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213501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2 、訪客IP:3.15.239.207
姓名 黃佐君(Jhuo-Jyun Hu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檳榔與清代台灣社會
相關論文
★ 從「大義覺迷」到「五族共和」 ——近代中國民族思想的形成與演變★ 胡光墉與南幫票商之研究,1823~1885
★ 清代捐納制度與台灣士紳之研究★ 嚴慶齡與台灣汽車工業之發展(1953-1981)
★ 中壢仁海宮與地方社會的發展★ 明將李如松與朝鮮之役研究
★ 輪轉鍊生:臺灣自行車產業史(1972-2005)★ 中國佛教會在臺灣之發展(1945-1955)
★ 雲南反共救國軍的探討, 1949~1954★ 東港漁業的發展與變遷,1948-2008
★ 日治時期「新竹州」之發展與演變(1895—1945)★ 國民政府對戰後世界秩序之構想 -以「國際問題討論會」為例
★ 台中加工出口區與潭子鄉社會變遷(1971-1994)★ 清領時期台閩地區米榖貿易與商人(1685-1850)
★ 新莊社會變遷的研究★ 台灣舞蹈表演藝術之發展與當代社會之關係(1930年代至2000年)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現今社會中說到吃檳榔大家就一定會聯想到原住民及一連串的負面印象,但是不可否認的檳榔卻是代表台灣本土的特色之一。然而社會上嚼食檳榔的人口何其多,為何大家特別帶著有色的眼光看待原住民吃檳榔這件事,其實從歷史文獻的紀錄可知,除了大家對檳榔的刻板印象外,自古以來檳榔這小東西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尤以清代台灣社會為最。因此,本文希望藉由研究檳榔與清帶台灣原住民的關係,為社會上對原住民嚼食檳榔的表面行為作一更深層的探究,並提供一個新的觀察角度與思考面向,說明為何檳榔這個小東西在現今社會仍魅力不減。
本文主要以檳榔為切入點,對檳榔與清代台灣原住民的關係作一論述。以文獻資料的整理、分析、解讀為主。第一章是概述檳榔的歷史,包括歷史沿革、起源、生長環境、功能、嚼食方式以及如何攜帶檳榔的器具等問題。
第二章在瞭解分析檳榔與台灣原住民的歷史淵源、原住民有關檳榔的神話傳說及其中所蘊含的意義,最後則述說原住民因檳榔構成的生活方式及特殊文化。
第三章特別針對原住民在各種祭儀禮俗所形成的特殊文化作一探討,從中解析為何檳榔在原住民社會是一種既神聖又不可或缺的供品、道具,冀望透過第二、三章的分析能讓大眾更深入了解檳榔對於原住民社會文化的重要內涵。
第四章則解析因為檳榔在清代台灣社會的盛行,所造成許多的議題,例如檳榔盛行的情況、熱絡的檳榔市場和專業的檳榔師傅及檳榔攤出現等。此時的漢移民不斷的開墾下,社會形成富裕、奢侈的景象,檳榔搖身一變為流行消費品,甚至成為一有利可圖的商品,於是台灣南部廣為種植而出現「一畝檳榔一草堂」之景觀,並使得清政府將檳榔也加入稅收行列,更讓檳榔的角色產生重大的轉變,這些議題都將在此章探究。
摘要(英) When it comes to the betelnut, everyone thinks about the indigenous people and usually gains a negative impression of it. However, 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 betelnut has become part of Taiwanese culture. Even though the betelnut-chewing population in Taiwan is increasing, most people discriminate against the indigenous people in particular. Checking out the historical records, we can tell the betelnut has been closely connected to people’s lives from the ancient time, especially in Qing Dynasty.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etelnut and the Taiwanese indigenous people in the Qing Dynasty, so as to help us further understand why the indigenous people like to chew betelnuts, as well as to provide a new angle to explain why the betelnut still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oday’s society.
This paper probes how the betelnut connected the Taiwanese indigenous people in the Qing Dynasty in a way of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the betelnut history, including the background, growing environment, how to chew betelnuts, and ways to bring tools for cutting betelnuts.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historical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betelnut and the Taiwanese indigenous people, the betelnut legends past in the indigenous society and their implications, as well as the unique indigenous life style and culture influenced by the betelnut.
