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8140100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8 、訪客IP:3.14.70.203
姓名 黃琦(Chi Hu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京劇開蒙戲研究
(On the Rudimentary Plays of Jingju (Peking Opera))
相關論文
★ 中國文學中的桃花研究★ 戒嚴時期台灣流行歌曲研究1949~1987年
★ 排灣族傳統童謠研究★ 台灣王爺故事研究
★ 臺灣地區國字「標準字體」之研究★ 元明清動物故事研究
★ 彈詞《珍珠塔》研究★ 【相聲瓦舍】及其相聲劇作品之研究
★ 中國民間蛇郎類型故事研究★ 《聊齋誌異》植物精怪故事研究
★ 《剪燈新話》人物研究★ 李漁同類型小說與戲曲比較
★ 唐代令曲研究★ 壇經版本考
★ 俞大綱劇作研究★ 《風月錦囊》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以「京劇開蒙戲」為題,探討京劇基礎教育中劇目教學安排的進程。流傳幾代京劇人的開蒙劇目,有其重要性與傳承脈絡的延續性。狹義的開蒙戲僅指演員初接觸京劇時所學的第一齣戲,廣義則指訓練演員各種基礎的戲群組。本研究以訪查當今戲校、訪談京劇演員及文獻傳記之記載,梳理開蒙戲自科班到現今的傳承脈絡,以各行當開蒙戲劇目的演變,從現代劇校所用之教材回溯至科班時期,探討演員從初學習京劇的歷程,理出開蒙戲劇目的脈絡和開蒙戲變化的因素,從中探究京劇演員養成教育的演化。
第二、三章以京劇教育之回顧,自富連成科班歷時四十四年教育經驗,其對十九世紀的京劇科班之承襲,以及其所建立之科班運行模式;1950年代至今逾六十年現代化的京劇教育學校,以臺灣戲曲學院、中國戲曲學院、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和上海戲校的教育狀況及開蒙劇目作一概述,探究開蒙戲的流變。第四、五、六章從生旦淨丑開蒙劇目之變遷、劇目訓練內容、實際教學現場的教材情況、各劇目類型所訓練演員的身段功法之析論等討論,探究劇目之間存在的共同性和劇目的可替代性成因。希冀開蒙戲論題的開展,對了解人類的表演與文化傳承,紀錄一個「正在進行式」的範例,並對當代京劇教育教學方法和教材編撰有所助益。
摘要(英) Abstract
This study features “rudimentary plays of Jingju (Peking Opera) 京劇開蒙戲,” exploring the arrangement of repertoire in the basic education of Jingju. The rudimentary plays handed down by generations have its importance and continuity in context of heritage. The narrow sense of rudimentary plays only means the first repertoire learnt by Jingju beginners, whereas the broad sense means all basic groups of repertoire for actor training. Based on fieldwork at theatre colleges, interviews with Jingju actors, literatures and biographies, this study sorts out the context of heritage since the early period of Keban 科班(old-type opera school), discussing the procedure of Jingju learning, analyzing the context and the varying factors of rudimentary plays, and the evolution of basic education of Jingju actors through the evolution of rudimentary plays of all roles and the teaching materials from Keban to modern theatre schools.
The first three chapters introduce the forty-four years’ educational experience of the Keban of Fu Lian Cheng 富連成科班, the succession from Jingju Kebans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the operating model that Fu Lian Cheng has established. Then, this study introduces the circumstances of education, the rudimentary plays and its evolution of Jingju vocational schools such as National Taiwan College of Performing Arts,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Beijing), Beijing Opera Arts College, and Shanghai Chinese Opera School. In the latter three chapters, this study introduces the evolution of rudimentary plays of all sorts of roles, including Sheng 生(male role), Dan 旦(female role), Jing淨(painted face male role), and Chou丑(clown role). Train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aterials in practical education are also introduced. Then, this study tries to figure out comm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actors of alternativeness among these repertoires by analyzing the posture training provided in these rudimentary plays. With research on rudimentary plays of Jingju, this study, as a record of processing model of performing arts and cultural heritage, hopes to be beneficial to the methods of modern Jingju education and the compil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關鍵字(中) ★ 京劇
