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115500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0 、訪客IP:18.118.1.93
姓名 于桂茵(Guei-yin Y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新竹李錫金家族的崛起及其社會關係網絡(1799-1895)
(The Rise of Xi-Jin Lee Family in Hsinchu and its Social Relations (1799-1895))
相關論文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教及發展─以台南新化教會為例★ 桃園地區開漳聖王信仰之研究 ─以大溪仁和宮為例
★ 帝國邊區的村落、族群與歷史:以屏東萬金庄為中心討論(1861-1945)★ 日治時期臺灣茶業改良之研究
★ 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 帝國玄關─日治時期基隆的都市化與地方社會
★ 北埔姜家女性研究(1834-1945)★ 清代臺灣私鹽問題研究--以十九世紀北臺灣為中心
★ 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1886-1945)★ 煤礦產業與地方社會--以台北土城地區為例(1897~1989)
★ 台灣六十年來茶業技術研究與發展變遷 -以「茶業改良場」為中心(1945~2005)★ 戰後台灣茶業的發展與變遷
★ 新竹枋寮褒忠義民廟「協議會」之研究(1914-1947)★ 聚落與宗教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觀音鄉為例(1684-1990)
★ 日治時期臺灣「特別輸出入港」之研究★ 中壢十三庄輪祀網絡之研究(1826~1945)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銀江李氏三兄弟李尚灘、李錫丹、李錫金於嘉慶四年(1799)唐山過臺灣,在新竹落腳。李氏三兄弟始則傭工為業,繼則販鬻貨物,往來彰鹿。經歷七年的奮鬥,積累資金,嘉慶十一年(1806)於塹城米市街開創「陵茂」商號,自此李氏三兄弟在塹城立足。

關於李氏三兄弟的創業資金,新竹鄭家後人在《新竹鄭利源號典藏古文書》中有提及關於鴉片的小故事,認為一筆意外財是李錫金的創業資金來源,以及認定是李錫金一人獨自創業等說法。根據《銀江李氏家乘》及李氏三兄弟鬮分書內容所述,李氏三兄弟是以刻苦經營所積攢的資金開創「陵茂」號,三兄弟共同創業,非是意外致富,亦非李錫金一人獨自創業。

赤手空拳創業的三兄弟,在竹塹城崛起後,栽培第二代子嗣進取科舉功名,道光二十三年(1943),李錫丹長子李聯芬中舉人,將李家推上竹塹城社會領導階級。李氏家族身分轉變後,積極參與社會行政事務及社會公益事務,發展各種人際網絡。在商業方面,李家也跨出初期經商階段,兼墾殖土地;新竹東南山區之金廣福墾隘,李家亦是閩籍捐資戶之一,另外也收購大量小租戶土地。李家在塹城建立豐沛的人際網絡,與官府、士紳、商人家族皆保持人際往來,社會參與積極,志書不乏載李氏家族之捐款金額。光緒初年,李家透過十二位生員的士紳家族保結,及官府網絡的支持,為李錫金請得「李錫金孝子坊」。

李氏家族的婚姻網絡涵蓋面向,亦是官府、士紳、豪農等家族,塹城上層士紳家族不乏李家之姻親好友。自嘉慶年間至光緒二十一年(1895)臺灣割日,李家在臺經歷九十六年,共有五十八位家族成員之婚姻網絡;姻親締結家族有官宦家族二起,士紳家族三十二起,豪農家族十六起等。與單一家族締結婚姻次數最多,是北門鄭家,有十起聯姻。其他士紳有西門林恆茂家族有二起婚姻締結,及塹城其他紳商家族皆有精彩的婚姻締結。
摘要(英) The Lee’s three brothers from Silver River, Xi-Jin Lee, and ,from Tangshan to Taiwan in Jiaqing four years of Qing Dynasty (1799), then settled in Hsinchu. Lee′s three brothers began as workers for the industry, following the trafficking vend goods, between Changhua and Lukang . Struggle through seven years for accumulated funds, in Jiaqing eleven years of Qing Dynasty (1806) in ChuQian city to create a "Ling Mao" business brand; since that time, the Lee′s three brothers survived in ChuQian city.

