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67305010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0 、訪客IP:3.136.18.218
姓名 彭瑞麟(Ruey-Lin Pe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金廣福文教基金會參與客家地區社區營造之研究
(The Study of the Ching Kwang Fu Culture and Education Foundation Participates in Hakka area Community Empowering)
相關論文
★ 桃園縣「南北輪政」對地方政治發展影響─以中壢為例★ 從美學經濟觀點析論客家偶像劇
★ 國民小學客語教學評估之研究-以苗栗縣客語生活學校為例★ 苗栗縣社區大學客家文化課程推動成效之研究
★ 客家文化古蹟與地方行銷策略之研究-以桃園縣大溪鎮為例★ 台灣客家族群「語言權」保障之研究—以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為例
★ 桃園縣新屋鄉客家文化創意產業行銷策略之研究★ 九二一重建地區文化產業政策對居民認同之影響--以新社客家社區為例
★ 台灣客家餐廳營運模式與樂活風格初探─以台北市、台北縣、台中市為例★ 美濃文化產業發展之行銷策略
★ 以公私協力推動客家文化發展之研究— 平鎮客家書院之經驗★ 客家社區非營利組織治理原則之研究:以新竹縣某協會為例
★ 客家地區學童家庭金錢教養與金錢態度之研究-以桃園縣觀音國小為例★ 客語生活學校與社區組織協力治理之研究-以桃園縣中平國小布馬陣活動為例
★ 桃園縣國小推動客語生活學校計畫之成效-政策行銷的角度★ 非營利組織推動客家社區營造之研究—以東勢庄文化協會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台灣在1994年起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政策,其所強調的是「由下而上」的操作模式,而許多地區的社區營造都是借重非營利組織的大力參與才能彰顯出成效,達到「社區充權」的目的,可以說「社區營造運動」正好提供非營利組織一個讓它展現其社會參與角色功能的揮灑空間。
本研究是藉由客家地區「北埔鄉社區總體營造」的案例,以「社區充權」的理論,來探討一個企業捐助型、而且是由外地進駐到客家地區的非營利組織―「財團法人金廣福文教基金會」在社區營造中的角色功能。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根據文獻分析、參與觀察、深度訪談和個案分析,獲得的結論如下:
一、金廣福文教基金會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因緣際會的參與了北埔鄉社區總體營造,不僅是主導者,也是溝通者。
二、金廣福文教基金會以維修古蹟作為社區營造的示範,使北埔客家老聚落內的古蹟連成一個帶狀,成了北埔鄉發展客家文化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
三、金廣福文教基金會創造了客家地區文化產業的新商機,使傳統客家產業復甦,讓「客家」成為許多人嚮往的地方。
四、金廣福文教基金會發揮凝聚社區居民共同意識的效益,達到社區充權、培力的目標。
五、金廣福文教基金會展現了獨特的社區營造操作模式,為企業捐助型非營利組織參與公民社會,協力政府推行公共政策樹立了良好的典範。
摘要(英) Total Community Empowering Policy has been promoted by 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Executive Yuan in Taiwan from 1994 and this policy emphasis on the operation mode- from lower levels to upper levels. Community Empowering in many communities relies on the participation of non- profit organizations to show the great effect and to achieve the goal which is called community empowerment. Hence, Community Empowering offers an opportunity for non- profit organizations to show that they have the function of participating the social activities.
Based on a Hakka case of Total Community Empowering in Peipu, this research uses the community empowerment theory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Ching Kwang Fu Culture and Education Foundation, which is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donated by an enterprise and led into Hakka area from other place.
This paper adopts Qual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 to conduct document analysis, interview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case study. The results are following:
First, the Ching Kwang Fu Culture and Education Foundation participates in the Total Community Empowering in Peipu by chance, and it is not only the leader but also the communicator.
Second, the Ching Kwang Fu Culture and Education Foundation maintains the historic sites to show as a model of the Community Empowering, makes a contribution that connecting the historic sites in Peipu. It is an important advantage for Peipu to develop the Hakka cultural industry.
Third, the Ching Kwang Fu Culture and Education Foundation creates the new business opportunity of the Hakka cultural industry, it recovers the traditional Hakka industry and develops into a tourist spot and attracts many tourists to visit the Hakka area.
Fourth, the Ching Kwang Fu Culture and Education Foundation brings beneficial result of embodies the consensus of community, it achieves the goal of community empowerment.
Fifth, the Ching Kwang Fu Culture and Education Foundation shows a typical model of the Community Empowering, it sets up a good example that the enterprise donated non-profit organization participates in citizen society and helps the government pursue public policies.
