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5130500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48 、訪客IP:18.118.254.94
姓名 羅淑慧(Shu-Hui Lo)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日治時期的台灣留日美術家-以東京美術學校為研究中心
(Taiwan Artists Studied in Japan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 In the Case of Tokyo Bijutsu Gakko)
相關論文
★ 消極治臺論之商榷-大清帝國治臺政策再審視★ 戰後臺灣登山活動之研究
★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對地方社會的控制與回應-以新莊郡為例★ 從茶箍到雪文─日治時期台灣肥皂之研究
★ 近代日本農場試驗與稉稻在台開展之研究★ 戰後台灣初等音樂教育之研究—以音樂教科書為分析場域(1952-1968)
★ 廣告與國家:戰後臺海兩岸主要報紙醫藥廣告之研究(1949-1966)★ 戰後初期《國語日報》之研究(1948-1954)
★ 民國東南沿海海盜之研究(1912-1937)★ 日治時期桃園龍潭公學校之研究
★ 戰後台灣國編版高中地理教科書的編寫與分析★ 戰後臺灣海域海洋污染及政府因應措施之研究(1950-2001)──以輪船海難為例
★ 桃園市新坡國民小學之研究(1923-2013)★ 日治時期苗栗山腳公學校之研究(1912-1945)
★ 臺灣初等師資培育的困境與發展:以臺南師範學校為例(1899-1987)★ 日治時期臺灣學童沙眼防治之研究-以體檢制度、衛生用水及醫療資源為分析場域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日本殖民台灣所推動的近代西式教育,不但開啟台灣教育史的新紀元,也是台灣近代文化與社會變遷的主要動力。其中圖畫教育的實施,不但開啟台人的美術視野,也為往後台灣美術發展奠定重要基礎。然而,當時台灣並沒有美術專門學校,想深究藝術領域者只好負笈異鄉學習,雖然當時留學地區有日本、中國大陸及歐美等地,但在語言、交通等各項因素的考量下,仍以前往日本者居多,學習美術者亦是如此。其中位居上野的東京美術學校即是台灣學生的首選,因為這所藝術殿堂在1889年成立後不久,即成為日本美術界的翹楚,隨著日本勢力的擴張,也成為東亞美術的權威,不僅在台灣,許多中國和朝鮮等地的優秀藝術家亦出身於此校。日治時期畢業於此校的台籍生共有21位,他們在戰前是推動台灣新美術運動的中堅份子,戰後在美術教育方面亦貢獻良多,此外,從他們學習、探索藝術的過程亦可了解台灣近百年來美術發展的脈絡。因此本文嘗試以多元的視點,針對他們在求學、工作歷程,以及在美術教育和活動的參與情形,做一歸納、整理和分析,藉此究明這座藝術殿堂對他們藝術生涯的影響,以及他們在台灣美術史上的評價與定位。
摘要(英) Japan promoted modern western education system after colonizing Taiwan.It not only opened the new era education, but brought the main motive of modern culture and social changes. Carrying out the painting education widened the art vision of the people and established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art development in Taiwan.
However, there was not any special art school in Taiwan at that time. The students had no choice but to go abroad. They studied in Japan, China, America and Europe. Most of them were in Japan because of many considerations. The art learners were the same situation. Their best choice was Tokyo Bijutsu Gakko. This was the leading school after its formal establishment in 1889. It was the authority of the art in East Asia after the expansion of Japan. In China, Taiwan and Korea, there were many excellent artists graduated from this school.
There were 21 Taiwan students graduated from Tokyo Bijutsu Gakko at that time. The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aiwan’’s art movements before World War II, and contributed tremendously after the war. In addition, we know the art development in the last hundred years of Taiwan by their study and explora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make a summary, collation and analysis about their studies, works and art activities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this school in their artistic career, as well as their achievement and status in Taiwanese art history.
