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楊哲緯(Che-wei Yang)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哲學研究所 |
論文名稱 |
建構臺灣師徒制商業倫理規範 (Business Ethics of the Mentoring System in Taiwan.)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
摘要(中) |
近年來臺灣社會對於青年失業率、學用落差及產業人才失衡問題,紛紛開啟了藍領職業及師徒制探討。在產、官、學的高度關注下,以及媒體一系列藍領技職議題與國際經驗報導,為臺灣師徒制及職業人才訓練,帶來新的討論。
師徒制、師徒關係,這些經由傳統文化延續,早期社會約定俗成的概念,逐漸因研究而展現出多元的師徒功能。傳統師徒制流傳下來的特性,也因研究探討,開啟了與現代職業訓練及體面勞動的對話。許多研究證實,師徒制、師徒關係、師徒功能,皆會影響員工,組織社會化、組織公民行為,更有助於技職產業整體發展,提供良好的職能培訓制度,提升工作滿足感。文獻研究中有諸多成功師徒功能的實證結果,但師徒制與商業倫理之關係,仍未被關注探討。缺少商業倫理的師徒制,將是一套未經由商業倫理反思的人才培訓制度。若師徒制運用於違法的、不符合倫理價值的群體之中,將會帶來對社會產生惡性循環,不道德的組織社會化以及組織公民行為。而在成功的師徒制實證研究中,亦未能關注到,因師徒制而拒絕參與技職行業,或因師徒制而離開企業的研究數據。
在現今,師徒制雖已被產、官、學、媒體,多方的探討且推崇,但臺灣社會仍舊面臨著產業人才失衡、青年失業率、技職人才斷層等問題。顯現出,諸多研究成果,證實擁有高度成效及功能性的師徒制,仍未解決臺灣社會現下的產業人才危機。筆者認為,應進行師徒制倫理探究,藉由商業倫理理論,涉利者理論進行更全面性的分析影響因素,進一步由整合社會契約建構出符合倫理的師徒規範,來回應臺灣社會與師徒制人才培訓之間的爭議,以促進師徒制能切實的應用於臺灣社會,回應臺灣產業所面臨的問題,並對產業發展產生實質的助益。
本文藉由臺灣師徒文獻整理師徒研究發展及議題,再探討國外師徒制度的發展及經驗,並找尋優異之處,進而實務反思臺灣三種不同的師徒模型,最後結合理論與實務,以涉利者理論分析文獻及實務經驗整合的師徒相關倫理議題,並由整合社會契約分析人類倫理價值依據,最後建構出十四條師徒制商業倫理規範。依據這十四條商業倫理規範,除了可回應現有的師徒制爭議,依循這十四條師徒規範,將是創造良好師徒效能的開始。
關鍵字:師徒制、師徒關係、師徒功能、涉利者理論、整合社會契約、體面勞動。 |
摘要(英) |
Facing issues such as youth unemployment rate, disparity between knowledge-learned and skills-needed, as well as industry talent imbalance in recent years, Taiwanese society has gradually initiated discussions upon mentoring system and blue-collar occupations. Close attention from industry, government, education groups, with series of reports about blue-collar subjects and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brings new discussions on Taiwanese mentoring system and professional talents training.
Mentoring system, mentoring relationship; from traditional cultural continuation, early society idea of conventions and agreements, developed into multivariate mentoring functions through studying. Because of studying,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mentoring handed down from before also started conversation between modern occupational training and decent work. Numerous of studies proves, mentoring system, mentoring relationship, and mentoring function affects employees. What’s more,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also benefit whole development of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industry, provide well professional training system, increase working satisfaction. There are plenty successful results of mentoring system in the literature. But, there still lacks of discussion upon relation of business Ethics and mentoring. Mentoring system, without discussing its business Ethics, will be a talents training system lacking moral thinking and ethical studying. If mentoring is used in illegal, unethical parties, it will bring unethical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vicious circles upon the society. However; in successful mentoring examples studying, it failed to look into the data of those who deny to take part i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system due to mentoring, or those leaves their company for mentoring.
