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372100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8 、訪客IP:3.146.221.204
姓名 吳聲淼(Sheng-miau W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論文名稱 隘墾區伯公研究:以新竹縣北埔地區為例
相關論文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教及發展─以台南新化教會為例★ 桃園地區開漳聖王信仰之研究 ─以大溪仁和宮為例
★ 帝國邊區的村落、族群與歷史:以屏東萬金庄為中心討論(1861-1945)★ 臺灣客家認同之研究:以《客家風雲雜誌》和《客家雜誌》為探討中心
★ 日治時期臺灣茶業改良之研究★ 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
★ 帝國玄關─日治時期基隆的都市化與地方社會★ 北埔姜家女性研究(1834-1945)
★ 清代臺灣私鹽問題研究--以十九世紀北臺灣為中心★ 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1886-1945)
★ 煤礦產業與地方社會--以台北土城地區為例(1897~1989)★ 台灣六十年來茶業技術研究與發展變遷 -以「茶業改良場」為中心(1945~2005)
★ 戰後台灣茶業的發展與變遷★ 新竹枋寮褒忠義民廟「協議會」之研究(1914-1947)
★ 聚落與宗教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觀音鄉為例(1684-1990)★ 日治時期臺灣「特別輸出入港」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隘墾區伯公研究:以新竹縣北埔地區為例
摘 要
在台灣的開發史上,人與土地有著密切不可分的關係,而具有土地神性格及民生功能的土地公,便依附在人與土地的共生關係上,人在有形無形中仰賴土地公,土地公所扮演的是人與土地依存的媒介。人與土地、土地與土地公、土地公與人,三者間的相生相輔,衍生出種種的信仰習俗。土地公廟是台灣非常普遍的廟宇,以土地公為主祀神的廟宇居最多數,土地公的設置,往往與人群聚集勞動以及聚落的形成有關,因此,有人活動的地方就有土地公。
北埔地區偏處新竹城東南山區,漢人入墾之前,向為原住民的生活空間,姜秀鑾於道光15年(1835)武裝進入北埔,擊退原住民,並招佃開發山林埔地,吸引大批的漢民從事開墾,終至取得土地,墾民得以成家立業,定居於此。開墾當初,聚落居民為求在地的平安,有時僅三、五戶也會設置一個土地公來祭拜。在北埔地區稱土地公為「伯公」,稱土地公廟為「伯公下」,庄頭庄尾隨處可見。在1939年增田福太郎的《台灣の宗教》書中,指出台灣民間信仰是以天公、土地公和媽祖為中心展開的,可見土地公在台灣人心目中重要的地位。
筆者走訪北埔地區發現了百座以上伯公,祂就坐落在住家的附近,早晚到伯公下上香奉茶,成了家中長者每天的大事。家中有婚喪喜慶、子弟赴考、服兵役、求職,都得到伯公下前禮敬,祈求平安順利。事實上,伯公的蹤跡並非僅見於庄頭、田間,在其他地方也有祂的坐落,如墓旁(后土)、宗祠廳堂內(土地龍神)、一般神明的廟宇內均有供奉,由此可見伯公對北埔居民關係之密切,可謂北埔客家居民最親近之神祇了。
過去對於北台灣客家地區的伯公研究或偏於伯公類型的分類;或著重於伯公祭祀圈的討論;以及伯公廟建築型式的研究。北埔是金廣福墾戶武裝移民墾成的地區,有強而有力的墾戶所領導,支配地方,而以此隘墾區土地伯公信仰為範圍,從事人與土地關係的研究,則甚為缺乏。因此,本文希望透過對小區域社會發展的了解,探究北埔伯公信仰現況、武裝拓墾與北埔伯公、聚落環境與北埔伯公、北埔伯公與社會變遷等研究;其中特別針對北埔地區武裝移墾以及墾首地方強力的支配下,土地伯公信仰的發展情形,做一深入的探討。
本文主要之目的:第一,以歷史學、人類學、人文地理學等科際整合方式進行「北埔伯公信仰」的相關研究。第二,建立「北埔伯公信仰」在社會、經濟、宗教、歲時祭儀等人與土地之間關係。第三,探討隘墾區墾首與「北埔伯公信仰」的關係研究。
關鍵字:隘墾區、墾戶首、伯公、伯公下
摘要(英) Abstract
There used to be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kind and land i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in Taiwan; therefore, the land deity with the characters of the land god and domestic capacity exists in the symbiosis of mankind and land. Consequently, mankind relies on the land deity who plays the role as the medium of mankind and land materially and immaterially. The beliefs and customs are derived from the relationship among mankind, land and the land deity. The temples of the land deity are common in Taiwan where the most major worshiped god is the land deity; moreover, setting the land deity relates closely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tribes and the clusters of people; as a result, there is a land deity where there are people.