★ 開蒙戲(啟蒙戲)
★ 科班
★ 京劇教育
★ 劇目教學
關鍵字(英) ★ Jingju (Peking Opera)
★ rudimentary plays
★ Keban (old-type opera school)
★ Jingju education
★ repertoire teaching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4
第三節 開蒙釋義 1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範圍 29
第五節 論文架構 37
第二章 科班中的開蒙教育 39
第一節 科班的基礎教育 43
第二節 入科開蒙戲 57
第三節 富連成的開蒙戲劇目 60
第三章 現代劇校之開蒙教育與教材 67
第一節 科班到學校的過渡 67
第二節 臺灣劇校的承襲與變遷 68
第三節 中國戲曲學院附屬中等戲曲學校京劇表演科 75
第四節 北京戲校和上海戲校 79
第五節 現代戲校開蒙劇目 81
第四章 生行開蒙戲遞嬗 91
第一節 老生開蒙戲的教學現場 91
第二節 武生開蒙戲──開蒙戲由崑腔到皮黃的一個觀察 102
第三節 以小生開蒙探討開蒙戲的系統變異 114
第五章 旦角開蒙戲遞嬗 123
第一節 旦角開蒙戲的回溯 123
第二節 旦角的基礎教育 127
第三節 兩岸戲校青衣開蒙戲──從《女起解》與《二進宮》談起 132
第四節 武旦與刀馬旦開蒙戲,兼論旦角類型與劇目教學 141
第六章 淨角、丑角開蒙戲 153
第一節 花臉唱功戲 154
第二節 花臉身段戲 160
第三節 丑角開蒙戲 164
第七章 結論 171
參考文獻 181
附錄 195
參考文獻 專書(依編著者姓氏筆畫排序)
丁一保編著《京劇丑角基本功初階教材》,臺北:臺灣戲曲學院,2010。
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校慶辦公室編輯《奼紫嫣紅開遍──上海市戲曲學校五十週年紀念冊》,上海:海洋國際出版社,2004。
么書儀《從程長庚到梅蘭芳:晚近京師戲曲的輝煌》,臺北:國家出版社,2012。
么書儀《程長庚.譚鑫培.梅蘭芳:清代至民初京師戲曲的輝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于學劍《戲諺賞析》,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89。
于臻編《舞台英雄──裴艷玲的演藝世界》,香港:素葉出版社,1994。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戲劇學系主編《跨越與實踐:戲曲表演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1》,臺北:文津出版社,2011。
中國戲曲學院編《京劇的歷史、現狀與未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5。
中國戲曲學院編《彩霞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0。
毛家華《京劇二百年史話》,臺北: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
王文章主編《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
王安祈《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臺北:里仁出版社,1996。
王安祈《當代戲曲》,臺北:三民出版社,2002。
王安祈《臺灣京劇五十年》,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
王安祈《金聲玉振──胡少安京劇藝術》,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
王安祈總編《蕙風蘭生:高蕙蘭紀念專輯》,臺北:國光劇團,2004。
王安祈《為京劇表演體系發聲》,臺北:國家出版社,2006。
王安祈《性別、政治與京劇表演文化》臺北市: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王安祈、李元皓《寂寞沙洲冷──周正榮京劇藝術》,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3。
王家熙,許寅整理《俞振飛藝術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
王家熙等整理《俞振飛藝術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
王詩英《戲曲旦行身段功》,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2。
王寧《崑劇折子戲研究》,合肥:黃山書社,2013。
包緝庭著、李德生整理《京劇的搖籃:富連成》,太原市: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北京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京劇談往錄》,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北京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京劇談往錄續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
北京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京劇談往錄三編》,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北京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京劇談往錄四編》,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北京市戲曲學校《郝壽臣傳》,北京:北京市戲曲學校,1985。
北京藝術研究所、上海藝術研究所編著《中國京劇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
古峰《戲曲筋斗練習方法》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
史若虛、荀令香主編《王瑤卿藝術評論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5。
史若虛《戲曲敎育論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3。
田漢《田漢論創作》,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
白雲生《白雲生文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2。
