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175602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42 、訪客IP:18.191.228.88
姓名 劉金花(Jn-huea Lio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龍潭客庄詩社社群發微:以陶社、龍吟詩社為例
(A Study of the Longtan Hakka Poetry Societies:Taking Tao Society and Long-Yin Poetry Society for Example)
相關論文
★ 桃園縣「南北輪政」對地方政治發展影響─以中壢為例★ 從美學經濟觀點析論客家偶像劇
★ 國民小學客語教學評估之研究-以苗栗縣客語生活學校為例★ 苗栗縣社區大學客家文化課程推動成效之研究
★ 客家文化古蹟與地方行銷策略之研究-以桃園縣大溪鎮為例★ 台灣客家族群「語言權」保障之研究—以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為例
★ 金廣福文教基金會參與客家地區社區營造之研究★ 桃園縣新屋鄉客家文化創意產業行銷策略之研究
★ 九二一重建地區文化產業政策對居民認同之影響--以新社客家社區為例★ 台灣客家餐廳營運模式與樂活風格初探─以台北市、台北縣、台中市為例
★ 美濃文化產業發展之行銷策略★ 以公私協力推動客家文化發展之研究— 平鎮客家書院之經驗
★ 客家社區非營利組織治理原則之研究:以新竹縣某協會為例★ 客家地區學童家庭金錢教養與金錢態度之研究-以桃園縣觀音國小為例
★ 客語生活學校與社區組織協力治理之研究-以桃園縣中平國小布馬陣活動為例★ 桃園縣國小推動客語生活學校計畫之成效-政策行銷的角度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龍潭詩社的組織和淵源與臺灣社會之發展息息相關,本論文寫作方向係以龍潭客家庄詩社之組織發展脈絡為研究根基。本論文之內容,主要在呈現龍潭客家庄創始詩社-陶社與龍吟詩社(後改楚騷吟社)發展歷程、活動及文學創作之社會特性。
本研究擬文獻及訪談兩者兼顧,以理論為經、實務為緯,陶社與龍吟詩社之文學作品和社會觀察,探討詩社活動對文化傳承之影響及在詩教推展上之貢獻,並試著從陶社與龍吟詩社詩人作品中探究其內容思想與社會發展之關係。
本論文共分為五章,章節安排如次:第一章是緒論: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文獻回顧與研究方法。以陶社與龍吟詩社詩人作品為核心,透過實地之田野調查蒐集第一手資料,再利用相關歷史文獻(如報紙、期刊、公報、地方志書…等),選取學術地位和藝術成就較高者,並以不同族群之詩人為取樣,剖析其作品,除彰顯文學特色之外,更希望藉由本研究採擷漢詩人之文本反映相當程度之社會面向。並試圖以呂西安.高德曼(Lucien Goldmann 1913-1970)所創立之文學理論「發生論結構主義」之研究方法進行分析,探討其超越文學、社會學、心理學的思考架構與影響及成就。
第二章主要參考地方志書與史書,概述龍潭之地域環境與歷史人文。自然資源是形成當地人文環境之重要前提,在不同歷史時期和經濟環境影響下,觀察其文學之形式、傳承與進展之影響。再加上周密的田野調查,發掘珍貴文獻,以期瞭解龍潭傳統文學發展之時空背景。
第三章就陶社成立背景、命名與組織、活動樣貌、支部成立因素、往來互動、發展歷程…等,進行觀察,並以龍潭地區傳統詩家為主軸,淺析其文學作品意涵。
第四章就龍吟詩社成立背景、命名與組織、活動樣貌、往來互動、與楚騷研究會合併成中華楚騷研究會(通稱楚騷吟社)之發展歷程…等,進行觀察,並以歷任社長為主軸,淺析其文學作品意涵。
第五章總結本論文研究成果、提出尚待持續研究之建議與未來展望。
摘要(英) The organization and origin of the Longtan Poetry Societi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 community. The methodology of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of Hakka Poets’ Society in Longtan village. The contents of this thesis are mainly focused on presenting the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es, activities and creative literature writings of the founding poetry societies, i.e., Tao Society and Long-Yin Poetry Society (later renamed the Chu-Sao Poetry Society) in Longtan Hakka village.
