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5130501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0 、訪客IP:18.217.194.39
姓名 陳百興(Bai-shing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顧憲成(1550-1612)之思想與講學
相關論文
★ 明代通政使司之研究★ 于慎行的生平與學思之研究
★ 萬曆中後期言官派系黨爭之研究(1586-1620)★ 晚明司禮監之研究
★ 明代祭酒資歷與作為之研究(1382-1566)★ 明代王世貞宗教觀之研究
★ 晚明直臣楊漣之研究(1572-1625)★ 方震儒與晚明政局之研究
★ 抗戰建軍的新嘗試———徵集到組建:青年遠征軍人事研究★ 明中葉理學名宦項喬之研究(1493-1552)
★ 明代寡母敎子之研究★ 明代女紅─以北方婦女為中心之探討
★ 明末浙江地區僧侶對寺院經濟之經營---以雲棲袾宏、湛然圓澄、密雲圓悟為中心★ 砂拉越留台同學會之研究(1694-1996)
★ 從種族到民族: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之研究(1895-1903)★ 公廟與地方社會-以大溪鎮普濟堂為例(1902-2001)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顧憲成(1550-1612)幼時深受其父顧學的身教影響,為人剛正不阿、熱衷於世道。憲成萬曆八年(1580)中進士,初為官戶部後改吏部。由於他為人正直,不容許任何不公的情況與特權干擾,也不願諂媚於當政者,所以容易在政務上與他人有所摩擦與衝突,故仕途一再遭受挫折。終於在萬曆二十二年(1594),因為吏部會推閣員忤神宗之意,被連帶除籍為民,此後絕意仕宦,專以講學活動為志向。希望從講學來批判王學末流與當今政治,以求其經世志願之達成。
顧憲成的學術傾向是較認同程朱之學,貶抑王學與其末流、禪學。他對「無善無惡」與禪學造成不良的影響批判尤為嚴厲。萬曆二十六年,憲成在惠泉與管志道(1536-1608)有兩次辯論,對於「無善無惡」、「三教合一」等說,均有激烈往返辨証。憲成提倡「性善」、「本體工夫」合一克當前不良的學術與社會風氣,尤其是「工夫」的實踐為他所重視。憲成雖師出王門,也曾在佛說上鑽研過,但在薛應旂門下時已返回程朱,並認同程朱之學說。再者,透過其著作的研究,便可看出他的思想蘊含著傳統儒家道德教育。因此憲成在講學時,其講學內容與經世言行都充分顯露出對國家社會的關懷之情。
本論文針對顧憲成之為人、為學過程、學術思想、經世言行做研究。其時間範圍由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50)直至神宗萬曆四十年(1612)。透過對憲成為人的研究,能瞭解他的為官態度與待人處世;透過其為學過程的分析,能知道他的學術背景之歸屬;剖析其思想,能更知悉他為何對王學末流思想與禪學有所排斥,並提倡性善、重工夫與重建東林書院;瞭解憲成的經世言行,可深入洞悉其罷官多年,為何仍不忘世道、熱心世道。舉凡種種都值得研究。
摘要(英) Gu Xain-cheng (1550-1612),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is father Gu Xue in his youth, was a man of integrity and enthusiasm. Having obtained his doctorate in the 8th year of Wan-li(1580), he first served in the Ministry of Economy and then the Ministry of Personnel. His political career was often frustrated by his impeccable integrity that wouldn’t tolerate any unjust case or disruption from the privileged, and by his pride of not flattering to those in power. In the 22nd year of Wan-li(1594), he was dismissed his government position, for the Ministry of Personnel failed to cater to the Shen-zong emporer in selecting cabinet officers. From then on, he dedicated himself to delivering lectures which criticized the sect of Wang’s thought and contemporary politics in the hope of improving society.
Gu’s thought was more aligned with that of Cheng and Chu, deprecating Wang’s thought and the study of Zen. The comments on the Zen-based notion of “neither good nor evil” were especially strong. In the 26th year of Wan-li, Gu had debated on “neither good nor evil” and “the combination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Daoism” with Guan Zhi-dao in Hui-quan. Gu propagated “human nature is good” and that “putting minds into practice”. The latter was especially emphasized by Gu. Although Xain-cheng started his academia from Wang, and also made a thorough study in Buddhism, However, after receiving the guidance of Ying-qi. Gu tended to Cheng and Chu’s thoughts. Moreover, the main idea of his thinking was moral education, which was obtained by deep research of his writings. Therefore, not only Gu’s teachings, but also his words and deeds, showed how he cared about the society and country.
