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3322010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9 、訪客IP:18.217.220.114
姓名 陳姵妤(Pei-Yu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土木工程學系
論文名稱 台灣地震鏈的研究
相關論文
★ 各種載重作用下neo-Hookean材料微孔動態分析★ 劉氏保群算法於高雷諾數Burgers方程之應用及探討
★ 彈性材料圓孔非對稱變形近似解研究★ HAF描述含圓孔橡膠材料三軸壓縮變形的誤差分析
★ 國立中央大學-HAF描述圓形微孔非對稱變形的誤差計算★ 多微孔橡膠材料受拉變形平面應力分析
★ 非線性彈性固體微孔變形特性★ 鋼絲網加勁高韌性纖維混凝土於RC梁構件剪力補強研究
★ 高韌性纖維混凝土(ECC)之材料配比及添加物對收縮及力學性質影響★ 材料組成比例對超高性能纖維混凝土之工作性與力學性質之影響
★ 搜尋週期為四年時使用SDICAE作強震預測的最佳精度設定★ 牛頓型疊代法二次項效應
★ GEH理論壓密量速算式★ 擴散管流量解析解
★ 宏觀收斂迭代法速度比較★ 二次項效應混合型牛頓疊代法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在觀察集集大地震前半年的地震活動時,發現集集大地震前15個小時和前4個月分別出現了一條瞬時地震鏈與一條包含了規模5以上的事件、規模4以上的事件以及規模3以上的事件的強地震鏈。推測是大地震前,因地殼處於應力集中的狀態,造成局部的弱化以及地殼整體平衡的改變,因而在其後的一段時間內產生了巨大能量釋放的大地震。
我們研究從1974年1月到2016年4月之間的強地震鏈與大地震之間時間和空間關聯。發現除了集集大地震外,台灣本島及東部沿岸64個規模大於5.7的大地震中有超過六成的大地震在發生前6個月時間內形成了強地震鏈。反過來,我們也透過對強地震鏈的發生位置分析中,發現當產生某個強地震鏈時,能從這個強地震鏈所在的位置推估下一個強地震鏈或是大地震可能發生的位置。進而確認未來的6個月之內是否會產生一個對台灣本島居民有影響的地震活動(大地震或強地震鏈)。除此,我們也發現當某個大地震或強地震鏈發生在東經122.5度以東時,其後的6個月內接續發生的第一個地震活動在近海區域和本島的比例相當的高。
因此,我們透過對強地震鏈的分析,能夠獲得後續大地震發生的位置與時間的資訊。
摘要(英) A special phenomenon before the Chi-Chi earthquake in Taiwan was found when we analyzed the earthquake catalog of Taiwan. Namely, there were some ‘‘long shallow vertical chains of earthquakes’’ containing earthquake events with M<5.7 occurred before the Chi-Chi earthquake. The term ‘‘vertical chain of earthquakes’’ stands for a special set of events which happen within a certain short period of time on a vertical line underground. And the term ‘‘long shallow vertical chain of earthquakes’’ stands for the particular vertical chain of earthquakes which contains more than nine events distributed more than ten kilometers under and near the ground surface.
A special type of long shallow vertical chain of earthquakes is studied in details. A chain of this type contains at least one event with magnitude higher than 4.8, one event with magnitude higher than 4 and one event with magnitude higher than 3. We analyze this type of chains happened in Taiwan over the last forty years. It is found that, if one (or more than one) of this type of chains has formed in Taiwan then there is a chance that an event with magnitude over six will happen with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As a result, the appearance of this type of shallow vertical chain of earthquakes in Taiwan might be considered as a useful information for us to deal with a strong earthquake which may happen in the near future.
