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施燕萍(Yen-ping Shih)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 |
論文名稱 |
古代居宅文化與《說文解字》建築相關字群研究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
摘要(中) |
建築不僅是人們生活的空間,更是文化的載體,它除了滿足人類生理安全需求,更展現出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色。透過居宅型態的變遷、建材的選擇、建築的本體及建築空間的規劃,可以反映出一個民族的居住條件、民情風俗、生活智慧及歷史演進的過程。
本文欲透過《說文解字》中與建築相關的字群探索先民的居宅文化,文中除了採用《說文解字》及其他相關典籍資料之記載,並與考古出土文物、文獻互相參照,同時回歸探討漢字形體的演變,期能較正確地理解漢字與居宅文化之關聯。
根據本文之研究,可以透過漢字理解建築本身的發展歷程、看見古人在建築構件上精細的分類 ,也可以了解古人對各類建築的使用情形,並窺探古人在建築中寄託的倫理意識。此外,文中也嘗試歸納整理先賢研究成果,校補許慎《說文》釋形釋義之不足。 |
摘要(英) |
Architecture is not only the living space for people, it is also the carrier of culture. Besides fulfilling the safety needs of human beings, it also represents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a nationality.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of residential patterns, the choices of building materials, and the special planning of the building, we can see the evolution of the living conditions, and local customs of a nationality.
In this article, to find the relationship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he culture of architecture, we studied “Analytical Dictionary of Character Language” and other ancient books with the reference to the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and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According to our study, we understood the evolution progress of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found the precise classification of architecture elements, realized the usage of various buildings style, and finally we found the ethical awareness inside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In this article, we also organized the previous studies, as the supplements of “Analytical Dictionary of Character Language”from Xu Shen. |
關鍵字(中) |
★ 說文解字 ★ 古代居宅文化 ★ 建築 |
關鍵字(英) |
|
論文目次 |
目次
中文論文提要 I
English Abstract I
目次 III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方法及步驟 3
一、研究範圍 3
二、研究方法及步驟 4
第三節 前賢研究之探討 5
一、專書 6
二、國內研究論文 9
第四節 研究綱要與預期成果 11
第二章 上古社會:原始的居住形態 12
第一節 前言 12
第二節 穴居形態探究 17
一、厂 17
二、穴、 ( )、复、復 19
三、各、出、陟、降 25
第三節 巢居生活型態 28
一、巢、乘、困 28
二、京 32
第四節 小結 35
第三章 屋宅形制與土臺建築 37
第一節 前言 37
第二節 屋宅的基本形制 43
一、宀、广、亼 43
二、个、宋 46
三、余、舍 50
第三節 宮室屋宅的原始義 53
一、宮、室 53
二、屋、宅 57
三、家 59
第四節 臺與土臺建築 62
一、臺 62
二、高 63
三、亯 66
第五節 小結 72
第四章 宮室建築之形制及其作用 74
第一節 宮室建築的發展 74
第二節 格局空間規劃 93
一、堂 94
二、序、夾 96
三、房、室、廂 96
四、寢、寑 99
第三節 室內方位 103
一、室之東北隅──宧 103
二、室之東南隅──窔 103
三、室之西南隅──奧 104
四、室之西北隅──屋漏 105
五、室之中央──中霤 107
第四節 建築構件 110
一、梁柱──楹、柱、棟、梁、桴、杗 110
二、屋簷──檐、㮰、梠、楣、樀、櫋、槾、宇 113
三、牆──牆(墻)、壁、垣、墉、堵 117
四、臺階──階、阼、除、陛、梯 118
五、門戶──門、戶、啟、開、闢、關、閉、扉、扇 119
六、窗──向、牖、窗、窻、囧、明 125
第五節 小結 135
第五章 其他建築類型及其用途 138
第一節 禮制建築 138
一、宗 141
二、廟 143
三、祧、壇、墠 147
第二節 學校教育機構 149
一、庠 150
二、序 153
三、校 154
四、學/斆 155
五、塾 157
第三節 暫居型建築 158
一、廬 158
二、館 160
三、亭 162
第四節 儲物類建築 164
一、窖、窌、竇 167
二、倉、囷、廩、庾 169
三、府、庫 176
第五節 廁所及畜牧類建築 177
一、廁/屏/庰 178
二、圊 179
三、圂/溷 179
四、牢、 、 183
五、廏 185
六、囿、苑 186
第六節 小結 189
第六章 結論 191
一、透過漢字了解建築本身的發展歷程 191
二、透過漢字探討分類精細的建築構件 193
三、先民生活的智慧──不同建築類型與作用 194
四、建築空間利用與倫理意識的建立 195
五、校補《說文》形義 196
參考文獻 197
附錄:各章討論漢字總表 217 |
參考文獻 |
參考文獻
一、 古代典籍(依時代先後編排,同一時代書目則以作者姓氏筆畫編排)
1. (春秋)左丘明著,(三國)韋昭注:《國語韋昭註》(天聖明道本嘉慶庚申獨未見書齋重雕) (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2. (春秋)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陸德明釋文,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刻:《重栞宋本左傳注疏》(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重刊宋本),收錄於《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0年)。
3. (春秋)管仲著,(唐)房玄齡注:《管子校正》,收錄於《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冊5。
4. (戰國)尸佼撰,(清)汪繼培輯:《尸子》(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清光緒三年浙江書局據湖海樓本校刊,1978年)。
5. (戰國)佚名著,(民國)袁珂注:《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出版社,1981年)。
