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2622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6 、訪客IP:3.137.214.83
姓名 林泓毅(Hong-Yi Li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地球物理研究所
論文名稱 以淺層反射震測法探究梅山斷層之地下構造
(Detecting the Meishan Fault by the Seismic Reflection Method)
相關論文
★ 以波線追跡研究西北線型地震帶之速度構造★ 湖口斷層淺層反射震測之研究
★ 台灣現行測震儀器之特性檢測研究★ 小崗山斷層及其附近構造
★ 彰化斷層及其附近構造★ 三義斷層之逆衝構造研究
★ 九二一地震車籠埔斷層震測研究★ 台灣西部場址效應之研究
★ 清水斷層之淺部構造★ DDT:毋須摘取初達波到達時間之折射波風化層修正
★ 車籠埔斷層烏溪至濁水溪段之地下構造★ 高密度地震資料分析及其用於台灣中部及東部孕震構造之研究
★ 台北盆地構造及震波速度分析★ 斗六丘陵桐樹湖斷層地下構造研究
★ 以淺層反射震測探測新城斷層地下構造★ 以反射震測法研究九芎坑斷層及其附近構造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利用高解析度淺層反射震測法,重新仔細檢查1906年發生的梅山地震斷層(M=7.1)。該地震幾乎夷平了梅山鎮,造成1千多人喪生,災情慘重,但該地震也是台灣第一個有儀器紀錄及完整文獻之災害地震。梅山斷層為右斜移斷層,斷距1~2公尺,長13公里,錯動行為怪異,後代雖以許多方法加以研究,均很難找到斷層,也不易理解它的演化。本研究以震測法大量測繪此區域之地下構造,發現必須將梅山斷層置於整個地區的構造架構下,始能探討其意義。本研究獲得以下幾點結論:
(1) 梅山斷層東端為九芎坑斷層阻擋而停止。斷層與小梅背斜軸夾50度角,在梅山附近相互作用。整體來看,梅山斷層將小梅背斜西翼5公里X 12公里之範圍,以東北東走向橫移錯開。
(2) 梅山斷層因右移錯動而衍生「壓縮型開花構造」,造成地層小規模的上拱彎曲。在斷層東端的梅山地區,地形構造複雜,應力容易集中,此花狀構造向北發展到倒孔山溪旁,為老的斷層所在。
(3) 斷層線在中間之中坑附近,沿地形邊界發育,「開花構造」很明顯,但僅造成上覆地層彎曲,並未發生錯動。
(4) 斷層線進入陳厝寮沖積扇階面後,應通克明橋,再往西南延伸會到達中正大學之東南角,而非一般認為之西北角,此亦顯示Omori原圖所繪斷層位置是正確的。
(5) 南勢坑至民雄東西向一線為一中軸線,拱起成一界線。梅山斷層進入陳厝寮沖積扇面後,分裂出陳厝寮分支斷層,該分支斷層顯然受到中軸線之影響,平行且位於中軸線之北側。
(6) 梅山斷層之活動性極高,但以在梅山地區最為嚴重。斜移斷層產生諸多不連續之「花狀構造」不容易被偵測,不過,重點仍應放在主斷層上,在梅山地區找到合適地點開挖,瞭解其再現週期,是為當務之急。
摘要(英) The Meishan fault is an earthquake fault which was displaced in the 1906 Meishan earthquake (M=7.1). The earthquake induced severe damages and killed 1,258 people. However, it is also signified as the first instrument-recorded and well-documented earthquake in Taiwan by civilized technologies. The fault was a right-lateral and slight-thrust oblique fault (1~2 m displacement) trending in the N75E direction. The northern side was lifted near Meishan and it changed to the southern side raised remote from Meishan. We revisit the Meishan fault to prepare for its 100th anniversary in 2004-2005. A relatively advanced and detailed reflection seismic survey was carried out to find new evidences which may lead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eculiar behaviors of the fault. After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4 seismic profiles across the fault, we realize that it needs to put the Meishan fault in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framework to identify its role and meaning. The earthquake was initiated near Meishan where the fault intersected the Hsiaomei anticline by 50 degrees. There is also another significant thrust (the Chiuhsiungken fault, NS orientation) sited to the east. The merger of these three systems claims the focus of the earthquake. When the earthquake was set off, the northern side moved to the east and was hindered by the Hsiaomei anticline and the Chiuhsiungken thrust, thus was uplifted. On the other hand, far from Meishan to the west end, the southern side was relatively free to move and even uplift. An interesting compressive bending type of ‘flower structure’ was found along the fault trace given by Omori (1907). The rupture amplitudes decay quickly toward the western end, where is the Chungcheng university. The segmentation of fault occurred here and a branch (the Chenchuliaw fault) resumed.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Meishan fault should be concentrated around Meishan, not to the western end. More investigations need be emphasized near the town of Meishan.
