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 |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of contracting out among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NPOs) and volunteering services among local governments. Firstly, there is an analysi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local government contracting out programs procedures. Secondly,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s of local government implementing the contracted-out process, as well as NPOs response to local government contracting out specification strategies. Finally, an investigation into NPOs completed contract periods, and the perception of contracting out methods promotion of volunteering services, as well as factors affecting contract renewal for NPOs and local governments. This will provide an understanding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of the promotion of the contracting out of volunteering services.
Both related-literature analysi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are used collect research data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 the Department of Social Welfare in Taoyuan, as well as four NPOs which undertook volunteering services contracts from the Taoyuan City program gav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his study looks at the three-phase relationship of the promotion of the NPO volunteering services and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concluded contract phase" the reasons and procedures of both sides are analyzed. When in the "fulfilling the contract phase"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supervision mechanism and satisfaction assessment, the contract outsourcing business impact on NPOs is examined. An enquiry into the "completed contract phase" looks at the trust relationship, and the mutual perceptions between the two sides by focusing on the factors related to contract renewal decisions.
This study’s results were obtained through a review of existing literature and empirical data from conducted interviews. The related research status findings for Taoyuan City volunteering service contracting out, including the laws relevant to contracting out, promotion of the volunteering service programs in line with local demands, and proposals to strengthen government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s. In addition, this study also propose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as well as the future possible direction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opefully this study can be used as a basis for further follow-up research in this area. |
參考文獻 |
壹、中文文獻
一、專書與專書論文
吳定、張潤書、陳德禹、賴維堯、許立一,2006年,《行政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英明,1996年,《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高雄:復文。
李宗勳,2002年,《政府業務委外經營—理論與實務》,台北:智勝。
周文欽,2000年,《研究方法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萬億,1999年,〈社會福利民營化—停看聽〉,林萬億主編《台灣社會福利發展-過去、現在、未來》,台北:五南,頁245-272。
林嘉誠,2003年,《政府再造》,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孫煒,2007年,〈台灣第三部門與政府互動的政策分析〉,收錄於氏著《第三部門的治理研究》,台北:翰蘆,頁35-104。
孫煒,2014年,〈台灣地方政府社會福利服務的契約治理〉,收錄於蘇彩足主編《地方治理之趨勢與挑戰:臺灣經驗》,台北:台灣民主基金會,頁271-319。
陳武雄,2004年,《志願服務理念與實務》,台北:揚智。
曾華源、曾騰光,2003年,《志願服務概論》,台北:揚智。
楊國樞等,1993年,《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冊),台北:東華。
葉至誠、葉立誠,2002年,《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
詹火生,1988年,《社會福利理論研究》,台北:巨流。
潘淑滿,2003年,《質性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二、期刊論文
王振軒、董瑞國,2006年,〈公辦民營體系建構及非營利組織於體系中角色之政策分析〉,《政策研究學報》第6期,頁235-266。
王篤強、高迪理、吳秀照,2010年,〈台灣社會福利民營化的未預期後果:地方政府相關人員「官僚自主性」的初步闡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14卷第2期,頁91-146。
丘昌泰,2002年,〈政府業務委外經營的三部曲模式〉,《人事月刊》第34卷第5期,頁49-53。
江明修、梅高文,1999年,〈非營利組織與公共政策〉,《社區發展季刊》第85期,頁6-12。
江亮演、應福國,2005年,〈社會福利與公設民營化制度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08期,頁54-72。
吳濟華,1994年,〈推動民間參與都市發展—公私部門協力策略之探討〉,《台灣經濟》第28期,頁1-15。
呂朝賢,2001年,〈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的關係—以九二一賑災為例〉,《臺灣社會福利學刊》第2期,頁39-77。
周威庭,1996年,〈公私合產:社會與國家資源整合新途逕〉,《銓敘與公保月刊》第5卷第11期,頁19-23。
林勝義,2009年,〈台灣開拓志願服務人力的策略、理論與實務〉,《社區發展季刊》第126期,頁173-180。
孫本初、傅岳邦,2010年,〈契約型政府的概念與實務:資訊與福利服務議題中的政府角色〉,《文官制度季刊》第2卷第3期,頁1-15。
孫健忠,1989年,〈福利基礎:供給來源的探討〉,《法商學報》第23期,頁257-274。