6. (戰國)呂不韋撰,(漢)高誘注:《呂氏春秋》,收錄於《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冊6。
7. (戰國)屈原著,(東漢)王逸章句:《楚辭》,收錄於王雲五主編:《第一二集簡編五百種》(長沙: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年),冊744。
8. (戰國)孟子著,(漢)趙岐注,(宋)孫奭疏:《重栞宋本孟子注疏》 (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重刊宋本),收錄於《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0年)。
9. (西漢)公羊壽傳,何休解詁,(唐)徐彥疏:《重栞宋本公羊注疏》(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重刊宋本),收錄於《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0年)。
10. (西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陸德明釋文:《重栞宋本尚書注疏》(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重刊宋本),收錄於《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0年)。
11. (西漢)孔鰒撰:《孔叢子》(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12. (西漢)毛亨傳、鄭玄箋,(唐)陸德明音義、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重栞宋本毛詩注疏》(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重刊宋本),收錄於《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0年)。
13. (西漢)史游撰,(唐)顏師古注:《急就篇》,收錄於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冊1。
14. (西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校本史記三家注》(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15. (西漢)陸賈:《新語》,收錄於《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冊7。
16. (西漢)揚雄撰,(晉)郭璞注:《方言》,收錄於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合肥:安徽敎育出版社,2002年),冊72。
17. (西漢)焦延壽:《焦氏易林》(新北市:藝文出版社,1983年)。
18. (西漢)董仲舒撰:《春秋繁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4年)。
19. (西漢)劉向編,(東漢)高誘注:《戰國策》(臺北:臺灣中華,1972年)。
20. (西漢)劉向著,(民國)王鍈、王天海譯注:《說苑》(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6年)。
21. (西漢)劉向編,(民國)石光瑛校譯、陳新整理:《新序》(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22. (西漢)劉安撰,(漢)高誘注:《淮南子》,收錄於《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冊7。
23. (東漢)王充:《論衡》(據明刻本校刊)(臺北:臺灣中華,1966年)。
24. (東漢)王符撰,(清)汪繼培箋:《潛夫論》,收錄於《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冊8。
25. (東漢)班固傳、(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26. (東漢)班固撰,(清)陳立疏證:《白虎通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27. (東漢)許慎:《五經異義》,收錄於朱維錚主編:《中國經學史基本叢書》(上海:上海書店,2012年),冊1。
28. (東漢)許慎著,(南唐)徐鉉校訂:《說文解字》,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冊218。
29. (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出版社,1984年,經韻樓藏版)。
30. (東漢)劉熙撰,(清)畢沅疏證:《釋名疏證》(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31. (東漢)蔡邕:《明堂月令論》(台北:藝文印書館,1973年,《四部分類叢書集成三編》影印《黃氏逸書》本),冊7。
32. (東漢)蔡邕:《獨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33. (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刻:《重栞宋本禮記注疏》(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重刊宋本),收錄於《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0年)。
34.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唐)陸德明音義:《重栞宋本周禮注疏》(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重刊宋本),收錄於《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0年)。
35.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彦疏,王輝整理:《重栞宋本儀禮注疏》(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重刊宋本),收錄於《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0年)。
36. (東漢)應劭撰:《風俗通義》(臺北:成文書局,1968年)。
37. (魏)王弼注,(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重栞宋本周易正義》(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重刊宋本),收錄於《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0年)。
38. (魏)何晏集解,(唐)陸德明音義,(宋)邢昺疏:《重栞宋本論語注疏》(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重刊宋本),收錄於《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0年)。
39. (魏)徐幹撰、(清)錢培名校:《中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40. (魏)張揖撰,(淸)王念孫疏:《廣雅疏證》(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8年)。
41. (晉)張華:《博物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42. (晉)郭璞注,(唐)陸德明音義,(宋)邢昺正義:《重栞宋本爾雅注疏》(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重刊宋本),收錄於《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0年)。