Beipu located at the mountain southeast to Hsinchu City used to be the place where the indigenous peoples resided prior to the Han’s cultivation. Nevertheless, in 1835 (Dao-Kuang Year 15), Jiang Hsiu-Luan entered Beipu with armed forces and repelled the indigenous peoples; afterwards, the Han people were lured to come here for cultivation since Jiang recruited people for the cultivation. The cultivators obtained the ownership of the cultivated land and established the homes and business here. Finally, they resided here.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cultivation, 3-5 households would set a land deity for the peace; therefore, the land deity is called Bekkong and the temple is called Bekkongxia which are commonly seen in Beipu. In 1939, in the Taiwan’s Religion of Masuda Fukutarou indicates that the Taiwanese religious center comprises of heaven deity, land deity and Mazu which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land deity in the Taiwanese.
The researcher visited Beipu and discovered hundreds of the temples of the land deity located nearby the residences; therefore, it becomes a great routine for the elder to offer the joss sticks and a cup of tea to Bekkong. Whenever there is a wedding, funeral, examination, military service or employment, the worship is offered in front of Beikong as to pray for the peace and success. Actually, the existence of Bekkong appears at other places rather than households or farms, like aside the graveyard (Hou-tu), inside the clan shrine (land dragon deity) and along with the common deities in the temples. The preceding circumstances explain the closeness of Bekkong and the Beipu residents. Therefore, Bekkong can be called the most sincere deity of the Hakka residents in Beipu.
The past studies relating to Hakka Bekkong in North Taiwan focus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Bekkong, the inquiry of circles of worshiping Bekkong, and the architectural styles of Bekkong temples. In fact, Beipu used to be the area for Jinguangfu cultivators with armed forces to reside; therefore, there used to be the powerful leading cultivator to dominate the local residents. However, the studies relating to the mankind and land along with the Bekkong belief in such a cultivated area are quite deficient. Consequently, through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mall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thesis expects to inquire the issues below, the status quo of the Bekkong belief, cultivation with armed forces and Bekkong in Beipu, tribal environment and Bekkong in Beipu, and the social alteration and Bekkong in Beipu. Furthermore, the development of Bekkong belief under the powerful domination of the leading cultivators and the cultivation with armed forces in Beipu is discussed profoundly.
The major objectives of this thesis are to conduct the related research of Bekkong belief in Beipu via the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of history, anthropology and sociology, to buil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kind and land regarding Bekkong belief in Beipu in social, economic, religious fields and seasonal rituals and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ading cultivator and Bekkong belief in Beipu.
Keywords: cultivated area, leading cultivator, Beikong, Beikongxia
關鍵字(中) ★ 伯公下
★ 伯公
★ 墾戶首
★ 隘墾區
關鍵字(英) ★ Beikongxia
★ Beikong
★ cultivated area
★ leading cultivator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iv