This study focuses on Gu’s behavior, research, and thinking, ranging from 29th year of Jia-jing to 40th year of Wan-li (1550-1612). The discussion of Gu’s behavior helps to understand how he acted 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and his attitude to deal with people. The analyses of Gu’s research enable the following scholars to know where Gu’s academic background came from. To dissect Gu’s thinking helps to figure out why Gu exclude the sect of Wang’s thought and the study of Zen. Besides, Gu believed in good humanity, emphasized that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and made efforts to rebuild the Dong-Lin academy. In a word, it is worthwhile to make a thorough study of Gu Xain-cheng from every angle.
關鍵字(中) ★ 明末講學
★ 明代思想
★ 管志道
★ 顧憲成
★ 無善無惡之辨
★ 本體工夫論
關鍵字(英) ★ Guan Zhi-dao
★ The thoughts in Ming Dynasty
★ delivering lectures in the end of Ming Dynasty
★ Gu Xain-cheng
★ a debate on not-good-nor-evil theory
★ theory of putting minds into practices
論文目次 緒論 1
第一章 顧憲成之仕宦生涯(1580-1594) 23
第一節 家學與為學過程(1550-1580) 23
第二節 從政與貶謫(1580-1592 33
第三節 三王並封之爭議(1593) 46
第四節 除籍為民(1593-1594) 57
第二章 顧憲成之思想淵源與反王學流弊 69
第一節 天泉証道與王學之轉變 70
第二節 論其思想淵源 82
第三節 對「無善無惡」的批判 101
第四節 對「佛」、「禪」的排斥 134
第三章 顧憲成之本體工夫論及與管志道之論辨 154
第一節 論「本體」與「工夫」 155
第二節 「本體」與「工夫」合一之論 178
第三節 與管志道的第一次論辨 190
第四節 與管志道的第二次論辨 209
第五節 論鄒元標、高攀龍對管志道之看法與〈牘尾贅言〉 229
第四章 顧憲成之講學與經世(1604-1612) 240
第一節 除籍之後的活動(1594-1612) 240
第二節 對東林書院之重建與經營 252
第三節 地方官員之作記與〈東林會約〉之制定 268
第四節 論其經世言行 287
第五節 「李三才事件」 307
結論 337
主要參考與徵引書目 344
參考文獻 主要參考與徵引書目
一、古籍與史料
(一)官書典籍
《明神宗實錄》(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84)。
張廷玉 等,《明史》,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55-59(台北︰台灣商務,1983)。
(二)地方志
王昶,《(嘉慶)直隸太倉州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69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唐鶴徵,《武進縣志》(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明萬曆三 十三年刊本)。
馮鴻模,《慈谿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清雍正八年(1730)刊本,1989) 。
斐大中、秦緗業,《江蘇省無錫金匱縣志》,清光緒七年刊本,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21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
(三)奏議
王錫爵,《王文肅公文集》,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7-8(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沈一貫,《敬事草》,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詔令奏議類181(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李邦華,《文水李忠肅先生集》,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81(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吳亮 輯,《萬曆疏鈔》,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詔令奏議類46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吳甡,《柴菴疏集》,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史部51(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周孔教,《周中丞疏稿》,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詔令奏議類48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周念祖,《萬曆辛亥京察記事始末》,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雜史類43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許弘綱,《群玉山房疏草》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5輯24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陳有年,《陳恭介公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35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逯中立,《兩垣奏議》(北京:中華書局,1985)。
馮琦,《宗伯集》,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15(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葉向高,《綸扉奏草》,收入明季史料集珍第二輯(台北:偉民出版社,1976) 。
葉向高,《綸扉奏草》,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詔令奏議48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四)文集
丁賓,《丁清惠公遺集》,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44(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于孔兼,《于景素先生山居稿》(台北︰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藏,日本內閣文庫藏明萬曆四十年序刊本影印)。
于孔兼,《願學齋億語》(台北︰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藏,日本內閣文庫藏明萬曆三十五年序刊本影印)。
王士驌,《中弇山人稿》,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3別集2(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
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王守仁,《王陽明全集》(台北:大申書局,1983)。
王畿,《王龍溪全集》(台北:華文書局,1970)。
王錫爵,《王文肅公文集》,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7-8(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王衡,《緱山先生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179(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申時行,《賜閑堂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134(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朱熹,《四書集注章句》,收入《景印摛藻堂》經部71(台北:世界書局,1986)。
朱熹,《朱子語類》,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6(台北:台灣商務書局,1983)。
朱熹,《晦菴先生朱文公文集》(台北: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呂坤,《去偽齋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161(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吳亮,《止園集》(台北︰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藏,日本內閣文庫藏明天啟元年序刊本影印)。
周敦頤,《周元公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71(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卷1,〈太極圖說〉,頁416。
胡應麟,《少室山房集》,收入王雲五編《四庫珍本》12集18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