The third chapter reveals the rituals and customs of the indigenous culture, with a view to realize why the betelnut serves a sacred and irreplaceable offering in the indigenous society. Through the discussion in the chapter 2 and chapter 3, readers get mor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betelnut in the indigenous society.
The fourth chapter indicates the hustle and bustle in the betelnut markets in the Qing Dynasty to show how popular the betelnut was. Moreover, with the Han immigrants moving to Taiwan, there existed an economic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The betelnut gradually became a popular and high-priced commodity. In response, the betelnut trees were grown in most part of the southern Taiwan, which not only encouraged the Qing government to impose a levy on the betelnut, but also dramatically changed the role of the betelnut in the history.
關鍵字(中) ★ 檳榔
★ 原住民
★ 漢移民
★ 檳榔宅
關鍵字(英) ★ betelnut
★ indigenous people
★ Han immigrants
★ betelnut house
論文目次 緒論………………………………………………….……….…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二、研究範疇與方向 2
三、文獻回顧 4
四、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 10
第一章 檳榔的概說………………………………………...12
第一節 檳榔概說 12
第二節 檳榔的歷史沿革 19
第三節 檳榔的功用 28
第四節 精美的檳榔器具-檳榔盒(袋)…………………33
第二章 檳榔與清代台灣原住民社會……………………...37
第一節 檳榔與原住民的關係 37
第二節 原住民的檳榔神話與傳說 41
第三節 原住民的檳榔文化 45
第三章 檳榔在原住民宗教儀式上的意義…………………52
第一節 原住民的宗教信仰 52
第二節 宗教祭儀 56
第三節 生命禮俗 61
第四章 清代台灣社會的檳榔議題 65
第一節 檳榔在清代台灣社會盛行情況 65
第二節 一畝檳榔一草堂 71
第三節 檳榔角色的轉變 75
結論……………………………………………………………………..83
參考書目………………………………………………………88
附錄…………………………………………………………...106
圖片來源……………………………………………………...121
參考文獻 (一) 文獻資料(依時間先後排序)
林熊祥,《台灣省通志稿》,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曾,1954年。
夏琳,《閩海紀要》,台南:海東山房,1957年。
吳子光,《清季申報台灣紀事輯錄》,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年。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雜詠合刻》,台北:台灣銀行,1958年。
阮旻錫,《海上見聞錄》,台北:台灣銀行,1958年。
王凱泰,《台灣生熟番紀事》,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連橫,《雅言》,台南:海東山房,1958年。
陳倫炯,《海國見聞錄》,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陳第,《東番記》,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東州采訪冊》,台北:台灣銀行,1960年。
六十七,《使署閒情》,台北:台灣銀行,1961年。
陳朝龍,《新竹縣采訪冊》,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鄧傳安、沈太僕,《蠡測彙鈔》,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67年。
陳壽祺,《福建府志》,台北:華文出版社,1968年。
村上直次郎原日譯,郭輝中譯,《巴達維亞城日記》,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年。
黃玉齋,《台灣省通志》,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年。
范成大,《古今逸史:桂海虞衡志》,台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蔡廷蘭,《海南雜著》,澎湖縣濟陽柯蔡宗親會,1973年。
謝肇淛,《五雜俎》,台北:新興書局,1975年。
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歐陽修,宋祁同撰,《新校本新唐書附索引》,台北:鼎文書局,1976年。
宋增璋,《台灣撫墾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0年。
周去非,《嶺外代答》,台北:廣文出版社,1882年。
余文儀,《重修鳳山縣志》,台北:成文書局,1983年。
李時珍,《本草綱目》,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薛紹元,《台灣通志》,台北:成文書局,1983年。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台北:大通書局,1984年。
賈思勰,《齊民要術校釋》,台北:明文出版社,1986年。