關鍵字(中) ★ 東京美術學校
★ 圖畫教育
★ 美術展覽會
★ 美術運動
★ 美術家
關鍵字(英) ★ art movement
★ artists
★ art exhibition
★ picture education
★ Tokyo Bijutsu Gakko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誌謝………………………………………………………………………………
目錄………………………………………………………………………………
表目錄……………………………………………………………………………
緒論………………………………………………………………………………
第壹章 東京美術學校的成立與發展
第一節 東京美術學校的創設…………………………………………………
第二節 學制與學風之演變……………………………………………………
第三節 師資結構與台籍生之師承……………………………………………
第貳章 台灣美術家之習畫歷程
第一節 台灣近代圖畫教育的推展……………………………………………
第二節 留日前的習畫歷程與背景……………………………………………
第三節 留日期間的學畫歷程…………………………………………………
第參章 台灣美術家的社會流動與影響
第一節 畢業後的動向…………………………………………………………
第二節 藝術風格的演變………………………………………………………
第三節 畫壇的影響與評價……………………………………………………
結論………………………………………………………………………………
參考書目…………………………………………………………………………
附錄
附錄一:日本文展、帝展、新文展之演變(1907-1945)……………………
附錄二:日治時期台籍東美生獲獎紀錄………………………………………
附錄三:圖版……………………………………………………………………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報紙
〈人事〉,《台灣日日新報》,1932年1月15日,漢文版4。
〈內外彙報:台灣教育會〉,《台灣教育雜誌》,漢文版,號82,1909年1月25日,頁19。
〈留學諸君的去就回鄉做事要緊〉,《台灣民報》,號202,1928年4月1日,版2。
〈教育會主催第一回台灣美展開院式〉,《台灣日日新報》,1927年10月28日,漢文版6。
王白淵,〈李梅樹個展觀感〉,《聯合報》,1959年11月30日,版8。
李景暘、李景光、李景文口述,戴筱蘭整理,〈李梅樹的深情與摯愛〉,《聯合報》,1993年1月29日,版25。
黃靖雅,〈‘台灣孩子’顏水龍〉,《聯合晚報》,1991年7月1日,版15。
黃寶萍,〈李石樵藝術風骨留畫壇〉,《民生報》,1995年7月8日,版14。
楚國仁,〈陳永森 藝海遺珠 才華洋溢〉,《經濟日報》,1997年12月28日,版20 。
(二)專書及專書論文
王白淵著,陳才崑譯,《王白淵.荊棘的道路》,上冊,彰化:彰化縣文化中心,1995年。
王白淵著,陳才崑譯,《王白淵.荊棘的道路》,下冊,彰化:彰化縣文化中心,1995年。
王秀雄,〈台灣第一位近代雕塑家-黃土水的生涯與藝術〉,《台灣美術全集19黃土水》,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6年,頁15-42。
王秀雄,《日本美術史》,下冊,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年。
王秀雄,《台灣美術發展史論》,台北:歷史博物館,1995年。
王德育,《台灣藝術:現代風格與文化傳承的對話》,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4年。
王慶臺,〈真情記事-李梅樹的鄉土世界〉,《台灣美術全集 5李梅樹》,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2年,頁17-28。
台北228紀念館,《悲慟中的堅毅與昇華-228受難家者及家屬文藝特展》,台北,台北228紀念館,2004年。
台北市立美術館,《范洪甲九十回顧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5年。
台灣工藝研究所,《台灣工藝先驅 : 顏水龍先生百歲紀念工藝特展》,南投:台灣工藝研究所,2003年。
朱昭陽口述,吳君瑩記錄,林忠勝撰述,《朱昭陽回憶錄》,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
朱婉華,《柏川與我》,台南:作者印行,1980年。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何謂臺灣?近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年。
何德來,《我的路:何德來詩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1年。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2年。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師範教育之研究》,台北: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3年。
吳平城、胡慧玲,《草地醫生》,台北:玉山社,2001年。
吳密察、吳瑞雲編譯,《台灣民報社論》,台北:稻鄉出版社,1992年。
吳濁流,《台灣連翹》,台北:草根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台北:草根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8年。
