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3434017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7 、訪客IP:18.191.212.72
姓名 趙思越(Sy-yueh Chao)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產業經濟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成年人社會經濟地位與健康的關係:臺灣地區的實證研究
相關論文
★ 投資者之風險屬性與基金理財績效之實證研究★ 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分析-以台灣醫療器材產業為例
★ 銀行財富管理業務手續費收入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 母親的教育程度對兒童醫療利用行為之影響
★ 地區醫院的存亡與轉型★ 教育對健康的影響—臺灣地區老人之實證研究
★ 醫院購置高科技醫療儀器與市場結構的關聯★ 台灣地區醫院最適效率規模的估計-倖存者分析方法應用
★ 出口與生產力的關聯 —台灣電子業廠商之實證研究★ 社會資本與家庭結構對健康及醫療資源利用之影響 —台灣地區老人之實證研究
★ 醫療利用可近性—台灣老人之實證研究★ 父母健康知識與其子女健康狀況之關聯
★ 臺灣股市之效率檢定及多因素模型之探討—長期追蹤資料之計量分析★ 醫療資源與國人健康的關聯
★ 青少年菸害的健康風險認知與吸菸行為的關聯─台灣地區的實證研究★ 醫療資源可近性對個人醫療利用的影響 ――台灣地區的實證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旨在探討成年人社會經濟地位與健康的關係,採用臺灣「2001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資料,針對12歲以上所適用的個人問卷中,選取25歲以上的受訪民眾為研究對象,以教育程度、所得作為社會經濟地位的衡量指標,而健康則以個人的自覺健康狀態衡量,在被解釋變數為成年人的自覺健康狀態時,本研究利用序列機率迴歸模型進行實證研究分析。
本研究實證結果顯示,在控制成年人的個人特徵下,健康衡量指標為自覺健康狀態時,臺灣地區成年人社會經濟地位會直接影響自身的健康狀況,其中以教育程度與所得對健康有正向且顯著的影響。
摘要(英) This study aim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oeconomics status and health status by employing observations of adults aged 25 and the above extracted from 2001 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 (NHIS) data in Taiwan. An individual’s socioeconomics was indicated by household income and year of schooling, and the health was represented by the self-evaluated health stauts. This study used ordered probit regression model to conduct empirical analysis.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n individual’s SES (income and education)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his/her health status with the individual’s characteristics has been controlled.
關鍵字(中) ★ 社會經濟地位
★ 健康
★ 教育程度
★ 所得
關鍵字(英) ★ socioeconomic status
★ health
★ education
★ income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謝辭……………………………………………………………………iii
目錄……………………………………………………………………i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3
第三節 研究目的………………………………………………………4
第二章 文獻回顧…………………………………………………………5
第三章 研究方法………………………………………………………10
第一節 前言……………………………………………………………10
第二節 實證模型介紹…………………………………………………11
第四章 資料來源與變數統計分析……………………………………14
第一節 前言……………………………………………………………14
第二節 樣本特性………………………………………………………14
第三節 變數的建構與統計分析………………………………………19
第五章 實證分析結果…………………………………………………26
第一節 前言……………………………………………………………26
第二節 台灣成年人社會經濟地位與健康的實證分析………………26
第六章 結論、政策意涵與研究限制…………………………………32
第一節 結論……………………………………………………………32
第二節政策意涵………………………………………………………32
第三節 研究限制………………………………………………………33
附錄 參考文獻………………………………………………………34
表目錄
表4-1台灣地區成年人社經地位與健康的變數定義說明……………......18
表4-2台灣地區成年人社經地位與健康的敘述統計結果……………......20
表4-3台灣地區成年人健康狀態的t檢定分析結果…………….......25
表5-1台灣地區成年人社經地位與健康的關係………………………....30
圖目錄
圖4-1 2001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管理系統資料庫架構…………..15
圖4-2研究架構…………………………………………………………….16
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文獻:
[1]王頌華、楊長興、鍾信成、陳巧珊(2007)。全民健保實施對社經狀
況不同地區的國民死亡率影響之研究-以時間數列分析。澄清醫護管
理雜誌,3(2),32-45。
[2]呂宗學(2010)。消弭健康不平等的相關政策-歐洲國家經驗。醫療
品質雜誌,4(3),20-23。
[3]李妙純、沈茂庭(2008)。全民健保下不同所得群體醫療利用不均因
素分析。台灣衛誌,27(3),223-231。
[4]李妙純、張華庭(2011)。社經地位與健康路徑關係之性別差異。台灣
衛誌,30(5), 453-467。
[5]李妙純、張雅雯(2014)。社經弱勢軌跡與健康結果之關係。台灣衛
誌,33(5),483-496。
[6]吳宛蕙、楊長興(2007)。全民健保對健康差距之影響-以平均餘命
為測量。台灣衛誌,26(3),196-207。
[7]林宜平、呂宗學(2004)。談社經因素在流行病學研究之角色。台灣
衛誌,23(5),335-337。
[8]陳文意、林玉惠、梁亞文(2012)。人口老化趨勢下的健康均等與醫療
照護公平性之年齡比較。台灣衛誌,31(1):58-70。