As of today, even though mentoring system is respected and discussed on multi-aspects by industry, government, media, and education groups. However, Taiwan still faces issues such as industry talent imbalance, youth unemployment, and professional talents gap. Showing that despite numerous studying results proved that even with highly effective and functioning mentoring system, it still cannot solve the present crisis of industrial talents in Taiwanese society. The author believes, there should be ethical studying of mentoring; by commercial ethic theory and stakeholder theory approaches so as to gain a more comprehensive effect analysis. Furthermore, to respond the ethical disputes between Taiwanese society and mentoring system by constructing an ethical mentoring norm through integrating social contract in order to ensure mentoring system can apply on Taiwanese society practically. And to response issues faced by Taiwanese industries, generating a substantial benefit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development of mentoring system study and issues from Taiwanese mentoring related documents; discussing foreign mentoring system experiences and development, sorting out the advances; and to further reflect practically on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mentoring patterns in Taiwan. Then combine theory and practice, data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integration of mentoring related issues analyzed by stakeholder theory. In the end, with human ethical value bases analyzed through integrating social contract, constructing fourteen rules of mentoring business ethical regulations. Based on these fourteen regulations, existing mentoring ethical issues will be answered. Following these regulations, there will be an initialization of creating a better mentoring efficiency.
Keywords: Mentoring System (Apprenticeship), Mentoring Relationship, Mentoring Function, Stakeholder Theory, Integrating social contract Theory, Decent Work. |
關鍵字(中) |
★ 師徒制 ★ 師徒關係 ★ 師徒功能 ★ 涉利者理論 ★ 整合社會契約 ★ 體面勞動 |
關鍵字(英) |
★ Mentoring System (Apprenticeship) ★ Mentoring Relationship ★ Mentoring Function ★ Stakeholder Theory ★ Integrating social contract Theory ★ Decent Work |
論文目次 |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師徒功能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 8
第四節 為什麼需要倫理規範? 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2
第一節 傳統技職產業傳統師徒制 12
第二節 學院師徒制 15
第三節 企業師徒制 20
第四節 小結 24
第三章 國外師徒制經驗 28
第一節、日本職人精神與師徒制 28
一、 職人精神 28
二、 師徒制 30
第二節、德國雙軌制 34
一、 雙軌制職業訓練的社會面性 34
二、 雙軌制職業訓練法令制度 36
三、 雙軌制職業訓練認同感 36
四、 雙軌技職教育特色 37
第三節、國際勞工組織師徒制研究報告 38
一、 師徒制的定義 39
二、 制度式與非制度式師徒關係 39
三、 制度式師徒能提供僱主與學徒的參與誘因 41
四、 制度式師徒的失靈 42