吳濁流,《無花果》,台北:草根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
李文、陳郁秀,《百歲流金 : 陳慧坤100年人生行道》,台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李玉玲,《風土民情-李梅樹作品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7年。
李欽賢,《日本美術的近代光譜》,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李欽賢,《台灣美術之旅》,台北:雄師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李欽賢,《黃土水傳》,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
李欽賢,《綠野 樂章 廖德政》,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李欽賢、黃玉珊,《南方紀事之浮世光影》,台北:草根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李澤藩,〈畫家自述〉,《藝鄉情真-李澤藩逝世十周年紀念畫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9年,頁291-299。
周文主編,《劉錦堂、張秋海生平及藝術成就研討會論文專輯》,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0年。
周婉窈,《台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林天祐,《象牙之塔夢迴錄》,台北:傳記文學出版,1975年。
林育淳,〈文化衝擊與藝術風格演變-以日治時期活動於中國的畫家為例〉,《第四屆文化交流史:「文化的衝擊與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下)》,台北:輔仁大學歷史系,2008年5月,頁1-30。
林柏亭,《嘉義地區繪畫之研究》,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年。
林曼麗,〈日據時期台灣美術教育的發展與演進(1895-1945)〉,《〈台灣藝術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1998年11月27日,頁61-94。
林惺嶽,〈跨越時代鴻溝的彩虹-論廖繼春的生涯及藝術〉,《台灣美術全集4廖繼春》,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2年,頁17-33。
林惺嶽,《台灣美術風雲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87年。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
芳蘭美術協會,〈台灣近代美術的骨與肉-倪蔣懷和石川欽一郎〉,《第四回芳蘭美展紀念特刊》,台北:芳蘭美術協會,1978年,頁62-65。
施慧美,《日本近代藝術史》,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
倪再沁,《茲土有情-李梅樹和他的藝術》,台中:省立台灣美術館,1996年。
涂英娥,《蘭嶼⊙裝飾⊙顏水龍》,《雄獅美術》,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翁徐得, 鍾蔡瑛珠,《台灣工藝先驅 : 顏水龍先生百歲紀念工藝特展》,南投:台灣工藝研究所,2003年。
高以璇主訪、編撰,《林玉山-師法自然》,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4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大地行吟-廖德政88回顧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8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陳慧坤畫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1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異鄉與故鄉的對話:旅日台灣前輩畫家何德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1年。
國泰美術館,《廖繼春畫集》,台北:國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
張炎憲編,《嘉義驛前二二八》,台北:吳三連史料基金會,1995年。
張深切,《張深切全集〔卷1〕里程碑-黑色的太陽(上)》,台北:文經出版社,1998年。
張深切,《張深切全集〔卷2〕里程碑-黑色的太陽(下)》,台北:文經出版社,1998年。
莊明中,《發現李石樵/豐原班的歷史回應》,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9年。
莊素娥,〈純藝術的反叛者-顏水龍〉,《台灣美術全集6顏水龍》,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2年,頁17-43。
許佩賢〈台灣近代學校的誕生─日治初期國語傳習所的成立〉《回顧老台灣、展望新故鄉-台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00年,頁195-224。
