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4430003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60 、訪客IP:18.224.39.74
姓名 陳淑禎(Shu-Chen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
論文名稱 DRAM產業策略聯盟之技術策略、技術移轉與移轉成效探討—以A公司為例
(A Research among Technology strategies,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Transfer affects within scope of DRAM industry by Strategic Alliance—Example of Case “A” company)
相關論文
★ 內衣業標準工時設定之實務研究★ 派工法則於縮短DRAM 廠生產週期時間之探討—以A公司導入自動化派工系統為例
★ 企業如何在TQM、TPM及TP等管理模式下 運用6 Sigma管理系統之探討—以某日系家電製造公司為例★ 台灣TFT LCD產業發展及競爭力分析
★ 印刷電路板產業之外包程度與競爭力分析—以個案H公司為例★ 原料藥廠運籌管理的改善方案與執行績效 -以A公司為例
★ 條碼技術於生產管理的改善應用-以某輕金屬產業公司為例★ TFT-LCD對膠帶產業未來發展的探討--以膠帶業A公司為探究對象
★ 物流中心揀貨作業改善 - 以A公司為研究對象★ 國內上市企業導入ERP系統前後績效評估 -以D供應商之ERP系統為例
★ RFID的技術、發展、導入與物流的管理應用★ 台灣資訊產業兩岸分工經營模式發展探討-以A公司為例
★ 以平衡計分卡探討衛星定位計程車業之經營策略-以A公司為例★ 自行車業導入豐田生產方式之個案研究
★ 印刷電路板(PCB)多聯板報廢移植探討-以A科技公司為例★ 台灣電弧爐鋼鐵產業之策略分析-以A公司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台灣DRAM廠商快速地在2006年提高其市場佔有率,整體的產能市佔率可望突破20%,2006年已成為台灣DRAM廠在全球市場嶄露頭角的一年。但是目前我國DRAM廠商並無太多自主DRAM設計的先進技術和製程研發能力,技術來源在DRAM產業是否具有絕對的競爭力,及國內廠商是否能單純的透過技術移轉或策略聯盟來獲利,與未來能否永續經營活息息相關。國內DRAM廠商以優勢管理能力在製造成本控管上有優越的競爭力,為保持領先地位,未來在量產規模和微縮製程上仍需不斷投入資金,然而大量資金的投入其相對風險也增加,是否能經得起另一個衰退也是一隱憂。
本研究除了先整理歸納DRAM記憶應用產業歷程演變外,也透過產業數據資料的蒐集、整理、分析,利用策略聯盟理論以及其技術策略運用等,探討DRAM產業崛起至今,韓國、德國、美國、日本與台灣在DRAM產業界各自的競爭優勢與國際策略聯盟關係,由策略聯盟的關係等因素來分析全球及台灣DRAM未來的可能演變。
企業經營成功與失敗的因素有許多,但最重要的是在於採取有效的策略佈局與執行。為了對DRAM技術策略有所了解,需要具有一個理論性以及實務性相結合的分析架構,本研究以策略矩陣做為分析個案之產業環境以及制定事業策略的管理工具,並結合個案公司進行實證性探討作為驗證。本研究內容除了進行產業分析以及技術策略的研討之時,也提供相關的產業資訊及現成的策略分析架構做為未來可能的環境演變及波動參考依據。
摘要(英) In 2006, Taiwan DRAM makers had prosperous harvest in globe market shares which are shapely growing up to around 20%. However, at the moment, Taiwan DRAM makers possess few own advanced-technologies and insufficient strengths or capabilities to develop full unit processes for absolute independence and surviving longer in globe’s cruel contests. How to turn back the situation and break the unfavorable environment getting more successful advantages to stand firmly under globalization trend? If via some key successful elements, like strategic alliance or technology transfer, it might become a good change to break the limitations. Currently, Taiwan DRAM makers own outstanding performances in reducing production costs and invest numerous capitals in enlarging capacities and high-speed shrinking the node to keep in world-leader status. Even so, it still brings other undetectable risks, like a giant recession cycle. It is a very big issue how to catch the boom cycle well in fast-change world.
The study generalizes and sums up the historic developments of DRAM industry, by collecting, reordering, adding analysis the concepts of strategic alliance and technology strategies to further discuss the future transforms of Taiwan DRAM industry against other international DRAM makers, Korea-Samsung, Hynix, Germany-Qimonda, USA-Micron, Japan-Elpida. Trying to figure out what advantages exist or disadvantages eliminate and discuss global issues with respect to technology transfer in DRAM technology. The future global business market will be addressed and critical development needs.
The study emphasizes technology strategies approach to market-driven development as well. Furthermore, via using these linkages and improved future management, upgraded production know-how and industrial efficiency practices as drivers of economic growth.