五、 社會團體在師徒制之中的作用 42
六、 ILO結論與建議 43
第四章 臺灣師徒制及倫理問題 45
第一節 臺灣傳統師徒制及倫理問題 45
一、烘培業案例-中小型加工廠為例 46
二、傳統師徒制運作模式 47
三、傳統師徒制倫理問題 52
第二節 臺中市政府公務人員師徒制及倫理問題 54
一、 計畫辦法 55
二、 執行方法 56
三、 計畫特色 57
四、臺中市政府師徒制倫理問題 59
第三節 行政院勞動部「明師高徒」計畫及倫理問題 60
一、 計畫辦法 60
二、 執行方法 62
三、 計畫特色 62
四、明師高徒計畫倫理問題 63
第五章 臺灣師徒制涉利者倫理分析及整合社會契約 67
第一節 涉利者倫理分析 70
一、涉利者分析方法 71
二、臺灣師徒制之涉利者理論分析 73
第二節 整合社會契約論 82
一、何謂社會契約 82
二、在商業世界中的社會契約 83
三、整合社會契約論 85
四、人權作為超級規範 91
五、整合社會契約(ISCT)決策模式 92
第六章 建構臺灣師徒制商業倫理規範 95
第一節 符合超級規範之國際勞動組織聲明 95
第二節 區域規範-臺灣 101
第三節 建構臺灣師徒制的商業倫理規範 106
第四節 運用規範回應問題 113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21 |
參考文獻 |
參考文獻(按筆畫排列)
中文
Ruth Benedict(著);黃道琳(譯),1991,《菊花與劍 : 日本的民族文化模式》,臺北:桂冠。
Ruth Benedict著;呂萬和、熊達雲、王智新(譯),2015,《菊與刀:日本人說明書》,臺北:笛藤。
王建森,2008,<師徒功能認知與組織公民行為關聯性之研究-以工作滿足為中介變數>,高雄:高雄餐旅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琬淳,2012,《運用同儕師徒制促進國中學生國文學習成就與學習適應之行動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
王筱蘋,2008,《師父利益、知覺組織支持及對徒弟期待》,臺北: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加藤周一(著);彭曦、鄔曉研(譯),2008,《何謂日本人》南京:南京大學。
北正史(著);澤田重隆(繪圖);陳嫺若(譯),2007,《東京下町職人生活》,臺北:馬可波羅文化。
古秀菊,2003,<高職師徒制教學學生學習概況探討-以鶯歌陶瓷工程科為例>,刊於《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第76期,頁57-62。
多田道太郎(著) 汪麗影(譯),2008,《身邊的日本文化》南京:南京大學。
江文鉅、張美瑤,2012,<德國高等技職教育新貌>,刊於,《教育資料集刊》,第55輯「2012各國技職教育」。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7,《德國雙軌制職業訓練考察(台德菁英計畫技術移轉)》,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余鑑、于俊傑、余采芳、鄭宇珊、曾摯青,2011,<3C售後維修服務業之師徒制關鍵成功因素對生涯發展研究>,刊於,《中華管理學報》第121期,頁39-72。
吳京/主持,紀麗君/採訪,尤能傑/攝影,2006,《臺灣技職人的奮鬥故事》,臺北:三民。
吳美連,2005,<找一位良師-師徒關係對女性工作適應與職涯晉昇的影響>,刊於,《飛訊》第35期,頁1-19。
吳美連、溫淑戀、呂純純,2009,<同儕師徒功能與大學生學習成效關聯性之探討>,刊於,《中原企管評論》第72期,頁117-141。
吳美連、溫淑戀、莊文隆,2011,<師徒功能與組織公民行為的關係-工作滿足的中介效果>,刊於,《企業管理學報》第89期,頁33-56。
吳浚寧,2004,《陳式太極拳師徒之營利紛爭-師徒契約角度的分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吳淑美,2009,《非正式師徒架構下的幼兒園新手教師課程發展歷程之探究》,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詞書》,臺北:高等教育。
吳稚文,2010,《師徒功能認知對工作績效之影響-以組織承諾為中介變項》,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樎椒,2011,<職前幼教師對認知師徒制融入專業必修課之知覺研究>,刊於,《教育研究月刊》第208期,頁77-89。
呂潔如,2005,《溝通與教導技能訓練對技術員師徒制之影響研究》,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曉青,2004,《師徒關係認知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以國際觀光旅館廚師為例》,臺中: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宋建興,2011,《房仲業師徒功能、組織社會化與任務績效關係之研究》,臺中:逢甲大學-土地管理所碩士論文。
李仁芳,2008,<銀座的意匠與意匠經濟>,收錄於,須藤靖貴(著),山田淑敏(譯),《銀座專業職人世界第一》,臺北:天下雜誌。
李月華、吳秋瓊、陳玲芳,2011,《一心一藝 : 巨匠的技與美》,臺中: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李伊尚,2009,《師徒功能認知對知識移轉績效之影響-以研究訓練環境為干擾變項》,高雄: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直融,2011,《心理契約滿足、師徒關係與組織績效關係之探討》,屏東: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昭蓉,2012,<師徒怎麼配?論師徒功能、員工知識分享與創新行為關係中師徒類型之調節角色>,刊於,《人力資源管理學報》第124期,頁81-105。