43. (南朝宋)范曄撰,(唐)章懷太子賢注、王先謙集解:《後漢書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44. (南朝梁)沈約附註,(明)范欽校訂:《竹書紀年》(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45.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薛綜等注:《文選》(宋湻熙本重雕鄱陽胡氏藏版) (臺北:藝文印書館,1957年)。
46. (南朝梁)顧野王撰:《玉篇》(小學彙函本),收錄於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合肥:安徽敎育,2002年),冊1。
47. (唐)杜佑撰:《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48. (唐)張參:《五經文字》(日本覆刻本),收錄於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合肥:安徽敎育,2002年),冊12。
49. (唐)陸德明,孫毓修校訂:《經典釋文》(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50. (唐)歐陽詢撰:《藝文類聚》(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51. (唐)韓愈著,(民國)錢仲聯集釋:《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52. (唐)顏元孫《干祿字書》,收錄於《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53. (南唐)徐鍇:《說文解字繫傳》(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54.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臺北:藝文印書館,1964年)。
55. (北魏)酈道元撰,(清)沈炳巽撰注:《水經注集釋訂訛》,收錄於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初集》,冊121。
56. (北齊)魏收撰,楊家駱主編:《魏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57. (宋)李如圭:《儀禮釋宮》,(長沙:長沙商務印書館,1937年)。
58.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上海涵芬樓影印宋本)(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59.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冊1047。
60. (宋)李誡撰,(民國)鄒其昌點校:《營造法式》(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61. (宋)周去非撰,(民國)楊武泉注:《嶺外代答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62. (宋)張世南:《遊宦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63. (宋)陳彭年等撰:《廣韻》,收錄於王雲五主編:《第一二集簡編五百種》(長沙: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年),冊406。
64. (宋)歐陽修、宋祁等奉敕撰 ,(淸)沈德潛、葉酉等考證:《新唐書》,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冊275。
65. (宋)樂史撰:《太平寰宇記》,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66. (元)王禎:《農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67. (元)戴侗:《六書故》,收錄於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六集》(臺北:商務印書館, 1983年),冊25。
68. (明)田汝成:《炎徼記聞》,收錄於王雲五主編《明刊本歷代小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冊32。
69. (明)宋濂撰、屠龍訂正:《篇海類編》,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冊23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70. (明)胡廣等奉敕撰:《禮記大全》,收錄於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六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冊25。
71. (明)梅膺祚:《字彙》(明萬曆四十三年刊本),收錄於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合肥:安徽敎育出版社,2002年),冊5。
72. (淸)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收錄於《諸子集成》 (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冊2。
73. (清)王先謙撰:《釋名疏證補》,收錄於王雲五主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74. (清)王國維:《觀堂集林》(民國12年烏程蔣氏密韻樓本影印),(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75. (清)王筠:《說文句讀》(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3年)。
76. (清)王筠:《說文釋例》(清同治四年安邱王氏刊本),收錄於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合肥:安徽敎育,2002年),冊33。
77. (清)任啟運:《聚學輯叢書》,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經部冊10。
78.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清道光二十九年古黟學署本),收錄於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合肥:安徽敎育出版社,2002年),冊34。
79. (清)俞樾:《諸子平議》(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80. (清)段玉裁注、徐灝箋:《說文解字注箋》(清代桂林初刊本),收錄於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合肥:安徽敎育出版社,2001年),冊35。
81. (清)夏炘:《學禮管釋》,收錄於《景紫堂全書》(新北市:藝文印書館,1969年),冊6。
82. (清)桂馥注:《說文解字義證》(濟南:齊魯書社,1987年)。
83. (清)孫星衍輯:《蒼頡篇》(清乾隆年間大梁刊本),收錄於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冊1。
84.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收錄於《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冊4。
85. (淸)孫詒讓著,(民國)戴家祥校點:《名原》(濟南:齊魯書社,1986年)。
86. (清)孫詒讓遺書,(民國)樓學禮校點:《栔文舉例》(濟南:齊魯書社,1993年)。
