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3721007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41 、訪客IP:3.17.157.78
姓名 劉相宜(Hsiang-yi Li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論文名稱 六堆地名與客家發展
相關論文
★ 臺灣客家語四字詞研究★ 客家動物諺語之文化意涵研究
★ 在臺客籍「印尼」與「大陸」配偶之 客家認同比較研究★ 海陸客語語氣詞研究
★ 新竹「饒平」與「海陸」客話音韻比較研究★ 高樹大路關與內埔客家話比較研究
★ 印尼山口洋客家話研究★ 客家話體標記的研究
★ 臺灣客家話時間副詞研究★ 客家話程度副詞:詞彙、語法和語用特點研究
★ 花蓮地區客語阿美語接觸研究★ 幼稚園客語音韻覺識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
★ 永定新舊移民之客家話比較-以楊梅鎮秀才窩與蘆竹鄉羊稠村為例★ 廣東五華客家話比較研究
★ 關西饒平客家話調查研究-以鄭屋、許屋為例★ 越南華人遷移史與客家話的使用 —以胡志明市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本論文主要是針對六堆地區的地名做研究,並探討六堆客家人由原鄉移民至臺灣後,在開墾過程中所發生種種地名上的演變,其對客家現在及未來發展的影響。
首先,由歷代占領臺灣的國家來看漢人何時定居臺灣南部?客家人在這段時間裡有多少人來台?何時開始在下淡水地區開墾?並從其祖籍及客家話在中國大陸分佈的區域來做推測。
  再來是六堆名稱如何形成及被定位?至今六堆組織的功能為何?並從自然環境、與原住民的關係及行政區域的劃分來探討六堆的範圍。對地名的探討則是從村莊中部落小地名在地方開發、水利發展及分類械鬥中來論述,針對各個鄉鎮的情況做分門別類,每個地區地名來由並不完全相同,要從地名的特性上得知。
  此外在語言及詞類上也可以看出地名受到的影響,除了原本講的四縣客家話外,在臺灣多元族群的環境及歷代不同統治者的交替下,語言受到的變化,並從詞語的分類去分析地名的來源。
  最後,再由文學及文化上來做分析,從民間文學中去了解一般民眾的生活情況,當地人流傳的文學有哪些?藉此可以看出六堆客家人真誠樸實的一面,而文化上則是強調客家人在面對外族統治時的應變能力。
摘要(英) This thesis is about the changes of the geographical names of liuk tui area since the hakka people immigrated into Taiwan. And I try to find out the influence of the names to the hakka people’s development now and in the future.
From the beginning, I want to figure out when the hakka people began to open ground in the area of Shia Tam Sui and how many of them came to Taiwan then. I find out the answers by judging the time when the hang people settled down in the southern Taiwan and by stud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hakka people’s language and their original home in China.
  Then, there are researches of the ambit, function, becoming and the value of “liuk tui” in this thesis. I also investigate the source of the place names in the area of “liuk tui” by analyzing the event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water exploitation and armed fight.
The geographical names were affected by the varieties and the changes of languages in Taiwan since there are many races living in Taiwan at the same time and Taiwan was governed by lots nations. In addition, I research the source of the names by analyzing the sort of terms.
Finally, I research the life and the culture of the hakka people from the popular literature. The hakka people are kind and honest, and they value the ability of solving problems especially when they governed by other race.