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高拱乾,《台灣府志》,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屠繼善,《恆春縣志》,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曹雪芹,《紅樓夢》,台北:光復書局,1998年。
連橫,《台灣通史》,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陳文達,《台灣縣志》,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陳文達,《鳳山縣志》,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周元文,《重修台灣府志》,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周凱,《廈門志》,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周鍾瑄,《諸羅縣志》,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周璽,《彰化縣志》,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林豪,《澎湖廳志》,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姚瑩,《東槎紀略》,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柯培元,《噶瑪蘭志略》,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范咸,《重修台灣府志》,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沈茂蔭,《苗栗縣志》,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王必昌,《重修台灣縣志》,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鄭用錫,《北郭園詩鈔》,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謝金鑾、鄭兼才,《續修台灣縣志》,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丁日健,《治台必告錄》,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陳衍,《台灣通紀》,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陳衍,《福建通志列傳選》,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陳國瑛,《台灣采訪冊》,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陳朝龍(等),《新竹縣志初稿》,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陳培桂,《淡水廳志》,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黃叔璥,《台海使槎錄》,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董天工,《台海見聞錄》,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楊英,《從征實錄》,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劉良璧,《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蔣師轍,《台游日記》,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蔣師轍、薛紹元,《台灣通志》,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丁紹儀,《東瀛識略》,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案彙錄己集》,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案彙錄庚集》,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朱景英,《海東札記》,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江日昇,《台灣外記》,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方鼎等修,朱升元等纂,《晉江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
胡建偉,《澎湖紀略》,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陳金田譯,《台灣私法(第一卷)》,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0年。
阮元修,《廣東通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陳肇興,《陶村詩稿》,台北:龍文出版社,1992年。
連橫,《台灣詩乘》,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
