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112600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3 、訪客IP:3.15.193.45
姓名 凌玉萱(Yuan-shuang Li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藝術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 在訓誡與消遣之間-晚明女教插圖本書籍系列研究
(Between the forbiddance and recreation—The study on the illustration book of women’s education in Late Ming dynasty China)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晚明是中國女教思潮蓬勃發展的時期,本文所討論到的晚明女教「書籍」的「插圖本」,約有六種書籍刊本,包括:《新刊古列女傳》、《古今列女傳評林》《劉向古列女傳》、《繪圖列女傳》、《閨範》、《女範編》。
本文第一章內容先從晚明女教書籍插圖本的編輯背景著手,除將插圖本之各種圖像刊本的基本資料統整外,更強調晚明畫工對圖像刊本之構圖空間分布的重新營造,由於晚明插圖本編輯特色,在於表現出對「古類型」的重新詮釋及對「今類型」的極力開拓,且又在「今類型」領域中,不斷努力去塑造符合流行時尚的「女性新形象」;並從「今類型」中,選取部分「女性形象」結合「兒童形象」成為「婦幼形象」,作為標榜女性貞烈價值觀的終極目標。因此,針對晚明插圖本中「女性新形象」與「婦幼形象」,兩大較為受到注目的焦點進行深入探討與分析,成為本文第二章及第三章的主要內容。
「插圖本」有三個相當不同於傳統的顯著特色,包括:第一、男女雙方也因性別的不同,對圖像與文本之間也有著極大差距性之「解讀」與「觀看」和個別價值意義之追求。第二、在刊本的再製造過程及圖像再現中,對女性形象的塑造是極其刻意地朝「視覺化」方向發展。第三、兒童形象的「被觀看」位置,隨著對婦女圖像需求的功能與目的之不同,而大量移轉至「貞烈」位置,且還同時揉合了感官性。
摘要(英) Late Ming dynasty is the vigorous period of the trend of thought in Chinese women education. The illustrated book discussed in the essay about this issue included 6 editions of books, which are “New Cu lienu zhuan”, “Gu jin lienu zhuan pin ling”, “Lin xiang cu lienu zhuan”, “ Huitu lienuzhuan ”, “Gui fan ” and “Nu fan pen ”.
Chapter 1 initiated from the background of editing the illustrated book. Besides integrating basic data of each kind of illustrated books, it greatly emphasized that the drawer at that time created a composition of space allocated toward illustrated books. The feature of editing the illustrated book was based on the re-defining so-called Cu-type ones, and exploiting so-called Jin-type ones. In the field of the latter it exerted constantly to carve the fashion of new image of women, which assembled with children into the image of women and children. The finally destination is to boast the value of female chastity. Therefore these two more focusing points, new image of women and the image of women and children, in the illustrated books as of Late Ming dynasty would be immensely discussed and analyzed. on Chapter 2 and Chapter 3.
There were three different features for the illustrated books a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 First of all, the great difference existed between different sexes for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visualizing the picture and the article, and the pursuit of the meaning of respective value. Secondly, the carving image of women deliberately took the trend of visualization in the reproduction process of books and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pictures. Thirdly, the image of children in the position of being observed shifted into the position of chastity , combining with the sensitivity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function and destination of the demand of women’s pictures varied.
關鍵字(中) ★ 視覺化
★ 婦幼形象
★ 今類型
★ 女性新形象
★ 貞烈
★ 插圖本
★ 古類型
關鍵字(英) ★ Cu-type
★ illustrated book
★ chastity
★ Jin-type
論文目次 中文提要 1
英文提要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
表目錄 vi
一、 前言 1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對象 3
1-3 研究內容 6
