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77204005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0 、訪客IP:18.116.8.110
姓名 李艾樺(Ai-hua Li)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法律與政府研究所
論文名稱 環保抗爭事件之研究:以三峽瀝青廠為例
(Environmental protests in Taiwan: A research of Sanxia asphalt plant protest event.)
相關論文
★ 行政法人決策制度設計之研究-以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為例★ 陸生來台就學之內容分析-以自由時報、聯合報、大紀元及台灣立報四電子報為例
★ 大專院校學生司法救濟之研究★ 我國國立大學合併政策之內容分析
★ 土地徵收被徵收人之程序與實體權利保障之研究★ 兩岸地區人民身分地位之研究:以戶籍制度為中心
★ 國中補救教學政策執行現況及改良途徑之探討─以桃園市為例★ 《從事研究人員兼職與技術作價投資事業管理辦法》制訂與應用之研究
★ 我國法律明確性原則之研究─析論司法院大法官解釋★ 環境汙染之刑事責任與難題-以日月光後勁溪案為例
★ 地方政府參與式預算之法制研究:以新北市議員建議款模式為例★ 我國土地徵收與停止執行之研究-以兩個案為例
★ 網路直播購物法律管制之研究★ 我國宗教法制之研究:以比較法出發
★ 土地徵收收回權之財產權保障與正當行政程序研究——以釋字第763號解釋為例★ 我國公務人員權利救濟制度之研究─以大法官釋字第785號為核心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1972年聯合國發表環境宣言以來,環境問題逐漸增加,早期的環境問題包括汙染、野生動物保護、發展中國家議題、水質惡化、土壤液化、經濟發展帶來的技術轉移及貿易的不良影響;隨著人類科技發展生活日益便利,漸漸地空氣、水汙染問題加劇、衍生了有毒化學物質汙染、臭氧層耗損破壞、土地變質、生物多樣性的消失、氣候變遷等等。而環境議題具有擴散性、系統性、無法以單一區域視之,必須置於全球架構下探討,環境問題是全體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身為地球公民的台灣,透過全球化影響,也具有上述的環境問題,近幾年環境議題更在公私部門漫延廣受討論。
研究者居住新北市三峽區,三峽瀝青廠位於三峽區溪南里,1969年開始營業,因長期製造空氣噪音汙染,產生民怨,新北市環保局屢次開罰,改善成效不彰。民眾於2011年4 月開始於網路、實體社區集結,2011年6月25日發動「625千人反空污遊行」,同年7月14日三峽瀝青廠拆遷。研究者參與部分組織動員歷程,同時新北市政府透過數次說明會與民眾溝通,設置監測系統回應居民訴求。最終,透過社會運動與公民參與相關機制,三峽瀝青場拆遷。本研究梳理社會運動理論及公民參與相關文獻,探討下列問題:
一、研究反三峽瀝青廠環保抗爭運動成因、訴求、動員策略。
二、探討運動過程中發生之公民參與的相關問題。
摘要(英) Since the declar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 announced at 1972, environmental issues have been already increased gradually. In early periods, most of the environmental issues may include pollutions, wildlife protections, issue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water quality deteriorations, soil liquefaction and the impact of trading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our live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more convenient. However, the air and water pollution exacerbated in the meantime. These pollutions cause a lot of problems around the world, such as derivative toxic chemicals, ozone depletion, land deterioration, disruption of biodiversity and climate change. Even so, we probably couldn’t treat them as a local issue because of their diffusibility and systemat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discuss and investigate the environmental issues under a global, comprehensive architecture of theory.
The environmental issues have become a world-wide challenge of all human kind. Due to globalization, Taiwan, as a member of the citizens of Earth, also cannot free from them. Even in recent years, environmental issues are wildly discussed in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of Taiwan.
The researcher now lives in Sanxia District of New Taipei City. Sanxia Asphalt Plant had been located in Xinan Li of Sanxia District since 1969. After that, Sanxia Asphalt Plant had produced a lot of air and noise pollution for a long time. The neighborhoods complained about the pollution many times but it never worked. Even the EPA of New Taipei City issued several fine penalties for this. Since April 2011, residents started to discuss and plan a protest action on the local internet forum and community. At June 25 2011, they prompted an “Anti Air Pollution Protest” which one thousand people attended. Meanwhile, New Taipei City hosted several seminars to communicate with residents continually and agreed to setup several pollution monitoring systems to response the request from residents. Finally, at July 14, Sanxia Asphalt Plant was demolished.