關鍵字(中) ★ 地震預測
★ 強地震鏈
關鍵字(英) ★ chain of earthquake
★ earthquake prediction
論文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xvi
符號表 xxii
第一章 導論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 1
1.3 研究方法 2
1.4 研究空間 2
1.5 研究時間 2
第二章 地震鏈 3
2.1 地震鏈定義 3
2.2 瞬時地震短鏈 9
2.3 強地震鏈 9
2.4 討論 10
第三章 台灣本島及東部沿海大地震發生前的地震鏈分布及組成的關聯 11
3.1 台灣本島及東部沿海區域極淺層(震央深度小於30公里)的大地震 11
3.2 台灣本島與東部沿海區域大地震發生前6個月的地震鏈分布與組成 14
3.3 結論 50
第四章 強地震鏈形成後與其接續發生的第一個大地震或強地震鏈位置、時間和組成的分析 52
4.1 研究空間分區 52
4.2 在A1區域形成的強地震鏈(共3個)與其後6個月內接續發生的地震活動分析 54
4.2.1 從1974到2005年的強地震鏈分析 54
4.2.2 強地震鏈發生在A1區域的結論 61
4.3 在A2區域形成的強地震鏈(共11個)與其後6個月內接續發生的地震活動分析 63
4.3.1 從1974年到2005年的強地震鏈分析 63
4.3.2 從2006年到2016年的強地震鏈分析 88
4.3.3 強地震鏈發生在A2區域的結論 91
4.4 在A3區域形成的強地震鏈(共3個)與其後6個月內接續發生的地震活動分析 95
4.4.1從1974年到2005年的強地震鏈分析 95
4.4.2強地震鏈發生在A3區域的結論 104
4.5 在A4區域形成的強地震鏈(共20個)與其後6個月內接續發生的地震活動分析 106
4.5.1 從1974年到2005年的強地震鏈分析 108
4.5.2 從2006年到2016年的強地震鏈分析 148
4.5.3 強地震鏈發生在A4區域的結論 159
4.6 在A5區域形成的強地震鏈(共10個)與其後6個月內接續發生的地震活動分析 164
4.6.1 從1974年到2005年的強地震鏈分析 164
4.6.2 從2006年到2016年的強地震鏈分析 192
4.6.3 強地震鏈發生在A5區域的結論 196
4.7 在A6區域形成的強地震鏈(共4個)與其後6個月內接續發生的地震活動分析 200
4.7.1 從1974到2005年的強地震鏈分析 200
4.7.2 從2006年到2016年的強地震鏈分析 206
4.7.3 強地震鏈發生在A6區域的結論 207
4.8 在A7區域形成的強地震鏈(共2個)與其後6個月內接續發生的地震活動分析 211
4.8.1 從1974年到2005年的強地震鏈分析 211
4.8.2 強地震鏈發生在A7區域的結論 214
4.9 在A8區域形成的強地震鏈(共3個)與其後6個月內接續發生的地震活動分析 216
4.9.1 從1974年到2005年的強地震鏈分析 216
4.9.2 強地震鏈發生在A8區域的結論 219
4.10 結論 221
第五章 東經122.5度以東的大地震和強地震鏈在其後6個月內大地震或強地震鏈發生的位置 225
5.1 「近海區域」的定義 225
5.2 東經122.5度以東的大地震和強地震鏈發生後6個月內在1號線以西發生後續的第一個大地震或強地震鏈位置分析 227
5.2.1 從1974年到2016年東經122.5度以東大地震和強地震鏈分析 227
5.2.2 從2006到2016年東經122.5度以東的大地震和強地震鏈分析 242
5.3 東經122.5度以東大地震和強地震鏈發生後6個月內在2號線以西發生後續的第一個大地震或強地震鏈位置分析 252
5.3.1 從1974年到2005年東經以東122.5度的大地震和強地震鏈分析 252
5.3.2 從2006年到2016年東經以東122.5度的大地震和強地震鏈分析 267
5.4 東經122.5度以東大地震和強地震鏈發生後在3號線以西發生的大地震或強地震鏈分析 277
5.4.1 從1974年到2016年東經以東122.5度的大地震和強地震鏈分析 277
5.4.2 從2006年到2016年東經122.5度以東的大地震或前地震鏈分析 293
5.5 結論 30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304
6.1 結論 304
6.1.1 台灣本島及沿海大地震前地震鏈分布及組成的關聯 304
6.1.2 強地震鏈後續發生的第一個地震活動位置、組成與時間分析 304
6.1.3 在東經122.5度以東的大地震其後6個月內接續發生的第一個地震活動(大地震或強地震鏈)位置 305
6.2 建議 306
參考文獻 307
參考文獻 ﹝1﹞ Christoper H. Scholz著,地震與斷層力學,盧佳偶譯,地球科學文教基金會,台北市,民國九十三年。
﹝2﹞ X. Le Pichan, J. Francheteau & J. Bonnin著,板塊構造學,林明德譯,明文書局,台北市,民國七十九年。
﹝3﹞ 塔茲著,地球的構造層圈—發生經過與現今動態,阮維周,盧世民譯,環球書社,台北市,民國六十六年。
﹝4﹞ 廖日昇,岩土力學與地震,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民國八十九年。
﹝5﹞ 陳培元,台灣地質,台灣省應用地質技師公會,台北市,民國九十七年。
﹝6﹞ 徐明同,地震學,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民國六十八年。
﹝7﹞ 張誌浩,「集集大地震前RI與AI指標在各斷層末端的表現」,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一百年。
﹝8﹞ 許京穎,「台灣潛勢地震之發生機率評估」,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七年。
﹝9﹞ 林子峻,「全球隱沒帶的板塊撓取量模擬和地震活動相關性分析」,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四年。
﹝10﹞ 中央氣象局,http://www.cwb.gov.tw
﹝11﹞ 中央氣象局地球物理資料管理系統,http://gdms.cwb.gov.tw
﹝12﹞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http://scweb.cwb.gov.tw/
﹝13﹞ 台灣地震科學中心,http://tec.earth.sinica.edu.tw/
﹝14﹞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http://fault.moeacgs.gov.tw
﹝15﹞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http://w3r2.ncree.org/
指導教授 李顯智 審核日期 2016-7-1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