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41305017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1 、訪客IP:18.223.213.194
姓名 范良貞(Liang-Chen Fa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獅山勸化堂與南庄的地方社會
(Chuan-Hau Hall at Lion’s Head Mountain and Local Society of Nan-Juang)
相關論文
★ 從「大義覺迷」到「五族共和」 ——近代中國民族思想的形成與演變★ 胡光墉與南幫票商之研究,1823~1885
★ 清代捐納制度與台灣士紳之研究★ 嚴慶齡與台灣汽車工業之發展(1953-1981)
★ 中壢仁海宮與地方社會的發展★ 明將李如松與朝鮮之役研究
★ 輪轉鍊生:臺灣自行車產業史(1972-2005)★ 中國佛教會在臺灣之發展(1945-1955)
★ 雲南反共救國軍的探討, 1949~1954★ 東港漁業的發展與變遷,1948-2008
★ 日治時期「新竹州」之發展與演變(1895—1945)★ 國民政府對戰後世界秩序之構想 -以「國際問題討論會」為例
★ 台中加工出口區與潭子鄉社會變遷(1971-1994)★ 清領時期台閩地區米榖貿易與商人(1685-1850)
★ 新莊社會變遷的研究★ 台灣舞蹈表演藝術之發展與當代社會之關係(1930年代至2000年)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臺灣是個多元族群的社會,在居民與地理環境的互動中,寺廟往往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本研究以獅山勸化堂為核心,探討獅山勸化堂與南庄地方社會間的關係,將其置於南庄的社會發展背景下進行分析,論究其歷史淵源、發展演變、祭祀活動和參與廟務的地方人士,以探究隨著時空背景的變換,社會經濟結構的轉型,獅山勸化堂如何能發展為公眾信仰的寺廟。因此,以南庄地方社會的形成、獅山勸化堂的興起及發展歷程,以及獅山勸化堂與地方社會關係為探討因子,除探究寺廟管理人如何讓寺廟與地方相輔相成,地方經濟活動與寺廟間關係,更期望透過本研究,觀察到清末日治時期臺灣鸞堂發展的大勢,及公廟與地方社會間的互動關係。
獅山勸化堂地處竹、苗交界處,自創堂之初即與周遭聚落有地緣交通及祖籍的多重關係。其次,就鸞堂系統而言,獅山勸化堂亦與竹、苗的客家鸞堂多源自於新竹宣化堂,透過鸞堂間的相互交陪,使其在北臺灣地區佔有一席之地。且南庄地方社會的經濟發展,主要肇因其自然資源豐富,每每以其特有產業成就地方的繁榮。然地方產業發展,除受官方決策影響外,如何重整與領導角頭勢力才是最大關鍵,獅山勸化堂正是扮演著此種調和角色。透過獅山勸化堂凝聚人心,激發庄民鄉土意識,創造出屬於南庄的地方特色,帶動地區一次又一次的的轉變與發展。
摘要(英) Taiwan combined many racial groups and temple usual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sidents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This research is taken the Chuan-Hau Hall at Lion’s Head Mountain as a case to study the social tie between the Hall and the local residents in Nan-Juang. By tracking and studying her historical background, social development, local participants during temple worship and sacrificial offering activities, socio-economic structure reforming along with the space and time transformation, and we will see how the Chuan-Hau Hall becomes one of the popular worship temples in the area. Therefore, we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Nan-Juang society, the foun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all, as well as discuss the dynamic of her connections. Through this research, we not only learn how the overseers in the Hall let the temple and the neighborhood complements one another and enable the economic activities expanding, but also observes the development of Phoenix Hall, and her interaction between temples and local residents during the time of Japanese governed Taiwan at the end of Cing Dynasty.
The Chuan-Hau Hall at Lion’s Head Mountain is located at the border of Hsin-Chu and Miao-Li. The Hall has developed generation connection with the local society because of her distinctive location. Speaking of the Phoenix Hall system, the Chuan-Hau Hal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orthern Taiwan due to the base of Phoenix Hall was from Hakka Shinhaui Hall of Hsin-Chu and Miao-Li, and their interaction in the halls. Also, the growing of Nan-Juang economy is due to her rich natural resources and unique industrial achievement. The key to further developing local industry is depended on the government office’s policies and the influence of local major parties. The Chuan-Hau Hall has played an intermediate role and to inspire the local residents to be proud of her own community. This has made Nan-Juang developed her own characteristic and transformed the community again and again.
