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64300038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7 、訪客IP:3.16.137.150
姓名 江坤義(Kuen-Yi Chi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
論文名稱 應用交叉銷售的多角化通路營運模式之探討-以某休閒鞋與家庭劇院整合行銷為例
相關論文
★ 台灣TFT-LCD產業之競爭策略分析–以關鍵性零組件產業結構之研究★ 以價值鏈及SWOT分析來探討台灣聚酯產業之競爭優勢
★ 國際化之經營策略分析-以國際筆記型電腦廠商進入大陸市場為例★ 企業轉型策略之探討-以ABC公司為例
★ 跨國性企業併購之個案研究★ 金控公司顧客關係管理的運作流程與運用發展之探討-以C公司為例
★ 全民健保總額支付制度之探討-以教學醫院為例★ 台灣幼教業西進大陸經營策略分
★ 建立以顧客價值認知之服務行銷-以C公司為例★ 台灣地區啤酒銷售與行銷策略之探討 -以三家啤酒公司品牌經營為例
★ 休閒食品於中國大陸地區行銷策略之探討-以P公司爲例★ 以國外授權品牌進入台灣與中國市場的行銷策略-以製筆業 A公司為例
★ 工業電腦用電源供應器之國際行銷策略之研究 -以F公司為例★ 台灣進口車的競爭優勢策略研究-以個案公司之利基市場為例
★ 台商在大陸的經營策略之研究-以汽車銷售服務業H公司為例★ 在滬台籍人士就醫機構選擇因素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依據施振榮(1992)的微笑曲線理論,產業價值鏈中、在微笑曲線左方的「技術研發、專利」,和微笑曲線右方的「品牌行銷、通路經營」,二者都具有比較高的產業價值比例和營業利潤,直至今日、台灣的品牌協會仍然鼓吹企業要重視品牌推廣。但是、經營品牌與通路的難度甚高,台灣企業經過十餘年的努力,成功的案例並不多。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方法,探討個案公司從1998年起,開始在台灣建立直營連鎖商店,以行銷自製和自有品牌的休閒鞋,逐漸完成全台灣自有通路體系的構建。高峰時期,曾擁有300家的直營連鎖商店,塑造了通路經營規模壁壘,也創造了營運佳績與合理利潤,充分呼應施振榮(1992)的微笑曲線理論。
然而、外在產業環境變化多端,企業的營運模式不能一式不改;個案公司即使擁有多年的成功基礎,但因營運模式老化和外在競爭者的持續侵蝕市場,一度面臨經營困境。所幸,個案公司適時引進複合式行銷通路的觀念,以交叉銷售手法,執行以雙品牌為基礎的品牌延伸策略,將低延伸相似度的新產品-家庭劇院系統,放進原有的休閒鞋行銷通路。雖然這種作法,在學理上頗有爭議,但廣告的目的是引人注意,個案公司以此創新的通路營運模式,卻創造了經營上的反敗為勝。由於外在產業環境的多變和消費者思維的不可預測,提高了直營連鎖行銷通路的經營難度,但為了企業的永續經營,這又是一條不得不走的路。
經由個案研討與分析,本研究歸納了三項基於品牌延伸機制下的通路經營的心得;
1. 求新求變是企業永續經營唯一不變的路。
2. 以交叉銷售為基礎,提高連鎖商店的服務時間利用率,創造新商機。
3. 善用品牌延伸機制,拓展新事業。
本研究針對個案分析的研究心得,期望對後續有志從事品牌與通路經營的企業,提供某種程度的幫助。
摘要(英) At the industry value chain, 「Technology-&-Patent」segment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left hand side of the chain and 「Brand-&-Marketing Channel」segment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right hand side of the chain. The central segment was 「Manufacture」. According to Sten Shi’s Smiling Curve Theory (1992), 「Technology-&-Patent」 and 「Brand-&-Marketing Channel」noth segments have the higher proportion of industry value and operating profit than 「Manufacture」segment. Until now, the Taiwan Brand Association still emphasize the enterprises ne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in brand promotion. However, it’s a very tough mission for creating a named brand company and operating its marketing channel. There are just few successful cases in Taiwan, in the last 20 years.
This thesis is a qualitative approach which was focused on a case study of a shoes marketing company. In order to promote its owned-brand for selling the high-end shoes, the enterprise build-up its owned chain store system in Taiwan market since 1998. At the peak time, there are more than 300 stores in its chain. This chain store system created an excellent operation value and kept the leading position for few years. It was a typical example of Sten’s Smiling Curve Theory.
Due to the external industry environment is much changeable, the marketing channel operation model can not be fixed for a longer period, due to the competitors always applied the similar marketing activities with you. Even the enterprise got a successful operation result for few years, it faced an operation damage three years ago. Fortunately, the enterprise is applying the integrated marketing principle into its chain store system to solve such problem. Based on the Brand Extension and Cross Selling strategy, the enterprise constructs a new model of storeing which is a combination of existing shoe product and a new home theater product. Even, combining the low-involvement product and high-involvement product together into the same store is a big dispute with the current marketing theory. The innovation channel operation makes a good management result again through the noticeable advertisement. Due to the changeable of external industry environment and un-predictable of consumer behavior, it’s hard to keep a good store management longer by a singler-&-fix model. However, there is no way to avoid such managed challenges in order to make the continuous business operation progress.
There are three conclusions about the marketing channel management after this case study.
1. “Keep Changes” is the only way not be changed in the continuous business operation.
2. “Cross Selling” improves the storeing operation utilization of the channel and creates a new business opportunity.
3. “Brand Extension Mechanism” is an applicable action to extend a new product or business.