Lee′s three brothers on venture capital, Hsinchu Cheng family descendants in "Hsinchu Cheng-lee-Yuan business brand ancient documents collection" mentioned in the story about the little opium that an accident is Xi-Jin Lee Choi venture funding, and identified as Xi-Jin Lee one person alone venture and other statements. According to "Silver River Lee home by" lots and Lee′s three brothers divided the content of the book, Lee’s three brothers was a hard business to accumulate funds in "Ling Mao" brand. Lee’s three brothers joint venture together, was not from something unexpected wealth and Xi-Jin Lee ′s alone business.

Lee′s three brothers unarmed entrepreneurship, family business developed after the second generation heirs aggressive imperial fame, Daoguang 23 years of Qing Dynasty (1943), Xi-dan Lee (? -1836), the eldest son of Lian-fen Lee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Juren, the city community leaders by Lian-fen Lee pushed to become in ChuQian city. After Lee family status change,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social administrative affairs and social welfare, they developed various social networking. On the business side, Lee also taken the initial business phase, began to do business, then reclamation of land reclamation Jin-Guang-fu narrow mountainous area southeast of Hsinchu, and Lee’s became one of Fujian donated household. There were also a large number of small tenants of land acquisition. In ChuQian city, Lee family had set up abundant people networks between rulers, gentry and merchant families. They maintained interpersonal contacts, active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chronicles, many of them carrying amount of the donation of the Lee family. In the beginning of Guangxu period of Qing Dynasty, Lee family through the twelve mandarin scholar gentry family security statement and official networks requested for " Xi-Jin Lee Filial son Square" to Xi-Jin Lee from imperial court.

Lee family marriage network covers oriented, including officials and gentry, esquire family and ChuQian city upper gentry family, they were all Lee′s marriage friends. From Jiaqing period to Guangxu 21 years (1895) of Qing Dynasty, Lee family had come to Taiwan for 96 years, a total of 58 members of the family of the marriage networks; with two courtiers family, 32 cases of gentry family, esquire family had 16, and the most was with single-family marriage-- with Zheng family of North Gate had ten marriages and with gentry was Lin Hengmao family of West Gate had two marriages, and also with another gentry merchants families of ChuQian city had numerous marriages.
關鍵字(中) ★ 家族
★ 社會關係
★ 李錫金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緒論 …………………………………………………………………………………1
第一章 新竹地區的人文環境
第一節 新竹地區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社會 …………………………13
第二節 李氏的歷史淵源 ……………………………………………27
第二章 李陵茂家族的渡臺與崛起
第一節 渡臺時期 ……………………………………………………33
第二節 奮鬥時期 ……………………………………………………41
第三節 崛起時期 ……………………………………………………53
第三章 人際網絡的形成
第一節 參與平亂確立聲望 …………………………………………81
第二節 孝子坊所呈現的人際網絡 …………………………………85
第三節 與其他商人間的關係 ………………………………………92
第四章 婚姻網絡的建立
第一節 李家與鄭家所締結的婚姻網絡……………………………109
第二節 官紳豪農家族與李家的婚姻締結…………………………121
第三節 特殊的婚姻締結關係………………………………………137
結論 ………………………………………………………………………………147
參考文獻.…………………………………………………………………………153
附錄
附錄一 李錫金家族婚姻締結表(1799-1895) …………………………………163
附錄二 李陵茂家族科舉功名總表及科舉捐納分類表 ………………………170
附錄三 李錫金墓誌銘 …………………………………………………………171
附錄四 李錫金孝行事實臚列 …………………………………………………172
附錄五 舉報孝子文牘 …………………………………………………………173
附錄六 《淡水廳志》采訪局與李家有關係人員 ……………………………180
附錄七 林占梅文 ………………………………………………………………182
參考文獻 一、
檔案、史料
李敦仁,《銀江李氏家乘》,李陵茂親族會編印,1985。
鄭鵬雲,《浯江鄭氏家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
林衡道,《影本浯江鄭氏家乘》,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
郭正民,《怡齋堂郭氏族譜》,郭正民自印,1952。
徐慧鈺編,〈林氏族譜〉,《林占梅資料彙編》,(新竹市:新竹市立文化中心),頁2-45,1994。
林獻堂,《臺灣霧峰林氏族譜》,(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台灣文獻叢刊第298種,1993。
施學賢,《臨濮堂施氏族譜》施學賢印行,1922。
施學賢,《臨濮堂錢江施氏族誌》,施學賢印行,1922。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清史稿臺灣資料集輯》(上)、(下),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淡新檔案選錄行政編初集》,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郁永河,《裨海紀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文獻叢刊第44種重印,1996。
藍鼎元,《平臺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臺灣文獻叢刊第14種。
鄭華生口述、鄭炯輝整理,《新竹鄭利源號典藏古文書》,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5。
張德南,《鄭吉利號古契約文書研究》,新竹:新竹市文化中心出版,2007。
姚瑩,《中復堂選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姚瑩,《東槎紀略》,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丁日健,《治臺必告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姚瑩,〈籌議商運台穀〉,收入於丁日健編,《治台必告錄》,臺灣文獻叢刊第1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58。
徐宗幹,《斯未信齋文編》,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戊編》(上)(下),臺北:中華書局影印
出版,1987。
何遠橋,《閩書》(第一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發行,1994。
陳懋仁,《泉南雜誌》,(學海類編第一一七冊),卷上,臺北巿:藝文印書館,1965。
藍鼎元,《東征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2種,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97。
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41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77。
朱壽朋,《光緒朝東華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27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研室,
1969。
劉璈,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巡臺退思錄》(第一冊),臺北:臺灣銀行,1958。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
東嘉生,〈清代臺灣之貿易與外國商業資本〉,《臺灣經濟史初集》,臺灣文獻叢刊
第2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出版,1954。
施士洁,〈後蘇龕泉廈日記〉,《臺南文化》,第八卷,第二期,1965。
蔡青筠,《戴案紀略》,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97。
王松,《臺陽詩畫》,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王松,《滄海遺民謄稿》,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吳子光,《臺灣紀要》,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林豪,《東瀛紀事》,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吳德功,〈戴案記略〉,《吳德功先生全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吳德功,〈臺灣隨筆〉,《割臺三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二輯,《臺灣府輿圖纂要》,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6。
洪棄生,《嬴海偕亡記》卷下,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
吳密察,《臺灣史料集成提要》,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
臺灣史料集成,《明清臺灣檔案彙編1-8 第一輯》,臺北:遠流出版社,2004。
崑岡,《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臺北:啟文出版社,1963。
張谷誠,《新竹叢誌》,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6。
王世慶輯,《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影本》,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及臺灣分館藏。http://lib.ihp.sinica.edu.tw/pages/03-rare/system/02-8.htm