Many elements cause enterprises’ business to succeed or fail, they must be selected out and analyzed to improve enterprises’ benefits and future developed roadmaps. Among of those elements, the key point is how to adapt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layout the success models and apply into DRAM business. Besides the understanding in DRAM’s characters, the study provides a good example Case “A” company as practices to verify how it survives through technology strategies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in due to the enormous price pressure on volume commodity DRAM. “A” company’s technology transfer was done from Qimonda’’s Semiconductor 300 mm fab (SC300) in Dresden, Germany, whereas qualification was completed in a joint manner by both venture partners. Efficient start-up and ramp outlines the benefits of the fab cluster. Transfer at highest synchronization level on a matured technology platform was a key to the rapid success. Particularities of the technology transfer business process are highlighted in view of key criteria for process and product monitoring before and after transfer.
關鍵字(中) ★ DRAM產業
★ 技術移轉成效
★ 策略聯盟
★ 技術策略
★ 技術移轉
關鍵字(英) ★ DRAM industry
★ Strategic Alliance
★ Transfer affects
★ Technology transfer
★ Technology strategies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 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與範圍 3
1.3 論文研究架構 5
1.4 研究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2.1 策略聯盟相關文獻 8
2.1.1 策略聯盟的定義與類型 8
2.1.2 策略聯盟型態 12
2.1.3 策略聯盟目的 14
2.2 技術策略相關文獻 15
2.2.1 技術策略定義 15
2.2.2 技術策略的構面 15
2.2.3 技術策略的類型 17
2.2.4 相關技術取得的方式(Technology acquisition) 18
2.3 技術移轉相關文獻 19
2.3.1 技術移轉定義 19
2.3.2 技術移轉策略與目標 22
2.3.3 技術移轉類型 23
2.4 技術成效相關文獻 24
2.4.1 技術成效定義 24
2.4.2 技術成效衡量 25
第三章 DRAM產業分析 30
3.1 DRAM產業發展相關資料 30
3.1.1 DRAM產業的由來 30
3.1.2 DRAM產業特性 34
3.1.3 DRAM商品價格壟斷力 36
3.1.4 DRAM技術分壘--2大陣營 36
3.2 DRAM市場現況與趨勢分析 39
3.2.1 技術需求變化趨勢 44
3.2.2 DRAM40年間的7次景氣循環 45
3.2.3 DRAM產品發展趨勢 46
3.2.4 DRAM廠競爭情形 48
3.2.5 DRAM合縱連橫發展史 50
3.3 DRAM市場技術發展 53
3.3.1 DRAM市場技術發展 53
3.3.2台灣業界近況 54
第四章 個案公司研討 56
4.1 個案A公司簡介 56
4.1.1 A公司發展概況 56
4.1.2 A公司企業文化與經營理念 57
4.1.3 A公司目前生產產品與服務 58
4.1.4 A公司的製造優勢 59
4.2 A公司策略形態分析 66
4.2.1 A公司策略形態-現在形貌與未來形貌 66
4.2.2 A公司策略發展矩陣分析 68
4.2.3 A公司技術策略概況 73
4.3國際大廠的策略聯盟(個案母公司之一) 75
4.4 A公司的FAB CLUSTER 技術轉移策略運作 77
4.4.1 技術來源之可行性 77
4.4.2 FAB cluster技術移轉過程 78
4.4.3 A公司未來技術發展計畫 84
4.5 A公司技術移轉成效 85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建議 87
5.1 結論與建議 87
5.1.1 研究結論與發現 87
5.1.2 對個案公司建議 89
5.1.3 對產業未來建議 90
參考文獻 92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順序依第一字筆劃)
[1] 丁信仁,2002,「半導體事業策略聯盟之研究─以台塑集團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 丁鏗升,1999,「技術移轉模式之研究-以半導體產業為例」,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
[3] 方世杰,1998,「企技術取得模式影響因素之研究-電子業與食品業之實證分析」,中山管理評論,第六卷,第一期,頁139-168。
[4] 司徒達賢,2005,「策略管理新理論」,再版,遠流出版社
[5] 江 峒,2005,「技術引進策略、技術特質對技術計價模型影響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6] 江炯聰,1980,「台灣工業技術之發展與移轉」,工業技術研究院工業經濟中心,新竹,頁48。
[7] 竹田志郎著,國際策略聯盟 (中文名稱,原為日文),同文館,1992 ,P.10。「……策略聯盟是單一國籍身份之多國籍企業為了澈底控制國際市場所不可或缺的競爭行為…..」。
[8] 吳青松,1991年,「本國產業策略聯盟結構與績效之評估」,產業科技發展管理研討會論文集,經濟部科技顧問室。
[9] 林子敬,1999,「技術移轉模式、技術能力與移轉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台灣電子資訊廠商為例」,長榮管理學院博士論文。
[10] 林謙利,1990,「影響國內技術移轉成效因素之研究」,文化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侯勝宗,1994,「連鎖服務業合作網路中知識移轉與擴散模式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俞慧芸,1995,「政府科技專案技術移轉模式與移轉績效之研究:以臺灣電子資訊產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13] 徐芳穎,1994,「百貨公司經營技術移轉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4] 袁建中,2005,「技術移轉與鑑價」,交通大學科管所。