朱繼彭《武生泰斗王金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
何時希《一代小生宗師姜妙香》,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何時希《小生舊聞錄》,北京:北京戲曲研究所,1981。
吳小如《吳小如戲曲文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吳小如《鳥瞰富連成》,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吳小如《茗邊老話.「盛」「世」觀光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吳小如《吳小如戲曲隨筆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吳小如《京劇老生流派綜說》,北京:中華書局,2007。
吳同賓 編《京劇知識手冊》,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李元皓《京劇老生旦行流派之形成與分化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2008。
李玉茹《李玉茹談戲說藝》,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
李旭東等主編《中國戲劇管理體制概要》,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
李伶伶《尚小雲全傳》,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
李洪春述、劉松岩整理《京劇長談》,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
李紫貴口述、蔣健蘭整理《憶江南》,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6。
李熙《中國戲曲表演技術述要》,臺北:文華圖書公司,1981。
李濱生、李舒、朱文相《葉盛蘭與葉派小生藝術》,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
杜長勝主編《新中國戲曲教育綜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
杜廣沛收藏《舊京老戲單:從宣統到民國》,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4。
沈鴻鑫、何國棟《周信芳傳》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周少麟《海派父子》,寧波:寧波出版社,2005。
周世瑞、周攸編著《周傳瑛身段譜》,臺北:國家出版社,2003。
周育德主編《彩虹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1。
周桓《小生隽傑葉盛蘭》,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周笑先編《高盛麟表演藝術》,武漢:武漢出版社,1998。
周貽白《戲曲演唱論著輯釋》,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62 年。
周傳家《譚鑫培傳》,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周傳瑛口述、洛地整理《崑劇生涯六十年》,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
周積寅編著《中國畫論輯要(增訂版)》,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5。
周積寅編著《中國畫論輯要》,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85。
岳美緹口述、楊汗如編撰《臨風度曲岳美緹》,臺北:石頭出版社,2006。
林幸慧《京劇發展V.S.流派藝術》,臺北:里仁書局,2004。
林國源作、李柏君口述《尚派武戲香火:李柏君傳藝錄》,臺北:臺北藝術大學,2008。
侯喜瑞口述、 張胤德整理《學戲和演戲》,北京市:戲曲編導委員會編輯,1961。
封杰《京劇名宿訪談》,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
封杰《京劇名宿訪談續編》,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洪惟助主編《崑曲演藝家、曲家及學者訪問錄》,臺北:國家出版社,2002。
胡芝風《戲曲演員創造角色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4。
胡芝風《戲曲藝術二度創作論》,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0。
唐伯弢《富連成三十年史(修訂版)》,北京:同心出版社,2000。
唐葆祥《俞振飛傳》,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
孫玫《中國戲曲跨文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
孫玫《中國戲曲跨文化再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12。
孫奕材《梨園采風》,臺北:中華文化復興總會、中華戲劇研究推行委員會,1991。
孫毓敏《孫毓敏談藝錄》,北京:華文出版社,1995。
孫蓮珠《淨門師魂──回憶我的父親孫盛文》,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
孫養農《談余叔岩》,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社,2013。
容世誠《戲曲人類學初探:儀式、劇場與社群》,臺北:麥田出版社,1997。
徐亞湘《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臺灣》臺北:南天出版社,2000。
徐亞湘、高美瑜《霞光璀璨─世紀名伶戴綺霞》,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14。
徐芹庭《易經解釋》,新北市:聖環圖書,2012。
徐城北《品戲齋夜話》,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
徐珂《清稗類鈔(第三十七冊戲劇)》出版地不詳:商務印書館第五版,出版年不詳。
徐梓、王雪梅編《蒙學輯要》,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徐慕雲《梨園影事》,劉紹唐、沈葦窗主編《平劇史料叢刊》,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4。
徐蘭沅口述、唐吉紀錄整理《我的操琴生活:徐蘭沅口述歷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1。
