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012601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65 、訪客IP:18.221.23.0
姓名 張維晏(Weiyan Zh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藝術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 被建構的視角與感知的差異:以日治時期前輩畫家與紀元畫會畫家的觀音山為例
(Constructed Perspective and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s: the Guanyin Mountain Images Depicted by Famous Taiwanese Artists in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nd Post-war Chi-yuan Painting Society.)
相關論文
★ 清王炳仿趙伯駒桃源圖研究 兼論乾隆朝畫院設色山水創作★ 畫學復興思救國-論黃賓虹畫學中的救國思想與其晚年的北宋畫風
★ 臺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的轉變★ 傅抱石對<畫雲台山記>的詮釋與其國畫改革的關係
★ 董希文之「油畫中國風」研究★ 李日華繪畫鑑藏品味之研究
★ 豐子愷文人抒情漫畫研究--以1937年以前畫作為例★ 北宋墨竹繪畫研究
★ 金農.羅聘.黃慎的神佛鬼魅像研究★ 儒士.貳臣.收藏賞鑒家--孫承澤(1592-1676)之生活.繪畫品味與影響
★ 郎靜山﹝1892-1995﹞中國畫意攝影研究★ 梁鼎銘(1898-1959)大陸時期西畫創作研究
★ 休寧貴公子,邗上大畫師-查士標生平與繪畫研究★ 吳偉人物畫風格研究
★ 梅清(1623-1697)的生平與藝術★ 戴本孝生平與繪畫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淡水觀音山自清代起即為著名的風景勝地,曾為八景之一。日治時期觀音山亦與淡水港合作「淡水」一地,具有臺灣新八景的內涵。日治時期的淡水風景圖像與繪畫中,觀音山經常被作為題材。戰後畫家們持續發展這個題材,他們以不同的表現方式創作觀音山風景系列,並從中探討了許多繪畫問題。
本文以觀音山為主題,探討戰前觀音山圖像與戰後觀音山風景畫的發展。內容由兩大方向著手:一、淡水觀音山題材的演變;二、日治時期前輩畫家與紀元畫會畫家戰後的觀音山系列作。
本論文包含三大章節。第一章探討觀音山的圖像概念與視覺建構,回溯觀音山從清代至日治時期作為八景的題材內涵。第二、三章各自分別以三位畫家為例,進行戰後觀音山風景畫的討論。第二章例舉廖繼春(1902–1976)、郭柏川(1901–1974)、陳慧坤(1907–2011)三位從日治時期過渡到戰後的前輩畫家。第三章則以陳德旺(1910–1984)、廖德政(1920–)、金潤作(1922–1983)三位戰後興起的紀元畫會畫家為例。兩組成員在繪畫養成與畫壇定位等方面皆有相似的背景,戰後他們都同樣創作了豐富的觀音山畫作。本文以此二組成員進行對照,討論戰後畫家們如何表現觀音山,以及他們藉由這個題材想探討什麼繪畫問題?藉此,筆者試圖從中體察觀音山母題的演變,以及時代性的差異,進而為臺灣美術史發展中的觀音山風景畫進行定位。
摘要(英) Danshui’s Guanyin Mountain (淡水觀音山) was renowned for its natural beauty and considered one of the “Eight Views” (八景) as early as in Qing dynasty.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Guanyin Mountain and Danshui Harbour together made up the area known as “Danshui”, and were referred to as “Taiwan’s New Eight Views” (臺灣新八景). Images of Guanyin Mountain often appeared in photographs, postcards and paintings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Even after WWII, Guanyin Mountain continued to attract artistic attention, as many artists developed variations on the theme, using it to explore different artistic problems and to practice modern painting techniques.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Guanyin Mountain as the subject of landscape paintings and explores its visual development from before to after WWII. It covers the evolution of Guanyin Mountain as a subject, with a focus on well known Taiwanese artists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sation, as well as post-war works from the Chi-Yuan Painting Society (紀元畫會).
