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8120600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6 、訪客IP:18.224.64.226
姓名 邱伊琳(Yi-Lin Chi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藝術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 另類空間於台灣「前衛」藝術發展過程中的角色─以伊通公園為例
(Alternative Spa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Avant-garde" art- A case study of IT Park)
相關論文
★ 台灣廟宇敘事性雕繪題材分析-以桃竹苗地區廟宇為例★ 從三峽祖師廟中學院背景作品談李梅樹主導之意義
★ 荒誕寫實 夏卡爾之《死魂靈》插畫 (1923-27)★ 流動的疆界:以漫畫為例看民初上海高階與通俗美術的分類與界線問題
★ 「自由談」刊頭女性圖像研究 ( 1911-1935 )★ 陳子福電影海報研究
★ 唐納•賈德藝術中的曖昧與深度★ 從狄德羅的沙龍評論 看夏爾丹的靜物畫在法國繪畫史上的地位與影響
★ 宜蘭老畫家王攀元★ 日治時期台灣地方意識的建立:以顏水龍美術、廣告與工藝創作為例
★ 清末民初女子藝術教育之研究-以上海地區為例★ 民國初年觀畫論畫的現代轉型--以上海地區的西畫活動為例
★ 藝術自主性與社會功能的結合—以費農.雷傑(Fernand Léger, 1881-1955)1918-1955年作品為例★ 東西的交響—以惠斯勒日本風味油畫作品為例
★ 從哲學化到體制化:早期觀念藝術的終結、離散或轉型★ 地方意象:尤特里羅繪畫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1988年成立的伊通公園自1990年開幕至今始終被視為台灣另類空間的代表。歷經27年的營運,曾經於此空間舉辦首次個展而在國際藝壇發跡的藝術家不在少數,多數的核心成員也都進入學院體系擔任要職。然而在有關另類空間的研究裡,往往以空間為單位,研究成員的共同風格、空間分布,或者以「替代/另類」之譯名隱含的邊緣反叛性格聚焦於藝術場域中的競爭、國家補助對空間營運型態的收編等,尚未觸及以藝術家「個人」為單位,由藝術家自主活動串連美術館、畫廊與另類空間等空間框架的交流特質。此種以空間為容器,藉藝術界成員活動串連而成的當代藝術人際網絡在眾多另類空間當中又以伊通公園所形成的凝聚範圍最廣又最為強烈,因此本文試圖透過伊通公園的展覽活動及空間成員的延續與個人發展恢復另類空間中藝術家的能動性。

首先由伊通成立前的背景著手,分析台灣語境下有關替代/另類空間的政治想像,以及台灣另類空間生成的原因,並重新詮釋另類空間在台灣當代藝術脈絡中的定義;其次是將伊通公園視為藝術體制內的空間生產,以空間內、外的展覽、座談等以藝術家為中心的交流活動建構出伊通公園的歷史軌跡;再以功能性區分出伊通為藝術家帶來的空間功能以及在藝術體制內造成的影響;最後探討另類空間作為相應主流機構所缺乏的需求而生的邊緣性格在不同時期的發展。

摘要(英) IT Park, founded in 1988 and formally opened its door in 1990, is a representation of alternative space in Taiwan in the 1990’s. During 27 years of its activities, many today renowned artists began their career by holding their first exhibitions here, some of them gained later an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others occupied important positions in Taiwanese academic education. It is commonly recognized that IT Park as alternative space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However, researches regarding Taiwanese alternative space often took space as physical units and put focus on artists’ style, adopting the term of alternative to infer a sense of competition in artistic arena, and how authorities attempted to domesticate rebelling spaces by allocation of governmental aids, few considered artist as a unit with his or her own autonomy, and put focus on interactions between artists, museum, art gallery, other art institutions and alternative spaces. Among Taiwanese alternative spaces as space contribut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rtistic networks, IT Park is by far the most noteworthy one.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agency of artists in alternative spaces by conducting a case study of IT Park, its exhibitions, members linked to this space and their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will first examine the origin and political imaginations projected toward alternative space in Taiwan before the founding of IT Park, and review the definition of alternative space in Taiwan’s modern art context. Secondly, this study considers IT Park as a production of space in art system, with exhibitions and artists’ exchanges, to reconstruct the historical traces of IT Park, then to analyze its influences on the system of Taiwanese art institutions, on the basis of spatial function brought by IT Park to its dwellers. Finally, this research explores development and the questionable marginality regarding alternative space as a counterforce and reaction to mainstreaming art system at different times.