李倩鈺,2002,《教育實習中實習輔導教師與實習教師師徒關係之探討》,臺東: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振嘉、陳婉青,2013,<臺灣傳統工匠師徒制與職業訓練之比較分析>,刊於勞動部,《就業安全》102年第二期。
李浩然、陳彥廷、柳賢,2013,<認知師徒制對一位中學數學實習學生:教學實務知識與信念的改變>,刊於,《教育與心理研究》第361期,頁29-61。
李耀宗,2012,<認知師徒制理論在國術教學上的應用>,刊於,《學校體育》第129期,頁101-107。
李藹慈、洪珮瑜,2009,<師徒功能與房屋仲介業務人員工作績效的關係--自我效能之中介效果>,刊於《人力資源管理學報》第91期,頁23-43。
沈羿成、劉佩雲,2013,<教學案例討論提升教師學科教學知識之研究一以數學科為例>,刊於,《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第9期,頁145-180。
卓筱淇,2002,《師徒性別配對與師徒功能及其後果變項關聯性之研究》,桃園: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佳暖,2004,《師徒關係與組織承諾》,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尚平、陳建龍、張明旭,2010,<國際觀光旅館後場烘焙師父工作滿意、離職傾向與工作績效之研究:華人社會之師徒功能>,刊於,《觀光休閒學報》第161期,頁45-66。
林明德、吳明德,2011,《鹿港工藝八大家》,臺中:晨星。
林晏鈴,2009,《師徒功能與工作壓力之關係-以組織社會化為中介變項》,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晏鈴、張婉菁,2010,<師徒功能與工作壓力之關係:以組織社會化為中介變項>,刊於,《人力資源管理學報》第103期,頁75-96。
林暉倫,2013,《以萃思方法改善藥廠新進業務員工師徒制度之研究-以某藥廠為例》,高雄: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工業工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艷君,2008,《混齡幼童參與同儕師徒制閱讀活動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社團法人日本產業訓練協會(著);朱炳樹(譯),1990,《日本職業訓練百年史》,臺北:行政院勞委會職業訓練局。
邱美虹、陳慧蓉、周金城、蔡春風、辛怡瑩,2009,<大學透過參與式評鑑協助高中開發課程之研究-臺北市建國高級中學高瞻計畫之子計畫六>,刊於,《科學教育月刊》第322期,頁2-9。
邱繼逸(郭敏珣),2010,《師徒功能認知對職場個人學習影響-以回饋接受度為調節》,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金煥模,1978,《建立新制學徒訓練制度專題研究》,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侯念祖,2004,<確當的勞動、教育與文化:工匠勞動的意義>,刊於,《思與言》第421期,頁65-119。
侯耀翔,2013,《轉換型領導、交易型領導、師徒功能認知與組織承諾之關連性研究-以某石化公司為例》,高雄: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凃博崧,2010,《師徒制度功能對徒弟職涯成效影響之整合分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志明,2011,《契約法總論》,臺北:姚志明出版:元照總經銷。
柳宗悅(著);戴偉傑、張英華、陳令嫻(譯),2013,《工藝之道 : 日本百年生活美學之濫觴》,臺北:大鴻藝術。
洪煌佳,2010,<師徒功能對劍道運動選手組織社會化影響之研究>,《體育學報》第432期,頁83-95。
洪瑜珮,2008,《師徒功能對房屋仲介業務人員工作績效的影響:自我效能之中介效果》,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系碩士論文。
祈台穎,2010,《尋百工 : 四個年輕孩子與一百種市井職人相遇的故事》,臺北:遠流
紀乃文、黃淑貞,2012,<如何強化新進人員的留任與表現?-探討新進人員個人工作適配、個人組織適配對其工作績效與離職傾向的影響:師徒關係與新進人員人格特質的干擾效果>,刊於,《T&D飛訊》第24期,頁27-42。
胡伯堯,2013,<師徒傳承訓練模式案例分享─以大溪木雕為例>,刊於勞動部,《就業安全》102年第1期。
胡淑惠,2012,《徒弟對導師的信任對正式化師徒功能的影響─以權力距離為干擾變項》,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肇惠,2004,《臺灣企業女性經理人玻璃天花板認知程度與其工作滿足關聯性之研究》,桃園: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香惠初,2009,<詠春拳在香港-看師徒制度的運作情況及功能>,刊於,《香港人類學》第3期,頁40-53。
徐秀娟,2008,<音樂才能班主副修教學的探討與省思>,刊於,《屏東教育大學學報》人文社會類,第31期,頁1-32。
徐昌錦,2008,《契約權利停看聽》,臺北:書泉。
徐璧君、賴本隊,2008,<師徒功能對壽險新進業務員離職傾向的影響:組織社會化程度的中介效應>,刊於,《朝陽商管評論》第71期,頁27-50。
泰山職業訓練中心,2007,《泰山職業訓練中心功能調適與策略發展之研發》,勞動力發展署。
高文彬,2012,<連鎖餐飲業師徒制教學與領導之研究>,刊於,《臺灣勞動評論》第42期,頁183-219。
