作概況報告書》,檔號507-53。
11.《救濟難童工作見聞報告簡編》,檔號507-30。
12.《救濟教養難童章則彙編》,檔號507-29。
13.《婦運法規方案》,檔號507-114。
14.《第一次全國社會行政會議(1~200號)》,檔號507-397。
15.《廣東兒童教養院概覽》,檔號507-427。
16.《戰時兒童保育》,檔號507-73。
17.《戰時兒童保育六週年紀念刊》,檔號507-413。
18.《難民兒童的救濟與教養》,檔號507-176。
19.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革命文獻(九十六輯)》,台北,編者印行,1983年。
20.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革命文獻(九十七輯)》,台北,編者印行,1983年。
21.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革命文獻(九十九輯)》,台北,編者印行,1984年。
22.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革命文獻(一00輯)》,台北,編者印行,1984年。
23.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婦女工作》,台北,編者印行,1996年。
24.秦孝儀,《蔣夫人宋美齡女士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集》,台北,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2000年。
(二)、 文獻:
1.丁蕙原總編輯:《蔣夫人與中國》,台北是,歷史文化,1981年。
2.王亞權總編纂:《蔣夫人言論集(上)》,臺北市,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1977年。
3.王亞權總編纂:《蔣夫人言論集(下)》,臺北市,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1977年。
4.王雲五、李聖五主編:《婦女兒童保護問題》,上海,上海商務發行,1934(民國二十三年)4月再版。
5.中央組織部編印:《婦運幹部工作討論會既要》,重慶,1940年8月。
6.中央組織部編印:《婦女與時代》,1941年4月。
7.中央組織部編印:《如何做婦女運動》,1940年7月。
8.中華民國聯合國同志會婦女委員會編印:《中華民國聯合國同志會婦女委員會三十週年紀念特刊》,1982年12月。
9.中國婦女慰勞總會戰時兒童保育會編印:《戰時兒童保育會規程》,漢口,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
10.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社會部編印:《婦運法規方案》,1939年4月。
11.江西省婦女指導處:《農村婦女唱歌集》,1941年7月。
12.全國婦聯:《抗日烽火中的搖籃》,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年8月。
13.谷心綱:《社會行政檢討會議決議案彙編》,1943年3月。
14.青海省兒童健康檢閱大會編印:《為兒童健康檢閱告同胞書》,青海,1940年5月20日。
15.梁占梅:《中國婦女奮鬥史話》,建國出版,1942年3月。
16.馬北拱:《戰時兒童救濟之理論語實踐》,中國戰時兒童救濟協會出版,11940年5月。
17.馬璧,《三民主義與婦女》,中國國民黨婦女工作會,1956年6月。
18.孫連仲:《河南兒童教養院三週年紀念刊》,河南教養院編印,1942年3月1日。
19.彭慧:《民族抗戰與婦女任務》,漢口,大眾出版社,1938年。
20.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編:《抗戰四年專刊》,1941年8月30日。
21.振濟委員會廣東兒童教養院編印:《振濟委員會廣東兒童教養院概覽》,廣東,1939年11月10日。
22.振濟委員會編印:《救濟教養難童章則彙編》,1940年4月。
23.振濟委員會編印:《振濟委員會工作概況》,1941年3月。
24.新運婦女指導委員會編印:《工作八年》,出版日期不詳(沒有標示)。
25.新運婦女工作隊編印:《軍政部隊二週年紀念特刊》,1939年。
26.婦女指導委員會文化事業編印:《新運婦女指導委員會三週年紀念特刊》,1941年7月1日。
27.程永言:《救濟難童工作見聞報告簡編》,1938年8月。
28.羅瓊:《怎樣動員婦女》,漢口,新知書店,1938年4月。
