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213501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7 、訪客IP:3.14.248.252
姓名 詹嘉雯(CHIA-WEN CHA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中壢事件與台灣政治轉型
相關論文
★ 從「大義覺迷」到「五族共和」 ——近代中國民族思想的形成與演變★ 胡光墉與南幫票商之研究,1823~1885
★ 清代捐納制度與台灣士紳之研究★ 嚴慶齡與台灣汽車工業之發展(1953-1981)
★ 中壢仁海宮與地方社會的發展★ 明將李如松與朝鮮之役研究
★ 輪轉鍊生:臺灣自行車產業史(1972-2005)★ 中國佛教會在臺灣之發展(1945-1955)
★ 雲南反共救國軍的探討, 1949~1954★ 東港漁業的發展與變遷,1948-2008
★ 日治時期「新竹州」之發展與演變(1895—1945)★ 國民政府對戰後世界秩序之構想 -以「國際問題討論會」為例
★ 台中加工出口區與潭子鄉社會變遷(1971-1994)★ 清領時期台閩地區米榖貿易與商人(1685-1850)
★ 新莊社會變遷的研究★ 台灣舞蹈表演藝術之發展與當代社會之關係(1930年代至2000年)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嘗試以「中壢事件」為基礎點,見證黨外勢力崛起,以至形成組織化、全面化、制度化的過程,並探討其如何深刻影響七0年代以迄八0年代臺灣政治發展之趨向。
一九七0年代以來的政治、經濟、社會等背景,包括中產階級的興起、外交的挫折,以及政治上「台灣化」、「本土化」的措施,促使黨外勢力藉此蓬勃發展,尤其一九七七年五項公職人員地方大選,為黨外勢力重要展現時機。
一九七七年是臺灣實施地方自治的第廿七年,是年十一月十九日臺灣舉行了一次統一地方選舉,此次選舉為臺灣地區自實施地方自治以來,規模最為龐大的一場地方大選,未料於投票當日在中壢市發生了選舉騷動事件,即震驚國內外的「中壢事件」。對於「中壢事件」的事發原因眾說紛紜,但事實上「中壢事件」之爆發,實屬偶發意外。無論如何,「中壢事件」之過程與最終以較之於「二二八事件」令人信服的合法方式解決,其始末明朗,完全不若五0年代之白色恐怖,此亦顯示國民黨對於黨外勢力的容忍性已較一九五0年代提高。
「中壢事件」後,黨外勢力開始進行一連串組織化行動,並出現類似於政黨的組織,其行動雖於一九七九年「美麗島事件」暫遭挫折,但不因此中挫其發展政黨的決心,仍藉由選舉,不斷擴大其組織模式。而國民黨對於黨外勢力的打壓,及至一九八0年代,在台灣與美國訂立的「台灣關係法」、經濟上保護主義、兩岸關係演變,與國民黨本身政權繼承等客觀因素下,開始出現轉機。
本文最末佐以道爾(Robert A. Dahl)「多元政治」(Polyarchy:Participation and Opposition)理論,分析「中壢事件」後,國民黨政權對於黨外勢力之凝聚、組織化的容忍度提高,此外,國民黨在考量此時對黨外的壓制,仍無法恢復其日益衰弱的合法性,同時也無法獲得民主準則在全球和本國社會中的優勢,更無法獲得國際尊重和合法性,決定將黨外勢力納入體系,促使台灣政治轉型。
七0年代中期以後,許多威權體制國家相繼走上民主之路,臺灣晚近的政體轉型過程大致是從七0年代後期開始,由威權政治體系進入自由化、民主化體系。在臺灣民主轉型的歷程中,一九八六年九月廿八日民進黨的成立尤具重大意義,這是「黨外」在臺灣近代史上組成的第一個具有社會基礎的反對黨。民進黨的出現,象徵臺灣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政治自由化,也代表黨外勢力對民主轉型催化的進展。
摘要(英)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make a thorough study of “Chung-Li Incident” which resulted in the rise of opposite group of politicians of the Kuomintang (KMT). Furthermore, the incident led to the whole process of how these politicians organized and institutionalized an opposite political party to against the single party KMT at that time. In other word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is historical incident, this paper will examine and analyze how it influenced the Taiwanese political arena as a whole in the 70s, the 80s, and till today.