This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In the first, it investigates the visual concepts and constructions found in images of the Guanyin Mountain, looking back at the significance of its inclusion in the “Eight Views”, from the Qing dynasty through to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Chapter two and three, on the other hand, each examines three painters and their respective perceptions of the mountain. More specifically, chapter two looks at three artists of the colonial period—Liao Jichun (廖繼春, 1902-1976), Guo Bochuan (郭柏川, 1901-1974) and Chen Huikun (陳慧坤, 1907-2011); while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three painters from the post-war Chi-Yuan Painting Society—Chen Dewang (陳德旺, 1910-1984), Liao Dezheng (廖德政, 1920- ) and Jin Runzuo (金潤作, 1922-1983). Both groups shared similar educational and artistic backgrounds, and produced an abundance of images of the Guanyin Mountain. This thesis compares the two and their works, how they expressed their perceptions of the landscape and what artistic problems they were trying to tackle, thereby unpicking the developments in the motif, observing how the artistic viewpoint changed from one era to the other, and identifying the role of Guanyin Mountain in Taiwanese art history.
關鍵字(中) ★ 觀音山
★ 淡水
★ 風景畫
★ 八景
★ 日治時期
★ 臺灣美術
★ 廖繼春
★ 郭柏川
★ 陳慧坤
★ 紀元畫會
★ 陳德旺
★ 廖德政
★ 金潤作
★ 視覺建構
★ 感知
關鍵字(英) ★ Guanyin Mountain
★ Danshui
★ Landscape painting
★ Eight Views
★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 Taiwanese art history
★ Liao Jichun
★ Guo Bochuan
★ Chen Huikun
★ Chi-Yuan Painting Society
★ Chen Dewang
★ Liao Dezheng
★ Jin Runzuo
★ Visual construction
★ Perception
論文目次 目錄………………………………………………………………………i
圖版目錄…………………………………………………………………ii
緒論……………………………………………………………………1
研究動機與題旨……………………………………………………1
文獻回顧與探討……………………………………………………5
研究限制與問題意識………………………………………………9
章節架構…………………………………………………………10
第一章、清代至日治時期觀音山的意象………………………………12
第一節、清代的觀音山:「坌嶺吐霧」與勝景意象之形塑………12
第二節、日治時期的觀音山:視角與視野的建構………………16
小結………………………………………………………………27
第二章、日治時期前輩畫家:廖繼春、郭柏川、陳慧坤………………28
第一節、廖繼春的觀音山風景畫…………………………………28
第二節、郭柏川的觀音山風景畫…………………………………35
第三節、陳慧坤的觀音山風景畫…………………………………40
小結………………………………………………………………47
第三章、紀元美術會成員:陳德旺、廖德政、金潤作…………………48