目錄 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viii
緒論 1
第一章 北埔地區的自然環境與人文背景
第一節 北埔地區的自然環境 8
第二節 北埔地區的歷史 16
第三節 北埔地區的行政區演進 22
第二章 北埔伯公信仰綜論
第一節 北埔伯公的型制與數量 27
第二節 北埔地區與伯公相關的祭祀活動 47
第三節 北埔伯公與民間信仰—以埔尾村為例 61
第四節 北埔伯公的教化功能 70
第三章 拓墾與北埔伯公
第一節 武裝拓墾與北埔伯公 78
第二節 墾戶首與北埔伯公 84
第三節 隘線與北埔伯公 95
第四章 聚落環境與北埔伯公
第一節 北埔伯公與聚落空間 100
第二節 北埔伯公與風水環境 108
第五章 北埔伯公與社會變遷
第一節 北埔伯公信仰變遷情形 118
第二節 經濟變遷與北埔伯公 123
第三節 政治變遷與北埔伯公 127
第四節 宗教變遷與北埔伯公 131
結論 135
參考文獻 138
附錄一:北埔伯公基本資料一覽表 152
附錄二:北埔伯公經緯度一覽表 165
附錄三:北埔伯公對聯一覽表 172
附錄四:留任稟文及覆任稟文 176
附錄五:福德嘗古文書 177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 史料
漢.劉安等著,《淮南子.齊俗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漢.班固撰,清.陳立疏證,《白虎通》,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印行。
不著撰人,《禮記.祭統》,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印。
不著撰人,《周禮.地官.遂人》,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印。
不著撰人,《土地申告書(含北埔、南埔、水磜仔、大坪、南坑、大湖等庄)》,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彙編,1901。
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編印,《台灣堡圖》,1904,藏於中央圖書館台北分館;複刻《台灣堡圖集》,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1969。
新竹州編,《新竹州報》,新竹:編者,1920-1943年。
新竹廳編,《新竹廳報》,新竹:編者,1902-1925年。
不著撰人,《台灣土地慣行一斑》第參篇,1932。
鄭鵬雲/曾逢辰,《新竹縣志初稿》,台灣文獻叢刊第6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59。
不著撰人,《新竹縣制度考》,台灣文獻叢刊第10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0。
林百川/林學源,《樹杞林志》,台灣文獻叢刊第6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0。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八,台灣文獻叢刊第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1。
陳朝龍,《新竹縣采訪冊》,台灣文獻叢刊第14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2。
周鍾瑄,《諸羅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4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2。
張炳楠監修;李汝和等纂,《台灣省通志》卷二人民志宗教篇,臺北市:台灣文獻委員會,1971。
黃旺成、郭輝纂修,《台灣省新竹縣志》,新竹:新竹縣政府,1976。
台灣省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所編印,〈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像片基本圖〉, 1979。
慶祝開闢大隘一百五十週年籌備會,《開闢大隘一百五十週年紀念特刊》,新竹縣北埔鄉:編者出版,1983。
不著撰人,《慈天宮簡史》,新竹:慈天宮印製,1986。
林洋港、李登輝、邱創煥監修,《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地名沿革篇,台中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9。
陳培桂著,《淡水廳志》,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不著撰人,《高雄縣鄉土史料》,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1993。
島袋完義/宋建和譯,《鄉土誌》,北埔:譯者自版,1995。
吳聲淼,《台灣省新竹農田水利會誌》,新竹市:台灣省新竹農田水利會,1996。
台灣經濟年報刊行會,《台灣經濟年報》,台北:南天書局,1996年再版。
美濃鎮誌編篡委員會,《美濃鎮誌(上)(下)》,高雄:美濃鎮公所,1997。
不著撰人,《新竹縣國民中小學鄉土教育補充教材-北埔鄉》,新竹縣:新竹縣政府,2001。
大隘文化生活圈協進社,《北埔社區文化再造—南坑村「千段崎」文史調查成果報告書》,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1。
不著撰人,《北埔開闢史》,油印本,吳學明老師提供。
不著撰人,《北埔忠恕堂曾氏族譜》,手抄影本,吳學明老師提供。
不著撰人,《新竹縣志》卷五宗教志,未出版。
不著撰人,《新竹縣志》卷五經濟志,未出版。
不著撰人,《福德正神金經》,航金印刷企業社。
莊興惠,《芎林鄉志》,新竹縣:芎林鄉公所,2004年11月。
范明煥總編纂,《北埔鄉志(上)(下)》,新竹縣:北埔鄉公所,2005。
二、 專書
不著撰人,《南埔風華》,南埔社區發展協會,2002年5月。
不著撰人,《南埔黃金水鄉風華再現2007》,南埔社區發展協會,2007年5月。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
王見川/李世偉,《臺灣的民間宗教與信仰》,台北縣蘆洲市:博揚文化,2000。
王東,《客家學導論》,台北:南天書局,1998。
王健旺,《台灣的土地公》,台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王學新,《日據時期竹苗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3年12月。
王學新,《日據時期竹苗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附圖集》,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4年9月。
文崇一等,《西河的社會變遷》,中研院民族研究所專刊第六號,1975。
文蘭溪等作、陳南州編:《生態與靈修—人與土地、海洋的對話》,台南市:人光出版社,2003。
片岡巖撰、陳金田譯,《台灣風俗誌》,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90。
仇德哉,《台灣寺廟與神明(四)》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1984
邱瑞杰,《清末關西地區散村的安全與防禦》,新竹縣竹北市:新竹縣文化中心,1999。