桑毓喜《幽蘭雅韻賴傳承:崑劇傳字輩評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浙江師範大學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編《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集刊第五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12。
涂沛主編《中國戲曲表演史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2。
紐驃 編《蕭長華藝術評論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
翁偶虹《翁偶虹編劇生涯》,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6。
翁偶虹《翁偶虹戲曲論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
袁世海口述、袁菁整理《藝海無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5。
馬少波等編著《中國京劇發展史》,臺北市: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
馬龍《我的祖父馬連良》,北京:團結出版社,2007。
高玉璞《牛子厚與中國京劇事業──北京富連成訪談錄》,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
高宜三《國劇藝苑:第一輯,國劇常識問答》彰化:陽光出版社,1964。
高廣浮《教學原理》,臺北:五南出版社,1988。
常立勝《淨之韻──京劇花臉》,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
張中煖、吳玉鈴主編《傳統生命‧青春飛揚──京劇「新」傳資源手冊,臺北:臺北藝術大學,2012。
張世錚《我是崑劇之末──演藝生涯半世紀》,臺北水磨曲集劇團,2000。
張幼立、偶樹瓊《戲曲毯子功初階教學技巧》臺北:臺灣戲曲學院,2012。
張永和《馬連良傳》,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張光濤、曹駿麟整理《國劇職業學校課程科目表》,臺北:國立復興戲劇實驗學校印行,1981。
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
張育華《戲曲表演之功法──以崑京藝術表演為範疇》,臺北:國家出版社,2010。
張庚、郭漢臣《中國戲曲通史》,臺北:大鴻出版社,1998。
張春興、林清山《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出版社,1989。
張發穎《中國家樂戲班》,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
張發穎《中國戲班史(修訂版)》,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
張逸娟主編《傳統京劇人物造型薈萃》,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1。
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編印《劇藝學校國劇科課程標準》,臺北:中華民國教育部,1989。
曹駿麟《氍毹八十:曹俊麟戲劇生涯紀實》,臺北:作者自印,1997。
梅紹武、梅衛東編《梅蘭芳自述》,北京:中華書局,2005。
梅蘭芳《移步不換形》,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
梅蘭芳《舞台生活四十年》,梅邵武等編《梅蘭芳全集(壹)》,石家莊:河北教育,2000。
梅蘭芳等著、潘耀明主編《中國戲劇大師的命運》,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理查‧謝克納(Schechner, R.)著、孫惠柱主編《人類表演學系列:謝克納專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
章詒和《一陣風,留下了千古絕唱》,臺北:時報文化,2005。
章詒和《伶人往事:寫給不看戲的人看》,臺北:時報文化,2006。
章遏雲《章遏雲自傳》,臺北:大地出版社,1985。
莊孔韶主編《人類學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6。
許錦文《文武全才李少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郭金銳、陳偉武、麥耘、仇江編著《車王府曲本提要》,廣東:中山大學,1989。
陳小田《京劇旦角唱念淺說》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7。
陳世雄《三角對話:斯坦尼、布萊希特與中國戲劇》,廈門市:廈門大學,2003。
陳世雄《戲劇人類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陳志明、王維賢選編《立言畫刊京劇資料編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
陳志明編著《陳德霖評傳》,出版地不詳:懷柔渤海印刷廠,出版年不詳。
陳芳《崑劇的表演與傳承》,臺北:國家出版社,2010。
陳培仲、胡世鈞《程硯秋傳》,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陶君起《京劇劇目初探》,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0。
陸萼庭《崑劇演出史稿》(修訂本),臺北:國家出版社,2002。
陸萼庭《清代戲曲與崑劇》,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
傅雪漪《戲曲傳統聲樂藝術》,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5。
傅謹《戲班》,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79。
曾永義《論說戲曲》,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
曾永義《戲曲源流新論》,臺北:立緒文化出版社,1997。
曾永義《從腔調說到崑劇》,臺北:國家出版社,2002。
曾永義《戲曲經眼錄》,臺北:中華民俗基金會,2002。
曾永義《俗文學概論》,臺北:三民出版社,2003。
曾永義《戲曲之雅俗、折子、流派》,臺北:國家出版社,2009。
焦克 編選《藝術嗓音的訓練和保健》,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
程永江《程硯秋史事長編》,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程長庚研究文叢編委會《論壇歌台唱劇神》,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2。
程長庚研究文叢編委會《長庚精神照後人》,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8。