茅元儀,《石民四十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38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耿定向,《耿天臺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131(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徐允祿,《詩勉齋集》,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163(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高攀龍,《高子遺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420(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夏樹芳,《消暍集》(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明崇禎元年江陰夏氏原刊本)。
孫七政,《刻孫齊之先生松韻堂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14(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孫奇逢,《夏峰先生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39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孫繼臯,《宗柏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417(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章嘉楨,《南征集》(台北︰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藏,日本內閣文庫藏明萬曆二十九年序刊本影印)。
張元忭,《張陽和先生不二齋文選》,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54(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張師繹,《月鹿堂文集》,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6輯30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張萱,《西園存稿》(台北︰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藏,日本內閣文庫藏清康熙四年序刊本影印)。
張鼐,《寶日堂初集》,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76(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連繼芳,《鷽鳩小啟》(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明萬歷三十七年粵中袁三余等校刊本)。
郭正域,《合併黃離草》,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14(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陳有年,《陳恭介公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35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陳繼儒,《白石樵真稿》,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66(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陳繼儒,《陳眉公先生全集》(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明崇禎間華亭陳氏家刊本 )。
陳懿典,《陳學士先生初集》,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79(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許聞造,《長孺先生集》(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明天啟七年海寧許氏家刊本)。
許樂善,《適志齋稿》(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明天啟五年跋刊本)。
黃居中,《千頃齋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36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黃道周,《黃石齋先生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38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馮從吾,《少墟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421(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馮時可,《馮元成壬子續北征集》(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7)。
馮時可,《馮文索岩棲稿》(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明萬曆十三年刊本)。
馮時可,《馮元成選集》,(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明萬曆間刊本)。
湯顯祖,《玉茗堂全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81(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湯顯祖,《玉茗堂全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36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彭紹升,《二林居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46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虞淳熙,《虞德園先生集》,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43(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鄒元標,《願學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423(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鄒迪光,《鬱儀樓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58(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楊于庭,《楊道行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68(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楊東明,《山居功課》(台北︰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藏,日本內閣文庫藏明萬曆四十年序刊本影印)。
楊起元,《重刻楊復所先生家藏文集》,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63(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葉向高,《蒼霞續草》,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125(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董應舉,《崇相集》,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102(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管志道,《惕若齋集》(台北︰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藏,日本內閣文庫藏明萬曆二十四年序刊本影印)。
管志道,《問辨牘四卷續問辨牘四卷》,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雜家類87-88(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6)。
趙用賢,《松石齋集》,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41(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趙南星,《趙忠毅公詩文集》,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68(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蔡獻臣,《清白堂稿》,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6集22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
劉永澄,《劉練江先生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79(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劉永澄,《詩筒遺草》,(微縮資料)(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清初寶應劉氏家刊本)。
劉宗周,《劉蕺山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424(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錢士升,《賜餘堂集》,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10(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錢謙益,《牧齋初學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39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錢謙益,《牧齋有學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39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薛應旂,《薛方山紀述》(北京:中華書局,1985)。