蔣毓英,《台灣府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蔡振豐,《苑裏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王燾,高文鑄校注,《外台秘方》卷五<瘧病.山瘴瘧方>,北京:華夏出版社,1993年。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陳金田譯,《台灣私法(第二卷) 》,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陳金田譯,《台灣私法(第三卷)》,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安平縣雜記》,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福建通志台灣府》,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澎湖台灣紀略》,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嘉義管內采訪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林百川、林學海,《樹杞林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林品桐等編譯,《台灣總督府檔案(中譯本)》,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私法人事編》,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私法物權編》,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私法債權編》,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孫元衡,《赤崁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南部碑文集成》,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台灣大租調查書》,南投:台灣省文獻委會,1994年。
唐贊袞,《台陽見聞錄》,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
佐倉孫三,《台風雜記》,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輿地彙鈔》,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
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
郁永河,《裨海紀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雍正硃批奏摺選輯》,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1996年。
李元春,《台灣志略》,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
諸家,《台灣詩鈔》,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台灣銀行編,《台灣遊記》,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案彙錄壬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府輿圖纂要》,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高宗實錄選輯》,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吳偉業,《欽定平定台灣紀略》,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藍鼎元,《平台紀略》,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藍鼎元,《東征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羅大經,《鶴林玉露》,台北:中華書局,1997年。
洪敏麟,《台灣省通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陳漢光,《台灣省通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黃逢昶,《台灣生熟番紀事》,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劉寧顏、周瑞燉,《重修台灣省通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年。
(二)專書(依姓氏筆劃排序)
小田俊郎、洪有錫譯,《台灣醫學五十年》,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
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總編纂,《壽豐鄉志》,花蓮,壽豐鄉公所,2001年。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台灣原住民的口傳文學》,台北:常民文化出版社,1997年。
片岡巖,陳金田譯,《台灣風俗誌》,台北:大立出版社,1985年。
王蜀桂,《台灣檳榔四季青》,台北:常民文化出版社,1999年。
王煒昶,《台灣原住民祭典的盛會》,台北:南天書局,2004年。
王嵩山,《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1年。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翁佳音、許賢瑤編,《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 下卷》,台北:稻鄉出版社,民90年。
尹士俍,《台灣志略》,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
尹章義,《台灣開發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
田哲益,《排灣族神話與傳說》,台中:晨星出版社,2003年。
田哲益,《阿美族神話與傳說》,台中:晨星出版社,2003年。
田哲益,《卑南族神話與傳說》,台中:晨星出版社,2003年。
田哲益,《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台北:武陵出版社,2001年。
台南縣政府,《南瀛雜俎》,台南:該府,民71年。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口述歷史專案小組,《台灣婚喪習俗口述歷史輯錄原住民的祭儀生活》,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台灣常民文化學會執行製作,《尋找消失中的泰雅文化》,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年。
台灣慣習研究會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譯,《台灣慣習記事》,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年。