29.錢用和:《難童教育叢談》,台北,暢流半月看社,1951年(民國四十年)。
30.戰時兒童保育會編印:《戰時兒童保育》,重慶,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
31.戰時兒童保育會編印:《戰時兒童保育年刊》,重慶,1939年10月。
32.戰時兒童保育會編印:《戰時兒童保育會六週年紀念刊》,重慶,1942年。
33.戰時兒童保育會保管委員會,《戰時兒童保育會保管委員會徵信錄(民國27年3月10日起至34年12月底止)》。
34.《難民兒童的救濟與教養》,重慶,獨立出版社,1938年十月。
三、期刊、論文、專書
(一)、 期刊:
1.〈五個月來的戰時兒童保育〉,《婦女新運》,重慶,婦女新運總會婦女指導委員會,1939年6月 第三期,頁62。
2.〈九個月的兒童保育(二十九年四月~十二月)〉,《婦女新運》,重慶,新運婦女總會婦女指導委員會,1941年月 第二卷第十一、二卷合刊,頁39~40。
3.〈兒童節與江西保育工作〉,《江西婦女》,江西,江西婦女指導委員會,1940年4月10日 第三卷第二期,頁3。
4.〈保育院兒童逃亡的研究〉,《婦女新運》,重慶,新運總會婦女指導委員會,1938年7月 第二卷第八期,頁1~4。
5.〈保育工作的教與養〉,《婦女新運》,重慶,新運婦女指導委員會,1942年4月 第四卷第四期,頁7。
6.〈抗戰與婦女動員〉,《抗戰與婦女》,重慶,獨立出版社,(出版年不詳),頁1。
7.〈宣傳工作的實施〉,《抗戰四年專刊》,重慶,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編,1941年8月,頁261。
8.〈振濟委員會救濟難童團體申請補助經費辦法〉,《振濟委員會救濟教養難童章則彙編》,重慶,振濟委員會編印,1940年4月,頁95~96。
9.〈新生活運動婦女指導委員會幹部訓練班草案〉,《婦女新運》,重慶,新運總會婦女指導委員會文化事業組,1939年 第二卷 第六七期合刊,頁72~83。
10.〈搶救難童,保育難童〉,《廣西婦女(創刊號)》,廣西,廣西省新生活運動促進會婦女作委員會,1940年2月25日,頁12。
11.〈幹部訓練工作〉,《新運婦女指導委員會三週年紀念特刊》,重慶,新運婦女指導委員會,1941年7月,頁31。
12.〈戰時兒童保育會總會組織規程〉,《民國檔案》,南京市,民國檔案編輯部,1996年4月,頁47。
13.〈戰時兒童保育會復員後建設計畫〉,《民國檔案》,南京市,民國檔案編輯部,1996年4月,頁57。
14.〈戰時保育工作〉,《婦女新運》,重慶,新運總會婦女指導委員會,1938年2月第二卷第二期,頁31。
15.〈戰時兒童保育會工作一年〉,《婦女新運》,重慶,新生活運動促進總會婦女指導委員會編印,1943年第四卷第七期,頁48。
16.〈戰時兒童保育會近況〉,《婦女新運》,重慶,新運婦女指導委員會,1943年1月 第五卷第一期,頁32。
17.于淵:〈戰地工作講座〉,《戰地》,金華,戰第半月刊社,1938年12月 第一卷第七期,頁10。
18.凡絲:〈小朋友的力量〉,《廣東兒童》,廣東,(出版者不詳),1940年6月 第三期,頁20。
19.永沂:〈在兒童保育院〉,《婦女生活》,上海,婦女生活社,1938年4月16日 第六卷第二期,頁16。
20.毛樹清:〈論當前婦女運動的本質〉,《婦女共鳴》,重慶,婦女共鳴出版,1941年9月 第10卷6、7期合刊,頁20。
21.巴栖:〈論天才兒童的特殊訓練〉,《廣東兒童》,廣東,廣東兒童教養院,1940年5月第二期,頁3。
22.田雨:〈敵人鐵蹄下我們的後代〉,《婦女生活》,上海,婦女生活社,1940年3月 8卷12期。
23.石聰:〈我怎樣在學校裡進行救亡工作〉,《婦女生活》,上海,婦女生活社,1938年8月5日 第六卷第七期,頁24。
24.冬根:〈動員群眾與工作方式〉,《全民抗戰三日刊》,1938年9月9日。
25.李元峰、蔡勤禹:〈試論近代中國社會救濟思想〉,《東方論壇》,青島,東方論壇雜誌社,2002年第5期,頁91。
26.李純青:〈戰時兒童的救護與教養〉,商務出版,1938年3月 第二十八卷 第三號,頁41~44。
27.李崐源:〈再會了漢口臨時保育院〉,《戰時兒童保育(宣傳小冊)》,漢口,戰時兒童保育會編,1938年12月,頁19。
28.安娥:〈歌樂山上的保育院〉,《婦女生活》,上海,婦女生活社,1939年1月16日6卷12期。
29.安娥:〈參觀重慶臨時保育院〉,《婦女生活》,上海,婦女生活社,1940年1月1日 第6卷11期。
30.吳子我:〈四年來之婦運工作〉,《抗戰四年》,重慶,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編,1941年8月,頁335~336。
31.吳鼎:〈抗戰建國期中之難童教育〉,《教育雜誌》,1939年月10日(民國二十八年),第二十九卷 第一號,頁39~43。