87. (清)徐珂撰:《清稗類鈔》(臺北:商務印書館,1966年)。
88. (清)郝懿行:《爾雅義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89. (清)桂馥:《說文解字義證》(濟南:齊魯書社,1987年)。
90. (清)張英、王士禎、王惔等奉敕撰:《淵鑒類函》(清康熙49年刻本),(臺北:新興書局,1971年)。
91. (清)陳廷敬、張玉書等編撰,(民國)王宏源新勘:《康熙字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92. (清)梁章鉅著、梁恭辰校刊:《稱謂錄》,收錄於《中國風土志叢刊》 (揚州:廣陵書社,2003年),冊4。
93. (清)焦循:《群經宮室圖》,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年),經部,群經總義類,冊 173。
94. (清)萬斯同:《群書疑辨》(臺北:廣文書局,1972年)。
95. (清)戴震:《考工記圖》,收錄於王雲五主編:《第一二集簡編五百種》(長沙:長沙商務,1939年),冊615。
96. (清)顧炎武:《亭林詩文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二、現代專著(以外國作者為先,再依作者姓氏筆畫編排)
【小學類】
1. (日)高田忠周:《古籀篇》(臺北:宏業書局,1975年)。
2. 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臺北:商務印書館,1976年)。
3. 于省吾:《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4. 于省吾:《甲骨文釋林》(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5. 于省吾:《雙劍誃殷契駢枝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6. 王國維:《戬壽堂所藏殷虛文字考釋》,收錄於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冊1。
7. 王獻唐:《那羅延稽古文字》(濟南:齊魯書社,1985年)。
8. 任繼昉纂:《釋名匯校》(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9. 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臺北:學生書局,1972年)。
10. 吳大澂:《說文古籀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11. 吳其昌:《金文名象疏證》,收錄於《吳其昌文集》(太原:山晉出版社,2009年)。
12.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1年)。
13. 李孝定:《金文詁林讀後記》(新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2年)。
14. 周法高主編,張日升等編纂:《金文詁林》(京都:中文出版社,1981年)。
15. 屈萬里《殷虛文字甲編考釋》 (臺北:聯經書局,1984年)。
16. 林義光:《文源》,收錄於《石刻史料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6年),第4輯,卷10。
17. 姚孝遂、肖丁:《小屯南地甲骨考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18.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臺北:大通書局,1981年)。
19. 胡樸安:《中國文字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局,1988年)。
20. 唐蘭:《天壤閣甲骨文存附並考釋》,收錄於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冊2。
21. 孫海波:《甲骨文編》(臺北:藝文出版社,1963年)。
22. 孫海波:《甲骨文錄》,收錄於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冊2。
23. 容庚:《金文編》(臺北:弘道文化事業,1970年)。
24. 徐中舒:《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25. 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2006年)。
26. 徐復、宋文民:《說文五百四十部首正解》,(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
27. 馬敘倫:《讀金器刻詞》(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28. 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29. 高鴻縉:《中國字例‧二篇》(臺北:廣文書局,1964年)。
30. 商承祚:《說文中之古文考》(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年)。
31. 商承祚:《殷契佚存》,收錄於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 (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冊1。
32. 張一健:《古漢語同義詞辨析》(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
33. 張舜徽:《說文解字約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4年)。
34. 陸宗達:《說文解字通論》(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年)。
35. 強運開:《說文古籀三補》,收錄於劉慶柱、段志洪主編:《金文文獻集成》(香港:明石文化出版社,2004年),冊17。
36. 郭沫若:《卜辭通纂》,收錄於《甲骨文獻集成》(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冊2。
37.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收錄於劉慶柱、段志洪主編:《金文文獻集成》(香港:明石文化出版社,2004年),冊21。
38. 郭沫若:《金文餘釋之餘》,收錄於劉慶柱、段志洪主編:《金文文獻集成》(香港:明石文化,2004年),冊25。
39. 郭沫若:《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61年)。
40. 郭沫若:《殷契粹編》(臺北:大通書局,1971年)。
41. 陳邦懷:《殷虛書契考釋小箋》,收錄於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冊7。
42. 陳松長編著,鄭曙斌、喻燕姣協編:《馬王堆簡帛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43. 陳建貢、徐敏編:《簡牘書帛字典》(上海:上海書局,1994年)。
44. 陳新雄:《古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
45.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46. 陳獨秀:《小學識字教本》(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
47. 黃季剛口述,黃焯筆記:《文字聲韻訓詁筆記》(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48. 楊樹達:《卜辭求義》,收錄於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冊9。