關鍵字(中) ★ 獅山勸化堂
★ 南庄
★ 鸞堂
★ 地方社會
關鍵字(英) ★ Chuan-Hau Hall at Lion’s Head Mountain
★ Nan-Juang
★ Phoenix Hall
★ Local Society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Ⅳ
英文摘要……………………………………………………………….Ⅴ
誌謝…………………………………………………………………….Ⅵ
目錄…………………………………………………………………….Ⅶ
圖目錄………………………………………………………………….Ⅷ
表目錄………………………………………………………………….Ⅸ
緒論………………………………………………………………….. 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2
二、研究範圍……………………………………………………….. 4
三、研究回顧……………………………………………………….. 7
四、研究方法與史料介紹…………………………………………..14
五、章節架構………………………………………………………..16
第一章 南庄地方社會的形成……………………………………...18
第一節 漢人入墾前的南庄……………………………………....18
第二節 土地拓墾與聚落發展…………………………………....30
第三節 南庄的行政建置與變遷………………………………....44
第二章 獅山勸化堂的興起……………………………………....51
第一節 清代後期南庄的開發…………………………………....51
第二節 獅山勸化堂的創立……………………………………....63
第三節 獅山勸化堂的組織與歷代管理人員…………………....73
第三章 獅山勸化堂的發展……………………………………....88
第一節 獅山勸化堂的鸞務發展………………………………....88
第二節 宗教活動與慈善事業…………………………………...101
第三節 獅山勸化堂的堂務發展………………………………...112
第四章 獅山勸化堂與地方社會關係…………………………...124
第一節 獅山勸化堂與南庄煤礦………………………………...124
第二節 獅山勸化堂的社會關係………………………………... 136
第三節 獅山勸化堂與南庄地方社會的轉變…………………...147
結論……………………………………………………………....158
參考文獻………………………………………………………....164
附錄一……………………………………………………………..174
參考文獻 一、史料
(一) 檔案、統計書
《淡新檔案》。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與專賣局數位化檔案資料庫》。
《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臺灣日日新報》漢文電子版。
丁日建等,《治臺必告錄》,臺灣文獻叢刊第1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灣文獻叢刊第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不著撰者,《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文獻叢刊第15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不著撰者,《清奏疏選彙》,臺灣文獻叢刊第25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8年。
不著撰者,《清奏疏選彙》,臺灣文獻叢刊第25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8年。
不著撰者,《清宣宗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18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
不著撰者,《清聖祖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16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不著撰者,《清德宗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19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
不著撰者,《道咸同光四朝奏議選輯》臺灣研究叢刊第28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1971年。
不著撰者,《臺灣私法物權編》,臺灣文獻叢刊第15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沈葆楨,《福建臺灣奏摺》,臺灣文獻叢刊第2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郁永河,《裨海記遊》,臺灣文獻叢刊第4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國史館編,《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第23輯),臺北縣:國史館,2000年。
張伯行、吳大廷等編,《清經世文編選錄》,臺灣文獻叢刊第22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年。
程大學、王詩琅、吳家憲編譯,《余清芳抗日革命全檔》,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4年。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總督府檔案中譯本》第四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臺灣省文獻會,《臺灣省苗栗縣南庄鄉宗教調查表》,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60年。
臺灣省苗栗縣文獻委員會,《臺灣省苗栗縣志》,苗栗:臺灣省苗栗縣文獻委員會,1968年。
臺灣新民報社編,《臺灣人士鑑》,臺北:臺灣新民報社印行,1938年。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臺北:捷幼出版社,1993(1919)年。
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臺灣文獻叢刊第2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薛月順編,《臺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三),臺北:國史館,1999年。
(二) 報紙、期刊
中國時報社,《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三年三月廿六日至八十九年十一月十四日。