32.更生:〈戰時兒童保育問題〉,《東北週刊》,漢口,東北週刊社出版,1938年4月 第一卷 第十一期,頁2~4。
33.汪家禎:〈兒童保育問題〉,《東方雜誌》,1939年3月1日(民國二十八年) 第三十六卷 第三號,頁67~71。
34.谷鳴:〈宋美齡領導搶救抗戰中的難童〉,《炎黃春秋》,2003年 第6期,頁36。
35.沈茲九:〈年頭的新希望〉,《婦女生活》(第五卷 第六期),重慶,生活書局,1938年1月5日,頁18。
36.沈慧連:〈中國婦女慰勞自衛將士總會工作報告〉,《中國國民黨部黨務發展史料—婦女工作》,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6年12月,頁420。
37.周尚:〈兒童保育與心理衛生〉,《婦女共鳴》,南京,婦女共鳴社,1938年5月5日 第七卷第八期,頁13。
38.周尚:〈問題兒童與心理衛生〉,《教育雜誌》,商務出版,1939年9月 第三十卷 第九期,頁22~26。
39.林樂知:〈論女俗為教化之標誌〉,《萬國公報》(第十五卷第四期),1903年5月,頁1。
40.呂曉道:〈戰時教養原則的討論〉,《婦女文化》,漢口,婦女文化社,1938年2月5 第三四期合刊,頁3。
41.郭見:〈搶救武漢兒童〉,《婦女生活》,上海,婦女生活社,1938年 第六卷第七期,頁9。
42.張佩珍:〈兩年來的湖南兒童保育工作〉,《湘政二年—湖南政府二十九年度政治檢討》,(出版地不詳),湖南省政府秘書處公報室,1940年2月,頁459。
43.徐健:〈護送難童入川日記〉,《婦女共鳴》,南京,婦女共鳴社,1938年10月 第八卷 第五、六期合刊,頁9~10。
44.徐震:〈論公共救助在社會安全體系中的積極角色〉,《社區發展季刊》,臺北市,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1980年 第十二號,頁56~58。
45.徐士俊:〈兒童保育問題〉,《難童教養》,振濟委員會兒童教養機關輔導隊編印,1940年5月 第2卷 第4期,頁6~7。
46.徐文珊:〈戰時教育的推進〉,《國魂旬刊》,(出版地不詳),國魂旬刊社,1939年7月10日第三十九期,頁8。
47.徐闓瑞:〈戰時婦女工作問題〉,《婦女談話會工作報告》,(出版地不詳)婦女談話會編,1938年7月,頁3。
48.保育生聯誼會編印:《搖籃》(第四十二期),成都,四川省戰時兒童保育會,2003年7月。
49.保育生聯誼會編印:《搖籃》(第四十三期),成都,四川省戰時兒童保育會,2004年7月。
50.姚江濱:〈難童教養工作提綱〉,《難童救養》,重慶市,振濟委員會兒童教養機關輔導隊,1941年3月15日 第二卷第一、二期合刊,頁5~7。
51.戚錚音:〈第二保育院一年八個月來的保育概況〉,《浙江婦女》,浙江,戰時兒童保育會浙江分會,1940年8月 第五卷第一期,頁23。
52.海宇:〈八年來兒童保育工作的檢討〉,《現代婦女》,重慶,現代婦女社,1946年1月 第七卷第一期,頁15~18。
53.陶元:〈四年來之中國婦女運動〉,《抗戰四年專刊》,重慶,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編,1941年8月,頁321。
54.陶希聖:〈戰時兒童的教育〉,《婦女文化》,婦女文化社,1938年2月15日,頁3。
55.陶滌亞:〈戰時宣傳工作的理論與實施〉,《抗戰四年專刊》,重慶,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編,1941年8月,頁256。
56.陳依心:〈一個需要醫治的小靈魂〉,《戰第半月刊》,戰地出版,1939年10月 第3卷 第6期,頁20。
57.陳碧雲:〈我國婦女今後應有的認識和努力〉,《東方雜誌》,1939年5月1日 第三十六卷 第五號,頁87~90。
58.唐國楨:〈怎樣救濟戰時婦孺〉,《婦女共鳴》,南京,婦女共鳴出版,1938年2月 第6卷第2期,頁5。
59.莊靜:〈戰時兒童教養的施行〉,《婦女共鳴》,南京,婦女共鳴出版,1938年2月 第6卷第2期,頁8。
60.莊焜明:〈抗戰時期我國難童之救濟〉,《新埔學報(第三期)》,台北,1976年,12月,頁125~136。
61.雪痕:〈兒童節與江西兒童保育工作〉,《江西婦女》,江西,江西婦女指導委員會,1940年4月 第三卷 第二期,頁3。
62.辜嚴倬雲:〈蔣夫人與近代婦女工作〉,《近代中國》,台北市,近代中國出版,2002年 第130期,頁32。
63.黃凜:〈怎樣做兒童歌詠工作〉,《浙江婦女》,浙江,戰時兒童保育會浙江分會,1942年4月30日 第六卷第四期,頁12~15。
64.黃卓夫:〈兒童人格訓練之我見〉,《難童教養》,振濟委員會兒童教養機關輔導隊編印,1940年6月 第2卷 第5期,頁6~8。
65.黃薔薇:〈戰時難童保育之具體方策〉,《東方雜誌》,1939年 第三十六卷 第二十二號,頁35~40。