關鍵字(中) ★ 反射震測法
★ 梅山斷層
★ 花狀構造
關鍵字(英) ★ Meishan fault
★ seismic reflection method
★ flower structure
論文目次 論文摘要 Ⅰ
致 謝 Ⅱ
目 錄 Ⅲ
圖 目 Ⅴ
表 目 Ⅵ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及目的 1
1.2 文獻回顧 3
1.3 本文內容 12
第二章 研究區域地質概況及研究方法 13
2.1 研究區域地層 13
2.2 研究區域構造 19
2.2 研究方法 24
第三章 震測結果 33
3.1 測線分佈及剖面標示 33
3.2 梅山剖面(A剖面) 37
3.3 中坑剖面(B剖面) 44
3.4 三疊溪剖面(C剖面) 50
3.5 中正大學剖面(D剖面) 59
第四章 討論與結論 65
4.1 討論 65
4.2 結論 75
參考文獻 78
附錄A 各測線位置 81
參考文獻 Omori, F.(1907) Preliminary note on the Formosa earthquake of March 17, 1906. Bull. Imp. Earthquake Investigation Committee, vol. 1, no. 2, p.53-69.
Bonilla, M.G. (1975) A review of recently active faults in Taiwan: U. S. Geological Survey Open-file Report, no. 75-41, 58pp.
Davis and Reynolds, (1996) Structure geology of rocks and regions. p.365-371.
Hung J.O.and Wiltschko D. V. and Lin H.C. and Hickman J. B.and Fang P. and Bock Y.(1999) Structure and motion of the southwestern Taiwan fold and thrust belt. Tao,10,3 p543-568.
中油公司台探總處(1986)十萬分之一地質圖-嘉義幅。中國石油公司出版。
王乾盈、郭炫佑(2003)以反射震測法偵測鐵砧山斷層。活動斷層與地震地質專輯(一),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69-78。
王乾盈、郭炫佑、吳明賢、翁子偉(2005)以反射震測法證實九芎坑斷層。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第十六號。
石同生、盧詩丁、李元希、林燕慧、劉彥求、黃存慧、林偉雄、蕭力元、林啟文(2003) 梅山斷層。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施政計畫報告,網路版。
石瑞銓、陳平護、呂明達、陳文山(2002)地震地質調查及活動斷層資料庫建置計畫-淺層地球物理探勘(1/5)。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九十一年度委辦計畫期末報告,共166頁。
何春蓀(1986)臺灣地質概論─台灣地質圖說明書。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共164頁。
林啟文、張徽正、盧詩丁、石同生、黃文正(2000)台灣活動斷層概論(第二版)。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共122頁。
陳文山、李錫堤、陳于高(2002)槽溝開挖與古地震研究計畫(1/5)。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地震地質調查與活動斷層資料庫建置計畫」研究報告,共 107頁。
陳華玟、石同生、邵屏華、黃寶賢、張徽正 (2001) 從大林中坑剖面第四紀地層的研究來看梅山斷層。經濟部中央地質地質調查所年報(八十八年),第12-15頁。
徐泓 (1983) 清代台灣天然災害史料彙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第72-01號,第9-11頁。
翁子偉 (2005) 以反射震測法研究九芎坑斷層及其附近構造。中央大學碩士論文。
彭秋紋、石瑞銓、張徽正、林啟文、陳文山、石同生、盧詩丁(2004)梅山斷層及其淺部剪切帶構造特徵。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第十五號,第85-98頁。
黃明哲、王文龍、潘國樑、顏滄波(1985) 活動斷層之航照地研究(二)嘉義梅山地震斷層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3-29號,共42頁。
黃旭燦(2004)台灣中南部褶皺逆衝斷層帶地質構造特徵分析。中央大學博士論文,共131頁。
畢慶昌(1991) 臺灣嘉義梅山地震斷層之橫移斷層特徵。地質,第11卷,第2 期,第111-119頁。
盧詩丁、張徽正(1999)簡介地震與活動斷層調查案例-梅山斷層的調查與回顧。地質,第18卷,第2 期,第29-51頁。
謝凱旋、張徽正、黃敦友、何信昌、林偉雄、林啟文、陳華玟(2003) 台灣地層對比表。中國石油探採研究所
謝昭輝(1989) 防災計畫-梅山斷層的震波測勘研究(II)。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7-65號,共64頁。
劉彦求、林燕慧、李明書、林啟文 (2003) 臺灣西南部石牛溪地區九芎坑斷層的構造特性,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第十四號,第101~112頁。
劉桓吉、李錦發 (1998) 雲林圖幅,五萬分之一臺灣地質圖幅第38號(第一版)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劉垣吉、李錦發、紀宗吉 (2004) 雲林圖幅,五萬分之一臺灣地質圖幅第38號(第二版)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指導教授 王乾盈(Chien-Ying Wang) 審核日期 2005-5-1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