程硯秋《程硯秋自傳》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2。
華傳浩演述、陸兼之整理《我演崑丑》,上海文藝出版社,1979。
馮光鈺《中國曲牌考》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9。
黃光雄主編《教育概論》,臺北:師大書苑,1990。
黃育馥《京劇、蹺和中國的性別關係1902-1937》,北京:三聯書店,1998。
楊世彭《導戲、看戲、演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9。
楊振淇《京劇音韻知識》,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1。
萬如泉、萬鳳姝選編、記譜《葉盛蘭葉少蘭父子唱腔選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
萬裕民編著《京劇劇藝基礎訓練》,臺北:國立臺灣戲曲學院,2008。
萬鳳姝等著《戲曲表演做功十技》,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
萬鳳姝等編《京劇音樂百問、京崑曲牌百首》,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0。
葉盛長敘事、陳邵武撰文《梨園一葉》,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年。
葉濤《中國風俗叢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4。
董維賢《京劇流派》,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1。
詹竹莘《表演技術與表演教程》,臺北:書林出版社,1997。
賈馥茗等編著《教育心理學》,臺北縣:空大出版社,2001五版。
路應昆《戲曲藝術論》,北京:北京廣播學院,2002。
鄒慧蘭《身段譜口訣論》,北京:甘肅人民出版社,1985。
廖奔、劉彥君《中國戲曲發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趙致遠《我的三位老師侯喜瑞、裘盛戎、侯寶林》,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
趙惠蓉《燕都梨園》,北京市 :北京出版社,2000。
趙聰《中國大陸的戲曲改革》,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69。
韶華《梨園領袖田際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2。
齊如山《中國劇之變遷》,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27。
齊如山《戲劇腳色名詞考》,雙紅堂文庫,齊如山劇學叢書之三,1927。
齊如山《京劇之變遷》,北平:北平國劇協會,1935。
齊如山《京劇之變遷》[1935],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8。
劉月美《中國戲曲衣箱:角色穿戴》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
劉玉玲《教育心理學》,臺北:揚智文化出版社,2006。
劉奎官口述、趙鳳池記錄、黎方整理《劉奎官舞台藝術》,北京 : 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
劉堅《戲曲教育概論》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1。
劉嵩崑《京師梨園世家》,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7。
劉嵩崑《京師梨園故居》,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7。
劉嵩崑《京師梨園軼事》,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7。
劉慧芬《京劇劇本編撰理論與實務》,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
劉慧芬主編《露華凝香:徐露京劇藝術生命紀實》,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6。
劉慧芬《戲曲劇本編撰「三部曲」:原創、改編、修編:劉慧芬戲曲劇本選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10。
歐陽教主編《教育概論》,臺北:師大書苑,2004初版二刷(1996初版)。
潘光旦《中國伶人血緣之研究》,臺北:商務印書館,1971 年。
潘耀明《中國戲劇大師的命運》,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蔡欣欣《雜技與戲曲》,臺北:國家出版社,2008。
蔣健蘭、劉乃崇《袁世海的藝術道路》,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4。
鄭阿財、朱鳳玉《開蒙養正:敦煌的學校教育》,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7。
鄭培凱主編《口傳心授與文化傳承》,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學苑出版社編《民國京崑史料叢書第二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盧文勤《京劇聲樂研究》,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4。
盧文勤《戲曲聲樂教學談》,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1991。
蕭長華述、鈕驃記《蕭長華戲曲談叢》,北京:中國戲曲出版社,1980。
遲金聲《馬連良》,長沙市:湖南文藝出版社,1987。
霍大壽主編《京劇名家李盛斌》,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0。
魏子雲《京劇表演藝術家》,臺北:臺灣學生出版社,2002。
魏海敏《女伶——魏海敏的影像自述》,臺北:積木文化出版社,2006。
譚志湘《荀慧生傳》,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蘇移《京劇二百年概觀》,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
蘇移《京劇二百年概觀》,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三印。

學位論文 (依著者姓氏筆畫排序)
李元皓《京劇老生、旦行流派之形成與分化轉型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