二、 晚明女教書籍插圖本之編輯背景 9
2-1 女教書的發展過程 9
2-2 女教書的圖像刊本 13
2-3 晚明刊本對構圖空間分布的重造 25
2-4 小結 36
三、 晚明插圖本中流行「女性新形象」 58
3-1 對「古類型」的重新詮釋 58
3-2 對「今類型」的極力開拓 67
3-3 晚明如何塑造女性流行新形象 73
3-4 小結 88
四、 晚明女教書籍中的「婦幼形象」 112
4-1 婦女形象與兒童形象結合的歷程 112
4-2 兒童形象「被觀看」位置的移轉 116
4-3 「教子」責任觀念的上揚 119
4-4 「貞順」、「節義」中的婦幼形象 124
4-5 「貞烈」事蹟中的婦幼形象 128
4-6 小結 136
五、 結論 159
5-1 畫工對圖像的「再製造」 159
5-2 觀賞者的視覺感受 161
5-3 流行神話的傳播 162
5-4 總結 163
參考文獻 165
附錄一 168
參考文獻 一、 文獻、筆記小說
漢‧劉向撰,《古列女傳》,長沙葉氏觀古堂藏明刊本(即黃嘉育刊本),上海涵芬樓縮印,今為商務印書館之四部叢刊本。
漢‧劉向撰,《古列女傳》,清阮福摹刻宋本,今為商務印書館之叢書集成簡編本。
漢‧劉向撰,《古列女傳》,商務印書館之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漢.劉向撰,阮元輯刊,《新刊古列女傳》,百部叢書景文選樓叢本。
唐‧鄭氏著,《女孝經》,收於(明)陶宗儀,《說郛》,(《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80冊,商務印書館,
1989年。
唐‧宋若華、宋若昭合撰,《女論語》,收於(明)陶宗儀,《說郛》,(《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80冊,
商務印書館,1989年。
明.解縉等撰,《古今列女傳》,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52冊,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年。
明.謝肇淛撰,《五雜俎》,卷13,收入《歷代筆記小說大觀(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明.呂坤著,《呂新吾先生去偽齋文集》,收於《呂司寇全書》,卷2,〈辯閨範書〉,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室藏,彙集明萬曆至清康熙間刊本。
《大明會典》,卷79,〈旌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年。
《中國書畫全書》,第一冊,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
二、 插圖版畫、圖錄
明‧茅坤補,彭烊評,《古今列女傳評林》,全名為《新?增補全像評林古今列女傳》,收於《中國古代版
畫叢刊二編》第四輯,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明萬曆15年刊本重印,1994年。
明‧黃嘉育刊印,《劉向古列女傳》,收入《明清珍本版畫資料叢刊》第二冊《古列女傳》(一至七卷)及
第三冊《古列女傳》(第八卷),北京學苑出版社據萬曆34年刊重印,2003年。
明‧汪氏增輯,(傳)仇英繪圖,《繪圖列女傳》,亦有稱《汪氏列女傳》,正中書局,據清知不足齋藏版
重印,1971年。
明.東海猶龍子編、西湖鬚眉客評,《列女傳演義》,收於《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明末古吳
三多齋刊本重印,1990年。另外,國家圖書館善本室亦藏長春閣刊本。
明‧呂坤編纂,《閨範》,收於《中國古代版畫叢刊二編》第五輯,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明萬曆間泊如齋刊
本重印,1994年。
明‧黃尚文編,《女範編》,又名《古今女範》,國家圖書館善本室藏,明萬曆三十一年宛陵劉岩等刊本。
明‧黃尚文等撰,《閨範十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明刊朱墨套印本。
《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版畫篇》,聯經出版社發行,1983年。
《明代版畫藝術圖書特展》專輯,中央圖書館編輯出版,1989年。
《有板有眼說版畫—古代戲曲、小說版畫特展》專輯,故宮博物院編輯出版,2001年。
《中國美術全集 繪畫編13寺觀壁畫》,錦繡出版社印行,1989年。
《中國古代版畫叢刊初編》,上海古籍出版社據鄭振鐸收藏版畫重印,1988年。
《中國古代版畫叢刊二編》,上海古籍出版社據鄭振鐸收藏版畫重印,1994年。
鄭振鐸編著,《中國古代木刻畫選集》,中國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年。
周心慧主編,《明代版刻圖釋》第四冊,學苑出版社,1998年。
周心慧主編,《古本戲曲版畫圖錄》(初版)共五冊,學苑出版社,1997年。
周心慧主編,《古本小說版畫圖錄》(修訂增補版)共五冊,學苑出版社,2000年。
周心慧主編,《新編中國版畫史圖錄》共十冊,學苑出版社,2000年。
周蕪、周路、周亮編著,《建安古版畫》,福建美術出版社,1999年。
周蕪編著,《金陵古版畫》,江蘇美術出版社,1993年。
周蕪編著,《中國版畫史圖錄》(上、下冊),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年。
周心慧、王致軍撰集,《蘇州 武林 徽州古版畫》,學苑出版社,2000年。
劉昕主編、肖浩然選編,《中國古版畫》,湖南美術出版社,1997年。
馬文大 陳堅主編,《明清珍本版畫資料叢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
《群芳譜—女性的形象與才藝》,台北,故宮博物院,2003年。
三、中文著作
(一) 專書
王伯敏,《中國版畫史》,蘭亭書店,1986年。
周心慧著,《中國古版畫通史》,學苑出版社,2000年。
鄭振鐸著,《中國古代木刻畫史略》,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
張敬註譯,《列女傳今註今譯》,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胡 適著,《胡適文存》,遠東圖書公司,1968年。
毛文芳著,《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台灣學生書局印行,2001年。
張國標著,《徽派版畫》,收入《徽州文化全書》,人民出版社,2004年。
薛冰著,《插圖本》,收入《中國版本文化叢書》,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喬納森.卡勒(Jonathan Culler)著,張景智譯,《索緒爾》,桂冠書局,1992。
Dorothy Ko(高彥頤)著,李志生譯,《閨塾師:十七世紀中國的婦女與文化》,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陳東原著,《中國婦女生活史》,商務印書館,1994年。
