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112100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0 、訪客IP:3.138.123.137
姓名 張雅筑(Ya-chu Ch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報刊媒體與京劇坤伶的明星化(1912-1937)
(The impact of printed press and media on the rise of Chinese opera actresses to stardom (1912-1937))
相關論文
★ 陳小潭《國劇月刊》研究★ 臺灣的京劇創作與改編(1949-1965)-由政治與社會觀點的考察
★ 當代台灣京劇青年之生涯意識★ 21世紀市場化語境下戲曲的困頓與重新定位——以京滬寧京劇與崑曲中探索案例為研究對象
★ 元曲中的博戲研究★ 客家戲幕表戲研究
★ 戲曲創作中「人稱視角」的編劇學研究★ 臺灣京劇唱片考辨(1926~1945)
★ 名與目:《紅樓夢》的視覺書寫★ 夢、甜、香:《紅樓夢》的香事書寫
★ 臺灣京劇教育體系變革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女伶重現於中國近代戲曲舞臺上,是城市娛樂文化其中之一。女伶不僅為戲曲史上帶來改變,且女性從事藝人的職業也成為大眾矚目的焦點,坤伶受到近代媒體報刊的關注,各種的議論圍繞著坤伶產生,使得女伶在近代有著多樣化的形象。
  論文處理的時間在1912-1937年的北京、天津、上海城市女伶為研究對象,這個時期有著發達的出版機構與傳播媒介,打破傳統口耳相傳的傳播格局,報刊媒體與女伶的結合形成大眾娛樂文化一起參與的造星活動。
  報刊中有許多對坤伶的演藝技巧、演出內容的相關報導,雖然報刊上的資訊在觀眾心中容易留下刻板印象,不過坤伶本身、捧角者與劇評家都努力地試圖重新塑造坤伶在社會的正面形象,以期望為坤伶提高社會的地位與價值。
  女伶在近代戲曲發展的過程中,表現內容與形式等方面都有所拓展,為近代戲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摘要(英) Female opera actresses in modern Chinese operas were an important facet in urban cultural entertainment, as they introduced significant changes to opera traditions and raised public awareness of their profession. These opera actresses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current media’s attention, which has reported on many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role. Thus, they created a dynamic image for the actresses in modern Chinese opera.
This research article focused on Chinese opera actresses active in Beijing, Tianjin, and Shanghai between 1912 and 1937. This era has supported many well-established publishers and media outlets, as it was a breakthrough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word of mouth method to printed press releases. The combination of media reporting and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opera actresses themselves became a promotional movement to create opera stars in this area of mass entertainment.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re were many press articles focused on the acting skills of the women as well as the content of the opera. Although these reports may have generated a stereotypical (i.e., negative) image for the audiences, the opera actresses, advocates, and critics all attempted to build a new positive image for this profession. These efforts represented the endeavor to increase the social standing and societal value of opera actresses.
Opera actresses have played a vit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opera, and contributed to significant advancements made in performance art. They have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opera.
關鍵字(中) ★ 坤伶
★ 性別
★ 京劇
★ 報刊
★ 城市
★ 明星化
關鍵字(英) ★ Actresses
★ Gender
★ Chinese opera
★ Printed press
★ City
★ Stardom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14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文獻探討………………………………………………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內容………………………………………………10
第二章 坤伶的出現與演藝生活………………………………………15-48
