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372100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8 、訪客IP:3.135.220.61
姓名 廖晨佐(Chen-tsuo Liao)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論文名稱 都市客家的族群性—以台北市通化街為例
(Urban Hakka Ethnicity: A case study of Tong-hua St. in Taipei City)
相關論文
★ 探討宗教社群的組織活動與信仰特色:以中壢慈惠堂為例★ 宗教與天災:苗栗卓蘭白布帆聚落祭祀活動的探討
★ 新竹地區還老愿儀式之研究★ 從地景觀點探討萬巒居民的地方認同
★ 客家戲班的文化展演:以新竹地區三個客家戲班為例★ 文化保存與文化治理:以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為例(2005-2010)
★ 臺泰跨國婚姻文化適應現象:以南桃園客家庄泰籍妻子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台灣是一個多元族群的社會,特別是在都會地區。然而在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環境中,對於族群文化的延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人文薈萃族裔龐雜的都會地區。以台北地區而言,由於都市化的過程以及快速的經濟發展所產生的磁吸效應,大量的人群往都市地區遷徙,客家族群便是其中之一。原本居住於桃園、新竹、苗栗甚至台中、高雄、花蓮的客家人也逐漸移居台北。
移入都市的客家移民如何適應這個新環境,並且與當地原有的人群相處。而代表客家族群的文化表徵,又將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持續運作。在過去族群互動的過程中,為了適應都市環境,有人策略性選擇將這些文化表徵隱藏起來,成為了「隱形族群」。對於都市客家而言,他們是如何看待自身的族群文化以及族群記憶。特別是在近年來整個大環境的改變,對於都市客家而言更是具有獨特的意義。
本研究透過文化實作的觀察發現,隱形化或許只是為了因應過去的社會環境下所產生出適應過程,一旦這些不利於客家文化發展的因子除去後,隱形也就失去其持續的必要性。透過文化實作的觀察,發現所謂的隱形化並不等於消逝,只是一種暫時性過程。在通化街的個案中,發現客家文化仍舊是保存於私領域之中,即便在新一代客家人身上,部份文化實作的傳承已有斷層,但是他們主觀的認同卻未曾間斷。
摘要(英) Taiwan is a multi-society, especially in urban areas, where is much more multi-ethnic and multi-cultural. However, in such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to extend the culture of the ethnic group itself is not an easy task, especially in the urban areas where is already full of ethnicity. Because of the Taipei area urbanization, make the area has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 attract country immigrants into urban area. There had being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move to urban areas, the Hakka community is one of them. Many Hakka people originally living in Taoyuan, Hsinchu, Miaoli and Taichung, Kaohsiung and Hualien, have gradually moved Taipei.
When Hakka immigrants into the city, how did they adapt to this new environment and be with the local crowd? How to keep the cultural characters of Hakka practicing in the everyday life?? In the past, someone will strategically choose to hide these cultural characters as an “invisible group”, in order to adapt to urban environment. For the urban Hakka, how do they treat their ethnic identity, as well as cultural characters and ethnic memory? Especially, the whole environment had changed in recent years; there should be a different significance for the urban Hakka.
This thesis found that ethnic group being invisible, perhaps it is just to cope with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ver the past generated by the process of adaptation, and as soon as these disadvantageous factors for Hakka culture development are removed, there is no need to keep invisible.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I found that Hakka culture is still preserved in the private filed. So even the newest Hakka is not so familiar with objective side of culture, but they’d never forget that they are Hakka.