台灣生態神學中心文字組:《看顧大地:參與建立台灣的土地倫理》,台南市:人光出版社,1996。
朱謙/漆敬堯,《台灣農村社會變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4。
江生松編著,《北埔客家守護神:伯公》,新竹縣竹北市:竹縣文化局,2007。
江亮演等,《社會問題與對策》,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2001。
江燦騰主編/增田福太郎原著/黃有興中譯,《臺灣宗教信仰》,台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
宋光宇,《宗教與社會》,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5。
李亦園,《信仰與文化》,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1978。
《田園圖像:我的人類學生涯》,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10。
呂理政,《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台北:稻香出版社,2000.5。
呂理政,《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0。
吳兆玉/彭宏源,《尋找先民的守護神》,苗栗市:苗栗縣文化局,2006年9月。
吳育臻,《大隘地區聚落與生活方式的變遷》,新竹縣立文化中心研究叢刊5,新竹縣立文化中心,2000。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1834-1895)》,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14),1986。
《金廣福墾隘研究(上)》,新竹縣:新竹縣立文化中心,1990.3。
《金廣福墾隘研究(下)》,新竹縣:新竹縣立文化中心,1990.3。
《頭前溪中上游開墾史暨史料彙編》,新竹縣:新竹縣立文化中心,1998。
吳瀛濤,《台灣民俗》,台北市:眾文圖書公司,1992。
完顏紹元,《風水》,香港:萬里機構,2006年5月。
何新,《諸神的起源》,台北:木鐸出版社,1987。
汪毅夫,《客家民間信仰》,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李欽賢,《臺灣的古地圖—日治時期》,台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
邱瑞杰,《清末關西地區散村的安全與防禦》新竹縣:新竹縣立文化中心,1999。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
林本炫編譯,《宗教與社會變遷》,台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1994。
林美容,《人類學與台灣》,台北縣板橋市:稻鄉出版社,1989。
《臺灣人的社會與信仰》,台北市:自立晚報出版社,1993。
《台灣民間信仰研究書目》,台北市:中研院民族所,1997。
《鄉土史與村庄史—人類學者看地方》,台北市:臺原出版社,2000。
《信仰、儀式與社會--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1。
林進源,《台灣民間信仰神明大圖鑑》,台北市:進源書局,2000。
林富士,《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臺灣的厲鬼信仰》,台北縣: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6月。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晚清台灣》,《台灣研究叢刊》第115種,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8。
金廣福文教基金會編著,《北埔光景》,台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彼得‧柏克著、江政寬譯,《歷史學與社會理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
高希均、李誠主編,《台灣經濟四十年》(1949-1989),天下文化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1。
約翰斯頓(英)主編,《人文地理學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姜義鎮,《我生長在新竹縣》,新竹縣竹北市:新竹縣政府,1992年4月。
《台灣的鄉土神明》,台原出版社,1995。
《樹杞林—我們的家鄉》,竹東鎮東孝社區發展協會,1998年1月。
《新竹縣寺廟祀神簡介》,新竹縣竹北市:新竹縣政府,2005。
《民俗風情》,新竹市:新竹社教館,2006。
胡幼慧,《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1996。
胡振洲,《聚落地理學》,台北市:三民書局,1977。
施添福,《台灣的人口移動和雙元性服務部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地理研究叢刊第一號,1982。
《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國立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叢書第十五號,1987。
《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縣竹北市:竹縣文化局,2001。
施雅軒,《臺灣的行政區變遷》,台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
柯志明,《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台北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3。
范姜灴欽,《台灣客家民間傳說之研究》,台北市:文津出版社,2005。
徐正光等,《臺灣客家族群史.社會篇》,南投市:省文獻會,2002。
徐福全,《台灣民間祭祀禮儀》,新竹市:新竹社教館,1995。
高賢治主編,《台灣宗教》,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95。
宮本延人,《日本統治時代寺廟整理問題》奈良縣:天理教道友社,1988。
梁宇元,《清末北埔客家聚落之構成》,新竹縣立文化中心研究叢刊6,新竹縣竹北市:新竹縣立文化中心,2000。
陳正祥,《台灣之經濟地理》,台灣研究叢刊第二種,臺灣銀行金融研究室,1950。
陳正祥,《台灣地誌(上)》,台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3。
陳明言,《台灣的糖業》,台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
陳紹馨,《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5。
陳玲蓉,《日據時期為神道統治下的台灣宗教政策》,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92。
陳其南,《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
陳宜學,《住宅風水與設計》,台北:希代出版社,1985。