關鍵字(中) ★ 金廣福文教基金會
★ 非營利組織
★ 社區充權
★ 客家社區
★ 社區總體營造
關鍵字(英) ★ Nonprofit organization
★ Community empowerment
★ Hakka community
★ Total Community Empowering
★ The Ching Kwang Fu Culture and Education Foundat
論文目次 目 錄
中文摘要 …………………………………………………………………… Ⅰ
英文摘要 …………………………………………………………………… Ⅱ
謝 辭 …………………………………………………………………… Ⅲ
目 錄 …………………………………………………………………… Ⅴ
圖 目 錄 …………………………………………………………………… Ⅶ
表 目 錄 …………………………………………………………………… Ⅷ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五節 名詞釋義………………………………………………………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3
第一節 相關理論基礎探討…………………………………………… 23
第二節 相關研究文獻回顧…………………………………………… 29
第三節 文獻綜合歸納整理…………………………………………… 44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47
第一節 研究對象 ……………………………………………………… 47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58
第三節 研究設計 ……………………………………………………… 63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 69
第一節 客家聚落北埔鄉社區營造的軌跡 …………………………… 69
第二節 參與北埔社區營造的非營利組織 …………………………… 78
第三節 金廣福文教基金會的社區營造角色功能分析 ……………… 96
第四節 研究發現 …………………………………………………… 10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15
第一節 結論 ………………………………………………………… 115
第二節 建議 ………………………………………………………… 118
參考文獻 ……………………………………………………………… 121
附 錄 一 財團法人金廣福文教基金會捐助章程 ………………… 129
附 錄 二 本研究的訪談大綱 ………………………………………… 133
附 錄 三 本研究深度訪談紀錄 ……………………………………… 135
附 錄 四 本研究參與觀察討論訪談紀錄 …………………………… 165
附 錄 五 金廣福文教基金會辦理活動相片 ………………………… 183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本壯,(2005),《公眾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相關計劃執行之行動研究―以苗栗縣推動社區規劃師運作模式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行政學報》第17期。
王俊元,(2001),《企業捐贈型非營利組織公共服務功能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順民,(2006),《當代台灣地區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行銷及其相關議題論述》,「社區發展季刊」第115期。
中央大學客家學院,(2008),《2008年公民社會國際論壇/會議手冊》,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主辦。
丘昌泰,(2000),《公共管理》。台北:元照。
丘昌泰、周錦宏,(2005),《台灣客家非營利組織的產業化與地方社會
經濟的發展:以苗栗縣社區博物館發展協會與頭屋鳴鳳社區發展協會
為例》,「全球視野下的客家與地方社會:第一屆台灣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主辦。
北埔鄉公所,(1996),《新竹縣北埔鄉公所社區總體營造計劃》,北埔鄉公所。
北埔鄉公所,(2005),《北埔鄉志》。北埔鄉公所。
「北埔姜阿新故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財團法人金廣福文教基金會、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主辦。
江明修,(1997),《公共行政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江明修,(2000),《各國公民社會組織與客家社團之發展》,「政府行政與客家族群文化」研討會論文,台北市政府民政局主辦。
江明修主編,(2001a),《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台北:智勝文化公司。
江明修主編,(2001b),《第三部門與政府:跨部門的治理》。台北:智勝文化公司。
江明修主編,(2002),《非營利管理》。台北:智勝文化公司。
江明修審定,(2004),《企業型非營利組織》。台北:智勝文化公司。
呂文皓,(2002),《社區發展中非營利組織其角色與功能之研究:以船仔頭文教基金會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輔導美化傳統文化建築空間計畫(核定本)》,文建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社區總體營造整合規劃分析「工作參考手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研究,未出版。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社區總體營造簡報資料》,文建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文化白皮書》,文建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文建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1),《社區總體營造年會》,文建會。
余漢儀,(1998),《社會研究的倫理,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台北:三民書局。
邱智欣,(2004),《女性社區工作、社區充權與社區互助產業之發展―以台北市奇岩社區發展協會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水波、王崇彬,(1999),《公民參與與有效的政策執行》,公共行政學報,第三期。
林美景,(2006),《北埔傳統聚落居民對觀光衝擊的知覺與態度》,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區域人文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官有垣、陸宛蘋、陳錦棠主編,(2008),《非營利組織的評估:理論與實務》。 台北:洪葉。
金廣福文教基金會,(1997),《北埔光景》。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金廣福文教基金會,(2005),《財團法人金廣福文教基金會》。台北:允晨文化。
吳學明,(2000),《金廣福墾隘研究(上)、(下)》。新竹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吳學明主編,(2008),《地方菁英與地域社會:姜阿新與北埔》。金廣福文教基金會、新竹縣文化局出版。
吳建昇,(2004),《探討社區型非營利組織與社區之互動―以新港文教基金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麗端、黃明月、杜政榮、唐先梅 編著,(2007),《家庭、社區與環境》。空中大學發行。
施能傑,(2004),《建立組織績效管理引導員工績效評估的制度》,考銓季刊 第37期。
徐震,(1998),《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正中書局。
高家斌,(2000),《非營利組織市場導向與組織績效之研究―以企業文教基金會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瑞聲,(2000),《非營利組織行銷策略之研究―以企業基金會為例》,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世雨,(1992),《非營利組織對公共行政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可慧,(2005),《社區培力成效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區域型培力中心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台北:瑞興。
陳定銘,(2007),《非營利組織、政府與社會企業:理論與實踐》。台北:左岸。
陳板,(2007),《社區營造篇》,載於徐正光主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南天。
陳錦煌,(1999),《21世紀社區總體營之展望―邁向永續發展的社區生活共同體》,未出版。