陳文玲等編輯,《人生四季-廖德政八十回顧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1年。
陳景容,〈懷念敬愛的廖老師〉,《繪畫隨筆》,台北:東大圖書有線公司,1978年,頁103-111。
陳景容,《東京畫訊》,台北:天同出版社,1971年。
陳逸松口述,吳君瑩記錄,林忠勝撰述,《陳逸松回憶錄-太陽旗下風滿台》,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
陳輔國、郭甫,〈台灣出身的陳永森在日本畫壇之奮鬥史〉,《台灣出身的陳永森在日本畫壇之奮鬥史》,高雄:鄭獲義發行,1987年,頁14-27。
陳德旺,王偉光記錄、整理,《陳德旺畫談》,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5年。
陳錦鐘,〈芳蘭之回憶〉,《第一回芳蘭美展紀念特刊》,台北:芳蘭美術協會,1975年,頁104-105。
郭繼生編選,《台灣視覺文化:藝術家二十年文集》,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5年。
彭小妍主編,《楊逵全集 第十四卷 資料卷》,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年。
曾得標編,《台灣膠彩畫史流研究展》,台中:台灣省膠彩畫協會,2005年。
黃于玲,《日升月落-廖德政回憶錄.戰前篇》,台北:南畫廊出版社,1996年。
黃于玲,《告別農村-台灣中堅畫家的故事》,台北:南畫廊出版社,1998年。
黃小燕,《廖修平:版畫師傅》,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9年。
黃武東,《黃武東回憶錄》,台北:前衛出版社,1990年。
黃鷗波,〈陳永森畫伯其人其畫〉,《陳永森畫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7年,頁6-12。
雄獅美術編輯,《陳澄波畫集》,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
楊孟哲,〈台灣美術發展初期與日本的關係〉,《李梅樹教授百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北大學人文學院,2001年,頁29-44。
楊孟哲,《日治時代(1895-1927)台灣美術教育》,台北:前衛出版社,1999年。
楊英風,《楊英風全集第21卷 早年日記》,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8年。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一)》,台北:三民書局,1977年。
葉思芬,〈英雄出少年-天才畫家陳植棋〉,《台灣美術家全集14 陳植棋》,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6年,頁15-43。
廖德政,〈有感歲月匆匆知如流水-我所認識的張義雄〉,《張義雄九十回顧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4年,頁12-13。
廖德政,〈自序〉,《薪火相傳-台中縣美術家接力展 呂璞石 廖德政雙人展》,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2年,頁5。
廖德政口述,許景麗整理,〈回顧與前瞻-寫在第十屆紀元美展前〉,《第十屆紀元美展》,台北:印象藝術中心,1992年,無編頁碼。
劉怡蘋,《台灣美術地方發展全史-台南地區》,台中:日創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鄭獲義,《藝術瑰寶鄭獲義先生集》,高雄:高雄市立文化中心,1998年。
蕭瓊瑞,《台灣美術研究論集》,台中:伯亞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
賴傳鑑,《埋在沙漠裡的青春》,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年。
薛燕玲,〈日治時期台灣美術的「地域色彩」〉,《台灣美術丹露叢書》,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4年,頁17-44。
薛燕玲編輯,《日治時期台灣美術的「地域色彩」展論文集》,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7年。
謝里法,《日據時代臺灣美術運動史》,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8年。
謝里法,《台灣出土人物誌》,台北:台灣文藝雜誌社,1984年。
謝里法,《台灣出土人物誌-被埋沒的台灣文藝作家》,台北:台灣文藝雜誌社,1984年。
謝里法,《我所看到的上一代》,台北:望春風文化,1999年。
謝東山,《台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全集-台中地區》,台北:日創社文化,2003年。
藍蔭鼎,《鼎爐小語》,台北:華視出版社,1986年。
顏娟英,〈勇者的畫像-陳澄波〉,《台灣美術全集1陳澄波》,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2年,頁27-48。
顏娟英,〈觀音山畔的畫家-廖德政的油彩風景〉,《台灣美術全集18廖德政》,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5年,頁16-41。