高世瑜著,《中國古代婦女生活》,商務印書館,1998年。
羅蘭.巴特著,敖軍譯,〈于序〉,《流行體系(一):符號學與符飾符碼》,桂冠出版社,1998年。
羅蘭.巴特著,許薔薔、許綺玲譯,《神話學》,桂冠出版社,1997年。
神林恆道等編,《藝術學手冊》,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6。
張彥遠著,〈敘畫之源流〉,《歷代名畫記》,收入於《美術叢書》,台北:國立編譯館,1986年。
郭若虛著,《圖畫見聞志》,〈敘自古規鑒〉,卷一,收入於《中國書畫全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
年。
廖雯著,《綠肥紅瘦—古代藝術中的女性形象和閨閣藝術》,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年。
陳紅彥著,《元本》,收入《中國版本文化叢書》,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葉德輝等著,《書林清話》,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3年。
裴溥言編撰,《先民的歌唱》(上),〈詩經.豳風.七月〉,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顧頡剛著,《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四冊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曼素恩著,楊雅婷譯,《蘭閨寶錄—晚明至盛清時的中國婦女》,台北,左岸文化,2005年。
高壽仙著,《中國地域文化叢書—徽州文化》,大陸,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
(二) 論文
林麗江著,〈鰴州版畫《環翠堂園景圖》之研究〉,收於《區域與網絡—近千年來中國美術史研究國際學
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大藝術史研究所發行,2001年。
王光宜著,《明代女教書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衣若蘭著,《史學與性別:《明史.列女傳》與明代女性史之建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
文,2002年。
衣若蘭著,《從「三姑六婆」看明代婦女與社會》,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
年。
馬孟晶著,〈女性生活的文化圖像〉,《群芳譜—女性的形象與才藝》,故宮博物院,2003年。
姜賢敬著,《劉向列女傳探微》,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肖東發著,《建陽餘氏刻書考略(上)》,文獻,1984年。
馬孟晶著,〈耳目之玩-從《西廂記》版畫插圖論晚明出版文化對視覺性之關注〉,美術史研究集刊,第13期,2002年。
鄭振鐸著,〈插圖之話〉,《小說月報》,第十八卷第一號。
魯迅著,〈看圖識字〉,《魯迅全集》,第十六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
陳俊啟著,〈另一種敘事,另一種現實的呈現:新文化史中的「書的歷史」〉,收入於《中外文學》,第34
卷,第四期,2005年。
劉芳如著,〈中國藝術所形塑的女性〉,收入於《群芳譜—女性的形象與才藝》,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3年。
游玉如著,《孟姜女傳說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專題論文,2005年。
費絲言著,《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辯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安碧蓮著,〈明代婦女貞節觀的強化與實踐〉,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
王正華著,〈女人、物品與感官慾望:陳洪綬晚期人物畫中江南文化的呈現〉,收入《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0期,2002年。
王鴻泰著,〈美感空間的經營—明清間的城市園林與文人文化〉,收入《東亞近代思想與社會—李永熾教
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臺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
張目寒著,〈從美人畫看女性美〉,收入於《歷代美人畫選》,台北,藝術圖書公司,1999年。
白謙慎著,〈尚“奇”的晚明美學〉,收入於《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2006年。
四、 外文著作
Katherine N Carlitz, “The Social Uses of Female Virtue in Late Ming Editions of Lien? Zhuan”〈晚明列女傳版
本對婦德的社會效應〉,Late Imperial China,12:2(1991.12)。
Joanna F. Handlin, “L?Kun's New Audience:The Influence of Women's Literacy on Sixteenth-Century Thought”
〈呂坤的新讀者:婦女識字對十六世紀思想的影響〉,Margery Wolf(eds), Women in Chinese Society,
(Taipei:Caves Books.Ltd,1988)。
Craig Clunas,Superfluous Things, “Books About Things”(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Urbana and Chicago,1991)

Katherine N Carlitz ,“Desire,Danger,and the Body:Stories of Women's Virtue in Late Ming China,〈慾望.危險.
身體—中國晚明女德故事〉”Christina K Gilmartin(eds.),Engendering China:Women, Culture,and the State(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1994)。
指導教授 凌玉萱(Yuan shuang Ling) 審核日期 2008-6-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