66.孫銘勳:〈戰時兒童教育之不平衡的發展〉,《教育雜誌》,商務出版,1938年10月 第二十九卷 第十號,頁9~18。
67.孫艷魁:〈抗戰時期難民群初探〉,《民國檔案》,南京,民國檔案雜誌社,1991年第2期,頁105。
68.夏蓉:〈宋美齡抗戰初期廬山婦女談話〉,《民國檔案》,南京,民國檔案,2004 第1期,頁122。
69.曹孟君:〈戰時兒童保育一週年〉,《婦女生活》,上海,婦女生活社,1938年4月 第七卷第五期,頁5。
70.曹孟君:〈兒童保育工作之實踐〉,《婦女生活》,上海,婦女生活社,1938年 第六卷第一期,頁19。
71.許正直:〈如何教養難童〉,《難童教養》,重慶市,振濟委員會兒童教養機關輔導隊,1941年7月1日 第二卷第六期,頁4。
72.湘湖:〈怎樣作保育院裏的好教師〉,《浙江婦女》,浙江,戰時兒童保育會浙江分會,1938年2月 第六卷第二期,頁10。
73.葉策:〈戰時保育兒童之重要〉,《婦女文化戰時特刊》,漢口,婦女文化社,1938年4月15日,頁3。
74.超人:〈關於保育會直屬各院調整問題〉,《新運婦女通訊》,重慶,新運婦女指導委員會,1941年12月 第三卷第二一~二四期合刊,頁14~15。
75.馮敏:〈抗戰時期難童救濟教養工作概述〉,《民國檔案》,南京,1995年 第3期,頁114~120。
76.梁惠錦:〈抗戰時期的廣東兒童教養院〉,《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二屆討論會》,台北,國史館,1992年12月,頁347~364。
77.梁惠錦:〈戰時兒童保育會〉,《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一屆討論會》,台北,國史館,1991年,頁653~700。
78.梁士杰:〈戰時流動教學的實施〉,《教育雜誌》,上海,商務印書館,1938年9月10日 第二十八卷第九號,頁51。
79.葛琴:〈難童搶救隊〉,《廣西婦女》,廣西,廣西省新生活運動婦女工作促進委員會,1940年4月 第三期,頁21。
80.餘沁霞:〈四川分會第三保育院工作報告〉,《戰時兒童保育年刊》,重慶,戰時兒童保育會編印,1939年10月,頁15。
81.趙懋華:〈戰時兒童保育會四川分會報告〉,《婦女談話會工作報告》,(出版地不詳),婦女談話會編,1938年7月,頁25。
82.陸傳籍:〈淪陷區域內的兒童搶救教育問題〉,《東方雜誌》,1939年 第三十六卷 第七號 ,頁75~78。
83.陸傳籍:〈戰時兒童的養護問題〉,《東方雜誌》,1939年 第三十六卷 第一號 ,頁79~82。
84.陸傳籍:〈辦理戰時兒童保育院的幾個實際問題〉,《東方雜誌》,1939年 第三十六卷 第十三號 ,頁83~86。
85.彭慧:〈戰時兒童保育問題〉,《東方雜誌》,1938年 第三十五卷 第三號,頁51~53。
86.瑾瑜:〈兒童與教育環境〉,《湖南婦女》,湖南,湖南省新生活運動促進會婦女委員會,1941年4月 第三卷第四期,頁8。
87.楊治會:〈由世界兒童談到中國的教養事業〉,《難童教養月刊》,重慶市,振濟委員會兒童教養機關輔導隊編印,1941年5月 第2卷第4期,頁3。
88.趙筱梅:〈抗戰回憶—記「戰時兒童保育會」〉,《中外雜誌》,台北市,中外雜誌社,1978年8月 27卷2期,頁68~69。
89.劉玉傑:〈兒童的心理衛生與人格發展〉,《中央週刊》,南京,中央週刊社,1947年4月 第九卷第十四五期合刊,頁8。
90.劉蘅靜:〈兒童保育工作的檢討〉,《新運婦女指導委員會三週年紀念特刊》,重慶,新運婦女指導委員會,1941年7月,頁18。
91.劉尊一:〈對於戰時兒童保育之我見〉,《婦女生活》,生活書店發行,1939年6月 第七期,頁6~8。
92.蔡勤禹:〈民國社會救濟行政體制的演變〉,《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青島,青島大學出版,2002年3月 第19卷第1期,頁33。
93.蔡勤禹:〈民國社會救濟立法論述〉,《青島海洋大學學報》,青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2002年第1期,頁54。
94.廣鑄:〈從婦女解放運動聲中說到抗戰建國期間的女童軍訓練的問題〉,《婦女共鳴》,重慶,婦女共鳴出版,1942年4月 第11卷2期,頁8。
95.蔣宋美齡:〈中國婦女抗戰的使命〉,《新運婦女指導委員會三週年特刊》,重慶,新運婦女委員會出版,1941年7月,頁5。
96.羅淑章:〈抗日建國中的難童教育(上)〉,《婦女生活》,上海,婦女活社,1939年9月16日 第八卷第一期,頁20~22。
97.戰時兒童保育會:〈保育工作中的教與養〉,《婦女新運》,重慶,婦女指導委員會,1942年4月 第四卷第四期,頁7。
98.顧嶽中:〈戰時兒童保育運動的現階段〉,《中央週刊》,重慶,中央週刊社出版,1938年12月 第一卷 第十七期,頁16~18。