二、 方志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
陳朝龍、鄭鵬雲,《新竹縣采訪冊》,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1。
鄭用錫,《淡水廳志稿》,臺北:行政院文建會,2006。
周凱,《廈門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鄭鵬雲等,《新竹縣志初稿》,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省通志稿》,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0。
劉良璧,《重修臺灣府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第74種。臺
北:臺灣銀行,1961。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臺北,臺
灣銀行,1960。
周鍾瑄,《諸羅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臺北:臺灣
銀行,1962。
劉良璧纂輯,《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74種,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臺北:遠流出版社,2005。
黃美娥點校,《新竹縣制度考》,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1。
黃旺成,《新竹縣志(七)》,卷9,〈人物志〉,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
1983。
新竹市志編纂委員會,《新竹市志》,卷7,〈人物志〉,新竹市:新竹市政府,1996。
新埔鎮誌編輯委員會,《新埔鎮誌》,新埔:新埔鎮公所,2000。
竹南鎮公所編,《竹南鎮概況》,苗栗市:竹南鎮公所,1955。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市:竹南鎮公所,1994。
林豪,《東瀛紀事》,中國方志叢書,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83。
波越重之,《新竹廳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1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研室,1987。
陳運棟編纂,〈人物志〉,《重修苗栗縣志》,上冊,卷三十二。苗栗:苗栗縣政府
文化觀光局,2006。