In the 70s, the Taiwanese economy had been tremendously prosperous, moreover, the uprising of bourgeoisie in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d adopted its One-China policy by recognizing Mainland china’s sovereignty which led to the diplomatic turmoil that Taiwan had faced at that time had caused many dramatic changes took place in politics and social aspects altogether. The major change in Taiwanese Political situation was that people who were did not join the KMT could still be able to join the elections for local government posts. This had allowed the growth of opposition group of politicians and candidates of the KMT and it had booming greatly especially in 1977 for these oppositionists had won some posts in elections.
It was the twenty-seventh year since Taiwan had started the home rule regulation and in the same year, Taiwan had held one time local county magistrate’s posts elections which was the by far the largest local government posts’ election. Afraid of that the KMT would not ring the ballot fairly, a riot had taken place in the town of Chung-Li. And this rebel, since then noted as the “Chung-Li Incident”. It was not doubt that there were various rumors of what caused the riot; however, it happened accidentally.
This paper also review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ung-Li Incident” and the “228 Incident (also known as 228 Massacre)”. It is to say that the whole “Chung-Li Incident” was not as severe as the white terror happened in the 50s,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KMT had displayed a higher and better tolerance towards other voices outside of the party than in the 50s.
After the “Chung-Li Incident”, many of the oppositionists had begun the so called anti-KMT activities of forming and organizing political movements. The emergence of the opposite political movements had intervened by the KMT which set out to arrest those opposite leaders, later known as the “Formosa Incident”, in 1979. Even though the KMT had purged there oppositionists by all means, they still determined to form an anti-KMT political force. It turned out that these oppositionists had assimilated more and more people and gradually tried to find more alliances among people by winning in more local elections. The KMT had always been trying to suppress the opposite voices outside of the party. In the early 80s, the United States had created a so called “Taiwan Relations Act (TRA)”which explained how the US would deal with the relations with Taiwan. This TRA has assured Taiwan with its national, social and economical security, and it eventually changed the ways how the KMT treated the oppositionists outside of the party.
The last part of this paper will use Robert A. Dahl’s ideology – Polyarchy, to dissect the effects of the “Chung-Li Incident”. It is to note that the KMT had found it was more difficult to suppress the opposite voices without getting criticisms from other democratic nations. In addition, the KMT had realized that it had become impossible to suppress other opinions so it had to allow the inevitable legal development of other political parties took place. In other words, the KMT had no choices but to learn to put up with the political voices outside of the party. Thus, it had forced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in Taiwan changed from a dictatorship state to a more democratic nation.