This research consolidates both documental materials and interviews linking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oints together. Furthermore,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cultural impacts on traditional heritage and explores the poetry societies’ (Tao Society and Long-Yin Poetry Society) contributions in promoting poetic appreciations on their literature writings and social observations. Also,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rinsic ide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ommunity through the works of Tao Society and Long-Yin Poetry Society.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 this thesi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motives, purposes and scope,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methodologies. The core resources are a collection of first-hand information obtained via fieldwork of the Tao society and Long-Yin Poetry Society, and supplemented using the relevant historical documents (newspapers, periodicals, bulletins, local chronicles, etc.) and interviews from poets with higher academic status and artistic achievements. The interviews encompass many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include analysis of their works. The sampling of poets includes poets whose poetries have both unique artistic features, and a considerable degree of reflection on society status. The research utilizes the Literature theory “Genetic Structuralism” from Lucien Goldmann (1913-1970) to analyze and to explore the ideological structure, influences and achievements beyond literature, 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The second chapter is an overview of the local chronicles and historical documentation, coupled with careful fieldwork (excavation of precious documents), to get an overview of the Longtan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bot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Natural resources play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local cultural environment under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s; this thesis observes these effects in the form of its literary heritage and progress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ace-time background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in Longtan.
The third chapter explor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Tao Society, its naming and organization, its activities, branches, interactive exchang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etc. The chapter also includes a review of the meaning of the Tao Society traditional poets’ work.