顏娟英,《水彩.紫瀾.石川欽一郎》,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顏娟英,《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台北:雄師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0月。
顏娟英等譯著,《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冊,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羅秀芝,《台灣美術評論全集 王白淵卷》,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9年。
羅秀芝、連森裕,《台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全集•新竹、苗栗地區地區》,台北:日創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蘇新,《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3年。
警察沿革誌出版委員會總策劃,王乃信等翻譯,《台灣社會運動史(一九一三年-一九三六年)》,第一冊 文化運動,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6年。
(三)期刊雜誌
方林,〈日據時期台北師範學校的美術教育1900’s-1920’s(上)〉,《美育》期59(1955年5月),頁35-38。
方林,〈日據時期台北師範學校的美術教育1900’s-1920’s(下)〉,《美育》期61(1955年7月),頁29-38。
日美術協會,〈李澤藩老師專訪輯要〉,《美訊》,期8(1988年6月),頁70-72。
毛燦英、板谷榮城著,黃郁婷譯,〈盛岡時代的王白淵(上)〉,《文學台灣》,期34(2000年4月),頁272-285。
毛燦英、板谷榮城著,黃郁婷譯,〈盛岡時代的王白淵(下)〉,《文學台灣》,期35(2000年7月),頁235-262。
王白淵,〈台灣美術運動史〉,《台北文物》,卷3期4(1955年3月),頁16-64。
王家誠,〈郭柏川傳 七、絕處逢生〉,《炎黃藝術》,期76(1996年4月),頁107-112。
王家誠,〈郭柏川傳 五、傳統與創新〉,《炎黃藝術》,期74(1996年1月),頁120-124。
王家誠,〈郭柏川傳(二)浪跡東瀛-「不願再作覆巢之下的猢猻王」〉,《炎黃藝術》,期71(1995年10月),頁89-93。
王家誠,〈郭柏川傳(四)、泥淖〉,《炎黃藝術》,期73(1995年12月),頁106-109。
王素峰,〈「梅原龍三郎與郭柏川」作品賞析〉,《現代美術》,期76(1998年2~3月),頁2-20。
台北市文獻會,〈美術運動座談會〉,《台北文物》,卷3期3(1955年3月5日),頁2-69。
白雪蘭,〈由倪蔣懷與葉火城學生時代作品淺談國語學校和台北師範之圖畫教育〉,《藝術家》,期252(1996年5月),頁294-299。
牟崇松,〈訪陳慧坤教授〉,《台北畫刊》,期114(1977年7月5日),頁23。
何肇衢,〈配給米.農家樂.玫瑰花 李石樵生涯紀事〉《藝術家》,期243(1995年8月),頁228-235。
李石樵,〈酸苦辣〉,《台北文物》,卷3期3(1955年3月5日),頁84-88。
李健鴻,〈黃土水的高砂寮歲月〉,《台灣文藝》,新生版期4(1984年8月20日),頁99-105。
李梅樹,〈朝著寫實的道路邁進八十回顧展自序〉,《藝術家》,期91(1982年12月),頁123-125。
李欽賢,〈棄民畫家從劉錦堂到王悅之〉,《雄獅美術》,期283(1994年9月),頁71-75。
李欽賢,〈陳植棋的日本畫壇體驗〉,《現代美術》,期63(1995年12月),頁49-53。
李銘盛,〈焦點出輯-鏡頭裡的畫家○6李石樵〉,《藝術家》,期112(1984年9月),頁234-235。
林玉山,〈與陳澄波先生交遊之回憶〉,《雄獅美術》,期106(1979年12月),頁60-67。
林玉山,〈藝道話滄桑〉,《台北文物》,卷3期3(1955年3月5日),頁76-84。
林清玄,〈心情的玫瑰訪李石樵先生〉,《雄獅美術》,期189(1986年11月),頁141-143。
林靖傑〈要畫最好的畫,要有最好的社會環境 深度專訪台灣前輩畫家李石樵談他的心路歷程〉,《新新聞》,期234(1992年1月19-25日),頁64-67。
林銓居,〈南國春探 楊三郎璀璨走過台灣美術史〉,《典藏藝術》,期14(1993年11月),頁120-127。
林銓居,〈郭柏川《北平故宮》何以獨領風騷?〉,《典藏藝術》,期32(1995年5月),頁160-161。
林銓居,〈悲情藝術英雄-陳澄波〉,《典藏藝術》,期15(1993年12月),頁164-171。
倪再沁,〈論陳慧坤之藝術風格及定位〉,《典藏今藝術》,期141(2004年6月),頁156-159。
夏勳,〈詮釋李石樵老師的「畫」與「話」〉,《藝術家》,期175(1989年12月),286-288。
夏勳口述,〈李石樵 追求色價 惜畫如命〉,《藝術家》,期253(1996年6月),頁258-259。
席慕蓉,〈山川真貌的詮釋者陳慧坤〉,《藝術家》,期245(1995年10月),頁256-273。
徐海玲,〈不老的畫家-張萬傳〉《雄獅美術》,期102(1979年8月),頁108-111。
秦雅君,〈一樣是綠,台灣的綠不同款 廖德政〉,《典藏今藝術》,期98(2000年11月),頁112-115。
高見浩譯,〈一百年來的日本美術〉,《藝術家》,期236(1995年1月),頁210-218。
高階秀爾著,楊明鍔譯,〈日本明治時代洋畫發展所反映的東西衝擊〉,《現代美術》,期21(1988年11月),頁50-59。
張炎憲,〈奇才早逝的畫家-陳植棋〉,《台灣文藝》,期90(1984年9月),頁188-191。
張建隆整理,〈黃才郎與蘇新田對談-顏水龍的繪畫風格〉,《雄師美術》,期168(1985年2月),頁92-98。
張義雄口述,陳重光執筆,〈陳澄波老師與我〉《雄獅美術》,期100(1979年6月),頁125-129。
