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鄭宗模(Jong Jong Mo)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哲學研究所 |
論文名稱 |
程明道的德性觀念研究:從應物論觀點看儒家玄學的建構 (A Study on Cheng Ming-dao’s Moral Philosophy:Confucian Moral Metaphys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ponse to Things” Theory)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
摘要(中) |
本論文主要探討程明道(名顥,1032-1085)的道德哲學,並將其置於整個宋明儒學發展史的脈絡中,探索其意義。本論文尤其以「應物」觀念為線索,試圖說明程明道如何理解聖人德性,並進一步完成建構儒家玄理之學的思想歷程。
首先,本文略述「應物論」的歷史。「應物」觀念雖然由先秦至魏晉,頻繁地出現在莊子、黃老道家、王弼、郭象等道家學者的論述中。但當北宋儒者回應道家、佛家思想而重新建構儒家傳統時,逐漸注意到「應物」觀念與聖人德性之間的密切關聯性。因而由〈定性書〉一文可見,程明道將「天理論」體系與「應物論」框架結合在一起,賦予儒家義理創造性的詮釋。對此,本文將程明道之詮釋定名為「天理應物論」,並闡明「應物論」在儒家傳統中的轉向過程與關鍵為何。
其次,就「儒家道統論」而言,程明道繼承周濂溪的觀點,特別關注顔回在儒家傳承中的角色。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程明道不是從「歷史圖像」、而是從「思想圖像」的角度重新追尋「顔回學」的思想特質,並藉此區分「顏回學」與「孟子學」、再以「顏回學」涵攝「孟子學」,以求更能相應地彰顯儒家玄學之積極意義。儘管程明道此觀點,後來為朱熹的「道統論」逐漸掩蓋,但到明代,仍重新得到陽明學者的支持與認同。
復次,由於程明道思想主要以《周易》經傳為基礎,故本文從〈艮卦〉切入,探討程明道與程伊川在聖人境界與工夫論上如何發生分歧。筆者認為,程伊川與朱熹都只以「居敬窮理」為主線,詮釋「艮止」所蘊含的道德實踐義。但程明道卻是在「寂感論」、「本體工夫」層次上,闡發對〈艮卦〉的詮釋。由此可以得見,程明道與程伊川之思想,確有不同。
最後,本文探討程明道「孟子學」的特質。由於程伊川與朱熹都以《大學》義理為綱領詮釋《孟子》一書,故頗有「主知主義」色彩,未必符合於《孟子》原義。至於陸象山的「孟子學」,雖然確實遵守孔孟儒學之義理方向,而以「本心」作為道德主體性之核心基礎,但仍只是純粹孟子學而已。故若由此反觀程明道之孟子學,其詮釋一面肯定「道德本心」之超越性與無限性,另一面更追問作為客觀實在的「天道」如何滲透於道德主體,進而為道德主體提供道德實踐的動力。因此,本文最後將進一步從「他者哲學」或「回應他者」之角度,考察程明道「識仁」思想如何結合道德與宗教,完成儒家玄理孟子學之創造性詮釋,並以此凸顯程明道德性思想的特殊意義。
|
摘要(英) |
The aim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investigate the moral philosophy of Cheng Ming-dao(程明道, 1032-1085) and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his theory in Neo-Confucian tradition. In this thesis, I try to explicate his conception of “Response to Things(應物)” with his understanding of Sage and analyses how Cheng constructs with its help his onto-metaphysical conception of Confucianism.
I first give a brief history of the idea of “Response to Things.” This idea appears quite often in the development from Pre-Qin Zhuangzi(莊子), Han to Wei-Jin Taoist philosophies. According to their writings, the virtue of Sage is closely related to his response to all things happening in every situation. In his essay on moral cultivation, Cheng Ming-dao united the concept of Tian-li(天理) with the “Response to Things” and conferred it with a creative Confucian interpretation. I call this a Confucian theory of “Response to Things according to the Way of Heaven(天理應物)”, and I explain the importance of this theory in the tur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ng-Ming Confucian tradition.
Secondly, one of the central doctrines of Neo-Confucianism is an idea about “Transmission of the Way(道統)”. Just like Zhou Lian-xi(周濂溪), Cheng Ming-dao also paid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roles and status of Confucius’ beloved disciple Yan Hui(顔回). In Cheng’s interpretation, Yan Hui is not merely a historical character, but an incarnation of Confucian moral cultivation. He made a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Confucian theories of Yan Hui and Mencius and absorbing the latter in terms of the former. However, his interpretation was blurred by Zhu Xi(朱熹) and not until Ming Dynasty when it was revived and supported by Wang Yang-ming(王陽明) and his school.