第一節、陳德旺的觀音山風景畫…………………………………49
第二節、廖德政的觀音山風景畫…………………………………58
第三節、金潤作的觀音山風景畫…………………………………65
小結………………………………………………………………70
結論……………………………………………………………………72
參考書目………………………………………………………………76
圖版……………………………………………………………………83
參考文獻 古籍、報刊文獻

館森鴻,〈淡水雜詩〉六首,《臺灣新報》【文苑】1896.12.23。
大橋豹軒,〈圓山望觀音山〉,《臺灣日日新報》【詞林】1903.04.07,日刊。
莊鶴如,〈觀音山眺望〉,《臺灣日日新報》【詞林】1903.12.12,日刊。
李漢如,〈觀音山觀海有感〉,《臺灣日日新報》【詞林】1904.02.04,日刊。
李逸躊,〈登觀音山〉,《臺灣日日新報》【詞林】1904.11.27,日刊。
〈臺灣建築辯〉,《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7.06.30。
〈淡安兩港觀測談〉,《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0.02.19,版2。
〈淡水築港如何〉,《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0.02.20,版2。
〈電燈實數〉,《漢文臺灣時報》,1911.07.08。
〈電燈比較〉,《漢文臺灣時報》,1911.11。
〈淡水線の名所〉,《臺灣日日新報》1918.10.27,版4。
〈觀音山靈峯 山嶽會發會式 會員三百餘名參列〉,《臺灣日日新報》1926.12.07,版4。
〈募集臺灣八景 臺灣日日新報社主催 不日詳細發表紙上〉,《臺灣日日新報》1927.05.30,版4。
永山止米郎,〈募集臺灣八景之反響∣募集八景 為一任務 甚表滿腔贊意〉,《臺灣日日新報》1927.06.10,夕刊版4。
吉岡荒造,〈募集臺灣八景之反響∣募集八景 曾行樂地 以潤無味生活 又可為本島宣傳〉,《臺灣日日新報》1927.06.10,夕刊版4。
太田吾一,〈募集臺灣八景之反響∣願多數人投票 以選定真八景〉,《臺灣日日新報》1927.06.10,夕刊版4。
〈投選八景候補地 與大自然之美麗〉,《臺灣日日新報》1927.06.28,版4。
〈本社募集之臺灣八景十二勝 廿五日審查決定〉,《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27.08.27,朝刊版4。
〈臺灣八景審查規定〉,《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27.08.27,朝刊版4。
〈觀音山含入淡水景中〉,《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27.09.13,夕刊版4。
(日)佚名編,《常夏之臺灣》,臺北市:成文,1985。據日本昭和三年(1928)排印本影印版。
〈觀音山遊記(上)〉,《臺灣日日新報》1929.10.11,版4。
〈觀音山遊記(中)〉,《臺灣日日新報》1929.10.12,版4。
〈觀音山遊記(下)〉,《臺灣日日新報》1929.10.14,版四。
田口謙堂,〈望觀音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詩壇】1929.12.21,版4。
五十嵐海洲,〈望觀音山〉,《臺灣日日新報》【詩壇】1934.04.07,版8。
〈臺陽美術協會生る〉,《臺灣日日新報》,1934.11.10,日刊版7。
〈中堅作家を網羅し 臺陽美術協會生る 臺展を支持し、美術向上に邁進 きのふ盛大な發會式をあぐ〉,《臺灣日日新報》,1934.11.13,日刊版7。
岡田紅陽攝影,《臺湾国立公園寫真集》,臺灣國立公園協會,1939。
錦玉,〈郭柏川其人及畫〉,《聯合報》1954.06.23,版6。聯合知識庫,2013/11/12查閱。
〈文教圈書展音樂演講〉,《聯合報》1954.06.26,版3。聯合知識庫,2013/11/12查閱。
陳小凌,〈黑髮飛霜.廉頗未老 紀元畫會二十四年 今起舉行九屆畫展〉,《民生報》1978.04.22,版6。
〈系列報導 光復前美術回顧展〉,《民生報》1979.03.31,版7。聯合知識庫,2013/11/12查閱。
〈畫面明麗厚實 筆法繁而不亂 陳慧坤下週展出寫生作品〉,《民生報》1981.02.20,版10。
〈陳慧坤試圖畫出時間的流轉 旅行美日寫生作品下週展出〉,《民生報》1983.11.25,版9。
〈觀音山規劃石雕公園 謝東閔強調主題意義 並建議闢建示範公墓以消除濫葬〉,《聯合報》北縣版1986.07.17,版6。
歐陽元美,〈墓山奇景 視覺汙染 濫葬蔓延翡翠水庫源頭〉,《聯合報》1988.04.09,版12。聯合知識庫,2014/05/12查閱。
陳長華,〈廖德政去陰霾 重新畫人〉,《聯合報》1992.02.26,版5。