關鍵字(中) ★ 族群性
★ 族群認同
★ 族群關係
★ 文化實作
★ 通化街
★ 都市客家
關鍵字(英) ★ Ethnicity
★ Urban Hakka
★ Ethnic Relationship
★ Ethnic Group Identity
★ Cultural Practice
★ TongHua St.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
壹、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台灣客家族群的隱形 ------3
(一)研究背景 ------------------------------------4
(二)問題意識 ------------------------------------6
第三節 名詞界定 ------------------------------------7
(一)都市客家 ------------------------------------7
(二)族群性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 ------------------------------------9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10
第六節 研究執行 -----------------------------------13
貳、理論與文獻回顧 -----------------------------------17
第一節 族群理論 -----------------------------------17
第二節 族群認同 -----------------------------------21
第三節 文化實作 -----------------------------------23
第四節 當族群理論遇上文化實作 -----------------27
第五節 相關研究成果 --------------------------29
參、從「家鄉」到「都市」 --------------------------32
第一節 遷入都市的時代背景 --------------------------32
(一)一個好落腳的所在—通化街 -----------------32
(二)「就是窮才會來到這」—通化街客家移民的類型 -34
第二節 遷到台北的共同歷史記憶 -----------------38
(一)通化水淹腳目珠 --------------------------38
(二)水終於不漲了,不過房價漲更快 ---------------41
第三節 在台北的生活適應情形 -----------------48
(一)工作適應情形 -----------------------------48
(二)語言適應情形 --------------------------53
第四節 小結 -----------------------------------56
肆、通化街的文化實作 --------------------------59
第一節 客家元素在日常生活中的實作 -----------------59
(一)飲食行為:難以忘懷的家鄉味 -----------------60
(二)收視行為:鎖定17台客家電視 -----------------63
(三)休閒興趣:山歌班的參與 -----------------66
第二節 客家元素在語言層面上的展現 -----------------68
(一)家庭私領域中的客語使用 -----------------69
(二)公領域的客語使用 --------------------------72
第三節 客家元素在宗教祭儀實作上的突顯 --------75
(一)返鄉祭祖 -----------------------------------75
(二)在地神明—通化街福德宮 -----------------77
(三)作客他鄉—台北義民祭 -----------------81
第四節 小結 -----------------------------------84
伍、都市客家的族群性 --------------------------89
第一節 通化街客家人與其他族群的互動 -----------------89
第二節 通化街客家人的族群認同 -----------------97
第三節 都市中若隱若現的客家族群 ----------------103
陸、結論 -------------------------------------------114
參考文獻 -------------------------------------------119
附錄一:受訪者基本資料 -------------------------126
附錄二:通化街客家人口分布概圖 ----------------127
參考文獻 日婉琦
2003 《族群接觸與族群認同:以賽夏族tanohila:氏族日阿拐派下為例》。台北: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王東
1998 《客家學導論》。台北:南天書局。
王明珂
1993 〈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6-19。
1997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2003 《羌在漢藏之間:一個華夏歷史邊緣的歷史人類學研究》。台北,聯經。
王甫昌
1993 〈族群通婚的後果:省籍通婚對於族群同化的影響〉。《人文及社會學刊》6(1):231-267。
1993 〈光復後台灣漢人族群通婚的原因與形式初探〉。《中央研究院民族學 研究所集刊》76:43-96。
2003 《台灣當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灣:學群。
王雯君
2004 《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2004 《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印製。
丘昌泰
2006 〈台灣客家族群的自我隱形化行為:顯性與隱性客家人的語言使用與族群認同〉。《客家研究》1:45-97。
石育民
2004 《台北市古亭地區客家空間文化意象之研究---以南昌路、同安街一帶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巿政暨環境規劃學系碩士論文。
石之瑜、陶源名
2004 〈社會科學研究認同的幾個途徑〉。《東亞季刊》35(1):1-36。
江宜樺
1998 《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
江運貴著,徐漢彬譯
1998 《客家與台灣》。台北:常民。
世新大學民意調查究中心
2003 《台北都會區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研究主持人:梁世武。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巫淑蘭
2005 〈走尋南區台北客家街〉。《客家文化季刊》12:44-47。台北,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邱天助
2002 《布爾迪厄文化再製造論》。台北:桂冠。
邱澎生譯
1993 〈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Coser, Lewis A.撰。《當代》91:20-39。
李永熾
2002 〈波迪爾與文化再生產〉。《當代》174:18-23。
李猛、李康譯
1998 《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Bourdieu, P. & Wacquant, Loic J. D.著。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李廣均