陳進國,《信仰、儀式與鄉土社會:風水的歷史人類學探索(上)(下)》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陳坤宏,《空間結構—理論與方法論》,台北市:明文書局,2001年2月。
陳榮哲,《福德正神—土地公》,台北縣:稻田出版有限公司,2003。
陳運棟,《客家人》,台北:東門出版社,1978。
陳瑞隆,《台灣民間年節習俗》,台南市:世峰出版社,2002。
張二文,《土地之歌-美濃土地伯公的故事》,台南:翰林出版社,2004。
張維安/謝世忠,《經濟轉化與傳統再造:竹苗台三縣客家鄉鎮文化產業》,台北市:行政院客委會,2004。
張維安等,《臺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南投市:省文獻會,2000。
張珣/江燦騰,《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和新思維》,台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2003。
張珣/江燦騰,《當代臺灣本土宗教研究導論》,台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2001。
張珣/葉春榮,《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結構與變異》,台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2006。
張典婉,《臺灣客家女性》,台北市:玉山社出版公司,2004。
張祖基等,《客家舊禮俗》,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86。
郭大玄,《台灣地理—自然、社會與空間的圖像》,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5。
莊英章,《家族與婚姻-台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94。
《田野與書齋之間:史學與人類學匯流的臺灣研究》,台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Mike Crang著、王志弘等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3。
曾文忠編印,《美濃風情》,高雄縣:美濃鎮農會編印,1993。
曾文忠,《美濃—高雄縣美濃鎮簡介》,高雄縣:美濃鎮公所,1994。
黃文博,《站在台灣廟會現場》,台北市:常民文化,1998。
黃卓權,《跨時代的臺灣貨殖家:黃南球先生年譜(1940-1919)》,臺北縣中和市: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2004。
《義魄千秋:褒忠亭義民節大隘庄祭典專輯》,2005褒忠亭義民節委員會,2006。
黃運喜主編,《新竹縣寺廟傳統與現代對話專輯》,新竹縣:新竹縣政府,2005。
黃應貴,《人觀、意義與社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3。
黃榮洛,《台灣客家民俗文集》,新竹縣竹北市:新竹縣文化局,2000。
渡邊欣雄作、索秋勁譯,《風水‧氣的景觀地理學》,台北: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
渡邊欣雄作、周星譯,《漢族的民俗宗教》,台北: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
董芳苑,《台灣民間宗教信仰》,台北市:長青文化出版社,1975。
《信仰與習俗》,台南:人光出版社,1994。
《探討台灣民間信仰》,台北市:常民文化事業出版社,1996。
葉至誠,《蛻變的社會—社會變遷的理論與現況》,台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增訂台灣舊慣習俗信仰》,台北市:眾文出版社,1978。
楊鏡汀,《新竹縣舊地名探源》,新竹縣:中華客家台灣文化學會,1994年4月。
薛琴建築師事務所,《新竹縣歷史建築—北埔曾宅忠恕堂調查研究》,新竹縣:新竹縣文化局,2007年8月。
廖倫光,《塚.冢土伯公之美學凝視-測繪暨調查研究》,台北市: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00。
《竹東鎮伯公信仰、廟祠或祭祀場所調查研究》,新竹縣:新竹縣政府,2006。
漢寶德,《風水與環境》,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蔡明坤、王淑慧,《六堆內埔客家聚落伯公廟:美和、內埔、內田、興南村為例》台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2005。
蔡錦堂,《日本帝國主義下台灣的宗教政策》,東京:同成社,1994。
《戰爭體制下的台灣》,台北:日創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
潘朝陽/邱榮裕,《客家風情:移墾.產業.文化》,台北市:台北市客委會2004。
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2005年6月。
增田福太郎著、古亭書屋譯,《台灣漢民族的司法神—城隍信仰的體系》,台北市:眾文書局,1999。
增田福太郎原著、黃有興中譯,《臺灣宗教信仰》,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2005。
鍾華操,《臺灣地區神明的由來》,台中:臺灣省文獻會,1979。
賴志彰,《桃園縣土地公廟導覽手冊》,桃園縣:桃園縣立文化中心編印,1998。
賴克富等三人,《台灣的煤礦》,台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
劉還月,《臺灣的客家族群與信仰》,台北市:常民文化事業出版社,1999。
劉錦雲,《客家民俗文化漫談》,台北市:武陵出版社,1998。
劉枝萬,<台灣省寺廟教堂調查表>,《台灣文獻》11(2),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60。
《台灣民間信仰論集》,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劉沛林,《古村落:和諧的人聚空間》,上海:三聯書店,1997。
謝重光,《海峽兩岸的客家人》,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
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
蕭新煌等,《臺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上)(下)》,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瞿海源、章英華主編,《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上)(下)》,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專刊乙種第十六號,1986。
瞿海源、林本炫,《台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蕭百興等三人,《紅布與綠樹:反省科技文明的金山面社區》,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
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2。