49. 楊樹達:《文字形義學》,收錄於《楊樹達文集‧之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50. 楊樹達:《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51. 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全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52. 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53. 葉玉森:《殷虛書契前編集釋》(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卷1。
54. 葉玉森:《說契》,收錄於《學衡》(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1年),第31期。
55. 趙誠:《甲骨文簡明詞典──卜辭分類讀本》(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56. 廣東、廣西、湖南、河南辭源修訂組、商務印書館編輯部編:《辭源》(北京:新華書店,1991年)。
57. 劉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卷三》,收錄於劉慶柱、段志洪主編:《金文文獻集成》(香港:明石文化出版社,2004年),冊13。
58. 蔡信發:《六書釋例》(臺北:學生書局,2006年)。
59. 魯實先:《文字析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4年)。
60. 魯實先:《殷栔新詮》(臺北:黎明文化出版社,2003年)。
61. 魯實先著,王永誠注:《文字析義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4年)。
62. 盧國屏:《訓詁演繹──漢語解釋與文化詮釋學》(臺北:五南圖書,2008年)。
63. 戴家祥:《金文大字典》(上海市:學林出版社,1995年)。
64. 羅振玉:《石鼓文考釋》,收錄於《羅雪堂先生全集‧六編(九)》(臺北:大通書局,1976年)。
65. 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
【漢字文化類】
1. 丁山:《甲骨文所見氏族及其制度》(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8年)。
2. 王宇信主編:《甲骨文與殷商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3. 王作新:《中國古代文化語詞類譚》(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07年)。
4. 王政白:《古漢語同義詞辨析》(合肥:黃山書社,1992年)
5. 王貴元:《漢字與文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6. 王貴元:《漢字與歷史文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7. 王慎行:《古文字與殷周文明》(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8. 王襄:《古文流變臆說》(上海:龍門聯合書局,1961年)。
9. 四川大學歷史系編:《徐中舒先生九十壽辰紀念文集》(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
10. 李玲璞、臧克和、劉志基:《古漢字與中國文化源》(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
11. 李景生:《漢字與上古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9年)。
12. 邵英:《古文字形體考古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年)。
13. 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8年)。
14. 陳鶴歲:《漢字中的古代建築》(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
15. 黃宇鴻:《說文解字與民俗文化研究》(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16. 雷漢卿:《說文「示」部字與神靈祭祀考》(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17. 戴吾三:《漢字中的古代科技》(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年)。
18. 羅常培:《語言與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建築文化類】
1. (明)計成著,(民國)趙農注釋:《園冶圖說》(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年)。
2. 沈福煦:《中國古代建築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3. 林會承:《先秦時期中國居住建築》(臺北:六合出版社,1984年)。
4. 梁思成:《中國建築史》(臺北:明文出版社,1989年)。
5. 楊鴻勛主編:《中國古代居住圖典》(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6. 葉大松:《中國建築史》(臺北:信明出版社,1973年)。
7. 漢寶德:《中國的建築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
8. 漢寶德:《中國建築文化講座》(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
9. 劉敦楨:《中國古代建築史》(臺北:明文出版社,1987年)。
10. 羅哲文:《中國古代建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歷史文化類】
1. 丁季華、龔若棟等編著:《中國古代歷史與文明》(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年)。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學‧夏商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3. 毛禮銳、沈灌群主編:《中國教育通史》(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85年)。
4. 王力:《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9年)。
5. 王國維:《古史新證》(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
6. 尹盛平:《周原文化與西周文明》(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7. 史昌友編:《燦爛的殷商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8. 弘文館出版社編輯部:《中國古代文化趣談》(臺北:弘文館出版社,1990年)。
9. 朱士光、吳宏岐主編:《黃河文化叢書‧卷五‧住行卷》(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10. 宋兆麟:《巫與巫術》(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
11. 宋鎮豪:《夏商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12. 宋鎮豪主編:《商代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13. 李景漢編:《定縣社會概況調查》(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