三、專書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
    2000。
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臺北:國史館,
    1995。
李國祁,〈清代台灣社會的轉型〉,《認識台灣歷史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1996。
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立文
    化中心出版,2001。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南天書局,1987。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研究》(上)、(下),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出版,2000。
吳學明主編,《地方菁英與地域社會---姜阿新與北埔》,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2008。
賴澤涵主編,《臺灣經濟、社會與文化的變遷》,臺北縣:威士曼文化事業出版,
    2008。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
林偉盛,〈清代臺灣分類械鬥發生的原因〉,《臺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玉山出 
    版社,2010,頁263-264。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
尹章義,《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臺北:張士箱家族拓展史研纂委員會,1983。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
翁佳音,《荷蘭時代臺灣史的連續性問題》,臺北:稻香出版社,2008。
詹雅能編撰,《明志書院沿革志》,新竹:新竹市政府,2002。
吳密察,《臺灣史料集成提要》,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2004。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 續集》,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00。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2。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1729-1864)》,臺北:自立晚 
    報,1987。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中挫(1864-1885)》,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1987。
卓克華,《清代台灣的商戰集團》,臺北:臺原出版社,1993。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臺灣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3。
許雪姬,《板橋林家---林平侯父子傳》,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
許雪姬,《龍井林家的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
許雪姬等,《臺灣歷史辭典》,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2004。
許雪姬,《清代臺灣的綠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五十四,1987。
張炎憲,〈清代竹塹地區聚落發展與土地租佃關係〉,《臺灣史研究通訊》,13期, 
    1989/12。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2002。
鷹取田一郎,《臺灣列紳傳》,臺北:總督府,1916。
安倍明義,《臺灣地名研究》,臺北市:武陵出版社,1998。
連雅堂,《人文薈萃》,1921。
許大齡,《清代捐納制度》,臺北:文海出版社,1983。
陳寬強,《清代捐納制度》,臺北:三民書局,2014。
顏尚文、潘是輝編,《嘉義賴家發展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
林佳灵,《林火藍家族---在石螺潭地區的墾拓及其歷史建築之研究》,臺中:暉宇出版社,2008。
徐勝深,《萃豐莊---承先啟後繼往開來---徐榮鑑家族傳記》,新竹:徐榮鑑家族發行,2010。
陳進傳、朱家嶠,《宜蘭擺厘陳家發展史》,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5。
彭瑞金,《高雄余家發展史》,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2。
王日根、陳支平,《福建商幫》,臺北:萬象圖書出版,1995。
吳德功,《吳德功先生全集》,臺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1992
《臺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玉山,1996。
《臺灣史論文精選(下)》,臺北:玉山,1996。
張永堂主編,《新竹市耆老訪談專輯》,新竹:新竹市政府編印,1993。
鄭用鑑,《靜遠堂詩文鈔》,新竹:新竹市政府文化局,2001。
鄭如蘭,《偏遠堂吟草》,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
鄭鵬雲,《師友風義錄》,臺北:廣文出版社,1981。
詹雅能編撰,《明志書院沿革志》,新竹:新竹市政府2002。
張德南,《北門大街》,新竹:新竹市文化局,2007。
王日根、陳支平,《福建商幫》,臺北:萬象圖書,1995。
張隆志,《族群關係與鄉村臺灣 一個清代臺灣平埔族群史的重建與理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1。
張緒賢,《臺灣區姓氏堂號考》,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
許達然,〈清朝臺灣社會動亂〉,《臺灣歷史與文化(一)》,臺北:稻鄉出版社,
2000。
劉妮玲,《清代臺灣民變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第九輯,臺
北:師大史研究所,1983。
楊紹旦,《清代考選制度》,考選制度研究叢書,臺北:友聯出版社,1991。
范明煥,《先民拓土的歷史見證》,新竹:新竹縣政府,1997。
范明煥,《新竹地區的人與地》。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6。
臺灣教育會編著,《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南天書局,1995。
黃卓權,《跨時代的臺灣貨殖家黃南球先生年譜(1840-1919)》,臺北縣:國立臺灣
圖書館,2004。
花松村,《臺灣鄉土人物全書》,臺北:中一出版社,1988。
趙祐志,《日據時期臺灣商工會的發展》(1895-1937)》,臺北:稻鄉出版社,1998。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臺北市:問學出版社,1977。
廖宜方,〈日治時代的文化與休閒活動〉,《圖解台灣史》,臺北:易博士文化出版。2007,頁179。
莊英章,〈日治時期鄉紳家族的社會經濟生活:以北埔姜家為例〉收錄於《田野
167與書齋之間》,臺北市:允晨文化事業出版,2004。
楊詩傳,《開臺進士鄭用錫家族之研究》,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07。
徐慧鈺,《林占梅資料彙編》(一)、(二)、(三),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4。
黃卓權編,《苗栗內山開發之研究》,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0。
彭桂芳,《臺灣姓氏之研究》,臺北:聯亞出版社,1981。
陳捷先,《清代臺灣方志研究》,臺北:學生出版社,1996 。
傅衣陵,《明清時代商人及商業資本》,臺北:谷風出版社,1986。
陳金田,《竹南鎮先賢名鑑初稿》,竹南鎮志編輯委員會,1980。
施瓊芳,《石蘭山館遺稿(上)、(中)、(下)》,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第一輯第一種,
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第一輯,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
施士洁,《施芸況詩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印行,1996。
王郭章,《圖說竹塹》,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出版,1989。
陳其南,《家族與社會-臺灣與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理念》。臺北:聯經出版事業,
1995。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1。
廖慶六,《族譜文獻學》,臺北:南天出版社,2003。
鄭枝田,《竹塹鄭氏家廟》,新竹:新竹市文化局,2008。
葉大沛,《鹿港發展史》,臺北:左羊出版社,1997。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 第二冊(上)、(下)》,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83。
陳井星,《臺灣祭祀公業新論》,臺北:文笙書局出版,1982。
《臺灣地輿總圖》臺北:成文出版社,1984臺一版。根據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
館所藏寫本景印。
《北臺古輿圖集》,繪圖年代乾隆,現藏國立中央圖書館,編號173
康諾錫,《臺灣古厝圖鑑》,臺北:貓頭鷹出版,2003。
吳炳輝,《臺灣古厝風華》,臺北:稻田出版事業,2000。
高燦榮,《臺灣古厝鑑賞》,臺北:南天書局,1995。