薛應旂,《方山先生文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102(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薛應旂,《薛子庸語》,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94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繆昌期,《從野堂存稿》,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6輯30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魏允中,《魏仲子集》(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明萬曆十六年南樂魏氏刊本) 。
顏元,《存學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
瞿式耜,《瞿忠宣公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別集類137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瞿汝稷,《瞿冏卿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134(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羅大紘,《紫原文集》,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139(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顧憲成,《顧端文公文集》(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明崇禎間無錫顧氏家刊本)。
顧憲成,《顧端文公遺書》,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94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顧憲成,《小心齋札記》(台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5)。
顧憲成,《涇皋藏稿》,收入王雲五編《四庫珍本》8集210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
龔勉,《尚友堂集》,(微縮資料)(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明萬歷十二年跋刊本)。
(五)私史與筆記
王紹徽,《東林點將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傳記類107(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6)。
申時行,《召對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雜史類43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谷應泰,《明史紀事始末》,收在《叢書集成新編》118(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5)。
沈國元,《兩朝從信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編年類35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97) 。
吳應箕,《樓山堂集》,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11(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金日升,《頌天臚筆》,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5(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凌鳴喈,《東林粹語》,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4輯第2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高廷珍等,《東林書院志》,收入《四庫存目叢書》史部246(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6)。
高廷珍等,《東林書院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72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袁黃 輯,《游藝塾續文規》,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詩文評類171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夏燮,《明通鑑》,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編年類36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張岱,《石匱書》,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別史類31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張萱,《西園聞見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116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陳子龍,《明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62)。
黃宗羲,《明文海》,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728(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黃宗羲,《宋元學案》,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傳記類51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黃宗羲,《明儒學案》(台北︰世界書局,1973年)。
黃景昉,《國史唯疑》,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雜史類43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談遷,《國榷》,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編年類36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蔣以化,《西臺漫紀》,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117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龍文彬,《明會要》,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79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瞿式稆,《瞿忠宣公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37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顧炎武、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台北:世界書局,1984) 。
(六)傳記與年譜
沈佳,《明儒言行錄》,收在周駿富編,《明人傳記資料叢刊》4(台北:明文書局,1991)。
林之盛,《皇明應諡名臣備考錄》,收在周駿富編,《明人傳記資料叢刊》56(台北:明文書局,1991)。
紀昀,《東林列傳》(台北︰台灣商務,1974)。
徐乾學,《徐本明史列傳》,收在周駿富編,《明人傳記資料叢刊》94(台北:明文書局,1991)。
徐開任,《明名臣言行錄》收在周駿富編,《明人傳記資料叢刊》54(台北:明文書局,1991)。
陳鼎,《東林列傳》,收在周駿富編,《明人傳記資料叢刊》5、6(台北:明文書局,1991)。
陳鼎,《留溪外傳》,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雜史類55(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陳濟生,《天啟崇禎兩朝遺詩》,收在周駿富編,《明人資料傳記叢刊》12(台北:明文書局,1991)。
陳鶴,《明紀》,收在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四部備要》史部(台北:中華書局,1966)。
傅維麟,《明書》,收在周駿富編,《明人傳記資料叢刊》87(台北:明文書局,1991)。
過庭訓,《明分省人物考》,收在周駿富編,《明人傳記資料叢刊》131(台北:明文書局,1991)。
錢士升,《皇明表忠記》,收在周駿富編,《明人傳記資料叢刊》64(台北:明文書局,1991)。
顧與沐,《顧端文公年譜》,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傳記類55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二、近人著述(中文著作)
(一)中文專書
小野和子著,李慶等譯,《明季黨社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于化民,《明中晚期理學的對峙與合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毛佩琦、張自成,《中國明代政治史》(北京︰民眾出版社,1994)。
王天有,《晚明東林黨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王天有,《明代國家機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王其渠,《明代內閣制度史》(北京︰中華書局,1989)。
古清美,《慧菴存稿二—顧涇陽、高景逸思想之比較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
朱保炯,《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
朱漢民,《中國的書院》(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
成中英,《中國哲學與中國文化》(台北︰三民書局,1974)。