陳錦煌、翁文蒂,(2003),《以社區總體營造推動終身學習、建構公民社會》,國家發展季刊,第二卷 第三期。
孫本初、鍾京佑,(2005),《治理理論之初探:政府、市場與社會治理架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行政學報》第16期。
孫煒,(2004),《非營利管理的責任問題:政治經濟研究途徑》,政治科學論叢 第20期,頁141-166。
孫煒,(2007),《第三部門的治理研究》。台北:翰蘆。
孫煒,(2008),《評量非營利組織績效的問題與對策》,收錄於官有垣、陸宛蘋、陳錦棠主編,《非營利組織的評估:理論與實務》。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陸宛蘋、陳俋潓,(2008),《非營利組織人才培訓方案評估:以行政院青輔會2004年北區非營利組織人才培訓為例》,收錄於官有垣、陸宛蘋、陳錦棠主編,《非營利組織的評估:理論與實務》。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翁文帝,(2002),《非營利組織推動九二一重建社區總體營造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奕華、許正妹、王為國、黃世奇、劉世閔、羅國俊等著,(2006),《質性研究資料分析與文獻格式之運用》,劉世閔主編。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奕華、許正妹,(2008),《研究方法與軟體應用―概念及實例》。台北:心理出版社。
馮天蔚,(1999),《融入社區的實驗―桃園龍潭三坑子聚落社區營造之經驗》,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燕,(2000),《非營利組織之定義、功能與發展》,載於蕭新煌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
彭雲貴,(2007),《以觀光衝擊理論角度探討新竹縣北埔鄉觀光產業發展》,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武忠,(2001),《社區總體營造之理念與實務》。台北: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
莊翰華、吳郁萍(1999),《社區總體營造之闡釋》,社區發展季刊 第90期。
曾旭正,(2007),《台灣的社區營造》。台北:遠足文化業股份有限公司。
「亞太非營利部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第三部門與政府跨域比較》,國立中央大學客政治經濟研究所、財團法人台灣政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耕莘文教基金會主辦。
亞太客家文化節《客家˙族群˙多元文化研討會論文集》,(2003),苗栗縣文化局。
曾槶源,(2004),《非營利組織協助推動社區產業發展之研究―以新故鄉文教基金會推動南投桃米社區總體營造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經濟部文化創意產業推動小組,(2006),《2005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經濟部工業局。
蔡世群,(2007),《客家地區社區營造策略之比較研究:以內灣與九讚頭社區的發展現況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客家社會與文化教師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劉美芝,(2004),《第三部門在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劃中的角色研
究》,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坤榮,(2004),《台灣農會的社會資本形成與政策績效》,政治科學論叢 第22期。
潘淑滿,(2006),《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謝禎德,(2005),《非營利組織參與社區總體營造之研究:以大嵙崁文
教基金會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嵐蘭,(2005),《媒介消費:閱聽人與社會》。台北:揚智文化。
羅秀華,(2003),《文山社區由充權到治理的發展歷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顧忠華,(2005),《解讀社會力:台灣的學習社會與公民社會》。台北:左岸。
蕭新煌主編,(2000),《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
蕭新煌、江明修、官有垣,(2006),《基金會在台灣:結構與類型》。台北:巨流。
二、英文部份
Drucker‚P. F. (1990). 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Practices and Principl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Hansmann‚H. (1980). “ 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 Yale Law Journal‚89(5).
Hansmann‚H. B. (1987). “Economic Theorie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n W. W. Powell (ed.)‚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Herman, R. D. and D. O. Renz., (1997 ). “Multiple Constituencies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Nonprofit Effectiveness.”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ror Quarterly 26(2) :185-207.
Herman, R. D. and D. O. Renz., (1999). “Theses on Nonprofit Organization Effectiveness.”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ror Quarterly 28(2) :107-126.
Kramer, Ralph M. (1981). Voluntary Agencies in the Welfare State.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weit, M. G., and Kweit, R. W. (1981) Implementing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a Bureaucracy Society: A Contingency Approach. New York: Praeger Press.
Linderberg, M., G., (2001) “Are We at the Cutting Edge or the Blunt Edge? Improving NGO Organiztional Performance with Private and Public Sector Strategic Management Frameworks,”Nonprofit Management & Leadership 11(3): 247-270.
Peter D. Hall, (1987). “A Historical Overview of the Private Nonprofit Sector”. in W. W. Powell (ed.)‚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alamon, L. M. (1987).”Partners in public Service: The Scope and Theory of Government-Nonprofit Relations”. in W. W. Powell (ed.)‚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Weisbrod, B. A. (1988). The Nonprofit Econom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eiss, J. H. (1986). “Donations: Can They Reduce a Donor’s Welfare”, in S. Rose-Ackerman (ed.) The Economic of Non-Profit Institu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olf, Thmas (1990). Managing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ew York: Simon & Shuster.
指導教授 江明修(Min-Hsiu Chiang) 審核日期 2009-6-3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