第十一次台灣研究研討會紀錄,李梅樹主講,〈台灣美術的演變〉,《台灣風物》,卷31期4(1981年12月),頁117-132。
莊伯和,〈為鄉土奉獻心血的藝術家顏水龍〉,《雄師美術》,期168(1985年2月),頁99-101。
莊伯和,〈鄉土藝術的推動者-顏水龍〉,《雄獅美術》,期97(1979年3月),頁6-35。
許坤成,〈憶吾師李梅樹教授〉,《現代美術》,期71(1997年4~5月),頁6-7。
連曉青,〈天才雕刻家黃土水〉,《台北文物》,卷1期1(1952年12月1日),頁66-67。
郭東榮,〈悲劇收場的反骨畫家-陳永森畫伯〉,《長流藝聞》,期180(2005年3月),頁8-9。
郭雪湖,〈我初出畫壇〉,《台北文物》,卷3期3(1955年3月5日),頁70-73。
陳炎鋒,〈顏水龍與花都半個世紀的戀情〉,《藝術家》,期127(1985年12月),頁170-175。
陳長華,〈跳探戈的藝術家〉,《藝術家》,期270(1997年11月),頁284。
陳淑華,〈為台灣山川真貌傳神-陳慧坤彩筆下的台灣風情畫〉,《現代美術學報》,期5(2002年12月),頁89-118。
陳慧坤著,邱彩虹譯,〈美術家和圖畫教育者〉,《藝術家》,期276(1998年5月),頁461-462。
陳徵毅,〈台灣手工藝之父顏水龍先生〉,《傳記文學》,卷18期6(2002年6月),頁109-112。
陳澄波,〈日據時代台灣藝術之回顧〉,《雄獅美術》,期106(1979年6月),頁69-72。
鄉原古統撰,廖瑾瑗譯,〈台灣的書畫〉,《藝術家》,期208(1992年9月),頁320-321。
黃于玲,〈當陳昭宏碰上廖德政〉,《藝術家》,期197(1991年10月),頁352-355。
黃才郎,〈郭柏川 凝聚情感 經營氣勢〉,《藝術家》,期253(1996年6月),頁254-255。
黃冬富,〈川端畫學校與台灣畫壇之關係〉,《文化生活》,卷5期4(2002年4月),頁58-67。
黃玉珊記錄,〈細說台陽「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座談會〉,《藝術家》,卷3期6(1976年11月),頁98-102。
黃光男,〈豁達淡泊的哲思者-早期抗日畫家何德來〉,《藝術家》,期232(1994年9月),頁278-279。
黃茜芳,〈如沐和煦春風郭東榮、陳銀輝、吳炫三談老師廖繼春〉,《典藏藝術》,期42(1996年3月),頁100-105。
黃茜芳,〈勇搏命運的舵手 李石樵的生平軼事〉,《典藏藝術》,期35(1995年8月),頁176-180。
雄獅編輯部,〈一條筆直而深入的路-崇尚寫實的李梅樹〉,《雄師美術》,期107(1980年1月),頁30-57。
楊三郎,〈跑不完的路〉,《台北文物》,卷3期3(1955年3月5日),頁73-76。
楊啟東,〈陳澄波的人與他的藝術〉,《台灣文藝》,期115(1989年1-2月),頁140-151。
楊啟東,〈論廖繼春其人其畫〉,《台灣文藝》,期110(1988年3月),頁176-187。
楊智富,〈巨匠的足跡-訪談台灣前輩美術家顏水龍〉,《雄獅美術》,期245(1997年7月),頁184-189。
廖敏惠,〈懷念我的父親廖繼春教授〉,《現代美術》,期65(1996年4月),頁6-8。
廖瑞芬,〈日本美術院走過百年〉,《藝術家》,期283(1998年12月),頁476-487。
劉文三,〈顏水龍牽掛台灣本土文化〉,《藝術家》,期270(1997年11月),頁282-283。
編輯小組,〈陽光、空氣與水-訪廖德政談其藝術〉,《現代美術》,期38(1991年10月),頁16-20。
鄭水萍,〈試探黃土水的雕塑文獻與圖象風格命題〉,《雄獅美術》,期281(1999年7月),頁18-36。
鄭勝天,〈海外華人藝術家地位的演變〉,《藝術家》,期261(1997年2月),頁332-340。
蕭瓊瑞,〈「台灣人形象」的自我形塑-百年來台灣美術家眼中的台灣人〉,《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號 21(1995年12月),頁144-198。
龍瑛宗,〈張文環與王白淵〉,《台灣文藝》,期76(1982年5月),頁329-333。
謝里法,〈台灣近代雕刻的先驅者黃土水〉,《雄獅美術》,期98(1979年4月),頁6-47。
謝里法,〈民主主義文化鬥士王白淵〉,《台灣文藝》,期85(1983年11月),頁135-170。
謝里法,〈寄一位旅居北平的畫家張秋海〉,《雄獅美術》,期156(1984年2月),頁75-79。
謝里法,〈學院中的素人畫家陳澄波台灣美術運動的先驅〉,《雄獅美術》,期100(1979年12月),頁16-59。
謝里法,〈顏水龍-繞過地球一圈又一圈沒有賺到半毛錢〉,《藝術家》,期266(1997年7月),頁406-411。
謝里法,〈讓我們一起閉著眼睛看,一起歡呼「快樂,快樂,快樂!」為陳慧坤九十歲畫展而寫(上)〉,《雄獅美術》,期296(1995年10月),頁98-103。
謝里法,〈讓我們一起閉著眼睛看,一起歡呼「快樂,快樂,快樂!」為陳慧坤九十歲畫展而寫(下)〉,《雄獅美術》,期297(1995年11月),頁97-104。
鍾秀英,〈一年到頭騎一輛破舊腳踏車 林絲緞談廖繼春溫和樸實的個性〉,《典藏藝術》,期42(1996年3月),頁98-99。
顏娟英,〈勇者的畫像-陳澄波〉,《藝術家》,期201(1992年2月),頁194-213。
顏娟英,〈洗心滌靈廖德政創造風景的歷程〉,《雄獅美術》,期262(1992年12月),頁36-45。
顏娟英,〈殿堂中的美術:台灣早期現代美術與文化啟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本2分(1993年6月),頁469-610。
藝術家編輯部,〈百年孤寂-台灣「遺」民劉錦堂〉,《藝術家》,期232(1994年9月),頁286-291。
蘇啟明,〈顏水龍的藝術風格〉,《歷史文物》,卷8期1(1998年1月),頁12-16。
(四)學位論文
