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5130502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5 、訪客IP:18.188.175.182
姓名 郭永發(Yun-Fa Kuo)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明代馬政之研究-以山東地區為中心
相關論文
★ 明代通政使司之研究★ 于慎行的生平與學思之研究
★ 萬曆中後期言官派系黨爭之研究(1586-1620)★ 晚明司禮監之研究
★ 明代祭酒資歷與作為之研究(1382-1566)★ 明代王世貞宗教觀之研究
★ 晚明直臣楊漣之研究(1572-1625)★ 方震儒與晚明政局之研究
★ 抗戰建軍的新嘗試———徵集到組建:青年遠征軍人事研究★ 明中葉理學名宦項喬之研究(1493-1552)
★ 明代寡母敎子之研究★ 明代女紅─以北方婦女為中心之探討
★ 明末浙江地區僧侶對寺院經濟之經營---以雲棲袾宏、湛然圓澄、密雲圓悟為中心★ 砂拉越留台同學會之研究(1694-1996)
★ 從種族到民族: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之研究(1895-1903)★ 公廟與地方社會-以大溪鎮普濟堂為例(1902-2001)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明代立國之初,由於北方蒙古強敵未滅,除了長城的屏障以外,馬匹孳蕃的多寡是決定能否與北方胡族對抗的主要因素,為了與善於騎馬的蒙古相對抗,使得政府必須重視馬政。馬政的興衰關係著國防的強弱,為達到強化國防的目的,政府將馬匹由官牧改為民牧。
制度隨著時空環境的變遷,而產生變化。明代馬政亦非從一而終,無任何的變化,這種變化對於馬政制度似乎不能改變其衰敗的命運。對於當時的官員而言,也知道馬政衰敗的情況,亦紛紛提出奏議,試圖改變這種衰敗的情況,最終還是一蹶不振。
山東民間孳牧馬匹,並非立國之初就開始實施,而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在廣土眾民之中選擇山東,這時山東才開始民牧。山東除了全國一致性的賦稅之外,還要擔負政府所分配的養馬勞務,這對於山東民眾賦稅所造成的影響,以及養馬對民眾所造成的影響,是相當重大的。
本文依據相關原始文獻,以山東為重點,透過對山東馬政的研究,了解政府在民牧體制的運作情形,進一步了解整個明代馬政的變化,以及馬政的興衰,與山東馬政所扮演的角色。並藉此研究,分析明代馬政衰敗的因素,以及由官牧改為民牧與山東馬政所代表的意義。
摘要(英) Due to northern Mongolian enemy was not eliminated during early Ming dynasty,other than the Great Wall providing a shield, the horse propagation decisively became the major element to fight against the Mongolians who were excellent horsemen, the government must appreciate its horse policy. The prosperity of the horse policy and the strength of national defense were related, to strengthen its defense, the government had changed the horse policy from official to folk herding.
There were systematic changes with time and space. The Ming dynasty horse policy was not at all times unchanged, the systematic change of horse policy had caused a deteriorated fate unavoidable. Officials at the time knew that the horse policy had deteriorated and proposal was raised to change this condition but eventually the policy still failed.
Horse herding of Shan-dong folk was not initiated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dynasty, but after a certain span of time, when Shan-dong was chosen among many provinces. Besides being nationalized to pay tax, Shan-dong was assigned by government for horse herding service which affected the herdsmen extensively.
This text was referred to original records, emphasizing Shan-dong, through research study of Shan-dong horse policy, to understand government management of the folk herding system and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changes of entire horse policy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its rise and decline, the role of Shan-dong played in the horse policy . Thru this research, analyzed the elements which failed the horse policy of Ming dynasty, the change from official to folk herding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Shan-dong horse policy.