The fourth chapter explores the background on the founding of Long-Yin Society, its naming and organization, its activities, interactive exchang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cluding the merging of the Long-Ying Poetry Society and the Chinese Chu Sao Research Society (known as Chu Sao Poetry Society). This chapter also analyses the meaning of prior chairmen’s works.
The final chapter summarizes the results of this thesis, and proposes suggestions on further study and future prospects.
關鍵字(中) ★ 陶社
★ 龍吟詩社
★ 楚騷吟社
★ 呂西安.高德曼
★ 發生論結構主義
關鍵字(英) ★ Long-Yin Poetry Society
★ Tao Society
★ Chu Sao Poetry Society
★ Lucien Goldman
★ Genetic Structuralism
論文目次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三節文獻回顧 4
第四節研究方法與理論析探 11
第五節名詞界定 12
第二章龍潭之地域環境與歷史人文 15
第一節龍潭地理位置 15
第二節龍潭地名之由來與歷史沿革 16
第三節龍潭地區文化活動與思潮之激盪 18
第三章陶社之組織與發展 37
第一節陶社成立之歷史淵源 37
第二節陶社之命名與組織 44
第三節陶社之活動與發展 46
第四節重要詩人作品探微 99
第四章龍吟詩社(楚騷吟社)之組織與發展 173
第一節龍吟詩社成立背景 173
第二節楚騷研究會成立背景與發展 182
第三節從龍吟詩社轉型為中華楚騷研究會 196
第四節重要詩人作品探微 199
第五章結論 235
壹、研究發現 235
貳、研究建議 241
參考書目 247
附錄一:〈中華楚騷研究會奉准立案後的展望〉–谷翼麟 258
附錄二:中華楚騷研究會、龍吟詩社會員名冊(中華民國87年1月) 262
附錄三:新竹縣陶社詩會(陶社)組織章程 263
附錄四:羅紹麒譜曲之一〈南安橋玩月〉羅享彩詩 268
附錄五:羅紹麒譜曲之二〈好山好水還子孫〉徐慶松詩 269
附錄六:羅紹麒譜曲之三〈關西仙草〉江穎川詩 270
附錄七:羅紹麒譜曲之四〈關西月〉吳濁流詩 271
附錄八:羅紹麒譜曲之五〈秋容〉沈梅岩詩 272
附錄九:羅紹麒譜曲之六〈枕頭絃〉游金華詩 273
附錄十:黃宏介譜曲〈澹園期頤壽〉黃宏介、劉金花詩 274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詩文集
已刊
丁潤如,《潤如繫年詩稿》,臺北:華新文化事業出版社,1987。
《先嗇宮增建後殿徵聯集》,三重市:先嗇宮董事會,1978,邱清盛先生提供。
吳濁流,《濁流千草集》,臺北:龍文出版社,2006。
李傳亮,〈大溪橋竣工紀念徵詩〉,大溪街:崁津吟社, 1934,詹煥章先生提供。
林柏燕主編,《大新吟社詩集》,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0。吳家勳校長提供。
林柏燕主編,《陶社詩集》,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 。游日光先生提供。
林爾嘉,《林菽莊先生詩稿》,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
林荊南,《芥子樓詩稿》,彰化:中國詩文之友雜誌社,1989。
林欽賜編輯,《瀛洲詩集》,臺北市:光明社,1933。
施蟄存,《唐詩百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洪寶昆主編,《臺灣擊鉢詩選》(第二集),彰化:詩文之友社,1969。
《徐慶松全集》,關西徐慶松:自刊本,2011再版。徐玉鏡先生提供。
徐家祥,《初苑吟草》,關西徐家祥:自刊本,1983。徐玉鏡先生提供。
邱伯邨編,《以文吟社擊鉢吟錄》,中壢:以文吟社,1987。吳家勳校長提供。
曾笑雲編,《東寧擊鉢吟前集》,臺北:陳鐓厚,1934。游日光先生提供。
曾笑雲編,《東寧擊缽吟後集》,臺北:吳永遠,1936。游日光先生提供。
曾文新撰,《了齋詩鈔》,臺北:龍文出版社,2006。
黃作仁,《愛吾園詩集》,自刊本,1972。徐玉鏡先生提供。
黃美娥,〈日治時期新竹縣的詩社活動〉,新竹文獻:創刊號,1999。
黃臥松編輯,《崇文社十五週年紀念圖附追懷武訓廖孝女合刊詩集》,彰化:崇文社,1931,吳家勳校長提供。
黃臥松編,《鳴鼓集二集》,彰化:崇文社,1925。
黃朱興,《紫藤吟草》,新竹:關西黃朱興自刊本,1981。徐玉鏡先生提供。
黃洪炎(可軒﹚編,《瀛海詩集》,1940,臺北:臺灣詩人名鑑刊行會。吳錦順先生提供。
游金華,《澹園吟草》,主編:游日正,1991。游日光先生提供。
游金華,《游金華詩文集》,桃園:桃園縣文化局,2000。游日光先生提供。
游金華,《澹園拾穗》,主編:劉金花,1997。游日光先生提供。
連雅堂,《臺灣詩乘》,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2。
連雅堂,《人文薈萃》,臺北:遠藤寫真館發行,1921 。
連橫,《雅堂文集.卷四.詩薈餘墨》,臺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73。