關鍵字(中) ★ 客家文化
★ 地名
★ 六堆
★ 客家
★ 語言
關鍵字(英) ★ geographical name
★ liuk tui
★ hakka
★ hakka culture
★ language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時間斷限 …………………………… 1
第三節 研究回顧 ………………………………………… 2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來源 …………………………… 4
第二章 客家人入墾臺灣南部 …………………………… 5
第一節 臺灣南部的開發 ………………………………… 5
第二節 客家人移墾下淡水 ……………………………… 11
第三節 客家人移墾南臺灣的祖籍及語區 ……………… 18
第四節 小結 ……………………………………………… 22
第三章 六堆名稱的由來及範圍界定 …………………… 23
第一節 六堆之名的形成與演變 ……………………… 23
第二節 六堆範圍的界定 ……………………………… 31
第三節 六堆各鄉鎮的分布 …………………………… 41
第四節 小結 …………………………………………… 63
第四章 六堆地名的歷史演變 …………………………… 64
第一節 地名與地方開發 ………………………………… 64
第二節 水圳開發與地名形成 …………………………… 78
第三節 分類械鬥與地名關係 ………………………… 82
第四節 小結 …………………………………………… 86
第五章 六堆地名的詞語演變 ………………………… 87
第一節 語音的變化 …………………………………… 87
第二節 詞類的意義 ……………………………………… 93
第三節 小結 …………………………………………… 124
第六章 六堆地名與客家文化 …………………………… 125
第一節 地名的文學意涵 ……………………………… 125
第二節 地名的文化意義 ……………………………… 136
第三節 小結 …………………………………………… 141
第七章 結論 …………………………………………… 142
參考書目 ………………………………………………… 144
附錄 ……………………………………………………… 151
參考文獻 一、史料
王瑛曾,1993,《重修鳳山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朱景英、翟灝,1996,《海東札記、臺陽筆記》,南投:臺灣省文
獻委員會
李元春,1996,《臺灣志略》,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汝和,1970,《臺灣省通志卷一:土地志疆域篇(第一冊)》,臺
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汝和,1970,《臺灣省通志卷一:土地志疆域篇(第二冊)》,臺
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周元文,1993,《重修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范咸,1993,《重修臺灣府志(下)》,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高拱乾,1993,《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連橫,1994,《臺灣通史》,台北:眾文
陳文達,1993,《臺灣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文達,1993,《鳳山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叔璥,1999,《臺海使槎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3,《臺灣采訪冊》,南投:臺灣省文獻
委員會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6,《淡新鳳三縣簡明總括圖冊》,南
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7,《平臺紀事本末》,南投:臺灣省文
獻委員會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9,《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上)》,南
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七四種
劉寧顏,2005,《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地名沿革篇》,南
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蔣毓英,1993,《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諸家,1997,《海濱大事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七三種
藍鼎元,1997,《平臺紀略》,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二、地方志書 
八色鳥協會大家來寫龍肚庄誌編輯委員會,1999,《大家來寫龍肚
庄誌》,南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
內埔鄉公所,1973,《內埔鄉誌》,屏東:內埔鄉公所
六龜鄉志編輯委員會,1985,《六龜鄉志》,高雄:六龜鄉公所 
余雙芹,1997,《佳冬鄉情》,屏東:佳冬鄉公所
吳鴻增,2005,《麟洛采風錄》,屏東:麟洛鄉公所
李明恭,2001,《竹田鄉史誌(再版)》,屏東:李明恭
李明進,2004,《萬丹鄉采風錄(增二版)》,屏東:屏東縣萬丹鄉
采風社
林雲榮等,2008,《新埤鄉志》,屏東:新埤鄉公所
美濃鎮誌編纂委員會,1996,《美濃鎮誌(上冊)》,高雄:美濃鎮
公所