14. 李國鈞、王炳照主編:《中國教育制度通史》(濟南:山東教育,2000年)。
15. 李學勤主編,丁季華、龔若棟等編著:《中國古代文明起源》(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年)。
16. 尚秉和:《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臺灣:臺灣商務,1979年)。
17. 孟世凱:《商史與商代文明》(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2007年)。
18. 林華東:《河姆渡文化初探》(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19.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藁城台西商代遺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20. 胡世慶:《中國文化通史》(臺北:三民書局,2009年)。
21. 韋政通:《中國文化概論》(臺北:水牛出版社,1991年)。
22. 徐中舒:《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23. 張學海:《龍山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24. 張廣志:《西周史與西周文明》(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2007年)。
25.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6. 陳連開:《中國民族史綱要》(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1999年)。
27. 游修齡:《中國稻作史》(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
28.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縣城頭山》(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29. 詹子慶:《夏史與夏代文明》(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2007年)。
30. 劉軍:《河姆渡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31. 劉廣生的《中國古代郵驛史》(北京:人民郵電社出版,新華發行,1986年)。
32. 鄭友民、蘇振懷主編:《中國養豬》(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
33. 鞏啟明:《仰韶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34. 顧頡剛:《史林雜識初編》,收錄於《顧頡剛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冊31。
【其他】
1. 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殷商文化學會、中山大學編:《商承祚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2. 王叔岷:《莊子校詮》(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8年)。
3. 袁行霈撰:《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4. 陳啟天校注:《增訂韓非子校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
三、學位論文 (依作者姓氏筆畫編排)
1. 古佳峻:《郝懿行〈爾雅義疏〉及其宮器二釋研究─以文化闡析為觀察重點》(臺北: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6年)。
2. 李棟:《先秦禮制建築考古學研究》(山東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
3. 邱靜綺:《明堂制度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
4. 徐再仙:《〈說文解字〉食、衣、住、行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3年)。
5. 黃正純:《《從〈說文解字〉探索古代對人體及疾病的認知》(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0年)。
6. 黃立楷:《從〈爾雅〉到《釋名〉的社會演進與文化發展》(臺北:淡江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11年)。
7. 蔡欣恬:《從〈說文解字〉中探析古代農牧漁獵》(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8年)。
8. 賴雁蓉:《〈爾雅〉與《說文〉名物詞比較研究——以器用類、植物類、動物類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6年)。
四、研究期刊 (依作者姓氏筆畫編排)
1. 于省吾:〈略論西周金文中的「六 」和「八 」及其屯田制〉,《考古》,1964年第3期。
2. 于省吾:〈讀金文劄記五則〉,《考古》,1966年第2期。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河南偃師市二里頭遺址4號夯土基址發掘簡報〉,《考古》,2004年第11期。
4.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涇渭工作隊:〈隴東鎮原常山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81年第3期。
5. 尹盛平:〈周原西周宮室制度初探〉,《文物》,1981年第9期。
6. 巴家云:〈略論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的社會經濟生活〉,《中原文物》,1996年第1期。
7. 方孝廉、方媛媛、方莉:〈二里頭遺址都邑探討〉,《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 6月,第29卷第3期。
8. 方述鑫:〈甲骨文囗形偏旁釋例〉,《四川大學學報叢刊第十輯》,收錄於于省吾主編:《古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冊6。
9. 方愛龍:〈先秦時代學校名稱辨考〉,《杭州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第1期。
10. 王仲傑:〈宮廷建築的門縫與門閂〉,《紫禁城》,1996年2期。
11. 王作新:〈圂、清、屏、偃──廁所名義及其文化內涵〉,《語文建設》,1991年第9期。
12. 王建華、吳梅、余扶危:〈我國新石器時代中期儲糧史研究〉,《洛陽理工學院學報》,2012年4月,第27卷第2期。
13. 王秋玲、杜靈芝、余扶危:〈我國新石器時代早期儲糧史研究〉,《洛陽理工學院學報》,2011年12月,第26卷第6期。
14. 王恩田:〈岐山鳳雛村西周建築群基址的有關問題〉,《文物》,1981年第1期。
15. 王毅:〈釋牆〉,《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9年第3期。
16. 甘肅省文物工作隊郎樹德:〈甘肅秦安大地灣901號房址發掘簡報〉,《文物》,1986年第2期。
17. 白玉崢:〈契文舉例校讀‧卷十七〉,《中國文字》,第52冊。
18. 石璋如:〈河南安陽小屯殷代的三組墓址〉,《大陸雜誌》,1960年,第21 卷1─2期。
19. 石璋如:〈殷代地上建築復原之一例──考工記夏后世室的討論〉《國立中央研究院院刊》(台北:中央研究院,1954 年),第1集。
20. 仲衛東:〈先秦學校稱謂字探源〉,《黑龍江史志》,2009年第2期,頁40。.