四、論文
(一)期刊論文
林玉茹,〈清代臺灣中港與後龍港港口市鎮之發展與比較〉,《臺北文獻》,直字第
    111期,1995。
林玉茹,〈清代臺灣港口的互動與系統的形成〉,《臺灣風物》,第44卷,第1
    期,1994。
卓克華,〈臺灣寺廟對地方貢獻〉,《臺北文獻》,直字第38期,1976。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臺灣文獻》,第31卷,第4 
    期,1980,頁154-176。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下)〉,《臺灣文獻》,第32卷,第1 
    期,1981。
莊英章、陳運棟,〈族群關係與清代中港溪流域內山開發〉,《中研院民族所「族
    群關係與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臺北,1989,9月)。
陳國棟,〈清代中葉(約1780-1860)臺灣與大陸之間的帆船貿易---以船舶為中心的 
    數量估計〉,《臺灣史研究》第一卷第一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 
    究所籌備處,1994年6月,頁55-96。
陳國棟,〈清代中葉廈門的海上貿易(1727-1833)〉,《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
    (四)》,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1 年。
張德南,〈王世傑開墾竹塹埔年代的商榷〉《竹塹文獻》,新竹:新竹市文化,2002、 
    (22) 。
陳漢光,〈臺灣移民史略〉,《臺灣風物》,第21卷,第1期。
蔡玉蕙,〈日治臺灣街庄行政(1920-1945)的編制與運作〉,《中央研究院臺灣史
    研究》,第3卷,第2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6。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上升流動的兩個個案〉,《臺灣風物》,第30卷,第2期,  
    1980。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性質之轉變〉,《史聯雜誌》,3期,1983。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領導層的組成〉,《史聯雜誌》,2期,1983。
蔡淵洯,〈清代臺灣基層政治體系中非正式結構之發展〉,《師大歷史學報》,11
    期,1983。
瞿海源,〈追求高教育成就-清代及日據時期臺灣教育制度與價值的分析〉,《臺
    灣教育社會學研究》,3 卷2期,2003。