藤井志津枝,《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理蕃政策》,台北市:文英堂出版社,1997。
年12月。
龔宜君,《宜蘭縣人口與社會變遷》宜蘭市:宜蘭縣政府,2001。
三、期刋論文
(一)專書論文
吳學明,<現世功利-從歷史觀點看傳統民間宗教信仰>,收錄於《南瀛文化叢書111點燃人生希望》,台南縣:台南縣文化局,2001,頁223-236。
林美容,<台灣土地公信仰的意義>,收錄《民俗采風史料探源-八十七年台灣文化節北區活動成因專輯》,台灣省政府文化處,1998年11月,頁32-37。
林崇明,〈生態學與信仰〉《看顧大地—建立參與台灣的土地倫理》,台南市:人光出版社,1996,頁23。
姜義鎮,〈福德正神—伯公〉,《民俗文化古蹟探考》,中華客家台灣文化學會,1997年5月,頁8-13。
姜義鎮,〈福德正神〉,《台灣的鄉土神明》,台原出版社,1995,頁165-172。
陳板,<土地伯公信仰的地域性與族群性>,《八十七年度台灣文化節活動成果總覽》,台灣省政府文化處,1998,頁26-31。
陳紹馨,〈台灣的家庭、世系與聚落型態〉,《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社,1979,頁443-486。
陳憲明,<澎湖村落祭祀的空間結構>,《第一屆台灣本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台灣師大文學院出版,1994,頁523-542。
黃榮洛,〈台灣客家人和三官大帝廟〉,《台灣客家民俗文集》,新竹縣文
化局,2000,頁31-44。
溫文龍,〈美濃客家神靈崇拜研究〉《文化台灣》台北:淡江大學中文系編印,
1995,頁281-295。
鄒進石,〈北埔彭氏宗祠環境地理論〉,1958;收錄於《彭氏祖譜》,1972,頁67。
詹曉梅,<台灣客家人的宗教神明信仰>,收錄戴興明、邱浩然主編,《客家文化論叢》,中華文化復興總會,1994,頁21-33。
蔡錦堂,<日治時期台灣之宗教政策>,收錄張炎憲主編《歷史文化與台灣4-台灣研究研討會記錄(76-100回)》,台北市:台灣風物雜誌社,1996年3月,頁131-152。
潘朝陽,〈從土地崇拜看環境倫理—以台灣苗栗客家人社區為例〉,陳支平、周雪香主編《華南客家族群追尋與文化印象》,合肥:黃山出版社,2005年12月,頁84-107。
簡炯仁,<「六堆」聚落的形成及其社會變遷>,收錄徐正光主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0年12月,頁1-66。
羅勇,〈論民間信仰對客家傳統社會的調控功能〉,收錄賴澤涵、傅寶玉主編《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台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2005,頁435-453。
(二)期刊論文
王志宇,〈台灣的地頭土地公-以竹山地區土地公廟為例〉,《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2期,2000年5月,頁125-157。
王世慶,〈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之歷史〉,《台灣文獻》第23卷第3期,1972,頁3-38。
王健旺,〈田頭田尾土地公--臺灣土地公信仰的特色〉,《歷史月刊》第151期 ,2000,頁4-14。
王健旺,〈聚落.信仰.土地公〉《文化新莊》第12期,2005,頁17-26。
池永歆,<空間、地方與鄉土:以東勢大茅埔為例的詮釋>,《地理教育》第24期,1998,頁53-66。
池永歆,<台灣漢人傳統聚落空間性的構成與內涵>,《地理教育》第25期,1999年6月, 頁55-72。
池永歆,〈大茅埔地方所呈顯的空間性:以聚落空間的構成與內涵為例的詮釋〉,《中獻文獻》第8期,2001年4月, 頁101-170。
吳文星,<認識台灣歷史篇-對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社會變遷之編撰>,《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雙月刊》,第10卷第5期,2000,頁35-43。
吳學明,〈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鄉村社會的變遷---以新竹北埔為例〉,《台北文獻》,直字第107期,1994,頁23-67。
吳學明,〈金廣福的組成及其資金〉,《史聯雜誌》第4期,1984,頁21-52。
吳榮發,〈臺灣的食福習俗與共祭組織〉《雄中學報》第2期 ,1999,頁67-82。
杜立偉,〈關西地區土地公廟空間配置及其內涵〉《台灣人文(師大)》第5期, 2000年12月, 頁267-290。
杜立偉,〈關西土地公田野初探〉《新竹文獻雜誌》創刊號, 1999,頁52-61。
余光弘,<台灣地區民間宗教的發展:寺廟調查資料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刋》第53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3,頁67-104。
余光弘,<科學、宗教與迷信-人類學的觀察>,《中國論壇》第24卷第5期,1987,頁14-16。
李登輝,〈台灣農業經濟之回顧與展望〉,《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13卷第4期,1976,頁1-6。
李玄伯,〈社祭演變考略—台灣土地廟的調查研究〉,《大陸雜誌》第26卷第10期,1963,頁303-307。
李國祁,<清代台灣社會的轉型—內地化的解釋>,《歷史月刊》第107期,1996,頁58-66。
李永展,〈建構土地倫理—一個本土性的思考〉《看守台灣》第1卷第1期,台北:看守台灣雜誌社,1999,頁5-11。
李國綱,〈從土地公廟對聯來詮釋傳統漢文化建構的意圖--以苑裡為例〉《苗栗文獻》第16卷第30 期,2004, 頁17-28。
宋龍飛,〈社祭之源.里社之神—從「福德正神」土地公談起〉,《藝術家》第8卷第6期,1979,頁108。
阮昌銳,〈大樹的崇拜〉,《台灣風物》第33巻第3期,1983,頁43-54。
阮昌銳,〈土地公〉,《海外學人》第126期,1983,頁24-25。
林美容,<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刋》第62期,1987。
林美容,<土地公廟-聚落的指標:以草屯鎮為例>,《台灣風物》第37巻第1期,1987,頁53-81。
林立憲,〈臺灣的民間信仰土地公、阿彌陀佛、石敢當與地基主〉,《臺灣月刊》,第275期 ,2005,頁58-61。
林宗賢,〈環境與生態:我們需要土地倫理〉《鄉間小路》第26卷第12期 ,台北市:財團法人豐年社,2000,頁10-11。
岡田謙著、陳乃蘗譯,〈台灣北部村落之祭祀範圍〉,《台北文物》第9卷第4期,1960,頁14-29。
金真,〈福德正神—伯公〉,《客家雜誌》第18期,客家雜誌社,1991。
周政賢,〈台灣民間「地基主」祭祀之習俗〉《南瀛文獻》第5輯,2006,頁276-302。
施雅軒,〈清代原漢通婚與區域競爭之關係〉,《中國地理學會會刊》第28期,2000年,頁77-92。
施振民,〈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36,1973,頁191-208。
高賢治,〈中國古代社祭之謎--土地公考源〉《臺北文獻直字》第151期, 2005, 頁345-372。
徐麗霞,〈土地信仰—后土與土地公〉《中國語文》(上)第499期,頁106-113;(中)第500期,頁105-112;(下)第501期,頁106-114。
郭芝亭,〈紀金廣福大隘〉,《新竹文獻會通訊》第13號,1954。
莊英章 連瑞枝,〈從帳簿資料看日據北臺灣鄉紳家族的社會經濟生活:以北