民生報社,《民生報》,民國八十五年五月十二日至九十四年八月十三日。
南瀛佛教會,《南瀛佛教會報》,大正十二年七月十日至昭和四年五月二十日。
新竹州編,《新竹州報》,臺中:臺灣新聞報社,大正九年至昭和二年。
臺灣日日新報編輯部,《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日日新報社,明治卅一年五月六日至昭和十九年三月卅一日。
聯合報社,《聯合報》,民國四十五年一月十日至九十五年二月七日。
(三) 方志
何來美,《重修苗栗縣志》自治志,苗栗:苗栗縣政府,2005年。
李汝和主修,《臺灣省通志》,臺北:臺灣省文獻會,1972年。
沈茂蔭,《苗栗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5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2年。
周璽,《彰化縣誌》,臺灣文獻叢刊第15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林百川,林學源著,《樹杞林志》,1899,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林朝棨,《臺灣省通志初稿》卷一,臺北:臺灣省文獻會,1957年。
波越重之,《新竹廳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1907)年。
南庄役場,《南庄役場概況》(手抄本),1939年。
黃新亞主修,鍾建英纂,《臺灣省苗栗縣志》,苗栗文獻委員會,1959-1978年。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連橫,《臺灣通史》,臺灣文獻叢刊第12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陳桂培,《淡水廳志》臺灣研究叢刊第17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1963年。
陳壽祺,《褔建通志臺灣府》,臺灣文獻叢刊第8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新竹縣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新竹縣志》,新竹:新竹縣文獻委員會,1976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通誌》,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2年。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7年。
鄭鵬雲、曾逢辰,《新竹縣志初稿》,臺灣文獻叢刊第6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7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館野秀雄,《新竹州沿革史》,臺北:成文出版社,1938年。
(四) 其他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
九芎林文林閣復善堂,《化民新新》,1902年。
王見川、釋道成,《中壢圓光寺誌》,桃園:圓光佛學研究所,2004年。
北埔公學校,《昭和14年校勢一覽》,北埔公學校自編,1939年。
臺灣雜誌社編,《臺灣實業家名鑑》,臺北:臺灣雜誌社, 1912年。
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編,《佛光大辭典》,高雄縣:中國臺灣佛光山出版社,1997年。
吳密察監修,《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出版社臺灣館,2000年。
育化堂,《一聲雷》,1901年。
岩崎潔治編輯,《臺灣實業家名鑑》,臺北:臺灣雜誌社,1912年。
明復堂,《現報新新》,1899年。
林進發編著,《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眾公論社出版,1935年。
邱鎮森編,《崇聖宮百年誌》,桃園:華夏書坊,2003年。
南庄戶政事務所,〈日治時期戶政戶政統計表〉,1898-1944年。
苗栗大湖法雲禪寺,《法雲禪寺沿革》,苗栗:苗栗大湖法雲禪寺,1997年。
苗栗農田水利會,《臺灣省苗栗農田水利會會誌》,苗栗農田水利會,1993年。
修省堂編纂,《洗甲心波》,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5(1901)年。
唐澤信夫,《臺灣紳士名鑑》, 臺北:新高新報社,1937年。
張炎憲主編,三田裕次收藏,《臺灣古文書集》,臺北:南天書局,1988年。
菅武雄,《新竹州の情勢と人物》,臺北:臺北印刷株式會社,1938年。
黃宣儒提供、黃允明公嘗,《黃祈英公事蹟》(未出版)。
慈怡法師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山出版社出版,1993年。
新竹樹杞林明復堂,《現報新新》,1899年。
新竹縣文獻委員會編,《新竹文獻會通訊》(對內通訊),新竹縣文獻委員會,1953年。
新竹廳(編),《新竹廳寺廟調查書》,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藏,1915年。
新高新報社編,《臺灣紳士名鑑》,臺北:新高新報社,1937年。
獅山勸化堂,《宣音普濟》,獅山勸化堂,1912年。
獅山勸化堂,《警世玉律金篇》,獅山勸化堂,1930年。
獅山勸化堂,《獅山勸化堂歷年信徒代表大會記錄》,獅山勸化堂提供,1992~2006年。
獅山勸化堂,《獅山勸化堂收支決算書》,獅山勸化堂提供,1992~2006年。
獅山勸化堂鸞務會,《效職生出席簿》,手稿,獅山勸化堂提供,1954~2007年。
臺灣慣習研究會,《臺灣慣習記事》,台中:臺灣省文獻會,1984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日日新報1916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統治概要》臺北:南天書局,1997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三卷賽夏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8(1916)年。
興南新聞社編,《臺灣人士鑑》,臺北:臺灣總督府,1943年。
釋達真,《獅山勸化堂沿革史》,手稿,獅山勸化堂提供,1959年。
鷹取田一郎,《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年。
二、專書
Davidson,James W.著、蔡啟恒譯,《臺灣之過去與現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年。
Felix,Gilbert & Graubard, R. Stenphen 原著,李豐斌譯,《當代史學研究》,臺北:明文,1982年。