曹□怡,〈《心靈擁抱青山綠水.彩筆勾繪鄉土情懷》 老淡水 風情入畫來〉,《聯合報》1994.03.11,版24。聯合知識庫,2014/05/12查閱。
〈廿五位畫家揮彩筆 畫出淡水河的悲歡歲月〉,《聯合報》1997.04.28,版9。聯合知識庫,2014/05/12查閱。

專書

陳培桂篡輯;臺灣史料集成編委會編,《淡水廳志》,臺北市:文建會,2006。
陳文玲總編,《陳慧坤九十回顧展》,臺北市:北美館,1995。
陳淑華,《雋永•自然:陳慧坤》,臺北市:雄獅,2001。
高秀朱撰稿,《色彩的魔術師──廖繼春教授百歲紀念畫展》,臺北市:北美館,2001。
國立臺灣美術館編委會編,《金潤作回顧展》,臺中市:國美館,1997。
黃于玲著,《孤獨的彩虹:金潤作》,臺北市:南方畫廊,1994。
——,《日升月落:廖德政回憶錄(戰前篇)》,臺北市:南畫廊,1996。
——,《真實一生:臺灣前輩畫家的故事》,臺北市:南畫廊,1998。
黃才郎,《臺灣美術全集10:郭柏川》,臺北市:藝術家,1993。
金周春美編著,《金潤作畫集》,臺北市:史博館,1987。
林惺嶽,《臺灣美術風雲四十年》,臺北市:自立晚報,1987。
——,《臺灣美術全集4:廖繼春》,臺北市:藝術家,1992。
——,〈五十年的回顧與展望〉,《一九四五~一九九五臺灣現代美術生態》,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5,頁8–22。
李文、陳郁秀,《百歲流金:陳慧坤100年人生行道》,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06。
李既鳴,《邁向無限:臺灣美術研究論述》,臺北市:文化大學,2004。
李既鳴總編,《臺灣地區現代美術的發展》,臺北市:北美館,1990。
李欽賢,《色彩.和諧.廖繼春》,臺北市:雄獅,1997。
——,《氣質.獨造.郭柏川》,臺北市:雄獅,1997。
——,《綠野.樂章.廖德政》,臺北市:雄獅,2004。
李美玲撰述,《彩繪生命的油畫家 廖繼春》,臺中縣:臺中縣立港區藝術中心,2009。
呂清夫,〈現代主義的實驗期〉,《一九四五~一九九五臺灣現代美術生態》,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5,頁23–48。
羅惠瑜主編,《慧筆乾坤:陳慧坤創作與教學研討會文集》,新竹市:交大藝文中心,2002。
賴明珠,〈近代臺灣美術家之研究——金潤作〉,錄於《金潤作畫集》,臺北市:史博館,1987。
廖春鈴執編,《人生四季:廖德政八十回顧展》,臺北市:北美館,2001。
劉文三,《1962年~1970年間的廖繼春繪畫之研究》,臺北:藝術家,1988。
劉麗卿,《清代臺灣八景與八景詩》,臺北市:文津,2002。
倪再沁,《藝術家臺灣美術 : 細說從頭二十年》,臺北市:藝術家,1995。
——,《慧照乾坤:陳慧坤的藝術人生》,臺北市:時報文化,2004。
粟海,〈靜海孤航——陳德旺老師的繪畫生涯〉,錄於王偉光,《農夫般的畫人.粟海》(臺北市:藝術家,2008),頁120–124。
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編,《臺灣美術新風貌1945–1993》,臺北市:北美館,1993。
——,《金潤作回顧展》,臺北市:北美館,1994。
臺北市立美術館編,《典藏品研究特展1:廖繼春─西班牙特麗羅》,臺北市:北美館,1993。
——,《廖繼春作品析論》,臺北市:北美館,1997。
——,《廖繼春捐贈作品常設展》,臺北市:北美館,1997。
——,《梅原龍三郎與郭柏川作品析論》,臺北市:北美館,1998。
 ——,《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專冊Ⅱ——尋找前衛的因子:1946–1969年》,臺北市:北美館,2010。
臺北市立美術館研究小組編,《梅原龍三郎與郭柏川展覽專輯》,臺北市:北美館,1998。
王家誠,《郭柏川的生平與藝術》,臺北市:北美館,1998。
王素峰,〈臺灣藝術大師廖繼春的光輝──後人的追思與評價〉,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編,《認識臺灣藝術大師系列之一──廖繼春逝世二十週年紀念展》,臺北市:北美館,1996,頁12–21。
——,〈廖繼春繪畫生命的深沉與契機〉,《廖繼春捐贈作品常設展》,臺北市:北美館,1997,頁14–17。
王偉光紀錄、整理,《陳德旺畫談》,臺北市:藝術家,1995。
——,《臺灣美術全集15:陳德旺》,臺北市:藝術家,1995。
——,《純粹.精深.陳德旺》,臺北市:文建會,2011。
徐麗霞,〈臺灣清代八景的權力結構與回歸意涵——以「臺灣府八景」為例〉,《中國文學之學理與應用——紅樓夢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所),2010),頁177–216。
席慕蓉,《臺灣美術全集17:陳慧坤》,臺北市:藝術家,1995。
蕭瓊瑞,《臺灣美術史研究論集》,臺中市:伯亞,1991。