埔姜家為例〉,《漢學研究》第16卷第2期,1998年12月,頁79-114。
邱宜文,〈伯公信仰與社祭原型初探—以桃園平鎮地區為例的考察〉,《立足平鎮 關懷桃園—桃園平鎮地區文學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收錄於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北商學術論壇,2006年12月,頁113-135。
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台灣史論文精選》台北:玉山出版社,1996,頁289-319。
許秀霞,〈美農土地公信仰初探〉,《台灣文獻》第48卷第1期,1997,頁141-154。
許嘉明,〈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第36期,1973,頁165-190。
陳金田,〈民眾在神廟祈願的種類和方法〉,《台灣風物》第32卷第4期,1982,頁82~86。
陳運棟,<客家人的神靈觀念>,《客家雜誌》第18期,總號41期,1991。
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地方菁英及「公共空間」〉《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8期,2001年5月,頁203-241。
陳世榮,〈國家與地方社會的互動:近代社會菁英的研究典範與未來的研究趨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4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6,頁129-168。
陳玉峰,〈土地倫理〉《臺灣文藝》第170 期,台北市:臺灣文藝雜誌社,2000,
頁49-51。
陳板,〈神桌下的信仰--客家安龍神的習俗〉,《傳統藝術》第38期,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4,頁61-62
莊英章、陳運棟,<晚清台灣北部漢人拓墾型態的演變-以北埔姜家的墾闢事業為例>,收錄於瞿海源、章英華主編《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之16,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6,頁1-43。
莊英章,〈新竹枋寮義民廟的建立及其社會文化意義〉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
漢學會議論文,1986張二文,〈美濃土地伯公的型制與型塑的文化
景觀〉《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 》第15卷第3期 ,2004,頁20-35。
莊翰華,〈土地使用變遷影響因素之互動機制研究--員林鎮之實證〉《經社法制論叢》第29期, 2002, 頁413-422。
張二文,〈美濃土地伯公的祭祀與聚落的互動 -上-〉《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9:1 ,2003, 頁99-110。
張二文,〈美濃土地伯公的祭祀與聚落的互動 –下-〉《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8:4 ,2004 ,頁63-81。
張珣,〈祭祀圈研究的反省與後祭祀圈時代的來臨〉《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58期,2002,頁78-111。
張珣譯,〈神‧鬼‧祖先〉,《思與言》第35卷第3期,1997,頁233-292。
童春發,〈原住民的土地倫理觀念--依排灣族的想法為例〉《野生動物保育彙報及通訊》第8卷第1期,屏東縣:國立屏東技術學院野生動物保育系, 2000, 頁25-33。
康豹(Paul R.Katz),〈Temple Cults and the Creation of Hsin-chuang Local Society 〉,收錄湯熙勇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7輯,(南港:中研院社科所,1999),頁735-798。
溫振華,<清代一個台灣鄉村宗教組織的演變>,《史聯雜誌》第1期,1980,頁91-107。
黃蘭翔,〈風水中的宗族脈絡與其對生活環境經理的影響〉《臺灣史研究》第4卷第2期,1997年,頁57-88。
舒奎翰,〈神聖與凡俗的交錯—臺中市東、西區土地公廟的研究〉,《民俗曲藝》第152期,2006年6月,頁85-137。
楊鎮魁,〈出路何在﹖環境危機初探及土地倫理〉《淡江外語論叢 》第2期,台北縣:淡江大學外國語文學院編印, 2001年12月, 頁1-17。
廖景淵,〈北埔紀事(五)--客與賽、道三族關係〉,《客家雜誌》第94期,1998,頁61~62。
廖倫光,<六堆冢土伯公形制與塚信仰初探>,《客家文化研究通訊》,第3期, 2000。
蔡淵洯,<清代台灣的移墾社會>,收錄於瞿海源、章英華主編《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刋乙種之16,1986年6月,頁45-67。
鄭志明,〈客家社會大伯公信仰在東南亞的發展〉,收錄於陳支平、周雪香主編《華南客家族群追尋與文化印象》(合肥:黃山書社,2005年12月),頁35-46。
鄭水萍,〈從高樹鄉看台灣人的「水」與土地邏輯、土地公信仰〉《文化生活》第8卷第3期 ,2005, 頁48-53。
毅振,〈福德正神—土地之神〉,《台灣文獻》第76期,1986,頁215-226。
潘朝陽,<中心-四方空間形式及其宇宙論結構>,《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23期,1995,頁83-107。
潘朝陽,〈新竹縣地區通俗宗教的分佈〉,《新竹風物》第31卷第4期,1981年12月,頁27-50。
劉枝萬,<台灣的民間信仰>,《創大亞細亞研究》第8號,日本創價大學亞細亞研究所,1987,頁3-32。
劉枝萬,<台灣省寺廟教堂調查表>,《台灣文獻》第11卷第2期,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60,頁37-236。
劉枝萬,〈清代台灣之寺廟〉,《台灣文獻》第4期:101-120,第5期:45-110,第6期:48-66。
劉敏耀,〈新竹六家地區伯公廟及其建築研究〉,《中原設計學報》第二卷第一期,1999,頁95-109。
鍾丁茂、王綵嬋譯,〈土地倫理的概念基礎【上】〉《生態台灣》第一期,台灣生態學會,2003,頁48~52。
鍾丁茂、王綵嬋譯,〈土地倫理的概念基礎【中】〉《生態台灣》第二期,台灣生態學會,2004,頁58~66。
鍾丁茂、王綵嬋譯,〈土地倫理的概念基礎【下】〉《生態台灣》第三期,台灣生態學會2004,頁51~58。
鍾丁茂、王綵嬋譯:〈李奧波《砂郡年紀》土地倫理思想之研究〉《生態台灣》第六期,台灣生態學會,2003,頁83。
韓乾,〈從土地與環境倫理層面探討臺灣土地問題與解決之道〉《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第1卷第4期 ,台北市: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社,2001, 頁2-10。
龍玉芬,〈廟宇與聚落互動之研究—以北埔慈天宮為例〉(上),《台灣風物》52卷第3期,123-192。
龍玉芬,〈廟宇與聚落互動之研究—以北埔慈天宮為例〉(下),《台灣風物》52卷第4期,93-106。
謝宗榮,〈龍神信仰及其宗教儀式〉,《傳統藝術》第49期, 2004年12月,頁13~18。