第一節 坤伶群體的出現…………………………………………………15
第二節 坤伶的出身及演藝生涯…………………………………………25
第三節 坤伶與捧角文化…………………………………………………36
第三章 報刊媒體與坤伶的成名………………………………………49-83
第一節 公╱私領域的揭露………………………………………………50
第二節 多層次媒體的包圍與坤伶………………………………………55
第三節 報刊媒體與坤伶之間的交互作用………………………………76
第四章 報刊對坤伶的演藝形象詮釋………………………………84-103
第一節 坤伶演藝優╱劣的評論…………………………………………84
第二節 坤伶演出的貞╱淫探討與社會觀感……………………………93
第五章 細觀坤伶─報刊對坤伶生活形象的表述…………………105-123
第一節 才藝多元的坤伶─才女形象……………………………………105
第二節 公益事業的參與─道德形象……………………………………109
第三節 悲劇的婚姻─同情形象…………………………………………115
第六章 結論…………………………………………………………125-129
附錄一:女伶身世簡表(一)……………………………………………130
附錄二:女伶身世簡表(二)……………………………………………131
徵引書目………………………………………………………………132-139
參考文獻 一、 報刊
《申報》,上海:申報社,微縮資料。
《益世報》,北京:益世報館,微縮資料。
《大公報》,天津:天津大公報社,微縮資料。
《北洋畫報》,北京:書目文獻,1936-1937年。
《世界日報》,美國:世界日報館,微縮資料。
《順天時報》,北京:順天時報,微縮資料。
《三六九畫報》,見姜亞沙、經莉、陳湛綺主編:《民國畫報匯編‧北京卷》(北京市: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7年)。
《半月劇刊》,見姜亞沙、經莉、陳湛綺主編:《中國早期戲劇畫刊》(北京市: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6年)。
《十日戲劇》,見姜亞沙、經莉、陳湛綺主編:《中國早期戲劇畫刊》(北京市: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6年)。
《戲劇月刊》,見姜亞沙、經莉、陳湛綺主編:《中國早期戲劇畫刊》(北京市: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6年)。
《戲劇周報》,見姜亞沙、經莉、陳湛綺主編:《中國早期戲劇畫刊》(北京市: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6年)。
《天津商報圖畫周刊》,見姜亞沙、經莉、陳湛綺主編:《民國畫報匯編‧天津卷》(北京市: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7年)。
二、專書
Tim Dant著,龔永慧譯:《物質文化》(臺北市:書林,2009年)。
【日】波多野乾一:《京劇二百年之歷史》(臺北:傳記文學,1974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集刊‧第22期(下)》(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
《中國京劇史(上卷)》(北京市:中國戲劇,1990年)。
《中國戲曲志‧上海卷》(北京市: 中國ISBN中心出版,1996年) 。
【宋】李昉:《太平廣記》(臺北市:新興書局,1962年)。
《申報京劇資料選編‧梨園公報》(上海市:上海京劇志編輯部,1994年)。
北京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京劇談往錄》(北京市:北京出版,1985年)。
丁秉燧:《菊壇舊聞錄》(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5年)。
丁淑梅:《中國古代禁毀戲劇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委員會:《江蘇文史資料選輯‧五》(南京:江蘇人民,1980年)。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第三輯》(文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王笛:《街頭文化:成都公共空間、下層民眾與地方政治(1870-1930)》(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6年)。
王萃元:《星周紀事》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第280冊》(臺北市:新文豐,1989年)。
王韜:《海陬冶遊錄》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第212冊》(臺北市:新文豐,1989年)。
王韜:《瀛壖雜誌》(臺北市:廣文書局,1969年)。
王安祈:《性別、政治與京劇表演文化》(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11年)。
北京市文史研究館:《京華風物》(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北京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京劇談往錄》(北京市:北京,1985年)。
_:《京劇談往錄三編》(北京市:北京出版,1990年)。
_:《京劇談往錄四編》(北京市:北京出版,1997年)。
_:《京劇談往錄‧續編》(北京市:北京出版,1985年)。
_:《燕都藝譚》(北京:北京出版,1985年)。
北京市政府文史資料委員會:《北京文史資料‧第44輯》(北京市:北京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1992年)。
_:《北京文史資料‧第45輯》(北京市:北京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1992年)。
全囯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文史資料存稿選編23‧文化》(北京:中國文史出版,2002年)。
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文史資料存稿選編1‧北洋(上)》(北京:中國文史出版,2002年)。
江上行:《六十年京劇見聞》(上海:學林出版社,1986年)。
池志澂:《滬游夢影》(上海:上海古籍,1989年)。