(二)學位論文
陳志豪,〈清帝國的邊疆治理及其土地制度:以新竹頭前溪中上游地區為例
    (1790-1895)〉,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3。
蔡淵洯,〈清代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0。
楊婉伶,〈新竹湳雅吳家的女性(1755-200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3。
邱瓊瑩,〈世變與家道-臺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李維修,〈日治時期新竹地區士紳的社會角色變遷〉,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社會科教
育學系碩士論文,2004。
邱欣怡,〈清領時期臺閩地區米穀貿易與商人(1685-1850)〉,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2。
連麗如,〈清代捐納制度與臺灣士紳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
文,2011。
郭瑋凡,〈新竹農田水利會與地方社會( 1945-1982)〉,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呂欣芸,〈清代臺灣客家文人的人際網絡---以吳子光為中心〉,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白順裕,〈清初竹塹地區的交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4。
陳國揚,〈清代竹塹漢人社會之發展〉,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王興安,〈殖民地統治與地方精英-以新竹、苗栗為中心(1895-193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9。
楊永彬,〈台灣紳商與早期日本殖民政權的關係-1895-1905年〉,國立臺灣大
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劉妮玲,〈清代臺灣民變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
黃靖雯,清代臺灣地方望族的聯合與衝突---以竹塹地區鄭、曾、徐三家之萃豐庄田產爭訟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2。
李正萍,〈從竹塹到新竹: 一個行政,軍事,商業中心的空間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1991。
李和承,〈明、清傳統商人區域化現象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博士論文,1997。
洪美齡,〈清代臺灣對福建供輸米穀關係之研究(1725-1860)〉,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所碩士論文,1980。
吳憶雯,〈新竹峨嵋地區的拓墾與社會發展(1834-1911)〉,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
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劉詩敏,〈芎林劉承豪家族之研究(1751-1945)〉,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
系碩士論文,2009。
許瑞浩,〈清初限制渡臺政策下的閩南人移民活動〉,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
士論文,1988。
羅士傑,〈清代臺灣的地方菁英與地方社會:以同治年間的戴潮春事件為討論中心
(1862-1868)〉,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陳亦榮,〈清代漢人在臺灣地區遷徙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黃美娥〈清代臺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輔仁大學中文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9。
薛建蓉,〈清代臺灣本土士紳的角色扮演與在地意識研究---以竹塹文人鄭用錫與
林占梅為探討對象〉,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
陳淑美,〈施士洁及其後蘇龕合集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
學位班,2007。
陳紫屏,〈清代臺灣學海書院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
黃曉玲,〈晚清治臺政策演變與臺灣政經社會發展(1874-1895)〉,佛光大學政治學
系碩士論文,2007。

五、日文資料
(一)總督府公文類纂
〈一五:臺北縣陳慶勛外二百七十名紳章附與〉,《公文類纂》,明治30年,甲永,第6卷。「本縣參事御任命之義二付內申」,〈蔡國琳外數名台南縣新竹縣宜蘭廳參事二任用〉,《類纂》明治30年乙永進退追加,第3 卷第14件。「紳章付與二關スル件」,〈紳章附與:鄭雅詩外十名〉,《類纂》大正4 年永久保存,第36 卷第5 門第2件。「街庄社長職務規程」,〈訓令第59號〉,《類纂》明治30年甲種永久,第6 卷第47件。
新竹州下商工名鑑,昭和五年。

(二)日文報紙
臺灣新報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時報
臺北總督府府報

(三)日文專書、論文
不著撰人,〈街庄長事務調〉,《後藤新平文書》35,「衛生官制度に關すろ書類」。
日向順諦編,《新竹州諸官公署.諸種團體.產業組合.銀行會社職員錄》臺北:日向順締,1939。
臺灣新民報社編,《臺灣人士鑑》,臺灣新民報社,昭和18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明治30年。
林進發,《臺灣人物評》,臺北:赤陽社,昭和4年。
新竹縣總務課,《新竹廳志》,臺北:新竹廳總務課, 明治40(1907)。
新高新報社編,《臺灣紳士名鑑》,臺北:新高新報社,昭和12年。
林進發,《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成文出版社,1934。
鷹取田一郎,《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
伊藤憐之助,《臺灣總督府職員錄》,臺北:臺灣總督府,明治35-昭和19年。

六、網路資料
http://pc183.hy.ntu.edu.tw/results_and_apply/education_and_training/images/1/maioli_map.jpg
臺灣堡圖影像檢索系統http://thcts.ascc.net/htwn_ch.htm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 http://www.edu.tw/populace.aspx?populace_sn=2
馮爾康,〈清代的婚姻制度與婦女的社會地位述論〉,北京,1986。http://ccsh.nankai.edu.cn/noscript/ccsh/xslt/fengerkang/wenxian/08.doc
http://tieba.baidu.com/p/140587497
《閩南天地網‧閩南地方戲‧打城戲》:
http://www.minaol.com/gb/life/index.htm
〈泉州喪葬禮俗〉:
http://qzhnet.dnscn.cn/qzh58.htm
《泉州歷史網》:
http://qzhnet.dnscn.cn/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
http://who.ith.sinica.edu.tw/s2s.action?viewer.q_fieldStr=dcYear;orgName;dcYear;orgName;%24&viewer.q_opStr=AND;AND;OR&viewer.q_valueStr=192012;%E8%87%BA%E7%81%A3%E7%B8%BD%E7%9D%A3%E5%BA%9C;%E6%96%B0%E7%AB%B9%E5%B7%9E&pager.objectsPerPage=25&viewer.q_dtdId=000088&pager.whichPage=11
指導教授 吳學明 審核日期 2015-7-23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