瞿海源、姚麗香,<台灣地區宗教變遷之探討>,收錄瞿海源、章英華主編,《台灣社會文化變遷》(下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刋乙種第十六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6,頁655-686。
瞿海源,〈術數流行與社會變遷〉,《台灣社會學刊》第22期,1999年10月,頁1-45。
簡義明,〈土地倫理的實踐與超越--美國環境倫理學先驅柯倍德教授訪談錄〉《人本教育札記》第138期,台北市:人本教育基金會出版部,2000 ,頁118-122。
簡榮聰,〈台灣土地信仰面面觀〉,《台灣史蹟》第39期,2001年12月,頁141-188。
蕭登福,〈后土與地母—試論土地諸神及地母信仰〉,《世界宗教學刊》第4期,2004年12月,頁1~41。
四、學位論文:
日婉琦,〈族群接觸與族群認同:以賽夏族tanohila:氏族日阿拐派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6月。
田金昌,〈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池永歆,〈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國立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李明賢,〈咸菜甕一個沿山鄉街的空間演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系碩士論文,1991年。
邱顯明,〈日治時期台灣茶業改良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洪健榮,〈清代臺灣社會的風水習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3年10月。
曹永聖,〈以環境風水與生態規劃理論探討聚落規劃準則之研究—以新竹縣北埔聚落為案例〉,2005年6月。
陳志豪,〈北臺灣隘墾社為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1886-1945)〉,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7月。
張素芬,〈北埔姜家女性研究(1934~1945)〉,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學賢,〈中國堪輿的哲學探討—以三合派為例〉,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6月。
黃仲淇,〈風水場域之意象性研究—以三元理氣為例〉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7月。
楊志堅,〈以遙測影像技術建立風水環境數位模型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潘朝陽,〈台灣傳統漢文化區域構成及其空間性:以貓裏區域為例的文化歷史地理詮釋 〉,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博士論文,1991年。
賴仕堯,〈風水:由論述構造與空間實踐的角度研究清代臺灣區域與城市空間〉,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2月。
賴盈秀,〈誰是「賽夏族」?--賽夏族族群識別與認同界線之研究〉,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劉佳鑫,〈陽宅形法中的幾個主要觀念〉,中原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鍾丁茂,〈環境倫理思想評析〉,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台中:1993年。
龍玉芬,〈北埔慈天宮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戴政新,〈一個農村聚落人地關係轉化之研究 : 以新竹縣六家地區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關麗文,〈澎湖傳統聚落形式發展研究〉,台大土木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五、英文專書及期刊
Peter Duignan and L. H. Gann. 1969-1973.Colonialism in Africa, 1870-1960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K.Yang 1967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J. Nicholas Entrikin. 1991 The betweenness of place : towards a geography of modernity . Baltimore, Md.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P.Steven Sangren History and Magical Power in a Chinese Community.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erss.
Robert P.Weller 1987 Unities and Diversities in Chinese Religion.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Schlee,Gunther 1990 Ritual topography and ecological use: the Gabbra of the Kenyan/Ethiopian borderlands. New York :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for the International African Institute, New York :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for the International African Institute,London:pp.110-128.
Suennari ,Michio 1986 The Types of Terriorial Organization:A Preliminary Report of a Hakka Village in Taiwan.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Academia Sinica 59:29-46.
Sangren,P.Steven 1987 History and magical power in a Chinese community.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olf,Arthur P. 1974 God,ghost,and ancestors.In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Arthur P. Wolf e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erss.pp.131-182.
指導教授 吳學明(Hsueh-ming Wu) 審核日期 2009-2-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