李貞儀《近代崑劇藝術的傳承──「傳」字輩與當代崑劇藝人的傳承關係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吳桂李《李寶春京劇藝術研究(1991-2006)》,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侯剛本《臺灣京劇教育與就業現況之研究 (1949~1999)》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凃珮萱《當代臺灣京劇青年之生涯意識》,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
孫昱文《蔡正仁崑劇小生表演藝術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張育華《戲曲表演功法之研究──以崑京表演藝術為範疇》,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
黃兆欣《傳承與新詮──程硯秋表演藝術研究》,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黃琦《京劇小生藝術研究──以葉盛蘭為論述對象》,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鄭偉《京劇表演專業培養目標的研究──以瀋陽師範大學為例》,瀋陽市:瀋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

曲譜、劇本集
中國京劇流派劇目集成編委會《中國京劇流派劇目集成》(1-20),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2009。
文化藝術出版社編輯部編《京劇流派劇目薈萃》(1-10輯),北京:文化藝術,1989-1996。
北京市藝術研究所編纂《京劇傳統劇本匯編》,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李復斐整理《國劇劇本──魚藏劍》,臺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1983。
周亮節整理《國劇劇本——天官賜福》,臺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1986。
邵鐘世主編《京劇教學劇目精選》(1-12),北京: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2006。
俞振飛《振飛曲譜》,上海:上海音樂,1991。
秦慧芬整理《國劇劇本──花園贈金》,臺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1986。
曹復永、高德松整理《國劇劇本──飛虎山》,臺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1983。
曹曾禧、曹駿麟整理《國劇劇本──陸文龍》,臺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1980。
郭鴻田整理《國劇劇本——白水灘》,臺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1986。
陳予一《經典京劇劇本全編》,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6。
陳菲整理《國劇劇本──監酒令》,臺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1983。
無編著者《魚藏劍》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0。
劉鳴寶整理《國劇劇本──彩樓配》,臺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1986。
錢德蒼編選、汪協如點校《綴白裘》,北京:中華書局,2005。
戴綺霞整理《國劇劇本──拾玉鐲》,臺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1986。
戴綺霞整理《國劇劇本──紅娘》,臺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1989。

工具書
上海藝術研究所、中國戲劇學協會上海分會編《中國戲曲曲藝詞典》,上海:上海辭書,1981。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3 。
王森然《中國劇目辭典》,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全十集,北京:中國戲劇,1982。
余漢東主編《中國戲曲表演藝術辭典》,臺北:國家出版社,2001。
余漢東主編《中國戲曲表演藝術辭典》,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
吳同賓 編《京劇知識手冊》,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洪惟助主編《崑曲辭典》,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
陶君起編著《京劇劇目初探》,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0二刷。
曾白融《京劇劇目辭典》,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
黃均、徐希博《京劇文化辭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1。
劉紹唐、沈葦窗主編《平劇史料叢刊》,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4。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上海卷》,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3。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北京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9。
唐伯弢《富連成三十年史》[北平:藝術出版社籌備處,民國二十二年],劉紹唐、沈葦窗主編《平劇史料叢刊》,臺北:傳記文學,1974。
焦菊隱《焦菊隱文集》,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6。
張聊公《聽歌想影錄》[天津:東方印書局,民國三十年],學苑出版社編《民國京崑史料叢書第二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期刊論文、報刊、其他
一得軒主〈名伶訪問記──訪姜妙香〉,《戲曲藝術》1990年第3期。
于萍〈戲曲表演劇目課的教學模式新探——談劇目導言基調教學〉,《戲曲藝術》2004年3期。
于萍〈戲曲表演劇目課教學模式再探——學科外延教學〉,《戲曲藝術》2006年2期。
孔祥民〈淺談戲曲教學的因材施教與感悟〉,《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3期。