The researcher partially participated the organization and mobilization of this protest. Actually, it can be said with certainty that Sanxia Asphalt Plant was demolished because of the social movement and citizen participation of local residents. In this essay, the researcher will try to research following topics according to documentations and literatures regarding social movement and citizen participation:
1. Explore the reasons, requests and strategy of the “Anti Sanxia Asphalt Plant” protest action.
2. Investigate the predicament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during the action.
關鍵字(中) ★ 環保抗爭
★ 社會運動
★ 公民參與
★ 資源動員理論
★ 政治機會理論
★ 框架理論
★ 瀝青廠
★ 環境運動
★ 鄰避設施
關鍵字(英) ★ Sanxia Asphalt Plant
★ social movement
★ citizen participation
★ environmental protests
★ resource mobilization
★ political opportunities
★ framing processes
★ Not In My Back Yard
論文目次 目次 i
圖目錄 iii
表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一項 研究動機 1
第二項 研究目的 3
第二節 名詞解釋與文獻回顧 3
第一項 名詞解釋 3
第二項 文獻回顧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12
第一項 研究方法 12
第二項 研究限制 14
第四節 研究範圍 15
第五節 研究架構 17
第二章 理論探討 19
第一節 社會運動理論 19
第一項 資源動員理論 20
第二項 政治機會結構論 23
第三項 框架理論 26
第四項 小結 28
第二節 公民參與 29
第一項 公民參與的概念 29
第二項 公民參與的型態 30
第三項 公民參與階梯理論 32
第三節 台灣的環境運動歷程 36
第一項 政治機會與台灣環境運動 37
第二項 鄰避情結與環保抗爭 40
第三章 反三峽瀝青廠抗爭運動醞釀期 43
第一節 瀝青廠製程產生的問題 43
第二節 三峽瀝青廠與鄰近居民的關係 50
第三節 反三峽瀝青廠抗爭運動的發起 55
第一項 權利受侵害作為社會力根源 55
第二項 個案鄰避情結概念的建構 61
第三項 連署與說明會 65
第四章 反三峽瀝青廠抗爭運動行動期 73
第一節 動員組織及策略 73
第一項 反空污行動聯盟的組織形成 73
第二項 組織策略運用 80
第二節 三峽瀝青廠違法與公部門的處置 85
第一項 違法事實 85
第二項 公部門的處置 88
第三節 抗爭運動的成功 91
第四節 抗爭運動之檢討 92
第一項 抗爭運動達到預期目標 92
第二項 抗爭運動實踐社會運動理論 96
第五章 結論 103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0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05
參考文獻 109
附錄:三峽瀝青廠抗爭事件歷程 119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
王昭正、朱瑞淵譯,DannyL.Jorgense著,《參與觀察法》,ParticipantObservation:AMethodologyforHumanStudies,1999年,台北:弘智文化。
丘昌泰,《鄰避情節與社區治理:台灣環境保護抗爭的困局與出路》,2007年9月,台北:韋伯文化。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保護環境的公民進行式》,2014年3月,台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江明修,《公共行政學研究方法論》,1997年。
何明修,《社會運動概論》2005年,台北:三民。
何明修,《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2006年,台北:群學。
吳定,《公共行政論叢》,1995年,台北:天一。
林淑馨,《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2012年3月,台北:巨流
苗延威譯,DonatelladellaPorta/MarioDiani著,《社會運動概論》,2002年,台北:巨流。
張茂桂,《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1989年,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張義東譯,MichaelEdwards著,《公民社會》,CivilSociety,2013年8月,台北:開學文化。
趙鼎新,《社會運動與革命:理論更新和中國經驗》,2007年,台北:巨流。
謝明珊譯,JanHancock著,《人類與環境的權利》,2009年11月,台北:韋伯國際。
二、期刊
丘昌泰,<從鄰避情節到迎臂效應:台灣環保抗爭的問題與出路>,《政治科學論叢》,2002年12月,頁頁33-56。。
丘昌泰,<建立以民為本的環境決策機制>,《保護環境的公民進行式》,2014年3月,頁20-23,台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任玲,<台灣環境運動的變遷與延續>,《理論與實踐月刊》,2009年,第7期,頁77-87。
任玲,<現代西方環境運動的歷史嬗變>,《全球視野理論月刊》,第8期,
2013年,頁178-182。
江義平,陳思潔,<虛擬品牌社群意識形成因素與影響效果>,《電子商務研究》,2012年秋季,第10卷第3期,頁頁297-324。
何明修,<文化、構框與社會運動>,《台灣社會學刊》,第33期,2004年12月,頁頁158-170。