高美琴,2001,《師徒間認知差異對知識移轉績效之影響:調節模式的驗證》,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高維序,2005,《同年級跨班級同儕師徒輔助教學策略之探究》,臺東: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中原,2005,《國小社團運用「同儕師徒制」方案之行動研究—以舞獅社為例》,臺東: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仁家、游宗達,2014,<德國雙軌技職教育對我國技職教育之啟示>,刊於,《臺灣國際研究季刊》第10卷 第3期,頁173-188。
張育欣,2014,《知覺師徒功能與知覺團隊績效之關聯性研究-以工業技術研究院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瑞元、陳心懿、林金賢、施佩玲,2011,<師徒功能對工作倦怠的影響--組織社會化程度的中介作用>,刊於,《人力資源管理學報》第112期,頁71-93。
曹承瑞,2008,《新進人員之資訊尋找行為、組織社會化與組織承諾—以社會成本與師徒功能為干擾變項》,臺北:國防大學-資源管理及決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秀春、童嘉為,2013,〈業師制(Mentoring System)在高階文官培訓之應用-以101 年高階文官培訓飛躍方案職務見習制度為例〉,刊於,《T&D 飛訊》,第170期。頁1-38。
許芳瑜,2009,《師徒功能及社會支持對學生擊劍選手組織社會化影響之研究》,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碩士論文。
許淑穗、許淑卿、吳淑禎,2009,<師徒功能、生涯自我效能與工作滿意度之關係研究-以臺灣科技產業員工為例>,收錄於,第四屆「社會學與心理學的對話」學術研討會。
郭振昌,2003,<德國職業訓練雙軌制的省思>,刊於,《社區發展季刊》第104期,頁443-453。
陳木金、陳添丁,2006,<高中初任校長職前培育之師徒校長輔導制度的建構與探討>,刊於,《學校行政雙月刊》第41期,頁215-230。
陳玉樹、謝宜栴,2008,<師徒功能對工作績效的影響:以職場個人學習為中介效果>,刊於,《中正教育研究》第72期,頁65-91。
陳仲偉,2005,<從哈日到知日-以日本動畫文化為例>,刊於,《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第43卷1期,頁25-70。
陳仲偉,2013,<日本漫畫與大眾社會之崛起:從江戶時代看起>《庶民文化研究期刊》NO.7,三月,pp.1-38。
陳自強,2012,《契約之成立與生效》,臺北:元照。
陳怡容、徐明志,2009,<從技職二元邁向生涯多元-談德國技術職業教育對臺灣技職教育的啟示>,刊於,《中等教育》第60卷2期,頁82-97。
陳秉沛,2010,《組織承諾對師徒功能認知與組織公民行為之中介效果》,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長庚,2006,《關務人員師徒關係對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新竹: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碩士論文。
陳信宏,2005,《人際吸引對師徒間相似性與師徒功能中介效果之探討》,臺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陳姿伶,2012,<師徒制於公部門人力培訓知創新應用>,刊於,《飛訊》第142期,頁21-30。
陳姿伶,2013,<再現師徒制OJT的混成學習設計>,刊於《飛訊》第172期,頁27-33。
陳姿伶,2014,<提升師徒制運作績效的調整思維>,刊於,《研習論壇》第163期,頁1-10。
陳建志,2010,《同儕師徒制對國一學生數學學習成效之影響》,高雄: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陳思莊,2009,《以認知師徒策略進行網路探究活動對學童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臺南: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碩士論文。
陳政權,2009,<太極拳師徒制傳承之探討>,刊於,《國北教大體育》第3期,頁63-71。
陳若琳,2005,《研究自我效能對師徒制功能與研究產出關係之影響》,臺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陳家彌,2002,<師徒式專業成長研究-師徒式教育實習可以促使教師專業成長嗎>,刊於,《教育學刊》第18期,頁135-161。
陳殷哲,2012,<反向師徒制對於傳統師徒功能影響之探究>,廈門:廈門大學第四屆 「海西永續經營管理論壇暨學術論文發表」研討會。
陳殷哲,2014,<公部門學習策略與應用–雙向師徒制、ARCS學習動機與結構化在職訓練>,刊於,《研習論壇》第163期,頁25-36。
陳殷哲,2014,<公部門學習策略與應用-雙向師徒制、ARCS學習動機與結構化在職訓練>,刊於,《飛訊》第163期,頁37-48。
陳嘉彌,2003,《師徒式教育實習之理論與實踐》,臺北:心理。
陳嘉彌,2004,<青少年學習應用同儕師徒制可行性之探析>,刊於《教育研究資訊》第123期,頁3-22。
陳嘉彌,2005,《國小跨年級同儕師徒制教學策略之研究》,臺北:揚智。
陳嘉彌,2008,<跨年級同儕師徒制中師傅生學業成績及其學習感受改變之分析>,刊於,《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第41期,頁109-140。
陳嘉彌,2011a,<大學院校推動職涯師徒制之探析>,刊於,《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第41期,頁27-53。