[9]陳妍蒨、張景福、劉錦添(2013)。父母親失業對新生兒體重的影響。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經濟論文,41(2),183-213。
[10]陳碩亨(2014)父母社經地位與子女健康的關係-台灣與美國的比
較。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11]張梅英、張育家、徐上為(2012)。台灣地區老人身體健康狀況與醫
療利用之研究。台灣老人保健學刊,8(2),130-152。
[12]葉信宏(2000)。教育對健康的影響-台灣地區老人之實證研究。國
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13]劉嘉年(2009)。社會經濟狀況、一般健康狀態、健康行為與社區成
年民眾憂鬱情緒的關係。台灣衛誌,28(4),300-311。
[14]衛生福利部,衛生福利部/統計資訊/衛生福利統計專區/,資料來源:
http://www.mohw.gov.tw/cht/DOS/Statistic.aspx?f_list_no=312。
[15]衛生福利部:2020 健康國民白皮書。台北:衛生福利部,2008。
英文參考文獻:
1. Adler, N. E., Boyce, T., Chesney, M. A., Cohen, S., Folkman, S., Kahn, R.
L., & Syme, S. L. (1994).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health: the challenge of
the gradi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49(1), 15.
2. Adler, N. E., & Newman, K. (2002). Socioeconomic disparities in health:
pathways and policies. Health affairs, 21(2), 60-76.
3. Anderson, N. B., & Armstead, C. A. (1995). Toward understanding the
association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health: A new challenge for the
biopsychosocial approach. Psychosomatic medicine, 57(3), 213-225.
4. Browning, M., Moller Dano, A., & Heinesen, E. (2006). Job displacement
and stress‐related health outcomes. Health Economics, 15(10), 1061-1075.
5. Case, A., Fertig, A., & Paxson, C. (2005). The lasting impact of childhood
health and circumstance.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24(2), 365-389.
6. Christopher Auld, M., & Sidhu, N. (2005). Schooling, cognitive ability and
health. Health Economics, 14(10), 1019-1034.
7. Coburn, D., & Pope, C. R. (1974).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preventive
health behaviour.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67-78.
8. Currie, J., & Stabile, M. (2003).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Child Health:
Why Is the Relationship Stronger for Older Children?. The American
36
Economic Review, 93(5), 1813-1823.
9. Deaton, A. (2007). Height, health, and developmen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4(33), 13232-13237.
10. Feinstein, J. S. (199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health: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he Milbank Quarterly, 279-322.
11. Gardner, J., & Oswald, A. (2004). How is mortality affected by money,
marriage, and stress?.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23(6), 1181-1207.
12. Groot, W., & Maassen van den Brink, H. (2006). The compensating income
varia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ealth Economics, 15(10), 1143-1148.
13. Miller, D. L., & Paxson, C. (2006). Relative income, race, and
mortality.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25(5), 979-1003.
14. Smith, J. P. (2007). The impact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on health over the
life-cours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42(4), 739-764.
15. Winkleby, M. A., Jatulis, D. E., Frank, E., & Fortmann, S. P. (1992).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health: how education, income, and occupation
contribute to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82(6), 816-820.
16. Zimmerman, F. J., & Katon, W. (2005). Socioeconomic status, depression
disparities, and financial strain: what lies behind the income‐depression
relationship?. Health economics, 14(12), 1197-1215.
指導教授 蔡偉德 審核日期 2015-1-2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