關鍵字(中) ★ 馬政
★ 山東
★ 明代
關鍵字(英) ★ Shan-dong
★ Ma-zheng
★ Ming
論文目次 章節目錄
緒論 1
第一章 明朝馬政變革與山東馬政之始 18
前言 18
第一節 明初的馬政制度 19
第二節 山東民間牧馬之始 27
第三節 馬政制度的重大變革 43
小結 52
第二章 山東各府的馬政與賦稅 56
前言 56
第一節 山東的賦稅情況 58
第二節 兗州府的馬政與賦稅 68
第三節 東昌府的馬政與賦稅 80
第四節 濟南府的馬政與賦稅 89
小結 93
第三章 馬政的衰敗 96
前言 96
第一節 馬政弊病的發生 97
第二節 馬政衰敗的因素 105
第三節 有關馬政衰敗的議論 119
小結 130
結語 135
附錄一 142
徵引書目 143
參考文獻 一、 傳統文獻
明代部份:
《明太祖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
《明太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
《明仁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
《明宣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
《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
《明憲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
《明孝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
《明武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
《明世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
《明穆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
《明神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
(明)于慎行 編,《兗州府志》(濟南:濟魯書社,1985)。
(明)于慎行,《穀城山館文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48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明)尤麒 陳露纂輯,《武城縣志》,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13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明)王世貞,《弇山堂別集》第4册(北京:中華書局,2006)。
(明)王命爵,《東昌府志》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刊本。
(明)王廷相 著,王孝魚 點校,《王廷相集》第4册(北京市:中華書局,1989)。
(明)王廷相,《浚川奏議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53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明)王家彥,《王忠端公文集》,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62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明)王崇 等纂修,《歸德志》,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第60册(上海:上海書店,1990)。
(明)王崇慶,《開州志》,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14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明)王琮 纂,《淄川縣志》嘉靖刊本,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13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明)王復,《王莊簡疏》,收錄於《明代基本史料叢刊---奏折卷》第69册(北京:綫裝書局,2005)。
(明)王爾彥 等纂修,《蒲臺志》明萬曆辛卯(十九年)刊本。
(明)王儀 等纂修,《青城縣志》明萬曆末年刊本。
(明)王瓊,《晉溪本兵敷奏》,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詔令奏議類第47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明)文林,《文溫州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40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明)丘濬,《大學衍義補》下册(京都市:中文出版社,1979)。
(明)丘濬,《丘文莊公集》,收錄於《明代基本史料叢刊---奏折卷》第60册(北京:綫裝書局,2005)。
(明)毛似徐 等纂修,《濱州志》明萬曆十一年刊本。
(明)毛伯溫,《毛東塘集》,收錄於《明代基本史料叢刊---奏折卷》第73册(北京:綫裝書局,2005)。
(明)孔貞運,《皇明詔制》,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第56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明)包大爟,《萬曆兗州府志》,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0)。
(明)申時行,《明會典》,收錄於王雲五主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臺北:商務書局,1983)。
(明)朱元璋,《明太祖御製文集》,收錄於吳相湘主編《中國史學叢書》第22册(臺北市:台灣學生書局,1965)。
(明)朱健,《古今治平略》,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第75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明)朱萬春,《淄川縣志》明萬曆刊本。
(明)米嘉穗 修,《鄆城縣志》明崇禎七年刻本,收錄於《明代孤本方志選》(北京:中華全國圖書館,2000)。
(明)吳亮,《萬曆疏鈔》,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第59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明)何孟春,《何文簡奏議》,收錄於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商務書局,1973)。
(明)何喬遠,《名山藏》,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第47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明)何麟 編纂,《真陽縣志》,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第60册(上海:上海書店,1990)。
(明)李之茂,《嵫陽縣志》明嘉靖四十四年刊本。
(明)李東陽,《正德大明會典》(東京:汲古書院,1989年)。
(明)李廷寶 修,《清苑縣志》,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第1册(上海:上海書店,1990)。
(明)李錦 等纂修,《泰安州志》明弘治元年刊本。
(明)李開先,《李中麓閒居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92、93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明)李賢,《明一統志》,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230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2006)。
(明)東時恭 重修,《范縣志》,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第61册(上海:上海書店,1990)。
(明)易時中 纂,《夏津縣志》嘉靖刊本,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13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明)林雲程 修,《通州志》,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4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明)林景暘,《玉恩堂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48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明)金光辰,《金雙巖中丞集》,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第77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明)周文龍 重刊,《磁州志》,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第3册(上海:上海書店,1990)。