關鍵字(中) ★ 另類空間
★ 伊通公園
關鍵字(英) ★ Alternative Space
★ IT Park
論文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緒論 1

一、研究對象 1

二、問題意識 2

三、文獻回顧 2

三、伊通作為另一種空間類型 10

四、章節架構 11

第一章 「前伊通時期」─成立背景 13

第一節 官方的現代與前衛 14

一、傳統之外:現代美術─新展望 15

二、「前衛‧裝置‧空間」 17

第二節 藝評的「反現代」聲浪 19

一、本土化/國際化 19

二、畫派團體的前衛宣言 22

第三節 八○年代後期的空間政治與空間生產 25

一、空間生產 25

二、論述需求 28

小結 33

第二章 九○年代伊通公園的歷史軌跡 34

第一節 另類空間的交流特質 35

一、場所精神 36

二、聯展 38

三、個展 42

第二節 互助模式 48

一、另類空間的的中介角色 49

二、交流展 54

小結 61

第三章 另類空間在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作用 62

第一節 另類空間與閒置空間再利用 63

一、藝術進駐、專案研究─藝術社群組織化 63

二、藝企合作 65

第二節 另類空間與學院教育 70

一、另類空間學院化 70

二、另類空間的教學功能 74

第三節 網路空間 82

小結 86

結論 87

引用書目 91

圖版目錄 97

圖版 98

附錄一 圖表 103

附錄二 空間團體年表 107

附錄三 訪談紀錄 1

劉慶堂訪談 1

陳慧嶠訪談 21

參考文獻 英文書目

Ault, Julie, Alternative art, New York 1965-1985: A Cultural Politics Book For the Social Text Collective. New York: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2.

Grant H. Kester,” A Critical Framework for Dialogical Practice,” Conversation Pieces: Community and Communication in Modern Art. USA: the Regents o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4.

Kostelanetz, Richard, Soho: The Rise and Fall of an Artists′ Colony,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Lauren Rosati and Mary Anne Staniszewski, Alternative Histories: New York Art Spaces, 1960-2010, Cambridge: MIT Press, 2012.

Becker, Howard,“ Art as Collective Ac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39, No. 6 (Dec., 1974), pp. 767-776.

Sharon, Batia, “Artist-Run Galleries - A Contemporary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the Visual Arts”, Qualitative Sociology, vol. 2, no. 1, 1979, pp. 3-28.

Cooke, Jacqueline, Art ephemera, aka “Ephemeral Traces of ‘Alternative Space’: the documentation of art events in London 1995-2005, in an art library”, London: Goldsmiths University, 2007:

< http://research.gold.ac.uk/3475/3/chapter2.pdf>

Cristelle TERRONI,”Rise and Fall of Alternatives Spaces,” 2011, Books & Ideas.net:

中文書目

專書

台北市立美術館編,《1984中國現代繪畫新展望》,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1984。

台北市立美術館編,《台北現代美術十年》,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

葉玉靜主編,《台灣美術中的台灣意識》,台北:雄獅美術,1994年8月。

康添旺編輯,《1986中華民國現代繪畫新展望》,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86。

文建會,《藝術99,藝術鍊金‧工作室,專輯四》,台北:文建會,2000。

石隆盛,《藝術‧進駐‧經營與管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1.3。

謝東山主編,《台灣當代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8。

謝東山,《台灣美術批評史》,台北:洪葉文化,2005。

高千惠,《藝種不原始─當代華人藝術跨領域閱讀》,台北:藝術家,2004。

林葆華、雷逸婷編輯,《立異—九○年代台灣美術發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5。

吳瑪悧,《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台北:遠流,2007。

蕭麗虹,《從邊緣建構另類美學,竹圍工作室十二年》,台北:竹圍創藝,2008。

游崴,《繼續,新樂園─台灣當代藝術文件1995-2008》,臺灣:原點,2008。

杜紫軍總編輯,《2008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台北:經濟部工業局,2009。

姚瑞中,《台灣廢墟迷走》,台北:田園,2009。

姚瑞中,《搞空間:亞洲後替代空間》,台北:田園城市,2011.5。

陳淑鈴、胡慧如,《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回顧》,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10。