陳嘉彌,2011b,<青少年師徒制豐富學生學習及表現之新思維>,刊於,《中等教育》第623期,頁132-144。
陳嘉彌,2012a,《師徒制創造成功的職涯-徒弟秘笈》,臺東:國立臺東大學。
陳嘉彌,2012b,<產學合作推動職涯師徒制之構想--Emmanuel College個案之啟示>,刊於,《長榮大學學報》第161期,頁29-41。
陳嘉彌,2014,<本位師徒制輔助公部門提升人力學習之應用>刊於,《研習論壇》第163期,頁11-24。
陳蕙茹,2005,<探討認知師徒制在數學學習之應用--以「因數」學習為例>,刊於《屏東教大科學教育》第22期,頁24-34。
傅衡宇、余坤東、鄒瑞平,2008,<師徒功能與訓練遷移成效關聯性之研究>,刊於,《中華管理學報》第92期,頁1-15。
曾慧珍,2002,《師徒關係及員工社會化程度對個人組織契合度之影響》,桃園: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慧雯,2006,《幼稚園教育實習教師專業成長—以師徒制模式為例》,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程薰緩,2011,《尋找一代宗師 : 那些工藝師傅教我的事》,臺北:電腦人文化創意市集。
須藤靖貴(著),山田淑敏(譯),2008,《銀座專業職人 世界第一》,臺北:天下雜誌。
馮人龍,2012,《嚴謹性人格特質與組織社會化之中介式調節效果在師徒功能與組織承諾之關係-以空軍志願役人員為例》,臺北:國防大學-資源管理及決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玉惠(吳新華),2009,《國小樂團運用同儕師徒制配對策略之行動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班碩士論文。
黃威嵐,2008,《女性廚師玻璃天花板與師徒關係認知對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以國際觀光旅館為例》,臺中: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黃英傑,2008,《資訊融入教學輔以認知師徒制對學生數學學習成效之研究-以「一元二次方程式」單元為例》,臺北: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智焄,2009,《幼稚園實習輔導教師與實習生師徒關係之研究》,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黃煥榮,2014,<師徒關係的意義、類型、功能及其對人力資源發展的影響>,刊於,《研習論壇》第163期,頁25-36。
黃煥榮,2014,<師徒關係的意義、類型、功能及其對人力資源發展的影響>,刊於,《飛訊》第163期,頁25-36。
黃靖懿、嚴芷婕著,2013,《職人誌 : 52個頂真職人,認真打拚的故事報乎恁知》,臺北:遠流。
黃瓊玉,2004,《師徒功能認知、工作滿足與組織公民行為關聯性之研究》,桃園: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永良,2008,《日本文化史:日本文化的光與影》,臺北:致良。
楊登伍,2002,《師徒關係對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稅局稅務人員之分析》,新竹: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碩士論文。
葉保強,2002,《建構企業的社會契約》,臺北中和:鵝湖。
葉保強,2013,《企業倫理》,臺北:五南。
董玉娟、林義屏、吳嘉芬,2013,<向下影響戰術、向上維持戰術與師徒利益關係之研究>,刊於,《中山管理評論》第213期,頁579-623。
鄒瑞平,2004,《師徒關係、訓練遷移與生涯自我效能之關係探討》,基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廖珮妏、黃瑜華、余鑑,2014,<以徒弟觀點探討師徒功能為完全中介效果>,刊於,《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第八卷第三期,頁1-19。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2012,《臺北夢行者: 職人精神再發現》,臺北:臺北市政府勞動局。
趙志浩,2009,《銀行鑑價部門新員訓練歷程與成效關係之初探:師徒制功能觀點》,臺北: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遠藤敬(著);孫玉珍(譯),2008,《男的民俗學. 大漁篇》,臺北:遠流。
遠藤敬(著);孫玉珍(譯),2008,《男的民俗學. 山林篇》,臺北:遠流。
遠藤敬(著);孫玉珍(譯),2008,《男的民俗學. 職人篇》,臺北:遠流。
劉沛妏,2013,《發展師徒制模式及其對初任教師數學探究教學知識與實務影響之探討》,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怡蘭,2005,《師徒關係對組織社會化的影響》,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冠伶,2012,《同儕師徒制對高中學習障礙學生及同儕小老師生物學習影響之個案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奎熙,2006,《組織員工之師徒關係探討-以中華電信公司為例》,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劉曉芬、林佑宣,2013,<大學研發活動中的師生關係:研究生助理觀點>,刊於,《教育研究與發展》第九卷第二期,頁175-204。