何明修,<探索台灣的社會運動>,《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2011年,頁頁14-30,台北:群學。
何明修,<政治機會結構與社會運動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第三十七期,頁頁33-80,2004年12月
何明修,<從污染受害者到環境巡守者-大寮空污事件之後的社區參與>,《公
共行政學報》,第35期,2010年9月,頁119-141。
何明修,<公民社會的限制-台灣環境政治中的結社藝術>,《台灣民主季刊》
第4卷第2期,2007年6月,頁33-65。
李丁讚,林文源,<社會力的轉化:台灣環保抗爭的組織技術>,《台灣社會
研究季刊》,第52期,2003年12月,57-119。
李丁讚、丁文源,<社會力的文化根源:論環境權感受在台灣的歷史形成;
1970-86>,《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十八期,2000年6月,頁133-206。。
李愛年,彭本利,<環境權應成為環境法體系的重心>,《湖南師範大學社會
科學學報》,第33卷第4期,2004年7月,頁78-83。
李永展,<鄰避設施衝突管理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9期,1998年,頁33-44。
李永展,<鄰避設施與社區關係>,《人與地》,1994年,第131/132期,頁46-53。
胡藹若,<從資源動員理論的觀點論臺灣婦女體制外的政治參與>,《復興崗學報》,2005年,第83期,頁281-306。
林水波,王崇斌,<公民參與與有效的行政執行>,《公共行政學報》第三期,1999年,頁175-202。
林宛瑩,張昕之,<隱形少年現形記:香港御宅族網際網路使用與社會資本建構初探>,《新聞學研究》,第112期,2012年7月,頁233-270。
柯三吉,<公民參與和專家審議:環境決策的民主化>,《保護環境的公民進行式》,2014年3月,台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頁16-17。
胡博硯,<環境權之司法發展-寫在環境基本法施行十年之後>,《司法新聲》第一o五期,2013年1月,頁16-25。
許維德,<台灣社會運動研究的歷史考察-以學位論文及相關著作為核心的初步嘗試>,《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2011年,。頁450-519
馬群傑,<公民參與導向之政策個案教學實證研究:名義群體技術的應用>,《政治科學論叢》,第50期,2011年12月,頁37-94。
袁鶴齡,<全球化趨勢中的公民參與>,《研考雙月刊》,第31卷第5期,2007年10月,頁74-85。
紀駿傑,<見行動也見結構:評何明修,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台灣社會學刊》,第40期,2008年6月,頁131-139。
陳金貴,<公民參與的研究>,《行政學報》,第24期,1992年9月,頁95-128。
夏瑛,<從邊緣到主流:集體行動框架與文化情境>,《社會》,第34卷,2014年1月,頁52-74。
張秀雄、李琪明,<我國理想公民資質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2000年,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頁1-32。
湯京平,翁偉達,<解構鄰避運動-國道建設的抗爭與地方政治動員>,《公共行政學報》,第14期,2005年3月,頁125-149。
蔡鴻賓,<網路社會運動之語藝分析:以苦勞網中香港反WTO事件為例>,《傳播與管理研究》,第6卷第1期,2006年7月,頁1-48。
劉久清,<網路民主與網路公民>,《哲學與文化》,第三一卷第六期,2004年6月,頁63-73。
劉阿榮,石慧瑩,<社群意識與永續發展:鄰避現象及補償金之分析>,《中國行政評論》,2004年3月,頁1-32。
蕭新煌,<社會運動和社會運動研究的辯證>,《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2011年,頁1-4。台北:群學。
蕭新煌,何明修,<撰寫社會運動的歷史:回應社會志-社會運動篇陳韻如教授之評論>,《研究台灣》,第3期,2007年12月,頁108-114。

三、學位論文
陳奎旭,公民社會下的環境運動:以林園反三輕運動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1月,頁28。
何明修,民主轉型過程中的國家與民間社會:以台灣的環境運動為例(1986-1998),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頁6。
何俊頤,反蘇花高運動:社會運動中的敘事、地方性與實踐困境,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7月,頁9-10。
許文傑,公民參與公共行政之理論與實踐-政府的理想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頁107。
陳孟瑜,解構鄰避現象:反焚化爐運動中的科技與民主,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頁2。
陳柏丞,以化學洗滌法去除瀝青混凝土拌合作業排氣異味,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6月,頁14-18。
陳奎旭,公民社會下的環境運動:以林園反三輕運動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1月,頁26。
黃穎超,環境正義的實踐:大林焚化爐抗爭運動個案研究,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16,頁34。
楊秀嬌,環境正義之追求:以觀音鄉保障村垃圾場抗爭為例,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碩士論文,2102年1月,頁47。
葉德聖,台灣客家運動之未來方程式:形成與發展(1987-2012),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2012年6月,頁34。
趙以勒,台灣生命教育建置的早期過程分析-資源動員的觀點,私立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2010年7月,頁18-20。