呂佩怡主編,《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台北:典藏藝術,2015.4。

論文

黃海鳴,〈台北市文化藝術資源調查─視覺藝術空間資源委託研究案〉,台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00。

雷逸婷,〈美術館展覽策畫實務經驗之拓展以及能力開發〉,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

錢善盈,〈一九九○年代前後「替代空間」在台灣執行之現象〉,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2003。

簡惠英,〈臺灣「另類空間」的前衛藝術發展-以「伊通公園」為例〉,嘉義: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2004。

田智娟,〈視覺藝術創作者於台北都會空間群聚之探討〉,台北: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碩士班,2011。

王嘉琳,〈能動的身軀─1980年代息壤之感性叛逆〉,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2010。

黃秀琳,〈2000年以來另類空間在台灣轉型現象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2013。

楊雅筑,〈臺灣藝術場域中的權力部署–以「臺北美術獎」為例〉,台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碩士班,2014。

期刊

黃寶萍紀錄,〈傳遞中的責任--101現代藝術群座談〉,《藝術家》147期(1983年2月),頁103-105。

陳英德,〈海外人看「101現代藝術群」五年展-一點批評和期望〉,《雄獅美術》,150期(1987年11月),頁198-207。

王俊傑,〈從自己出發─80年代被禁錮與解放的藝壇現象〉,《藝術家》,159期(1988年8月),頁277-280。

王福東,〈談台灣的美術現象 從第一屆大阪國際美展談起〉,《雄獅美術》,238期(1990年12月),頁76-77。

王墨林,〈台灣前衛藝術的新歷史主義-『息壤-3』聯展的顛覆性格〉,《雄獅美術》,253期(1992年4月),頁85-87。

王品驊,〈爭議性公共空間的出現:1980年代美術館內外的空間政治與空間生產開拓〉,《現代美術》,167期(2013年6月),頁14-25。

陸蓉之,〈探詢台灣八○年代藝術風格〉,《藝術家》,176期(1990年1月),頁121-127。

陸蓉之,〈誰的裝置藝術為誰〉,《藝術家》,273期(1998年2月),頁358-365。

陸蓉之,〈台灣90’s新觀念族群〉,《雄獅美術》,267期(1993年5月),頁396。

倪再沁,〈西方美術‧台灣製造─台灣現代美術的批判〉,《雄獅美術》,242期(1991年4月),頁114-133。

倪再沁,〈台灣當代美術初探〉,《雄獅美術》,255期(1992年5月),頁24-31。

林裕祥,〈台灣美術創作者和超前衛的關係〉,《雄獅美術》,258期(1992年8月),頁59-64。

林伯欣,〈九○年代後期當代藝術策展的論述形構:兼論台灣美術主體位置的流變〉,《中外文學》29卷7期(2000年12月),頁4-40。

林平,〈藝術展覽的價值和空間的關係〉,《博物館季刊》,19期(2005年01月),頁29-37。

黃麗娟紀錄,〈中青輩藝術家對談系列(7):從當代藝術替代空間展望臺灣現代藝術的發展〉,《藝術家》,199期(1991年12月),頁300-309。

黃海鳴,〈本土意識、文化認同及台灣當代藝術之脈動〉,《藝術家》,238期(1995年3月),頁227-234。

黃義雄,〈藝術實踐的特定場所—SOCA現代藝術工作室〉,《現代美術》,167期(2013年6月),頁27-28。

連德誠,〈替代空間,替代什麼﹖〉,《炎黃藝術》,44期(1993年4月),頁38-41。

吳瑪悧,〈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現代美術》,54期(1994年6月),頁2-3。