劉治慶,《瀛海吟草米壽續集》,桃園平鎮劉治慶:自刊本,2011。劉治慶先生提供。
賴子清編,《臺灣詩醇》,臺北:編者自印,1935。
陳子波,《中國韻文學刊》,〈紀臺灣詩鐘源流(中) 〉,湖南:湘潭,2001。
陳昌宏,《蒼髯吟草》,關西陳昌宏:自刊本,1976。徐玉鏡先生提供。
陳无藉,《七曲樓詩集》,桃園平鎮陳无藉:自刊本,1999。陳无藉先生提供。
魏雲欽,《陶社課題詩選》,新竹:關西陶社,1996。游日光先生提供。
魏雲欽編校,《南盧紀集》,關西羅享彩:自刊本,1974。羅慶士先生提供。
《關西陶社三十週年三縣聯吟大會紀念詩冊》,新竹:關西陶社,1954,詹煥章先生提供。
關西陶社,《慶祝文昌祠重建落成詩集》,新竹:關西陶社,1993。徐玉鏡先生提供。
鄭金柱輯,《臺灣新竹州、臺中洲震災詩集》,臺北市:永樂町鄭金柱自印,1935。詹煥章先生提供。
鄭自修主編,《荊楚詩詞大觀•續集》,湖北:武漢出版社,1998。劉治慶先生提供。
羅享彩,《金婚酬唱集》,新竹:關西羅享彩自刊本。1977。曾立德先生提供。
龔顯宗主編《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資料彙編.東吟社序》,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1998。
2.未刊
文光社,昭和10年(1935)文光社重立之祀典簿,古雲添先生提供。
古如華筆記,記載年間不詳,古雲添先生提供。
〈桃園詩社選卷〉, 1986。曾盛芳先生提供。
梁盛文,《耐園隨筆》,未出版,吳家勳校長提供。
陶社「臥雲樓小集」擊鉢詩油印稿,1940。詹煥章先生提供。
關西陶社,民國40年(1951)陶社社員輪值表,徐玉鏡先生提供。
關西陶社,〈昭和年間手抄本•土曜吟錄〉,陶社關西支部,徐玉鏡先生提供。
《寶島玉山石礦徵詩紀念》,關西:玉山石礦股份有限公司,1970,徐玉鏡先生提供。
羅紹麒譜曲,〈桃竹苗詩人擊鉢徵詩及客語吟詩大會〉,2014。徐玉鏡先生提供。
二、史料
(一)報紙期刊
《長沙晚報》,〈長聯欣賞:伏嘉謨千字長聯贊湖南〉,1993年1月3日,第4版。
《客家人月報》,臺北:自由時報副刊出版, 1992年。
桃園廳役所,《桃園廳報》,桃園:桃仔園廳編,1903-1920。
黃永松,《搶救龍潭聖蹟亭》,漢聲雜誌78期,臺北市: 漢聲雜誌社,1995。
邱維垣,《丘(邱)氏會刊》第八期,〈先父創新公行述〉,第八期,臺北:臺北市丘(邱)氏宗親會,1978。
傅寶玉,〈文教與社會力:敬字亭與客家社會意象的建構〉,《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第43卷第2期,2005年6月。
《詩報》,〈日治時期台灣傳統文學大成(1930-1944)〉,影印版,臺北縣:龍文出版社,1930-1944。
《楚騷吟刊(1991-2008)》,雲林斗六:中華楚騷研究會編印,劉治慶先生提供。
《臺南新報》大正十年至昭和十二年(中有殘缺),(微縮資料)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臺灣新生報》剪報,1981~1987,劉治慶先生提供。
《臺灣日日新報》,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1898-1944。
《臺灣日報》,〈彭瑞金:水泥地上種文藝〉,1998 年11 月1 日,27 版。
《臺灣新生報•臺灣詩壇》,第1期至246期。吳錦順先生提供。
《臺灣文藝》,吳濁流,〈設新詩獎及漢詩獎的動機〉,第8 卷第32 期,1971 年7 月。
郭怡君、楊永彬編,《風月‧風月報‧南方‧南方詩集》,1935-1944影印版,臺北:南天書局,2001。
(二)人物傳記
林文月,《山水與古典》,〈連雅堂與王香禪〉,臺北:三民書局,1976。
張子文,《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國家圖書館,2003年。
國史館編,《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臺北:國史館,1995。
邱奕松,《臺北文獻》,〈王香禪與詩〉,臺北:文獻會。直字93期,1990。
臺灣新民報社編,《臺灣人士鑑》(日刊五週年紀念版),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7。
臺灣新聞社編,《臺灣實業名鑑》,臺中:臺灣新聞社,1934 。
《臺灣總督府府報》,〈臺灣公學校官制〉,臺北:臺灣總督府,1898。
臺灣新民報社編,《臺灣人士鑑》(日刊五週年紀念版),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7。
興南新聞社編,《臺灣人士鑑》(日刊十週年紀念版),臺北:興南新聞社,1943 。
陳青松,《基隆第一•人物篇》基隆:基隆市立文化中心,2004。
(三)志書
《三峽鎮志》,三峽鎮志編纂委員會,臺北:三峽鎮公所,1993。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東吟社序》,臺灣文獻叢刊第121輯,臺北:大通書局,1958。
吳家勳,《平鎮市志》,桃園:平鎮市公所,2014。
桃園市政府編,《桃園市志》,桃園:桃園市政府,1995 。
徐崇德監修,郭薰風主修,《桃園縣志》卷六人物志,桃園:桃園縣文獻委員會,1968。
徐崇德監修,郭薰風主修,《桃園縣誌》卷五文教志,桃園:桃園縣政府,1988 。
《基隆市志》,基隆:基隆市文獻委員會,1956。
黃國憲,關西鎮志(稿本),新竹:關西鎮公所,2000。吳家勳校長提供。
新埔鎮誌編輯委員會,《新埔鎮志》,新竹:新埔鎮公所,1997。
廈門文化藝術志編纂委員會,《廈門文化藝術志》,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6。
連橫,《臺灣通史.臺灣通史藝文志》,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78。