賴彥澄,客家族群與都市隱形公民參與,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2012年6月,頁61。
鍾怡婷,美濃反水庫運動與公共政策互動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頁100。
六、 網路
李永展,<鄰避設施設置之研究-環境正義觀點>。網址: http://nccur.lib. nccu.edu.tw/bitstream/140.119/4881/1/882415H004025.pdf。檢所日期:2014/8/26。
自由時報,「2013/9/10桃園蘆竹鄉民抗議建中瀝青廠」。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sep/10/today-north1.htm,檢索日期:2014/5/10。
三峽客報導「三鶯地區的發展與衝突-夢碎高鄰避設施」。網址:http://www.shockpaper.com/2011/11/%E4%B8%89%E9%B6%AF%E5%9C%B0%E5%8D%80%E7%9A%84%E7%99%BC%E5%B1%95%E8%88%87%E8%A1%9D%E7%AA%81%E4%BA%8C/。檢索日期:2014/6/18。
行政院環保署-逸散污染源管制網站>污染防制技術>瀝青拌合業。網址自:http://emp.ncet.com.tw/dispPageBox/EmpCt.aspx?ddsPageID=TECHNOLOGY-1207-2&#b16。檢索日期:2014/3/25。
東吳大學虛擬教育學院-單元五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檢索日期:2014/5/23,網址:http://vschool.scu.edu.tw/Class01/Title.asp?Data_Code=350。
環保署「總量管制計畫初稿」。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綜計處(2014)。《贈閱「保護環境的公民進行式─環境政策via公民參與」新書》,載於行政院環保署網站。網址:http://ivy5.epa.gov.tw/enews/fact_Newsdetail.asp?InputTime=1030408175332。檢索日期:2014/5/19
環保技術e報第66期。經濟部工業局產業製程清潔生產與綠色技術資訊網。網址:http://www.ftis.org.tw/eta2/epaper/epaper/Eco-066.htm。檢索日期:2014/4/13。
原廠址三峽區三峽區溪南里介壽路二段169巷6號。網址:http://www.tuugo.tw/Companies/%e4%b8%89%e5%b3%bd%e7%80%9d%e9%9d%92%e8%82%a1%e4%bb%bd%e6%9c%89%e9%99%90%e5%85%ac%e5%8f%b8/115000110589。檢索日期:2014年3月3日。
愛北大網站。網址http://ibeta.t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336。三峽瀝青廠方2010-8-3020:56:15愛北大社群網發表言論。檢索日期:2014/4/10。
瀝青同業公會網站。網址:http://taia2.myweb.hinet.net/newsletter/newsletter.htm。檢索日期:2014/4/10。
國科會高瞻遠矚教學資源平台談揮發(Volatility)與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網址: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4290。檢索日期:2014/6/20。
智邦生活館網站-反空污言論,網址取自http://myhome.url.com.tw/myhome/forum_show.php?cid=220&fno=343&page=5。上網時間2014/6/18。
蘋果日報2008/8/31,三峽瀝青廠空污不改將勒停。網址: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080831/30911102。檢索日期:2014/6/20。
愛北大網站2010/8/22-[空污]要求徹底解決北大特區空污連署活動。網址:http://ibeta.t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22&extra=page%3D22。檢索日期:2014/6/23。
愛北大網站-[空污]623反空污聯盟參加會議實錄,網址:http://ibeta.t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314&extra=&page=1。檢索日期:2014/6/20。事件發生後,網民揚言以選票抵制該里長。
愛北大網站,網址:http://ibeta.t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4053&extra=&page=3。檢索日期:2014/6/24。
愛北大網站-新北市議員洪佳君每星期三固定於北大特區召開與民有約會議。網址:http://ibeta.t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625&extra=page%3D1。檢索日期:2014/6/24。
愛北大網站-洪佳君與民有約會議紀錄2010/9/16,網址:http://ibeta.t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625&extra=page%3D1&page=19。檢索日期:2014/6/24。
新北市環保局網站http://www.epd.ntpc.gov.tw/_file/1150/SG/46896/D.html。檢索日期:2014/6/24。
丙烷-維基百科,網址: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8%99%E7%83%B7。檢索日期:2014/6/24。
udn房市情報-新北市三峽北大特區躍身軍公教新聚。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ART_ID=247179#ixzz361vnvbdzPowerByudn.com。檢索日期:2014/6/13。