21. 成玉寧:〈殷周之「囿」考略〉,《中國園林》,1992年第8卷第3期。
22. 朱乃誠:〈中國農作物栽培的起源和原始農業的興起〉,《農業考古》,2002年第3期。
23. 李淑萍:《從漢字觀察我國古代居宅之形態》(第十八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2007年5月。
24. 何毓靈:〈試論安陽殷墟孝民屯遺址半地穴式建築群的性質及相關問題〉,《華夏考古》,2009年第2期。
25. 何德亮:〈山東龍山文化與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文物春秋》,2002年第1期。
26. 余黎星、王秋玲、吳梅:〈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儲糧史研究〉,《洛陽理工學院學報》,2012年6月,第27卷第3期。
27. 吳玉琦:〈試論我國學校的產生〉,《東北師大學報》,1986年第1期。
28. 李最雄:〈我國古代建築史上的奇蹟──關於泰安大地灣仰韶文化房屋地面建築材料及其工藝的研究〉,《考古》,年第8期。
29. 杜金鵬:〈良渚神祗與祭壇〉,《考古》,1997年第2期。
30. 杜金鵬:〈周原宮殿建築類型及相關問題討論〉,《考古學報》,2009年第4期。
31. 杜金鵬:〈偃師二里頭遺址4號宮殿基址研究〉,《文物》,2005年第6期。
32. 杜葆仁:〈我國糧倉的起源和發展〉,《農業考古》,1984年第2期。
33. 杜葆仁:〈我國糧倉的起源和發展(續)〉,《農業考古》,1985年第1期。
34. 汪國富:〈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的奇蹟──走進大地灣F901原始宮殿遺址〉,《發展》,2012年第6期(總260期)。
35. 汪寧生:〈釋明堂〉,《文物》,1989年第 9 期,總第 400 期。
36. 肖九根:〈「牖」與「窗」交替性歷時嬗變──兼談《二典》材料引證失實的問題〉,《江漢論壇》,2006年7月。
37. 孟世凱:《殷商時代田獵活動的性質與作用》,《歷史研究》1990年第4期。
38. 金宇飛:〈龍山文化與古史傳說的對比研究〉,《阿垻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9月第27卷第3期。
39. 金祥恆:〈釋廏〉,《中國文字》,1962年第9期。
40. 姜亮夫:〈漢字結構的基本精神〉,《浙江學刊》,1961年第1期。
41. 姜德軍:〈漢語傳統稱謂詞語與居室建築文化〉,《漢字文化》,2007年第2期(76期)。
42. 唐桂馨:〈說文釋小錄〉,《古學叢刊》(臺北:文海出版社),1939年第4期。
43. 唐蘭:〈金文中的「康宮」問題〉,《考古學報》,1962年第2期。
44. 孫守道、郭大順:〈牛河梁紅山文化女神頭像的發現與研究〉,《文物》,1986年第8期。
45. 孫廣清、楊育彬:〈從龍山文化城址談起──試論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華夏考古》,1994年第2期。
46. 宮哲兵:〈野蠻「棄老」俗的見證──武當山寄死窑〉,《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7年3月第27卷,第2期。
47. 徐葆:〈殷墟卜辭中的商代筮法制度──兼釋甲骨文爻、學、教諸字〉,《中原文物》,1996年第1期。
48. 晁福林:〈關于殷墟卜辭中的「示」和「宗」的探討〉,《社會科學戰線》,1979年第3期。
49. 晉中考古隊:〈山西太谷白燕遺址第一地點發掘簡報〉,《文物》,1989年3期。
50. 殷滌非:〈安徽壽縣新發現的銅牛〉,《文物》,1959年第4期。
51. 秦文生:〈舜都于淮陽平糧臺龍山文化古城考〉,《中原文物》,1991年第4期。
52. 陝西周原考古隊:〈陝西岐山鳳雛村西周建築基址發掘簡報〉,《文物》,1979年第10期。
53. 馬薇廎:〈彝器中所加於器上之形容字〉,《中國文字》,1972年第43期。
54. 張弛:〈漢字與遠古人類的居住習俗〉,《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01年12月,第21卷第4期。
55. 張良皋:〈土家族文化與吊腳樓〉,《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第18卷第1期。
56. 張渝新:〈中國古建「亭」的發展演變淺析〉,《四川文物》,2002年第3期。
57. 張儀良:〈《說文解字》亯字釋義考辨〉,《貴州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10月。
58. 張翼:〈從遠古居住模式釋「家」之構形〉,《烏魯木齊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8月第16卷第3期。