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編著,《蕃族調查報告書》,台北:南天書局,1983年。
台灣總督府臨時舊慣調查委員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卑南族阿美族(第二卷)》,台北:中研院民族所,2000年。
台灣總督府臨時舊慣調查委員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賽夏族(第三卷)》,台北:中研院民族所,1998年。
台灣總督府臨時舊價調查委員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泰雅族(第一卷)》,台北:中研院民族所,1998年。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高砂族調查書》,台北:南天書局,1994年。
台灣傳奇編輯委員會,《原住民風情》(上)、(下),台北:華嚴出版社,民85年。
古野清人著,葉婉奇譯,《台灣原住民的祭儀生活》,台北:原民文化出版社,2000年。
石萬壽,《台灣的拜壺民族》,台北:台原文化出版社,1990年。
光復書局編,《光復彩色百科大典》2 ,台北:光復書局,民72年。
仲崇親,《台灣史略》,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5年。
仲摩照久編,葉婉奇譯,《老台灣人文風情》,台北:原民文化出版社,2002年。
伊能嘉矩,《台灣蕃政志》,台北:古亭書屋複刻印行,1962年。
伊能嘉矩,楊南郡譯,《台灣踏查日記(上、下)》,台北:遠流出版社,1996年。
伊能嘉矩,楊南郡譯,《平埔族調查行》,台北:遠流出版社,1997年。
李壬癸,《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台北:常民文化出版社,2000年。
李壬癸,《台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台北:常民文化出版社,2000年。
李亦園,《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年。
李仲祥、張發嶺,《中國古代漢族婚喪風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李莎莉,《台灣原住民衣飾文化》,台北:南天書局,民87年。
李汝和,《台灣土著固有文化》,東方文化書局複刊,1972年。
吳密察,《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出版社,2000年。
明立國,《台灣原住民的祭禮》,台北:台原文化出版社,1999年。
范純甫,《原住民傳說》(上),台北:華嚴出版社,1994年。
范純甫,《原住民傳說》(下),台北:華嚴出版社,1996年。
林明義主編,《台灣冠婚葬祭家禮全書》,台北:武陵出版社,1989年。
林修澈,《台灣原住民史 賽夏族史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年。
林崇智、張慶恩整修,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省通誌.卷一.土地志(植物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年。
林嘉書,《閩台風俗》,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林豪勳、陳光榮,《卑南族神話故事集錦》,台東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
林衡道,《台灣歷史民俗》,台北:黎明出版,2001年。
林道生,《台灣原住民族口傳文學選集》,花蓮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
林道生、陳光榮,《卑南族神話故事集錦》,台東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
林玉茹,《台南縣平埔族古文書集》,台南縣政府、文建會委託,2004年。
林偉盛,《羅漢腳-清代台灣社會與分類械鬥》,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93年。
周婉窈,《台灣歷史圖說》,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年。
柯瑞明,《台灣風月》,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92年。
洪英聖,《台灣先住民腳印:十族文化傳奇》,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年。
洪敏麟主講,洪英聖編著,《台灣風俗探源》,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92年。
洪敏麟整修,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省通誌.卷八.同胄志(下)》,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0年。
洪敏麟整修,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省通誌.卷八.同胄志(中)》,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2年。
洪敏麟纂修,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省通誌.卷八.同胄志(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2年。
胡台麗,《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
夏本奇伯愛雅(周宗經),《雅美族的古謠與文化》,台北:常民文化出版社,1996年。
宮本延人,《台灣的原住民族》,台中:晨星出版社,1998年。
姜善鑫,《揭開福爾摩沙的面紗:台灣的人文地理》,台北:文建會,民90年。
陳孔立,《清代台灣移民社會研究》,廈門:廈門大學,1990年。
陳奇祿,《台灣土著文化研究》,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2年。
陳柔森主編,陳若雲、葉婉奇翻譯,《走過土地認識人民:台灣慣習記事資料彙編(1)》,台北:原民文化出版社,1999年。