王昱婷,〈輾轉的容顏-從黃土水的「蕃童」論日治時期台灣原住民形象的呈現與再現〉,台南:成功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6年。
王素峰,〈廖繼春之研究(1902-1976)〉,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王凱薇,〈日治時期台灣地方意識的建立:以顔水龍美術、廣告與工藝創作為例〉,中壢:中央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王麗玲,〈陳永森膠彩畫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創意設計暨藝術學院美術系碩士論文,2008年。
江美玲,〈黃土水作品的社會性探釋 -以<釋迦像>、<水牛群像>為例〉〉,台中: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余正志,〈李梅樹素描作品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年。
吳國麗,〈李梅樹「照片式繪畫」作品研究〉,台南: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呂莉薇,〈烈日之下的黃土水-雕塑作品的內涵與時代意義〉,彰化: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李美玲,〈日治時期知識份子文化認同的轉變:繪畫與文學的認同關係〉,台中: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周亞麗,〈劉錦堂的《台灣遺民圖》與遺民意識〉,台北: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1995年。
林育淳,〈進入世界藝壇的先趨--日據時期留法畫家研究〉,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中國藝術史組碩士論文,1991年。
林盈賢,〈陳慧坤繪畫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林鴻濱,〈陳澄波風景畫研究〉台南: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林麗雯,〈從三峽祖師廟中學院背景作品談李梅樹主導之意義〉,中壢:中央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柳書琴,〈荊棘之道: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胡朝復,〈李石樵人物畫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 年。
高梅蘭,〈王白淵作品及其譯本研究──以《蕀の道》為研究中心〉,台北:台北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莊玉明,〈李梅樹(1902-1983)繪畫之研究 ── 台灣鄉土之情懷〉,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彭玉斗,〈李梅樹人物畫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年。
彭建銘,〈顏水龍的工藝振興工作研究(1936∼1997)〉,雲林: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論文,2000年。
黃莉珺,〈顏水龍原住民題材畫作研究〉,台南: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廖繼英,〈台灣本土畫家廖德政繪畫藝術風格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劉長富,〈論陳澄波的繪畫理念與特色〉,台北:華梵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年。
蔡小瑛,〈論李石樵畫作的具象與抽象之抉擇〉,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美術組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年。
鄭宜欣,〈寫實的形塑與割裂──論李石樵戰後作品之風格與意涵(1945-1949)〉,台北: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蕭文杰,〈顏水龍的藝術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美術組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2年。
藤井康子,〈日治時期台灣中學校之形成-教育目的・制度・背後支柱-〉,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二、日文部分
(一)期刊、報紙
〈三千人彩管の慰問〉,《朝日新聞》,1942年11月20日,版3。
〈台中支會展覽會〉,《台灣教育雜誌》,號30(1904年9月25日),頁42。
〈府令第5號〉,《台灣教育雜誌》,號60,1907年3月25日,頁65-66。
〈美術学校の風紀問題〉,《東京朝日新聞》,1916年1月25日,版6。
〈美術家二十五氏を前線へ〉,《朝日新聞》,1943年5月5日,版3。
〈美術學校紀念祭〉,《東京朝日新聞》,1898年11月5日,版2。
〈島政〉,《台灣日日新報》,1899年3月8日,版3。
〈彫刻が「蕃童」帝展入選する迄黃土水君の奮闘を其苦心談(上)〉,《台灣日日新報》,1920年10月17日,版7。