步近智、張安奇,《顧憲成、高攀龍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宋志罡 編,《明代思想與中國文化》(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10)。
李開濟,《禪宗的思想變革》(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6)。
李焯然,《明史散論》(台北︰允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吳怡、張起鈞,《中國哲學史話》(台北︰三民書局,2004)。
吳智和 編,《明史研究專刊》第10期(宜蘭:明史研究小組,1992)。
吳智和 編,《明史研究專刊》第12期(宜蘭:明史研究小組,1998.10)。
邱樹森,《中國歷代職官辭典》(台北:商鼎文化,1999)。
季芳桐,《泰州學派新論》(四川: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5)。
侯外廬等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台北:開明書局,1973)。
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台北:聯經出版社,2006.9)。
陳來,《宋明理學》(台北:洪葉文化出版,1993)。
陳時龍,《明代中晚期講學運動(1522-1626)》(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12)。
陳時龍,《明代中晚期講學運動(1522-1626)》(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3)。
周彥文 編,《中國學術史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4)。
淡江大學中文系 編,《晚明思潮與社會變動》(台北︰弘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
許大齡,《明清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菲力浦‧凱普樓 著,顧法嚴譯,《禪門三柱》(台北:慧炬出版社,1990.6)。
傅武光,《東林顧高二子的為學宗趣及其對王學的批判》,收入梁尚勇主編《陽明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所中心,1989)。
傅永聚、韓鍾文,《20世紀儒學研究大系》(北京:中華書局,2003)。
傅武光,《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
楊廷福 等編,《明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2)。
楊樹藩,《明代中央政治制度》(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8)。
熊琬,《宋代理學與佛學之探討(朱子理學與佛學之探討)》(台北:文津出版社,1985)。
樊樹志,《萬曆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6)。
劉麗華 編,《中國全史100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全10冊)》(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78)。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香港︰藝文圖書公司,1987)。
謝國楨,《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北京︰中華書局,1982)。
謝貴安,《明實錄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元明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
Charles O. Hucker 著,張永堂譯,〈明末的東林運動〉,《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76)。
(二)學位論文
王崇峻,〈明代書院講學的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李興源,〈晚明心學思潮與士風變異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6。
林日盛,〈王陽明心學之發展及其影響〉,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
林聖坤,〈方從哲與晚明政局之研究(1614-1628)〉,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林麗月,〈明末東林運動新探〉,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
邱雯惠,〈晚明的輿論-李三才個案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陳欣怡,〈明末在野知識分子經世致用精神之表現─以陳繼儒為討論中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陳福濱,〈晚明理學思想之演變〉,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所博士論文,1983。
黃泊凱,〈良知統三教的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2008。
曾光正,〈東林學派的性善論與工夫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潘富堅,〈明末黨爭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駱芬美,〈明代官員丁憂與奪情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
蕭慧媛,〈明代的祖制爭議〉,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9。
顏瑞均,〈歐陽德及其思想研究(1496-1554)〉,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三)期刊論文
王世駿,〈薛應旂之生平與史學初探〉,《史匯》,第6期(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2002),頁23-39。
王劍,〈密疏的非常製參與與明代的皇權決策〉,《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47卷第3期(長春:吉林大學文學院,2007.5),頁67-73。
牛建強,〈從「帝鑑圖說」看16世紀末的中國帝政〉,《史學月刊》,2000年第4期(開封: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2000),頁26-36。
方國根,〈四句教與王學分化〉,《湖湘論壇》,1998年第3期(北京:人民出版社哲學編輯室,1998),頁36-38。
安媛,〈東林議政的儒家文化背景〉,《北京社會科學》,1994年第1期(北京:北京社會科學編輯部,1994),頁103-108。
吳振漢,〈宋端儀「立齋閒錄」研析〉,《人文學報》,第20期(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2003.6),頁5。
吳振漢,〈明儒高攀龍的思想與殉節〉,《人文學報》,第37期(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2009.1),頁29-67。
肖永明,〈歷代地方官員對書院的支持與促進〉,《船山學刊》,2005年第2期(長沙:湖南大學岳簏書院,2005),頁81-84。
何孝榮,〈「萬歷」年間的國本之爭〉,《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4期(天津:南開大學歷史系,1997),頁39-45。
何俊,〈論東林對陽明學的糾彈〉,《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4期(杭州:浙江大學,2000.8),頁106-109。
林麗月,〈李三才與東林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9期(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1981.5),頁95-110。
胡發貴,〈蓄德為先—論書院教育的道德訴求及其歷史影響〉,《金陵科技學院學
報》,第20卷第1期(南京: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哲學與文化,2004.3),頁99-103。
姚才剛,〈論顧憲成對王學的修正〉,《鵝湖》,第30卷第9期(台北:鵝湖雜誌社,2005),頁46-51。
姚才剛,〈試論明末清初的王學修正運動〉,《湖北行政學院學報》5期(武漢:湖北省行政學院,2004),頁77-81。
唐永紅,〈我國古代書院教育的現實啟示〉,《繼續教育研究》,第6期(常寧:常寧市教師進修學校,2007.6),頁170-171。
尉利工,〈論王畿與錢德洪對王陽明「四句教」的不同詮釋路徑〉,《安徽教育學院學報》,第24卷第5期(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2006.9),頁9-12。
張踐,〈實心實學與明清之際的啟蒙思想—以王陽明、李贄、黃宗羲為個案〉,《寧波學校學報》,第6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6),頁94-100。
傅武光,〈顧涇陽高景逸對王陽明四句教之諍辨〉,《孔孟月刊》,第17卷第4期(台北:孔孟月刊社,1978)。
曾春梅,〈顧憲成、高攀龍的心性論及教育理念〉,《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10期(台北:台灣政治大學哲學系,2003)。
楊緒敏,〈論明代空虛學風形成和嬗變的原因及影響〉,《北方論叢》,2006年第4期(徐州:徐州師範大學,2006),頁14-18。
鄧名瑛,〈明代心學本體論與明代學風〉,《求索》,2004年第2期(長沙:湖南省社會科學院,2004),頁100-102。
三、近人著述(外文著作)
Christopher Ives﹐Zen Awakening and Society﹐Hampshire:Macmillan﹐1992.
Robinson﹐David M.﹐Culture﹐Courtiers and Competition:The Ming Court(1368-1644)﹐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2008.
James Benn&Jinhua Chen﹐Buddhism and Peace,Hualien:Tzu Chi University Press﹐2007.
指導教授 吳振漢(Cheng-han Wu) 審核日期 2009-5-2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