Thirdly, I argue that the main philosophical concepts of Cheng Ming-dao are based on the insights of The Book of Changes. Both Cheng brothers emphasize but differently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Mountain Hexagram(艮卦)” in the achievement of sageness and the theory of self-cultivation. Cheng Yi-chuan, and later Zhu Xi, employ the teaching of The Great Learning in their interpretation, which is basically an intellectual approach, while Cheng Ming-dao’s interpretation is based upon his theories of Response to Things according to the Way of Heaven and moral cultivation of Ti-yong(體用) as oneness.
Finally, I attempt to analyze and differentiate Cheng Ming-dao’s interpretation of Mencius both from Cheng Yi-chuan and Zhu Xi and from Lu Xiang-shan(陸象山). Cheng-Zhu’s interpretation is basically intellectualistic and diverged from Mencius. Lu Xiang-shan follows closely the basic teaching of Mencius in employing his original mind as the core concept, but is somewhat straight forward. Cheng Ming-dao adopts Mencius’ idea of moral mind as transcendental and infinite, but his approach, unlike Lu’s, investigates further how the Way of Heaven implicates objectivity and moral motivation within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moral mind. I argue that Cheng’s philosophical approach could be understood from the transcendental perspective of “ response to the other”. It shows that Cheng’s interpretation has achieved a special onto-metaphysical understanding of Mencius quite different from Song-Ming Confucians in general. |
關鍵字(中) |
★ 程明道 ★ 儒家玄理 ★ 天理應物論 ★ 定性 ★ 識仁 ★ 艮卦 |
關鍵字(英) |
★ Cheng Ming-dao ★ Confucian Moral Metaphysics ★ Response to Things according to the Way of Heaven ★ re-stabling of Human Nature ★ Comprehending humanity ★ Mountain hexagram |
論文目次 |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i
目 次 v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及目的 1
第二節文獻回顧與評述 5
一、馮友蘭的觀點 5
二、牟宗三的觀點 6
三、唐君毅的觀點 8
四、勞思光的觀點 10
五、張永儁的觀點 11
六、鍾彩鈞的觀點 12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進行步驟 13
第二章「應物論」的形成與展開 ──從《老子》、《莊子》到〈定性書〉 15
第一節「應物論」簡史──宋代之前 15
一、黃老道家與「治術應物論」 15
二、莊子的應物論──「應物之命」的消極意義與積極意義 18
三、《莊子》與「逍遙應物論」 22
四、魏晉玄學與「應物論」──以王弼「有情應物論」為中心 26
第二節從「應物論」看〈定性書〉的意義──從「道家應物論」到「儒家應物論」的轉換 33
一、〈定性書〉與道、佛思想 33
二、〈定性書〉對「天理應物論」的建構 42
第三節從「應物論」的角度看「周程授受」問題──以《通書》為中心 52
一、「周程授受」如何可能? 52
二、「天理應物論」與「周程授受」──從「動靜論」與「存誠論」切入 54
第三章顏回在程明道道統論中的地位及其哲學意義 65
第一節「顏回學」如何可能?──從「歷史圖像」到「思想圖像」的轉換 65
一、顏回學的「歷史圖像」與「思想圖像」 67
二、從「四科十哲」與「孔顏並稱」看顏回學「思想圖像」的可能性 69
第二節程明道的道統論及對「顏回學」的重建 76
一、「孔顏樂處」與周濂溪、程明道對顏回的推崇 76
二、程明道心目中的顏回與孟子 81
第三節在程明道思想中「顏回學」的哲學意義 89
一、朱熹「顏回學」的限制 89
二、從對「屢空」的詮釋看「顏回學」的遺失問題 96
三、程明道「顏回學」的哲學意義 100
第四章從〈艮卦〉的詮釋看程明道「德性工夫」之特質 111
第一節二程的經典詮釋與其特質 111
一、二程經典詮釋的意義與異同 111
二、易學在二程早年思想的地位 115
第二節程伊川的易學觀與對〈艮卦〉的詮釋 120
一、從「主知主義」角度看《周易》 120
二、二程對〈艮卦〉的重視與程伊川的「防檢論」 125
第三節程明道對〈艮卦〉的詮釋 134
一、對「艮止」的兩種詮釋──伊川的「格物論」與明道的「寂感論」 134
二、從「寂滅義」與「不遷義」看二程對〈艮卦〉的詮釋 141
第五章儒家道德哲學之重建──從《孟子》到〈識仁篇〉 149
第一節程伊川孟子學的特質──以〈知言養氣章〉為中心 150
一、《孟子》「養氣」與《周易》「誠敬」的結合 150
二、從「主志主義」到「主知主義」的轉換 155
第二節程明道孟子學的特質──從「萬物皆備於我」到〈識仁篇〉 162
一、陸象山的「純粹孟子學」與程明道的「玄理孟子學」 162
二、程明道的「慎獨學」──「敬以直內」與「勿忘勿助」的涵義 169
三、「慎獨學」與「仁學」的會通──從「他者哲學」的視域切入 177
第六章結語 183
參考文獻 187
|
參考文獻 |
參考文獻
(原典依年代先後排列,後人研究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一、古籍文獻及當代譯注
〔先秦〕黃懷信等撰:《論語彙校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先秦〕莊子著,王叔岷校注:《莊子校詮》,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2007年。
〔先秦〕莊子著,陳鼓應譯注:《莊子今注今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先秦〕陳鼓應譯注:《管子四篇詮釋──稷下道家代表作解析》,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先秦〕韓非著,陳奇猷校注:《韓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漢〕司馬遷撰:《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魏〕王弼等注:《老子四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盧光明等整理,呂紹綱審定:《周易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陳乃乾校點:《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宋〕道原著,顧宏義譯注:《景德傳燈錄譯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