支濤〈新時代戲曲專業教育中的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戲文》2005年3期。
方曉慧〈戲曲演員角色創造探討〉,《藝海》1999年3期。
毛蘭〈富連成科班對新時代戲曲人才培養的啟示感談〉,《戲劇之家(上半月)》2012年7期。
王世勛〈王連平》與京劇融為一體的名字———紀念王連平先生百歲誕辰〉,《戲曲藝術》1998年3期。
王世勛〈可親、可敬的晏甬校長〉,《戲曲藝術》2009年3期。
王玉珍〈緬懷我們永遠的老師王少樓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中國京劇》2001年5期。
王安祈〈戲是薰出來的〉,《表演藝術PAR》第136期(2004年4月)。
王淑芳〈戲曲表演專業劇目教學初探〉,《藝術教育》2013年1期。
王瑤卿〈我的幼年時代〉,《戲劇月刊》第2卷第3期(1933年)。
王靜〈論戲曲劇目教學〉,《魅力中國》2007年5期。
王靈均〈關於徐慕雲《梨園外紀》的幾個問題〉,《中國京劇》2009年9期。
本報訊〈崑曲名家張善薌病逝〉,《民生報》09版,第九版,1980-01-30。
田大文〈京劇「川派小生」的祕招-評朱福俠《憶十八》的成功創造〉,《中國戲劇》1998年12期,頁44-45。
白冬民〈戲曲教育的嘗試和思考〉,《劇影月報》2009年4期。
白其龍〈梁秀娟〉、《中國京劇》2000年2期。
安雪輝〈借《醉酒》談教學〉,《大舞台》2007年1期。
朱文相〈劇目教學與功法教學〉,《中國京劇》1998年01期。
朱文相〈觀今宜鑒古溫故可知新——重讀《富連成三十年史》感言〉,《中國京劇》2001年1月,頁48。
朱俊玲〈中國戲曲學院京劇經典劇目的傳承與創新研究初探〉,《戲曲藝術》,2013年2月。
朱清強〈《林沖夜奔》教學體驗談〉,《戲曲藝術》2006年2期。
何祥麟〈戲曲文學在劇目教學中的作用〉,《貴州藝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Z1期。
佟志賢〈培養戲曲人才的搖籃——北京市戲曲學校〉,《中外文化交流》1992年1期。
吳新苗〈程長庚戲曲教育成就及其思想〉,《戲曲藝術》2013年2期。
吳瓊〈新中國戲曲教育史述(連載一)〉,《戲曲藝術》1999年4期。
吳瓊〈新中國戲曲教育史述(連載二)〉,《戲曲藝術》2000年1期。
吳瓊〈新中國戲曲教育史述(連載三)〉,《戲曲藝術》2000年2期。
李小革〈從《扈家莊》劇目授課入手談當前中專戲曲教學〉、《文教資料》2010年19期。
李偉〈從李玉茹看現代戲曲教育的成功實踐〉,《戲曲藝術》2011年1期。
杜長勝、劉堅〈紀念•繼承•繼往開來——京劇科班富連成社創辦100周年感言〉,《戲曲藝術》,2005年1期。
邱蓓蓓〈把握《拾玉鐲》的教學價值〉,《大舞台》1999年5期。
洪彤〈基訓課與劇目教學的關係〉,《大眾文藝》2011年15期。頁213。
胡淳艷〈高校京劇教材及教育狀況雜談〉,《中國大學教學》2010年11期。
孫志兵〈江蘇「小京班」——未來京劇之星的搖籃〉,《劇影月報》2007年1期。
孫煥英〈要研究「青京賽」的副作用〉,《大舞台》2009年3期。
孫煥英〈應賽教育:藝術早衰症〉,《雜文選刊(上旬版)》2009年3期。
徐芳〈著力優秀劇目教學 提高唱做并重能力——折子戲《斷橋》教學體會〉,《劇影月報》2011年5期。
徐娟〈國戲60年:開創現代戲曲教育新紀元〉,《今日中國論壇》2010年11期。
秦偉成〈從文戲入手——談戲校武丑演員的啟蒙教育〉,《上海藝術家》2000年6期。
茹富蘭遺作,陳建榮、奎生整理〈談《石秀探莊》和《林沖夜奔》〉,《戲曲藝術》1981年第4期,頁72-81。
馬名群〈表演(劇目)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戲曲藝術》1989年3期。
張春雷〈漫談《賀后罵殿》的唱詞〉,《中國京劇》2013年4期,頁52-53。
張偉品〈晚近戲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上海戲劇》2003年Z1期。
張堯〈對戲曲表演專業大中專一體化教學的思考〉,《戲曲藝術》2003年2期。
張逸娟〈樹立精品意識 恪求繼承發展——《金玉奴》教學體會〉,《戲曲藝術》1999年1期。頁81-86。
張逸娟〈繼承與發展《小上墳》教學體會〉,《戲曲藝術》,1998年4期。頁78-80。
張關正〈搶救、錄制京劇老藝術家珍貴教學資料刻不容緩〉,《戲曲藝術》2003年4期。
梁斌、張曉英〈京劇與教育結合的探索實踐〉,《文教資料》2010年16期。
貫涌〈尋求戲曲教育的進步與發展——史若虛的教育思想與實踐〉,《中國京劇》2009年2期。
郭小莊口述、王惠萍整理〈我似乎嫁給了他!郭小莊和國劇的三十年情緣〉,《民生報》10版,影劇新聞,1989-06-19。
郭冬梅〈京劇表演藝術失衡令人擔心〉,《中國戲劇》1998年7期。
郭仲麗〈京劇《拾玉鐲》的學、演、教〉,《上海藝術家》1999年5期。
陳中元〈不是導演 勝似導演——論劇目課教師的職能與任務〉,《黃梅戲藝術》1996年1期。
陳友峰〈「王瑤卿對京劇藝術的貢獻及其戲曲教育思想研討會」會議記錄〉,《戲曲藝術》2010年2期。頁122-127。
陳其興〈深切懷念黃定老師〉,《戲曲藝術》1995年2期。
陳芳〈試論崑劇表演的「乾、嘉傳統」〉,《戲曲學報》創刊號(2007年6月)。
陳國為〈《小上墳》一劇的復出與教學〉,《戲曲藝術》1998年1期。
陳敬我〈綠綺軒戲談〉,《戲劇月刊》第1卷第1期(上海:戲劇月刊社,1928年)。
陳墨香〈說旦〉《劇學月刊》第一卷,第四期。
嵩昆〈緬懷蕭盛萱先生〉、《中國京劇》2001年1期。
楊千里〈淺談京劇演員的修養〉,《劇影月報》2007年6期。
楊焱博〈回憶我的老師李世霖先生〉,《中國戲劇》2011年9期。
葛士良〈高等戲曲教育的地位和特點〉,《戲曲藝術》1994年1期。
葛獻挺〈京劇三大科班〉,《中國京劇》2008年10期。
賈君祥〈對因材施教的反思〉、《戲曲藝術》2002年1期。
雷亞芳〈劇目教學與「精品意識」〉,《戲曲藝術》1995年4期。
趙晶璇〈戲曲表演專業劇目教學的三個階段〉,《戲曲藝術》2003年1期。
趙新花〈基礎教學與劇目教學淺談〉,《戲文》2004年6期。
齊紅梅〈論戲曲教師的藝術修養〉,《太原大學學報》2011年3期。
劉秀榮〈親歷•感動•受益——深切緬懷我們敬愛的四位老校長〉,《戲曲藝術》2009年1期。
劉堅〈春催桃李 無限風光──中國戲曲學院50年回眸與展望〉、《中國戲劇》2001年1期。
劉堅〈論戲曲角色創造課的課程設置與教學建設〉,《戲曲藝術》1995年3期。
劉慧芬〈春風化雨育英才 悼念臺灣京劇教育家梁秀娟老師〉、《中國京劇》2003年8期。
劉慧芬〈臺灣冷門京劇劇目演出記錄考察―以《國劇月刊》為據〉。《戲劇學刊》。2012年01月,第15期。頁079-139。
蔡孑人〈戲曲劇目教學問題斷思錄〉,《戲曲藝術》1985年2期。
鄭利寅〈童芷苓授藝記〉、《上海戲劇》2000年8期。
鄭岩〈一代宗師蕭長華——紀念蕭長華先生誕辰130周年〉,《大舞台》2008年6期。
鄭梅〈戲曲教育的探索者——中國戲曲學院呂鎖森教授訪談錄〉,《中國京劇》2008年5期。
曉溪〈終身之計,莫如樹人——訪京劇表演教師于玉蘅〉《戲曲藝術》1987年1月。
戴祖貴〈「青京賽」旁觀瑣感——應賽教育雜議〉,《四川戲劇》2011年2期。
薛俊秋〈淺談京劇「把子功〉、《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1年8期。
薛浩偉〈國劇功與法(一)〉,《復興劇藝學刊》第三期,1993年1月,頁(1-23)。