1999 〈什麼是族群身份?—三種不同取徑的提出和討論〉。《中大社會文化學報》9:67-94。
周群英譯
2005 《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Ben Highmore著。台北:韋伯。
林光華等
2001 《義民心鄉土情:褒忠義民廟文史專輯》。新竹:新竹文化局。
林信華
2002 《文化政策新論:建構台灣新社會》。台北:揚智文化。
徐正光主編
1991 《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台北:正中書局。
1998 《台北客家街路史—通化篇》。台北:台北市政府民政局。
徐正光、蕭新煌
1995 〈客家族群的語言問題台北地區的調查分析〉。《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10:1-40。
徐宗國
1996 〈紮根理論研究法〉。刊於《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胡幼慧主編,頁47-73。台北市:巨流圖書。
徐宗國譯
1997 《質性研究概論》。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Anselm Strauss & Juliet Corbin著。台北市:巨流圖書。
范振乾
2005 〈義民爺信仰與臺灣客家文化運動〉,刊於《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賴澤涵、傅寶玉主編,頁361-408,桃園:中央大學。
施正鋒
1993 〈語言的政治關聯性〉,刊於《語言政治與政策學術研討會》,台灣教授協會主辦,頁53-80,台北。
1997 《族群政治與政策》。台北:前衛出版社。
2004 《台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台北:新新台灣文化教育基金會。
高宣揚
1991 〈論布爾迪厄的「生存心態」概念〉。《思與言》29(3):21-75。
陳世松、劉義章
2006 〈劇烈社會變動下都市客家文化走向探討—以成都沙河客家為中心兼與香港客家作對比考察〉。發表於《族群、歷史與文化亞洲聯合論壇:人物與地域研究》研討會,中央大學客家學院主辦,桃園中壢。
陳麗華
1998 〈族群意象與族群距離:都市小學班級裡的原漢族群關係探討〉。《初等教育學刊》6:81-110。
莊英章
2002 〈試論客家學的建構:族群互動、認同與文化實作〉。《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4:40-43。
2003 〈客家社會文化與飲食特性〉。刊於《客家飲食文化特質》,楊昭景編,頁10-16。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彭啟原
2001 〈風情的影像故事—台北的客家人〉。刊於《2001年全球客家文化專刊》,姜信淇、喻萬傳總編輯,頁113。新竹:新竹縣政府。
陳 板
2002 〈化邊緣為資源:台灣客家文化產業化的策略〉。刊於《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集》,張維安編輯,頁1-18。台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楊彥杰
2000 〈客家菜與客家飲食文化〉。刊於《第四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林慶弧主編,頁363-380。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曾金玉
2000 《台灣客家運動之研究(1987-2000)》。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逸昌
2002 《客家概論-蛻變中的客家人》。苗栗:自版。
張瓊芳
1998 〈也是原鄉─通化街的台北「客」〉。《光華》23(6):40-59。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畢恆達
1996 〈詮釋學與質性研究〉。刊於《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胡幼慧主編,頁27-45。台北市:巨流圖書。
1998 〈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刊於《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嚴祥鸞主編,頁31-91。台北市:三民書局。
黃子堯
2002 〈移墾、鬥爭、落戶與集體記憶〉。《台北縣客家文化》3:4-20。
黃美英
1985 〈都市山胞與都市人類學:台灣土著族群都市移民的初步探討〉。《思與言》23(2):83-105。
黃宣範
1993 《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
黃富三
2001 《臺北市歷屆市長議長口述歷史》。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鄒川雄
2005 〈生活世界與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刊於《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林本炫、齊力主編,頁21-56,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劉仲冬
1996 〈民族誌研究方法及實例〉。刊於《質性硏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硏究實例》,胡幼慧主編,頁173-193,台北:巨流。
劉維公
1998 〈習性(Habitus)與偶成性(Kontingenz):P.Bourdieu 與N.Luhmann的理論介紹〉。《台大社會學刊》26:1-51。
劉還月
1999 《台灣客家族群與信仰》。台北:常民。
2000 《台灣的客家人》。台北:常民。
2001 《臺灣客家族群史移墾篇(上)》。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趙蕙鈴
1995 〈布狄厄論「文化資本」的再生產結構:文化區辨與社會區辨的社會建構過程〉。《思與言》33(1):161-184。
蕭旭智
1998 《從實體到關係─Pierre Bourdieu 之實作理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志彰
1999 〈從二次移民看台灣族群關係與地方發展〉。《客家文化研究通訊》2:20-27。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籌備處。
謝世忠
1987 《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社。
1989 〈中國族群政治現象研究策略試析:以「傣泐」為例的探討〉。《考古人類學刊》46:42-66。
1997 〈族內異觀與類種族主義的族群關係:三種界定台灣漢人主體族群的論述〉。刊於《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王崧興先生紀念論文集》,黃應貴與葉春榮主編,頁205-234,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謝繼昌
2003 〈文化、族群與認同〉。發表於《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平埔族群與台灣社會大型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台北南港。
戴寶村、溫振華
2001 《大台北都會圈客家史》。台北:台北市文獻會。