陳柔森編,葉婉奇譯,《重塑台灣平埔族圖像》,台北:原民文化出版社,2000年。
陳國強、林嘉煌,《高山族文化》,上海市:學林出版社,1988年。
陳國強,《百越族與台灣原住民》,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
陳紹馨原修,莊金德增修及整修,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省通誌.卷二.人口志(人口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2年。
陳傳鑽,《陳益源族譜》,台北:陳家琛,1970年。
陳漢光整修,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省通誌.卷四,經濟志(農業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0年。
陳榮明,《檳榔.胡椒.椰子栽培法》,台北:五洲出版,民78年。
陳冠學,《老台灣》,台北:東大書局,1981年。
陳嘉琳,《台灣文化概論》,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公司,民94年。
陳秀琍,《紅城戀影-老台南歷史散步》,台北:人人出版社,2002年。
陳千武,《台灣原住民的母語傳說》,台北:台原出版社,1991年。
陸傳傑,《裨海紀遊新注》,台北:秋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主編,《認識台灣歷史論文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印行,民85年6月。
曹永和,《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1年。
張崇根,《台灣歷史與高山族文化》,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張錯,《檳榔花》,台北:大雁書店,1990年。
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主編,《台灣史論文精選》,台北:玉山社出版,1996年。
張炎憲,《歷史、文化與台灣》,台灣風物雜誌社,民77年。
張炎憲、陳美蓉,《台灣史與台灣史料》,台北:自立晚報出版,1993年。
黃應貴,《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6年。
曾建次編譯,《祖靈的腳步:卑南石生支系口傳史料》,台中:晨星出版社,1998年。
曾寬,《走過檳榔平原》,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
曾寬,《南台灣的物產》,台北:常民文化出版社,1997年。
程紹剛,《荷蘭人在福爾摩莎》,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2000年。
葉振輝,《台灣開發史》,台北:普林斯頓國際,2003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1901-2000台灣文化百年論文集》,台北:史博館,民88年。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台灣布農族風俗圖誌》,台北:常民文化出版社,1997年。
農業委員會台灣農家要覽增修訂再版策劃委員會,《台灣農業要覽》,台北:財團法人豐年社,1995年。
鈴木質,《台灣蕃人風俗誌》,台北:武陵出版社,1994年。
鈴木質著,吳瑞琴編校,《台灣原住民風俗誌》,台北:台原文化出版社,1992年。
詹素娟、潘英海,《平埔族群與台灣歷史文化》,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
詹素娟、潘英海,《平埔研究論文集》,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1996年。
廖漢臣整修,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省通誌》,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年。
漢寶德,《益源占膚之研究與修護》,彰化:彰化縣政府,1985年。
趙榮光,《中國古代庶民飲食生活》,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劉如仲、苗學孟,《清代台灣高山族社會生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
劉妮玲,《清代台灣民變研究》,台北:師大歷史所專刊第九號,1983年。
劉斌雄、胡臺麗計劃主持,《台灣土著祭儀及歌舞民俗活動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87年。
劉還月,《台灣產業誌》,台北:常民文化出版社,1997年。
劉還月,《台灣人的歲時與節俗》,台北:常民文化出版社,2000年。
劉還月,《台灣島民的生命禮俗》,台北:常民文化出版社,2003年。
劉還月,《尋訪台灣平埔族》,台北:常民文化出版社,1995年。
劉還月、李易蓉,《認識平埔族的第N種方法》,台北:原民文化出版社,2001年。
劉其偉,《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台北:雄獅圖書公司,民84年。
劉克襄,《深入陌生地》,台北:自立晚報出版,1993年。
潘英,《台灣平埔族史》,台北:南天書局,1996年。
潘英,《台灣原住民的歷史源流》,台北:台原文化出版社,1998年。
潘繼道,《清代台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台北:稻香出版社,2001年。
潘朝成、劉益昌、施正峰合編,《台灣平埔族》,台北:前衛出版,2003年。
鄭元慶,《與鹿共舞一台灣原住民文化》,台北:光華雜誌,1994年。
蕭瓊瑞,《島民、風俗、畫:18世紀原住民生活圖像》,台北:東大出版社,1999年。
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1979年。
簡炯仁,《台灣開發與族群》,台北:前衛出版社,2001年。
簡後聰,《福爾摩沙傳奇:台灣的歷史源流》,台中:文建會中辦室,民89年。
簡榮聰,《台灣農村民謠與詩詠》,南投:台灣史蹟源流研究會,民83年。
衛惠林,《台灣風土志》,台北:中華書局,1973年。
(三)期刊(依姓氏筆劃排序)
干治士著,葉春榮譯,<荷據初期的西拉雅平埔族>,《台灣風物》44:3(1994.09),頁228-193。