歐美伶,2009,《同儕師徒關係對運動選手組織社會化之影響》,臺東: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滕慧敏,2002,《師徒功能對工作-家庭衝突影響之研究》,桃園: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孟佳、陳冠浤、戴靖濚,2012,<碩士生指導教授論文指導行為之研究─領導理論觀點>,刊於,《勞資關係論叢》第132期,頁45-116。
蔡淳如,2008,《師徒制與師徒功能對員工創新行為之影響-以知識分享為中介變數》,高雄: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融潤,2010,《企業實習生師徒制之發展研究-以外商企業為例》,臺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鄭衍基,2009,《樂在廚中 : 阿基師》,臺北:文經社。
鄭瑩妮、胡昌亞、簡世文,2013,<師徒功能與徒弟知識分享>,刊於,《商略學報》第51期,頁37-56。
盧柄君,2010,《國中資優班數學教師在師徒制模式下之專業成長》,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資賦優異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圓華,2012,《臺灣今昔.百年木工藝家具》,南投: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蕭詔文,2003,《高中資優生師徒關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數理生、藝術生與一般生之對照》,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心理與輔導組碩士論文。
蕭慧琴,2013,《師徒制在小學新進教師輔導上之應用》,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蕭賢良,2005,《跨年級同儕師徒中徒弟生轉換成師傅生之個案研究》,臺東: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志樫、葉俊偉、林保成、蔡錫濤,<電子化師徒制的品質與效益評估>刊於《品質月刊》第477期,頁20-24。
聯合報編輯部,2011,《發現臺灣勞動生命力》,臺北:勞委會。
謝宜栴,2006,《師徒功能對壽險業務人員工作績效的影響:職場個人學習為中介效果》,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系碩士論文。
謝玲玲,2009,《師徒功能認知對職場個人學習之影響-以中央人資所企業導師制度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嘉心,2014,《「做師傅就好」:港都黑手師傅的生命、工作與社會流動》,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慧怡、黃良志、林淑慧,2013,<轉換型領導、師徒功能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知覺主管支持為調節變項>,刊於,《中小企業發展季刊》第28期,頁93-125。
簡玉琳,2013,《認知師徒制對新手教師實施閱讀理解教學之研究-以QAR策略為例》,臺南: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簡守平、滕慧敏,2008,<師徒功能對工作-家庭衝突影響之研究-以在職進修生為例>,刊於,《德霖學報》 第22期,頁91-102。
簡慧貞,2009,《師徒制功能、員工組織社會化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銀行員工為例》,臺北: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又睿,2012《以身觀身-日本傳統工藝傳習推廣制度之旅》,客家委員會築夢計畫成果報告書。
鹽澤槙(著);李美惠(譯),2014,《百年傳承 : 20家日本老字號的初衷、熱情與奮鬥記錄》,臺北:遠流。
外文
Kram, K. E. (1983). Phases of the mentor relationship.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6(4), 608-625.
Scandura, T. A. (1992). Mentorship and career mobility: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3(2), 169-174.
網路資源
《天下雜誌》,2012,<能力扎根>,第511期:陶允芳,<德國產學合體 畢業即就業>。
Aoicyou,2014,<日本百年老舖>,刊於《櫻前線日本留學教育特刊》7月27日。網址:http://www.szsjapan.com.tw/?p=2596。2014年3月查詢。
Gelb, David/導演;小野二郎、小野禎一/主演,2011,《壽司之神》紀錄片,臺北:智軒文化。
The Economist,2014,Keeping up with the Schmidts.2014年04/26查詢。
中國時報,2015,<莫忘來時路-22K德政變劣績>,5月11日報導。網址: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11000385-260109。2015/05查詢
今周刊「師徒」、「德國雙軌制」相關報導: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2015年5月查詢。
水電師的心情部落格。網址http://yuisancsy.pixnet.net/blog/post/19391125-%E6%B0%B4%E9%9B%BB%E7%9A%84%E5%B8%AB%E5%BE%92%E5%88%B6。2014年3月查詢。