康義勇,1981,《高樹鄉志》,屏東:高樹鄉公所
劉正一,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蔡正松,2006,《旗山鎮誌(第一冊)》,高雄:旗山鎮公所
鍾壬壽,1971,《萬巒鄉誌》,未出版
鍾桂蘭、古福祥,1983,《屏東縣志(一)》,台北:成文
鍾桂蘭、古福祥,1983,《屏東縣志(三)》,台北:成文
三、專書
Benjamin F. Carbtree William L. Miller,2003,《最新質性方
法與研究》,臺北:韋伯文化
丁邦新,1980,《臺灣語言源流》,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山根勇藏,1989,《台灣民俗風物雜記》,台北:武陵
王士元,1988,《語言與語音》,台北:文鶴
王世慶,1994,《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
王金塗、蘇月琴,2005,《高雄縣地名初探》,高雄:高雄縣立文
化中心
台南縣政府民政局,1982,《臺南縣地名研究輯要》,台南:台南
縣政府 
台灣史蹟研究會,1978,《臺灣叢談》,臺北:幼獅文化
台灣省屏東農田水利會會誌編審委員會,1997,《臺灣省屏東農田
水利會會誌》,屏東:屏東農田水利會 
伊能嘉矩,1991,《臺灣文化志(中譯本):中卷》,臺中:臺灣省
文獻委員會
伊能嘉矩,1991,《臺灣文化志(中譯本):下卷》,臺中:臺灣省
文獻委員會
伊能嘉矩,1997,《臺灣文化志(中譯本):上卷》,南投:臺灣省
文獻委員會
安倍明義,1992,《台灣地名研究》,台北:武陵
何大安,2003,《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臺北:大安
吳建民,2000,《臺灣地區水資源史:第一篇》,南投:臺灣省文
獻委員會
吳建民,2000,《臺灣地區水資源史:第三篇》,南投:臺灣省文
獻委員會
吳密察,2001,《台灣近代史研究》,台北:稻香
呂順安,1994,《高雄縣鄉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村上玉吉,1934《南部台灣誌》,臺南:臺南州共榮會
李國祁,1995,《臺灣近代史:社會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

周振鶴.游汝杰,1990,《方言與中國文化》,台北:南天書局
林正慧,2008,《六堆客家與清代屏東平原》,臺北:遠流
林玉茹,1996,《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台北:知書房
林美容,1997,《高雄縣客家社會與文化》,高雄:高雄縣政府
松崎仁三郎,1935,《嗚呼忠義亭》,臺北:盛文社
邱春美,2007,《六堆客家古典文學研究》,台北:文津
客家山歌編輯委員會,1983,《客家山歌》,苗栗:客家山歌編輯委員會
施添福,1999,《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佈和原鄉生活方式》,南
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施添福,2001,《臺灣地名辭書:卷四屏東縣》,南投:臺灣省文
獻委員會
洪波浪、吳新榮,1980,《臺南縣志卷二:人民志》,臺南:臺南
縣政府
洪英聖,1997,《情歸故鄉──台灣地名探索(壹:總論)》,台
北:時報文化
洪敏麟,1985,《台灣地名沿革》,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段寶林,2000,《中國民間文學概要(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
出版社
郁永河,1996,《裨海紀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韋勒克等,2000,《文學論》,台北:志文
泰瑞.伊格頓(Terry Eagleton)著,林志忠譯,2002,《文化的理
念》,台北:巨流
翁仕杰,1994,《臺灣民變的轉型》,台北:自立晚報社
高國藩,1995,《中國民間文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張勝彥,1993,《清代台灣廳縣制度之研究》,台北:華世
張德水,2002,《台灣種族、地名、政治沿革》,台北:前衛
張靜,1994,《漢語語法疑難探解》,臺北:文史哲
曹永和,2000,《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
許雪姬,1987,《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
究所
陳其南,1997,《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文化
陳其南,2004,《家族與社會:台灣與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理
念》,臺北:聯經
陳國章,2004,《台灣地名辭典(合訂版)》,台北: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地理學系
陳紹馨,1992,《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
陳運棟,1992,《客家人》,台北:東門
曾永義,2003,《俗文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
曾秀氣,《六堆英華》,屏東:六堆忠義祠稻穀基金會
曾坤木,2005,《客家夥房之研究──以高樹老庄為例》,台北:
文津
曾彩金,2001,《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第一篇歷
史源流篇》,屏東,財團法人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
曾彩金,2001,《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第三篇語