〔宋〕胡瑗撰,〔宋〕倪天隱述:《周易口義》,《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冊8。
〔宋〕邵雍著,郭彧整理:《邵雍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宋〕周敦頤著,陳克明點校:《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宋〕張載著,章錫琛點校:《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宋〕張載著,林樂昌校釋:《正蒙合校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呂大臨著,陳俊民輯校:《藍田呂氏遺著輯校》,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宋〕謝良佐撰,〔宋〕曾恬、胡安國輯錄,〔宋〕朱熹刪定,嚴文儒校點:《上蔡語錄》,收入朱傑人等主編:《朱子全書外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宋〕楊時:《楊龜山先生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年。
〔宋〕邵伯溫撰,李劍雄、劉德權點校:《邵氏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宋〕劉安節撰,陳光熙點校:《劉安節集》,收入《溫州文獻叢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年,第4輯第1冊。
〔宋〕張九成著,楊新勛整理:《張九成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
〔宋〕胡宏:《胡宏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宋〕李元綱:《聖門事業圖》,收入《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冊22。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宋〕朱熹撰,黃珅等校點:《論孟精義》,收於朱傑人等主編:《朱子全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冊7。
〔宋〕朱熹撰,黃珅校點:《四書或問》,收於朱傑人等主編:《朱子全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冊6。
〔宋〕──,陳俊民校訂:《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2年。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宋〕張栻著,鄧洪波校點:《張栻集》,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
〔宋〕──,〔宋〕朱熹編,劉永翔等校點:《南軒先生文集》,收入朱傑人等主編:《朱子全書外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宋〕陸九淵著,鍾哲點校:《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宋〕王應麟著,〔清〕翁元圻等注,欒保群等校點:《困學紀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明〕陳獻章著,孫通海點校:《陳獻章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明〕羅欽順著,閻韜點校:《困知記》,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明〕湛若水:《甘泉先生文集》,收入北京大學儒藏編篡與研究中心編:《儒藏精華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明〕王守仁撰,陳榮捷譯註:《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明〕王守仁撰,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明〕陳建:《學蔀通辨》,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明〕季本撰,朱湘鈺點校,鍾彩鈞校訂:《四書私存》,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3年。
〔明〕聶豹著,吳可為編校整理:《聶豹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明〕王畿著,吳震編校整理:《王畿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明〕羅洪先著,徐儒宗編校整理:《羅洪先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明〕羅汝芳著,方祖猷等編校整理:《羅汝芳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明〕焦竑撰,李劍雄點校:《焦氏筆乘》,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明〕劉宗周,吳光主編:《劉宗周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
〔清〕黃宗羲原著,〔清〕全祖望修補,陳金生等點校:《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清〕黃宗羲,沈芝盈點校:《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清〕顧炎武撰,徐德明校點:《五經同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顧炎武全集》,冊1。
〔清〕顧炎武著,陳垣校注:《日知錄校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
〔清〕全祖望撰,朱鑄禹彙校集注:《全祖望集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清〕王鳴盛著,顧美華標校:《蛾術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3年。
〔清〕趙翼撰,曹光甫校點:《陔餘叢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清〕錢大昕著,楊勇軍整理:《十駕齋養新錄》,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年。
〔清〕王梓材、馮雲濠撰,楊世文等校點,《宋元學案補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清〕陳澧著,鍾旭元等校點:《東塾讀書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清〕俞樾撰,貞凡等點校:《茶香室叢鈔》,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康如璉修,康弘祥等纂:《鄠縣志》,收入中國科學院圖書館選編:《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江蘇金壇縣:中國書店,1992年,冊8。