尹章義,<台灣檳榔史>,《歷史月刊》35(1990.12),頁78-87。
王四達,<閩台檳榔禮俗源流略考>,《東南文化》2(1998),頁53-58。
王柏山、任茹、黃淑芬,<台灣檳榔種植與檳榔攤分布之區域差異>,《社會科教育研究》2(1997.12),頁119-177。
王嵩山,<南島民族:台灣的先住民>,《歷史月刊》51(1992.04),頁6-11。
王進崑,<衛生檳榔相關製品之研發>,《科學月刊》28:10(1997.10),頁812-815。
石萬壽,<西拉雅平埔族的阿立祖信仰>,《歷史學報(成大)》8(1981.09),頁143-181。
石萬壽,<台灣南部平埔族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思與言》23:1(1985),頁93-107。
朱憶湘,<1945年以前台灣檳榔文化之轉變>,《淡江史學》11(2000.06),頁299-336。
江澍生,<清領以前台灣之漢族移民>,《史學彙刊》3(1970.08),頁89-158。
何一凡,<檳榔、竹與清代台灣的社會>《史聯雜誌》12(1988.07),頁16-23。
吳長庚,<瘴.蠱.檳榔與兩廣文化>,《上饒師範學院學報》5(1999.10),頁18-20。
吳乃德,<檳榔和拖鞋,西裝及皮鞋:台灣階級流動的族群差異及原因>,《台灣社會學研究》1(1997),頁137-167。
吳新榮,<飛番墓與阿立祖>,《南瀛文獻》1:3(1953),頁60-62。
李國祁,<清代台灣社會的轉型:內地化的解釋>,《歷史月刊》107(1996.12),頁58-66。
李國祁,<清代台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5:3(1978),頁131-159。
李壬癸,<台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台灣風物》41:1(1992),頁211-238。
李亦園,<從文獻資料看台灣平埔族>,《大陸雜誌》10:9(1955),頁19-29。
李莎莉,<令人著迷的台灣土著裝飾物>,《時報雜誌》262(1984),頁38-39。
林壯沛,<山坡地栽植檳榔的水土流失問題探討>,《科學月刊》29:9=309(1995.09),頁738-747。
林壯沛等,<山坡地栽植檳榔對水土保持之影響>,《台灣水土保持》11(1995.03),頁10-14。
林辰雄,<檳榔對國內環境的影響及對策,《農政與農情》54=291(1996.12),頁22-25。
林玲君,<由諸羅縣志風俗志看漢、番間的涵化關係>,《台灣風物》32:3(1996.12),頁22-25。
林翠鳳,<竹與檳榔的文獻觀察一以「陶村詩稿」為例>,《台中商專學報》31(1999.06),頁111-130。
林富士,<檳榔入華考>,《歷史月刊》186(2003.7),頁94-100。
林瑤棋,<從唐山人土著化談台灣人的吃檳榔與拜阿立祖>,《台灣源流》32,民94年,頁141-151。
林瑤棋,<從台灣漢人習俗看台灣文化之特質>,《台灣源流》25,民92年,頁95-110。
林玉茹,<番漢勢力交替下港口市街的變遷:以麻豆港為例(1624-1895)>,《漢學研究》23:1,民94年,頁1-34。
邵式柏,<西拉雅族的阿立祖信仰>,《台灣風物》37:1(1987),頁133-147。
姚漢秋,<由閩南風俗談台灣的移風易俗>,《台灣文獻》32:2(1998.06),頁27-58。
施榮安,<檳榔之藥性與加工方法的改進>,《樹德學報》24(1999.08),頁55-67。
胡洪琪,<檳榔的禍患與口腔癌的防治>,《北市衛生》49(1999.12),頁12-16。
范家偉,<六朝時期人口遷移與嶺南地區瘴氣病>,《漢學研究》16:1=31,頁9-11。
高燦榮,<檳榔、檳榔攤、檳榔西施>,《藝術論衡》7(2001),頁121-176。
翁佳音,<日治時代平埔族的調查研究史>,《台灣風物》37:2(1987),頁55-80。
翁佳音,<平埔漢化史考略>,《台灣風物》34:1(1984),頁1-27。
秦保民,<從風俗習慣看台灣人的大陸血脈>,《新萬象》33(1978.11),頁55-67。
徐鳳翰,<台東排灣族巡禮>,《台灣風物》17:4,民56年,頁55-72。
馬芬妹,<檳榔、薯榔傳統植物染色之研究>,《台灣手工業》45(1992.10),頁23-44。
莊吉發,<清代台灣土地開發與族群衝突,《台灣史蹟》36(2000.06),頁3-31。
莊吉發,<清代台灣移墾社會的形成與祕密會黨的起源及發展>,《東海大學歷史學報》9(1990.03),頁19-39。
殷登國,<台灣的檳榔文化史>,《源雜誌》6(1996.11),頁36-38。
連照美,<台灣史前時代拔齒習俗之研究>,《文史哲學報》35(1987.12),頁227-254。
連照美,<台灣東部新石器時代卑南文化>,《歷史月刊》21(1989.10),頁94-101。
連照美,<卑南遺址第109號墓葬及其租關問題>,《文史哲學報》31(1982),頁191-121。
連景初,<台南縣左鎮的「阿立祖」>,《台灣風物》17:1(1967),頁58-59。
華農生,<漫談西拉雅族系平埔番族的風俗>,《台南文化》9(1980.06),頁948-957。
許文雄,<台灣結拜兄弟>,《第五屆台灣歷史與文化研討會》(2001.11),頁8-48。
國分直一,<阿立祖巡禮記>,《民俗台灣》2:7-8(1942),頁6-8、38-40。
郭彥彬、鄭景輝、韓良俊,<檳榔嚼塊、活性氧與口腔癌>,《自由基生物與醫》2:2(1994.06),頁39-44。
康意敏、賴世偉、劉秋松,<原住民嚼檳榔與酗酒問題之評估>,《當代醫學》28:1,民90年,頁95-97。
陳其南,<清代台灣社會的結構變遷>,《中研院民族所集刊》49(1980),頁115-147。
陳孔立,<清代台灣人口的幾個問題>,《台灣研究集刊》4,1986年,頁25-31。
陳孔立,<清代台灣社會發展的模式問題--評「土著化」和「內地化」的爭論>,《當代》30(1988.10),頁61-75。
陳信雄,<檳榔一台灣水資源的另一殺手>,《國立台灣大學農學院實驗林研究報國台灣大學農學院實驗林研究報告》8:2=204(1994.06),頁99-102。
陳信雄,<檳榔-台灣撈旱之災的始作俑者>,《科學月刊》29:10=334(1997.10),頁800-805。
陳奇祿,<台灣土著文化>《台灣文獻》26:4~27:1(1976.03),頁314-317。
陳奇祿,<台灣島的文化層次和土著文化>,《中國民族學報》2(1958),頁11-14。
陳益源,<為你說民俗(10):檳榔傳情>,《國文天地》14:6(1998.11),頁43-46。
陳國成,<檳榔問題面面觀>,《科學月刊》26:9(1995.09),頁718-728。
陳國鈞,<台灣土著社會的特殊祭儀>《法商學報》7(1971.08),頁137-182。
陳勝崑,<中國南風土病的歷史研究>,《科學月刊》10:12(1979.12),頁64-69。