——,《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臺灣之發展(1945–1970)》,臺北市:東大,1991。
——,《島嶼測量:臺灣美術定向》,臺北市:三民,2004。
——,《臺灣美術全集26:金潤作》,臺北市:藝術家,2007。
顏娟英,《臺灣美術全集18:廖德政》,臺北市:藝術家,1995。
——,《臺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臺北市:雄獅,1998。
葉石濤譯,《西川滿小說集1》,高雄市:春暉,1997。
姚夢谷召集,《廖繼春畫集》,臺北市:史博館,1976。
張艾茹、應廣勤執編,《西潮東風:印象派在臺灣》,高雄市:高美館,1997。
張素惠策編,《藝術家眼中的淡水》,臺北市:淡水藝文中心,1993。
張正霖執編,《翠柏蒼松 : 陳慧坤教授紀念特展》,臺中市:國美館,2011。
張良澤、高坂嘉玲主編,《日治時期(1895–1945)繪葉書【臺灣風景明信片】全島卷(上)》,新北市:國立臺灣圖書館,2013。
Hochberg, Julian,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ings and People,” in E. H. Gombrich, J. Hochberg, and M. Black eds., Art, Perception and Realit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2 , pp. 47-94.

期刊論文

柏黎,〈翻開那些舊相簿——廖繼春的一生〉,《雄獅美術》63(1976.05),頁4–23。
陳慧坤,〈巴黎重遊感想〉,《雄獅美術》6(1971.08),頁2–4。
——,〈我對藝術的一些看法〉,《藝術家》135(1986.08),頁239–242。
陳英德,〈為風景傳神——台灣前輩畫家陳慧坤八十回顧展〉,《藝術家》135(1986.08),頁230–237。
馬孟晶,〈實景與心象—廖繼春筆下的彩色世界〉,《故宮文物月刊》19.11(2002.02),頁58–69。
蔡文怡訪談,〈廖繼春的學生和友人〉,《雄獅美術》63(1976.05),頁24–31。
蔡承叡,〈清代臺灣八景的演變〉,《北市教大社教學報》11(2012.12),頁1–30。
蔡怡玟,〈以石川欽一郎、木下靜涯、陳澄波、陳慧坤、李永沱筆下之淡水作品詮釋地方及其精神之意象〉,《地理研究》54(2011.05),頁43–68。
——,〈那座山,那條河:地方及其精神之意義——以西川滿筆下的淡水作品詮釋〉,《鵝湖學誌》50(2013.06),頁203–241。
高雲龍,〈日本葛氏北齋風景版畫與中國瀟湘“八景”畫題〉,《藝術百家》2(2009),頁86–88。
黃春秀,〈陳德旺狷介孤直的身影〉,《雄獅美術》191(1987.01),頁142–151。
林育淳,〈夢想的國度——日治時期畫家筆下的淡水〉,《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49(1996),頁11–18。
林惺嶽,〈百年來的臺灣美術〉,《藝術家》241(1995.06),頁262–349。
李欽賢,〈浸潤中國文化始臻昇華的梅原龍三郎〉,《雄獅美術》125(1981.07),頁114–117。
劉文三,〈廖繼春繪畫的色彩與造形——廖繼春逝世二十週年紀念〉,《典藏藝術》42(1996.03),頁88–91。
——,〈六十歲的畫家:寫廖繼春六十歲那一年〉,《雄獅美術》144(1983.02),頁113–120。
雷驤,〈廖繼春訪問記〉,《雄獅美術月刊》29(1973.07),頁64–73。
賴傳鑑,〈藝術苦行僧:金潤作〉,《雄獅美術月刊》150(1983.08),頁81–89。
廖敏惠,〈懷念我的父親——廖繼春教授〉,《現代美術》65(1995),頁6–8。
廖雪芳,〈追求純粹藝術的畫家:陳德旺其人其畫〉,《雄獅美術》176(1985.10),頁136–143。
倪再沁,〈臺灣現代美術的歷史分期〉,《現代美術》66(1996),頁2–9。
大山昌道、林俊宏,〈日治時期漢學家館森鴻學問養成之探討〉,《修平人文社會學報》20(2013.03),頁151–171。
王秀雄,〈日據時代臺灣官展的發展與風格探釋——兼論其背後的大眾傳播與藝術批評〉,《藝術家》199(1991.12),頁218–245。
王家誠,〈郭柏川傳(四)、泥淖〉,《炎黃藝術》73(1995.12),頁106–109。
——,〈郭柏川傳(五)、傳統與創新〉,《炎黃藝術》74(1996.01/02),頁120–124。
——,〈郭柏川傳(六)、波濤起伏〉,《炎黃藝術》75(1996.03),頁104–107。
——,〈郭柏川傳(七)、絕處逢生〉,《炎黃藝術》76(1996.04),頁107–112。
——,〈郭柏川傳(八)、南歸〉,《炎黃藝術》77(1996.05),頁102–105。
王偉光筆錄、周文萱攝影,〈陳德旺自述〉,《藝術家》116(1985.01),頁95–97。