愛北大網站-反空污運動發起。網址:http://ibeta.t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583&extra=page%3D22%26filter%3Dtypeid%26typeid%3D1522%26typeid%3D1522。檢索日期:2014/6/14。
愛北大網站-北大特區人口數統計。網址:http://ibeta.t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01&page=49#lastpost。檢索日期:2014/7/1。
愛北大網站網民發言。網址:http://ibeta.t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583&extra=page%3D22%26filter%3Dtypeid%26typeid%3D1522&page=36。檢索日期:2014/6/24。
愛北大網站聲明稿,網址:http://ibeta.t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086&extra=page%3D16%26filter%3Dtypeid%26typeid%3D1522%26typeid%3D1522。檢索日期:2014/6/30。
愛北大網站影音,網址:http://ibeta.t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678&fromuid=39。檢索日期:2014/5/5。
自由時報,三峽瀝青廠空汙損鄰惹眾怒2011/05/2704:11網址: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527/78/2s9ie.html。檢索日期:2014/6/4。
大紀元-反三峽殯葬特區逾千人抗議。網址:http://www.epochtimes.com/b5/11/12/3/n3447175.htm。檢索日期:2014/8/14。
蘋果日報-「邊造鎮邊毀城」2千人反三峽殯葬特區。網址: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11030/33778108。檢索日期:2014/8/15。
北大聯合自救會(反對違法夜市)。網址:https://zh-tw.facebook.com/BeiDaUnion。檢索日期:2014/8/15。
經濟部工業局-台灣工業發展史。網址:http://industry.nstm.gov.tw/02_development/01.asp?yy=3。檢索日期:2014/8/21。
自由時報-高雄氣爆疑丙烯造成。網址: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8010069-1.aspx。檢索日期:2014/8/22。
貳、西文部分
Arnstein,S.R.(1969).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35(4),216-224。
Garson,G.D., & Williams,J.O.(1982).Public administration:Concepts,readings,skills.Boston,MA:Allyn&Bacon。
McCarthy, John; Zald, Mayer (1987): 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 A Partial Theory, in Zald, Mayer; McCarthy, John (ed.): Social Movements in an Organizational Society. Collected Essays. New Brunswick; London, p. 15。
Tarrow, Sidney(1998), Power in move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72。
Tarrow, Sideny(1996) State and Opportunites:The Political Strucucturing of Social Movenments.Pp.41-61,in Power in movement:Social movenments, collective action and politics, edited by Doug McAdam et a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efini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 。網址:http://epa.gov/ttn/naaqs/ozone/ozonetech/def_voc.htm。檢索日期:2014/3/25。
Explosion at Marion Asphalt Plant ,2009/6/10。網址:
http://www.kcrg.com/news/local/47525962.html?fb_action_ids=350366811750250&fb_action_types=og.recommends&fb_source=aggregation&fb_aggregation_id=288381481237582。檢索日期:2014/5/5。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網址: http://www.unep.org/Documents.Multilingual/Default.asp?DocumentID=97。檢索日期:2014/7/2
participatory, consensus oriented, accountable, transparent, responsive,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equitable and inclusive and follows the rule of law」,參考United Nation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Pacific, ‘’What is Good Governance?’網址:http://www.unescap.org/sites/default/files/good-governance.pdf。檢索日期:2014年6月6日。
指導教授 鍾國允、石慧瑩(Kuo-yun Chung Hui-ying Shek) 審核日期 2014-8-2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