(明)周復俊 修,《霸州志》,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2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明)周復俊,《涇林詩文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98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明)姚本 等修,《冠縣志》明嘉靖二十四年刊本。
(明)侯先春,《侯給諫奏疏》,收錄於《明代基本史料叢刊---奏折卷》第93册(北京:綫裝書局,2005)。
(明)胡容 重修,《威縣志》,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第2册(上海:上海書店,1990)。
(明)胡繼先,《鄒誌》明萬曆三十九年刊本。
(明)徐汝冀 等纂修,《沂州志》明萬曆戊申(三十六年, 1608)刊本。
(明)涂山 編輯,《明政統宗》萬曆四十三年刻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69)。
(明)馬文升,《端肅奏議》,收錄於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五集》(臺北:商務書局,1974)。
(明)孫旬,《皇明疏鈔》,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詔令奏議類第46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明)孫原貞,《孫司馬奏議》,收錄於《明代基本史料叢刊---奏折卷》第40册(北京:綫裝書局,2005)。
(明)孫承澤,《春明夢餘錄》(江蘇: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
(明)高知止 纂修,《平原縣志》明萬曆庚寅(十八年)刊本。
(明)高拱,《高文襄公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08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明)栗可仕 纂修《汶上縣志》明萬曆戊申(三十六年, 1608)刊本。
(明)袁黃,《袁了凡先生兩行齋集》明天啟四年嘉興袁氏刊本。
(明)唐文華 等纂修,《德州志》明萬曆初刊天啟間增補本。
(明)徐恪,《徐司空疏》,收錄於《明代基本史料叢刊---奏折卷》第68册(北京:綫裝書局,2005)。
(明)章潢,《圖書編》第23册,收錄於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五集》(臺北:商務書局,1974)。
(明)陳九德,《皇明名臣經濟錄》,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第9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明)陳子龍,《明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62)。
(明)陳仁錫,《皇明世法錄》(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
(明)陳甘雨 纂,《萊蕪縣志》嘉靖刊本,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13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明)陳全之,《蓬窗日錄》,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112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明)陳其愫,《皇明經濟文輯》,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369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明)陳建,《皇明通紀集要》,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第34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明)陳建,《皇明從信錄》,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第1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明)陳棐 纂,《廣平府志》,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2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明)陳講,《馬政志》,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76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明)陳儒,《芹山集》,收錄於《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106册集部明別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明)張治道 修,《長垣縣志》,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15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明)張袞,《張水南文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76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明)張銓,《張忠烈公存集》,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77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明)張萱,《西園聞見錄》第七册,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第122冊(臺北:明文書局,1991)。
(明)張溥,《七錄齋論略》(台北市:偉文圖書出版社,1977)。
(明)張瀚,《皇明疏議輯略》,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詔令奏議類第46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明)張鼐,《寶日堂初集》,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76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明)陶景芳 編,《臨漳縣志》,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第3册(上海:上海書店,1990)。
(明)陸容,《菽園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明)陸釴,《嘉靖山東通志》嘉靖刻本,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0)。
(明)陸粲,《陸貞山集》,收錄於《明代基本史料叢刊---奏折卷》第83册(北京:綫裝書局,2005)。
(明)陸粲,《陸子餘集》,收錄於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五集》(臺北:商務書局,1974)。
(明)黃道周,《博物典彙》,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類書類第124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明)黃訓 編,《名臣經濟錄》,收錄於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三集》(臺北:商務書局,1972)
(明)黃瑜,《雙槐歲鈔》,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2006)。
(明)湛若水,《格物通》,收錄於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五集》(臺北:商務書局,1974)。
(明)曾一侗 等纂修,《商河縣志》明萬曆間原刊崇禎十年增補本。
(明)曾大可,《治平言》,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91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