Le Roy,Ladurie, Emmanuel (勒華拉杜里)著,許明龍譯,《蒙大猶 : 一二九四 - 一三二四年奧克西坦尼的一個山村》,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Patrice,Bonnewitze, 著,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城邦文化,2002年。
Prasenjit,Duara,(杜贊奇)著,《文化、權力與國家》,江蘇人民出版社翻譯及出版,1994年。
Shafer, Jones Robert 原著,趙干城、鮑世奮譯,《史學方法論》,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0年。
Skinner, G. William 著,史建雲,徐秀麗譯,《中國農村的市場與社會結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井出季和太著,郭輝編譯,《日據下之臺政》,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6年。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4年。
王志宇,《臺灣恩主公信仰》,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王見川,《臺灣的齋教與鸞堂》,臺北:南天書局,1996年。
王見川、李世偉,《臺灣的民間宗教與信仰》,臺北:博揚文化出版社,2000年。
王見川、李世偉,《臺灣的宗教與文化》,臺北:博揚文化出版社,1999年。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7。
白井朝吉、江間常吉,《皇民化運動》,東臺灣新報社臺北支局,1939年。
伊能嘉矩,《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第三臺灣》,東京:富山房, 1909年。
伊能嘉矩著,江慶林等譯,《臺灣文化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年。
安倍明義,《臺灣地名研究》,臺北:武陵出版社,1987年。
江燦騰、王見川主編,《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4年。
佛教タイムス社編,《佛教大年鑑:明治百年紀念》,東京:佛教タイムス社,1969年。
宋光宇,《宗教與社會》,臺北:東大出版社,1995年。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李豐楙,《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何鳳嬌編,《臺灣省警務檔案彙編–民俗宗教篇》,臺北:國史館,1996年。
周憲文,《清代臺灣經濟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周憲文,《臺灣經濟史》,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80年。
林玉茹,《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臺北:知書房,1996年。
林再生,《煤港雞籠–基隆煤業史手記》,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1999年。
林修澈,《南庄事件與日阿拐:透過文獻與追憶的認識》,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4年。
林修澈主編,《賽夏學概論》,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6年。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年。
哈貝瑪斯等,《社會主義–後冷戰時代的思索》,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
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縣:新竹縣文化局,2001年。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年。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83年。
宮本延人,《日本統治時代臺灣における寺廟整理問題》,奈良縣:天理教道友社,1988年。
張炎憲、李筱峯、戴寶村編,《臺灣史論文精選》,臺北:玉山社,1996年。
張炎憲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第三輯),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89年。
張勝彥、吳文星、戴寶村等編,《臺灣開發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年。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79年。
許地山,《扶箕迷信的研究》,臺北,商務印書館,1994年。
許雪姬,《板橋林家:林平侯父子傳》,南投:臺灣省文獻會,2000年。
許雪姬總策劃,《臺灣歷史辭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4年。
陳正祥,《臺灣地形》,臺北:南天書局,1993年。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91年。
陳玲蓉,《日據時期神道統制下的臺灣宗教政策》,臺北:自立晚報,1992年。
陳運棟,《林為恭家族發展史調查研究報告書》,南投:臺灣省政府,2004年。
陳運棟,《林為恭家族族譜》,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4年。
彭明輝,《舉頭三尺有神明–中和地區的寺廟與聚落發展》,臺北縣:臺北縣文化局,1996年。
程宗陽、盧善棟,《臺灣之煤礦》臺灣研究叢刊第3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1956年。
黃卓權,《跨時代的臺灣貨殖家–黃南球先生年譜1840~1919》,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2004年。
黃卓權編,《苗栗內山開發之研究專輯–附廣泰成文物史話》,苗栗,苗栗縣立化中心,1990年。
黃鼎松,《獅頭山百年誌》,苗栗:財團法人苗栗縣南庄鄉獅山勸化堂,2000年。
黃嘉謨 ,《甲午戰前臺灣之煤務》,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1年 。
溫吉編譯,《臺灣番政志》,(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年。
溫振華、戴寶村著,《淡水河流域變遷史》,板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詹素娟,張素玢,《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北)》,南投:臺灣省文獻會,2001年。