《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臺北:臺灣時報,1941。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列紳傳》,臺北市:臺灣總督府,大正5年(1915),初版。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一•大事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
葉發海發行,《龍潭鄉志•下卷•人物篇》,桃園:龍潭鄉公所,2014。
陳長壽,《桃園縣志•卷五•文教志》,桃園:桃園縣文獻委員會編印,1967。
賴澤涵總編纂,《新修桃園縣志.藝文志》,桃園:桃園縣政府,2010。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7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謝艾潔、劉明憲著,《新修桃園縣志•人物志》,桃園:桃園縣政府,2010。
(四) 族譜
古添丁重修,《古氏族譜•蓮塘埔遷臺祖二十八世康遜公派支譜》,2010。古雲添先生提供。
《南陽鄧氏彥拔公派下源流表》,鄧氏雲閣塔管理委員會印行,出版時間不詳。鄧湘敦先生提供。
《黃氏族譜・黃金彩手抄本》,2009年,黃文相提供。2014年,再獲黃文信先生提供。
莊吳玉圖主編,《楊氏大族譜》,桃園中壢:楊氏大族譜編輯委員會,1983,楊正芳先生提供。
魏廷應編修,《武平魏氏始祖侃夫公傳下・十八世祖標芳公派下族譜》,1999年。
(五) 其他
中華楚騷研究會、龍吟詩社秘書處編印,《中華楚騷研究會、龍吟詩社會員名冊》,1998,陳无藉先生提供。
《新竹縣陶社詩會(陶社)組織章程手冊》,(附:理監事暨會員名冊),徐玉鏡先生提供。
三、專書
(一)中文專書
古秀如編撰,《鄧南光的影像故事》,新竹:春水文化工作室,2000。
史新年,《榮光風華20年》,桃園:龍潭:榮光藝文聯誼會,2004。彭湘玲老師提供。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臺北:桂冠出版,1989。
何金蘭著,《文學創作的社會特性-高德曼理論之分析》,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0。
吳家勳,《我們住在水源頭》,桃園龍潭:德龍國民小學,1996。吳家勳校長提供。
李嘉瑜編著,《日治時期臺灣漢詩人:邱筱園詩集》,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3。吳家勳校長提供。
宋建和譯,(島袋完義原著),《北埔鄉土誌》,北埔公學校編,新竹縣文化局發行,2006。
林瑞明編,《賴和全集》,臺北:前衛出版社,2000。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
翁廷銓,《翁廷銓八秩紀念書畫集》,2003,翁仁炫先生提供。
張良澤編,吳濁流著,《黎明前的臺灣.漫談文化沙漠的文化》,臺北:臺灣遠行出版社,1977。
張素玢,〈龍潭十股寮蕭家‐一個霄裡社家族的研究〉,收於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
傅寶玉,《古圳・南桃園水圳空間與文化》,臺北:日創社,2007。
黃厚源,《我家鄉桃園縣》,桃園楊梅:桃園縣人與地鄉土文化研究學會,2005。
黃美娥,〈日治時代臺灣詩社林立的社會考察〉,收錄於黃美娥,《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臺北:國立編譯館,2007。
森宣雄、吳瑞雲著,《臺灣大地震-1935年中部大震災紀實》,臺北市,遠流出版,1996。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臺灣文獻,期刊文章,31卷1期,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0。
游日正,《悠悠我心》,臺北:臺灣文藝出版社,1981。游日光先生提供。
詹素娟、張素玢,《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北)─北臺灣平埔族群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廖漢臣,〈臺灣文學年表〉,《臺灣文獻》第十五卷第一期,1964。
廖一瑾,《臺灣詩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
溫光秀,《龍潭聖蹟亭歷史初探》,桃園:龍潭鄉公所,2009。溫光秀先生提供。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改正臺灣地方自治制度實概要》,臺北:臺灣總督府內務局,1936。臺灣大學館藏。
劉勰,《文心雕龍•諧隱》,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1984。
黎湘萍,《文學臺灣:臺灣知識者的文學敍事與理論想像》,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
陳漢光,《臺灣抗日史》,臺北:海峽學術,2000年。
陳俐甫,《日治時期台灣政治運動之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1996年。
陳建忠著,《書寫台灣‧台灣書寫: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高雄:春暉出版社,2004。
陸尊梧、李志江、白維國等編,《古代詩詞典故辭典》,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聶文明,《龍潭忠魂•七十三公傳》,龍潭:私立泉僑高中文藝社,1997。