(明)項篤壽,《小司馬奏草》,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詔令奏議類第47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明)彭時,《彭文憲公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35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明)馮時可,《馮元成選集》,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第63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明)馮時可,《馮元成選集》,收錄於《明代基本史料叢刊---奏折卷》第93册(北京:綫裝書局,2005)。
(明)馮琦,《宗伯集》,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5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明)馮應京,《皇明經世實用編》,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67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明)馮應京,《皇明經世實用編續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67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明)焦竑《國朝獻徵錄》(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明)楊承父,《滕縣志》明萬曆十三年刊本。
(明)楊時中 撰,《丘縣志》明萬曆丙子(四年)刊本。
(明)楊時喬,《皇朝馬政記》明萬曆24年南京太常寺刊本(臺北:正中書局,1981)。
(明)楊時喬,《新刻楊端潔公文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39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明)楊循吉,《章丘縣志》,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第57册(上海:上海書店,1990)。
(明)楊博,《楊襄毅公本兵疏議》,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61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明)雷禮,《皇明大政紀》,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編年類第35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明)雷禮,《南京太僕寺誌》,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57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明)雷禮 纂輯,《國朝列卿紀》第4冊,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1991)。
(明)萬表,《皇明經濟文錄》,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8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明)葛曦,《葛太史公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70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明)董復亨,《章丘縣志》明萬曆丙申(二十四年)刊本。
(明)熊元 馬文煒 纂修,《安丘縣志》,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地理類第200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明)趙燿,《萊州志》明萬曆甲辰(三十二年,1604)刊本。
(明)鄧韍,《濮州志》,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第61册(上海:上海書店,1990)。
(明)蔡懋昭 修纂,《趙州志》,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2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明)鄭瀛識,《德州志》,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第57册(上海:上海書店,1990)。
(明)劉希夔 等纂修,《齊東縣志》明萬曆丁巳(四十五年)刊本。
(明)劉佃 修,《武定州志》嘉靖刊本,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13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明)劉惟謙,《大明律》,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76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
(明)劉應時,《青州府志》,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13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明)樊深,《河間府志》,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1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明)潘光祖,《彙輯輿圖備攷全書》,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第21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明)潘希曾,《竹澗集》,收錄於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商務書局,1973)。
(明)閻鎮珩,《六典通考》,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第76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明)謝註 撰,《朝城志》明嘉靖庚子(十九年)刊本。
(明)戴金,《皇明條法事類纂》上卷(東京:古典研究會,昭和41年(1966))。
(明)儲巏,《柴墟文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42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明)儲巏,《儲文懿集》,收錄於《明代基本史料叢刊---奏折卷》第69册(北京:綫裝書局,2005)。
(明)顏季亨,《九十九籌》,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第51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明)歸有光,《震川先生集》(臺北:源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
(明)聶豹 著,吳可為 編校整理,《聶豹集》,收錄於萬斌 主編《陽明後學文獻叢書》(南京市:鳳凰出版社,2007)。
(明)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71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明)顧清,《東江家藏集》第四冊,收錄於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五集》(臺北:商務書局,1974)。
(明)顧潛,《靜觀堂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48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清代部份:
《清聖祖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6)。
《清高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6)。
清高宗敕撰,《續文獻通考》(臺北市:新興書局,1965)。
(清)王夫之 著 舒士彥 點校,《宋論》(北京:中華書局,2003重印)。
(清)席裕福 纂,《皇朝政典類纂》第22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69)。