鈴木清一郎撰,高賢治編,馮作民譯,《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出版社,1978年。
廖守臣,《泰雅族的社會組織》,私立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原住民健康研究專刊,1998年。
臺灣省文獻會,《苗栗縣鄉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9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之樟腦》,臺北:臺灣銀行,1952年。
臺灣礦業史編纂委員會,《臺灣礦業史》(上),臺北:臺灣區煤礦業同業公會,1966年。
臺灣礦業史續二編冊纂委員會,《臺灣礦業史續二》(上),臺北:中華民國礦業協進會,2000年。
趙正山主編,《南庄鄉風土誌》,苗栗:苗栗縣政府,2000年。
劉枝萬,《臺灣民間信仰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
增田福太郎,《臺灣の宗教》,東京:明治聖德記念學會,1935年;臺北:古亭書屋,1975年。
增田福太郎著,黃有興譯,《臺灣宗教論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
鄭志明,《臺灣民間宗教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年。
鍾福山總編輯,《宗教法令彙編》,臺北:內政部,1996年。
瞿海源,《宗教法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計畫報告,1989年。
騰井志津枝,《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的理番政策》,臺北: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21),1989。
闞正宗,《臺灣高僧》,臺北:菩提長青出版社,1996年。
Esheric, Joseph W. & Mary, B. Rankin, eds.,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
Weller , Robert P. , Unities and Diversities in Chinese Religion.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 1987。
三、論文
(一) 期刊論文
Alitto,Guy,〈論目前在西方的中國地方史研究的趨向〉,《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2(1983),頁 439–444。
Gallin, Bernard and Rita S. Gallin,“Folk Religion as a Mobilizing Identity:The Ta Shih Kung Temple in Taipei”收錄於王秋桂、莊英章、陳中民編,《社會、民族與文化展演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2001,頁 183–204。
Katz, Paul R.,“Festival Systems and the Division of Ritual Labor: A Case Study of the An-fang 暗訪 at Hsin-chuang's Ti-tsang An 地藏庵”,《民俗曲藝》130(2001),頁 57–124。
Katz, Paul R.,“Morality Books and the Growth of Local Cults; A Case Study of the Palace of Guidance”,收錄於《中央大學人文學報》14(1996),頁 203–240。
山根幸夫著、吳密察譯,〈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的成果(附記:臺灣慣習研究會)〉,《臺灣風物》32:1(1982),頁 50–53。
王見川,〈西來庵事件與道教、鸞堂之關係–兼論其周邊問題〉,《臺北文獻》直字120(1997,頁 71–92。
王見川,〈清末日據初)期的臺灣鸞堂〉,《臺北文獻》直字112(1995),頁 49-84。
王崧興,〈濁大流域的民族學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73),頁 1-10。
王爾敏,〈清廷《聖諭廣訓》之頒行與民間之宣講拾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2:下(1993),頁 255-261。
江燦騰,〈日據時代臺灣北部曹洞宗大法派的崛起–覺力禪師與大湖法雲寺派〉,收錄於《臺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頁47-84。
余光弘,〈鹿港天后宮的影響範圍〉,《民間信仰與中國文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994),頁 455-470。
岡田謙著,陳乃蘗譯,〈臺灣北部村落之祭祀範圍〉,《臺北文物》9(1960),頁14-29。
林美容,〈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2(1986),頁 53-114。
林美容,〈彰化媽祖信仰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8(1990),頁41-104。
林偉盛,〈清代淡水廳的分類械鬥〉,《北臺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0),頁113-146。
林漢章,〈清代臺灣的善書事業〉,《臺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1987,頁146。
施振民,〈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73),頁191-208。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與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考察〉,《臺灣風物》40:4(1990),頁 1-68。
查復生,〈臺灣之煤〉,《臺灣銀行季刊》第二卷第二期(1948),頁57-70。
張素玢,〈龍潭十股寮蕭家:一個霄裡社家族的研究〉,《平埔族群研究學術研討會》(1994),頁 77-131。
張珣,〈祭祀圈研究的反省與後祭祀圈時代的來臨〉,《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8(2002),頁78-111。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下)〉,《臺灣文獻》31:1(1980),頁154-176;32:1(1981),頁136~157。
許嘉明,〈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1978),頁 59-68。