This thesis intends to provide a helpful reference model to someone who is interesting in brand promotion and channel management.
關鍵字(中) ★ 行銷通路
★ 目標行銷
★ 品牌延伸
關鍵字(英) ★ Marketing Channels
★ STP Marketing
★ Brand Extension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 3
第四節 研究流程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5
第一節 品牌與品牌延伸 ..................... 5
第二節 目標行銷 ........................ 18
第三節 行銷通路 ........................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49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50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51
第四章 個案分析 ........................ 53
第一節 Parsa股份有限公司及其發展過程 ............. 53
第二節 Denotek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產品線 .......... 59
第三節 創新的通路營運模式(第二次組織變革計畫) ......... 68
第四節 個案公司的第二次組織變革後之衍生問題檢討 ....... 7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88
第一節 結論 ........................ 88
第二節 建議 ........................ 89
第三節 研究限制 ........................ 92
第四節 對後續研究者的建議 ................... 92
參考文獻 ............................ 93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份
1. 施振榮,1992,再造宏碁,天下文化。
2. 何雍慶、周逸衡合議,1985,行銷學,華泰書局。
3. 周華泰,1999,行銷研究方法與個案,高雄復文書局。
4. 黃俊英,2000,行銷管理-策略性的觀點,華泰書局。
5. 黃俊英,2003,行銷學的世界,天下文化。
6. 游恆山 譯,Brian Mullen & Craig Johnson 原著,1997,消費者行為心理學 (The Psychology of Consumer Behavior),五南書局。
7. 楊必立、陳定國、黃俊英、劉水深、何雍慶合著,1999,行銷學,華泰書局
8. 李明軒、邱如美 譯,Michael E. Porter 原著,1996,競爭優勢,天下文化。
9. 司徒達賢,2001,策略管理新論-觀念架構與分析方法,智勝。
10. 翁景民、胡同來 譯,Louis W. Stern、Adel I. Ei-Ansary & Anne T. Coughlan 原著,2002,行銷通路(Marketing Channels),華泰書局。
11. 徐世同 譯,Kevin Lane Keller 原著,2008,策略品牌管理三版(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華泰文化。
12. 張逸民 譯,Philip Kotler & Gary Amstrong 原著,1999,行銷學初版,華泰書局。
13. 洪順慶 著,1999,行銷管理,新陸書局。
14. 吳青松 著,1998,國際行銷學-國際性視野,智勝文化事業。
15. 方世榮 著,1996,行銷管理學,三民書局。
16. 樓永堅、方世榮 譯,Philip Kotler、Kevin Lane Keller合著,2006,行銷管理學,東華書局。
17. 蕭鏡堂,1999,產業行銷學,華泰書局。
18. 中衛發展中心講師群 譯,長澤伸也 編著,2008,創造老店品牌企業的體驗價值,中衛發展中心。
19. 范碧珍(2004),2004年消費者心目中理想品牌調查,突破雜誌。
20. 吳珮鈺(2001),消費者對品牌延伸評價的決定因素探討,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1. 蔡明忠(2004),延伸相似度對品牌延伸之影響:延伸產品訊息與知覺契合度之角色,中國文化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22. 李怡寬(1994),影響品牌延伸領域及消費者對品牌延伸評估因素之研究,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3. 洪秀蓉(1992),影響品牌延伸評估效果因素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4. 趙琪(1996),交易成本觀點下品牌延伸決策之研究,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25. 鄭英輝(1998),品牌人格與產品類別對品牌延伸評價的影響,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6. 黃來福(2002),目標行銷策略之探討-以東暉建設公司為個案,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專班(EMBA)碩士論文。
27. 唐鴻霖(2004),目標行銷策略之探討-以和大工業公司為個案,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8. 余威毅(1997),台灣地區電子書廠商行銷通路選擇之研究,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9. 焦雲生(1993),連鎖體系策略類型與經營成敗之分析,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0. 趙義隆(1994),台灣行銷通路演變之網路類型與趨勢分析,第二屆產業管理研討會論文集。
31. 周明智(2004),台灣與大陸行銷通路結構之比較研究-以華碩電腦公司為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32. 鄭平山(2000),行銷通路結構與消費者滿意度之關係-以台灣地區小型汽車行銷體系為例,成功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33. 周雅燕(1996),影響行銷通路網路運作因素之探討:以汽車經銷商為實證研究,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34. 謝效昭(1996),行銷資訊與通路領袖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35. 謝效昭(1996),零售商引進資訊技術對通路權力的影響,第二屆服務業管理研討會論文集。
36. 劉清平(2004),我國個人電腦市場行銷通路之回顧與前瞻研究,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EMBA碩士論文。
37. 林耀章(2000),供應商配銷通路策略與行銷通路績效之研究-以個人電腦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8. 康裕民(2005),金融控股公司成立後交叉銷售對壽險業務人員業績之影響,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39. 紀秋煌(2002),通路控制力、通路類型與通路績效之研究-以兩岸台商工具機業供應鏈為研究對象,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0. 黃思明(1994),台灣物流業者的類型與核心管理技術,物流管理系列學術研討會暨座談會。
二. 英文部份
1. Philip Kotler,2001,A Framework for Marketing Management,Prentice Hall.
2. Philip Kotler,1999, Marketing Management、Analysis、Planning、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Prentice Hall.
3. Philip Kotler and Gary Armstrong,(1999) Marketing: An Introduction , 4th. Upper Saddle River: Prentice-Hall.
三. 網站部份
1. 美國行銷協會 www.marketingpower.com
2. 台灣豐田汽車公司 www.toyota.com.tw
指導教授 李小梅 審核日期 2009-6-1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