59. 許學仁:〈楚文字考釋〉,《中國文字》(香港:中國文字社:美國藝文印書館發行;臺北:藝文印書館,1980年),新第7期。
60. 郭晶晶:〈掘地為穴與構木為巢──漢字中的上古居住形式〉,《安徽文學》,2008年第6期。
61. 郭新和:〈卜辭中的「告」〉,《殷商文明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62. 閆勇、王桂芳:〈湖北的「寄死窟」與膠東半島的「模子墳」〉,《民俗研究》,2005年3月第1期。
63. 陳永正:〈釋 〉,《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四輯。
64. 陳旭:〈偃師二里頭遺址考古新發現的意義〉,《中國歷史文物》,2006年第2期。
65. 陳智勇:〈試析商代的宗廟制度及其政治功用〉,《殷都學刊》,1999年第1期。
66. 陳夢家:〈射與郊〉,《清華大學學報》,1941年6月,第13卷第1期。
67. 陳衛強:〈「囿」「苑」歷時更替考〉,《吉林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2月第1期。
68. 傅熹年:〈陝西岐山鳳雛西周建築遺址初探──周原西周建築遺址研究之一〉,《文物》,1981年第1期。
69. 程裕禎:〈臺與中國文化〉,《中國文化研究》,1994年春之卷。
70. 黃盛璋:〈「个」形釋意〉,《中國文物報》,1989年5月。
71. 黃錫全:〈甲骨文字釋叢〉,《考古與文物》,1992年第6期。
72. 楊釗〈先秦食物的貯藏〉,《農業考古》,2001年第3期。
73. 楊鴻勛:〈仰韶文化居住建築發展問題的探討〉,《考古學報》,1975年第1期。
74. 楊鴻勛:〈從盤龍城商代宮殿遺址談中國宮廷建築發展的幾個問題〉,《文物》,1976年第2期。
75. 葉玉森:〈說契〉,《學衡》第31期。
76. 賈文:〈說「亼」和「入」〉,《殷都學刊》,1993年,第3期。
77. 劉興林:〈殷商以田獵治軍事說質疑〉,《殷都學刊》,1997年第1期。
78. 劉興林:〈殷商田獵性質考辨〉,《殷都學刊》,1996年第2期。
79. 滕志賢:〈「向」本義考──辨「向」、「牖」、「窗」,兼論訓詁與字義〉,《辭書研究》,2000年第2期。
80. 鄭州市博物館:〈鄭州大河村仰韶文化的房基遺址〉,《考古》,1973年第6期。
81. 鄭州市博物館:〈鄭州大河村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79年第3期。
82. 鄭張尚芳:〈說「牖中窺日」之牖〉,《文史知識》,1998年7月。
83. 鄭憲仁:〈周代「諸侯大夫宗廟圖」研究〉,《漢學研究》,2006年12月,第24卷第2期。
84. 羅琨、張永山:〈家字溯源〉,《考古與文物》,1982年第1期。
85. 譚德睿〈刖人守門方鼎──設計獨特技藝高超的特殊鼎形〉,《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2009年第29卷第7期。
86. 譚學純:〈漢字「家」的傳統文化意蘊〉,《雲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報》,1992年第2期第25卷。
87. 龔良:〈「圂」考釋──兼論漢代的積肥與施肥〉,《中國農史》,1995年第14卷第1期。
五、相關網站及影片
【網站】
1. 香港中國文化研究院建置《燦爛的中國文明》網站中的〈中國遠古文化〉:http://www.chiculture.net/php/sframe.php?url=/0102/html/d03/0102d03.html
2. 《考古研究室》網站http://www.chiculture.net/20107/html/c06/20107c06.html
3. 中國國家博物館網站:http://www.chnmuseum.cn/Default.aspx?TabId=212&AntiqueLanguageID=851&AspxAutoDetectCookieSupport=1
4. 河南博物院網站:http://www.chnmus.net/big5/dcjp/node_16793.htm
5. 教育部網路異體字字典http://dict.variants.moe.edu.tw/yitib/frb/frb03143.htm
6. 黃土高原的環境特性 http://csm01.csu.edu.tw/0150/Geog-C/course/geogC-94205.htm
7. 劉培柏:〈古早中國豬〉,引用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家畜衛生試驗所網站http://vettech.nvri.gov.tw/Articles/ahm/337.html
【影片】
(日)《楢山節考》:深澤七郎原著,今村昌平導演,東映公司出版,1983年4月。 |
指導教授 |
李淑萍
|
審核日期 |
2016-1-22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