許嘉明,〈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73),頁165-190。
陳其南,〈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產業發展〉,《臺灣手工業季刊》55(1995),頁4-9。
陳運棟,〈桃竹苗地區早期族群關係與開發初探〉,《苗栗文獻》8(1993),頁90-121。
陳運棟,〈黃祈英事件探討〉,《臺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1987,頁79-104。
富田芳郎,〈臺灣鄉鎮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7:3 (1955),頁85-105。
黃卓權,〈從獅潭山區的拓墾–看晚清臺灣內山的開發〉,《臺灣史研究論文集》,1988,頁103-131。
黃卓權,〈臺灣裁隘後的著名墾隘–「廣泰成」墾號初探〉,《臺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1987,頁105-141。
黃紹恆,〈簡述北部臺灣樟腦製造史〉,《竹塹文獻雜誌》11(1999),頁 74-87。
黃富三,〈清代臺灣移民的耕地取得問題及其對土著的影響(上)、(下)〉,《食貨月刊》11:1(1981),頁 19~36、11:2(1981),頁26~46。
溫振華,〈施堅雅(G. W. Skinner)的中國市鎮研究介紹〉,《教學與研究》3(1981),頁 155-184。
劉枝萬,〈清代臺灣之寺廟〉,《臺北文獻》4(1963),頁 102-120。
劉枝萬,〈臺灣的民間信仰〉,《臺灣風物》39:1(1989),頁 93-97。
蔡淵洯,〈清代臺灣領導階層的組成〉,《史聯雜誌》2(1983),頁25-31。
黎志剛、杜榮佳、何永盛,〈施堅雅(G. William Skinner)〉,《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11(1991),頁 115-130。
戴寶村,〈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 (1860-1894)〉,《臺北文獻》66(1984),頁127-317。
戴寶村,〈聖諭教條與清代社會〉,《師大歷史學報》13(1985),頁 303-310。
鍾淑敏,〈館藏「臺灣日日新報」的史料價值及其利用〉,收錄於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編印,《館藏與臺灣史研究論文發表研討會彙編》,1994,頁 137-155。
釋慧嚴,〈再檢視日治時代臺灣佛教界從事的教育事業〉,《中華佛學學報》16(2003),頁169-210。
闞正宗編譯,〈日本曹洞宗派下寺院調查〉,《古今論衡》8(2002),頁66-89。
(二) 學位論文
王興安,〈殖民地統治與地方菁英-以新竹,苗栗地區為中心(1895年-1935年)〉,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田金昌,〈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何明新,〈清代新埔陳朝綱家族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林欣宜,〈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以南庄地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0年。
林桂玲,〈家族與寺廟-以竹北林家與枋寮義民廟為例(1749-1895)〉,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吳秋薇,〈玄天上帝對下營聚落發展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施雅軒,〈竹苗區域的變遷歷程–新區域地理的歷史分析〉,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范純武,〈清末民間慈善事業與鸞堂運動〉,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高世賢,〈清代苑裡地區之拓墾–以漢番聚落消長為中心〉,東海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02年。
張瓊文,〈土地、社會與國家:新店地區的空間性轉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莊珮柔,〈日治時期礦業發展與地方社會–以瑞芳地區為例(1895-1945)〉,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0年。
郭慈欣,〈清代苗栗地區的開發與漢人社會的建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2年。
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開發與地方社會建構(1683-1895)〉,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陳秀蓉,〈戰後臺灣寺廟管理政策之變遷(1945-1995)〉,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陳建宏,〈公廟與地方社會–以大溪鎮普濟堂為例(1902-2001〉,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曾月吟,〈日據時期朝天宮與北港地區之發展〉,國立中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5年。
楊宗穆,〈卓蘭地方的拓墾與聚落發展(1790-194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碩士論文,2001年。
詹素娟,〈清代臺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劉慧真,〈清代苗栗地區之族群關係〉,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4年。
蔡相煇,〈臺灣寺廟與地方發展之關係〉,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年。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1684–1895)〉,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80年。
賴玉玲,〈新埔枋寮義民爺信仰與地方社會的發展–以楊梅地區為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指導教授 賴澤涵(LAI , JEH-HANG) 審核日期 2007-6-1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