99.顧嶽中:〈戰時兒童保育運動的現階段〉,《中央週刊》,重慶,中央週刊社出版,1938年12月 第一卷 第十八期,頁12~16。
100.蘇華:〈抗戰時期難童的異常心理問題〉《民國檔案》,南京,民國檔案,1995年 第3期,頁121~129。
101.蘇樹蓉:〈小兒體質理論與兒童保育〉,《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四川,2002年 第8卷 第2期,頁154~155。
102.滕蘭花:〈抗日戰爭時期廣西的難童救濟工作〉,《廣西社會科學》,廣西,2003年 第9期(總99期),頁162~164。
(二)、 論文:
1.王孟梅:《抗戰時期的婦女工作》,台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87年。
2.陳清敏:《抗戰時期的災荒與救濟—國民政府統治地區之研究(1937~1945)》,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1999年。
3.許雪蓮:《全面抗戰時期國統區難童救濟教養工作述評》,東北,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4.張純:《「戰時兒童保育會」的保育事業及歷史意義》,湖北,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5.鄭雪英:《宋美齡對中國政治的影響(1927~1945)》,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30日。
(三)、 專書
1.《尚書》,文淵閣四庫全書 第五十四冊,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6月。
2.〈蜀書(馬良篇)〉《新校本三國志》,卷三十九。
3.王昇,《三民主義研究》,台北市,黎明出版社,1974年。
4.毛彥文,《往事》,台北市,永裕印刷廠,1989年2月。
5.申報年鑑社,《申報年鑑》,台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據民國22年至 年上海申報年鑑社刊本複印),1970年。
6.全國婦聯編,《抗日烽火中的搖籃》,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年8月。
7.吳宓:《吳宓日記(七、八、九)》,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6月。
8.周慧、周獻民,《母親行動—中國女界抗戰奇觀錄》,北京,華藝出版社,1993年6月。
9.林雲谷,《抗戰與華僑》,中山文化教育館編行,1938年7月。
10.郭沫若:《戰時宣傳工作》,(出版地不詳),青年書局,1938年7月。
11.孫艷魁,《苦難的人流—抗戰時期的難民》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1994年。
12.陳凌雲,《現代各國社會救濟》,上海,上海書店出版 ,1990年。
13.鄧雲特,《中國救荒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年7月。
14.談益民,《民生主義的社會安全制度》,臺北,正中書局,1979年。
15.熊秉真,《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台北市,麥田出版,2000年。
16.蔡勤禹,《國家、社會與弱勢群體—民國時期的社會救濟》,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四、報紙:
1.《大公報》:天津版,1937~1946。
2.《中央日報》:重慶版 ,1938~1946。
3.《新華日報》:上海版,1938~1946。
五、 西文資料:
1.Gillian , J.L. , Poverty and Dependency , Chicago ,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 1931 .
2.Millard ,Thomas Franklin Fairfax, The China Weekly Review,Shanghai,University Microfilm International , 1937.
3.North China Daily News , 1937~1946。 |
指導教授 |
吳振漢(WU , CHENG-HAN)
|
審核日期 |
2005-12-26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