〔朝鮮〕宋時烈分類重編:《程書分類》,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
〔朝鮮〕韓元震著,郭信煥譯註:《朱子言論同異考》,首爾:昭明出版社,2002年。
二、近人專著
方勇:《莊子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白奚:《稷下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思想自由與百家爭鳴》,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冉雲華:《宗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四因說演講錄》,臺北:鵝湖出版社,1997年。
───:《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心體與性體》全三冊,收入《牟宗三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冊5-7。
───:《中國哲學的特質》,收入《牟宗三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冊28。
───:《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
江海軍:《程頤易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向世陵:《理氣性心之間──宋明儒學的分系與四系》,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朱維錚:《中國經學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
杜維明、東方朔:《杜維明學術專題訪談錄──宗周哲學之精神與儒家文化的未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杜維明:《詮釋《論語》「克己復禮為仁」章方法的反思》,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5年。
李明輝:《儒家與康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年。
李瑞全:《儒家道德規範根源論》,新北市:鵝湖月刊社,2013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呂思勉:《呂思勉讀史札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何寄澎:《北宋的古文運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佛性偏覺與佛性圓覺──佛教判教的對話詮釋二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4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余敦康:《漢宋易學解讀》,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8年。
───:《異曲同調──朱子學與朝鮮性理學》,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
林政華:《宋代黃震(東發)之生平與學術》,新北市:花木蘭出版社,2011年。
林瑞生:《牟宗三評傳》,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從京都學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敎詮釋學》,新店:立緒文化,1999年。
金春峰:《朱熹哲學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
周予同原著,朱維錚編校:《中國經學史講義(外二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孔子、孔聖和朱熹》,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群經通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侯外廬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姚名達:《程伊川年譜》,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3年。
馬一浮:《問學私記》,收入吳光主編《馬一浮全集》,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冊1下。
───:《泰和宜山會語》,收入吳光主編《馬一浮全集》,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冊1上。
───:《爾雅臺答問續編》,收入吳光主編,《馬一浮全集》,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冊1下。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徐洪興:《思想的轉型──理學發生過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曠世大儒──二程》,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
徐遠和:《洛學源流》,濟南:齊魯書社,1987年。
高懷民:《宋元明易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
郭沫若:《十批判書》,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郭曉東:《識仁與定性──工夫論視域下的程明道哲學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康有為:《長興學記、桂學答問、萬木草堂口說》,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張立文:《心學之路──陸九淵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張永儁:《二程學管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張昭君:《儒學近代之境──章太炎儒學思想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張衛紅:《羅念菴的生命歷程與思想世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
陳立勝:《「身體」與「詮釋」──宋明儒學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陳來:《宋明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
───:《現代中國哲學的追尋──新理學與新心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
陳榮捷:《朱子新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
崔大華:《莊學研究──中國哲學一個觀念淵源的歷史考察》,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韓〕崔珍皙:《成玄英《莊子疏》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新原道》,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黃敏浩:《劉宗周及其慎獨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黃進興:《從理學到倫理學──清末民初道德意識的轉化》,臺北:允晨文化,2013年。