言篇》,屏東,財團法人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
曾彩金,2001,《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第八篇藝
文篇(上)》,屏東,財團法人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
曾彩金,2001,《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第十五篇
六堆各鄉鎮市概況篇》,屏東,財團法人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
曾彩金,2005,《六堆人講猴話》,屏東:社團法人屏東縣六堆文
化研究學會
曾彩金,2008,《六堆忠義祠人文與歷史》,屏東:六堆忠義祠
曾彩金,2008,《六堆俗諺語》,屏東:社團法人屏東縣六堆文化
研究學會
曾喜城,1996,《萬巒妹仔沒便宜》,臺北:中央日報出版部
黃秀政,1995,《臺灣史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黃富三、曹永和,1980,《臺灣史論叢:第一輯》,台北:眾文
楊兆禎,1999,《客家諺語拾穗》,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
楊佈光,1983,《客家民謠之研究》,台北:樂韻
楊碧川,1996,《日據時代台灣人反抗史》,台北:稻鄉
董忠司,1996,《『臺灣客家語概論』講授資料彙編》,臺北:臺
灣語文學會
劉寧顏,1984,《臺灣慣習記事(中譯本):第壹卷上》,臺中:臺
灣省文獻委員會
劉寧顏,1986,《臺灣慣習記事(中譯本):第貳卷上》,臺中:臺
灣省文獻委員會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移墾篇(上)》,南投:臺灣省
文獻委員會
潘敬尉,1980,《臺灣撫墾志(上冊)》,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編輯委員會,1991,《客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屏東:發行委
員會
蔡培慧等,2004,《台灣的舊地名》:台北:遠足文化
蕭銘祥,1996,《屏東縣鄉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錢乃榮,2007,《現代漢語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戴炎輝,1984,《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
謝康基,1991,《語意學--理論與實際》,臺北:臺灣商務印書

鍾壬壽,1973,《六堆客家鄉土誌》,屏東:常青出版社
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
簡炯仁,1995,《台灣開發與族群》,台北:前衛
簡炯仁,1997,《屏東平原的開發與族群關係》,屏東:屏東縣立
文化中心
簡炯仁,2006,《屏東平原先人的開發》,屏東:屏東縣政府文化

羅美珍、鄧曉華,1997,《客家方言》,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羅肇錦,1988,《客語語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羅肇錦,1990,《台灣的客家話》,台北:臺原
羅肇錦,2000,《臺灣客家族群史:語言篇》,南投:臺灣省文獻
委員會
四、期刊
山水,2000,〈興南村地名探源〉,《六堆雜誌》78,頁48
內埔鄉公所,1988,〈內埔鄉簡介〉,《六堆雜誌》革新4,頁12-
14
吳中杰,1999,〈杜君英庄:一個從屏東平原上消失的大聚落〉,
《臺灣人文》3,頁117-138
易木,1990,〈六堆人的綠金──檳榔〉,《六堆雜誌》革新20,
頁51-52
邱秀霖,2000,〈麟洛鄭成功廟沿革〉,《六堆雜誌》82,頁45-46
徐宏宇,1986,〈淺談客家山歌的即興性〉,《六堆雜誌》9,頁
22-23
郭安,2004,〈築堤瀦水以灌田:農業灌溉設施的老地名〉,《臺
灣月刊》255:3,頁55-57     
陳漢光,1972,〈日據時期臺灣漢族祖籍調查〉,《臺灣文獻》
23:1,頁85-104  
曾正雄,1988,〈新埤鄉概況及舊地名之探究〉,《六堆雜誌》革
新6,頁38-41
楊應財,1988,〈六堆產物〉,《六堆雜誌》革新4,頁47
楊應財,1988,〈生長在溫情的客家村〉,《六堆雜誌》革新8,頁
35-37
楊應財,1988,〈李光將軍與佳冬〉,《六堆雜誌》革新9,頁17-
19
楊應財,1988,〈佳冬鄉賴氏宗祠與戴氏宗祠〉,《六堆雜誌》革
新7,頁21-23
楊應財,1988,〈沿海養殖王國-佳冬〉,《六堆雜誌》革新4,頁
45-46
楊應財,1988,〈茄苳腳之戰〉,《六堆雜誌》革新6,頁42-44
楊應財,1990,〈細說佳冬〉,《六堆雜誌》革新18,頁47-53
楊應財,1991,〈談竹〉,《六堆雜誌》革新24,頁54-57
楊應財,1992,〈左堆南岸十三庄與萬建村沿革〉,《六堆雜誌》
革新32,頁32-33
楊應財,1998,〈佳冬地區的歇後語〉,《六堆雜誌》70,頁17
資料室,1991,〈六堆山歌創作〉,《六堆雜誌》革新24,頁49
劉正一,1989,〈長治鄉疆域與沿革〉,《六堆雜誌》革新15,頁
20-24
劉正一,1996,〈台灣南部六堆客家發展史:六堆史略.清代部分
(二)〉,《六堆雜誌》53,頁50-57
劉正一,2000,〈在母頂草地養鴨的朱一貴〉,《六堆雜誌》82,
頁15-16
劉正一,2000,〈邱仁山列傳〉,《六堆雜誌》81,頁11-12
劉正一,2001,〈邱智山列傳〉,《六堆雜誌》87,頁38-39
劉正一,2001,〈劉庚甫列傳〉,《六堆雜誌》86,頁29-30
劉盛興,1998,〈高屏六堆客家──中堆竹田的歷史與發展〉,
《文化生活》2:2=8,頁46-51
戴思通,1989,〈譯「嗚呼忠義亭」緒言〉,《六堆雜誌》革新
15,頁13