More and more nations had transformed from dictatorship to democracy in the mid 70s, including Taiwan. A major milestone of how Taiwan had becoming more democratic was when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DPP) was organized and created in September 28, 1986. The emergence of the DPP represented that Taiwan has moved to a new political stage: more freedom in politics which also means that Taiwan is on its way to becoming a better and more well-developed democratic country.
關鍵字(中) ★ 政治轉型
★ 黨外
★ 中壢事件
關鍵字(英) ★ Chung-Li Incident
論文目次 目錄………………………………………………………………………Ι
表目錄………………………………………………………………… II
圖目錄…………………………………………………………………III
緒論………………………………………………………………………1
第一章 一九七0年代的臺灣…………………………………………20
第一節 國內政治與外交局勢………………………………………20
第二節 臺灣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30
第二章 意志的凝聚--「中壢事件」……………………………… 37
第一節 「中壢事件」的背景………………………………………37
第二節 「中壢事件」的經過………………………………………48
第三節 「中壢事件」後的變遷……………………………………74
第三章 第三波--臺灣的政治轉型………………………………… 81
第一節 臺灣政治轉型之源起………………………………………81
第二節 臺灣政治轉型的動力………………………………………86
第三節 臺灣政治轉型的時機………………………………………99
第四章 「中壢事件」及其政治上的影響…………………………108
第一節 「中壢事件」的定位………………………………………108
第二節 「中壢事件」的影響………………………………………112
第三節 「中壢事件」與政治轉型…………………………………121
結論………………………………………………………………… 131
徵引書目…………………………………………………………… 136
附錄………………………………………………………………… 143
參考文獻 一、專書
中央研究院台灣研究推動委員會主編,《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台灣》,台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2001年。
林正杰、張富忠,《選舉萬歲》,台北:著者印行,1978年。
高隸民,《從國家與社會的角度觀察—台灣奇蹟》,台北:洞察出版社,1987年。
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編,《歷史的凝結:1977-79 臺灣民主運動影像史》,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初版1刷,1999年。
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編,《沒有黨名的黨—美麗島政團的發展》,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初版1刷,1999年。
許信良,《風雨之聲》,台北:新橋出版社,1978年。
夏珍,《許信良的政治世界》,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1998年。
孔令晟口述 ,遲景德、林秋敏訪問,林秋敏紀錄整理,《孔令晟先生訪談錄:永不停止永不放棄--為革新而持續奮鬥》,台北:國史館,2002年。
楊青矗編,〈中壢事件專輯〉,《許信良風暴》,台北:敦理出版社,1989年。
許介麟,《戰後台灣史記》,台北:文英堂出版社,1997年。
李筱峰,《臺灣史100件大事(下)戰後篇》,台北:玉山社出版公司,1999年。
呂秀蓮,《重審美麗島》,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91年。
洪復琴,《臺灣地區群眾運動之分析與防處》,台北:大新出版社,1988年。
張富忠,邱萬興,《綠色年代1975~2000:台灣民主運動25年》,台北:綠色旅行文教基金會,2005年。
呂亞力,《政治學》,台北:三民出版社,1994年。
王振寰,《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臺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台北:唐山出版社,1993年。
吳文程,《台灣的民主轉型:從權威型的黨國體系到競爭性的政黨體系》,台北,時英出版社,1996年。
Robert A. Dahl,Polyarchy:Participation and Opposi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1).中譯本,張明貴譯,《多元政治:參與和反對》,台北:唐山出版社,1989年。
劉軍寧譯,《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田弘茂,《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2年。
財團法人研究基金會,《壟斷與剝削》,台北:財團法人研究基金會,1989年。
若林正丈著,吳密察審訂,洪金珠、許佩賢譯,《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年。
若林正丈著,張炎憲審訂,《轉型期的台灣》,台北:故鄉出版社,1989年。
王振寰,《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
彭懷恩,《台灣政黨政治》,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94年。
倪炎元,《東亞威權政體之轉型:比較南韓與台灣民主化之歷程》,台北:月旦出版社,1995年。
陳水源,《台灣歷史的軌跡(下)》,台北: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黃嘉樹,《第三隻眼看台灣—透視國民黨的台灣經驗1945-1988》,台北:大秦出版社,1996年。
陳孔立,《台灣歷史綱要》,台北:九州出版社,1996年。
劉進慶著,若林正丈編,《中日會診臺灣—轉型期的經濟》,台北:故鄉出版社,1988年。
若林正丈,《台灣百科》,台北:克寧出版社,1995年。
張茂桂,《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89年。