程元敏:《先秦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
葛兆光:《思想史的寫法──中國思想史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視野、角度與方法》,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楊惠南:《禪史與禪思》,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8年。
楊澤波:《牟宗三三系論論衡》,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楊儒賓:《從五經到新五經》,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
熊十力:《十力語要》,上海:上海世紀出版,2007年。
鄧廣銘:《鄧廣銘治史叢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
───:《論儒家哲學的三個大時代》,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
劉笑敢:《老子:年代新考與思想新詮》,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
───:《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劉夢溪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馮友蘭卷(下)》,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蔣錫昌:《莊子哲學》,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
蔡方鹿:《朱熹經學與中國經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盧桂珍:《慧遠、僧肇聖人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2年。
盧連章:《二程學譜》,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
錢新祖:《中國思想史講義》,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
───:《思想與文化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
───:《焦竑與晚明新儒思想的重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三民書局,1982年。
───:《莊子纂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經學大要》,臺北:蘭臺出版社,2000年。
───:《莊老通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
鍾振宇:《道家與海德格》,臺北:文津出版社,2010年。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
戴璉璋:《玄智、玄理與文化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蕭馳:《佛法與詩境》,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年。
鍾泰:《莊子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龐萬里:《二程哲學體系》,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1992年。
鐘治國:《鄒東廓哲學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三、學位論文及單篇論文(含期刊論文、論文集論文)
石立善:〈戰後日本的朱子學研究史述評:1946-2006〉,收入徐洪興主編:《鑒往瞻來──儒學文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牟宗三主講,盧雪崑記錄:〈老子《道德經》講演錄(五)〉,《鵝湖月刊》第338期(2003年8月)。
杜保瑞:〈對牟宗三談宋明儒學之課題與分系的方法論反省〉,http://homepage.ntu.edu.tw/~duhbauruei/。
李紀祥:〈繼孟思維下的道統視域──戴東原與《孟子字義疏證》〉,收入林慶彰等主編:《乾嘉學者的義理學》,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3年,冊下。
李明輝:〈朱子論惡之根源〉,收入鍾彩鈞主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3年。
李瑞全:〈朱子道德學形態之重檢〉,收入氏著:《當代新儒學之哲學開拓》,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龍溪四無句與儒家之圓教義之證成──兼論牟宗三先生對龍溪評價之發展〉,《當代儒學研究》第6期(2009年7月)。
───:〈唐、牟二先生之陽明學──兼論朱陸異同〉,《新亞學報》第28卷,上編(2010年3月)。
───:〈論程明道與胡五峰之致知說〉,《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15期(2010年7月)。
───:〈程明道〈定性書〉之心學詮釋──從胡五峰、朱子到陽明、鄭齊斗(霞谷)與牟宗三之比較論述〉,收入韓國陽明學會編:《第九屆江華陽明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霞谷鄭齊斗與十八世紀東亞思想文化》(2012年10月)。
吳冠宏:〈王弼聖人有情說與儒、道、玄思想之關涉與分判〉,《國文學報》第42期(2007年12月)。
林維杰:〈宋明儒學之分系問題及其詮釋學上的意涵〉,《安徽師範大學學報》第28卷第4期(2000年11月)。
金洪水:《二程語錄考證及思想異同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高柏園:〈論勞思光先生對宋明理學的分系態度〉,《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2期(1998年11月)。
夏長樸:〈尊孟與非孟──試論宋代孟子學之發展及其意義〉,收入姜廣輝主編:《經學今詮四編》,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
徐聖心:〈「莊子尊孔論」系譜綜述──莊學史上的另類理解與閱讀〉,《臺大中文學報》第17期(2002年12月)。
郭曉東:〈司馬光對《中庸》詮釋的再考察:從經學史與道學史的雙重視域出發〉,收入氏著:《經學、道學與經典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張崑將:〈朱子對《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章的詮釋及其爭議〉,收入黃俊傑編:《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陳來:〈張岱年先生的學術貢獻〉,收入氏著:《燕園問學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陳逢源:〈「穎悟」與「篤實」──朱熹論孔門弟子〉,收入氏著:《「融鑄」與「進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之歷史思維》,臺北:政大出版社,2013年。