莫永榮,2004年,〈政府服務委託外包的理論與實務:台灣經驗〉,《行政暨政策學報》第39期,頁75-104。
許耿銘,2009年,〈協力理論在跨界人力資源管理的應用:以「政府機關與績優民間機構人才交流實施辦法草案」為例〉,《文官制度季刊》第1卷第3期,頁55-79。
陳武雄,1997年,〈我國志願服務工作推展之回顧與前瞻—從祥和計畫之推廣談起〉,《社區發展季刊》第78期,頁5-13。
陳武雄,2005年,〈從「祥和計畫」談臺灣志願服務的發展〉,《社區發展季刊》第109期,頁182-186。
陳重安,2011年,〈政府契約委外的再檢視:目標、理論應用、績效衡量,與知識論基礎〉,《公共行政學報》第40期,頁113-143。
陳敦源、張世杰,2010年,〈公私協力夥伴關係的弔詭〉,《文官制度季刊》第2卷第3期,頁17-71。
黃琢嵩、吳淑芬、劉寶娟,2005年,〈社會福利團體承接政府公設民營服務之省思〉,《社區發展季刊》第108期,頁147-154。
黃源協、許智玲,1997年,〈福利服務民營化趨勢下的志願部門—英國經驗的探討〉,《社會發展季刊》第80期,頁88-102。
黃源協、蕭文高,2006年,〈社會服務契約管理:台灣中部四縣市社會行政人員觀點之分析〉,《臺大社會工作學刊》第13期,頁175-217。
劉淑瓊,2005年,〈精明的委外:論社會服務契約委託之策略規劃〉,《社區發展季刊》第108期,頁120-134。
鄭怡世、張英陣,2001年,〈非營利組織與企業組織合作募款模式之探討—以民間福利服務傳送型組織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7期,頁1-36。
三、學位論文
吳永乾,2011年,《社福型非營利組織課責內容初探與現況分析》,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吳怡萍,2006年,《非營利組織競標社會服務方案研究-以中部五縣巿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吳金印,2007年,《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公設民營之研究—以台北縣政府契約委託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雪華,2013年,《地方政府與第三部門的契約委外關係之研究:以我國社會福利型非營利組織為例》,國立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少華,2003年,《從志工制度談公教退休人力資源利用之研究》,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武昌隆,2007年,《從代理人理論探討政府業務委外契約管理—以公設民營老人安養護機構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施承斌,2004年,《社會福利機構承接政府公設民營業務的考量—以非營利組織管理觀點探討》,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翠玉,2011年,《社會福利服務契約委託外包之課責與運作—以台北市老人居家服務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高昭美,2008年,《公部門志願服務人力資源運用與管理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書杰,2009年,《新管理主義下的契約委託政策探討:以台北市身心障礙者支持性就業為例》,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張啟華,2013年,《志願服務教育訓練課程之效益研究—以屏東縣志願服務之訓練為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張富翔,2005年,《兒童福利契約委託機構社會工作專業人力資源發展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張興中,2006年,《基督教社會福利機構承接政府部門簽約外包業務所受影響之探討》,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莊俐昕,2008年,《社會服務契約委外之研究:台灣與英國經驗的比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陳世明,2001年,《知識分享與創新績效之研究—以交易成本理論觀點探討》,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郁樺,2014年,《地方政府契約委外與信仰型非營利組織》,國立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惠,2006年,《社會福利機構契約委託之契約管理研究─以台北市少年安置機構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湯世明,2005年,《影響地方政府公共服務業務簽約外包因素之研究—以宜蘭縣鄉鎮市公所行政業務委外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公共事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大為,2014年,《從訓練者角度探討志願服務基礎訓練》,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文勸,2014年,《社福人員從事志願服務的社會影響與社會交換之研究—以中部地區政府社會工作科及社會救助科工作人員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黃信淞,2000年,《公共服務簽約外包管理之研究-嘉義市政府之案例分析》,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惠蘭,2009年,《承接政府委託外包業務對非營利組織影響之研究》,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黃瓊滿,2007年,《新管理主義下非營利組織的變遷:個案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奕宏,2009年,《台灣信仰型非營利組織治理活動與模式之研究-以五個信仰型非營利組織為例》,國立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宛臻,2012年,《社會福利團體承接政府委託外包業務》,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春良,2014年,《志願服務評鑑—從運用單位取向》,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鄭惠文,2010年,《桃園縣衛生保健志工教育訓練之研究》,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應福國,2007年,《社會福利民營化政策下承辦居家照顧業務的非營利組織所面臨之困境》,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謝文亮,2002年,《志工教育訓練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任琴,1990年,《救國團基層社會團務組織氣氛與義務工作同志工作滿足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雯卉,2009年,《志願服務教育訓練評鑑指標之建構—以桃園縣衛生保健志願服務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大統,2002年,《非營利組織與政府部門協力創造就業之初步分析─以勞委會「永續就業工程計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先啟,2004年,《社會福利機構公設民營協力關係之研究-以基隆市政府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學程碩士論文。
四、政府出版品
張英陣,2001年,《公部門運用志工之現況》,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研究報告。
黃源協,2001年,《社會福利民營化-發展脈絡、實踐省思與出路》,內政部社會福利工作人員研習中心。
劉淑瓊,2007年,《社會福利引進民間資源及競爭機制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研究報告。
五、網路資源
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網站:http://sc.hs.yzu.edu.tw/
元智大學網站:http://www.yzu.edu.tw/index.php/component/lang,tw/
內政部統計處: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x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志工桃園全球資訊網:http://vspc.tycg.gov.tw/AboutUs.php