鄭喜夫,《清代臺灣番屯考》,(下),臺灣文獻,期刊文章,27卷3期,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6。
龔顯宗主編《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資料彙編》,台南: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8。
(二)外文專書
1、英文
Goldmann‚L﹒(1970)﹒(Structures mentales et création culturelle), Paris:Editions Anthropos,Union Générale d’Editions。
2、日文
大園市藏,《臺灣人物誌》,臺北:穀澤書店,1916。
林進發編,《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眾公論社,1934。
幹次郎(幹洲)編,《臺灣自治制度改正十週年紀念人物史》,臺北:勤勞と富源社,1931。
菅武雄,《新竹州の情勢と人物》,臺北:臺北印刷株式會社,1938。
鷹取田一郎編,《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 。
3、譯本
Robert Escarpit 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臺北:遠流,1990 。
安東尼.紀登斯( Anthony Giddens)著,李康譯,《社會的構成》,臺北:左岸文化出版,2007。
四、論文
(一)單篇論文
1.中文
黃美娥,〈日治時代臺灣詩社林立的社會考察〉,《臺灣風物》第四十七卷三期,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97。
廖漢臣,《臺灣文獻.臺灣文學年表》第15卷第1期,1964年3月。
劉金花,〈客家詩人的結社與活動-以陶社為例〉,收錄於第五屆《客家文化傳承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2014。
賴子清,《古今臺灣詩文社(一)》,《臺灣文獻》第十卷第三期,臺北:臺北文獻委員會,1959。
賴子清,《古今臺灣詩文社(二)》,《臺灣文獻》第十一卷第三期,臺北:臺北文獻委員會,1960。
17鍾肇政編,《不滅的詩魂:對談評論集》,臺北:臺灣文藝出版社,1981。
(二)學位論文
王文顏,《臺灣詩社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
吳昭英,《乙末戰役中桃竹苗客家人抗日運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碩士論,2009。
高麗敏,《桃園縣文學史料之分析與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許俊雅,《臺灣寫實詩作之抗日精神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6。
黃美娥,《清代台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
楊毓雯,《「平埔客」之歷史探究:以道卡斯竹塹社廖姓為對象》,中央大學客家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陳欣慧,《詩的權力網絡:日治時期桃園吟社、以文吟社的文學/文化/社會考察》,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陳淑娟,《賴和漢詩的主題思想研究》,〈賴和先生生平年表及作品繫年〉,臺中:沙鹿,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五、線上參考資料:
互動百科,《大道》,〈民國期刊•社長簡介〉,互動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
互動百科,《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http://www.baike.com/wiki/。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數位典藏資料〉,http://c.ianthro.tw/162778。
中國書畫名家網,http://www.chinabpn.com/ysm/201433215302.html。
中華辭賦網,李竹深,辭賦餘韻話詩鐘,http://www.zhcfw.net/index.asp?xAction。
平埔文化資訊網,張素玢,〈龍潭十股寮蕭家‐一個霄裡社家族的研究〉,http://www.ianthro.tw/p/96。
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http://buddhism.lib.ntu.edu.tw/search/default.jsp?q。
亞洲水泥新竹製造廠玉山礦場簡介,http://163.19.49.66/www.school/yses20/。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
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庄文化資產普查資料庫,http://archives.hakka.gov.tw/。
桃園縣文化局,歷史建築登錄網站:http://www2.tyccc.gov.tw/。
桃園生活入口http://www.taoyuan-life.net.tw/cgi-bin。
國立武陵高級中學,http://www.wlsh.tyc.edu.tw/ezfiles。