——,〈陳德旺談畫錄(一九八○—八四)〉,《藝術家》116(1985.01),頁98–104。
——,〈空谷足音:陳德旺最後的談話〉,《藝術家》116(1985.01),頁109–110。
吳炫三,〈廖繼春老師的繪畫特色〉,《現代美術》65(1995),頁3–5。
許瀞月,〈對話空間:廖德政與紀元畫會,1954–1988〉,《美術學報》1((2006.10),頁1–28。
謝里法,〈色彩之國的快樂使者——臺灣油畫家廖繼春的一生〉,《雄獅美術》118(1980.12),頁48–69。
蕭瓊瑞,〈上帝身邊最美麗的彩虹──基督徒藝術家廖繼春〉,《新使者》100(2007.06),頁44–47。
現代美術編輯小組,〈陽光、空氣與水──訪廖德政談其藝術〉,《現代美術》38(1991),頁16–20。
顏娟英,〈洗心滌靈:廖德政創造風景的歷程〉,《雄獅美術》262(1992.12),頁36–45。
Davidson, James Wheeler, 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Taipei: SMC publishing, 1988.
Hopkins, Robert, “Explaining Depiction,”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04.3 (Jul., 1995), pp. 425-427.
Mitchells, K., “Aesthetic Perception and Aesthetic Qualities,”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New Series, 67 (1966-1967), pp. 53-72.

學位論文

曹慧如,《觀看淡水——風景意象的形成與風景畫》,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董妙津,《洪濤與細流:淡水旅行文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盧怡秀,《日治時期淡水、北投、草山旅遊與文學探析》,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廖繼英,《臺灣本土畫家廖德政繪畫藝術風格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宋南萱,《〈臺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的轉變》,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王素峰,《廖繼春之研究(1902–1976)》,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網路資料

日據時期(1895–1945)臺灣西洋美術鑑賞教學輔助系統。
網址:<http://www.aerc.nhcue.edu.tw/8-0/twart-jp/html/ca-922r.htm>。
國家文化資料庫。
網址:<http://nrch.moc.gov.tw/>。
聯合知識庫。
網址:<http://udndata.com.ezproxy.lib.ncu.edu.tw/library/>。
Special Collections & College Archives, Skillman Library, Lafayette College.
East Asia Image Collection.
網址:<http://digital.lafayette.edu/>。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
網址:<http://who.ith.sinica.edu.tw/mpView.action>。
臺灣記憶圖像資料庫。
網址:<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index.hpg>。
Taipei [Taihoku] Danshui and DaoDaoCheng, Taipics.
網址:<http://taipics.com/taipei_danshui.php>。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網址:<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dispatch.do?def=frontsite.index>。
漁人碼頭的戰爭–The Battle of Fisherman′s Wharf。
網址:<http://danshuihistory.blogspot.tw/>。
指導教授 周芳美(Fang-mei Chou) 審核日期 2014-7-2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