〈彩管も新發足けふ「美報」「美協」生る〉,《朝日新聞》,1943年5月18日,版3。
〈報國團に統一〉,《朝日新聞》,1941年1月10日,版7。
〈徵兵適齡一年引下げ滿十九歲の壯丁檢查を明年實行〉,《朝日新聞》,1943年12月24日,版1。
〈論說〉,《台灣教育雜誌》,號4,1902年3月25日,頁15。
石川欽一郎,〈水彩画と台灣風光〉,《台灣日日新報》,1908年1月23日,版4。
石川欽一郎,〈台灣風光の回想〉,《台灣時報》,1935年6月,頁53。
立石鐵臣,〈ローカル‧カラー〉,《台灣日日新報》,1939年5月29日,版6。
立石鐵臣,〈二つの流れ台陽展と創元展と〉,《台灣日日新報》,1940年5月2日,版6。
吉田千鶴子,〈東京美術学校の外国人生徒(前篇)〉,《東京芸術大学美術学部紀要》,號33(1998年3月),頁5-73。
吉田千鶴子,〈東京美術学校の外国人生徒(後篇)〉,《東京芸術大学美術学部紀要》,號34(1999年5月),頁45-143。
陳植棋,〈本島美術家に與へる〉,《台灣日日新報》,1928年9月12日,版3。
鹽月桃甫,〈台展洋畫概評〉,《台灣時報》,1927年11月,頁21。
鹽月桃甫,〈台灣の山水〉,《台灣時報》,1938年1月,頁134-138。
(二)專書
大谷省吾,〈自由美術家協會/美術創作家協會解說〉,《近代日本 アート‧カタログ‧コレクション073自由美術家協會/美術創作家協會解說》,東京:ゆまに書房,2004年10月,頁1-7。
大谷省吾,〈美術文化協會解說〉,《近代日本 アート‧カタログ‧コレクション082美術文化協會》,東京:ゆまに書房,2004年10月,頁1-7。
上野直昭,《上野直昭日記 東京芸術大学百年史 東京美術学校篇 第三巻 別巻》,東京:ぎょうせい,1997年。
台灣教育會編著,《台灣教育沿革誌》,台北:南天書局,1995年。
台灣總督府編,《台灣總督府職員錄》,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委託員工消費合作社,2002年,微捲。
吉野秀公,《台灣教育史》,台北:南天書局,1997年。
国書刊行会,《日本美術年鑑》,東京:国書刊行会,1996年8月。
岡倉一雄,《岡倉天心をめぐる人びと》,東京:中央公論美術,1998年。
東京文化財研究所企画情報部編,《黑田清輝著述集》,東京:中央公論美術,2007年。
金子一夫,《近代日本美術教育の研究 明治.大正時代》,東京:中央公論美術,1999年。
青木茂監修,《美術月報》,第一卷,東京:ゆまに書房,1998年。
青木茂監修,《美術月報》,第二卷,東京:ゆまに書房,1998年。
青木茂監修,《美術月報》,第三卷,東京:ゆまに書房,1998年。
青木茂監修,《美術月報》,第四卷,東京:ゆまに書房,1998年。
青木茂監修,《美術旬報》,第一卷,東京:ゆまに書房,1998年。
青木茂監修,《美術評論》,第一卷,東京:ゆまに書房,1991年。
青木茂監修,《美術評論》,第二卷,東京:ゆまに書房,1991年。
青木茂監修,《美術評論》,第三卷,東京:ゆまに書房,1991年。
青木茂監修,《美術評論》,第四卷,東京:ゆまに書房,1991年。
青木茂監修,《美術週報》,第一卷,東京:ゆまに書房,1998年。
青木茂監修,《美術週報》,第二卷,東京:ゆまに書房,1998年。
青木茂監修,《美術週報》,第三卷,東京:ゆまに書房,1998年。
青木茂監修,《美術週報》,第四卷,東京:ゆまに書房,1998年。
青木茂監修,《美術週報》,第五卷,東京:ゆまに書房,1998年。
青木茂監修,《美術週報》,第六卷,東京:ゆまに書房,1998年。
青木茂監修,《美術週報》,第七卷,東京:ゆまに書房,1998年。
青木茂監修,《國民美術》,第一卷,東京:ゆまに書房,1998年。,
青木茂監修,《國民美術》,第二卷,東京:ゆまに書房,1998年。,
青木茂編,《明治日本畫史料》,東京:中央公論美術,1991年。
青木茂編,《明治洋畫史料 懷想篇》,東京:中央公論美術,1985年。
芸術研究振興財団・東京芸術大学百年史編集委員会,《東京芸術大学百年史 東京美術学校篇 第三巻》,東京:ぎょうせい,1997年。
芸術研究振興財団・東京芸術大学百年史編集委員会,《東京芸術大学百年史 美術学部篇》,東京:ぎょうせい,2003年。
美術研究所,《日本美術年鑑》,昭和11年(1936年),東京:国書刊行会,1996年8月。
美術研究所,《日本美術年鑑》,昭和12年(1937年),東京:国書刊行会,1996年8月。
美術研究所,《日本美術年鑑》,昭和13年(1938年),東京:国書刊行会,1996年8月。
美術研究所,《日本美術年鑑》,昭和14年(1939年),東京:国書刊行会,1996年8月。
桑原實監、磯崎康彦、吉田千鶴子著,《東京美術学校の歴史》,東京:日本文教出版社,1977年,頁48。
高階秀爾,《日本近代美術史論》,東京:築摩書房,2006年。
高階秀爾,《日本美術を見る眼》,東京:岩波書店,1991年。
高橋由一,〈高橋由一履歷〉,收錄於匠秀夫,《日本の近代美術と幕末》,東京:沖積舍,1994年,頁235-258。
細野正信編,《昭和文化の遺産》,第一巻 日本画I,東京:ぎょうせい,1999年。
富山秀男編,《昭和文化の遺産》,第三巻 洋画I,東京:ぎょうせい,1991年。
朝日新聞編,《日本美術年鑑》,昭和2年(1927年),東京:国書刊行会,1996年8月。
森田義之、小泉晋弥,《岡倉天心と五浦》,東京:中央公論美術,1998年。
畫報社,《日本美術年鑑》,第壹卷,明治43年(1910年),東京:國書刊行會,1996年8月。
齊藤隆三,《日本美術院史》,東京:中央公論美術,1975年。
瀧悌三,《日本近代美術事件史》,大阪:東方出版,1993年。
指導教授 鄭政誠(Cheng-Chen Cheng) 審核日期 2009-7-17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