國立臺灣文學館知識平臺,小事典,《詩報》檢索系統。http://www.nmtl.gov.tw/ikm/index.php?option=com_klg&task=245&Itemid=238。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財務門,1909。http://db1n.th.gov.tw/~textdb/sotokufu/。
梅州網,《民國時期來雲南的客家人》,〈雲南客家研究〉,梅州網www.meizhou.cn。
〈張大春部落格•淹沒與沉吟〉,http://istory.pixnet.net/blog/post/。
馮時傑部落格,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cd3d7f0100dlcj.html。
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http://cls.hs.yzu.edu.tw/TWP/b/b01.htm。
博客來,《春實樓詩文集》,http://findbook.tw/book//basic。
新竹市文化局,人物誌,http://www.hcccb.gov.tw/chinese/05tour/tour_f02.asp?titleId=224。
新竹縣文化局,藝文推廣科新聞稿,http://www.hchcc.gov.tw/ch/01news。
新竹縣文化局全球資訊網—文化資產/縣內法定文化資產,http://www.hchcc.gov.tw/ch/10other/rss12.asp。
《當代中華詩詞家大辭典》,http://art.tze.cn/Refbook/Apabi_USP/entry.aspx。
〈話我故鄉:龍潭大池的故事〉,http://blog.udn.com/article/ID=2263533。
經濟部水利署防災資訊服務網,http://fhy.wra.gov.tw/PUB_WEB。
楊建成,《日治時期臺灣人士紳圖文鑑》稿本,http://blog.xuite.net/wu。
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4543。
臺灣歷史辭典:http://tkb.nmth.gov.tw/Doth/Default.aspx?2 。
華視新聞網,http://news.cts.com.tw/cts/general/201101/201101030644323.html。
14《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
維基智庫百科,http://wiki.mbalib.com/zh-tw/。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http://who.ith.sinica.edu.tw/s2s.action?v=1933。
臺北縣文化資產手冊,新北市政府:文化局。http://www.boch.gov.tw/。
臺灣省政府行政組新聞科,http://www.tpg.gov.tw/Caff/people.php?ID=1817&PG=24。
《臺灣通史•卷三十六》「國學寶庫」檢索系統。http://www.confucianism.com.cn/detail.asp?id=19800(2014/02/28)
漢珍數位圖書,「臺灣人物誌」:http://192.192.58.96:8080/whos2app/servlet/whois?simplegenso。
漢珍數位圖書,「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檢索系統。http://tkb.nmth.gov.tw/twhannews/。
漢珍數位圖書,「臺灣日日新報」檢索系統。http://tkb.nmth.gov.tw:8008/LiboPub.dll。
劉漢屏,〈悼念傑出詩人劉榮生仁棣〉,http://tw.myblog.yahoo.com/chscda/article?mid=1114。
龍潭鄉戶政事務所,http://www.lungtanhr.gov.tw/cht/profile/fullarea.html。
龍潭鄉公所,http://www.longtan.tycg.gov.tw/home.jsp?id=10&parentpath=0,1,7。
龍應台,〈詩是清明力量〉,中央社,2014/11/13 http://wireless.cna.com.tw/。
(二)口述訪問錄音資料:
2007年2月10日,游金華耆老口述資料,龍潭游宅,筆者親訪。
2009年11月3日,魏新端先生口述資料,聖德村魏宅,筆者親訪。
2011年12月6日,曾盛芳老師口述資料,中壢曾宅,筆者親訪。
2013年10月15日,邱逢幹老師口述資料,銅鑼圈,筆者親訪。
2013年10月15日,蕭培墩先生口述資料,銅鑼圈十股寮蕭家,筆者親訪。
2013年11月20日,蕭培墩先生口述資料,銅鑼圈十股寮蕭家,筆者親訪。
2013年11月20日,曾水棠老師、曾水鯨先生口述資料,烏樹林曾宅,筆者親訪。
2013年12月11日,黃文信老師口述資料,高原村江夏科文祖堂,筆者親訪。
2014年1月12日,魏新林老師口述資料,龍潭魏宅,筆者親訪。
2014年1月20日,詹煥章先生口述資料,龍潭詹宅,筆者親訪。
2014 年1月29日,曾立德先生口述資料,龍潭曾宅,筆者親訪。
2014年1月29日,邱清盛先生口述資料,平鎮邱宅,吳家勳提供。
2014年3月19日,古靜江女士口述資料,湖口古宅,筆者親訪。
2014年7月5日,鍾肇政耆老口述資料,龍潭鍾宅,筆者親訪。
2014年7月11日,羅慶士常務董事口述資料,關西臺灣紅茶公司,筆者親訪,羅慶堂、徐玉鏡陪同。
2014年12月6日,徐玉鏡先生口述資料,關西徐宅,筆者親訪。
指導教授 江明修 審核日期 2015-7-2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