吳瑪悧、楊佩玲,〈北美館實驗空間要關閉?〉,《藝術家》,39卷5期(1994年11月),頁369-374。

謝東山,〈李仲生前衛藝術教學法專輯:飛越學院的天空─李仲生的前衛藝術教學法〉,《藝術家》,230期(1994年7月),頁286-361。

謝東山,〈八○年代台灣前衛美術〉,《藝術觀點》,第9期(2001年1月),頁46-53。

蕭麗虹,〈瞄準藝術家工作室‧觀國際藝術家工作室〉,《藝術家》,257期(1996年10月),頁350-367。

石瑞仁,〈當代藝術展覽的觀念與策略〉,《台灣美術》,42期(1998年10月),頁74-81。

石瑞仁,〈台灣藝術的「後替代」時期來臨了─給你更另類的藝術空間,送我超前衛的政治形象〉,《藝術家》,281期(1998年10月),頁285-287。

游崴,〈讓藝術集體出軌,在街頭外遇〉,《藝術觀點》,9期(2001年1月),頁15-20。

游崴,〈遙遠城邦的邊境想像─從兩本藝術雜誌談70、八○年代藝評概況〉,《大趨勢》,3期(2002年1月),頁20-23。

張晴文,〈不替代什麼的替代空間〉,《藝術觀點》,8期(2000年,10月),頁47-49。

藝術家雜誌編輯,〈台灣1980藝術、空間與事件〉專輯,《藝術家》,451期(2012年12月),頁176-217。

李宜修,〈台灣藝術市場變遷下美術社會現象演進與變化之研究(1990-2000 年)〉,《屏東教育大學學報-人文社會類》,36期(2011年3月),頁111-140。

范姜明道編輯,〈回顧與展望--裝置藝術在台灣座談--台灣裝置藝術發展的歷史探勘〉,《藝術家》,323期(2002年4月),頁509。

龔卓軍,〈評論.翻譯與抽象機器:以謝德慶作品為例〉,《現代美學報》,24期(2012年11月),頁83-111。

高愷珮,〈燃燒青春與革命熱情的實踐精神─賴純純與SOCA現代藝術工作室〉,《藝術家》,451期(2012年12月),頁204-206。

廖春鈴,〈重回新展望─北美館當代脈絡的開拓〉,《現代美術》,167期(2014年8月),頁6-15。

網站資料

伊通公園:http://www.itpark.com.tw/

伊通公園舊網站:http://www.etat.com/itpark/

竹圍工作室:http://bambooculture.com/2015/front

悍圖社:http://hantooartgroup.tw/

藝企網:http://www.anb.org.tw/

今藝術:http://artouch.com/artco/

帕夫洛夫之犬,〈伊通公園20年──訪莊普、陳慧嶠、劉慶堂〉,帕夫洛夫之犬:

〈人在廢墟.姚瑞中〉,帕夫洛夫之犬:

「一○一現代藝術群成立宣言手稿」,1984.6.1,weiflicks:

MediaArt媒體藝術,〈台灣藝術家訪問記錄─陳界人〉:

李銘盛,〈別以為這與您沒有任何關係〉,2015.1.5:

Southern Exposure:https://www.soex.org/publications/sister-spaces

劉新圓,〈菁英式的文化政策〉,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改分析(2002/12/12):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091/EC-B-091-086.htm

陳雨君,〈從藝術樂園到空殼廢墟:華山文創園區的空間戰爭〉:

秦雅君,〈作為一種例外於現實的狀態之國家氧的《Arther》〉,台北:田園城市,2011:

張力山,〈第一扇窗〉,「力」拔「山」兮─關於張力山與他的創作:

劉宥宜,〈明日的典型—非典型展覽創作初探〉,MOT/TIMES線上誌:

〈廢工廠‧交換‧展覽空間的想像翻轉--訪問乒乓創作團隊〉:

〈人物訪談─廖堉安〉,二十一世紀少年─游牧座標İİİ:http://21century-artists.blogspot.tw/2009_05_01_archive.html

指導教授 吳方正 審核日期 2015-8-3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