溫美芳
2005 《客家族群認同感的經驗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蘇羿如
2001 《都市原住民的聚集/離散型態與族群意識:以社會聯繫觀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香林
1992 《客家研究導論》。台北:南天書局。
廖正宏
1985 《人口遷移》。台北:三民書局。
羅肇錦
1993 〈看不見的族群-只能做隱忍維生的弱勢人民嗎?〉。刊於《台灣客家人新論》,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編著,頁31-36。台北:臺原。
Barth, Fredrik
1969 Introduction. In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Barth, Fredrik (ed.), pp.9-38.Boston: Little Brown.
2000 Boundaries and Connections. In Signifying Identities. Anthony P. Cohen(ed.), pp.17-36. London; NY: Routledge.
Bentley, G. Carter
1987 Ethnicity and Practice.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otry. 29(1):pp.24-55
Bourdieu, P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The Logic of Practice. 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 On Art and Literature. 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Randal Johns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rubaker, Rogers
2004 Ethnicity without Group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hen, Anthony P., ed.
2000 Signifying Identities. London; NY: Routledge.
Epstein, A. L.
1978 Ethos and Identity: Three Studies in Ethnicity. Chicago: Aldine.
Eriksen, Thomas Hylland
1997 Ethnicity,race and nation. In The Ethnicity Reader : National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Migration, Montserrat Guibernau and John Rex (eds.), pp.33-42.Cambridg:Polity Press.
2000 Ethnicity and culture – a second look.In Managing Ethicity:Perspectives from folkore studies history and anthropology, Regina Bendix and Herman Roodenburg (eds.), pp.185-205. Amserdam:Het Spinhuis.
Fenton, Steven
1999 Ethnicity:Racism, Class and Culture,London:Macmillan Press.
Geertz, Clifford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Y: Basic Books.
Herbert J. Gans
1979 Symbolic ethnicity: the future of ethnic groups and cultures in America.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2(1):pp.9-17.
Johnson, Radal
1993 Editor’s Introduced. In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 On Art and Literature. Bourdieu, P, 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Randal Johnson. pp.1-29 Cambridge: Polity Press.
Jenkins, Richard
1994 Rethinking ethnicity: identity, categorization and power.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17(2):pp.197-223.
Kottak, Conrad P.
1997 Anthropology: the Exploration of Human Diversity. 7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Niedermüller, Peter
2000 Urban Ethnicity between the Global and the Local. In Managing Ethicity:Perspectives from folkore studies history and anthropology. Regina Bendix and Herman Roodenburg (eds.), pp.41-60. Amserdam:Het Spinhuis.
Reminick, Ronald A.
1983 Theory of Ethicity : An Anthropologist's Perspective.London: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Sherry B. Ortner
1984 Theory in Anthropology since the Sixties. In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26(1):pp.126-166.
Scherrer, Christian P.
2003 Ethnicity, Nationalism and Violence : Conflict management, human rights, and multilateral regimes.VT:Ashgate.
Weber, Max
1997 What is an Ethnic Group. In The Ethnicity Reader: National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Migration. Montserrat Guibernau and John Rex (eds.), pp.15-26. Cambridg:Polity Press.
Yelvington, Kevin A.
1991 “Ethnicity as Practice?” A Comment on Bentley.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otry. 33(1):pp.158-168.
指導教授 呂玫鍰(Mei-huan ,Lu) 審核日期 2008-1-2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