[15] 張森林,1990,「國際技術移轉績效影響因素探討─以電子業、化學業為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莊天生,2004,「技術移技術移轉策略與移轉成效關係之研究 -- 以台灣光碟機產業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17] 莊天生,2005,「技術移轉策略與移轉成效關係之研究-- 以台灣光碟機產業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18] 許鈴佩,2004,臺灣期貨交易所委外研究報告。
[19] 郭煌常,1990,「國際化的合縱連橫—技術移轉和策略聯盟」,資訊傳真。
[20] 郭穎彥等四人「台灣DRAM 製造產業競爭力分析報告」,2002,政治大學90 EMBA國貿組一。
[21] 陳志全,1994,「技術類型、移轉模式與移轉績效之研究-以臺灣汽車工業為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2] 陳怡之,1994,「兩岸技術移轉與智財權之保護」,工業財產權與標準,第二十一期,頁48-51。
[23] 陳澤義,2003,「科技管理-理論與應用」,第二篇技術取得。
[24] 曾信超,1994,「技術之移轉、擴散與交流的探討」,中山管理評論,第二卷,第四期,頁111-133。
[25] 黃家齊,1990,「技術引進成效影響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6] 楊明壁與趙昌信,1997,「研究機構技術移轉民間企業成敗因素之研究」,大葉學報,第六卷,第一期,頁111-118。
[27] 葉匡時、蔡敦浩、周德光,1994,策略聯盟的發展策略—交易成本的觀點,管理評論,第12卷。
[28] 劉常勇,1997,「技術資源管理能力對新產品開發績效影響之研究」& 「技術策略與技術資源管理系統」,國科會專題,台北。
[29] 賴士葆與林明杰,1993,「影響技術引進績效的因素」,管理評論,第十二卷,頁65-81。
二、英文部分
[1] C.K. Prahalad & G. Hamel,1990,Harvard Business Review,”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2] CHALLENGES FOR FUTUR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gh Speed Electronics and Systems Vol. XX, No. X (2005) 1–39©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3] Garud,Raghu,andNayyar, P.R,1994,”Transformative Capacity;Continual Structuring By Intertemporal Technology Transfer”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5, pp365-385
[4] L. M. Ounjain & E. B. Carne (1987),a study of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technology transfer in a multibusiness unit corporation. IEEE, 349(3), 194-201.
[5] Moore,G.,2003,“Gorden Moore Speech”, International Solid 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6] Porter M.E.& Fuller M.B,Coalitions and Global Strategy, Competition in Global Industries, Edited by Michael E. Porter,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Boston,Massachusetts,1986,pp.322-325
[7] Richter,E. & Schweeger, G. (2004), “Achieving Fast Technology Transfer, Ramp, and Yield Improvement – Infineon’s FAB Cluster Concept”, www.future-fab.com.
[8] Richter, E., Reddy, V., Schweeger, G., Thürer, K. H. (2005), “Inotera – Efficient Transfer within Infineon Global Fabrication Cluster”, www.future-fab.com.
三、網路部分
[1] DRAM公司網站:www.inotera.com.tw;www.ntc.com.tw;www.powerchip.com.tw
[2] Gartner Dataquest,www.gartner.com
[3] inSpectum,www.inspectrumtech.com/DRAM/DRAMHP.aspx
[4] iSuppli,www.isuppli.com/index.asp
[5] ITRS,The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Roadmap for Semiconductors發展藍圖,www.itrs.net
[6] Lu-Pao HSU & Y. C.Lo,「Global Technology Transfer: the Case of Microelectronics」LO),南沙論壇 www.nsforum.cn/en/ppt.htm
[7] Moore's Law, www.intel.com
[8] Primary NAICS Code (North American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System),www.naics.com
[9] Primary SIC Code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www.sic.com
[10] SST-AP Taiwan 半導體科技,No.64/65 2006/10,12,對目前全球半導體市場景氣,及18吋晶圓廠的看法…ssttpro.acesuppliers.com/meg/meg.asp
[11] Webgenie Knowledge Search Portal 威知 KM-Map,關鍵字:DRAM/策略聯盟, www.webgenie.com.tw
[12] 工研院,國際合作知識分享網,文章(一):技術移轉與授權 (Technology Transfer),文章(一):影響技術移轉之因素;www.ipc.itri.org.tw/content/menu-sql.asp?pid=88
[13] 台灣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系統,www.dgbas.gov.tw
[14] 林育中,2003,「以市場競爭來規範兩岸半導體產業的互動」www.promos.com.tw/website/chinese/industrylist.jsp?id=1058774695266
[15] 邱柏松,「國際策略聯盟-國內的現狀與績效」,國立中正大學企管系,來源:經濟部網站文章,www.moea.gov.tw/~ecobook/season/sa612.htm
[16] 記憶體市調機構集邦科技(DRAMeXchange),www.dramexchange.com
[17] 馬佐平,盧志遠,”…摩爾定律仍將持續15年…”,Digitimes產業人物;http://tech.digitimes.com.tw/print.aspx?zNotesDocId=860D6F495F71DD29482571F6003C57FD
[18] 電子時報 www.digitimes.com.tw
指導教授 何應欽(Ying-Chin Ho) 審核日期 2007-7-1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