黃俊傑:〈朱子對孟子知言養氣說的詮釋及其迴響〉,收入氏著:《中國孟學詮釋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從東亞儒學視域論朝鮮儒者鄭齊斗對孟子「知言養氣」說的詮釋〉,收入氏著:《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楊祖漢:〈牟宗三先生『以心著性』說之意義〉,收入李明輝主編:《牟宗三先生與中國哲學的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從朱子的「敬論」看朱子思想形態的歸屬〉,收入吳震主編:《宋代新儒學的精神世界──以朱子學為中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程伊川、朱子「真知」說新詮──從康德道德哲學的觀點看〉,《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8卷第2期(2011年12月)。
楊儒賓:〈儒門別傳──明末清初《莊》、《易》同流的思想史意義〉,收入鍾彩鈞、楊晉龍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學術思想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
───:〈儒門內的莊子〉,《中國哲學與文化》第4輯(2008年12月)。
───:〈明儒與靜坐〉,收入鍾振宇、廖欽彬主編:《跨文化視野下的東亞宗教傳統(個案探討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2年。
劉述先:〈從典範轉移的角度看當代中國哲學之變局〉,收入氏著:《儒家思想意涵之現代闡釋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0年。
───:〈論孔子思想中隱涵的『天人合一』一貫之道〉,收入氏著:《儒家思想意涵之現代闡釋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0年。
蔣秋華:《二程詩書義理求》,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
蔡仁厚:〈牟宗三先生研究宋明理學過程之探析〉,收入李明輝主編:《牟宗三先生與中國哲學之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宋明理學分系問題論衡〉,《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8期(2004年8月)。
鍾彩鈞:《二程聖人之學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二程本體論要旨探究──從自然論向目的論展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期(1992年3月)。
───:〈二程道德與工夫論述要〉,《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1994年3月)。
四、外文論著及期刊論文
Angle, Stephen C., Sagehood: The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Neo-Confucian Philosophy. New York ;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Bol, Peter K.(包弼德), “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中譯: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
Kasoff, Ira E.(葛艾儒), The Thought of Chang Tsai (1020-107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中譯:羅立剛譯:《張載的思想(1020-107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Liu, Shu-hsien,Understanding Confucian philosophy : Classical and Sung-Ming. Westport, Conn. : Greenwood Press, 1998.
Munro, Donald J.(孟旦), The Concept of Man in Early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中譯:丁棟、張興東譯:《早期中國「人」的觀念》,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Schwartz, Benjamin I.(本杰明.史華茲),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中譯:程鋼譯,劉東校:《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
Shun, Kwong-loi, Mencius and Early Chinese Though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Yao, Xinzhong. ed., RoutledgeCurzon Encyclopedia of Confucianism.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Curzon, 2003.
土田健次郎:《道學の形成》,東京:創文社,2002年。
中譯:朱剛譯:《道學之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本田成之:《支那經學史論》,東京:弘文堂書房,1927年。
中譯:孫俍工譯:《中國經學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白川靜:《孔子傳》,東京:中央公論社,1977年。
中譯:韓文譯:《孔子》,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3年。
志賀一朗:《湛甘泉の學說》,東京:風間書房,1983年。
────:《湛甘泉の研究》,東京:風間書房,1980年。
岡田武彥:《王陽明と明末の儒學》,東京:明德出版社,2004年。
中譯:吳光、錢明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松川健一編,《論語の思想史》,東京:汲古書院,1994年。
中譯:林慶彰等譯:《論語思想史》,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6年。
溝口雄三:《儒教史》(與戶川芳郎、蜂屋邦夫合著),東京:山川出版社,1987年,第六章到第十二章;《中國の思想》,東京:日本放送出版協會,1991年。
中譯:龔穎、趙士林等譯:《中國思想史──宋代至近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由《儒教史(宋代至近代)》與《中國的思想》合為一冊)。
────:《中國前近代思想の屈折と展開》,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0年。
中譯:索介然、龔穎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김형효〔金炯孝〕:〈퇴계의 사상과 자연신학적 해석〉〔從自然神學的角度看退溪思想〕,收入《원효에서 다산까지:한국사상의 비교철학적 해석》〔從元曉到茶山──從比較哲學的視域看韓國思想〕,首爾:清溪出版社,2000年。
────:《물학 심학 실학:맹자와 순자를 통해 본 유학의 사유》〔物學、心學、實學──從孟子、荀子看儒學思維〕,首爾:清溪出版社,2003年。
조성환〔趙晟桓〕:〈정제두의 심학적 응물론──〈정성서해〉를 중심으로〉〔鄭齊斗的心學應物論──以〈定性書解〉為中心〕,《儒教文化研究》第19集(2011年8月)。
|
指導教授 |
李瑞全
|
審核日期 |
2015-8-28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