李文海主編:《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底編社會卷》(福州市:福建教育,2005年)。
李長莉:《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從傳統到近代》(成都:四川人民,2008年)。
_:《晚清上海社會的變遷:生活與倫理的近代化》(天津:天津人民,2002年)。
李家瑞:《北平風俗類徵》(北京:商務,1937年)。
李德生:《禁戲》(天津:百花文藝,2009年)。
周明泰:《清昇平署存檔事例漫抄》收錄於《民國京崑史料叢書‧第四輯》(北京市:學苑,2009年)。
周劍雲:《菊部叢刊》(臺北:傳記文學),1974年。
孟兆臣:《中國近代小報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5年)。
岳永逸《空間、自我與社會─天橋街頭藝人的生成與系譜》(北京:中央編譯,2007年)。
林幸慧:《由申報戲曲廣告看上海京劇發展(1872─1899)》(臺北:里仁,2008年)。
林語堂:《中國新聞輿論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8年)。
河南文史研究管:《中州軼聞》(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哀梨老人:〈同光梨園紀略〉,《京劇歷史文獻匯編‧貳》(南京市:鳳凰,2011年)。
倪祖敏、張駿德:《報刊發行學概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潘麗珠:《清代中期燕都梨園史料評三論研究》(台北:里仁書局,1998年)。
孫紀民:《優伶考述》(北京市:中國戲劇,1999年)。
孫崇濤、徐宏圖:《戲曲優伶史》(北京市:文化藝術,1995年)。
孫紅俠:《桃李不言 一代宗師:王瑤卿》(上海:上海古籍,2013年)。
徐沛:《程硯秋傳》(成都:四川民族出版,1993年)。
徐珂:《清稗類鈔》(北京市:中華書局,1984年)。
徐煜:《近現代戲曲名角制文化研究》(上海:上海書店,2011年)。
徐劍雄:《京劇與上海都市社會(1867─1949)》(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2年)。
殷國明:《女性誘惑與大眾流行文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8年)。
張伯駒《紅毹紀夢詩注》(香港:中華書局,1978年)。
張恨水:《春明外史(上卷)》(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3年)。
_:《春明外史(下卷)》(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3年)。
張發穎:《中國戲班史》(審陽市:瀋陽出版,1991年)。
梅蘭芳口述‧許姬傳筆記:《舞台生活四十年》(北京:中國戲劇,1987年)。
章遏雲:《章遏雲自傳》(臺北:大地,1985年)。
許姬傳:《許姬傳七十年見聞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許錦文:《閱讀經典女人:孟小冬》(臺北市:思行文化傳播,2013年)。
陳平原、王德威編:《北京: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北京:北京大學,2005年)。
陳立旭:《都市文化與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較》(南京:東南大學,2002年)。
陳伯海:《上海文化通史》(上海:上海文藝,2001年)。
陳伯熙:《上海軼事大觀》(上海:上海書店,2000年)。
喬志強:《中國近代社會史》(臺北:南天,1998年。)
景玉光:《燕趙名伶傳》(北京:中國廣播電視,1988年)。
黃式權:《淞南夢影錄》收錄於《筆記小說大觀‧六》(臺北市:新興,1973年)。
黃育馥:《京劇、蹺和中國的性別關係(1902─1937)》(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新鳳霞:《藝術生涯:新鳳霞回憶錄二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2年)。
董維賢:《京劇流派》(北京:文化藝術,1981年)。
楊翰笙編:《焦菊隱文集‧第1輯》(北京:文化藝術,1986年)。
葉文心:《上海繁華:都市經濟倫理與近代中國》(臺北:時代文化,2010年)。
葉濤:《中國京劇習俗》(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葛元煦:《滬遊雜記》(臺北市:廣文書局,1968年)。
雷夢水等編:《中華竹枝詞(一)》(北京:北京古籍,1997年)。
齊如山:《京劇之變遷》(北京市:北平國際學會,1935年)。
_:《齊如山全集》(臺北:聯經,1979年)。
劉嵩崑:《梨園軼聞》(北京:北京燕山,1998年)。
潘光旦:《中國伶人血緣之研究》(北京市:商務,1987年)。
盧漢超:《霓虹燈外:二十世紀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上海古籍,2004年)。
羅蘇文:《近代上海都市社會與生活》(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譚帆:《優伶史》(臺北:華成圖書,2004年)。
關文蔚:《女扮男裝戲劇人生》(臺北:暢流,1986年)。
蘇移:《京劇二百年概觀》(北京:北京燕山,1989年)。
顧炳權:《上海洋場竹枝詞》(上海:上海書店,1996年)。
侯杰:《醒俗畫報精選:清末民初社會風情》(天津市:天津人民,2005年)。
陸萼庭:《崑劇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教育,2005年)。
么書儀:《晚清戲曲的變革》(北京:人民文學,2006年)。
李金銓:《民國知識份子與報刊》(臺北市:政大出版社,2008年)。
連玲玲主編:《萬象小報:近代中國城市的文化、社會與政治》(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13年)。
張遠:《近代平津滬的城市京劇女演員(1900─1937)》(太原:山西教育,2011年)。
三、期刊論文
Weikun Cheng, " ′The Challenge of the Actresses′:Female Performers and Cultural Alternatives in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Beijing and Tianjin" , Modern China 22/2 (Nov. 1996):197.