自由時報,2012,<黑手月領10萬 嘆徵不到學徒>,10月26日報導。網址:https://tw.news.yahoo.com/%E9%BB%91%E6%89%8B%E6%9C%88%E9%A0%9810%E8%90%AC-%E5%98%86%E5%BE%B5%E4%B8%8D%E5%88%B0%E5%AD%B8%E5%BE%92-202416922.html。2014年11月查詢
行政院勞動力發展署-明師高徒計畫。網址:http://www.wda.gov.tw/home.jsp?pageno=201310280008&acttype=view&dataserno=201311280002。2014年3月查詢。
東森新聞,2013,<10K時代來臨?勞委會「明師高徒」計畫 徒弟月領1萬>,10月20報導。網址: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1020/284299.htm。2014年11月查詢。
東森新聞大陸中心,2014,<中國女學生大鬧日本「壽司之神」名店:要吃全熟壽司>,5月8日報導。網址: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508/354711.htm。2015年3月查詢。
林安妮,2013,<日本/職涯扎根 中小學培養職人魂>《聯合報 願景工程》6月3日。2015年3月查詢。
林讓均、賴琬莉,2013,<越洋直擊 德國「師徒制」 教育啟示錄>,刊於《今周刊》,第845期。2014年11月查詢。
秋山木工,學徒計畫。網址:http://www.akiyamamokkou.co.jp/student.html 2014/11/23查詢。
風傳媒,2015,<H&M血汗工廠紀實>,2月9日報導;原文出處,挪威晚郵報。網址:http://www.aftenposten.no/webtv/#!/kategori/10514/sweatshop-deadly-fashion。2015年5月查詢。
國家地理雜誌,2014,<鐵與血之歌,拆船工人。>,5月。網址:http://www.ngtaiwan.com/4936。2015年3月查詢。
國際勞動組織(ILO)相關公約請見官網。2014年3月查詢。:
http://www.ilo.org/global/about-the-ilo/lang--en/index.htm
ILO,1970,第113號-最低工資公約。
ILO,2008,爭取公平全球化的社會正義宣言。
ILO,2009, Recovering from the crisis: A Global Jobs Pact.
ILO,2012, The youth employment crisis: A call for action.
ILO,2012,Overview of Apprenticeship systems and issues.
ILO,2015,The transition from the informal to the formal economy.
Apprenticeships, Skills, Children and Learning Act 2009,參見:http://www.legislation.gov.uk/ukpga/2009/22/pdfs/ukpga_20090022_en.pdf。2014年3月查詢。
莊貴枝,2007。〈德國職業教育之現況與啟示〉,2014年六月查詢,(http://chuang.yuntech.edu.tw/953compvte/class/Bdoc.pdf)。
黃志政,2014<中市師徒制多元培訓成效 榮獲國際培訓總會卓越獎>民眾新聞網,3月20日。2014年4月查詢。
維基百科-「師徒」一詞解釋。網址: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8%AB%E5%BE%92。2014年3月查詢。
臺中市政府人事處-師徒制專區。參見網址:http://www.personnel.taichung.gov.tw/lp.asp?CtNode=9622&CtUnit=4807&BaseDSD=7&mp=114010。2014年3月查詢。
臺灣勞動部勞動基準法。參見:http://laws.mol.gov.tw/Chi/FLAW/FLAWDAT0201.asp。2014年3月查詢。
臺灣總工會全球資訊網。網址:http://www.tpfl.org.tw/rules.php。2014年3月查詢。
劉黎兒,2003,<職人願望>,刊於,《中國時報》6月15日。2014年4月查詢。
盧政春,2012。〈以師徒制為基礎的德國職類培訓雙軌制度〉,刊於,《Talent 前瞻國際研發人才》6月8日。2014年4月查詢。
賴琬莉,2013,<尋找解方 臺灣首例「師徒制」 企業、學生雙贏>,刊於《今周刊》,第845期。2014年4月查詢。
賴琬莉,2013,<黑手狀元 技職生也能出頭天 沒高學歷照樣年薪百萬>,刊於《今周刊》,第845期。2014年4月查詢。
賴琬莉,2013,<臺灣技職教育崩壞 挽救須靠四大解方>,刊於《今周刊》,第845期。2014年4月查詢。
聯合報,2013,<北科大校長:技職生滿手證照 大多沒用>,1月7日報導。2015年4月查詢。
聯合報,2013,<產學落差 「黑手沒人做 專業人才卻找不到」>,3月1日報導。2014年9月查詢。
聯合報電子報-願景工程系列,參見:http://vision.udn.com/vision/issue。有關技職師徒人才培訓議題報導:2013年8月-<高教轉骨>、2013年5月-<拚出頭路>、2013年2月-<搶救人才>。
謝春滿,2013,<誰來應徵?>刊於《今周刊》,第845期。2014年4月查詢。
<邁向優質的實習和學徒制>,Towards quality internships & apprenticeships. 參見:http://qualityinternships.eu/。2014年3月查詢。
藤間秋男,2012,<《百年企業的生存法則》日本是全球擁有最多「百年企業」的國家>,《天下雜誌》9月4日。2014年4月查詢。 |
指導教授 |
葉保強
|
審核日期 |
2015-12-17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