江炳倫編,《挑戰與回應-民國七0年代台灣的鉅變》,臺北:自由基金會,五南出版社,1993年。
李邁先,《西洋現代史》,台北:三民出版社,1982年。
沈劍虹,《使美八年紀要—沈劍虹回憶錄》,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
鄭牧心,《臺灣議會政治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87年。
李筱峰,《臺灣民主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87年。
李旺臺,《台灣反對勢力(1976~1986)》,高雄:五千年出版社,1993年。
李長貴,《激進社會運動》,台北:理論與政策雜誌社,1992年。
李禎祥等編撰,《人權之路:臺灣民主人權回顧》,台北:玉山社出版公司,2002年。
臺灣人權促進會,《臺灣人權誌74:2~80:12》,台北:臺灣人權促進會,1991年。
臺灣人權促進會,《二十年人權在台灣》,台北:臺灣人權促進會出版、旭昇出版社發行,1991年。
台北市新聞記者工會,《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工會編印,1971年。
中國時報社,《中國時報三十年》,台北:中國時報社,1980年。
民眾日報社史編撰委員會,《民眾日報四十年史》,高雄:民眾日報社,1990年。
自立晚報編撰小組,《自立晚報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1987年。
黃年主編,《聯合報四十年》,台北:聯經出版社,1991年。
吳哲朗,《黨外的新聞—台灣日報辛酸史》,台中:筆者自行發行,1978年。
孫治安,《二十世紀臺灣》,台北:大地地理出版社,2005年。
錢復,《錢復回憶錄卷一:外交風雲動》,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2005年。
林蔭庭,《追隨半世紀—李煥與經國先生》,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1998年。
江炳倫、張世賢、陳鴻瑜譯,Samuel Huntington著,《轉變中社會的政治秩序》,台北:黎明出版社,1988年。
二、學位論文
陳孟元,〈臺灣一九八0年代黨外運動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古淑芳,〈臺灣黨外運動(1977-1986)--以黨外言論為中心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洪巧樺,〈臺灣黨外運動政治與社會主張之研究(1977-1986)〉,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林惠萱,〈臺灣黨外雜誌之研究--以《蓬萊島》系列為例〉,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蕭淑玲,〈台灣黨外雜誌對黨外運動的作用(1979∼1986)—以《八十年代》系列、《美麗島》、《蓬萊島》系列兩大路線為例〉,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王啟明,〈1960年代反叛文化對臺灣的影響〉,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潘隆澈,(台灣政治群眾運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潘啟生,(台灣地區政治抗爭運動之研究1977-1988),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李悅肇,〈台灣政治反對運動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蘇正沛,〈支配與反抗-『自由中國』事件與『美麗島』事件之比較〉,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陳嘉宏,〈階級結構的轉型與臺灣政治反對運動(1960-1993)〉,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賴昭呈,〈台灣政治反對運動:歷史與組織分析(1947-1986)〉,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陳世岳,〈政治領袖與政治轉型--蔣經國與臺灣政治轉型〉,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林仲修,〈台灣政治轉型中國家蛻變之內環境因素分析〉,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林柏州,〈國民黨政權的台灣化--國家體系轉換的內涵與起源之分析〉,私立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吳煥偉,〈台灣民主轉型之結構與策略互動分析(1949-1997)〉,國立政治大學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郭正亮,〈國民黨政權在台灣的轉化(1945-88)〉,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吳介民,〈政治轉型期的社會抗議:台灣1980年代〉,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羅俐雯,〈台灣民主轉型(1980~2000年)之研究-以Samuel P. Huntington的理論作驗證〉,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陳瑞平,〈黨外省議員政治議題質詢對台灣民主化之影響(1973~1991)〉,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李柏泉,〈黃信介與台灣民主運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蔡裕仁,〈黃信介與戰後臺灣民主運動〉,東海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游盈隆,〈系統取向與投票行為:民國六十九年台北市中央民意代表選舉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論文,1982年。
游毅然,〈從「共識動員」論美麗島軍法大審的效應---台灣民主轉型的關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朱尹帆,〈日本共產黨與群眾運動(以1945~1953年之勞工運動為主軸)〉,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三、期刊論文及研討會論文
朱柔若,〈中壢事件的歷史意義與社會定位〉,《樂聲揚起.第一、二屆桃園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壢:萬能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桃園文史工作室編印,2003年,頁175-190。