薛浩偉〈國劇功與法(二)〉,《復興劇藝學刊》第四期,1993年4月,頁(1-30)。
鍾傳幸 〈我們需要一套能學以致用的戲曲教育〉,《復興劇藝學刊》第十八期,臺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1996。
鍾傳幸〈一個坤生的自白〉,《婦研縱橫》,2004年10月號,總72期。
韓冬青〈崑曲劇目教學八法〉,《戲曲藝術》2005年4期。
魏子雲〈一探科班教育〉,《表演藝術雜誌》,第三十六期,1995。
龔義江〈朱福俠和他的《憶十八》〉,《中國戲劇》1997年第6期,頁38-39。
龔義江〈俞派藝術的「書卷氣」〉,《中國戲劇》1991年第11期,頁28-29。

影音資料
《天水關》胡少安飾孔明、高德松飾姜維,劉慧芬飾劉禪。(中國電視公司錄影節目)。胡周韻華《胡少安京劇藝術專輯‧第十六輯》臺北:出版者不詳,2004。
《雙背凳》方榮慈飾不掌舵、鈕榮亮飾尤二,1985年2月,於北京(網路瀏覽)。
《黃金台》鄒慈愛飾田單、黃毅勇飾伊立、孫麗虹飾田法章。國光劇團2011年2月12日國光劇場演出。
《白水灘》華智暘飾穆遇奇、曾冠東飾徐世英、謝冠生飾抓地虎、張珈羚飾徐佩珠、劉佑昌飾劉副官。國光劇團2013年9月15日國光劇場演出。
《取成都》胡少安飾劉璋,http://youtu.be/dN6R-BDVKIE,瀏覽日期:2014/5/07。
《思凡》郭小莊飾色空(中國電視公司錄影),https://www.youtube.com,瀏覽日期:2014/2/10。
《小上墳》王永增、郭庭蓁,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學系學生彩演,2012/12/27
《打青龍》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學系學生彩演。
《石秀探莊》朱柏澄,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學系學生彩演,2012/9/21
《林沖夜奔》朱柏澄,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學系學生彩演,2012/12/27
《花蝴蝶》李軒綸,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學系學生彩演,2013/6/14
《扈家莊》余季柔,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學系學生彩演,2012/9/21
《雙投唐》老生廖佳妮、花臉林妤涵、小生陳志臻,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學系學生彩演,2012/4/14
《蘆花蕩》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學系學生彩演。

網路資源
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http://www.sh-xiquschool.com.cn/
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http://xiqu.sta.edu.cn/
中國京劇戲考http://www.xikao.com/
中國京劇藝術網http://www.jingju.com/
中國城市戲曲研究會http://wagang.econ.hc.keio.ac.jp/~chengyan/
中國戲曲學院http://history.xikao.com/
中國戲曲學院附屬中學http://www.gxfz.org
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http://www.bjxx.com.cn/
京劇老唱片http://oldrecords.xikao.com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http://www.tcpa.edu.tw/
國光劇團 http://www.kk.gov.tw/
梨園http://liyuan.xikao.com/
梨園百年瑣記http://history.xikao.com/
郭小莊戲劇世界http://yayin329.com/

訪談引用資料(依訪談日期排序)

臺灣部分
孫元坡「富連成學藝經過」,2010/1/16,臺北孫宅。
王冠強「個人學藝經過與教學劇目」2010/8/24,臺北國光劇團。
朱安麗「個人學藝經過」2010/8/24,臺北國光劇團。
朱錦榮「個人學藝經過與教學劇目」2010/8/24,臺北國光劇團。
孫麗虹「個人學藝經過與教學劇目1」2010/8/24,臺北國光劇團。
馬寶山「個人學藝經過與教學劇目」,2010/8/24,臺北國光劇團。
曹復永「個人學藝經過與教學劇目」,2010/8/29,臺灣戲曲學院木柵校區。
蕭運生「劇校生的開蒙學藝」,2011/8/24,臺北蕭宅。
王永春「榮春社武生開蒙戲」,2013/1/30,臺北國家戲劇院。
白明鶯「個人學藝經過與教學步驟」,2014/2/12,臺灣戲曲學院內湖校區。
楊蓮英「武旦劇目與大鵬教學」,2014/2/12,內湖咖啡廳。
丁一保「個人學藝經過與教學經歷」,2014/2/20,臺灣戲曲學院木柵校區。
張富椿「個人學藝經過與教學劇目」,2014/2/20,臺灣戲曲學院木柵校區。
蕭運生「劇校生行開蒙戲的規劃」,2014/2/20,電訪。
李來香「個人學藝經過與教學劇目」,2014/2/24,臺北臺灣戲曲學院內湖校區。
李華齡「個人學藝經過與教學劇目」,2014/2/24,臺灣戲曲學院內湖校區。
偶樹瓊「個人學藝經過」,2014/2/24,臺灣戲曲學院內湖校區。
張宇喬「個人學藝經過」,2014/2/24,臺灣戲曲學院內湖校區。
喻國雄「個人學藝經過與教學劇目」,2014/2/24,臺灣戲曲學院內湖校區。
萬裕民「個人學藝經過與教學步驟」、「京劇科課程規劃」,2014/2/24,臺灣戲曲學院內湖校區。
白明鶯「教學經驗漫談」2014/4/10,臺灣戲曲學院內湖校區。
彭俊綱「武淨與武戲開蒙戲」。2014/4/17,於台北國光劇團。
孫麗虹「個人學藝經驗與教學劇目2」2014/5/14,臺北孫宅。

大陸部分
安雲武,「如何學習與教授《黃金台》」,2011/3/2,於臺北國光劇團。
孫培鴻,「個人學藝經過」,2011/7/30,北京孫宅。
吳澤東,「個人學藝經過與老生開蒙戲」2014/3/3,中國戲曲學院附屬中學。
施翔,「個人學藝經過」、「中國戲曲學院京劇表演專業教學現況」,2014/3/3,中國戲曲學院附屬中學。
高彤,「個人學藝經過與老生開蒙戲」2014/3/5,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
許翠,「北京戲校教學劇目規劃」,2014/3/5,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
張逸娟,「個人學藝經過與中國戲曲學院旦角教學劇目」,2014/3/7,中國戲曲學院。
楊淼,「上戲附中京劇科概況」、「老生學藝經過」,2014/3/11,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
指導教授 李國俊(Kuo-chun Lee) 審核日期 2014-7-2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