王安祈:〈性別、表演、文本:京劇藝術研究的一個方向〉,《婦研縱橫》2004年第72期。
王安祈、李元皓:〈性別意識與京劇表演─戲曲史考察一個視角〉,《漢學研究》2011年第2期,。
任榮:〈京劇旦角藝術崛起之原因探析〉,《戲劇》2013年第5期。
李梅雪、李豫:〈清末民初北京天橋的坤書館〉,《北京社會科學》2010年第4期。
金寶山:〈遠東第一游樂場─上海「大世界」的往日記憶〉,《文史博覽》2010年第12期。
吳存存:〈清代梨園花譜流行狀況考略〉,《漢學研究》2008年第2期。
吳宛怡:〈近代劇評的發生─《順天時報》與辻聽花〉,《戲劇研究》2012年第10期。
周慧玲:〈女演員、寫實主義、「新女性」論述─晚清到五四時期中國現代劇場中的性別表演〉,《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996年第4期。
徐劍雄、徐家林:〈都市裡的瘋狂:近代上海京劇捧角現象〉,《貴州社會科學》2007年第3期。
徐劍雄:〈晚清上海女伶〉,《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6期,。
_:〈京劇與晚清上海社會〉,《史學月刊》2008年第6期。
許敏:〈晚清上海的戲園與娛樂生活〉,《史林》1998年第3期。
張利民、王靜:〈從「索菲婭」到「娜拉」再到自我發展的女性─20世紀初中國女性的發展道路〉,《天津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
張傳勇:〈從習以為常發現歷史:「中國日常生活史的多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民俗研究》2012年第2期。
張遠:〈民初京劇劇評中的男女有別〉,《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010年第26期。
陳平原:〈中國戲劇研究的三種路向〉,《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
陳永祥:〈論清末民初上海演藝界「男女合演」的產生〉,《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1期。
趙婷婷:〈《申報》劇評家立場的轉變〉,《上海戲劇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黃育聰:〈《北洋畫報》與京劇女演員形象的傳播〉,《新聞界》2013年第15期。
黃育馥:〈京劇─觀察中國婦女地位變化的窗口1790─1937〉,《婦女研究論叢》1995年第3期。
_:〈蹺在京劇中的功能:性別研究的觀點〉,《社會學研究》1998年第2期。
萬發真:〈呂美玉與「美麗牌」香菸〉,《文史博覽》2008年第12期。
劉人鋒:〈女性與傳媒研究在中國〉,《學術界》2006年第2期。
劉依塵:〈傳統戲劇文化現象的新解讀─從女性性別角度看近代城市京劇女演員〉,《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4期。
蔡欣欣:〈圖文顯影─「戲單」史料的解構與重整〉,《臺灣戲專學刊》2005年第11期。
魏兵兵:〈「風流」與「風化」:「淫戲」與晚清上海公共娛樂─以《申報》為中心的考察〉《史林》2010年第5期。
羅檢秋:〈京劇坤角如何走紅─社會文化史視野中的民初京劇〉,《河北學刊》2011年第2期。
韓紅星:〈近代報刊的「選秀」策畫與啟示─以《北洋畫報》的「四大坤旦皇后」選舉為例〉,《當代傳播》2010年第6期。
謝俊美:〈上海小刀會起義再認識〉,《歷史教學問題》2004年第2期。
四、碩博士論文
洪佩君:《華燈初上:上海新舞臺(1908-1927)的表演與觀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8年)。
王照璵:《清代中後期北京「品優」文化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王興昀:《報刊媒體對京劇女藝人的呈現─以民國時期京津為中心的考察》(天津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論文,2010年)。
劉慰東:《清末民初女伶的崛起謭論》(中國藝術研究院戲劇戲曲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董虹:《城市、戲曲與性別:近代京津地區女伶群體研究(1900─1937)》(開南大學歷史學所博士論文,2012年)。
王晏殊:《民國時期天津《北洋畫報》研究》(南開大學文學院博士論文,2013年)。
伊莉娜:《清末民初伶人公益事業研究》(山西師範大學戲曲文物所碩士論文,2013年)。
谷依曼:《民國時期北京梨園行會組織研究》(中國戲曲學院戲劇戲曲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張穎:《20世紀初上海義務戲的發展(1905-1937)》(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15年)。
趙丹榮:《《戲劇月刊》文獻資料研究》,(山西師範大學戲劇與影視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指導教授 李元皓(Yuan-how Lee) 審核日期 2016-1-2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