陳勝崑,<「瘴」氣的真象>,《健康世界》41(1979.05),頁106-110。
陳漢光,<台灣風土談>,《台灣風物》24:2(1974.06),頁19-62。
陳文達,<台灣省文獻會第二次民俗(阿美族婚喪習俗)座談會實錄之一>,《台灣文獻》35:3(1984),頁148-168。
陳偉智,<由「茹毛飲血」到「烹調飲食」>,《宜蘭文獻雜誌》6,民82年,頁1-12。
康培德,<十七世紀西拉雅人生活>,收錄於詹素娟、潘英海,《平埔族群與台灣歷史文化論文集》,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頁1-31。
陸象豫、黃良鑫、傅鶴翹,<檳榔園水文特性之研究>,《台灣林業科學》14:2,(1999.06),頁121-221。
張明雄,<明清之際台灣移墾社會的原型>,《台灣文獻》40:4(1989.12),頁25-40。
<康熙年間清廷治台政策及其檢討>,《台北文獻》74(1969),頁68-77。
傅祖壇、黃萬傳,<檳榔之產銷、消費及產業未來走向分析>,《農業金融論叢》43,(1990.01),頁111-145。
黃勁挺,<筊筍殼、檳榔葉,廢物變雲箋-埔里小鎮資源再生創新機>,《環耕》7,(1997.05),頁35-40。
黃湧澧,<嚼食檳榔--相關口腔病灶的類型>,《台灣牙醫界》20:1/2(2001.02),頁47-54。
黃湧澧、林立民、葛應欽,<檳榔塊與口腔癌>,《公共衛生》19:4(1993.01),頁371-383。
黃萬傳,<檳榔產銷之農經問題>,《農業世界》142(1995.06),頁56-61。
黃萬傳、潘添進、鍾震東,<台灣檳榔產業之經濟分析>,《農專學報》32(1991.06),頁213-219。
葉春榮,<族群接觸與宗教變遷:左鎮地區祀壺信仰的研究>,發表於平埔族群與台灣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1998年。
曾品滄,<從番社到漢庄-十七至十九世紀麻豆地區的拓墾與市街發展>,《國史館學術集刊》7(2004),頁3-37。
葛應欽,<嚼食檳榔的文化源流>《健康世界》162=282(1999.06),頁32-34。
詹素娟,<從中文文獻資料談平埔族研究>,《台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1987年,頁243-284。
楊京華,<有深度的古文明-台東縣卑南史前文化遺址報導>,《中央月刊》25:8,(1992.08),頁68-73。
楊郁敏、許續天,<政府政策vs農民權益-從檳榔消費大戰談起>,《台灣經濟研究月刊》19:7=223(1996.07),頁50-54。
楊瑪利,<檳榔文化-文明與原始的矛盾>,《天下雜誌》128(1992),頁26-36。
楊文琪,<鄉土教學另一章-檳榔文化>,《屏縣教育季刊》12,民91年,頁59。
靳應台,<檳榔與口腔病變>《科學月刊》26:9=309(1995.09),頁734-737。
廖日京,<檳榔>,《國立台灣大學農學院實驗林研究報告》4:4=190(1990.12),頁109-117。
鄭垣玲,<台灣傳統婚姻-「昏四禮」之禮物研究>,《台灣人文》1(1997.6),頁73-105。
薛玲,<台灣地區檳榔產銷問題之研究>,《農業金融論叢》25(1991.01),頁131-]92。
劉士永,<1930年代以前日治時期台灣醫學的特質>《台灣史研究》4:1(1990.04),頁97-147。
劉翠容、劉士永,<台灣歷史上的疾病與死亡>,《台灣史研究》4:2(1999.06),頁89-132。
劉斌雄,<台灣南部地區平埔族的阿立祖信仰>,《台灣風物》37:3(1987),頁1-62。
潘英海,<「在地化」與「地方文化」:以「壺的信仰叢結」為例>,收錄於莊英章、潘英海,《台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討論文集(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年,頁299-319。
簡炯仁,<「台灣是瘴癘之地」--一個漢人的觀點>,《台灣風物》46:4(1996.12),頁21-52。
簡炯仁,<台灣先民因應瘴癘研究>,《高苑學報》6:2(1997.08),頁44-53。
韓良俊,<紅唇心事-檳榔危害知多少?>,《科學月刊》334(1998),頁46-50。
韓良俊,<紅唇心事-檳榔危害知多少?>《科學月刊》28:10(1997.10),頁806-811。
韓良俊、陳信銘,<檳榔問題的迷思與事實>,《健康世界》267,民87年,頁44-52。
顏明正,<台灣山地同胞的宗教信仰>,《台灣風物》17:4,民56年,頁80-83。
(四)學位論文
王翔峙,<檳榔的組織培養>,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李恬儀,<檳榔商品化的形成與消費文化轉變之研究>,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吳梨華,<從文獻資料解讀清代台灣平埔族的社會文化>,台南師範學院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吳妹嬙,<賽夏族民間故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林丁國,<清代台灣游民研究一以羅漢腳為中心的探討(1684-1874)>,東海大學園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林政欽,<檳榔攤消費文化及空間意涵之研究>,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陳明哲,<原住民與非原住民之檳榔濫用者跨文化的評估>,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張菁芳,<十三行遺址出土人骨之形態學與病理學分析及其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曾瓊儀,<蘭嶼雅美族民間故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蔣淑如,<清代台灣的檳榔文化>,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五)外文書籍
l.Rooney,D.F.,卅Betel Chewing Tradition in South-East Asia卅,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指導教授 賴澤涵(JEH-HANG LAI) 審核日期 2006-12-1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