戴思通,1991,〈摘譯日文「嗚呼忠義亭」一書〉,《六堆雜誌》
革新24,頁23-26
鍾孝上,1989,〈忠義祠的神牌──漫談六堆故事〉,《六堆雜
誌》革新12,頁25-28
鍾孝上,1989,〈忠義祠的神牌──漫談六堆故事〉,《六堆雜
誌》革新14,頁27-33
鍾孝上,2002,〈閑話清代台灣客家移民三部曲〉,《六堆雜誌》
92,頁14-18
鍾沐卿譯,1996,〈美濃庄要覽〉,《高縣文獻》15,高雄:高雄
縣政府,頁1-38
鍾彬政,1990,〈長治鄉地名來源之探討〉,《六堆雜誌》革新
21,頁20-23
羅肇錦,1998,〈「漳泉鬥」的閩客情結初探〉,《臺灣文獻》
49:4,頁173-185
羅肇錦,2003,〈漳泉鬥的閩客情結再探〉,《臺灣文獻》54:1,
頁105-132
麟洛鄉公所,1988,〈麟洛鄉概況〉,《六堆雜誌》革新4,頁18-
19
五、論文
(一)會議論文
詹素娟、潘英海,2001,〈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
為例〉,《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
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賴澤涵,2002,《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客
家委員會  
謝棟元,2002,《客家方言研究:第四屆客家方言研討會論文
集》,廣州:暨南大學
(二)博碩士論文
江金瑞,1998,《清代臺灣義民爺信仰與下淡水六堆移墾活動》,
台中: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允斐,1989,《清末至日治時期美濃聚落人為環境之研究》,桃
園:中原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正慧,1997,《清代客家人之拓墾屏東平原與六堆客莊之演
變》,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永章,1989,《五溝水--一個六堆客家聚落實質環境之研
究》,台中:東海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碩士論文
邱春美,2005,《六堆客家古典文學研究》,台北:輔仁大學中國
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范姜灴欽,2004,《台灣客家民間傳說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
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雯霖,2000,《清末後堆地方傳統聚落之研究》,台南,成功大
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錦英,2002,《美濃地區客語音變研究--以張家祖孫三代為調
查對象》,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坤木,2004,《客家夥房之研究──以高樹老庄為例》,台北:
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瓊慧,1996,《屏北地區的聚落型態、維生活動與社會組織》,
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冬英,2001,《臺灣客家諺語研究》,新竹:新竹師範學院臺灣
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牡丹,2003,《用漢語構詞及語音解讀客家地名─以桃竹苗地區
的客家鄉鎮市為例》,新竹: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孟鈴,2000,《屏東萬巒開發的研究》,台南:成功大學歷史研
究所碩士論文
鄧明珠,2004,《屏東新埤客話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
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盛和,2005,《一個客家聚落區的形成及其發展:以高雄縣美濃
鎮為例》,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淑芬,2004,《屏東佳冬客話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台灣
語言及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佳靜,2004,《美濃地區民間故事研究》,台北:台北市立師範
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麗美,2005,《屏東內埔客語的共時變異》,高雄:高雄師範大
學台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娟芝,2003,《清代屏東內埔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與變遷》,台
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六、其他
屏東縣邱(丘)氏宗親會,《十五世來台祖邱永鎬公派下族譜》
洪瑞福,2005,《麟洛鴻印》,屏東:麟洛國小
洪瑞福、傅詩婷,2001,《六堆涉外事件》,屏東:麟洛國小
財團法人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1998,《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各鄉鎮市耆老、地方人士座談會報告書》,屏東:屏東
縣立文化中心
蕭盛和,《美濃南隆農場開發史調查研究報告書》,高雄:美濃愛
鄉協進會
指導教授 羅肇錦 審核日期 2009-4-2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