(清)查繼佐,《罪惟錄》第二册,收錄於王雲五主編《四部叢刊續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
(清)秦蕙田,《五禮通考》,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第141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崑岡 等續修,《清會典》,收錄於王雲五主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第85册(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
(清)張廷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
(清)張岱,《石匱書》,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別史類第31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張壽鏞 纂,《清朝掌故彙編內編》,收錄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129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
(清)陳夢雷 編,《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1977)。
(清)陳鸛儕 劉東侯 丁偉千 纂修,《濰縣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8)
(清)傅維鱗,《明書》(臺北:中華書局,1985)。
(清)嵩山 修,《嘉慶東昌府志》,收錄於《中國地方志集成-山東府縣志輯》第87册(南京市:鳳凰出版社,2004)。
(清)趙翼,《廿二史劄記》,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史評類第45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蔡方炳,《歷代馬政志》,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第85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龍文彬,《明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98)。
(清)魏裔介,《兼濟堂文集》,收錄於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商務書局,1973)。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京都市:中文出版社,1981)。
二、 近人論著
王文超,〈從“ 弼馬溫”論明朝的馬政〉,《廣州大學學報》第1卷、第9期(2002年),頁43-47。
王建革,〈馬政與明代華北平原的人地關係〉,《中國農史》第17卷、第1期(1998年),頁25-33。
尹章義,〈明代的馬政與國運〉,《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7卷、第9期(1972年),頁49-57。
尹章義,〈明代的馬政〉,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2。
札奇斯欽,《北亞游牧民族與中原農業民族間的和平戰爭與貿易之關係》(臺北:正中書局,1977)。
成淑君,《明代山東農業開發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朴永煥,〈明清時代漢藏茶馬貿易〉,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李三謀、李霞,〈明代官馬牧養問題研究〉,《農業考古》第3期(1999年),頁310-317。
李增高,〈明代的馬政及北京地區的養馬業〉,《古今農業》第3期(2002年),頁42-56。
李龍潛,《明清經濟探微初編》(台北:稻鄉出版社,2002)。
邱仲麟,〈明代燒荒考──兼論其生態影響〉,《臺大歷史學報》第38期(2006年12月),頁25-63。
唐文基,《明代賦役制度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
陳文石,〈明代馬政研究之一---民間孳牧(上、中、下)〉,《食貨復刊》(臺北:食貨出版社,1972),頁155-170、頁189-201、頁497-509。
陳慈玉,〈全球化的省思──全漢昇與近代中國經濟史研究〉,《臺大歷史學報》第39期(2007年6月),頁77-106。
陳梧桐,〈明人文集的史學價值〉,《明代研究通訊》第3期(2000年),頁21-29。
劉序楓,〈明末清初的中日貿易與日本華僑社會〉,《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1卷第3期(1999年),頁435-473。
呂思勉,《中國制度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何平立,〈略論明代馬政衰敗及對國防影響〉,《軍事歷史研究》第1期(2005年),頁98-103。
何炳棣 著、葛劍雄 譯,《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1368~1953》(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00)。
孟森,《明史講義》(北京:中華書局,2006)。
郁維明,《明代周忱對江南地區經濟社會的改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姚治中,〈論明代皖西馬政〉,《六安師專學報》第14卷、第4期(1998年),頁12-38。
晁中辰,《明代海禁與海外貿易》(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唐克軍,〈略論明代的馬政〉,《史林》第3期(2003年),頁82-85。
孫文良,《中國官制史》(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3)。
秦才郎加 曹生龍,〈論明代西北馬政的始盛終衰〉,《社科縱橫》總第22卷、第2期(2007年),頁116-117。
張明富,〈楊一清與明代西北馬政〉,《史學集刊》第2期(1997年),頁20-24。
張學亮,〈明代茶馬貿易與邊政探析〉,《東北師大學報》第1期(2005年),頁75-80。
梁方仲編著《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傅筑夫,《中國經濟史論叢》(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
黃仁宇 著 阿鳳等譯,《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臺北縣:臺灣食貨出版社,2003)。
萬國鼎,〈明代莊田考略〉,收錄於吳智和主編《明史研究論叢》(臺北市:大立出版社,1982),頁471-489。
楊樹藩,《中國文官制度史》下册(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2)。
楊豔秋,《明代史學探研》(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蔣兆成,《明清杭嘉湖社會經濟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
謝貴安,《明實錄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薛正昌,〈明代寧夏馬政〉,《寧夏大學學報》第25卷、第6期(2003年),頁58-64。
羅麗馨,〈明代京營之形成與衰敗〉,《明史研究專刊》第6期(1983年6月),頁1-36。
譚英華,〈明代西南邊疆之茶馬市易〉,收錄於吳智和主編《明史研究論叢》(臺北市:大立出版社,1982),頁593-612。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第7册(台北市:曉園出版社,1991)。
三、外國論著
(加)卜正民 著 方駿 等譯,《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05重印)。
(美)牟復禮(英)崔瑞德 編,《劍橋中國明代史》上、下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日)谷光隆,《明代馬政的研究》(京都:東洋史研究會,昭和47年(1972))。
(日)寺田隆信,《山西商人の研究》(京都:東洋史研究會,昭和47年(1972))。
(日)岩見宏,《明代徭役制度の研究》(京都市:同朋舍出版,昭和61年(1986年))。
(日)清水泰次,《明代土地制度史研究》(東京:大安株式會社,1968)。
Herrlee G. Creel, What Is Taoism? and Other Studies in Chinese Cultural Histor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Ltd.,1982)
指導教授 吳振漢(Cheng-Han Wu) 審核日期 2008-7-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