志願服務法: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5%BF%97%E9%A1%98%E6%9C%8D%E5%8B%99%E6%B3%95
志願服務特殊教育訓練課程(內政部90年9月14日台(90)內中社字第9072501號令):http://vol.mohw.gov.tw/vol/home.jsp?mserno=200805210012&serno=200805210012&menudata=VolMenu&contlink=ap/policy_view.jsp&dataserno=200807160008&logintype=null
志願服務基礎教育訓練課程(內政部90年4月24日台(90)內中社字第9074750號令):http://vol.mohw.gov.tw/vol/home.jsp?mserno=200805210012&serno=200805210012&menudata=VolMenu&contlink=ap/policy_view.jsp&dataserno=200807160007
社團法人桃園市社會教育協進會:http://www.shedu.org.tw/about%20us.htm
桃園市政府推展志願服務實施要點:http://sab.tycg.gov.tw/home.jsp?id=76&parentpath=0%2C20&mcustomize=onemessage_view.jsp&dataserno=201209110015&aplistdn=ou=data,ou=voluntary,ou=chsocial,ou=ap_root,o=tycg,c=tw&toolsflag=Y
桃園市推展志願服務補助要點:http://sab.tycg.gov.tw/home.jsp?id=76&parentpath=0%2C20&mcustomize=onemessage_view.jsp&dataserno=201209110016&aplistdn=ou=data,ou=voluntary,ou=chsocial,ou=ap_root,o=tycg,c=tw&toolsflag=Y
桃園市祥和計畫志願服務運用單位補助作業要點:http://sab.tycg.gov.tw/home.jsp?id=76&parentpath=0%2C20&mcustomize=onemessage_view.jsp&dataserno=201209110017&aplistdn=ou=data,ou=voluntary,ou=chsocial,ou=ap_root,o=tycg,c=tw&toolsflag=Y
桃園市議會第1屆第1次定期會桃園市社會局工作報告:http://www.tycg.gov.tw/ch/home.jsp?id=20&parentpath=0,4&mcustomize=policy_list.jsp&qclass=20120529000
財團法人怡仁愛心基金會:http://yijen02488772.pixnet.net/blog/post/269410385
廣結志工拓展社會福利工作-祥和計畫:http://www.rootlaw.com.tw/LawArticle.aspx?LawID=A040040061004900-0901214
衛生福利部推展社會福利補助作業要點:http://sab.tycg.gov.tw/home.jsp?id=76&parentpath=0%2C20&mcustomize=onemessage_view.jsp&dataserno=201505130001&aplistdn=ou=data,ou=voluntary,ou=chsocial,ou=ap_root,o=tycg,c=tw&toolsflag=Y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http://www.mohw.gov.tw/cht/dos/
貳、外文文獻
Brown, T. L. & M. Potoski. 2003. “Contract-Management Capacity in Municipal and County Government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3(2):153-164.
Davis, J. H., F. D. Schoorman, & Lex Donaldson. 1997. “Toward A Stewardship Theory of Manage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2(1): 20-47.
DeHoog, R. H. 1984. Contracting Out for Human Services: Economic, Political, and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DeHoog, R. H. 1990. “Competition, Negotiation, and Cooperation: Three Models for Service Contracting.” 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 22(3): 317-340.
Eisenhardt, K. M. 1989. “Agency Theory: An Assessment and Review.”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4(1): 57-74.
Ferris, J. M. & E. A. Graddy. 1986. “Contracting Out: For What? With Whom?”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46(4): 332-344.
Ferris, J. M. & E. A. Graddy. 1998. “A Contractual Framework for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International Public Management Journal, 1(2): 225-240.
Gilardi, F. 2008. Delegation in the Regulatory State: Independent Regulatory Agencies in Western Europe. Northampton. MA: Edward Elgar.
Huxham, C. 2000. “The Challenge of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Public Management Review, 2(3): 337-358.
Kettl, D. F. 1993. Sharing Power: Public Governance and Private Market.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Lewis, J., P. Bernstock, V. Bovell & F. Wookey. 1996. “The Purchaser/Provider Split in Social Care: Is It Working?” 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 30(1): 1-19.
Nadler, L. 1979. Development Human Resources. Texas: Gulf.
O′Connor, D. & S. Ilcan. 2005. “The Folding of Liberal Government: Contract Governanc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ervice in Canada.” Alternatives 30: 1-23.
Reeves, E. 2008. “The Practice of Contracting in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Transaction Costs and Relational Contracting in the Irish Schools Sect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86(4): 969-986.
Slyke, D. M. V. 2003. “The Mythology of Privatization in Contracting for Social Service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3(3): 296-315.
Yang, K., J. Y. Hsieh & T. S. Li. 2009. “Contracting Capacity and Perceived Contracting Performance: Nonlinear Effects and the Role of Tim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9(4): 681-6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