蔡明璋,〈國家與社會運動〉,《社會福利》72期,1989年,頁15-17。
洪郁如,〈初探臺灣新興社會運動的理論脈絡---對「資源動員論」的反省〉,《政治學刊》1期,1990年,頁113-124。
張曉春,〈知識分子與社會運動〉,《中國論壇》265期,1986年,頁93-99。
林嘉誠,〈臺灣的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中國論壇》282期,1987年,頁28-31。
蕭新煌,〈民間社會的「反支配」性格---社會運動本質的界定〉,《中國論壇》331期,1989年,頁60-64。
蕭新煌,〈社會運動與社會啟蒙〉,《中國論壇》328期,1989年,頁63-65。
林佳龍,〈威權侍從政體下的臺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政治解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卷第一期,1989年,頁117-143。
曾心儀,<黨外的過去與現在>,《新生代》第七期,1982年,頁40-41。
林自然,<黨外如何紮根基層—訪潘立夫先生>,《深耕》第16期,1982年,頁30。
鄧維賢,〈民主黨外新生代的事業—黨外新生代的起源、發展和目標〉,《政治家》半月刊第五期,1981年,頁4。
王振寰,〈臺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卷第1期,1989年,頁71-116。
王振寰,〈臺灣新政商關係的形成與政治轉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4期,1993年,頁123-163。
王振寰、錢永祥,〈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生問題〉,《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0期,1995年,頁19-55。
歐陽晟,〈臺灣民主轉型的政治分析〉,《政治學刊》1期,1990年,頁127-145。
張瑞猛、蕭全政,〈臺灣的威權轉型:國民政經體制與政經改革〉,《中國論壇》378期,1992年,頁4-15。
吳乃德,〈搜尋民主化的動力 兼談民主轉型的研究取向〉,《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卷第1期,1989年,頁145-161。
廖益興,〈威權轉型與地方政治生態之變遷〉,《國家政策雙週刊》97期,1994年,頁3-5。
李文志,〈評《中日會診臺灣---轉型期的政治》〉,《國家政策季刊》6期,1990年,頁145-161。
徐火炎,〈民主轉型過程中政黨的重組:臺灣地區選民的民主價值取向、政黨偏好與黨派投票改變之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5卷第1期,1992年,頁213-263。
吳養生,〈對臺灣「政治轉型」的思考〉,《中國論壇》第32卷第3期,1991年,頁4-9。
彭懷恩,〈評「對臺灣政治轉型」的思考〉,《中國論壇》第32卷第3期,1991年,頁11。
莊義仁,〈臺灣「轉型期」社會問題剖析〉,《中國論壇》第32卷第1期,1991年,頁57-62。
郭正亮,〈李登輝現象:政治領導與政黨轉型〉,《東吳政治學報》6期,1996年,頁203-231
紀俊臣,〈地方政治轉型與國家發展〉,《研考雙月刊》第20卷第1期,1996年,頁48-59。
李筱峰,〈知識分子與政治革新運動〉,《中國論壇》265期,1986年,頁68-92。
張茂桂,〈八0年代臺灣社會運動風潮與政治轉化〉,《國家政策季刊》1期,1989年,頁52-59。
吳文程,〈臺灣政治轉型理論的分析架構的探討〉,《東吳政治學報》4期,1995年,頁135-183。
黃秀端、趙湘瓊,<台灣婦女近十年來政治態度的變遷〉,《問題與研究》第三十五卷第十期,1996年,頁71-95。
朱雲漢,〈全球第三波民主化的反思〉,《民主.轉型?台灣現象》,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8年,頁27-28。
朱雲漢,<政治抗爭與民主秩序的重建>,《社會重建》,台北:時報出版社,1992年,頁1-28。
王維芳,〈蒙古與中亞政治轉型的比較〉,中壢:第五屆台灣與中亞論壇國際學術會議,2005年11月23日。
蕭全政,〈國民主義:台灣地區威權體制的政經轉型〉,《中國的民主前途:臺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1991年,頁37-62。
彭小妍,〈台灣七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台灣經驗(二)社會文化篇》,台北:東大出版社,1994年,頁65-89。
陳正醍,<台灣的鄉土文學論戰(上)>,路人譯,《暖流》第2卷第2期,1982年,頁23。
蕭新煌、黃世明,〈從臺灣客家族群發展類型探討族群融合問題〉,《新世紀智庫論壇》10期,1990年,頁74-75。 
四、網站與網路資料
陳世岳,〈政治領導與政治轉型理論的討論〉,《中山科學共同報》創刊號,1999年,http://www.general.nsysu.edu.tw/paper/88061-2.htm
陳映真,〈向內戰‧冷戰意識形態挑戰(5)--七○年代文學論爭在台灣文藝思潮史上劃時代的意義〉,2003年,http://www.ren-jian.com/.
王南傑,〈為出頭天奮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人權宣言的故事〉,http://www.pct.org.tw/ministers/mt/mt3200_05.htm
美國在台協會網址:http://www.ait.org.tw/zh/about_ait/tra/.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http://www.pct.org.tw.
中央廣播電台,〈德先生的風采〉許信良訪問記錄,2004。
http://www.rti.org.tw/big5/recommend/democracy_a/index.aspx
檔案管理局-國家檔案資訊網
https://na.archives.gov.tw/archives/chinese/service/service_progress.jsp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big5/rpir/1_11.htm
五、當時報紙
〈警方祥和處置糾紛 治安當局忍辱負重 徒手執行勤務‧憾事幸未擴大 對於滋事分子‧仍將依法調查〉,《聯合報》,1977年11月26日,第3版。
〈台灣地區八百萬公民 今日行使神聖選舉權 選舉五項公職人員〉,《聯合報》,1977年11月19日,第3版。
〈選情熾熱謠言四起 追根究底惡少滋事 兩老投票‧范姜指點引起糾紛 群眾附和‧大家隨人捲到警局〉,《聯合報》,1977年11月26日,第3版。
〈二老詳述投票經過 選票未經別人之手 走出投票所‧有人說票被塗改 如何被捲入‧直到現在不明白〉,《聯合報》,1977年11月26日,第3版。
金惟純,〈高估了自己、低估了群眾、錯估了政府----美麗島份子的虛驕、狂妄和愚昧〉,《中國時報》,1979年12月14日,第3版。
指導教授 賴澤涵(JEH-HANG LAI) 審核日期 2007-7-13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